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描寫草原風光的詩句精品多篇

描寫草原風光的詩句精品多篇

描寫草原風光的詩句精品多篇

描寫草原的古詩範文 篇一

關鍵詞:審美;語文教學;文化積澱;文學積累

審美是一個人素養和品味的體現,一個具有審美能力的人,就是一個有生活趣味的人,有良好修養的人。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國小生的審美呢?通過什麼途徑提高學生的審美呢?當然這裏所説的審美是指語文學習中藴含的美,這種美有文字結構的美、經典美文的情感美和語言美、古詩文的意境美和句式結構美。如果學生能夠掌握這樣的美,那麼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就達到了目的,教師也應該從這幾方面進行教學審美教育,幫助學生提高閲讀品味,提高文學修養和文化積澱。

一、在生字教學中體會文字的結構美

漢字是我國悠久文化的標誌,漢字記錄着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傳承着華夏文明。國小生學習語文,在低年級要注重生字詞的學習,漢字的意義和書寫都具有審美價值。教師要深入研究漢字的結構和書寫方法,讓學生理解每一個漢字的特點。會意字、形聲字都具有一定的內涵,體現造字之初人們的意象。比如“水”字,可以讓學生了解從甲骨文開始的書寫方法,體會水流的想象是

“水”字誕生的初衷。讓學生欣賞軟筆書法和硬筆書法的作品,感受漢字書寫過程中的美感,漢字的不同呈現方式所體現出來的美感,深刻感受我國文明的悠久。對班級中寫字好的學生的作業等,可以進行展覽,刺激學生寫好漢字的慾望。教師在指導書寫的過程中,利用虛宮格指導學生正確規範地書寫漢字,將漢字的間架結構體現出來,感受漢字的結構美。

二、在經典美文中感受情感美和語言美

文字的有機組合就能構建一幅幅美妙的圖畫,句子的有機組合就能營造出令人魂牽夢繞的情感。在文字的背後,往往飽含着作者高尚的靈魂和美好的情感。學生在閲讀文章中,可以深刻體會到其中的味道。老師在進行閲讀教學過程中,要引領學生一起探索文字中藴含的美,景色描寫的美、抒感的美、表現意境的美。所以在閲讀教學中,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比如《美麗的小興安嶺》《富饒的西沙羣島》等文章,通過文字描寫了無比優美的景色,讓人讀後彷彿身臨其境,倍感美麗。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在朗讀中感受這其中描寫的美麗景色。《可愛的草堂》這篇文章,既有景色描寫,也有情感描寫,讓人在美中徜徉,體會作者寫作的精道。在《祖父的園子》一文中,蕭紅滿懷美好回憶了祖父的菜園,在行文中處處充滿了自由和隨性,那種肆意散發的美,感人至深。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讀、感、悟,讓學生體會文字所承載的情感,讓學生想起童年的快樂和樂趣。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讓學生體會社會的現實和殘酷,讓學生感受窮苦人的生活是多麼悽慘,讓學生認識蘇聯時期的社會歷史

三、在古詩文教學中感受意境美

在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很多經典的古詩文,這是我國古代文明的象徵,也是我國悠久文化的體現。古詩文以其精煉的筆觸、深刻的內涵、強烈的畫面感,千古傳誦,經久不衰。在古詩文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體會和領會古詩文中的美。精煉的字句、優美的意境、強烈的情感,都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最好範本。教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充分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體會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功力,熟讀成誦,這是古詩文教學的任務,而且在背誦積累中,反芻式地內化為學生日後的文學修養。如《春居》中,“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作者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春天的美麗圖景。時間已經是二月了,楊柳依依,水岸上柳樹和倒影映在水中,遠處的樹林彷彿凝滯在一片煙霧中,大地也蒸騰着水汽,裊裊煙氣,如詩如畫。孩子們早早地放學了,他們在春天的田野上奔跑戲耍,享受着美好的時光。看,天空上一隻只風箏扶搖直上,在天空中盤旋,真是美極了。《草》一詩中,“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不僅僅有景色描寫,也有哲理藴含其中。任漫天的大火也不能將野草徹底燒死,待到第二年的春天,在温暖的陽光下,野草又會重新發芽,漫山遍野鋪陳開來。

國小語文的審美教學,關乎字句、關乎文本、關乎領悟。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把重點放在朗讀上。在朗讀中,學生會自己體會出文字背後的情感和美好,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積澱,為

作文教學提供素材和資料。學生在文字的滋養中,一點一點地高雅起來,腹有詩書氣自華,用文字去武裝學生,就是用文學的美武裝學生、陶冶學生。

草原的詩句 篇二

王 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賞析】

這首《山中送別》,不寫離亭餞別的情景,而是匠心獨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着墨之點。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裏,從相送到送罷,跳躍了一段時間。

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躍了更長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麼呢?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這一切,都當作暗場處理了。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銷魂,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後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必定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作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並無關聯。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聯的兩件事寫在了一起,使這天天重複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裏,讀者自會從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後又將何以打發這漫漫長夜呢?這句詩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迴想象於無窮的。

草原的詩句 篇三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問路岐,雲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落日浮雲生。

正當今夕斷腸處,驪歌愁絕不忍聽。

【前言】

《灞陵行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送別詩。此詩抒寫行者和送行者的離情別緒,同時藴含着作者對政局的憂慮。詩中運用灞水、紫闕、古樹、春草等意象,構成了一幅令人心神激盪的景象,並向歷史和現實多方面擴展,因而給人以世事浩茫的感受。

【註釋】

⑴灞陵亭:古亭名,據考在長安東南三十里處。灞陵,也作“霸陵”,漢文帝陵寢之地,因有灞水,遂稱灞陵

⑵浩浩: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

⑶王粲: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由於其文才出眾,被稱為“七子之冠冕”。他曾為避難南下荊州,途中作《七哀詩》,表現戰亂之禍害,詩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長安”句

⑷西京:即唐朝都城長安

⑸紫闕:紫色的宮殿,此指帝王宮殿。一作“紫關”

⑹驪歌:指《驪駒》,《詩經》逸篇名,古代告別時所賦的歌詞。《漢書·儒林傳·王式》:“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顏師古注:“服虔曰:‘逸《詩》篇名也,見《大戴禮》。客欲去歌之。’”後因以為典,指告別。一作“黃鸝”

【翻譯】

送君送到灞陵亭,灞水浩蕩似深情。岸上古樹已無鮮花,岸邊有傷心的春草,萋萋蘺蘺。我向當地的秦人問路,他説:這正是當初王粲南去走的古道。古道的那頭逶迤連綿通長安,紫色宮闕上浮雲頓生,遮蔽了紅日。正當今夜送君斷腸的時候,雖有黃鸝婉婉而啼,此心愁絕,怎麼忍心聽。

【鑑賞】

長安東南三十里處,原有一條灞水,漢文帝葬在這裏,所以稱為灞陵。唐代,人們出長安東門相送親友,常常在這裏分手。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詩裏經常是和離別聯繫在一起的。這些詞本身就帶有離別的色彩。“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灞水”重複出現,烘托出濃郁的離別氣氛。寫灞水水勢“流浩浩”是實寫,但詩人那種惜別的感情,也正如浩浩的灞水。這是賦,而又略帶比興。

“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這兩句一筆宕開,大大開拓了詩的意境,不僅展現了灞陵道邊的古樹春草,而且在寫景中透露了朋友臨別時不忍分手,上下顧盼、矚目四周的情態。春草萋萋,會增加離別的惆悵意緒,令詩人傷心不已;而古樹枯而無花,對於春天似乎沒有反映,那種歷經滄桑、歸於默然的樣子,比多情的芳草能引起更深沉的人生感慨。這樣,前面四句,由於點到灞陵、古樹,在傷離、送別的環境描寫中,已經潛伏着懷古的情緒了。於是五六句的出現就顯得自然。

“我向秦人問路岐,雲是王粲南登之古道。”王粲,建安(漢獻帝年號,公元196~220年)時代著名詩人。公元192年(漢獻帝初平三年),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在長安作亂,他避難荊州,作了著名的《七哀詩》,其中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長安”的詩句。這裏説朋友南行之途,是當年王粲避亂時走過的古道,不僅暗示了朋友此行的不得意,而且隱括了王粲《七哀詩》中“回首望長安”的詩意。友人在離開灞陵、長別帝都時,也會像王粲那樣,依依不捨地翹首回望。

“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落日浮雲生。”這是回望所見。漫長的古道,世世代代負載過很多前往長安的人,好像古道自身就飛動着直奔西京。然而西京的巍巍宮殿上,太陽快要西沉,浮雲升起,景象黯淡。這帶有寫實的成份,灞上離長安三十里,回望長安,暮靄籠罩着宮闕的景象是常見的。但在古詩中,落日和浮雲聯繫在一起時,往往有指喻“讒邪害公正”的寓意。這裏便是用落日浮雲來象徵朝廷中邪佞蔽主,讒毀忠良,透露朋友離京有着令人不愉快的政治原因。

從詩中來看,行者和送行者除了一般的離情別緒之外,還有着對於政局的憂慮。“正當今夕斷腸處,驪歌愁絕不忍聽。”驪歌,指逸詩《驪駒》,是一首離別時唱的歌,因此驪歌也就泛指離歌。驪歌之所以愁絕,正因為詩人所感受的,並非單純的離別,而是由此觸發的更深廣的愁思。

草原的詩句 篇四

蜀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作者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詩聖”。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至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現存詩有1400多首。他與李白齊名,世稱“李杜”。綜觀杜甫一生的思想是“窮年憂黎元”、“致君堯舜上”。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着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期的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1962年,杜甫誕生1250週年時,世界和平理事會把杜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寫作背景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自安史之亂以來一直在顛沛流離的詩人杜甫來到成都。第二年春天,他滿懷時事興衰之感和對三國時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到“錦官城”(成都)西北郊拜謁了始建於晉代的武侯祠廟。祠廟前那株相傳為“孔明手植”的巨柏,歷經滄桑,遒勁挺拔;綠樹叢中的黃鸝百囀千啼,自鳴得意。詩人面對年久失修,頹圮破敗的祠堂,追念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可貴精神和赫赫業績,不由得觸景生情,熱淚滿襟,於是寫下了這樣一首流傳千古的七律《蜀相》。

誦讀提示和整體感知

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遊武侯祠之後寫的,但詩題不作《題成都武侯祠》而作《蜀相》,是因為詩的主旨是歌頌諸葛亮的才智和功業,同時惋惜他的壯志未酬。讀時須把握感傷、歎惋的基調。

就內容來説,可分兩層。前一層寫武侯祠,先指出它的所在,用了設問的方式,讀時須有明顯的自問自答語氣;後描述祠中景象,但不是客觀描述,從“自”、“空”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淒涼、冷落氣氛――詩人的詠歎正是從這一聯開始的,所以這兩個字必須重讀,而且要有感傷的情味。後一層是主旨所在,先概括諸葛亮一生的功業,後述惋惜之情。全詩以“長使英雄淚滿襟”作結,含無限深意,這裏説的“英雄”也包括詩人在內,要讀得沉重一些,表現詩人壯志未酬的痛苦心情。

鑑賞要點

借古人抒發自己的懷抱。

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大約是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六年後即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杜甫到了夔州(現在重慶奉節),那裏也有一所武侯祠,他參觀後又寫了一首《詠懷古蹟・其五》,(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兩相比較就可以發現,這首詩主要是借古人抒發自己的懷抱,它的核心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兩句;而後一首主要是歌頌諸葛亮的才智、功業和鞠躬盡粹、死而後已的精神。

全詩賞析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這首聯兩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處尋”是自問。這裏不稱“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親切。特別是其中的“尋”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專程來訪,而不是漫不經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環境生疏,所以才用了這樣一個“尋”字。這個尋字有着豐富的含義,它還有力地表現出杜甫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之情,並因人而及物,同時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詩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後一句“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這是詩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點明祠堂的所在地,用來呼應前一句。“柏森森”三個字還渲染了一種安謐、肅穆的氣氛。這兩句直承“蜀相”的詩題,起得很得勢,用的是記敍兼描述的筆墨。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映階”,映照着台階。古代的祠廟都有庭院和殿堂。人們要進入殿堂,要拾階而上。“好音”,悦耳的聲音,這裏指鳥鳴。

這頷聯兩句,有如特寫鏡頭,由遠寫到近,從祠堂的外部説到祠堂的內部,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內景。“映階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階,足見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遊人也很少來到這裏。“隔葉黃鸝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黃鸝隔葉,足見樹茂;黃鸝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嘔心瀝血所締造的功業,已被後人遺忘。這兩句詩襯托出了祠堂的荒涼冷落,並含有詩人感物思人、追懷先哲的情味。它同時還含有碧草與黃鸝並不理解人事的變遷和朝代的更替這一層意思。特別是詩句中的“空”和“自”兩個字的巧妙運用,使這一聯的含義更加豐富。對於這兩句,杜詩的評註者們有的認為是寫景,有的認為是“真正抒情,而非實在寫景”,這兩種説法當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確切些説,應當把這兩句看成是“景語含情,情語寓景”。這正如宋代範文在《對牀夜語》一書中所説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這樣的例子在杜詩中是屢見不鮮的。如杜甫在夔州時所寫的《武侯廟》一詩,開篇兩句:“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寫出了廟外景色的荒蕪,寄託着詩人對諸葛武侯身後淒涼的哀惋,就是生動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説“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分。神於詩者,妙合無限。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寫景抒情詩句,可以説是真正達到了這種境地。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三顧”,這裏指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時,劉備三次登門拜訪的事。諸葛亮《出師表》上説:“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頻煩”,多次地煩勞。另一説見清代汪師韓的《詩學纂聞》,汪師韓認為“頻煩”是唐代俗語,意思與“鄭重”差不多。“天下計”,是指統一天下的謀略。具體地説,這裏指諸葛亮所制訂的以荊州、益州為基地,整飭內政,東聯孫權,北攻曹操,而後統一天下的策略。“兩朝”,指蜀先主劉備和後主劉禪兩代。“開濟”,“開”指幫助劉備開創基業;“濟”是指輔佐劉禪匡濟艱危。“濟”,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守成、成了事業。“老臣心”,指諸葛亮盡忠蜀國,不遺餘力,死而後已的精神。

這頸聯兩句寫得格外厚重,含義十分豐富,既生動地表達出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報國苦衷和生平業績,也生動地表現出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時還鄭重地道出詩人所以景仰諸葛武侯的緣由。因為這一聯是全首詩的重點和核心,所以詩人從開篇起便暗運斧斤,不斷蓄勢,一路盤旋,到此才着力點明,並用了濃重的筆墨。這也正合乎律詩中間二聯“宜乎一濃一淡”的寫作法則。這一聯同時還是杜甫以議論入詩的範例。本來,以抒情為主是詩歌的顯著特徵,一般並不夾有議論。但是杜甫在這方面卻打破了常規,而常以議論入詩,這不僅使他的詩歌內容有了特色,還體現了杜詩的一種技巧。清代沈德潛曾經説過:“人謂詩主性情,不主議論。似也,而亦不盡然。 ……但議論須帶情韻以行。”杜詩的議論正由於有情韻,不僅沒有沖淡詩的氣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詩的抒情氣氛更為濃重,形象更為豐滿。仇兆鰲説這兩句詩寫得“沉摯悲壯”;浦起龍認為這個聯語“句法如兼金鑄成,……亦如金渾化。”都是很有見地的。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句指的是諸葛亮為了伐魏,曾經六出祁山的事。蜀漢後主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他統率大軍,後出斜谷,佔據了五丈原(今陝西省眉縣西南),與司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軍中。“英雄”,這裏泛指,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追懷諸葛亮的有志之士。

這尾聯兩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這兩句詩是敍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的有力鋪墊,使讀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餘味。清代王漁洋曾經説:“為詩結處總要健舉。”沈德潛也認為“宕出遠神”是詩歌結尾的一種好方法。所有這些妙處,都在本詩的結句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一千多年來,這個名句震撼着千千萬萬志士仁人的心。宋朝抗金名將宗澤臨終前誦讀了這兩句詩,又大呼三聲“渡河”,才離開了人世。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憑弔古蹟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處名勝古蹟,照例做一首詩,裏面有沒有感情呢?多少有一點,但談不上深厚。在杜甫憑弔古蹟的詩中,雖然説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發了他內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這首詩前半首寫景,後半首抒情。前後兩個部分以一個“自”字,一個 “空”字為紐帶。詩人看到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偉人的祠廟竟變得如此破落、荒涼,從而引起種種感慨。這首詩看似抒的弔古之情,實際上也是作者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慨。

完美的藝術形式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之一。對於壯志未酬者,它既是頌辭,又是輓歌。唐代詩人劉禹錫説:“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里,工於詩者能之。”《蜀相》一詩囊括歷史,融匯古今,語言凝鍊而內涵豐富。如果把劉禹錫的話用來評《蜀相》,杜甫是當之無愧的。

古代詩歌跟古代散文一樣,很講究起承轉合的章法。所謂“起承轉收,一法也”。《蜀相》這首詩的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寫專程尋訪丞相祠堂,這是“起”;第三、四兩句,直承上文,寫祠堂內的春色,這是“承”;第五、六句,推開一層,寫對諸葛武侯評價,這是“轉”;第七、八句,收束全詩,寫對諸葛武侯的悼念,這是“合”。在短短的八句當中,有敍事,有寫景,有議論,有抒情,筆墨淋漓,感情深摯,統體渾成,充分體現了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

這首詩的另一個寫作特點是:成功地寫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準確地攝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階的春草和隔葉的黃鸝這些最能表現典型環境特徵的景物,用來烘托一種寂靜、肅穆的氛圍,藉以表達在這種氛圍中詩人所產生的憑弔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詩句還具有非凡的概括力,這突出地表現在第五、六句對諸葛亮的為人和一生功業的表述上。

“李杜文章萬丈高,就中詩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詩的確取得了他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後的詩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詩對仗工妥,用字精當,聲音和諧。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樣,“晚節漸於詩律細”、“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律詩的這些長處,我們在細讀《蜀相》這首詩時,是能夠領悟得出的。

關於丞相祠堂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蜀,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詩題《蜀相》,寫的就是諸葛亮。

草原的詩句 篇五

2、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早低見牛羊。——樂府《敕勒川》

3、一川草色青裊裊,繞屋水聲如在家。悵望美人不攜手,牆東又發數枝花。——曹鄴《寄劉駕》

4、黃毯悄然換綠坪,古原無語釋秋聲。 馬蹄踏得夕陽碎,卧唱敖包待月明。——無名《草原詩》

5、無邊綠翠憑羊牧,一馬飛歌醉碧宵。——無名《草原詩》

6、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着?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抒懷》

7、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歐陽修《豐樂亭遊春》

8、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初春小雨》

9、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10、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1、西風應時筋角堅,承露牧馬水草冷。可憐黃河九曲盡,氈館牢落胡無影。——鮑溶《塞上行》

12、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張栻《立春偶成》

草原的詩句 篇六

1.知識與技能:

學會6個生字,理解字詞的意思,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古詩的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首詩的意思,背誦並默寫課文,學會學習一般古詩。

2.過程與方法:

利用課件引導生看圖,讀詩、品句進行總結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的詩意,學習領悟草頑強的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品詞賞圖理解詩意,感受意境,學習領悟草頑強的精神。

教學難點:理解詩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實物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讓學生觀察路邊、田邊、河邊等處的野草。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由課前學生背誦古詩引出《草》這首詩,讀詩認字。

引言:剛才同學們背誦了好幾首古詩,背的很流利也很有感情,趙老師告訴同學們,我國古代出了很多很多的詩人,他們寫了許多許多的詩,這些詩寫的都可美了,流傳千古,傳誦不衰。今天咱們再來學習一首。

1.師領讀課題,範讀詩文。

2.生模仿讀,學習識記5個生字。

3.生再讀詩,想:這首詩是寫什麼的?哪看不懂?生質疑問難。

二、品詞賞圖釋詩意。

(一)第一行:離離原上草

1.抓關鍵詞“原”解意。

2.配圖理解“離離”。

3.理解詩句意思。

(二)第二行:一歲一枯榮

1.用“歲”説一句話,理解“一歲”。

2.出示“草”四季圖,理解“枯榮”。

3.理解詩句意思。

(三)第三行:野火燒不盡

1.播放“火燒草原圖”的動畫錄象,理解詩意。思考:為什麼燒不盡?師板畫草根。

(四)第四行:春風吹又生

生解譯,看圖感受意境。

三、指導有感情誦讀古詩。

四、思想薰陶:感悟草的頑強精神。

五、背誦古詩。

六、總結:師背誦《草》的後4行(第二部分)詩,激發學生期待的慾望。

七、自學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內交流。

3.指導書寫。

原:半包圍結構,厂部,注意”小“上是“白”不是“日”。

盡:上下結構。

吹:左右結構,口部。注意書寫時候座窄右寬。

八、作業

“我愛春天”書法比賽 藉助課件和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意 思。

描寫草原的古詩範文 篇七

一、《藍色的蒙古高原》的情景

美內蒙古大草原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着千千萬萬人的心,令人嚮往。古往今來,許多作家都對其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繪,歌頌草原的美麗迷人。古代詩人白居易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寫出了草原的勃勃生命力。著名作家老舍在《草原》裏,寫出了草原的遼闊無邊,寫出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淳樸美。歌曲《藍色的蒙古高原》也以畫面的方式展現了草原的風貌。草原的山,連綿不斷,氣勢磅礴,與草原融為一體,無論東部還是西部,都命名大青山。大青山與草原一樣,給了牧民生活的美麗環境、美麗家園,成為牧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山周圍是一望無盡的遼闊的草原,一隻只大雁在空中飛舞,其雄偉的姿勢如蒙古族騎兵。於是歌曲就如詩般地傾瀉而出:望不盡連綿的山川,蒙古包像飛落的大雁。這場景中,大雁般的蒙古包是草原中的靈氣,給了草原生機勃勃的活力。接下來,歌曲吟唱道:勒勒車趕着太陽遊蕩在天邊, 敖包美麗的神話守護着草原,啊,我藍色的蒙古高原,你給了我希望。這一小節,畫面把鏡頭對進行了切換,由遠景切向近景,由抽象切向了具體。雖然勒勒車已成為牧民過往的生活工具,但其象徵意義遠遠大於現實意義,它象徵着牧民和平温馨的牧歌般的生活。正是這種意義上,太陽也被勒勒驅趕着,日子在牧民的生活中是主動的,是積極向上的,是快樂的。生活在草原的男男女女無拘無束,快快樂樂,具有浪漫的傳奇,普通的敖包也被賦予了神話的色彩。這一段,也彷彿是一幅剪影,形成了動與靜的結合,大自然是靜態的,其中的人物是動態的,表現了牧民生活的悠閒自由。這兩小段體現了作者獨特的生活體驗及對草原的無限深情,而這種深情是每一個牧民,每一個生活在草原的人對家鄉的熱愛, 由此, 歌曲進一步昇華,從遠古到今天,你就像不滅的信念。詩人艾青説: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土地愛的深沉。正是由於對草原的熱愛,它成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信念,無論身在何方,無論身在何處,即使無法用母語來訴説,對家鄉的愛已融入到骨髓裏。

二、《藍色的蒙古高原》的色彩美

這首歌曲也在詞中描繪了內蒙古的色彩美,展現了蒙古高原的美麗,尤其是歌詞的第二段,作者更充分而準確地使用了色彩的形容詞。最有代表性的是藍色,正像歌曲的題目所示的藍色的蒙古高原。進入21 世紀以來,隨着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工業文明取得了重大成績,但是伴隨的是環境的污染,空中的霧霾。這更讓人想到草原的藍天,碧空如洗,上面漂着朵朵白雲,與草原上的蒙古包、一羣羣羊遙相映襯。藍色也是蒙古族崇尚的色彩,在蒙古族的信仰裏,藍色代表的是寬廣的胸懷,代表的是的長生天。因此,在重大和喜慶的日子裏,人們喜愛穿藍色的蒙古袍。在尊貴的客人到來時,蒙古族人民會敬上哈達,哈達分白色和藍色兩種,要把藍色敬給最尊貴的客人。正因如此,歌曲中才自然而然地吟唱輕輕牽走記憶的長線,漂泊的白雲喚起我眷戀。然後想到了阿媽親切的背景,想到了她日夜的操勞,想到了至親至敬的人,啊我藍色的蒙古高原, 你給了我希望。這一段, 作者通過寫白雲、寫藍天,描繪出草原的色彩,而通過阿媽的身影,為這種色彩做了情感的註腳。阿媽是中國普通百姓的一員,是中國千千萬萬母親的一位,她們辛苦的勞作,培育了一代代新人。她讓我們聯想到中國文化中的很多母親,燭光裏的媽媽孟母三遷等等。中國古代文論中認為,好的作品要寫出韻外之致,味外之旨。作者在這裏,也暗含對母親的歌頌,更把藍色的蒙古高原象徵着祖**親,這是夢裏出現的故鄉的容顏。歌曲在這裏情感進一步昇華,引起每一位讀者的共鳴。它的意義已不再侷限於赤峯地區、內蒙古地區,而是昇華到祖**親。歌曲以象徵性的色彩表達出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言近而旨遠。

三、《藍色的蒙古高原》的詩意美

草原的詩句 篇八

1.形象思維在翻譯詩句中的作用。

跳躍性是詩所特有的語言特徵,古詩自然也不例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即使學生把詩句中字詞的意思都弄懂了,卻仍然不能把句子翻譯到位。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詩句的意思,利用形象思維,把詞與詞、句與句之間的“空白”填起來。

如《鋤禾》中“粒粒皆辛苦”一句,學生一開始都譯成“一粒粒都飽含着辛苦”,教師啟發學生:想象一下農民在酷暑中種下秧苗,和風下雨施肥拔稗草,涼秋天氣收割稻子的情景。然後再翻譯,他們便會想到應該是“一粒一粒都飽含着老農的辛苦”,利用想象把詞與詞之間的空白填補起來了。又如二年級教材《草》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兩句,如果學生能把這兩句通順地譯出來,那麼學生也就差不多理解課文了。可許多學生把“野火燒不盡”的原因理解成在草原上的草太茂盛或野火被大雨澆滅了。前者沒有理解詩的深層意思,後者曲解了詩的本意。如果教師提問“野火燒的是草的哪一部分?什麼部位是野火燒不到的?”學生想到草根是野火燒不掉的,紛紛把譯句改正過來:因為野火只能燒掉草的葉子,每年春天,埋在泥土裏的草根又會長出茂盛的草來,所以草原上的草是燒不盡的。通過形象思維,填補了詩句之間留下的空白。

2.形象思維在體驗美境中的作用。

A.發揮想象,體驗詩歌畫面美。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整首詩是從“望”字展開的。“日照”“紫煙”“瀑布”“銀河”每個物體中分別包含着色彩紅、紫、白、藍,這四項組合起來,就是一幅斑斕的畫面。教師要從無色彩的字詞的描述中,引導學生看到絢麗的七彩,引起他們對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的熱愛與讚美。詩中“掛前川”

“飛流直下”“落九天”的描繪使瀑布在浩浩蕩蕩奔流的聲勢與一瀉千里的動感中,具有了線條美。其線條筆墨隨意、酣暢淋漓,詩人的心也隨之怦怦地跳動,也使學生讀詩時彷彿把着詩人的脈,身臨其境。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一句時我組織學生討論為什麼用“飛”字?通過比較,學生改“奔、快、急……”等多個字反覆琢磨,細細品味用這些字和用“飛”字的差異。體會其中微妙變化。我通過咬文嚼字,一步步地把學生喚醒,讓學生看到廬山瀑布歎為觀止的強大落差,聽到瀑布抑揚頓挫的水流聲,感受到瀑布豪邁磅礴的氣勢。從而激起學生對大自然、對生命的熱愛。

B.發揮想象,體驗詩歌的意境美。要進入詩的意境,教師就必須善於給學生創設意境,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如,李白的《靜夜詩》,我在教學時,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滿天星星的夜空,一輪明月照耀大地,屋子裏,一個人正抬着頭,望着夜空,他在做什麼呢?學生的思維馬上變開朗了,有的説:“他在欣賞美麗的夜景呢!”“他在思念故鄉吧!”“他在吟詩吧!”……這樣。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很快就知道了詩的一些內涵。這時候,我再讓學生自吟一遍詩作,進一步感受詩中藴涵的感情,抓住詩中幾個關鍵字詞。如寫鄉愁是由“疑”字帶起的,在表達愁緒時又用了“舉頭”“低頭”兩個細節性的動作,把最複雜的鄉愁用最輕微的動作表現出來。教學中教師只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意境就能讓學生大膽合理利用形象去思考,充分挖掘詩中藴涵的豐富情感。

3.反覆吟詠,感受詩歌形象,體會詩歌內涵。學生要通過反覆吟詠,加強對語言的理解和吸收來體會詩的內涵。“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凡詩,熟讀深思子自知”,強調的都是朗讀在學古詩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學是要加強朗讀訓練,反覆吟詠。形成畫面,感悟其內涵。

在教學詩歌《長歌行》時,我覺得有一個環節的教學比較成功。上課後,我在學生熟讀古詩,瞭解詩歌大意的基礎上,這樣指導學生體會詩中的感情和有感情朗讀:

A.讓學生大聲讀詩,邊讀邊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就像在頭腦中放小電影一樣。

B.全班同學交流自己頭腦中想象出的景象,交流之後,大家描繪出這樣一番情景:“清晨,園子裏綠色的蔬菜葉子上滾動着許多露珠,晶瑩透亮,可是旭日東昇,露珠很快消逝了;春天來了,温暖的陽光照耀着大地,萬物充滿生機,草木葱蘢,繁花似錦,很快秋天來了,草木枯黃,百花凋零,一片蕭條淒涼的景象;眾多的河流向東流入大海,滾滾向前,永不回頭。一個孩子一會兒玩溜溜球,一會兒打遊戲,轉眼之間已成為一個白髮蒼蒼,衣衫襤褸的老人,他在掩面歎息,痛哭流涕,可是青春已回不來了。”

C.我聲情並茂朗讀詩歌,讓學生閉上眼睛根據以上的描述再次在頭腦中展現出這個面,進一步去想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yjmv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