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王蒙散文欣賞:善良經典在線閲讀(新版多篇)

王蒙散文欣賞:善良經典在線閲讀(新版多篇)

王蒙散文欣賞:善良經典在線閲讀(新版多篇)

王蒙散文欣賞:“狗屎化效應”與真理的追求 篇一

一個名詞,一種思想,一出色就勝利,一勝利就普及,一普及就通俗,一通俗就簡單化,然後是粗鄙化教條化,然後就歪曲走樣,各執一詞,打着同樣的旗號相互爭一個頭破血流,互噴狗血,最後只能令人厭惡。孔孟之道如此,民主也罷革命也罷自由平等博愛也罷世界大同也罷造反有理也罷英特納雄納爾也罷改革開放也罷四個現代化也罷自由主義也罷法蘭克福學派也罷切·格瓦拉也罷,都已有或將有這種危險這種曲折至少是這種苗頭。這樣,我這裏講的低調和否定原則也有可能被解釋成一攤狗屎,那也是一種宿命罷了,難説。但是不管怎樣,低調原則還是殺傷力小一點,恐怖性小一點,常識性多一點,活氣多一點,這樣討論問題用心亦良苦矣。

我稱這種由高明到狗屎的過程為衰減效應乃至狗屎化效應。我們無法杜絕衰減效應,我們不能因為存在着這樣的效應便認為什麼都是狗屎。我們不能因為這種效應便停止對於真理的追求。我們不能因此而與美好的與真實的命題失之交臂。同樣我們也不能因為一個良好的適時的命題曾經行時過,曾經被接受過,便無視一個好命題的僵化和劣化過程,以及一個好的話題的學理討論變成個人攻訐爭名奪利的過程。

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參加一切以追求真理為目的的思考、表述、討論以至爭論,同時百倍警惕、避免、擺脱變了味道的狗屎弄髒自己的鞋襪。清醒地評價一切主張與反主張,要切磋不要咋呼,要研討不要威懾,要生機不要死板,要融會貫通不要窮纏硬攪,要創造性的理解發揮不要越讀越呆越蠢。

王蒙散文欣賞:我喜歡幽默 篇二

我希望多一點幽默,少一點氣急敗壞,少一點偏執極端。

從容才能幽默。平等待人才能幽默。超脱才能幽默。遊刃有餘才能幽默。聰明透澈才能幽默。

就是説,浮躁難以幽默。裝腔作勢難以幽默。鑽牛角尖難以幽默。捉襟見肘難以幽默。遲鈍拙笨難以幽默。

就是説,我希望多一點幽默,並不是僅僅為了一笑。當然也希望多一點笑容,少一點你死我活。

我更希望多一點清明的理性,少一點鬥狠使氣。多一點雍容大度,少一點斤斤計較。多一點趣味和輕鬆,少一點亡命習氣。

也多一點語言的豐富、美感,乃至於遊戲,少一點千篇一律,倒胃口和乾巴巴。

有一種人自己不幽默也不許旁人幽默,他們太可憐了。我想起了一位外國作家的話,他説如果人羣中有一個危險分子而你不知道是誰,那麼請你講一個笑話,有正常反應即有幽默感的人大體是好人,而一腦門子官司,老覺得旁人欠他二百吊錢,你愈説得可笑他愈是立目橫眉,則多半是“克格勃”。

差不多!

有一種極高明的説法,是説按外國的標準特別是英國的標準,中國沒有幽默。我不太相信這種有點嚇人或者唬人的説法。一個沒有幽默的國家是難以存活的,就像一個沒有幽默的人是難以存活的一樣。毫無幽默感,誰敢跟他打交道?誰敢與他或她共同生活?他還不是早就殺了人或是自殺了?

王蒙散文欣賞:人生即燃燒 篇三

這本漫談人生哲學的小書快要結束的時候,我產生了一種擔心:我是不是講得太消極太老莊了?無為呀,等待呀,不這個不那個呀,快樂健康而又放鬆呀,這會把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帶到什麼地方去呢?

是的,我側重於講不要做那些不該做的事了,我對於應該做什麼除了學習以外都談得比較鬆弛。然而有一點是明確的,無為可能對某些人是關鍵,因為他為各種煽動、混亂、愚蠢和野蠻、自私、狂躁佔據得太多了。但是我們的目的不是無為而是有為,不是消極而是積極,不是否定此生而是更好地使用和受用此生,不是一味等待而是主動創造,這是沒有疑問的。

也可以換一種説法,無為呀等待呀無術呀自然呀,都是為了掃清道路,清理困擾,而後能夠投入地做一些有意義、有成就、有滋味、有光彩的事情。

從生命個體來説,我們能夠支配的關鍵的歲月不過那麼幾十年,然後再無第二次機會。對於人的一生來説,那才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生命由於它的短暫和不可逆性、一次性而彌足珍貴而神奇而美麗。虛度這樣的生命,辜負這樣的生命,這是多麼愚蠢多麼罪過!一個人丟了一百塊錢人民幣都會心痛,那麼丟失了生命中的有所作為的可能,不是更心痛嗎?

王蒙散文欣賞:求諸人莫若求諸己 篇四

在這裏我想從人際糾紛擴展到無為的命題。無為是一種藝術,是一種境界,不限於在人際關係人際糾紛問題上。但我們可以從這個領域説起。

在人際關係上有時我們也會碰到相當令人困惑令人煩惱的麻煩。比如有人嫉妒你的成績,比如誤解你的為人,比如惡人的敵意,比如無知的與幼稚的起鬨,還有在我們國家相當發達的流言蜚語等等。

愈是有不錯的記錄就愈容易被很多人寄予希望,而期望值愈高也就愈容易達不到要求而令某些人失望。愈是記錄好也就愈容易被人眾注視追蹤,被求全責備,容易被發現缺失。愈是有影響還愈容易被雄心勃勃的正在破土而出的後輩視為趕超和破除迷信的對象,視為跳高時必須逾越的標杆,視為對手,視為開始新篇章時必須破除的障礙。有理三杆子,無理三杆子,你總會成為被議論被挑剔的人物。所有這些都是人之常情世之常理,不足為奇,不足為病,更不要一碰到這種事就悲壯起來,不要動輒以魯迅自命,自以為如何地不被理解,如何地需要橫站,如何地至死對某些人也不能原諒。這樣的悲壯不但不利於身心健康,也不利於客觀地公正地對待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意見,弄不好還有點像鬧劇。

這裏更更重要的是,愈是——自以為是或被認為是成功者就愈可能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他們容易或比較地容易自以為是,自以為潔,比較容易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一件事弄得清明一點竟誤以為自己無所不知什麼事都能弄明白;一件事做成了竟誤以為自己什麼事都能做成,自我封閉地論證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便誤以為自己已經獨得真理之祕而賦有解迷釋惑的偉大使命,關起門來激動了一傢伙,便自以為已經崇高偉大了個不亦樂乎。人這一輩子最容易犯的錯誤有兩條,一曰以己貶人,二曰以己度人。第一條就是過高估計了自己,而過低估計了旁人。第二條以為自己的好惡就必然是別人的好惡,自己的標準就是別人的標準。現在主要談第一個問題,即以己貶人。

包括許多偉人,他們很少有因為過低估計了自己而該勝利沒有勝利的,很少有畏縮不前謙讓過度的,而多半是習慣了叱吒風雲扭轉乾坤,卻在一些需要謹慎細緻地處理,需要循序漸進的事宜上把事情做砸。就是説,叱吒風雲易,循序漸進難;開場紅火易,結尾周全難。看人毛病易,看己毛病難;有知人之明已屬不易,有自知之明則更是難上加難。胳臂肘總是往裏拐,自己總是心疼自己,許多情況下人際關係上出了問題哪怕是被嫉妒被中傷,但毛病有相當程度是出在自己身上,可惜的是少有人能反求諸己也。

王蒙散文欣賞:善良 篇五

善良似乎是一個早就過了時的字眼。在生存競爭中,在階級鬥爭中,在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中,利益原則與實力原則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則。

我們當然也知道某些情況下一味善良的不足恃。我們聽過不少關於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東郭先生,農夫與蛇,善良的農夫與東郭先生是多麼可笑呀。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的對象是狼或者蛇,善良就是自取滅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該,善良就是幫助惡狼或是毒蛇,善良就是白痴。

但我們也不妨想一想,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當中,那些等待着向他們伸出善良的援助之手的凍僵者或是重傷者當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者惡狼?我們還要問,宇宙萬物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和惡狼?為了有限的毒蛇和惡狼而不惜將一切視為毒蛇和惡狼,不惜以對付毒蛇與惡狼的法則為自己的圭臬,請問這是一種什麼疾病?

我們還可以問一下,我們以對待毒蛇和惡狼的態度對待過的那些倒黴蛋當中又有多少人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當真的毒蛇和惡狼?如果説,面對毒蛇和惡狼而一味善良便是糊塗的農夫或東郭先生,那麼面對並非毒蛇或惡狼的人卻堅決以對待毒蛇或惡狼的態度對待之,我們成了什麼呢?是不是我們自己有點向蛇或狼靠攏呢?

善良與兇惡相對的時候,前者顯得是多麼稚弱而後者顯得是多麼強大呀。兇惡會毫不猶豫地向善良伸出毒手,而善良卻處於不設防乃至不抵抗的地位。兇惡是無所不為的,兇惡因而擁有各種各樣的武器。而善良是有所不為的,善良的武器比兇惡少得多。善良常常敗在兇惡手下。

然而人們還是喜歡善良、歡迎善良、嚮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處,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設性的有意義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擺脱沒完沒了的惡鬥與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實現健康的起碼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這就是善良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就在於它是人的。它屬於人,它屬於歷史屬於文明屬於理性屬於科學。它屬於更文明更高尚更發展得良好的人。它屬於更文明更民主更發展更富強的社會。

兇惡每“戰勝”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壓縮了一次,因為它宣告了自己的醜惡。善良每敗於兇惡一次,就把自己弘揚了一次,因為它宣揚了自己的光明。

善良也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遠見,是一種自信,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種精神的平安,是一種以逸待勞的沉穩,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樂觀。

善良可以與天真也可以與成熟的超拔聯繫在一起。多數情況下善良之不為惡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善良的人不是不會自衞和抗爭,只是不濫用這種“正當防衞”的權利罷了。往往是這樣,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參透了人生與世界的強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人最不善良。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惡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臨大敵,其鳴也淒厲,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對現實,永遠不喪失對於世界和人類、祖國、友人、理想的信心。

我喜歡善良。我不喜歡兇惡。我認為即使自以為是百分之百地代表着真理和正義也不應該濫惡。濫惡本身就不是正義了。我相信,國人終歸會愈來愈善良而不是相反。例如在““””中,兇惡不是已經出盡風頭了嗎?兇惡不是披盡了“迷彩服”了嗎?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yowk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