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2023年12月中心組(支部)學習資料(第一議題)

2023年12月中心組(支部)學習資料(第一議題)

2023年12月中心組(支部)學習資料(第一議題)

2023年12月中心組(支部)學習資料彙編(第一議題

目錄

1.習近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幾個重大關係(《求是》2023年第22期)………………………………1

2.習近平總書記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重要講話全文(《人民日報》2023年11月19日第02版)……………………………………………………………6

3.習近平的黃河情懷(《人民日報》2023年11月27日第01版)………………………………………………………10

4.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重要講話精神(《人民日報》2023年11月29日第01版)…………………………………………………………27

5.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人民日報》2023年12月1日第01版)…………………………………………………………31

6.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個國家憲法日重要指示精神((《人民日報》2023年12月5日第01版))…………………37

7.《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40

8.《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55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幾個重大關係※

習近平

《求是》2023年第22期

隨着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深入推進,我們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認識不斷深化。總結新時代10年的實踐經驗,分析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正確處理幾個重大關係。

一是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係。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係,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也是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永恆課題。黨的二十大提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這表明,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護才能實現。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過程中,我們都要把握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辯證統一關係。

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把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前提和基礎,自覺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在綠色轉型中推動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通過高水平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着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有效降低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

二是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係。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考慮環境要素的複雜性、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單元的連續性、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這就要求我們立足全局,堅持系統觀念,謀定而後動。要堅持重點攻堅,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採取有力措施,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工作提升。同時,要強化目標協同、多污染物控制協同、部門協同、區域協同、政策協同,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統籌兼顧,推動局部和全局相協調、治標和治本相貫通、當前和長遠相結合。

當前,必須保持戰略定力,鍥而不捨、久久為功,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要突出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鍵環節,迎難而上、接續攻堅,以更高標準打幾個漂亮的標誌性戰役。要做足統籌協調的大文章,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三是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係。自然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生命軀體,有其自身發展演化的客觀規律,具有自我調節、自我淨化、自我恢復的能力。治癒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順應自然,給大自然休養生息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復生態系統平衡。這就是我們反覆強調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方針的道理所在。同時,自然恢復的侷限和極限,對人工修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留下了積極作為的廣闊天地。我們要把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有機統一起來,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努力找到生態保護修復的最佳解決方案。

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持之以恆推進生態建設。對於嚴重透支的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農田等生態系統,要嚴格推行禁牧休牧、禁伐限伐、禁漁休漁、休耕輪作。對於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等生態退化突出問題,要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輔以必要的人工修復,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沙則沙、宜荒則荒。對於生態系統受損嚴重、依靠自身難以恢復的區域,則要主動採取科學的人工修復措施,加快生態系統恢復進程。城市特別是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市羣,要積極探索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深度融合的新路子,讓城市更加美麗宜居。

四是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係。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發揮這一公共產品的最大效用,讓人民羣眾在美麗家園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防止過度索取、肆意破壞,就要有明確的邊界、嚴格的制度,做到取用有節、行止有度,這就離不開強有力的外部約束。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不僅關係經濟發展質量,而且攸關每個人的生活品質。只有人人動手、人人盡責,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才能讓中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必須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法規制度,堅持運用好、鞏固拓展好強力督察、嚴格執法、嚴肅問責等做法和經驗。要進一步壓緊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深入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強化執法監管,切實做到明責知責、擔責盡責。要建立健全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科學考核評價體系,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真正讓保護者、貢獻者得到實惠。要進一步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用好綠色財税金融政策,讓經營主體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獲得合理回報。要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培育生態文化,讓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風化俗。

五是“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推進碳達峯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形成綠色低碳產業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這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我們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

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決不能搞“碳衝鋒”、“運動式減碳”。要立足國情,堅持先立後破,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確保能源安全。要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温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對於傳統行業,不能簡單當成“低端產業”一退了之、一關了之,而是要推動工藝、技術、裝備升級,實現綠色低碳轉型。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動有利的新局面。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7月17日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的一部分。

堅守初心 團結合作 攜手共促亞太高質量增長

——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

(2023年11月17日,舊金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19日 第 02 版)

尊敬的拜登總統,各位同事:

很高興同大家相聚在美麗的舊金山。這是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第三十次聚首,具有特殊重要意義。感謝拜登總統和美國政府為這次會議作出的周到安排。

亞太經合組織建立領導人定期會議機制以來,始終走在全球開放發展的前沿,有力促進了區域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經濟技術發展、物資人員流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亞太奇蹟”。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面臨多種風險挑戰,作為全球增長引擎,亞太肩負更大的時代責任。作為亞太地區領導人,我們都要深入思考,要把一個什麼樣的亞太帶到本世紀中葉?如何打造亞太發展的下一個“黃金三十年”?在這一進程中如何更好發揮亞太經合組織作用?

中國古人説:“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我們應該秉持亞太合作初心,負責任地迴應時代呼喚,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全面落實布特拉加亞願景,建設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實現亞太人民和子孫後代的共同繁榮。在此,我願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堅持創新驅動。創新是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要順應科技發展趨勢,以更加積極姿態推動科技交流合作,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要加速數字化轉型,縮小數字鴻溝,加快落實《亞太經合組織互聯網和數字經濟路線圖》,支持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新技術應用,不斷塑造亞太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中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提出了亞太經合組織數字鄉村建設、企業數字身份、利用數字技術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等倡議,更好為亞太發展賦能。

第二,堅持開放導向。亞太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開放則興,封閉則衰。我們要維護自由開放的貿易投資,支持並加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要堅定不移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全面落實《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共享區域開放發展機遇。

近期,中國成功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為促進全球互聯互通、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中國堅持高水平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主動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高標準經貿規則,積極推動加入兩個協定進程,同各方共繪開放發展新圖景。

第三,堅持綠色發展。面對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日益嚴峻的挑戰,我們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落實好《生物循環綠色經濟曼谷目標》,厚植亞太增長的綠色底色。

中國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峯碳中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我們提出亞太經合組織綠色農業、可持續城市、能源低碳轉型、海洋污染防治等合作倡議,推動共建清潔美麗的亞太。

第四,堅持普惠共享。當前,全球發展事業面臨嚴峻挑戰,發展鴻溝加劇。我多次講,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我們要全面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發展問題重回國際議程中心位置,深化發展戰略對接,共同解決全球發展赤字。歡迎各方積極參與全球發展倡議,深化減貧、糧食安全、工業化、發展籌資等領域合作,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讓各國人民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中國將繼續支持亞太經合組織開展經濟技術合作,共同做大亞太發展蛋糕。

各位同事!

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發展的根本目的是讓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不是要取代誰。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5週年,我們將堅持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以中國式現代化為推動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提供新機遇。我願同各位同事一道努力,推動亞太合作取得更多豐碩成果,共同打造亞太下一個“黃金三十年”!

謝謝大家。

習近平的黃河情懷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7日 第 01 版)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從青藏高原出發,穿高山、越峽谷、匯百川、納千流,黃河在神州大地奔騰5400餘公里,哺育了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滋養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着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黨的十八大以來,踏遍黃河上中下游9省區,目光所及、駐足所思,盡是對母親河未來的深謀遠慮。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言之殷殷、情之切切,九曲黃河激盪起更為雄渾的新時代交響。

大河之治——

“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也是一部治國史”

2019年9月17日,河南鄭州,黃河博物館“千秋治河”展廳。

在一幅歷史上的黃河改道圖前,習近平總書記久久凝視。

決溢範圍北至天津,南達江淮,縱橫25萬平方公里,搖擺不定的流線如厲鞭抽向大地,給百姓帶來苦難。

黃河既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生命河,也是一條桀驁難馴的憂患河。

曾幾何時,黃河“多淤、多決、多徙”“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在新中國成立前的2500多年間,下游共決溢1500多次,改道26次。

“黃河寧,天下平。”“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也是一部治國史。”思接千載,總書記深刻思考着治黃與治國的關係。

千百年來,華夏兒女祈願着黃河安瀾。新中國成立後,歷史將治黃重任交到中國共產黨人手中。據統計,新中國成立至今,黃河實現70多年伏秋大汛不決口,24年不斷流,先後抵禦12次大洪水,創造“地上懸河”治理奇蹟。

“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才能真正實現黃河治理從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變,從根本上改變黃河三年兩決口的慘痛狀況。”習近平總書記説。

來到黃河國家地質公園,習近平總書記沿黃河岸邊步行察看周邊環境。

憑欄遠眺,眼前天高水闊,林密鳥翔。總書記心中,謀劃着黃河安瀾的宏偉藍圖。

五害之屬,水最為大。深知治水之重、之難,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在我們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華、幾度衰落。歷史上很多興和衰都是連着發生的。要想國泰民安、歲稔年豐,必須善於治水。”

黃河,無疑是治水的重中之重。

“國慶前夕大家都很忙。再忙,黃河問題還是要安排時間認真研究一下,黨中央對這個問題高度重視。”第二日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開宗明義。

“我們都把黃河稱為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總書記的一番話,道盡黃河之於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大意義。

“黃河水少沙多、水沙關係不協調,是黃河複雜難治的癥結所在。”“儘管黃河多年沒出大的問題,但黃河水害隱患還像一把利劍懸在頭上,絲毫不能放鬆警惕。”

帶着這樣一種憂患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黃河一線考察汛情。

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2021年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彼時,黃河秋汛洪水已經退回主河槽,但從主河槽到碼頭綠化帶10多米的“過界”痕跡依舊清晰可見。

剛一下車,總書記便問詢前段時間水位最高時的水邊線在哪裏。

“這就是10月8日漫灘時的水邊線。”在碼頭上,黃河河口管理局負責人手持展板,向總書記一一彙報。

碼頭風高浪急,總書記伸手幫助扶着晃動的展板,仔細察看,不時插話提問。

當聽到黃河秋汛雖然“有驚有險”,但沒有出現重大損失和人員傷亡,總書記點頭肯定。

“今天來到這裏,黃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裏也踏實了。”習近平總書記説。

兩天後的座談會上,總書記再向負責治黃的同志們談及大河之治的初心使命: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這也是毛主席當年的夙願”,“如今我們接着做起來了”。

“我們不能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績,要堅持問題導向,再接再厲,堅定不移做好各項工作。”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説。

黃河下游有着廣闊的“灘區”。主河槽與防汛大堤之間的灘區,是黃河行洪、滯洪、沉沙的重要區域,也是灘區人民生活生產之所。

“黨的十八大以後,我就關心黃河灘區遷建問題。全面開展搬遷、遷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山東東營墾利區楊廟社區,總書記見到了他一直牽掛着的黃河灘區羣眾。

“三年攢錢、三年築台、三年蓋房、三年還賬”,曾是灘區羣眾住房難的真實寫照。如今在楊廟社區,排排樓房與條條公路整齊交織,現代化的便民服務設施齊全,印證昔日“窮窩窩”的翻天鉅變。

黃河大壩上,聽歷史,看變遷;老年人餐廳裏,掀鍋蓋,話家常;居民家中,問變化,聽民聲……一路邊走邊看邊問,總書記心裏的一塊石頭落了地,“看到你們安居樂業,我感到很欣慰。”

“共產黨是幹什麼的?是為人民服務的,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所以我們要不斷看有哪些事要辦好、哪些事必須加快步伐辦好,治理好黃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這是黨對人民的承諾,也是領袖深厚的為民情懷。

2022年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表新年賀詞。他説:“近年來,我走遍了黃河上中下游9省區。無論是黃河長江‘母親河’,還是碧波盪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魯藏布江;無論是南水北調的世紀工程,還是塞罕壩林場的‘綠色地圖’;無論是雲南大象北上南歸,還是藏羚羊繁衍遷徙……這些都昭示着,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温暖的話語充滿力量,振奮人心。

大河之美——

“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

“我曾經講過,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今天我要説,黃河一直以來也是體弱多病,水患頻繁。”對母親河的“健康”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牽腸掛肚。

黃河之病,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觀制約,也有後天失養的人為因素——

全國主要流域中,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佔流域土地面積比例最大;上中下游生態易退化,恢復難度極大且過程緩慢;部分地區污染排放強度較高。

生態問題,考驗歷史眼光。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定下調子——“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

整體把脈、系統開方。統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總書記要求把黃河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謀劃:上游以提高水源涵養能力為主;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注重保護濕地生態系統,提高生物多樣性。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赴青海考察。從北京出發,飛機一路向西,經華北平原,越太行山脈,過黃土高原,抵達青藏高原。

舷窗外,黃河之水一路奔湧,兩岸複雜多變的地形地貌告訴人們,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面臨的難度絕非尋常。

青海坐擁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每年從這裏輸出的清潔水源,約佔到黃河全流域的一半。在總書記心中,青海生態就像水晶一樣,彌足珍貴而又非常脆弱。

在察爾汗鹽湖,瞭解柴達木循環經濟發展情況;在清潔能源企業,考察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在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通過遠程視頻察看黃河源頭鄂陵湖—扎陵湖等點位實時監測情況……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青海的生態保護問題。

總書記明確要求:“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

在一次座談會上,提及保護“中華水塔”,總書記提出:要想一想這裏是國內生產總值重要還是綠水青山重要?作為水源涵養地,承擔着生態功能最大化的任務,而不是自己決定建個工廠、開個礦,搞點國內生產總值自己過日子。

從上游的“中華水塔”三江源,到中游的“中央水塔”秦嶺、“華北水塔”山西……山一程,水一程,總書記心繫“國之大者”。

“你們這裏是華北水塔,京津冀的水源涵養地,是三北防護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拱衞京津冀和黃河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強調。

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孕育了燦爛的三晉文化。由於流域內過度開發,汾河生態曾遭受很大破壞,水質受到嚴重污染。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一定要高度重視汾河的生態環境保護,讓這條山西的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

這次來山西,總書記專程到汾河岸邊走一走看一看。

當地同志彙報,太原市採取了汾河及“九河”綜合治理、流域生態修復等舉措,汾河水質逐漸向好,兩岸綠化帶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場所。

總書記頻頻點頭:“真是滄桑鉅變!太原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三面環山,一水中分’的美譽,如今錦繡太原的美景正在變為現實。”

“要切實保護好、治理好汾河,再現古晉陽汾河晚渡的美景,讓一泓清水入黃河。”總書記對當地領導幹部強調。

從汾河入黃口北望,黃河劈開晉陝峽谷,兩側的黃土高原連綿起伏,這裏是黃河泥沙的重要來源。如今,綠意正在點染這片黃色的土地。

2022年金秋時節,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的蘋果園,一片豐收景象。

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果園,同老鄉們親切交流,並採摘了一個紅紅的大蘋果。

延安,曾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如今,隨着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治理水土流失的舉措持續推進,曾經的溝溝峁峁已是樹成蔭、木成林。

總書記曾在陝北插隊,回憶起知青歲月説,過去陝北老鄉們修梯田、種莊稼,面朝黃土背朝天,掄起老鋤頭幹活,廣種薄收,十分辛苦,如今山坡上退耕還林種上了蘋果,老鄉們有工作、有穩定收入,孩子有好的教育,老人都有醫保,生活越來越好。

行之念之。從三江之源到渤海之濱,習近平總書記步履所至、心之所向,滿是關切。

2021年10月,在黃河入海口,總書記沿着木棧道步入濕地深處,實地察看這片動植物的樂園——秋日,海風吹拂,蘆花搖曳,幾隻鴻雁、斑頭雁棲息在水中小洲上。

當地負責同志介紹,這些年通過退耕還濕、退養還灘,推進濕地修復,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我們這裏是中國東方白鸛之鄉、黑嘴鷗繁殖地,去年以來還新發現了火烈鳥、白鵜鶘、勺嘴鷸。”

“到這裏來的遊客多嗎?”總書記問。

“最多的時候年遊客量60萬,我們限定了每天最大遊客量。”當地負責人答道。

總書記叮囑:“要管理好,不能讓濕地受到污染,也不能打獵、設網捕鳥。”

如今,這裏正在創建全國首個陸海統籌型國家公園,推進一系列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大美濕地盡顯生機。

“不利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事,堅決不能做。”總書記的要求振聾發聵。

上游保護,中游治理,下游修復。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各地以保護為紅線,為黃河“治病”,母親河日漸恢復生機活力。

大河之要——

“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創作好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黃河上中游7省區是發展不充分的地區,同東部地區及長江流域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滯後,內生動力不足……”

面對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深刻剖析。

先發展還是先保護?控供給還是控需求?謀一地還是謀流域?推進高質量發展,在黃河流域面臨更多矛盾與糾葛,需要有萬里在胸的思維和眼光。

從三江源到入海口,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到“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一路調研思索、一路解題定調。

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要明確發展與保護的關係。

黃河北岸,山西運城。五彩斑斕的鹽湖見證“鹽運之城”的產業變革。

2023年5月16日,運城鹽湖旁,展台上放着潔白的河東大鹽。習近平總書記結合展板、展品等聽取有關情況介紹,實地察看鹽湖風貌。

4600多年的食鹽開採史、70年的無機鹽開發史——運城因鹽而興,卻也因長期的資源依賴面臨過度開採、產業陳舊、污染加重的困境。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隨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運城迎來轉型機遇。

退鹽還湖,騰籠換鳥!

2020年起,鹽湖保護範圍內停止一切工業生產,鹽湖開始從礦區、工業區變身為生態保護區、旅遊打卡地。

同時,運城加快培育壯大汽車裝備製造、新材料、綠色建材、電子信息、食品醫藥等新興產業集羣,利用區位優勢,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瞭沿黃各省區的發展方向:黃河流域各省區都要堅持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謀劃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

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要平衡供給與需求的關係。

河南南陽,跨黃河、長江、淮河三大流域,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水龍頭”“總開關”所在地。

“這個地方我一直想來。”2021年5月13日,中線一期工程渠首。習近平總書記佇立船頭,語帶關切,“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這個地方的運行以及這裏的移民工作,我一直關注着,這一次看一看我很高興。”

水,生命之源,生產必需。我國的水資源時空分佈卻極不均衡,夏汛冬枯、北缺南豐。

在後來召開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和暢通的國內大循環,促進南北方協調發展,需要水資源的有力支撐。”

一席話,將水資源置於關乎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

黃河流域,水資源總量僅是長江的7%,卻承擔了全國12%人口、17%耕地、50多個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務,供需矛盾更為突出。

難題何解?

習近平總書記語氣堅定: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

這是一場深度節水控水攻堅戰:推行節水灌溉、發展旱作農業、開展畜牧漁業節水、強化再生水利用、促進雨水利用……

這是一項嚴格的剛性約束:建立水資源承載力分區管控體系,限制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城市發展規模、高耗水項目建設和大規模種樹,建立覆蓋全流域的取用水總量控制體系……

全黃河流域行動起來,“有多少湯泡多少饃”的樸素道理深入人心。

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要統籌整體與局部的關係。

寧夏平原得黃河灌溉之利,自古有“塞上江南”美譽。

2020年6月9日,在銀川市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習近平總書記登上觀景塔,俯瞰園區全貌;沿着田埂走進稻田,同正在勞作的村民們親切交談;舀起魚苗、蟹苗,放進田邊水渠……

在這裏,總書記強調要注意解決好稻水矛盾,採用節水技術,積極發展節水型、高附加值的種養業,保護好黃河水資源。

“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那次寧夏之行,習近平總書記對寧夏提出殷切期望。

先行,既是敢闖敢試的勉勵,也是深刻考量的定位。

要求三江源、祁連山等地區“創造更多生態產品”,囑咐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產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指示區域中心城市等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提高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

站在謀全局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謀劃沿黃各省區發展定位,指導黃河沿岸地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奏響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

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要謀劃當前與長遠的關係。

“開渠的人,千古留名、青史留名啊!”

2023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河邊的另一處農業重地——內蒙古巴彥淖爾,在河套灌區水量信息化監測中心的沙盤前駐足良久。

新中國成立以來,數十年的水利建設,在河套平原上印刻下如人體血脈般延展擴散的7級灌排體系,總長6.4萬公里,相當於地球赤道的一圈半。

總書記對這個灌溉系統讚歎不已:“它將來會作為百年、千年基業留下來的。”

第二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呼和浩特市聽取了當地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情況介紹。

“接下來有什麼計劃?”總書記問。

當地負責能源產業發展的同志彙報:“預計到2025年,內蒙古新能源裝機和發電量,比2022年翻一番以上,外送電量翻兩番以上。”

習近平總書記叮囑:“內蒙古能源產業長期以來以煤為主、因煤而生。但是產業太單一不行,多元化發展是方向。能源建設不能光靠傳統產業,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努力實現碳達峯碳中和,建設綠色中國。”

從眼前的灌渠,看到千年的基業;從新能源產業,看到綠色中國的前景,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着當前的黃河,也擘畫着流域的未來。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非一日之功。”處理好當前與未來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

“要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既要謀劃長遠,又要幹在當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幹,讓黃河造福人民。”

大河之魂——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2022年1月26日,農曆臘月二十四,汾河兩岸瑞雪紛飛,銀裝素裹。沿着蜿蜒的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冒雪來到山西省霍州市師莊鄉馮南垣村看望羣眾。

皚皚白雪襯着火紅的窗花、春聯和燈籠,讓小山村更顯祥和喜慶、年味十足。

總書記走進村民師紅兵家。桌上擺着白麪、紅棗、紅豆、黑豆,一家人正在製作當地傳統節日食品——霍州年饃。

“習爺爺您放一個。”師紅兵的小孫女請總書記在“登高饃”上點一顆紅棗,總書記欣然答應。

“你們這邊是呂梁山,挨着就是黃河了,再過去就是陝西。我插隊那個延川縣,離這兒也不遠,地形也都是這樣的丘陵溝壑。黃土高原生活着我們的祖祖輩輩,孕育着我們的中華文明。”在山西撫今追昔,總書記思緒穿越歲月山河。

黃河,塑造了古老文明。

水脈牽繫着血脈、文脈。悠悠黃河,沖刷着黃土地,哺育出炎黃子孫,為中華民族浸染出炎黃底色。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總書記指明“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同長江一起,哺育着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

致信祝賀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週年,總書記強調“更好展示中華文明風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推動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打造出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文化名片……

肇興於斯、傳承於斯、燦爛於斯。“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意味深長。

“早上湯,中午糠,晚上碗裏照月亮。”

陝西省米脂縣高西溝村,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一條小山溝,村裏老一輩都有吃不飽的記憶。

從上世紀50年代的“山上光禿禿、年年遭災荒”到如今的“層層梯田盤山頭、片片林草蓋坡窪”,舊貌和新顏對比鮮明。

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調研,深情地説:“我在延川插隊時就聽到過高西溝的名字,當時陝北的大寨村。看你們的梯田,都是下了功夫的。難得的是半個多世紀一直做下來。”

赳赳老秦,久久為功。黃河流域層層疊疊的梯田,是世世代代對嚴峻環境的雕刻,深埋下希望,播灑下汗水,收穫了富足。

黃河,淬鍊出民族精神。

總書記曾動情地説:“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華民族同自然災害鬥了幾千年,積累了寶貴經驗,我們還要繼續鬥下去。”

正因為黃河的賜予,我們才擁有了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物質家園和精神家園;也正因為黃河桀驁不馴,我們的文化基因中才有了更加堅韌的品質、更加超凡的智慧、更加鮮明的特色。

考察九曲黃河最後一道彎所在的蘭考縣,總書記前往坐落在昔日黃河故道沙丘上的焦裕祿同志紀念館,宣示焦裕祿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參觀西臨黃河15公里的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總書記動情地説:“革命戰爭年代,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用在當今時代,繼續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來到拱衞京津冀和黃河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山西,總書記強調要弘揚“右玉精神”:“多做一些功在當代、利在長遠、惠及子孫的事情”;

…………

在總書記心中,黃河早已同中華民族的苦難輝煌扭結在了一起,錘鍊出炎黃子孫的韌性、力量和精神,也為中華民族賡續發展注入不竭源泉。

黃河,奔湧出復興前景。

河南安陽,數千年前的“禹河故道”流經之地。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安陽市西北郊的殷墟遺址。觀摩青銅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在車馬坑展廳察看商代畜力車實物標本和道路遺蹟……總書記感慨:“我們的文化自信就是從真正能證明我們的久遠歷史中來”。

穿越風雨,歷盡滄桑。從歷史獲取啟迪,向世界展現自信,中華文明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2023年5月18日,陝西西安大唐芙蓉園內,習近平夫婦同貴賓們共同觀看中國同中亞國家人民文化藝術年暨中國—中亞青年藝術節開幕式演出。豪放的秦腔《夢迴長安》與高亢的陝北民歌《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交相呼應、餘韻綿長,喚醒漢風唐韻的華夏記憶,展示絲路新生、盛世中華的恢弘氣象。

泱泱華夏風物,浩浩絲路長歌。這是開放和諧、進取奮發的時代註腳,這是舊邦新命、汲古潤今的文化神韻。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席話震撼人心——

“江河之所以能衝開絕壁奪隘而出,是因其積聚了千里奔湧、萬壑歸流的洪荒偉力……現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已經充分爆發出來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

從中華民族厚重深遠的精神河牀流淌而來,黃河正向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波瀾壯闊奔騰而去!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強涉外法制建設

營造有利法治條件和外部環境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9日 第 01 版)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就加強涉外法制建設進行第十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加強涉外法治建設既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長遠所需,也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當務之急。要從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建設同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要求相適應的涉外法治體系和能力,為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營造有利法治條件和外部環境。

武漢大學特聘教授黃惠康同志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提出工作建議。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認真聽取了講解,並進行了討論。

習近平在聽取講解和討論後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法律是社會生活、國家治理的準繩。涉外法律制度是國家法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涉外法治的基礎,發揮着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徵程上,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加快推進我國涉外法治體系和能力建設。

習近平強調,涉外法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全面依法治國,事關我國對外開放和外交工作大局。推進涉外法治工作,根本目的是用法治方式更好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促進國際法治進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習近平指出,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聯動性強的系統工程,必須統籌國內和國際,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佈局、整體性推進,加強頂層設計,一體推進涉外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務,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協同格局。要堅持立法先行、立改廢釋並舉,形成系統完備的涉外法律法規體系。要建設協同高效的涉外法治實施體系,提升涉外執法司法效能,推進涉外司法審判體制機制改革,提高涉外司法公信力。要積極發展涉外法律服務,培育一批國際一流的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要深化執法司法國際合作,加強領事保護與協助,建強保護我國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鏈。要強化合規意識,引導我國公民、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自覺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和風俗習慣,運用法治和規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習近平強調,要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主動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推進國際關係法治化。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以國際良法促進全球善治,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指出,法治同開放相伴而行,對外開放向前推進一步,涉外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要堅持在法治基礎上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擴大開放中推進涉外法治建設,不斷夯實高水平開放的法治根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要完善公開透明的涉外法律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用好國內國際兩類規則,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要主動對接、積極吸納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提升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把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效舉措和成熟經驗及時上升為法律,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對外開放新高地。要全面提升依法維護開放安全能力。完善外國人在華生活便利服務措施和相關法律法規。

習近平強調,要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加強學科建設,辦好法學教育,完善以實踐為導向的培養機制,早日培養出一批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素質過硬、通曉國際規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的涉外法治人才。健全人才引進、選拔、使用、管理機制,做好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儲備。加強涉外幹部隊伍法治能力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涉外法治工作隊伍。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切實提升涉外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

習近平指出,要堅定法治自信,積極闡釋中國特色涉外法治理念、主張和成功實踐,講好新時代中國法治故事。加強涉外法治理論和實踐前沿課題研究,構建中國特色、融通中外的涉外法治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彰顯我國法治大國、文明大國形象。中華法系源遠流長,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藴含豐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要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賦予中華法治文明新的時代內涵,激發起蓬勃生機。

習近平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強調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在中國式現代化中更好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李強蔡奇出席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1日 第 01 版)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產業競爭力、發展能級,率先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對於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意義重大。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這兩個關鍵詞,樹立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統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統籌龍頭帶動和各揚所長,統籌硬件聯通和機制協同,統籌生態環保和經濟發展,在推進共同富裕上先行示範,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積極探索,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範、輻射帶動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出席座談會。

習近平在上海調研期間專門召開這次座談會。座談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安徽省委書記韓俊先後發言,就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彙報工作情況、提出意見建議。

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出並實施5年來,規劃政策體系形成並不斷完善,強勁活躍的增長極功能不斷鞏固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紮實推進,長三角區域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持續位居全國前列,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和我國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重要平台的作用日益顯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贏得了戰略主動。同時也要看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有許多深層次問題有待進一步破解,發展質量效率和輻射帶動作用仍需提升,重點領域、重點區域一體化尚需努力,產業鏈供應鏈分工協作水平有待提升,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龍頭帶動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改革開放還需進一步向縱深拓展,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和發展還有不少短板。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一篇大文章,要堅持穩中求進,一任接着一任幹,不斷譜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篇章。

習近平強調,長三角區域要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更好聯動長江經濟帶、輻射全國。要跨區域、跨部門整合科技創新力量和優勢資源,實現強強聯合,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要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參與國際科技合作,營造更具全球競爭力的創新生態。

習近平指出,長三角區域要加快完善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必須從體制機制上打破地區分割和行政壁壘,為一體化發展提供製度保障。要增強一體化意識,堅持一盤棋思想,加大制度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在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實現更大突破,加強各項改革舉措的系統集成和協同配合,推動一體化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要循序漸進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銜接、政策協同、標準趨同,分類推進各領域公共服務便利共享。要加強各類交通網絡基礎設施標準跨區域銜接,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要加快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完善示範區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加強規劃、土地、項目建設的跨區域協同和有機銜接,加快從區域項目協同走向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要推進跨區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動產業跨區域轉移和生產要素合理配置,使長三角真正成為區域發展共同體。

習近平強調,長三角區域要積極推進高層次協同開放。推進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改革經驗互學互鑑和複製推廣,努力成為暢通我國經濟大循環的強大引擎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要加快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進一步提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輻射能級,大力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推進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要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推動長三角優勢產能、優質裝備、適用技術和標準“走出去”。要帶頭落實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政策舉措,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指出,長三角區域要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加強三省一市生態保護紅線無縫銜接,推進重要生態屏障和生態廊道共同保護,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綜合防治,深入開展跨界水體共保聯治,加強節能減排降碳區域政策協同,建設區域綠色製造體系。要全面推進清潔生產,促進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增效,做強做優綠色低碳產業,建立健全綠色產業體系,加快形成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要建立跨區域排污權交易制度,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峯碳中和。要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協同推進省市間電力互濟。要持續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加強聯合執法。要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拓寬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路徑。

習近平強調,長三角區域要着力提升安全發展能力。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底線思維,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盯住關係國家和區域安全的科技、產業、金融等領域和重大基礎設施,加強風險防控體系和能力建設,夯實安全發展的基礎。要充分發揮長三角產業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的優勢,在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強鏈補鏈行動,並與中西部地區加強產業合作,着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要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加強全過程風險防控,更好維護國家金融安全。要高度重視對外合作安全,引導產業鏈合理有序跨境佈局。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提升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加快推進韌性城市建設,健全城市安全預防體系,強化城市基本運行保障體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習近平指出,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充分發揮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職能,堅持規劃綱要的戰略引領功能。三省一市要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和調查研究,加強協調共商和督促檢查,推動解決重大問題,推動重大改革落地,推動重點任務落實。要加強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建設,激勵幹部大膽開拓、擔當作為。要抓實第二批主題教育,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強化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嚴的紀律、實的作風、廉的操守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李強在講話中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放到國家發展大局中去定位思考,放到引領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中去佈局謀劃,發揮好經濟增長極、發展動力源、改革試驗田的作用,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要進一步暢通經濟循環,實現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引導產業和經濟合理佈局。要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擴大制度型開放,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户,增強對國際商品和資源要素的吸引力。要充分發揮優勢、彰顯特色,深化合作、相互賦能,把各地自身優勢變為區域優勢,共拉長板提升區域發展整體效能。

李幹傑、何立峯、吳政隆、穆虹、姜信治出席座談會,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地方、有關企業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

習近平在第十個國家憲法日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堅定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推動憲法完善和發展 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趙樂際出席國家憲法日座談會並講話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5日 第 01 版)

在第十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據,是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最高法律規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加強對憲法工作的全面領導,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理論和憲法實踐,推動我國憲法制度建設和憲法實施取得歷史性成就。

習近平強調,新徵程上,要堅定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推動憲法完善和發展,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實保障。要堅定政治制度自信,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動搖。要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堅持憲法規定、憲法原則、憲法精神全面貫徹,堅持憲法實施、憲法解釋、憲法監督系統推進,加快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提高憲法實施和監督水平。要加強憲法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堅持知識普及、理論闡釋、觀念引導全面發力,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推動憲法實施成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4日會同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在北京舉行“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憲法保障”座談會。會上傳達了習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趙樂際在講話中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進憲法實施和宣傳教育工作,充分發揮國家根本法的優勢和功效。

趙樂際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憲法和憲法實施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文章,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理論,為譜寫新時代中國憲法實踐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要深刻認識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我國憲法最顯著的特徵、最根本的要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做到“兩個維護”,保證黨的領導全面、系統、整體地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方面全過程。要深刻認識我國憲法是具有鮮明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真正意義上的人民憲法,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以憲法凝聚共識,匯聚團結奮鬥力量。要深刻認識我國憲法具有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強大的法制力量,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首要任務,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趙樂際強調,新徵程上,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理論,不斷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推向深入。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善憲法相關規定實施機制,完善憲法監督制度,用科學有效、系統完備的制度體系保證憲法實施。要講好中國憲法故事,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理論研究,使全體人民成為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衞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鴻忠主持座談會。

中央宣傳部、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中國法學會有關負責同志和全國人大代表在座談會上發言。

肖捷、郝明金、張慶偉出席座談會。

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委員會負責同志,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京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學者等參加座談會。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推進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培養造就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力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幹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題主線,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本,以全面增強執政本領為重點,高質量教育培訓幹部,高水平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思想政治保證和能力支撐。

第三條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政治統領,服務大局。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開展教育培訓,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

(二)育德為先,注重能力。堅持新時代好乾部標準,突出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和黨性教育,加強能力培訓,全面提高幹部德才素質和履職能力。

(三)分類分級,全面覆蓋。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組織實施教育培訓,把教育培訓的普遍性要求與不同類別、不同層級、不同崗位幹部的特殊需要結合起來,增強針對性,確保全員培訓。

(四)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圍繞中心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引導幹部加強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改造,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五)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繼承和發揚幹部教育培訓優良傳統和作風,遵循幹部成長規律和幹部教育培訓規律,推進幹部教育培訓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

(六)依規依法,從嚴管理。建立健全乾部教育培訓法規制度,推進幹部教育培訓規範管理,從嚴治校、從嚴治教、從嚴治學,保持良好的教學秩序和學習風氣。

第四條 本條例適用於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列入公務員法實施範圍的其他機關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結合各自特點執行本條例。

第二章 管理體制

第五條 全國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實行在黨中央領導下,由中央組織部主管,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工作部門分工負責,中央和地方分級管理的體制。

第六條 中央組織部履行全國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整體規劃、制度建設、宏觀指導、協調服務、監督管理等職能。

全國幹部教育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相關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

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負責指導本行業本系統的業務培訓。

第七條 地方各級黨委領導本地區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方針政策,把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納入本地區黨的建設整體部署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籌研究推進。

地方各級黨委組織部主管本地區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地方各級幹部教育領導小組或者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相關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

第八條 幹部所在單位按照幹部管理權限,負責組織實施和管理本單位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

第九條 垂直管理部門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由部門負責。

雙重管理單位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由主管單位負責、協管單位配合,根據工作需要,經協商也可以由協管單位負責。

第十條 黨委和政府工作部門抽調下級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參加培訓,必須報同級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審批;抽調下級黨委管理的幹部參加本系統本行業培訓,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前通知下級黨委組織部門,避免多頭調訓和重複培訓。

第三章 教育培訓對象

第十一條 幹部有接受教育培訓的權利和義務。

第十二條 幹部教育培訓的對象是全體幹部,重點是縣處級以上黨政領導幹部和優秀年輕幹部。

第十三條 幹部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參加相應的教育培訓:

(一)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專題培訓;

(二)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集中輪訓;

(三)新錄(聘)用的初任培訓;

(四)晉升領導職務的任職培訓;

(五)提升履職能力的在職培訓;

(六)其他培訓。

第十四條 省部級、廳局級、縣處級黨政領導幹部和四級調研員及相當層次職級以上公務員,經組織選調,應當每5年參加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等幹部教育培訓機構脱產培訓,以及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認可的其他集中培訓,累計不少於3個月或者550學時。提拔擔任領導職務的,確因特殊情況在提任前未達到教育培訓要求的,應當在提任後1年內完成培訓。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應當作出規劃,統籌安排。

鄉科級黨政領導幹部和一級主任科員及相當層次職級以下公務員,應當每年參加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認可的集中培訓,累計不少於12天或者90學時。

幹部應當結合崗位職責參加網絡培訓,完成規定的學時。

第十五條 幹部在參加組織選派的脱產培訓期間,一般應當享受在崗同等待遇,一般不承擔所在單位的日常工作、出國(境)考察等任務。因特殊情況確需請假的,必須嚴格履行手續,累計請假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總學時的1/7,超過的應予退學。

第十六條 幹部個人參加社會化培訓,費用一律由本人承擔,不得由財政經費和單位經費報銷,不得接受任何機構和他人的資助或者變相資助。

第四章 教育培訓內容

第十七條 幹部教育培訓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主線,以黨的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和履職能力培訓為重點,注重知識培訓,全面提高幹部素質和能力。

第十八條 黨的理論教育重點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教育培訓,全面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加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培訓,引導幹部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適應新時代要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本領。

突出黨的創新理論教育,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教育引導幹部全面系統掌握這一思想的基本觀點、科學體系,把握好這一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對黨外幹部,也應當根據其特點,開展相應的政治理論教育。

第十九條 黨性教育重點開展理想信念、黨的宗旨、革命傳統、黨風廉政教育。突出黨章和黨規黨紀學習教育,強化政治忠誠教育,加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教育,加強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養成,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學習教育,堅持用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教育幹部,加強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開展政德教育、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提高思想覺悟、精神境界、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做到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第二十條 履職能力培訓重點開展黨中央關於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重大決策部署的培訓,分領域分專題學深學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思想、重要論述,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羣眾本領、防範化解風險本領。加強憲法、法律和政策法規教育培訓,提高幹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開展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增強幹部國家安全意識,提高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

第二十一條 知識培訓應當根據幹部崗位特點和工作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履行崗位職責所必備知識的培訓,加強各種新知識新技能的教育培訓,幫助幹部優化知識結構、完善知識體系、提高綜合素養。

第五章 教育培訓方式方法

第二十二條 幹部教育培訓以脱產培訓、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網絡培訓、在職自學等方式進行。

第二十三條 脱產培訓以組織調訓為主。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負責制定調訓計劃、選調幹部參加培訓,對重要崗位的幹部可以實行點名調訓。幹部所在單位按照計劃完成調訓任務。幹部必須服從組織調訓。

第二十四條 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以政治學習為根本,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主線,在個人自學和專題調研基礎上保證每個季度不少於1次集體學習研討。

第二十五條 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網絡培訓制度,建立兼容、開放、共享、規範的幹部網絡培訓體系。提高幹部教育培訓教學和管理數字化水平,用好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

第二十六條 建立健全乾部在職自學制度。幹部所在單位應當支持鼓勵幹部在職自學,並提供必要條件。

第二十七條 幹部教育培訓應當根據內容要求和幹部特點,綜合運用講授式、研討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訪談式、行動學習等方法,實現教學相長、學學相長。

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應當引導和支持幹部教育培訓機構積極開展方式方法創新。

第六章 教育培訓機構

第二十八條 幹部教育培訓機構主要包括: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部門行業培訓機構、國有企業培訓機構、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

各級黨委(黨組)和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幹部教育培訓機構的工作指導,構建分工明確、優勢互補、佈局合理、規範有序的培訓機構體系。

第二十九條 黨校(行政學院)是幹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應當堅守黨校初心、堅持黨校姓黨,突出黨的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加強履職能力培訓,發揮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獨特價值。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和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作為國家級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省(自治區、直轄市)黨性教育幹部學院是教育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重要陣地,應當用好紅色資源,突出辦學特色,發揮在黨性教育中的獨特優勢。

社會主義學院是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治學院,應當堅持功能定位,承擔好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統一戰線其他領域代表人士、統戰幹部及統一戰線理論研究人才等培訓任務。

部門行業培訓機構、國有企業培訓機構應當按照各自職責提升辦學水平,重點做好本部門本行業本單位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

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應當發揮學科專業優勢,重點開展履職能力培訓。

各類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加強交流合作,通過聯合辦學等方式,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第三十條 根據工作需要,幹部教育培訓主辦單位可以委託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認可的其他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承擔幹部教育培訓任務。

第三十一條 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以教學為中心,深化教學改革,優化學科結構,完善培訓內容,科學設置培訓班次和學制,改進課程設計,創新教學方法,規範現場教學點管理,提高教學水平。

第三十二條 各級黨委應當加強對黨校(行政學院)工作的領導,履行辦好、管好、建好黨校(行政學院)的主體責任,選優配強領導班子,按照實用、安全、有效的原則加強和改善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

因地制宜推進縣級黨校(行政學校)分類建設,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辦學模式創新,不斷提升辦學能力和水平。

第三十三條 加強幹部教育培訓機構規範管理和質量提升,調整、整頓辦學能力弱的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新設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程序和機構編制管理權限審批。

第三十四條 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和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注重幹部教育培訓管理者隊伍建設,加強培養,嚴格管理,促進交流,優化結構,提高素質。

加強幹部教育培訓理論研究。

第三十五條 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必須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幹部教育培訓方針政策和有關黨內法規、法律法規,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

第七章 師資、課程、教材、經費

第三十六條 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和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按照政治過硬、素質優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原則,建設高素質幹部教育培訓師資隊伍。

第三十七條 從事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教師,必須對黨忠誠、信念堅定,嚴守紀律、嚴謹治學,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較高的理論政策水平、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有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掌握現代教育培訓理論和方法,具備勝任教學、科研工作的能力,不得傳播違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違反中央決定的錯誤觀點。

第三十八條 注重專職教師隊伍建設,創新引才育才機制,完善考核、獎懲和教育培訓、實踐鍛鍊制度,專職教師每年參加教育培訓的時間累計不少於1個月。逐步建立符合幹部教育培訓特點的師資隊伍考核評價體系和職稱評審制度。

第三十九條 注重邀請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實踐經驗豐富、理論水平較高的領導幹部、專家學者和先進模範人物、優秀基層幹部等到幹部教育培訓課堂授課,充分發揮外請教師的作用。幹部教育培訓主辦單位和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加強對外請教師的審核把關。

堅持領導幹部上講台制度。縣級以上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應當帶頭到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等授課。

第四十條 中央組織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組織部應當建立完善幹部教育培訓師資庫。有條件的地區和部門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建立幹部教育培訓師資庫。

第四十一條 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和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完善課程開發和更新機制,構建富有時代特徵和實踐特色、務實管用的課程體系。

第四十二條 加強精品課程建設,重點開發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反映各領域實踐黨的創新理論的精品課程。

建立幹部教育培訓精品課程庫,實現優質課程資源共享。

第四十三條 適應不同類別幹部教育培訓的需要,着眼於提高幹部綜合素質和能力,開發具有政治性、思想性、權威性、指導性、可讀性的幹部學習培訓教材。

第四十四條 全國幹部培訓教材編審指導委員會負責全國幹部學習培訓教材規劃、編寫、審定等工作。地方、部門和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可以編寫符合需要、各具特色的幹部學習培訓教材。

第四十五條 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和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嚴格審核把關,優先選用中央有關部門組織編寫、推薦的權威教材,也可以選用其他優秀出版物。未經審核把關的教材不得進入幹部教育培訓課堂。

第四十六條 幹部教育培訓經費列入各級政府年度財政預算,保證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需要。

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幹部教育培訓主辦單位和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嚴格幹部教育培訓經費管理,厲行節約,勤儉辦學,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第四十七條 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幹部教育培訓支持力度,推動優質培訓資源向基層延伸傾斜。

第八章 考核與評估

第四十八條 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和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完善幹部教育培訓考核和激勵機制。幹部接受教育培訓情況應當作為幹部考核的內容和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

第四十九條 幹部教育培訓考核的內容包括幹部的學習態度和表現,理論、知識掌握程度,黨性修養、作風養成和遵規守紀情況,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

幹部教育培訓考核結果應當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及時反饋組織人事部門。幹部教育培訓考核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得確定為優秀等次。

第五十條 幹部教育培訓考核應當區分不同教育培訓方式分別實施。脱產培訓的考核,由主辦單位和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實施;網絡培訓的考核,由主辦單位和幹部所在單位實施。

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和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健全跟班管理制度,加強對幹部學習培訓的考核與監督。

第五十一條 幹部教育培訓實行登記管理。各級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和幹部所在單位應當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建立完善幹部教育培訓檔案,如實記載幹部參加教育培訓情況和考核結果。

幹部參加脱產培訓情況應當記入幹部年度考核登記表,參加2個月以上的脱產培訓情況應當記入幹部任免審批表。

第五十二條 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負責對幹部教育培訓機構進行評估,也可以委託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認可的機構進行評估。

幹部教育培訓機構評估的內容包括辦學方針、培訓質量、師資隊伍、組織管理、學風建設、基礎設施、經費管理等。

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應當充分運用評估結果,指導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改進工作。

第五十三條 幹部教育培訓主辦單位負責對幹部教育培訓班次進行評估。

班次評估的內容包括培訓設計、培訓實施、培訓管理、培訓效果等。

評估結果應當作為評價幹部教育培訓機構辦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作為確定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承擔培訓任務的重要依據。

第五十四條 幹部教育培訓機構負責對幹部教育培訓課程進行評估。

課程評估的內容包括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

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應當將評估結果作為指導教學部門和教師改進教學的重要依據。

第九章 紀律與監督

第五十五條 各級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工作部門、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幹部所在單位和幹部本人必須嚴格執行本條例。開展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情況應當作為領導班子考核、巡視巡察和選人用人專項檢查的內容。

第五十六條 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和貫徹執行本條例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制止和糾正違反本條例的行為,並對有關責任單位和人員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

第五十七條 幹部教育培訓主辦單位和幹部教育培訓機構違反本條例和有關規定的,由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或者會同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給予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由有關部門對負有領導責任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組織處理、黨紀政務處分。

第五十八條 從事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教師違反本條例和有關規定的,由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或者有關部門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組織處理、黨紀政務處分。

第五十九條 幹部因故未按規定參加教育培訓或者未達到教育培訓要求的,應當及時安排補訓。對無正當理由不參加教育培訓的,由幹部管理部門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組織處理。幹部弄虛作假獲取培訓經歷的,由幹部管理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第六十條 幹部參加教育培訓期間必須嚴格遵守學習培訓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違反本條例和有關規定的,由幹部教育培訓機構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提醒、通報批評、責令退學等處理;情節嚴重的,由有關部門給予組織處理、黨紀政務處分。

第十章 附則

第六十一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幹部教育培訓規定,由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本條例制定。

第六十二條 本條例由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六十三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中共中央印發

《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規劃》),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通知指出,制定實施《規劃》是黨中央着眼新時代新徵程黨的使命任務作出的重要部署。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題主線,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強基固本。要堅持把政治訓練貫穿幹部成長全週期,教育引導幹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提高幹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分層級分領域分專題開展履職能力培訓,提高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羣眾本領、防範化解風險本領。要構建完善的幹部教育培訓體系,發揮好黨校(行政學院)幹部教育培訓主渠道主陣地作用,不斷優化教育培訓方式方法。要大力弘揚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力戒形式主義,勤儉規範辦學,努力營造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

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規劃》中的重要情況和建議,要及時報告黨中央。

《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全文如下。

幹部教育培訓是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培養造就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力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結合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題主線,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本,以提高政治能力為關鍵,以增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本領為重點,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徵程黨的使命任務,持續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強化政治訓練,加強履職能力培訓,深入推進幹部教育培訓體系改革創新,增強教育培訓的時代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高質量教育培訓幹部,高水平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思想政治保證和能力支撐。

本規劃的主要目標是: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更加系統深入,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取得顯著成效,廣大幹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思想意志更加統一、行動步調更加一致,對黨的創新理論更加篤信篤行,用以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更加自覺。政治訓練更加紮實有效,廣大幹部黨性更加堅強,作風更加過硬,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斷提高,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意識進一步增強,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履職能力培訓更加精準管用,廣大幹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能力不斷提升,專業知識和人文綜合素養更加完備。幹部教育培訓體系更加科學健全,培訓內容更具時代性系統性,培訓方法更具針對性有效性,培訓保障更加堅實有力,培訓制度更加規範完備,選育管用機制更加協同高效。

二、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

(一)聚焦聚力、久久為功。完善幹部理論教育培訓長效機制,落實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組織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計劃(專欄1),系統謀劃、持續用力,不斷把思想鑄魂、理論武裝工作引向深入。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首要內容,作出具體安排、精心組織實施;作為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主課必修課,辦好理論進修班、理論研修班;作為幹部學習的中心內容,全面系統學、持續深入學、聯繫實際學。以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為重點,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輪訓;深入開展主題教育,通過專題學習、研討交流、主題黨課、調查研究、建章立制等形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使廣大幹部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二)講深學透、入腦入心。組織理論攻關,加強理論闡釋,講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和核心要義,講清楚“兩個結合”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講清楚這一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講清楚這一思想的道理學理哲理,教育引導幹部正確認識把握這一思想的精神實質。改進理論教學,開展集體備課,堅持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推行課堂講授、案例解析、現場感悟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增強理論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説服力。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和中國浦東、井岡山、延安幹部學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舉辦黨的創新理論教學研討會,組織開展精品課程點評觀摩交流活動。組織幹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知原義,原原本本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著作選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等重要著作,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論述。完善理論學習考核評價機制,強化述學評學,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情況作為考核領導班子和衡量領導幹部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內容。

(三)知行合一、推動工作。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引導幹部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藴含的堅定理想信念、真摯為民情懷、高度歷史自信、無畏擔當精神,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真正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引導教師聯繫實際教、幹部聯繫實際學,緊密結合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羣眾急難愁盼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在深化、內化、轉化上下功夫,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鍊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三、圍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做到“兩個維護”,強化政治訓練

(一)明確政治訓練重點內容。加強黨的理論教育,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主線,組織幹部深入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把黨性教育貫穿教育培訓全過程,突出黨章和黨規黨紀學習教育,強化政治忠誠教育,加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教育,強化民主集中制教育和正確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教育,加強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養成,開展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建設等方面培訓,提高幹部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範政治風險的能力;強化黨的宗旨、革命傳統教育,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學習培訓,堅持用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教育幹部,加強黨風廉政教育,堅決反對“四風”,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加強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引導幹部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強化政德教育、警示教育,開展家庭家教家風教育。

(二)突出“關鍵少數”政治訓練。堅持把政治訓練貫穿幹部成長全週期,使幹部的政治素養、政治能力與擔負的領導職責相匹配。強化“一把手”政治培訓,有計劃地選調地方、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到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參加專題培訓。實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計劃(專欄2)。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地、州、盟)、縣(市、區、旗)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每2至3年到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至少接受1次系統的黨的創新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5年內累計不少於2個月。圍繞提高政治能力和領導能力,加強機關司局長、處長任職培訓。重視對女幹部、少數民族幹部、黨外幹部等的政治培訓。加強對高層次人才的政治引領,中央組織部會同有關單位每年組織一定數量人才開展國情研修。

(3) 加強年輕幹部政治訓練。強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突出政治忠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紀律規矩教育,加強優良傳統作風和責任感使命感教育,強化鬥爭意識,綜合運用理論講授、政策解讀、案例教學、現場體驗等方式開展系統培訓。黨委(黨組)負責同志要講好“開班第一課”。安排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理論水平較高、實踐經驗豐富的領導幹部上講台授課。探索推行“政治輔導員”、“導師幫帶”制度。通過開展黨性分析、實踐鍛鍊、過“政治生日”、重温入黨誓詞等方式,錘鍊黨性修養、提高政治覺悟。實施年輕幹部理想信念強化計劃(專欄3)。

5、 加強履職能力培訓,增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本領

(一)聚焦“國之大者”。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分層級分領域分專題開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發展文化事業、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推進碳達峯碳中和、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深化公共安全治理和社會治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應急管理和突發事件處置、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等專題培訓,提高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羣眾本領、防範化解風險本領。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加強與崗位職責相匹配的通識教育培訓,重點開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的建設、憲法和法律法規等知識學習培訓,開展軍事、國防、外交、統戰、教育、科技和民族、宗教、財税、金融、統計、信訪、保密、應急管理、城市建設、公共衞生、輿情應對、基層治理、反壟斷、知識產權及身心健康等知識學習培訓,引導幹部及時填知識空白、補素質短板、強能力弱項。加強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知識新技能學習培訓,開闊幹部視野。

(二)拓寬培訓渠道。根據黨政領導幹部、國有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和機關公務員、年輕幹部、基層幹部、專業技術人員等不同對象特點,整合優質資源,多渠道多方面開展履職能力培訓。發揮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主體作用,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地方黨委和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專題培訓;發揮部門行業培訓機構特色優勢,開展專門政策解讀、重點任務落實等專題培訓;發揮國有企業培訓機構作用,開展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治企興企、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等專題培訓;發揮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學科專業優勢,開展新知識新技能等培訓;發揮基層幹部教育培訓機構特色優勢,開展基層幹部實務培訓;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資源優勢,開展專業技術能力提升培訓;發揮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礎性作用,開展技術技能培訓;發揮中國幹部網絡學院等網絡學習的平台廣覆蓋、便捷化的優勢,抓好履職通識培訓;發揮派出單位和接收單位協作優勢,抓好援派幫扶幹部人才、掛職幹部等教育培訓。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幹部在職自學。實施幹部履職能力提升計劃(專欄4)

(三)突出實戰實效。強化實踐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把準培訓需求,加強培訓設計,選優配強師資,綜合運用多種方式方法開展實戰化培訓。堅持“幹而論道”,注重邀請領導幹部、專家學者、基層幹部、先進典型等授課,讓懂政策的人講政策、有經驗的人談經驗、會方法的人教方法。緊貼業務實操,加大案例教學比重,把實踐中鮮活生動的案例及時運用到教育培訓中;運用情景模擬、桌面推演、工作覆盤等方法,讓幹部在仿真情境中學習如何處理問題、化解矛盾、防範風險。加強案例開發和實訓室建設。

五、推進培訓資源建設,夯實培訓保障基礎

(一)培訓機構建設。推進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建設,以教學督導、師資培養、質量評估為重點,強化上級黨校(行政學院)對下級黨校(行政學院)的業務指導,不斷提高辦學水平。推進縣級黨校(行政學校)分類建設。加強社會主義學院建設。進一步提升部門行業培訓機構、國有企業培訓機構辦學質量。加強對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基層幹部教育培訓機構辦學指導。開展黨校(行政學院)、省(自治區、直轄市)黨性教育幹部學院、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辦學質量評估。加強各類黨員幹部教育培訓機構規範管理,嚴控新設以黨員幹部為培訓對象的培訓機構。支持地方、部門聯合開展培訓,鼓勵幹部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區域協作交流,推動優質培訓資源共享。實施幹部教育培訓機構質量提升計劃(專欄5)。

(二)師資隊伍建設。加大名師培養引進力度,把幹部教育培訓師資納入各級人才政策支持範疇,努力造就一批對黨忠誠、精通黨的創新理論、授課水平高、在學科領域有影響力的知名教師。完善專職教師知識更新和實踐鍛鍊制度,加強師資隊伍黨性教育和業務培訓,國家級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每年培訓2000名地方和部門行業培訓機構的骨幹教師,省級黨校(行政學院)5年內將市、縣兩級黨校(行政學院)教師培訓一遍。鼓勵國家級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和省、市兩級黨校(行政學院)教師到基層黨校(行政學校)、省(自治區、直轄市)黨性教育幹部學院支教。評聘幹部教育名師,推廣“名師帶徒”等方式,利用“名師工作室”等平台,加強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大力推進領導幹部上講台。注重在領導幹部、先進模範人物、優秀基層幹部中遴選培養師資。分級建設師資庫。探索建立符合幹部教育培訓特點的師資隊伍考核評價體系和職稱評審制度。

(三)課程教材建設。研究制定全國幹部教育培訓好課程、好教材推薦指標體系,5年內推薦300門左右好課程、50種左右好教材,其中案例課程、案例教材不少於1/3。大力推進案例課程建設,及時把工作實踐中的最新成果、新鮮經驗運用到教學中。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開發通用教材、專業教材、區域教材和“鄉土教材”。

(四)經費保障。各級政府要將幹部教育培訓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保證工作需要。做好基層幹部教育培訓經費保障,地方各級黨委可以使用留存的黨費組織培訓基層黨員幹部。財政困難地方可按規定統籌使用自有財力和上級相關轉移支付開展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重視對縣級黨校(行政學校)建設的支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地區幹部教育培訓支持力度。加強幹部教育培訓經費管理,保證專款專用,提高使用效益。

六、推動網絡培訓體系建設,提升幹部教育培訓數字化水平

(一)推進網絡培訓平台建設。制定幹部網絡培訓指導意見,推行幹部網絡培訓通用標準,健全乾部網絡培訓國家標準體系。建設以中國幹部網絡學院為引領、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部門行業網絡培訓平台為支撐、各單位網絡培訓平台為補充的平台體系,逐步形成互聯互通、開放共享的網絡培訓格局。出台幹部網絡培訓學時管理辦法,探索建立平台之間學時互認機制。加強幹部網絡學習成效考核,規範網絡學習行為。組織開展平台建設、運行情況評估。嚴格落實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和數據分類分級保護等制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建設誰負責”的原則,強化網絡培訓安全保障。

(二)加強網絡培訓課程建設。鼓勵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和部門、企業、高校等組織開發精品網絡課程。注重把握網絡教學特點和規律,改進授課方式,提高製作水平,豐富呈現形式,提升課程質量。嚴把網絡課程政治關、質量關,規範講授、製作、審核、發佈和更新、退出流程。充分發揮網絡培訓優勢,推動優質資源下基層。用好網絡直播培訓形式,增強現場體驗感。實施幹部網絡培訓提質增效計劃(專欄6)。

(4) 加快培訓管理數字化。分級建立幹部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完善幹部培訓檔案,實現信息精準記錄、標準化管理。加強大數據技術的運用,用好培訓記錄、培訓需求、參訓表現等數據,繪製可量化、可評價的幹部“學習圖譜”。加快乾部教育培訓機構“智慧校園”、“智慧課堂”建設。

七、深化改革創新,提高幹部教育培訓質量和活力

(一)完善制度機制。着力構建科學規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執行有力的幹部教育培訓制度體系,制定加強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培訓工作意見、省(自治區、直轄市)黨性教育幹部學院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等。完善需求調研、計劃生成會商機制,統籌幹部教育培訓與公務員培訓、黨員教育培訓,加強幹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與行業主管部門、培訓機構、幹部所在單位溝通協商。完善組織調訓機制,嚴格執行調訓審批、報備等規定,完善點名調訓和補訓制度,實現科學調訓、精準調訓,定期通報調訓情況。完善雙重管理幹部培訓機制。完善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對口支援培訓機制。

(二)改進方式方法。鼓勵加強幹部教育培訓方式方法創新。綜合運用研討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訪談式等方法,推行結構化研討、行動學習等研究式學習,探索翻轉課堂等方法,開展教學方法運用示範培訓。

(三)加強考核評估。創新學員考核評價方式,在中長期班次中推行學員表現全程紀實管理、考核,建立全方位評價體系,探索訓後跟蹤考核機制。加強對幹部教育培訓機構、班次、課程的質量評估,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進一步完善評估指標體系,評估結果作為幹部教育培訓機構改進工作、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依據,以評促改、以評促建。

(四)嚴格培訓管理。加強培訓機構管理,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厲行勤儉節約,弘揚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加強教師管理,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嚴肅講壇紀律。加強學員管理,發揮學員黨支部和班委會作用,嚴肅培訓期間黨內政治生活,嚴格執行學員管理相關規定。建立學風督查長效機制,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並按規定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五)注重理論研究。圍繞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深入開展課題研究,舉辦理論研討會。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辦好《幹部教育研究》。

八、組織領導

各級黨委(黨組)要加強對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領導,把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納入黨的建設整體部署,圍繞本規劃提出的目標和任務,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本部門貫徹落實舉措;開展巡視巡察和選人用人專項檢查過程中,要注意瞭解規劃實施情況。各級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要認真履行職責,及時研究解決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幹部教育領導小組或聯席會議要完善議事協調機制,發揮協調指導作用。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要在黨委(黨組)領導下抓好規劃貫徹實施。

中央組織部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開展中期和5年總結評估工作,並通報有關情況。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由中央軍委根據本規劃精神制定實施意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yjd87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