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端午節的真正來歷簡介(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真正來歷簡介(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真正來歷簡介(精品多篇)

端午節的由來 篇一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有關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説法。

一種説法是,端午節最早源於江浙一帶,農曆五月初五正逢初夏,氣温逐漸升高,蟲活躍,容易形成疫情,對人體造成危害,於是民間將這一天作為驅毒避邪的日子,已引起人們的重視。人們通過喝雄黃酒、用艾葉洗澡,在門前懸掛菖蒲、艾條等,驅除邪惡,以保平安。

到了戰國晚期端午節又增添了新的內涵。著名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因主張抗秦遭奸臣迫害,被楚國君王兩次流放,最終楚國被秦國所滅,不願做亡國奴的屈原,帶着最後的遺憾,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投入滔滔汨羅江。得知消息的漁民們紛紛划着小船在汨羅江搜救,然而,多日努力卻仍無蹤跡,大家擔心日子久了,江中的魚蝦會蠶食屈原的屍體,於是,便划着船往江裏投放食物,想以此餵飽魚蝦,保全屈原軀體。後來逐漸演變成用粽葉包裹糯米投入江中。就此,便有了五月初五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這一習俗直到現在,在江浙一帶還在延續着,每年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會定期舉行龍舟賽。

端午節用艾葉洗澡、門前掛菖蒲等驅邪避毒的習俗,在部分少數民族地方也在延續着。而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有愈演愈烈之勢。商家為了自身的利益,迎合了人們對食物的選擇越來越挑剔的心理,推出了各種各樣的粽子,除了糯米大棗粽,還有肉餡的、豆沙餡的、各種水果餡的等等。每逢端午各大超市粽子展銷區,都會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現在的端午節還增加了更多的內涵。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豐盛的團圓飯,給長輩送點兒禮物等也已成為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中國古老文化的一部分,研究其由來和發展,會使我們更瞭解偉大祖國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

端午節介紹 篇二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夏曆五月初五,也叫“端陽”、“蒲節”、“天中節”、“大長節”、“沐蘭節”、“女兒節”、“小兒節”。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艾節、端五、夏節、重午、午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為孩子消災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午節説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納西族、達斡爾、仫佬、羌、仡佬、錫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倫春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端午祭正式被韓國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已獲得成功,這對我們中國人本國文化遺產的保護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訓。

端午節來歷的故事簡介 篇三

☆端午節

五月五日為端午節,又稱端節、端五、端陽、重午、蒲節、天中節。端午節的起源,説法不一,最普遍的説法是為了紀念戰國時的偉大詩人屈原。山東農村多不知屈原是何許人,他們卻説過端午是為了紀念禿尾巴老李。曲阜孔廟稱端午節為家節,節日不拜廟,只祭祠堂和慕恩堂,由衍聖公夫人主持祭拜。各府本家親朋皆互送粽子為節禮。

端午節之日,山東所有地區普遍在門口插艾。鄄城民謠説:“端午不插艾,死了變個老鼈蓋。”除了插艾外,泰安和膠東部分地區還加插桃枝,德州還加掛紙葫蘆。據説,桃枝和葫蘆可以避邪。諸城一帶,除了插艾以外,還用一束艾抽打屋內旯旮,邊打邊説:“今日端午節,蠍子你聽着,只許牆上爬,不許把人蟄。”長島縣大欽、小欽、南隍城、北隍城諸島漁村是保留端午節古俗最多的地方。在這些地方,農曆五月七年級日人們即在大門上插艾、插桃枝,並在大門坎上貼一雙剪紙黃牛,有的在牛身上貼“天下太平”四字,有的在牛身上寫字:“我是天上老黃牛,到人間不吃草,專吃五鬼和憂愁。”至五月五日,家家再次在大門上插艾、插桃枝、掛紙製或布制的桃或孫悟空,下綴蒜、黑豆和五色布條,於大門門板上貼剪紙桃、虎、雞、葫蘆,門框上貼寶劍。同時在所有門窗上插艾與桃枝,貼葫蘆、雞、虎、蟾、桃、五毒(剪刀剪蠍子)等剪紙。插掛的艾棵,必於節前一日黃昏後黑暗中至山野拔取,俗名“摸艾子”。五月五日日出之前往山野“抹露水”,取艾與“五樣樹頭”,蓄以為藥。捉疥蛤蟆一隻,將墨一錠塞其腹中,幹後用以研墨塗瘡癤,俗傳有療效。小孩帶“五毒兜”,手腳拴“祿壽線”(五色線),兩肩系山桃或荷包(有桃、雞、人等)垂於背後。

端午節這天,全省幾乎都吃粽子和雞蛋,有些地方還喜歡喝雄黃酒,兒童不喝酒,便在耳朵和鼻孔裏抹上一點。招遠、諸城一帶的婦女也喜歡用雄黃塗抹耳鼻,意在驅邪防病。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植樹民俗文化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踏青民俗文化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蹴鞠民俗文化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盪鞦韆民俗文化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 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民俗文化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

據説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另有一説是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明帝提倡佛教,聽説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端午節的由來介紹 篇四

端午節的由來介紹大全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端午節,本是南方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説法。總的來説,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説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説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説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歲時廣記》説:“京師市塵人,以五月七年級為端一,八年級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但端午的習俗卻早已有之,譬如龍舟競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古人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干承載天之道,地支承載地之道,設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干地支,根據干支歷,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為“端陽”。

端午一開始主要流傳於南方吳越一帶,並作為一種“圖騰祭”出現。上古先民以“龍”為圖騰,並選擇在端午進行拜祭,端午節在當時其實是拜祭龍祖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英文版

中國端午節

Dragon Boat Festival (Duanwu Festival) i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農曆的)month every year.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傳統的) festivals in China.

端午節是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它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Legends(傳説) about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節的傳説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legends about the festival, but the most famous one is about Qu Yuan, a patriotic(愛國的) poet in ancient China.

關於端午節的傳説有很多。最著名的一個傳説是和屈原——中國古代的一位愛國詩人有關的。

Customs(習俗) about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節的習俗

ng Zongzi

吃粽子

Zongzi is a kind of food made with sticky rice(糯米) and is wrapped(包裹) withreed(蘆葦) or bamboo(竹) leaves. It has different shapes and fillings(餡料)。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people use red jujube(棗) as filling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a, people use beans, fresh meat, or egg yolk(蛋黃)as fillings.

粽子是一種用糯米制作,用蘆葦葉或竹葉包裹着的食物。它有着不同的形狀和餡料。在中國北方,人們用紅棗作為粽子的餡料。在中國南方,人們用豆子,鮮肉和蛋黃作為餡料。

on Boat Racing

賽龍舟

Dragon boats look like Chinese dragons. A team of people row a dragon boat together. At the front of the boat, one team member(隊員) beats a drum to encourage(鼓勵)his teammates(隊友)。 It is said that the winning(獲勝的) team will bring luck and happiness to the people of their village.

龍舟看起來就像中國龍。一組人一起划龍舟。在龍舟前端,一位隊員會擊鼓給隊友們鼓舞士氣。據説獲勝的那一組會給他們的村子帶來運氣和福氣。

ing Five-colour Silk Thread(絲線)

佩戴五彩絲線

During the holiday, children will wear five-colour silk tread on their wrists or ankles. It is said that five-colour silk tread can drive away(趕走) evil spirits(惡魔) and protect children from diseases.

在端午節,孩子們會在他們的手腕或腳踝戴上五彩絲線。據説五色絲線可以驅邪,保護孩子們免受疾病侵擾。

端午節的傳説故事

紀念屈原説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實際上他姓“羋”,並不姓“屈”。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53] 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繫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樑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説《續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從唐人歐陽詢轉抄《風俗通》(東漢末年應劭著)的佚文可見,也許東漢靈帝時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這也是屈原身後400多年的事了。雖許多端午習俗與屈原無關,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紀念伍子胥説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是五月五日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孝女曹娥説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紀念介子推説

介子推是寒食節與清明節由來傳説的主角,可也有認為端午節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據東漢時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説,端午節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惡日禁忌説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月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漢代北方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説法。東漢王充《論衡》對“五月五日生子不舉”的解釋:“夫正月歲始,五月盛陽,子以(此月)生,精熾熱烈,厭勝父母,父母不堪,將受其患。”一般認為這一習俗從戰國就開始流行。此俗在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因而出現了相關的文化活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等習俗。

夏至説

首倡夏至説者為黃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禮俗史》一書中提出,端午節如涓涓之水發源於遠古時代,三代匯為川流,秦漢擴為河,唐宋納百川而成湖海。1983年,劉德謙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説》中,認為端午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説》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1、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

2、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採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3、《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認為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也有認為,端午節源於古曆法“夏至歲首”。其實,干支歷是以立春為歲首的,上古時代以北斗斗柄頂端的指向確定節氣,‘斗柄回寅’為立春,指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二十四節氣,屬干支歷的基本內容。干支歷將一歲劃分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斗柄頂端的指向;斗柄旋轉依次指向“十二辰”,斗柄從正東偏北(艮位)開始,經南、西、北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干支時間與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繫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説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干支紀元是以立春為歲首。“夏至歲首”與八卦及月建起始不符。

蓄蘭沐浴説

據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的《禮記》中説,周代已有“蓄蘭沐浴”的習俗;古人五月採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為豆實也,蓄蘭為沐浴也。”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為浴蘭之月。

勾踐操練水軍説

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是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事物原始》引《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篇五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説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衞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説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遊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端午節歷史演變 篇六

先秦時期

先秦時,南北風俗各異,但是五月五日作為一個“節日”已各有所側重。

戰國時代,人們已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大戴禮》雲:“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

秦代

到秦代之後,由於國家統一,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端午節就在南北風俗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但是,就現文獻記載來看,兩漢時的端午風俗還主要是避惡。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爭頻繁,人們飽嘗戰亂之苦,所以最重視的端午習俗莫過於“闢兵繒”了。用五色絲染練製成日月、星辰、鳥獸之形狀,上刺文繡、金縷,即叫闢兵繒,也沿襲漢代名稱為長命縷或續命縷。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端午節從風俗形式上都繼承了前朝。但是,從性質上講,原來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風俗活動,到此大多演變為節日娛樂活動。“惡日”已不惡,逢凶化吉,充滿了節日的歡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羣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

唐代民間端午風俗活動形式也類似前代。像《酉陽雜俎》就記載:“北方婦人,五日進五時圖、五時花,施之帳上。是日又進長命縷,宛轉繩結,皆為人像帶之。”長命縷,只是製作上有所不同,用絲縷結成人形,更有裝飾性。五時圖則是五毒蛇、蝠、蜍、蜥蜴之類,是五毒圖之前身,此俗一直影響到明清時期。午時花則是石榴花,五月正是榴花吐豔之時。唐代角黍粽子也花樣翻新。《文昌雜錄》記載:“唐時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羣臣》詩中就有“穴枕通靈氣,長絲繽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百索粽”還是唐代皇帝賞賜臣下的食品。

唐代端午龍舟競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時期,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在節日娛樂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風氣,另一方面對民間的一些風俗活動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競渡之風尤為鼎盛。

宋代

宋代以後,端午節許多風俗有了新變化。漢魏時以朱索、桃印施於門户,止惡氣驅瘟避邪,而宋代卻講究貼天師符。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雲:“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還有合泥作張天師,以艾為頭,以蒜為拳,置於門户上。

宋代,漢族端午節俗也被遼、金兩國吸收。如《遼史·禮志》就記載遼國重午朝儀,皇帝要系長壽彩縷才升坐。對南北臣僚也要各賜壽縷。而金國除吸收一些漢族風俗外,在端午節還有拜天之禮、射柳之俗及擊鞠娛樂活動。《金史·世宗本紀》就記載:大定三年(公元1264年)重午,金世宗“幸廣樂園射柳,勝者賜物有差,復御常武殿,賜宴擊鞠,自是歲以為常。”《金史·禮志》對此俗有詳細敍述。金俗重午、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日行拜天之禮,築台拜天。重五拜天之後,插柳球場,射者要以尊卑為序。射柳完畢要打馬球。

明清時期

到了明代,端午節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風俗。明永樂年間禁宮中就有剪柳之戲,剪柳即射柳,北方人還有將鵓鴣鳥藏在葫蘆,懸於柳枝,彎弓射之。如果射中葫蘆中,鵓鴣就飛出來,以此來定勝負。這種民間比賽也是常在端五日舉行,考其淵源,正是遼金遺俗。

明代把端午又稱“女兒節”。《帝京景物略》雲:“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不僅節日名稱有異宋代,而且民間風俗也有變化。來自民間的許多夏令保健活動,也摻雜在這個節日習俗中。例如在五月五日正午前,人們要羣入天壇去避毒,過了正午才出來。在端午節還講究捉蝦蟆取蟾蜍,其方法是用針刺破蟾眉,將蟾蜍汁擠出。蟾蜍是一種珍貴的中藥,可拔毒、消熱、消腫,治療疔毒惡疽有奇效。以菖蒲漬酒飲用避惡氣,用艾葉插門固為前代之遺俗。明代新出現的風俗是用雄黃塗耳鼻,認為這樣可以避蟲毒。

明清時期,端午風俗活動形式變化雖不大,但是規模卻愈來愈盛行。尤其南方龍舟競渡,成為轟動一時的盛舉。據《武陵競渡略》記載,龍舟競渡已不限於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賭賽,十八日送標”。還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標者”。競渡規模歷時經月。對此事“或官府先禁後馳,民情先鼓後罷也。”

宋代就出現的端午貼天師符風俗,到明清時更為流行。不但有天師符,還有“五雷符”、“紙符”、“五毒符”、“五瑞符”等。

清代端午極力打扮小女兒,已出嫁之女也可回家歸寧,稱之“女兒節”。

近現代

XX年5月20日,端午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XX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正式將端午節列為國家法定假日,規定農曆端午當日放假1天。

XX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審議並批准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中國“端午節”名列其中。這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yz8y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