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高一生物必修二複習知識點整理精品多篇

高一生物必修二複習知識點整理精品多篇

高一生物必修二複習知識點整理精品多篇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一

孟德爾豌豆雜交試驗(一)

1、遺傳學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狀:生物所表現出來的形態特徵和生理特性。

相對性狀:一種生物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舉例:兔的長毛和短毛;人的捲髮和直髮等。

性狀分離:雜種後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如在DD×dd雜交實驗中,雜合F1代自交後形成的F2代同時出現顯性性狀(DD及Dd)和隱性性狀(dd)的現象。

顯性性狀:在DD×dd雜交試驗中,F1表現出來的性狀;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現出高莖,即高莖為顯性。決定顯性性狀的為顯性遺傳因子(基因),用大寫字母表示。如高莖用D表示。

隱性性狀:在DD×dd雜交試驗中,F1未顯現出來的性狀;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現出矮莖,即矮莖為隱性。決定隱性性狀的為隱性基因,用小寫字母表示,如矮莖用d表示。

(2)純合子:遺傳因子(基因)組成相同的個體。如DD或dd。其特點純合子是自交後代全為純合子,無性狀分離現象。

雜合子:遺傳因子(基因)組成不同的個體。如Dd。其特點是雜合子自交後代出現性狀分離現象。

(3)雜交:遺傳因子組成不同的個體之間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之間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測交:F1(待測個體)與隱性純合子雜交的方式。如:Dd×dd

2、常見問題解題方法

1)如果後代性狀分離比為顯:隱=3:1,則雙親一定都是雜合子(Dd)。即Dd×Dd 3D_:1dd

(2)若後代性狀分離比為顯:隱=1:1,則雙親一定是測交類型。即Dd×dd 1Dd :1dd

(3)若後代性狀只有顯性性狀,則雙親至少有一方為顯性純合子。即DD×DD或DD×Dd或DD×dd

3、分離定律的實質:減I分裂後期等位基因分離。

高一生物必修二複習知識點 篇二

1、半徑

①週期表中原子半徑從左下方到右上方減小(稀有氣體除外)。

②離子半徑從上到下增大,同週期從左到右金屬離子及非金屬離子均減小,但非金屬離子半徑大於金屬離子半徑。

③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質子數越大,半徑越小。

2、化合價

①一般金屬元素無負價,但存在金屬形成的陰離子。

②非金屬元素除O、F外均有正價。且正價與最低負價絕對值之和為8。③變價金屬一般是鐵和銅,變價非金屬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質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能根據化合價正確書寫化學式(分子式),並能根據化學式判斷化合價。

3、分子結構表示方法

①是否是8電子穩定結構,主要看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鍵數目對不對。鹵素單鍵、氧族雙鍵、氮族叁鍵、碳族四鍵。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間結構: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

①掌握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極性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氫鍵的概念。

②掌握四種晶體與化學鍵、範德華力的關係。

③掌握分子極性與共價鍵的極性關係。

④兩個不同原子組成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⑤常見的具有極性共價鍵的非極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數非金屬單質。

高一生物必修二複習知識點 篇三

細胞增殖

1、減數XX的結果是,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的生殖細胞的減少了一半。

2、減數XX過程中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説明染色體具一定的獨立性;同源的兩個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則不同對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間可進行自由組合。

3、減數XX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XX中。

4、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XX,形成四個精細胞,精細胞再經過複雜的變化形成精子。

5、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XX,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6、對於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説,減數XX和受精作用對於維持每種生物前後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恆定,對於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一生物必修二複習知識點 篇四

1、遺傳信息的傳遞是通過DNA分子的複製來完成的,從親代DNA傳到子代DNA,從親代個體傳到子代個體。

2、由於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鹼基排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

3、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包括轉錄(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和翻譯(在細胞質中,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的過程)兩個過程。

4、遺傳密碼是指mRNA上的鹼基排序。

5、密碼子是指mRNA上的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的鹼基。密碼子有64種,其中,決定氨基酸的有61種,3種是終止密碼子。

6、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方式有兩種:一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二是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7、生物個體基因型和表現型的關係是: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在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在個體發育過程中,表現型不僅要受到基因型的控制,也要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表現型是基因型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高一生物必修二複習知識點 篇五

1、追根溯源,絕大多數活細胞所需能量的最終源頭是太陽光能。

2、將光能轉換成細胞能利用的化學能的是光合作用。

3、葉綠體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譜

⑴、葉綠素(含量約佔3/4)

①、葉綠素a——藍綠色——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

②、葉綠素b——黃綠色——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

⑵、類胡蘿蔔素(含量約佔1/4)

①、胡蘿蔔素——橙x—主要吸收藍紫光

②、葉黃素——x—主要吸收藍紫光

4、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⑴、提取方法:丙x溶劑。

⑵、碳酸鈣的作用:防止研磨過程中破壞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離方法:紙層析法

⑸、層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x合

⑹、層析結果:從上到下——胡黃ab

⑺、濾液細線要求:細、均勻、直

⑻、層析要求:層析液不能沒及濾液細線。

5、葉綠體中光和色素的分佈——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

6、光合作用場所——葉綠體

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葉綠體基粒類囊體膜上,分佈着與光化作用有關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

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梳理 篇六

1、油脂的化學性質:由於油脂 本站 是酯類,具有酯的性質,可以發生水解。若油脂中含有不飽和烴基,則還兼有烯烴的一些性質。

(1)油脂的氫化(還原反應)

(2)油脂的水解:跟酯類的水解反應相同,在適當的條件下,(如有酸或鹼或高温水蒸氣存在),油脂跟水能夠發生水解反應,生成甘油和相應的高級脂肪酸。

酸性條件下的水解——制高級脂肪酸和甘油

鹼性條件下的水解(皂化反應)——制肥皂和甘油

2、酯與脂的區別:

①酯和油脂在概念上不盡相同:酯是由酸(有機羧酸或無機含氧酸)與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而生成的一類化合物的總稱;如甲酸乙酯、硬脂酸甘油酯、硝酸纖維等均屬於酯類。從結構上看,酯是含有酯基的一類化合物。而油脂指動物體內和植物體內的油脂;動物體內的油脂是固態或半固態,一般稱為脂肪,植物油脂呈液態,一般稱為油;油和脂肪統稱為油脂,它們屬於酯類。從化學意義上説油脂僅指高級脂肪酸與甘油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類中特殊的一類。

②油脂和其他酯在結構上不盡相同,使之在性質及用途上也有區別。

3、油和脂肪的比較:

4、葡萄糖:(最重要的、最簡單的單糖)

①葡萄糖的結構:分子式C6H12O6;實驗式CH2O;結構式:結構簡式CH2OH(CHOH)4CHO。特點:葡萄糖結構中含有-OH和-CHO,應該具有-OH和-CHO的性質,葡萄糖是多羥基醛。

②物理性質:無色晶體,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於水,稍溶於酒精,不溶於乙醚,存在於甜味水果、蜂蜜、人體血液中。

③化學性質: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能被弱氧化劑(銀氨溶液、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等)氧化生成葡萄糖酸;能加氫還原為己六醇。葡萄糖分子中有五個醇羥基,能與羧酸發生酯化反應,還具有醇的其它性質,如與活潑金屬反應、消去反應。葡萄糖在人體組織中發生氧化反應,放出熱量。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發酵生成乙醇。

a、還原性:能發生銀鏡反應和與Cu(OH)2反應;

b、加成反應:與H2加成生成己六醇;

c、酯化反應:與酸發生酯化反應,例如與乙酸反應生成五乙酸葡萄糖酯;

d、發酵反應(制酒精):C6H12O62CH3CH2OH+2CO2↑

e、生理氧化:糖是生命活動中的重要能源,機體所需能量的70%是食物中的糖所提供的。人體每日所攝入的澱粉類食物(佔食物的大部分),最終分解為葡萄糖,然後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

5、氨基酸都是白色晶體,熔點高,易溶於水,難溶於有機溶劑。氨基酸的化學性質:(氨基酸結構中含有官能團-COOH和-NH2,既有酸性又有鹼性)。①氨基酸的兩性:既與酸反應,又與鹼反應;②成肽反應。

6、蛋白質的性質:

①蛋白質的膠體性質:

②兩性:因為有-NH2和-COOH

③水解:在酸、鹼或酶作用下天然蛋白質水解產物為多種α-氨基酸。

④鹽析:少量的某些鹽能促進蛋白質溶解,大量的濃鹽溶液使蛋白質的溶解度降低在溶液中使之凝聚而從溶液中析出,這種作用叫鹽析。

⑤變性:在加熱、紫外線、X射線、強酸、強鹼、重金屬鹽以及一些有機物如甲醛、酒精、苯甲酸等作用下,均能使蛋白質變性。變性屬化學過程,不可逆。蛋白質變性後不僅喪失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時也失去了生理活性。利用變性可進行消毒,但也能引起中毒。

⑥顏色反應:具有苯環的蛋白質遇濃HNO3變性,產生黃色不溶物。蛋白質的顏色反應是檢驗蛋白質的方法之一,反應的實質就是硝酸作用於含有苯環的蛋白質使它變成黃色的硝基化合物。

⑦灼燒氣味:產生燒焦羽毛氣味,常用此性質鑑別絲、毛織物等。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七

免疫調節

1、免疫系統的組成:

免疫器官:扁桃體、胸腺、脾、淋巴結、骨髓等

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在骨髓中成熟)、T淋巴細胞(遷移到胸腺中成熟)

免疫細胞

吞噬細胞

免疫活性物質:抗體、細胞因子、補體

2、免疫類型: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的,對各種病原體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特異性免疫(後天性的,對某種病原體有抵擋力)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3、體液免疫:由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實現免疫效應的免疫方式。

抗原刺激

B淋巴細胞增值、分化出效應B細胞

記憶細胞→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時增值分化為效應B細胞

效應B細胞分泌抗體

抗體清除抗原

4、細胞免疫:通過T淋巴細胞和細胞因子發揮免疫效應的免疫方式

靶細胞(被抗原入侵的細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細胞刺激

T淋巴細胞增值、分化出效應T細胞

記憶細胞→同一靶細胞再次刺激時增值分化為效應T細胞

效應T細胞使靶細胞裂解死亡、

(效應T細胞釋放某些細胞因子(如干擾素)增強免疫細胞的效應)

被釋放至體液中的抗原被體液免疫中的抗體清除

5、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區別:

共同點:針對某種抗原,屬於特異性免疫

區別體液免疫細胞免疫

作用對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即靶細胞)

作用方式效應B細胞產生的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

6、艾滋病:

(1)病的名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IDS)

(2)病原體名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遺傳物質是2條單鏈RNA

(3)發病機理:HIV病毒進入人體後,主要攻擊T淋巴細胞,使人的免疫系統癱瘓

(4)傳播途徑: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kvyv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