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企業發展的報告多篇

企業發展的報告多篇

企業發展的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等五個子公司企業信息化發展的調研報告

x月x日至x月x日,我對太行、晉城、運城、二公司、平陽五家子公司的企業信息化建設和發展進行了調研,通過下去了解情況,掌握了不少資料,發現了一些問題,總的感覺是:企業信息化的建設在某個子公司、某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就總體而言,企業信息化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仍需繼續努力。

一、現 狀

首先應該肯定的是:信息化建設在實施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

1、由於辦公的需要,五家子公司、各部門及公司領導都配備了電腦,廣大員工對於電腦的簡單操作及應用能夠熟練掌握,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物質基礎已基本具備。

2、網絡建設方面,太行、運城、平陽三家子公司均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網,通過網絡傳輸文件;二公司正在積極籌備,預計年內完成;晉城因辦公地點在近年內需搬遷沒有佈線的打算。太行、運城通過adsl將局域網接入internet網,實現局域網內用户方便的瀏覽網頁、收發郵件,降低了整體運行費用,網絡應用開始起步。

3、網絡宣傳方面,晉城的網站建設發展早,有專人負責網頁的製作以及網站的維護,是五家子公司中最規範的。晉城董事長賈金龍親自主抓這項工作,要將晉城的網站建成一流的網站。其他公司則目前還沒有建立站點宣傳自己的打算。

4、從信息化需求來看,二公司的財務管理要求實現數據的快捷、安全的傳輸,通過採用網絡版的數據軟件,下屬單位的數據在網絡內快捷傳輸,擺脱了月月做報表的苦惱,推動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運城也有這樣的打算。可以説,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推進了企業信息化的發展。

但從總的情況來看,信息化水平還很低,企業信息化實質上是將企業的業務過程數字化,通過為各層次管理者提供信息資源,使企業資源合理配置,以使企業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求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企業信息化建設説到底是管理的信息化,建網絡、建網站只是在形式上進行了信息化改革,屬於信息化建設的起步階段,如果不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企業就不能從中取得經濟效益,信息化建設就會變成企業資源的極大浪費。

二、問題

信息化建設處於起步階段,制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人才缺乏。管理人員技術水平低是制約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首要問題。

網絡管理員對企業信息化技術瞭解較多的,網絡應用較好,對此技術瞭解較少的,網絡應用則不盡如人意。例如運城路橋,網絡內病毒氾濫,嚴重的甚至使機器癱瘓,網絡成了病毒的高速快車,以前只在一兩個機子存在的病毒可以藉助網絡在短時間內感染其他,為病毒的查殺帶來困難,不僅不能提高辦公效率,而且為正常的辦公帶來負作用。

網絡管理員缺乏,導致網絡只建不養,建好驗收後沒有問題就不再過問。從建城網絡的子公司來看網絡內沒有有效的軟件支持,內部運行軟件各自為政,缺乏有效溝通,以致在某些員工中產生了局域網沒有用、信息化沒有用的想法。

其次,某些企業一把手對於企業信息化很感興趣,但無法清楚瞭解信息化能為企業帶來多大效益。同時,因為其他企業沒有專業的信息化建設人員,走了一些彎路,導致企業信息化失敗的教訓也是使一把手不敢大力發展企業信息化的原因之一。

企業信息化建設缺乏專門人才,領導不重視,資金落實自然無從談起。沒有資金保障,信息化建設也就是一紙空文了。

三、經驗

1、搞好信息化建設,一把手是關鍵。晉城的網站為什麼可以搞好,一把手的推動作用是其中的主導力量。

2、信息化建設,人才是基礎。這是從一些子公司目前網絡運行失敗得出來的教訓。我們必須重視人才、花大力氣培養人才,沒有適合的人才,企業信息化建設必然要走彎路。

解決辦法:

1、接收學習計算機技術的學生或從社會公開招聘一批有經驗的專業人員充實到一線。

2、播出固定培訓經費,對全員進行培訓,特別是一線操作人員要輪訓一遍。

3、加強領導對信息化技術的瞭解和學習,做到與時俱進。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以工業化帶動信息化、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的方針,從集團來看,財務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推動着企業信息化的發展,但整個集團因為缺少人才,一把手不瞭解信息化的作用、目的,自然不會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導致信息化建設發展緩慢。我們只有本着與時俱進的態度,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通過信息化建設,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把企業做大做強。

【第2篇】6月大學生關於鄉鎮企業發展的社會實踐報告

一、調查背景

我的家鄉和隆滿族自治鄉坐落在遼北的一個山區小鎮。鎮內資源較為豐富,林業、養殖業和煙草種植業是家鄉的支柱產業,家鄉人民比較富裕。九十年代初期,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基於家鄉的支柱產業發展了三、四家鄉鎮企業:巢絲廠、地板塊廠、鹿廠等並開始蓬勃發展,曾經一度引來日本和韓國人的購買和投資。但是,這些都沒能改變家鄉企業沒落的現實。現在,僅有鹿場尚在且效益低下。基於對家鄉的熱愛和學校對及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支持和要求,xx年夏,我對家鄉的鄉鎮企業進行了一些調查,由於時間較短且調查範圍較小,所以僅從我的角度談談我對家鄉的鄉鎮企業發展的一系列問題的不成熟的見解。

二、調查過程

由於時間較為倉促,有些企業建廠較早倒閉也早且廠裏的主要負責人也均舉家搬遷,所以調查大多是訪問一些原在職工人。我想在他們的嘴裏應該可以得出一些結論。

(一)巢絲廠

工廠概況:1989年基於家鄉的養蠶業建廠,建廠是有工人43人。曾經因產品價格低廉一度引來韓國人的瘋狂收購。94年,企業倒閉。

調查過程:為調查企業的發展及最終倒閉的原因,我走訪了原巢絲廠的廠辦主任李春明老人和原巢絲廠工人袁永義老人。兩位老人如是説:“剛開始建廠的時候俺們一咕隆(方言,意思是幹勁較足)幹,但幹着幹着就沒人張羅了”。“剛開始最好的時候吧,職工基本隔幾天就發東西”。“咱東西都賣給韓國人了,當時就咱東西便宜”。 “一開始掙錢的時候吧,大家都急着往兜裏揣,後來廠裏缺錢呢讓大夥拿錢又沒人幹”。“後來污染太嚴重,下游大有村集體上告,沒辦法就得關了”。“就是不告也得關,東西都賣不出去。質量太差”

調查結果:1、建廠的原因

1) 企業為集體所有制企業,所用廠房均為原村支部,僅需廉價購些淘汰設備,投資較少,並由政府和村支部共同承擔。

2) 當地有很好的養蠶業基礎,原料易購得且廉價。

3)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政府和村支對建廠可謂大力支持,傾其全部。

4) 建廠初農民心齊,熱情高。

2、興廠的原因

1) 當時中國生活水平普遍還很低,生產的低質紡織品有一定的市場。

2) 勞動力廉價,生產過程簡單,所以產品價格超低。

3) 企業職工絕大多數都是臨時工,沒有企業保障,企業沒什麼負擔。

3、亡廠的原因

1) 企業沒有嚴禁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一鬨而來,一鬨而去。

2) 企業沒有很好的財務制度,有錢就發,沒錢就集資。

3) 企業沒有一定的激勵機制,過於平均主義。工廠效益差時,職工積極性幾乎喪之殆盡。

4) 企業在效益好時沒有居安思危,考慮到更長遠的發展。

5) 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根本沒考慮社會效益,導致污染嚴重。

(二)地板塊廠

工廠概況:工廠建於1993年,建廠第二年得到日本的投資和技術支持。工廠職工逾百人,98年在達成村建分廠,產品在撫順、吉林和南方市場很走俏,曾一度被譽為和隆鄉鎮企業的希望。xx年分廠失火,廠長攜款逃跑,工廠倒閉。

調查過程:8月2日,我騎車來到原地板塊廠總廠,由看廠房的大爺允許,我看了一下被荒棄的廠房和設備,廠房狼藉不堪,廠長辦公室也較為簡陋,剩餘的賬本,還有《共產黨員》刊物尚在,灰塵落了桌子一面,可見自從廠子倒閉後就在也沒人管過。我隨便和看房的大爺攀談一下,大爺説:“ 咱這啥都不多,就是山多,木頭多。當時公社給錢,又有老連(原廠長)帶頭幹,這廠子就幹起來了。老連當時是廠長黨委書記兼財務兼工人,大家都服他,連日本人都給咱投錢投技術了。後來着了火(據説是下班後爐子沒滅,工廠職工用水一潑,起了火),人就都沒了。加上找責任公社就換了領導,新領導一來就抓農業抓教育也沒管這事,這不廠房一直扔着,我就在附近住,一個月給五六十塊錢,沒事我就過來看看。為了進一步瞭解情況,我找到了現在退休在家的原鄉人大主席劉虎彪。他所敍述的和大爺所説基本相同。只是他説當時建廠的資金來源主要為92年和隆建滿族自治鄉的少數民族建設資金。還有後來,由於當時我們就這一個廠子,加上老連性格倔,和誰都所沒什麼來往,企業當時有很大的税務負擔。

調查結果:1、建廠原因

1) 當地林業資源豐富,原料供應好,且只須花一些砍伐和運輸費用。

2) 政府申請到了少數民族建設資金,資金充足。

3) 廠房原為和隆國小,後國小搬遷。廠房地不需要再投資,只需簡單改造。

2、興廠原因

1) 有一個好的帶頭人。

2) 有國外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

3、亡廠原因

1) 企業有較大的税務負擔。

2) 工廠失火。廠長挾款逃走。

3) 上任新領導傾向農業和教育業,對工業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4) 企業權利集中,責任不明確。甚至連廠長拿了多少錢都不得而知。

(三)鹿場

工廠概況:很早就有該廠,也是我們現存的唯一企業。該廠的興起主要來源於我

鄉的養鹿資源(遼寧省有全國26%的鹿,其中的6%來源於我們西豐縣——-原名逃鹿郡,而當時西豐的大部分鹿都集中在和隆)。該廠原有數百職工,現多已下崗。

調查過程:8月4日,我來到了和隆鹿廠,現在的鹿廠指的是鹿廠加上龐大的職工家屬居住區。其職工眾多,當時已申請建村,但沒被批准。一進廠區,健全的運動設施和現在仍然不錯的辦公大樓映如眼簾,一排排紅專的養鹿房更是稍現氣派。我找到了鹿廠的廠長兼黨委書記劉宇宏,他陳述了當時在九十年代初的時候,他每2周就出一次差,可見當時鹿廠的興盛。當我問他現在的情況時,他説:現在不好了,職工都用鹿買斷了。鹿也沒剩下多少了,現在廠房裏的鹿有一半以上都是職工的,僅是鹿廠代養。當我問他原因時他只是笑了笑説:當時資金充裕時為了避免資金上繳註冊職工太多,現在廠子負擔不起。可是一買斷,廠子沒了鹿,現在鹿不值錢又賣不出去。再問他他就説有事要出去,我就不得不走了。由於時間還早,我就拐到鹿廠一同學家看看,沒想到卻有異想不到的收穫。據同學所説,十年前,西豐是全國最大的蔘茸集貿市場,當時和隆鹿廠一時興盛。後來沒落職工多是真。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現在西豐是全國最大的假蔘茸集散地,不管是誰,只要是一聽西豐的茸就聞風喪膽。直到現在鹿廠還是沒有琢磨明白,還往鹿茸裏打牛血。

調查結果:1、建廠原因:當地鹿業發達。

2、興廠原因:較發達的市場基礎。

3、衰落原因

1) 誠信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2) 職工成為企業的一大負擔。

三、調查思考

鄉鎮企業由興而衰的原因:

經過調查,絕大多數鄉鎮企業均是依靠資源優勢,在政府的一定量的投入興建起來,加上農村勞動力低廉和改革開放初期及地域獨特的市場優勢,這些廠子開始興盛。但是,由農民組成的企業羣體缺乏知識、技術、安全意識、憂患意識,管理經營辦法,導致“大鍋飯”經營、失火、誠信、社會責任以及在企業發展上犯了致命的錯誤。我想這是鄉鎮企業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還有職工負擔、領導觀念以及改革開放引起的一些社會問題,如税收等也是企業沒落的制約因素。

四、調查建議

1、在以農民為主要力量的企業裏,學習應該成為企業的第一要務。其中基礎誠信教育更是重中之中。

2、在管理經營上,鄉鎮企業更應該多學習、多借鑑。一方面切莫盲目自信,另

一面一定要注意企業的長遠發展,特別是在產品的技術質量上,如果抓的緊,鄉

鎮產品的低成本將是其在市場上制勝的法寶。

3、鄉鎮企業福利一定要切合實際,不能因富而多,因貧而無。

4、建立較完善的責任制度及激勵制度。

5、鄉鎮企業多依靠當地資源建廠,所以更要注意當地的可持續發展。並在追求

經濟效益的同時一定要兼顧社會效益。

【第3篇】法律對企業發展的作用調研報告

這次調研我走訪了兩家家附近的中小型企業。因為都是熟人,所以調研起來也格外方便啊,哈哈。兩家公司的基本情況以上十五個問題已經基本包含了,我就不作贅述。着重就一個問題“法律對企業發展的作用”進行研究討論。

在調研的過程中,我發現兩家企業都存在“應收賬款”的問題,於是我研究了一下發現這是個企業裏的專業術語,之所以講這個是因為我認為這個術語牽扯到我們本課所學的法律問題,即商事主體在進行商事活動中會遇到的問題。而問題的解決當然缺少不了法律的途徑,從中就可以體現出法律的作用了。我希望通過這個具體的術語,具體的研究法律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首先,我查閲了“應收貨款”的概念,它專指因出售商品或勞務,進而對顧客所發生的債權,且該債權尚未接受任何形式的書面承諾。套用到我調研的企業中,即當出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後,對顧客發生的債權尚未接受任何形式的書面合同,從而造成客户拖欠帳款,佔壓企業大量流動資金,使企業面臨巨大的商業風險。特別是現在,客户拖欠企業帳款者越來越多,帳款回收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因為我調研的其中有一家企業是媽媽的企業,所以我的體會也非常深刻,每年快要年底,大家都在開心的準備過年,媽媽還是要到處奔波先去欠債的企業討債,請求債務的履行啊!!!覺得這樣真的非常辛苦。是不是很多企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呢?好奇心很重的我又查閲了資料。結果我發現,根據有關部門調查,我國企業應收帳款佔流動資金的比重為50%以上,遠遠高於發達國家20%的水平,而且據專業機構統計分析,我國企業逾期應收帳款總額比率高達60%以上,遠遠高於發達國家的10%。看來不僅僅是我媽媽的企業有這樣的問題。

然後,面對“應收貨款”這個全國企業都廣泛存在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呢,換句話説,法律又在此對企業的發展有什麼樣的作用呢?

先來研究一下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共有三點:

1.迫於市場競爭,擴大市場份額

2.企業缺乏風險防範意識

3.企業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

總結一下的話,產生的原因就是“賒帳”“企業缺乏風險防範意識”“企業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那麼針對這三個原因,我就可以找一下解決辦法啦啦啦。來一個一個看,通過“賒帳”作為營銷手段在現在的市場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下也無可厚非,就我媽媽的公司來講,雖然她的公司存在應收貨款收不回的問題,但跟我媽媽做生意的其他商事主體對我媽媽的企業也有債權,由於我媽媽的企業貨款收不回,資金壓力大無法即使匯款又形成了其他商事主體應收貨款收不回的問題。按照這個可以推想,整個市場就好象由應收貨款形成的鏈條一樣,你欠我我欠他他欠他,是這樣的吧。但是我想這也是促進市場流通,保持市場年輕活力的一個原因。由此我就聯想到樓市的次貸危機,我想象力是不是很豐富,哈哈。聯想到這個的原因是,按照我個人淺薄的理解,貸款促進房市發展,但由於是次貸,就是貸款給一些支付能力不那麼強,或者信用相對差的人而導致無法支付貸款從而形成樓市泡末,用王朔的一本書名來概括就是“看上去很美”,可能由於房貸的積極,樓市交易非常活躍,市場經濟也同時興奮起來,暫時可能是促進社會的發展。但我覺得畢竟貸款就是一種提前消費,而“提前”是建立在你自己的還貸能力可以,信用狀況良好的基礎上,那麼如果市場經濟是一架馬車,貸款就是快馬加鞭和好車輪。否則,還貸能力不好,信用狀況不好,整個樓市如同馬車一樣飛快的奔跑然後散架的也格外重痛。再回歸到企業的話題,如同房貸,客户信用不好,拖欠帳款,佔壓企業大量流動資金,使企業面臨巨大的商業風險。特別是現在,客户拖欠企業帳款者越來越多,帳款回收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從企業的經營狀況看,雖然每個月都有很多利潤,但總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應收貨款”“流動資金”。如果這個鏈條銜接不上,試問企業又怎能健康發展呢。

由此形成的債權債務問題如果不通過訴訟的途徑又該怎樣解決?傳統意義上,中國人都偏向“私了”“協商”,不到萬不得意不要鬧到公堂對峙。而在商場上更是,為了留住長期顧客羣,更不願意和自己的生意夥伴撕破臉自斷後路。但到了真的要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企業即使不願意也必須拿起法律的武器來應對。那麼企業如何建立應收賬款管理的法律保障制度?企業應該建立的應該包括合同管理、應收賬款日常管理、債權催收等。企業在應收貨款管理上主要建立以下制度:

一、建立企業合同管理制度,嚴格合同的簽定和履行。合同是企業催收應收貨款有利有效的法律依據。企業應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在與可户簽訂銷售合同時,應有專業法務人員審定合同內容。銷售人員要嚴格按合同約定履行,客户如有違約行為的立即中斷履約,準備應對措施。企業財務人員要嚴格按照雙方合同付款條款的規定,及時向客户提示付款,並進行跟蹤催收。

二、建立定期的財務對帳制度和應收帳款檔案管理制度。銷售員與財務密切配合,制訂一套規範的、定期的對帳制度,每隔三個月或半年就必須同經銷商核對一次帳目,避免雙方財務上的差距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而造成呆、死帳現象,同時對帳之後要形成具有法律效應的文書,而不是口頭承諾。對於相關貿易單證:包括合同、發票、提單、報關單、商品質檢證書等,案情説明、相關的買賣雙方往來函電、擔保文件、仲裁/訴訟判決等材料由專人歸檔管理,以備後用。

三、制定合理的激勵政策及銷售回款責任制。企業在制定營銷政策時,要將產品銷售和資金回籠結合起來,加強銷售人員的回款意識,把銷售回款率作為考核銷售人員的一項重要指標,並與其工資、獎金、旅差費掛鈎,制訂合理的應收帳款獎罰條例,使應收帳款處在合理、安全的範圍之內。凡因自身原因導致貨款被拖欠的,要視情節輕重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人為造成的呆死賬,要有明確的賠償制度,損失重大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建立客户的信用評定、審核制度。企業要建立信用評定、審核制度,對不同的經銷商給予不同的信用額度和期限(一般為半年)。要加強對客户資信程度的調查和分析評估,通過銀行、同行業及律師等各種渠道,及時瞭解和掌握客户的生產、經營、資產、負債、經營人員變動和財務狀況等相關信息,以確定其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建立客户檔案,對客户的資信實行動態管理,對資信下降的客户要及時採取減少發貨、實行擔保和加強催收等預防和減少風險的措施;對資信差、長期拖欠貨款的客户要停止發貨。

五、建立和健全往來帳户結算登記、核查、清理制度。要及時登記每筆往來款項,準確反映應收、應付帳款的形成、回收、支付及增減變化情況,並按月對往來款項進行核對與清理。要制定嚴格的管理辦法,對超過信用期的應收、應付帳款要逐筆查實原因,分清責任,責成有關人員提出明確的處理意見,制定具體催收、支付計劃,責任到人。

六、積極運用法律手段加大追索債務的力度。要強化法律意識,充分運用法律手段清理欠款,以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企業對不同過期的應收帳款,有二種追討方式,即自行追討、委託律師追討。對於逾期的貨款,凡債務人沒有明確的還款計劃或有效承諾的,都要立足於訴諸法律進行清繳。對於有潛在風險的債務企業,要做好法律防範的基礎工作。建立帳款催收制度。根據情況發展的不同,建立三種不同程度的追討文件――預告、警告、律師信,按情況及時發出。由於債權企業追繳不力,錯過法律有效訴訟期造成拖欠損失的,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應收帳款的回收是一項非常複雜,需要耗費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安全、有效的管理應收帳款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具備的條件。企業建立起應收帳款的法律保障制度,以達到防範貿易風險,瞭解貿易對手,避免和減少各類不良債務發生,有效追收欠款,節約管理費用等各方面的管理目的。提高企業應收帳款管理水平,建立企業的信用管理機制。

如果不使用法律的武器,那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從“企業缺乏風險防範意識”“企業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入手呀,但這顯然不是我的專業領域,權當了解吧。

企業應收帳款的風險防範

1.從產品本身入手,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市場營銷的現實表明,適銷對路,供不應求的高質量產品,企業往往不需要採取賒銷的方式。因此,不斷開發出符合消費潮流、具有高質量、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是防範應收帳款風險最有效的途徑。這就要求企業不僅要加強市場預測與調查,採取先進的生產設備,聘用先進技術人員,生產出物美價廉,功能齊全,適銷對路的產品,而且要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營造良好的產品信譽,形成品牌優勢。這樣,產品適銷,使企業比較容易爭取到現銷方式銷售商品,減少企業應收賬款,甚至可能增加預收帳款。

2.加強客户風險管理

企業應建立客户信用評估體系。企業應收集與之來往的客户的信息,對其資產狀況、財務狀況、經營能力、以往業務記錄、企業信譽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入地調查分析,尤其是初次合作就想要賒銷的新客户,更要對其信用狀況進行調查。依據調查分析的結果來確定賒銷客户的還款能力、評定其信用等級,最後建立賒銷客户信用等級檔案。建立檔案的目的是要對不同信用級別的客户採取不同的銷售方式,對於初次交易且資信較差的客户儘量採取現銷方式或附帶擔保條件的銷售方式,對信用等級高的客户可以採用分期收款方式,以期與之建立相互信任的夥伴關係。

3.健全企業應收帳款管理制度

首先,企業應當落實應收賬款的責任制度即每一筆應收帳款業務都責任到人,以便於應收帳款的及時回收以及減少壞帳損失,對於造成逾期應收賬款的業務部門和相關人員,企業應給與警示,對造成壞帳損失的予以懲罰。其次,建立銷售回款一條龍責任制。即銷售人員不僅要銷售出產品,而且要保證收回銷售出的產品的貨款。不能片面追求完成銷售任務而不管是否能收回貨款,或是將回收帳款交給財務人員。銷售人員必須對每一項銷售業務從簽訂合同到回收資金全過程負責,這樣可使銷售人員明確風險意識,加強貨款的回收。再次,完善的銷售合同是防範應收帳款風險的最有力的保障,所以在訂立合同時,一定要仔細謹慎。對例如商品的數量和質量,檢驗或驗收方式,交貨的時間和地點,付款金額、付款期限和付款方式等合同要素,一定要明確規定,避免客户用種種理由或藉口拒絕或拖延付款。最後要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儘量減少應收帳款的發生。

【第4篇】關於五個子公司企業信息化發展的調研報告

x月x日至x月x日,我對太行、晉城、運城、二公司、平陽五家子公司的企業信息化建設和發展進行了調研,通過下去了解情況,掌握了不少資料,發現了一些問題,總的感覺是:企業信息化的建設在某個子公司、某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就總體而言,企業信息化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仍需繼續努力。

一、現狀

首先應該肯定的是:信息化建設在實施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

1、由於辦公的需要,五家子公司、各部門及公司領導都配備了電腦,廣大員工對於電腦的簡單操作及應用能夠熟練掌握,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物質基礎已基本具備。

2、網絡建設方面,太行、運城、平陽三家子公司均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網,通過網絡傳輸文件;二公司正在積極籌備,預計年內完成;晉城因辦公地點在近年內需搬遷沒有佈線的打算。太行、運城通過adsl將局域網接入internet網,實現局域網內用户方便的瀏覽網頁、收發郵件,降低了整體運行費用,網絡應用開始起步。

3、網絡宣傳方面,晉城的網站建設發展早,有專人負責網頁的製作以及網站的維護,是五家子公司中最規範的。晉城董事長賈金龍親自主抓這項工作,要將晉城的網站建成一流的網站。其他公司則目前還沒有建立站點宣傳自己的打算。

4、從信息化需求來看,二公司的財務管理要求實現數據的快捷、安全的傳輸,通過採用網絡版的數據軟件,下屬單位的數據在網絡內快捷傳輸,擺脱了月月做報表的苦惱,推動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運城也有這樣的打算。可以説,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推進了企業信息化的發展。

但從總的情況來看,信息化水平還很低,企業信息化實質上是將企業的業務過程數字化,通過為各層次管理者提供信息資源,使企業資源合理配置,以使企業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求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企業信息化建設説到底是管理的信息化,建網絡、建網站只是在形式上進行了信息化改革,屬於信息化建設的起步階段,如果不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企業就不能從中取得經濟效益,信息化建設就會變成企業資源的極大浪費。

二、問題

信息化建設處於起步階段,制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人才缺乏。管理人員技術水平低是制約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首要問題。

網絡管理員對企業信息化技術瞭解較多的,網絡應用較好,對此技術瞭解較少的,網絡應用則不盡如人意。例如運城路橋,網絡內病毒氾濫,嚴重的甚至使機器癱瘓,網絡成了病毒的高速快車,以前只在一兩個機子存在的病毒可以藉助網絡在短時間內感染其他,為病毒的查殺帶來困難,不僅不能提高辦公效率,而且為正常的辦公帶來負作用。

網絡管理員缺乏,導致網絡只建不養,建好驗收後沒有問題就不再過問。從建城網絡的子公司來看網絡內沒有有效的軟件支持,內部運行軟件各自為政,缺乏有效溝通,以致在某些員工中產生了局域網沒有用、信息化沒有用的想法。

其次,某些企業一把手對於企業信息化很感興趣,但無法清楚瞭解信息化能為企業帶來多大效益。同時,因為其他企業沒有專業的信息化建設人員,走了一些彎路,導致企業信息化失敗的教訓也是使一把手不敢大力發展企業信息化的原因之一。

企業信息化建設缺乏專門人才,領導不重視,資金落實自然無從談起。沒有資金保障,信息化建設也就是一紙空文了。

三、經驗

1、搞好信息化建設,一把手是關鍵。晉城的網站為什麼可以搞好,一把手的推動作用是其中的主導力量。

2、信息化建設,人才是基礎。這是從一些子公司目前網絡運行失敗得出來的教訓。我們必須重視人才、花大力氣培養人才,沒有適合的人才,企業信息化建設必然要走彎路。

解決辦法:

1、接收學習計算機技術的學生或從社會公開招聘一批有經驗的專業人員充實到一線。

2、播出固定培訓經費,對全員進行培訓,特別是一線操作人員要輪訓一遍。

3、加強領導對信息化技術的瞭解和學習,做到與時俱進。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以工業化帶動信息化、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的方針,從集團來看,財務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推動着企業信息化的發展,但整個集團因為缺少人才,一把手不瞭解信息化的作用、目的,自然不會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導致信息化建設發展緩慢。我們只有本着與時俱進的態度,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通過信息化建設,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把企業做大做強。

【第5篇】開展科技攻關活動 服務企業經營和發展的調查報告

開展科技攻關活動 服務企業經營和發展的調查報告 成立青年科技攻關小組,組織青年科研骨幹開展科技創新,努力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促進企業經營和發展,是團組織服務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措施和途徑。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今時代,如何在引導青年開展科技攻關中提供更加切實有效的服務。

如何在企業的改革和發展中拓寬團的工作領域,充分發揮團組織的助手和後備軍作用,是當前各級團組織面臨的重要課題。為此,我們就目前我市企業開展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總體情況深入到華盛公司、製藥集團、金港科技等企業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研。

一、近年來我市企業青年科技攻關小組在推動企業改革與發展中發揮的主要作用近年來,伴隨着國企改革的步伐,企業團組織在企業中的職能、性質、地位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各級團組織積極適應新的變化,通過成立科技攻關小組,開展科技創新,在服務企業發展、服務青工成長成才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極大地拓寬了團的工作領域,為團組織贏得了一席之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青年科技攻關小組在企業的生產與經營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如華盛公司團委組建的電廠科技攻關小組三年來共開展了重油改造、鍋爐三次風管改造、輸灰機改造、循環水泵ups電源改造、射水抽氣器改造、凝汽器膠球清洗裝置改造、主蒸汽保温改造等30多個較大的科學技術改造項目,近100項小改革,處理大小缺陷1萬多項,共為電廠節約生產成本400多萬元;鋁廠科技攻關小組開展了調整陽極換極模式、陽極鋼爪保護環等27項技術革新,共為企業創造效益1000多萬元。製藥集團滴眼劑車間qc小組“降低f57—a灌封機灌封穿漏率”為企業創造效益400多萬元,金港科技攻關小組鑽研併發明瞭適用於石油化工領域的防爆水封缸,為企業創造效益200多萬元;二是培養了一大批青年崗位能手。

近五年來,我市湧現出了市級青年崗位能手200多名,伍雄等30餘名青工被評為省級青年崗位能手,劉訓生今年還被評為全省十大傑出青年崗位能手;三是推出了一大批優秀科研成果。今年以來,市制藥集團滴眼劑車間qc小組科研成果“降低f57—a灌封機灌封穿漏率”在二oo三年全國醫藥質量管理小組成果發表交流會中榮獲一等獎及最佳製片獎,該小組還被命名為國優qc小組,此外,該公司小容量注射車間qc小組“控制裝量,提高利巴韋林注射液燈檢合格率”獲三等獎。

華盛公司《60ka自焙槽預焙改造綜合技術》獲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金港科技公司科技攻關小組發明的防爆水封缸獲得了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兩項專利證書,該公司“十佳青年” 朱維斌和朱自清以《催化裂化裝置低壓瓦斯全回收系統研究》獲得了市政府頒發的科技二等獎;四是初步構建了較為完善的青年科技攻關活動運行機制。

各級團組織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不斷完善科技攻關活動的組織機構和科研程序,已建立起較為完善,操作性較強的科技攻關活動運行機制,促進了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穩步發展,也有效地促進了企業青年創新創效活動的深入開展。如潛江製藥集團團委八年來,每年都組織開展qc成果發佈會,展示科技攻關小組的科研成果,華盛公司團委的每個科技攻關項目從立項到最後的驗收,都要經過嚴格的把關,各攻關小分隊在進行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實行層層監督,嚴格分項目的*驗收制度等。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當前,我市企業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發展呈現出蓬勃的生機,但是,通過調研,我們也發現部分企業青年科技攻關活動明顯滯後,面臨着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青年科技攻關技攻關活動,嘗試推行《青年崗位建功成才手冊》,把創新戰略和青工的成才、企業人才的培養結合起來;實施青年“創新項目制”,運用現代管理手段,廣泛開展項目徵集與申報,公開招標與投標,審定與實施的做法;實施青年科技攻關活動“項目化運作”,切實完善創新過程,通過發放“青年創新項目書”等方式引導青工結合崗位、企業實際,以市場為導向,分析查找技術、管理等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申報創新課題,再根據青年申報的創新課題,確定企業所需,青年所能的攻關項目,簽定攻關合同;三是在開展活動過程中,要與長期以來團組織已形成的品牌項目,如“五小競賽”和“導師帶徒”、“爭當青年崗位能手”等羣眾性的技術創新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全體青工參與科技攻關。

3、探索建立科學高效的運行與管理機制,加強對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指導與管理。要把建立科學有序的活動機制擺在重要的工作位置,加強對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規範管理。

一是要建立起活動的組織機制。要在各企業中成立起以黨政領導牽頭、團組織具體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活動組織領導小組,在青年職工中積極成立創新協會、攻關協會、攻關小組、qc小組等創新組織;二是要建立起活動的評價機制。

通過各級科技部門評估機構和企業中的生產、技術、質量、管理、營銷、服務等部門建立相應的評估體系,制訂以效益為評判標準的青年科技創新成果評價辦法,對青年科技攻關組織和羣眾性的青年創新成果進行評估確認,促進創新成果考評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和制度化建設;三是要建立起活動的激勵機制。各級團組織要加大活動表彰力度,並出台有關獎勵政策,企業團組織要積極爭取領導支持,制定實施有關推進青年創新活動的政策,並把活動納入企業獎勵體系之中,在學習深造、收入分配等方面向優秀青年人才傾斜,激發廣大青工參與科技攻關活動的積極性;四是要建立起活動的保障機制,通過積極爭取黨政組織和各方面支持,在科技攻關活動的政策、經費、陣地、宣傳、成果轉換等方面創造條件。

要力爭建立起青年科技攻關活動的專項基金,為活動的開展優化環境、提供保障。

4、切實加強企業團幹隊伍和青工隊伍建設,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人才基礎和智力支撐。要以開發青年人才資源為着力點,切實加強企業團乾和青工隊伍的建設。

一是要切實加強企業團幹部隊伍建設。各企業要通過“聯推競選”、“公開招考”等方式將那些思維活躍、學歷層次高、工作能力強的優秀青年選撥到團的工作崗位上來,同時,積極為團幹部的學習、培訓創造條件。

各級團組織要切實加大企業團幹部的培訓力度,通過舉辦培訓班、以會代訓等方式組織企業團幹學習理論知識,增強實踐能力,提高團幹部的*素質和業務能力。二是要努力提高青工綜合素質,要建立和完善青年職工培訓機制,有計劃、有組織地發動他們參加電大、函授和專業技術培訓,加強計算機網絡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訓,由崗位基本技能培訓向新科技、新知識培訓轉變。

要立足青工本職崗位,開展導師帶徒、技術比武等活動,幫助青工提高創新本領、勞動技能,要將爭當青年崗位能手活動與青年科技攻關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促進青年職工由適應型人才向創新型人才培養轉變,為青年科技攻關活動打牢人才基礎。

【第6篇】11月大學生關於鄉鎮企業發展的社會實踐報告

一、調查背景

我的家鄉和隆滿族自治鄉坐落在遼北的一個山區小鎮。鎮內資源較為豐富,林業、養殖業和煙草種植業是家鄉的支柱產業,家鄉人民比較富裕。九十年代初期,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基於家鄉的支柱產業發展了三、四家鄉鎮企業:巢絲廠、地板塊廠、鹿廠等並開始蓬勃發展,曾經一度引來日本和韓國人的購買和投資。但是,這些都沒能改變家鄉企業沒落的現實。現在,僅有鹿場尚在且效益低下。基於對家鄉的熱愛和學校對及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支持和要求,xx年夏,我對家鄉的鄉鎮企業進行了一些調查,由於時間較短且調查範圍較小,所以僅從我的角度談談我對家鄉的鄉鎮企業發展的一系列問題的不成熟的見解。

二、調查過程

由於時間較為倉促,有些企業建廠較早倒閉也早且廠裏的主要負責人也均舉家搬遷,所以調查大多是訪問一些原在職工人。我想在他們的嘴裏應該可以得出一些結論。

(一)巢絲廠

工廠概況:1989年基於家鄉的養蠶業建廠,建廠是有工人43人。曾經因產品價格低廉一度引來韓國人的瘋狂收購。94年,企業倒閉。

調查過程:為調查企業的發展及最終倒閉的原因,我走訪了原巢絲廠的廠辦主任李春明老人和原巢絲廠工人袁永義老人。兩位老人如是説:“剛開始建廠的時候俺們一咕隆(方言,意思是幹勁較足)幹,但幹着幹着就沒人張羅了”。“剛開始最好的時候吧,職工基本隔幾天就發東西”。“咱東西都賣給韓國人了,當時就咱東西便宜”。 “一開始掙錢的時候吧,大家都急着往兜裏揣,後來廠裏缺錢呢讓大夥拿錢又沒人幹”。“後來污染太嚴重,下游大有村集體上告,沒辦法就得關了”。“就是不告也得關,東西都賣不出去。質量太差”

調查結果:1、建廠的原因

1) 企業為集體所有制企業,所用廠房均為原村支部,僅需廉價購些淘汰設備,投資較少,並由政府和村支部共同承擔。

2) 當地有很好的養蠶業基礎,原料易購得且廉價。

3)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政府和村支對建廠可謂大力支持,傾其全部。

4) 建廠初農民心齊,熱情高。

2、興廠的原因

1) 當時中國生活水平普遍還很低,生產的低質紡織品有一定的市場。

2) 勞動力廉價,生產過程簡單,所以產品價格超低。

3) 企業職工絕大多數都是臨時工,沒有企業保障,企業沒什麼負擔。

3、亡廠的原因

1) 企業沒有嚴禁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一鬨而來,一鬨而去。

2) 企業沒有很好的財務制度,有錢就發,沒錢就集資。

3) 企業沒有一定的激勵機制,過於平均主義。工廠效益差時,職工積極性幾乎喪之殆盡。

4) 企業在效益好時沒有居安思危,考慮到更長遠的發展。

5) 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根本沒考慮社會效益,導致污染嚴重。

(二)地板塊廠

工廠概況:工廠建於1993年,建廠第二年得到日本的投資和技術支持。工廠職工逾百人,98年在達成村建分廠,產品在撫順、吉林和南方市場很走俏,曾一度被譽為和隆鄉鎮企業的希望。xx年分廠失火,廠長攜款逃跑,工廠倒閉。

調查過程:8月2日,我騎車來到原地板塊廠總廠,由看廠房的大爺允許,我看了一下被荒棄的廠房和設備,廠房狼藉不堪,廠長辦公室也較為簡陋,剩餘的賬本,還有《共產黨員》刊物尚在,灰塵落了桌子一面,可見自從廠子倒閉後就在也沒人管過。我隨便和看房的大爺攀談一下,大爺説:“ 咱這啥都不多,就是山多,木頭多。當時公社給錢,又有老連(原廠長)帶頭幹,這廠子就幹起來了。老連當時是廠長黨委書記兼財務兼工人,大家都服他,連日本人都給咱投錢投技術了。後來着了火(據説是下班後爐子沒滅,工廠職工用水一潑,起了火),人就都沒了。加上找責任公社就換了領導,新領導一來就抓農業抓教育也沒管這事,這不廠房一直扔着,我就在附近住,一個月給五六十塊錢,沒事我就過來看看。為了進一步瞭解情況,我找到了現在退休在家的原鄉人大主席劉虎彪。他所敍述的和大爺所説基本相同。只是他説當時建廠的資金來源主要為92年和隆建滿族自治鄉的少數民族建設資金。還有後來,由於當時我們就這一個廠子,加上老連性格倔,和誰都所沒什麼來往,企業當時有很大的税務負擔。

調查結果:1、建廠原因

1) 當地林業資源豐富,原料供應好,且只須花一些砍伐和運輸費用。

2) 政府申請到了少數民族建設資金,資金充足。

3) 廠房原為和隆國小,後國小搬遷。廠房地不需要再投資,只需簡單改造。

2、興廠原因

1) 有一個好的帶頭人。

2) 有國外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

3、亡廠原因

1) 企業有較大的税務負擔。

2) 工廠失火。廠長挾款逃走。

【第7篇】促進我區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調研報告

根據局黨委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階段工作要求,結合本人工作實際,就促進我區中小企業如何健康可持續發展進行了調研。中小企業作為我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們在繁榮經濟、擴大就業、促進社會安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和區域問題,我區的中小企業發展也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和難得的機遇。如何正確分析企業面臨的問題,改善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進一步促進企業的健康、持續、快速的發展,使之真正成為我區經濟增長的支柱。近期自己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收穫,對部分中小企業發展情況調查瞭解後,形成此調研報告。

一、我區中小企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自1997年楊淩示範區成立以來。憑藉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的政策優勢、體制優勢和區域優勢,抓住建設中國楊凌現代化農業示範區的難得機遇,在農業示範、城市建設、招商引資、加速產業園區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截止xx年底,已有30餘家中外企業落户楊凌,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已發展到60多户。中小企業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楊陵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業是推動我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統計顯示,xx年全區生產總值32億元,較上年增長15.3%;地方財政收入1.73億元,增長2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5866元,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4993元,增長18.6%。其中約有70%是由中小企業所創造。

(二)中小企業是促進勞動就業、增加羣眾收入的重要渠道

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及其產業鏈的延伸,為城鎮居民、大中專畢業生、農民轉業、下崗職工和外來民工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為增加羣眾收入、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xx年末,全區中小企業從業人員9590人,中小企業的發展,對農村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突出。通過走訪梁氏窯等城中村,xx年全村居民從當地企業中得到的人均收入為380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6%。

(三)中小企業是培育骨幹企業的主要搖籃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我區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生物製藥、機械製造、現代農業示範、現代食品加工和現代服務業等新型產業,一批成長型中小企業通過快速發展,已成為重點骨幹企業,提高了全區經濟整體實力。中小企業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3户,其中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企業6户,工業總產值36億元,同比增長20%。

(四)中小企業是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一支有生力量

隨着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一批中小企業開始重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積極主動地採取與大學研究所掛鈎等辦法開發新產品,不斷提高企業技術檔次,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例如:楊凌天工實業有限公司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電學院進行校企聯合等。目前,全區規模企業中高科技企業4家,全區中小企業已擁有省級名牌產品6個。

二、當前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看到中小企業發展進步的同時,企業自身也暴漏出不少問題。從總體上講,企業規模還比較小,企業經營者和勞動者的素質比較低,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不高;不少企業的經營理念比較陳舊,習慣於穩紮穩打,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做大做強的開拓創新意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技改投入不足,在人才、技術、裝備、工藝、管理等方面還比較落後,制約企業做大做強,這些問題應引起領導的重視。從企業發展環境來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和困難:

(一)企業貸款難。一是貸款難:現在銀行普遍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持謹慎嚴格的態度,加上客觀上許多中小企業缺乏有效抵押資產,信譽度不高,使得中小企業貸款門檻高,手續繁,時間慢。據瞭解,70%以上的中小企業主要依靠自身積累、民間借貸和內部職工籌措資金,能從銀行得到貸款的企業不到30%。二是抵押物少,抵押額度低。中小企業貸款主要以抵押擔保貸款為主,按照現行政策,大多數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可抵押資產。據企業反映,在建項目、原輔材料、出口退税單等一般都不能作為抵押;可作為貸款抵押的只有固定資產,抵押額度也較低,如土地、廠房只有60%。企業的資產主要是設備,但設備允許抵押也只能抵押40%以下。

(二)招技術工人難、招管理人才更難:隨着產業園區的不斷髮展,一些入區企業用人問題日益突出,楊凌區大專院校不少,而畢業生就業留在楊凌的人數很少,能長時間在企業工作的就更少了。另一方面企業生產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勞動者潛能的發揮是企業生存發展之本,而區內的一些小企業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難以高薪聘才,更難以高薪養才,因此談不上開發高科技產品,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三)政策問題:去年以來,由於美國金融危機,美元貶值和全球性物價波動,進出口受阻,引起國內外市場疲軟,企業利潤下降。另外,楊陵地區在執行國家土地政策時,調高了企業用地使用税的徵收比例,由原來每平方米1.5元,增加到每平方米8元,使企業用地成本增加了近一倍,這無形為高成本運作的企業來説,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對於新開辦的小型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説,企業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靠勞動力價值獲得微薄的利潤,成本的增加很難在生產環節上控制下來,生產中承受市場的巨大壓力。省政府出台的關於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實施意見近二年了,企業沒有看到地方政府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

(四)環境問題:近幾年,我區硬環境建設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軟環境建設方面沒有多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企業發展缺乏政策指導,上級好多有關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得不到落實,地方性優惠政策很少,某些職能部門服務企業的主動性不高,沒有站在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企業發展重要性。行業、職能部門檢查嚴格、取費高,這對處於創業階段的企業來説,難以承受。另外硬環境建設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部分新開工的企業所處位置、給排水、供電、等設施沒有到位,影響了企業的施工建設。

三、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加快中小企業發展是一項戰略性工作。建議在當前保增長的關鍵時期,發展中小企業應該以鼓勵、扶持、引導為核心,以技術創新為動力,通過擴大資金投入,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創造平等競爭和相對完善的政策環境,促進中小企業實現“二次創業”,並從外部環境和內部創新兩方面採取以下措施:

(一)採取有效措施,培育和扶持成長型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在創業階段和做大階段,政府的扶持十分重要,有時起着關鍵性的作用。政府對成長型中小企業的資金扶持投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政府的回報可以從企業税收和增加就業中得到體現。

1.建議學習外地經驗,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

財政每年應安排專項財政扶持資金,用於培育、支持、促進中小企業上規模、上檔次,支持鼓勵區內重點骨幹企業做大做強。重點培育一批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的成長型中小企業,同時也要注意培育一批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有發展潛力的、符合產業發展規劃的小企業,促進小企業成長壯大。

2.促進中小企業制度創新和素質提升

要通過對中小企業創業和發展的輔導,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實施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幫助家族制中小企業逐步向現代公司制企業轉變,促進中小企業的組織結構、技術結構、內部管理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協調發展。

3.制定出台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扶持政策

(1)資金扶持。對重點培育的成長型中小企業優先向銀行推薦貸款,積極引導擔保機構優先提供信用擔保服務。

(2)實施成長型中小企業財政扶持和獎勵政策。對列入重點培育的成長型中小企業技改項目,按實際投資額給予貼息補助;每年評選最具有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和最有發展活力的中小企業,由政府予以公獎勵。

(3)優先為成長型中小企業提供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企業策劃、技工培訓等各類培訓服務。

(二)完善擔保體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緩解融資難問題

融資難是當前中小企業反映最突出、最主要的問題。國內外實踐表明,中小企業在創業和做大階段要全部靠銀行來解決資金是有困難的,政府給予資金上的幫助和扶持十分重要。

1.逐步發展民間性擔保公司,並規範其運作程序

一是隨着經濟總量的擴大,要逐步發展民間性擔保公司的註冊資本,同時應在政策上鼓勵,支持擔保公司多吸納社會資金,增強擔保能力,擴大擔保面,進一步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創造條件。

2.鼓勵引導外地擔保公司在我區落户發展

通過出台優惠政策,大力開展金融招商,積極吸引域外金融機構、風險投資機構來我區落户或組建分支機構,擴大我區金融市場主體,引進先進的服務理念,激發楊陵產業園區金融市場的活力。

(三)積極創造條件,構築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建立健全各類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對自身搞培訓有一定困難的中小企業,可由政府出資,有關部門牽頭,為中小企業提供各類培訓服務;加強與銀行聯繫溝通,協調銀企關係,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信息服務;組織中小企業參與國際國內的合作與交流,政府對企業參加國內重大展銷活動的,給予一定的攤位費補貼,為中小企業開闢省外市場提供市場銷售服務;搭建技術服務平台,幫助中小企業做好項目申報、評價、策劃等服務工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讓,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開發服務;發揮楊陵區中小企業技術服務中心的職能,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項目和信息諮詢服務。

(四)提高審批辦事效率,改善政府服務質量,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切實轉變機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針對企業審批事項,要全面推行“政府服務工程”,建立健全企業從註冊登記到建設投產跟蹤服務機制,真正實行“一站式”服務。在不妨礙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精簡行政審批項目。

(五)切實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發展中招工難的問題

1.抓緊開通全區中小企業就業招聘網絡平台,並做好與省有關部門的銜接工作,進入全省聯網。

2.從我區的實際出發,降低外來民工社保準入門檻,實行“低進低出”,妥善解決外來民工社保轉移問題,重視解決外來民工住房、子女讀書等實際問題,以吸引和穩定就業職工。

(六)加大科技支持力度,促進中小企業科技創新

1.一些企業反映,各級政府的科技支持對於企業開發新產品、促進科技進步起到了“四兩拔千斤”的作用,效果明顯。建議區財政設立科技創新基金,以與上級技改轉化資金配套。對獲得上級創新基金補助的項目,區配套經費應預落實。

2.引導企業科技創新。幫助中小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多形式的產學研合作交流,對企業與科研院所聯合組建技術中心、研發機構的,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對企業創省以上名牌產品、馳名商標的加大獎勵力度。

【第8篇】關於鄉鎮企業發展的社會實踐報告

一、調查背景

我的家鄉和隆滿族自治鄉坐落在遼北的一個山區小鎮。鎮內資源較為豐富,林業、養殖業和煙草種植業是家鄉的支柱產業,家鄉人民比較富裕。九十年代初期,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基於家鄉的支柱產業發展了

三、四家鄉鎮企業:巢絲廠、地板塊廠、鹿廠等並開始蓬勃發展,曾經一度引來日本和韓國人的購買和投資。但是,這些都沒能改變家鄉企業沒落的現實。現在,僅有鹿場尚在且效益低下。基於對家鄉的熱愛和學校對及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支持和要求,xx年夏,我對家鄉的鄉鎮企業進行了一些調查,由於時間較短且調查範圍較小,所以僅從我的角度談談我對家鄉的鄉鎮企業發展的一系列問題的不成熟的見解。

二、調查過程

由於時間較為倉促,有些企業建廠較早倒閉也早且廠裏的主要負責人也均舉家搬遷,所以調查大多是訪問一些原在職工人。我想在他們的嘴裏應該可以得出一些結論。

(一)巢絲廠

工廠概況:1989年基於家鄉的養蠶業建廠,建廠是有工人43人。曾經因產品價格低廉一度引來韓國人的瘋狂收購。94年,企業倒閉。

調查過程:為調查企業的發展及最終倒閉的原因,我走訪了原巢絲廠的廠辦主任李春明老人和原巢絲廠工人袁永義老人。兩位老人如是説:“剛開始建廠的時候俺們一咕隆(方言,意思是幹勁較足)幹,但幹着幹着就沒人張羅了”。“剛開始最好的時候吧,職工基本隔幾天就發東西”。“咱東西都賣給韓國人了,當時就咱東西便宜”。 “一開始掙錢的時候吧,大家都急着往兜裏揣,後來廠裏缺錢呢讓大夥拿錢又沒人幹”。“後來污染太嚴重,下游大有村集體上告,沒辦法就得關了”。“就是不告也得關,東西都賣不出去。質量太差”

調查結果:

1、建廠的原因

1) 企業為集體所有制企業,所用廠房均為原村支部,僅需廉價購些淘汰設備,投資較少,並由政府和村支部共同承擔。

2) 當地有很好的養蠶業基礎,原料易購得且廉價。

3)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政府和村支對建廠可謂大力支持,傾其全部。

4) 建廠初農民心齊,熱情高。

2、興廠的原因

1) 當時中國生活水平普遍還很低,生產的低質紡織品有一定的市場。

2) 勞動力廉價,生產過程簡單,所以產品價格超低。

3) 企業職工絕大多數都是臨時工,沒有企業保障,企業沒什麼負擔。

3、亡廠的原因

1) 企業沒有嚴禁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一鬨而來,一鬨而去。

2) 企業沒有很好的財務制度,有錢就發,沒錢就集資。

3) 企業沒有一定的激勵機制,過於平均主義。工廠效益差時,職工積極性幾乎喪之殆盡。

4) 企業在效益好時沒有居安思危,考慮到更長遠的發展。

5) 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根本沒考慮社會效益,導致污染嚴重。

【第9篇】新一輪轉型期中小企業發展的調研報告範文

中小企業(本文特指工業企業)是欠發達地區xx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與支柱,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基礎與關鍵。在新一輪經濟調整轉型提升關鍵時期,隨着國內外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的增加,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着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新趨勢。加快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增強中小企業競爭力已是一個現實而重大的課題。針對此,本文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深

入進行專題調研,認真分析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和麪臨的主要困難與挑戰,提出具體對策與建議措施。

一、xx縣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與做法

近年來,xx縣緊緊圍繞構建實力、大氣、活力、和諧“四型xx”目標,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突出工業經濟發展主題,着重培育壯大發展中小企業,做大做強主導產業,不斷提升創業創新能力,工業整體實力大大增強,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明顯提高。工業總產值在20xx年在全市率先突破百億大關,20xx年實現144.05億元,增長30.5%;完成工業投資14.5億元,增長48.6%,佔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54.9%;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8.5%,拉動了全縣經濟12個百分點的增幅。中小企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規模以上工業增長勢頭強勁,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到20xx年底,全縣共有中小企業145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39家,位居全市之首,產值超億元企業達32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13.15億元,增長38.6%,佔全部工業產值的79%。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製造業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主導地位不斷加強,基本形成了機牀、工模具、摩托車及配件、照明電器、門業、廚具、建材、縫紉機等八大重點行業。在中小企業發展上,主要做法是:

(一)狠抓平台建設

一是不斷優化空間佈局。出台新一輪工業發展政策,進一步明確發展導向和鼓勵重點。編制了工業空間佈局規劃、主導產業發展規劃、生態功能區規劃、工業園區擴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進一步加強了項目前期工作,縣財政每年安排4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工業項目前期準備工作。集中精力、財力,優先發展xx工業園區、壺鎮和五東工業功能區,促進企業向工業園區和功能區集聚,加快工業園區及功能區的開發建設,全力打造中小企業的發展空間平台。到20xx年底,“一園兩區”共有入園企業244家,投產186家,實現工業產值86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59.7%,已經成為全縣工業經濟的主要集聚區、中小企業的創業園區、工業經濟的增長極。二是加大園區開發力度。以工業新城理念指導xx工業園區開發,積極推動工業園區從“建區”向“造城”轉變,集中全縣土地、資金等要素資源向工業園區傾斜,工業園區的道路網、電力網、通訊網、排污網逐步完善,建成區道路的綠化、亮化、美化、潔化工程不斷推進,園區形象明顯改變。三是加快配套功能建設。着力加快園區學校、醫院、勞動力市場等配套功能建設。專門建立了園區勞動力市場,20xx年以來,每月舉行工業園區勞務招聘會,為上百家企業招收工人2600多名。加強園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妥善解決了500名外來民工子女入學問題。同時積極鼓勵商住、物流、信息、商貿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努力為企業發展營造優質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二)激勵大氣創業

一是鼓勵企業產業招商。堅持把支柱產業的重點骨幹企業推到招商第一線,鼓勵與國內外的龍頭企業進行“強強聯合”,加快培育現代產業集羣。山蒲照明、金宏照明、鋸力煌鋸牀等企業在產業招商中發揮了示範帶動作用,激勵了整個行業創業創新積極性。20xx年,實際利用內資、外資分別為7.1億元和397.6萬美元。二是鼓勵企業技術改造。進一步加大技改貼息力度,對重點技改項目,在生產要素配置上給予了重點傾斜,20xx年,全縣共有在建技改項目98個,其中省重點項目4個,市重點項目14個,累計完成投資12.8億元,增長25.5%。三是鼓勵企業發展上台階。積極鼓勵和引導規模以下企業發展上台階,確定微小企業年度重點培育對象,成立中小企業擔保有限公司,努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中小企業擔保有限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來,擔保金額超過了3億元;20xx年擔保170筆,擔保餘額3900萬元,累計擔保金額8260萬元,在中小企業培育和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積極鼓勵重點企業發展上新台階,制定龍頭企業年度培育計劃,集中生產要素資源向龍頭企業傾斜,對達到一定台階要求的企業給予重獎。四是鼓勵企業“走出去”。加大指導和培訓力度,積極鼓勵外貿出口企業到出口國設立生產營銷機構,以規避各種市場風險和政策變化。20xx年,全縣共實現自營出口1.95億美元,增長46.4%,有出口實績的企業家數達到了84家,比上年增長了12家。五是鼓勵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出台了加快企業股份制改造有關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進行規範化公司制改造,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鼓勵企業直接進入資本市場,上市發展。目前全縣已經有一批企業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進入了上市輔導期。

(三)激發大力創新

一是加快構建自主創新體系。按照“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產學研聯、政府扶持”的要求,完善了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加大縣財政的科技創新

投入,20xx年縣財政科技總投入170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23.3%。同時,充分利用倒逼機制,激發企業自主創新。20xx年,1個項目得到國家創新基金扶持,新增加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3家、省高新技術企業3家、獲得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8個。二是加快品牌創新。出台了《關於加強品牌建設的若干意見》,大力實施名牌培訓質量提升工程,設立了縣長質量獎,積極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產品和知名企業。壺鎮鎮被認定為省“機牀工具商標品牌基地”,環型燈管行業被認定為市級區域品牌。20xx年實現了國家免檢產品零突破,20xx年共有鋸力煌鋸牀等3個產品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個被認定為著名商標、1個獲省名牌產品、3個企業參與了國家標準制定。三是重視技術創新服務工作。創辦“中國浙江網上技術市場xx分市場”、“xx縣小型機械產業網”等網絡載體,在為企業提供科技信息服務同時,也為企業破解技術難題架設起科技橋樑。到20xx年底,通過網上技術市場,共幫助企業在網上發佈技術難題165項,有80項與大專院校簽訂了合作研發協議。

(四)強化要素保障

一是在土地方面,通過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圍繞中心城鎮實施土地等資源重組,積極為下一輪發展騰出空間。率先在全市編制完成低丘緩坡綜合開發利用規劃,全面掌握全縣可利用的低丘緩坡可開發利用資源,形成10萬畝可利用空間;大力推進土地開發整理,20xx年完成土地開發2.2萬畝、整理13萬畝、建設用地復墾1492畝,回籠指標調劑資金3.36億元,有力保障了項目建設的用地需求。紮實開展挖潛節地工作,積極鼓勵企業增資擴股,通過廠房翻建等,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二是在資金方面,加強與農發行等區域外政策性銀行的合作,成立了開發性金融合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積極尋求與國家開發銀行的合作,把政府貸款更多地轉向政策性銀行,為企業騰出更大的融資空間。妥善處理民間融資問題,努力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建立了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進一步密切銀企合作,紮實開展“扶持小企業、培育小巨人”工程,重點保證了成長型、創業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20xx年,新增工業貸款3.68億元,簽約金額達3.66億元,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三是在電力方面,加快電力項目建設,順利完成了220kv仙都變、110kv里弄變增容,開工建設110kv東山變,做好220kv白峯變的前期工作,實現了小型化電氣設備設計,基本構建起了“以220kv為支撐、以110kv為主幹、以35kv及以下為輔助”的電力網架,電力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xx縣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近年來,xx縣的中小企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不論是數量、規模、效益都有了明顯提升。但也清醒地看到,中小企業發展總體上仍然屬於粗放型增長,各種結構性、素質性矛盾還相當突出。具體表現在:

一是工業的空間佈局問題。因絕大多數為民營企業,佈局過於分散是xx縣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除xx工業園區、壺鎮、五東工業功能區外,其它區塊空間較小,不具備規模優勢。電力、道路、治污等配套設施無法集中供應,建設成本太高、戰線太長。工廠與工廠之間混雜着很多村莊和民居,由於污染、噪音以及相關利益矛盾引發的糾紛很多,協調處理難度很大,嚴重製約了企業發展。

二是主導產業的結構問題。在幾個主導產業中,帶鋸牀佔全國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70%、環形燈管的國內市場份額達80%、家用縫紉機的生產量已佔到全國總量的60%以上,但這些產業的產值都還只有4—5億元,產品大部分集中在低端。其它產業也很難找到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行業內產品結構趨同導致惡性競爭較為嚴重,行業發展空間比較狹窄,轉型升級的任務十分艱鉅。

三是企業的組織結構問題。企業以家族式為主,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股份制企業只佔3.36%。這些企業的生產、管理、營銷等各個方面離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差距甚遠。特別是隨着企業的不斷髮展壯大,家族式企業的缺點逐步顯現出來,比如觀念保守、管理粗放、決策獨斷、人才缺乏等等,一些企業在發展到產值達1億元左右的規模時,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經營管理危機。

四是要素的瓶頸制約問題。土地方面,國家進一步加強土地調控,先後實行了工業用地採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執行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等大量的調控措施,土地閘門未見絲毫鬆動。土地要素制約成為加快經濟發展的最直接瓶頸。今年,xx縣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僅為701畝,而實際上,全縣僅工業項目就需安排用地2000多畝,供需矛盾十分尖鋭,據xx縣創業創新研究和促進中心最近對4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放的《xx縣企業發展現狀與需求調查表》的調查問卷顯示,45%的企業都存在土地制約因素問題。資金方面,隨着中央從緊貨幣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企業資金成本開始呈現明顯上升勢頭,今年前兩個月,規模以上企業財務費用增長60%,調查問卷也顯示,90%以上的企業均存在着資金制約的共性問題。市場方面,原材料和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導致一批企業處於微利、保本甚至虧損狀態。調查問卷顯示,100%的企業都反映原材料上漲因素問題。例如,帶鋸牀的原材料漲幅達25%,防盜門的原材料價格上漲20%。人才方面,多數企業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難”已成為眾多企業頭痛的問題,技術型工人和高素質管理人才緊缺,更是構成企業創新發展的突出瓶頸,據調查問卷顯示,80%以上的企業均有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缺少的共性問題,主要是一技之長的生產技術人員和優秀的企業管理人才十分缺乏。

五是工業發展的環境問題。在硬環境方面,工業園區和功能區的基礎設施、基礎功能配套不完善,各種生產性、生活性設施缺失較多,導致企業辦社會、主輔無法分離,特別是人才引進成本很高。在軟環境方面,企業與周邊村莊的矛盾糾紛比較多,少數部門服務意識淡薄,審批繁、辦事難、干擾大等現象比較普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和項目順利實施。同時,新勞動法的實施,調查問卷中有75%的企業反映給企業帶來了不少影響,主要體現在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勞資糾紛增多、招工難度增大、勞動用工成本增加等。

六是與城市化的互動發展問題。雖然xx縣的工業化進程在逐步加快,但工業化的相對滯後、與城市化的互動發展滯後仍是造成xx經濟遠遠落後於周邊發達地區的主要因素,目前,xx縣的城市化水平為42%,城市化水平不高主要是缺乏工業這一必要支柱支撐和功能的互補性,體現在xx縣中等城市框架已基本框定,但縣城新老城區、仙都主景區、xx工業園區的“三區”互補互動發展的關聯度還不高,中心城市的人口集聚、產業集聚度不夠,城市的功能作用發揮和整合力、向心力還不夠,現代城市建設的水平還不高,組團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開放集聚能力、輻射帶動能力和文化服務能力還較為薄弱,特別是主城區與園區的基礎設施的統一規劃和功能定位的統籌協調性和對接性有待不斷完善提高。

當前,xx縣正跨入工業化中期的新階段,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許多紛繁複雜的內外部環境,國際背景、國內形勢、體制條件、市場環境、發展模式等諸多環境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這個特殊階段,環境背景決定方向,發展階段決定性質,結構特點決定品質。當前,有7個方面的趨勢性變化給企業發展和政府服務帶來了挑戰:

一是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隨着wto過渡期的結束,我國的對外開放邁入了一個新階段,國際市場一體化趨勢更加明顯,國際貿易關係日趨複雜,國內外的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對經濟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20xx年,xx縣實現進出口總額2億美元,同比增長47.2%,其中自營出口1.95億美元,增長46.4%,屬於剛剛起步的快速增長期。出口企業的市場還不穩固、網絡還不完善、經驗還不豐富、方法還不高明,根基還很脆弱。這迫切要求要用全球化的眼光、國際化的理念來分析判斷企業、行業、產業發展的動態,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和發展方向。更加重視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匯率調整、出口退税政策調整、貿易壁壘等對外經濟政策變化所產生影響的研究,增強企業的規則意識和主動適應能力。

二是宏觀調控政策變化的影響。這一輪的宏觀調控與以往相比,調控的重心和着力點從“調速度”向“調優”、“調好”轉變,都是圍繞“提高發展質量”目標作出的科學決策,且調控還在延續。國家出台的土地、環保、電價、金融等方面的經濟政策,也不會放寬且仍在延續。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前所少有,一些困難在增多、難度在增大,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帶來不利,不僅要密切關注,而且要有充分的準備。同時,隨着當前宏觀調控中行政調節力度的不斷加大,某種程度上、某些領域中也出現了行政審批迴潮的趨勢。這對地方政府的管理服務提出了新挑戰。只有沿着政策找出路,才能加快推動發展。必須儘快實行項目管理和政府服務流程的再造,保持政府、市場和企業的同向互動,這本質上也是對行政管理體制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是資本市場轉折性變化的影響。近年來,知識產權保護和資本市場建設已經成為國家的重點發展戰略。處在全球化狀態下的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背景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已經進入了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性建設已基本完成,上市資源更加豐富,機構性投資不斷增多,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公司法人治理功能、公司併購和資產重組功能進一步增強。因此,抓好上市工作,對企業來説,是從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轉化的重要途徑;對地方政府來説,是改善區域金融環境的重要載體。這些都有利於營造更好的區域企業文化,推動區域產業升級。

四是市場格局變化的影響。在短缺經濟時期,市場形態是產品供不應求,以生產為導向;過剩經濟時期,市場形態是產品供大於求,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產能的過剩,必定在競爭中優勝劣汰,當前,中小企業正面臨重新“洗牌”階段和“血拼”時期,整個工業市場正向相對穩定的壟斷時期邁進,市場形態以品牌為導向。這一時期,市場集中度高,品牌導向明顯,將逐步形成大企業壟斷市場的格局,企業、行業、區域將進入相對穩定的階段。這種壟斷格局一旦形成,產業、企業的流向將趨於穩定,招商引資將更加困難。這種變化,對政府工作,尤其是像xx這樣產業格局尚不穩定地區的招商引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這就迫切要求要善於跳出傳統的招商引資模式,努力尋找好的合作伙伴,與大企業、名牌企業合作,增強抗風險能力,走借梯登高、錯位發展、拾遺補缺之路,加快培育區域產業集羣,在市場格局中搶佔一席之地。

五是企業成長模式變化的影響。隨着新經濟、網絡經濟的蓬勃發展,要素市場不斷完善,企業生成發展由積累式向聚合式轉變,資本、人才、技術、信息等要素在短時間內即可實現有效整合,快速生成新的企業,並迅速做大做強成為巨型企業。同時,不同的企業類型、產業結構,對區域資源的配置、政府的行為將產生不同的影響。一方面,這為招商引資提供了廣闊空間;另一方面,又迫切要求着力研究資本和項目的對接問題,深入剖析區域企業形態,加快引進龍頭性、戰略性和補鏈型類型的項目,培育一批龍頭骨幹企業。

六是產業發展方式變化的影響。在短缺經濟時期,因為市場空間很大,產業發展主要是以生產者為主導的塊狀經濟,政府的作用重在放寬環境、放松管制。在現在市場過剩、產能過剩時期,同質同類產品形成了惡性競爭格局,產業集羣fa展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主導的發展模式,其形成的主導力量是政府和市場。一個區域產業能否發展,產業集羣能否形成,除了企業動力、市場特定環境外,關鍵在於政府。因此,政府在產業發展上必須強化主導、有所作為、有效作為。要遵循產業規律,深入分析產業集羣fa展的要素條件,着力完善產業規劃,強力推進產業招商,營造良好的產業配套環境。

七是企業對政府服務需求變化的影響。企業對政府服務的需求是多層次的,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需求的側重不一樣。在早期,企業選址考慮的主要是交通是否便利、資源是否豐富,是一種典型的區位經濟。早幾年,企業在選址時則主要考慮成本大小,包括勞務是否充足、土地是否低廉、税收是否優惠、電力是否充沛等等,是一種典型的窪地經濟。近年來,隨着各地優惠政策差距的基本消除,企業在集聚時更看重社會產業配套是否完整、創新資源是否豐富、發展環境是否和諧,這就要進一步深刻理解新時期的政府服務內涵,重點滿足企業在生產生活配套服務和產業集聚軟要素支撐方面的需求,切實提高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xx縣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與措施

中小企業是xx經濟發展的基礎所在、潛力所在、活力所在,是創業創新的主戰場。在新一輪經濟調整轉型提升的大背景下,xx縣要始終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道路,在注重擴大總量的同時更加強調以質取勝,加快促進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

一是要高度重視創新工作。着力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加快構建“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產學研聯、政府扶持”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着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確立企業在技術創新體系中的“三大主體”地位,構建以企業技術中心為主要形式的企業自主創新體系、以產學研聯合為主要紐帶的企業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以技術服務中介為主要載體的產業集羣創新體系、以中小科技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創新投融資體系的“四大體系”。採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多種創新形式,推廣先進製造技術,形成自己的獨特工藝方法,實現從模仿創新到自主創新的突破。充分利用市場、政策、環保等倒逼機制,增強企業創新的緊迫感,加快建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企業技術中心、研發中心、檢測中心和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對接市場需求,重點突破主導產業的高新技術、共性技術、關鍵技術、補鏈技術。鼓勵企業與“大院名校”緊密聯合,加快資金、技術等各種創新資源的整合。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搭建公共創新服務平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嚴格產品質量監管,進一步營造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業的濃厚氛圍。

二是要加快培育產業集羣。更加重視和強化中小企業的平台創建,硬件是要抓好園區的擴容提升,軟件是要抓好企業文化這一平台建設。要加強規劃引導,編制組織實施好《xx縣工業產業集聚發展與空間佈局規劃》,以大力推進工業經濟繁榮,培育“產業更加集中、發展更加強勁、特色更加明顯、優勢更加突出”的產業集羣為主線,重點發展機牀製造、汽摩配、金屬製品三大主導產業;着力培育電力電子、新型特種材料兩大高新產業;改造提升縫製機械、照明器具兩大傳統優勢產業。用好、用活《xx縣關於推進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和《xx縣工業經濟獎勵實施細則(試行)》,積極扶持重點產業、重點產品、重點項目,就土地、資金、高級人才和熟煉工人、技術研發引進、税改減免等方面給予傾斜性優惠,努力建設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產業集羣。大力培育行業龍頭骨幹企業,加快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輔導進程,積極開展技術趕超和傳統產業提升,加強品牌建設,深入實施名牌培育質量提升工程和標準化戰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引導企業迅速做強做大。圍繞行業龍頭骨幹,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羣,提高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積極發展與產業集羣相配套的專業市場、產品展銷、現代物流、信息中介、產業文化等生產性服務業。

三是要始終保持高強度投入。形成持續高水平、高強度的投入,以增量帶動存量調整,加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充分利用產業規劃編製成果,積極開展招商選資,引導企業瞄準國內外同行業龍頭,重點引進高科技、新產業的大項目、好項目,帶動產業跨越式提升。堅持引進外資與激活民資“雙輪驅動”,鼓勵企業大力開展技術改造。全面實行工業用地招拍掛制度,嚴格項目准入資格審查。有序推出小宗工業用地公開出讓和鼓勵標準廠房建設,滿足中小企業創業需求。積極開展挖潛節地,加大閒置土地處置力度,提高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建立重大工業項目用地儲備制度,為大企業、大項目預留髮展空間。

四是要努力加強要素保障。以行政區劃調整、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為契機,加快工業園區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修編,進一步拓寬發展空間,優化工業佈局。以全市率先完成低丘緩坡綜合開發利用規劃編制為良機,抓好規劃的組織實施,整合盤活和利用好可開發利用的低丘緩坡資源,切實保障工業經濟的用地需求。繼續以工業新城理念指導園區開發建設,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快環保、防洪、教育、商住、勞務、金融、商業、通訊、電力等配套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建成區道路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園區開發檔次和建設水平。繼續完善工業園區管理機制,加強行政服務體系建設,延伸市政公共服務網絡。深化園區、功能區投融資體制改革。堅持政府與企業雙重推動,加快出枱面向中小企業的融資優惠措施,建立中小企業融資綠色通道,緩解中小企業資金要素制約。儘快推出對欠發達地區的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中小企業創辦創業基地、創業中心等發展,加快建立中小企業孵化器創業種子資金,積極培育欠發達地區企業的上市與輔導工作。逐步拉開xx中等城市框架,加強中心城市建設,提高城市化水平,促進城市化與工業化的互動發展。

五是要不斷創優發展環境。作為省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建議除對欠發達地區實施好新一輪加快發展的扶持政策外,還要根據xx縣的實際情況,在某些重要環節、方面給予特別的扶持幫助。在工業發展平台上,能否優先考慮把xx工業園區列為全省28個重點開發區;在主體功能區劃分上,可以充分考慮把xx縣劃定為省級重點開發區域;在城市化與工業化互動發展上,必須打破區域限制,把xx縣納入《浙中城市羣fa展規劃》,使xx更好地接納浙中城市羣的城市輻射和產業輻射;在擴權強縣上,優先考慮把xx縣列為全省新一輪擴權強縣“9+1”先行縣;在投資政策、財力安排上,對欠發達縣要實行差異化的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等。作為當地縣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牢固樹立“善待企業”意識,尊重企業、支持企業、愛護企業、關心企業,全力營造“善待企業就是善待財富”的良好氛圍,建立以各類中小企業為對象的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網絡,扶持中小企業加快發展。更多地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和中小企業技術開發風險基金,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和新產品開發風險大等問題,支持企業拓展市場,鼓勵企業“走出去”,舉辦或組織企業參加各種大型展覽會、產品交易會,鼓勵企業進行市場開發戰略研究,爭取國內外更多市場份額。開展“走進企業、破解難題”專項行動,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要素、瓶頸制約問題,努力減輕企業的政策性負擔,不斷為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全力營造合力興工氛圍,增強企業克難發展的信心。

六是要積極引導企業自覺應對。作為政府,要密切關注中小企業面臨的各種困難與挑戰,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目錄導向,引導發展重點突破的產業和領域,優先發展好主導產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大力提升改造傳統產業;組織各行業專家、協會等深入企業調研,充分發揮縣創業創新研究和促進中心在政策研究解讀、諮詢服務、創業創新培訓、項目包裝等方面的應有作用,為行業、產業、企業把脈,找出產業鏈上的薄弱、缺失環節進行重點突破;引導和支持中小企業從事專業化生產和特色經營,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力求在技術、質量、服務特色上下功夫,以專補缺,以特立身,以小搞活,以新競爭,以精取勝;引導金融部門重點扶持一批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加大資本運作力度,增加市場融資、發行債券的機會;加強行業管理,由政府支持、企業自願,建立完善各種行業協會,加強行業協會的協調自律功能,努力形成政府、協會、企業三位一體良性互動局面。作為企業自身,面對新一輪經濟發展轉型期,在思想上要做好長期迎難準備,在形勢上要學會準確判斷,充滿信心,把握機遇,攻堅克難,積極應對,要按照市場變化積極調整產品和市場結構;要善於借梯登高,努力尋找好的合作伙伴,減少自身風險;要苦練企業內功,強化企業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經營者和員工的素質,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佔先機、贏得主動、創佳效益,加快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

【第10篇】金融機構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發展的調研報告

把自主創新(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原始創新、集成創新)作為中心任務,要求在經濟和科技戰略中集中體現自主創新;在科技任務中切實落實自主創新;在體制機制上有效保障自主創新;在政策措施上引導和激勵自主創新。而其中關鍵的環節是,應當建立一個功能完備的、高效的金融支持系統,以利於企業不斷提高技術創新的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公文易愛心文祕網文章- 找範文,到公文易愛心文祕網]

準確把握當今世界經濟、科技發展趨勢和內在規律,不僅對我國的科技事業,而且對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從世界各國科技與經濟發展的演進過程看,科技政策重點逐漸由促進科技的發展轉向促進自主創新,各國政府為刺激經濟發展,趨向於更積極地推動和指導技術創新,並努力將科技政策和產業政策、金融政策整合為一體。一方面,隨着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金融市場的交易效率、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效率和金融機構的交易效率逐步得以提高,使得金融業可以更好地為高科技發展和企業的自主創新服務。另一方面,金融業一直都在持續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世界各國經驗表明,企業自主創新從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必須依賴外部資金的支持。外源性資金的渠道主要是:政府(或其他社會團體)資助、股權融資、債務融資。現代金融業的發展,最突出的是金融創新的發展,金融創新逐步促進現代高科技的發展。

金融的運行具有其自身的運動規律,它是以還本付息為條件、有償使用的資本。這個特點決定了借款人,無論是科研機構,還是科技企業,必須保證把貸款使用在能夠產生經濟效益、能夠產生還貸資金的項目上。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持體系的建設,核心是制度建設和信用體系建設。具體説來,應該從幾個方面進行着手構建科技發展的金融支持體系:

一、鼓勵探索各種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持機制

一個可行的運行模式是,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和科技擔保公司合作,形成風險準備基金。由創新基金統一向銀行申請貸款,提供資金給科技型中小企業、“863”“攻關”計劃、重大專項等的承擔單位,通過集成科技資源,利用科技和金融結合的平台,支持高新技術企業。也可以通過科技貸款貼息,解決“風險與收益不對稱”問題,適當提高銀行對科技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的比例,企業承付基本利息,政府資金負擔上浮利息。例如,廈門市科技局為幫助科技型企業解決發展中的資金瓶頸,先後於xx年4月28日、8月8日,與中國工商銀行廈門市分行、中國建設銀行廈門市分行簽訂了“共同扶持科技型企業協議”,共同推進科技型企業的發展。xx年底,南京市科技局與交通銀行南京分行共同開展“銀政合作”試點,交通銀行在兩年內向南京市科技局推薦的科技項目給予8億元的授信額度,南京市科技局負責篩選重點項目向銀行推薦,對部分重點項目採用貼息引導科技貸款。

金融機構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發展的調研報告>; 二、探索建立科技產業發展銀行或中小企業發展銀行

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科技型企業設立專業化的科技發展銀行是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持體系建設的重要步驟。科技銀行或中小企業發展銀行的有效運作關鍵是要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如果銀行具備足夠的風險識別能力,就能夠有信心、有能力對科技項目進行貸款支持。相反,銀行如果沒有足夠的風險識別能力,可能選擇放棄這個市場。這就要求銀行要大力發展和應用現代風險管理技術和方法,通過各種手段有效降低對企業的信貸風險,積極探索和開展多種擔保形式,發放多種低風險的貸款;可以探索開展税款返還擔保、股票股權抵押、保單抵押、債券抵押、應收貨款抵押、其他權益抵押等多種貸款形式,解決企業合理的資金需要。

三、積極推進科技金融工具創新

科技部門可以聯合金融部門以創新的金融工具(如對重大科技專項資產實行證券化、發放可轉換債券、票據貼現等低風險業務)進行融資,既使銀行降低風險增加收益,又可以有效彌補產業化的資金缺口,實現科技和金融、政府和社會多贏共利的目標。例如,“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債券”,捆綁了12個開發區、發債規模8億元,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再例如,以股票作擔保的表外研發證券(swords)就是一種重要科技金融工具創新形式。swords是在生物科技企業發展初期階段常採用的融資方式。典型做法是:發行swords證券的企業負責管理投資運用;並根據預定價格的時間表有權收購所有公開發行的證券;相應地,投資者可得到在預先約定的時間段內以約定溢價價格購買該公司普通股的一個期權或認股證;一段時間後,該認股證可與原先購買的swords單位分開交易。

四、建立自主創新企業的貸款擔保制度

許多高新技術企業,規模普遍比較小,自有資金不足,對銀行而言風險偏大,因此,往往難以獲得貸款支持。為了促進扶持這些企業,政府可成立專門的擔保公司,為企業提供擔保。政府財政出資專門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的擔保基金,為創新型企業的融資提供擔保服務,是我國自主創新金融支持制度的必然選擇。設立貸款擔保制度,可以有效減輕政府出資的壓力,還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商業銀行貸款和民間資金,建立多點投資環境,有利於提高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項目的選擇和投資效率,從而形成“企業有所創新,銀行有所借款,政府有所保證”的有效機制以及較合理的貸款擔保和開放的資金供應系統,從金融支持上促進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美國小企業局向小企業發放直接貸款已於1989年廢止,而採用以貸款擔保方式對小企業進行支持。日本的貸款擔保措施更加完善,除對商業銀行貸款給予擔保外,還有中小企業信用保險公庫對信用保證協會的保證實行連環保險。1974年1月,台灣地區推動成立“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信保基金主要來源於當局及有關金融機構。信用保證的項目包括:一般貸款信用保證、商業本票保證之信用保證、外銷貸款信用保證、購料週轉融資信用保證、政策性貸款信用保證、小規模商業貸款信用保證、進口税捐記賬保證的信用保證、履約保證的信用保證、自創品牌貸款信用保證、青年創業貸款信用保證。在信用保證基金之外,1997年台灣當局又成立了“中小企業互助保證基金會”,推進各項輔導及互助保證貸款。該基金的主要運作為:中小企業互助保證為協助擔保品不足的中小企業取得銀行貸款。

五、着力培育良好的信用環境,建立合理的信用評級標準和體系

必須加大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投入,打造“信用社會”,提升企業自主創新的誠信環境。有關部門要搭建完善的共享信息平台,積極建立中小企業的信用記錄體系和中小企業信用諮詢機構,為銀行提供中小企業全方位、多視角信用狀況有償諮詢,可以使相關金融機構共享信用信息資源,信用狀況更加透明,降低了信息成本,金融機構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發展的調研報告風險定價成本也隨之降低。同時,信用記錄也增加了中小企業及其股東的違約成本,促使其主動增強對自身的風險約束。當前,特別要加大對惡意逃廢債務企業的懲處力度,發揮法律強制作用,讓失信者付出成倍的代價,形成不願失信、不敢失信的機制和制度。加強法制建設,不僅有助於保護中小企業的財產權,強化其供應商與顧客的履約義務,從而降低了中小企業經營中的不確定性,而且降低金融機構的信息成本和風險預期,強化了債務人的風險約束,因而會有實質性收效。

六、培育和支持一批中介服務機構

要改變現有科技中介機構服務單一、相互脱節、自我發展能力差的狀況,促使中介機構如科技擔保、評估推介等相互結合,為科技企業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綜合服務。政府可以通過認定資質、委託任務等方式,給予扶持。中介機構的長期生存和發展,應依靠其服務質量和信譽,開辦初期應得到政府部門經費支持,但要按照市場規律,引導其在競爭、服務中依靠自身能力求生存求發展,不能由部門長期供養。

七、要注重發展資本市場,建立和完善創業投資機制,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從國外經驗來看,許多小企業都是通過創業投資市場來獲得資金,最後發展成長為大企業的。通過風險投資形式為自主創新提供金融支持關鍵是要規避所謂的“上帝變野狗(god to dog)”現象,即風險投資企業出資時被視為上帝,一旦投入錢後被當做野狗並逐漸被擯棄所投資企業之外。這就要求培育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資本市場,確保風險投資基金的適時退出,加大對成長中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直接金融支持。

美國是創業投資比較發達的國家,20世紀90年代以來,其經濟得以較快發展,高科技產業貢獻很大,而高科技企業主要是通過創業投資市場籌資。1993年到1999年,美國風險資本急劇增加,1999年達到250億美元,1999年管理基金達到800億美元。目前,中國還沒有形成靈活有效的創業投資市場,中小企業通過創業資本方式籌資的比例很小。因此,中國政府要積極採取政策措施,創造一個有利於創業投資生產和發育的良好環境,比如:通過立法,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完善與創業投資相適應的組織形式、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完善企業上市、產權交易、兼併重組等資產流動機制,構建有效的創業投資體系,擴大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數額,緩解中小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

【第11篇】關於山東省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考察報告

關於山東省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考察報告

省政府諮詢委員會赴山東考察組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山東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了進一步學習山東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中的經驗做法,3月上、中旬,省政府諮詢委員會組織考察組赴山東考罕,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供我省領導參考。

一、山東省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情況

山東省國有經濟比重大,國有大中型企業多,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截止1999年6月底,全省各類企業(包括鄉鎮村辦企業)68411户,其中國有企業8107户,集體企業51763户。全省限額以上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3272户,其中大中型企業1402户,小型企業1870户。國有工業企業在全部限額以上工業企業中所佔比重:户數佔28.7%,資產佔63.9%,銷售收入佔48%,利税佔52.3%,利潤佔22.7%。全部國有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63.4%。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全部國有工業企業中所佔比重:户數佔42.8%,資產佔90%,銷售收入佔89.6%,利税佔95%,利潤佔99%。平均資產負債率62.5%。全省重點抓的111户重點國有企業在全部國有工業企業中所佔比重:户數佔3.4%,資產佔77%,銷售收入佔75%,利税佔93%,利潤佔94.3%。平均資產負債率59.96%。這111户重點國有企業是山東省國有工業的骨幹,是關鍵的少數。

黨的十五大特別是去年以來,山東省圍繞實現中央提出的三年改革目標,在總結前幾年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山東省大多數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三年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規劃。去年初制定了《關於111户重點國有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魯辦發[1999]5號),進一步明確了到2000年末山東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重點對象、任務目標和要求,對加快國有企業改革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為了貫徹落實好5號文件,今年以來,省裏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分片主持召開座談會,對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工作做了全面動員和部署;分管副省長召集有關部門負責人專題研究制定與5號文件相配套的辦法。目前已下發了3個:國有資產授權經營暫行辦法、重點國有企業年度財務審計評價辦法、重點國有企業增資減債意見。另外,國有企業管理者任職資格標準和認證辦法、科技貢獻獎勵辦法、年薪制辦法、離任審計辦法、向部分企業派駐稽察特派員辦法等,有的省政府已研究同意,有的正在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省經貿委組織專門班子,到地市抓落實,進行指導,並針對改革中的問題舉辦多場專題講座講解有關法律法規、基本知識和操作要領。同時,各地市各部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把貫徹5號文件、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做了大量工作。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之後,省委立即召開了七屆二次會議,專題研究山東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問題,省委、省政府制定了《關於貫徹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魯發[1999]24號)。這個意見共37條,對山東國有企業乞討革的目標、任務、措施作了進一步的分解、細化和明確,以確保實現江總書記提出的“三年率先”的要求。通過一系列的工作和措施,山東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出現了過去沒有過的新局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步伐明顯加快。

山東中小企業改革是從縣域企業改革起步的。80年代中期,周村就開始了鄉村企業的股份合作制改革,產生了一定影響。但真正取得較大突破的是諸城等市縣的改革。1994年8月在濰坊召開的第一次全省縣域企業改革工作座談會,拉開了全省縣域企業改革的序幕;1995年7月和1996年8月,省政府分別在諸城、濟寧召開了兩次全省縣域企業改革會議;1998年10月,省政府又在濟南召開了“全省中小企業改革工作會議”,這也是前三次縣域企業改革工作會議的延續和擴展,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領導同志出席會議並做了重要的講話。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山東的中小企業改革,始終堅持將鄧小平理論、中央的方針政策與山東實際相結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中央的方針政策與山東實際相結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鼓勵探索,尊重實踐,尊重羣眾的創造精神,因企制宜,紮實推進,在實踐中不斷深化、規範和發展,成為山東省整個企業改革工作中成績比較突出的部分,改革的成果越來越明顯地體現出來。

到去年上增年,山東已有58205户企業實選擇了各種形式的改革,佔全省企業總數的85%。其中國有企業已改制6370户,改制面為78.6%;集體企業已改制44364户,改制面為85.7%。股份有限公司565家,佔已改革企業總數的1%;有限責任公司6233家,佔總數的11.1%;股份合作制企業9818家,佔總數的17.4%;企業兼併2271家,佔總數的4%;出售拍賣7290家,佔總數的12.9%;承包經營5232家,佔總數的9.3%;租憑經營16706家,佔總數的28.5%;託管經營347家,佔總數的0.6%;企業破產1611家,佔總數的3.9%;合夥389家,佔總數的0.7%;其化形式6194家,佔總數的11%。

二、山東省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主要做法

1、加快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的公司制改革步伐,積極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山東省堅持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分層次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按照十五大關於“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規範的公司制改革”的要求,山東把公司制改革作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個必要步驟和重點任務來抓。全省111户重點國有企業、核心企業完成整體規範改制的90户,佔81.1%。其中,改為股份有限公司的12户,佔改制企業的13.4%;改為有限責任公司的78户,佔86.6%。111户核心企業共有子企業1035户,已改制674户,佔65.1%。改制的子公司中,有限責任公司567户,佔84.1%;股份有限公司82户,佔12.2%;股份合作制企業25户,佔3.7%。目前,111户重點企業中,有32個母公司或子公司為上市公司。公司制改革後,新型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開始形成,企業的領導體制發生了深刻變化,過去那種國有國營、工廠制的企業領導模式基本打破,建立了由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組成的法人治理結構;在明晰企業產權關係、建立國有資本出資人制度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政企職責分開,企業邁向“四自”、“兩體”有了明顯進步;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進程中,堅持“三改一加強”同步推進,引導企業在深化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上下功夫,企業積極轉換機制,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着力培育一批大企業集團,提高資本擴張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抓好大企業,着力培育一批規模大、實力強、效益好、市場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和企業集團,發揮大企業對全省經濟的支撐作用,是山東省近幾年堅持不懈的工作重點。“九五”以來,山東省從有利於資產優化配置、有利於國有經濟的戰略轉移、有利於企業集團形成合理經濟規模出發,通過兼併、合併、劃歸、投資控股等方式,內聯外擴,拉長優勢,壯大企業集團。目前,全省共組建大企業集團136個。在此基礎上,對大企業集團集中投入、加大技改力度,搞好資本運營、推行低成本擴張,注重技術創新,始終堅持名牌戰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集團的資本擴張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如青島市認真貫徹落實“抓大放小”方針,在“抓大”方面重點抓五項工作:一是培育一批大企業集團。初步形成了“十大”企業集團,其中9家進入全國500家大企業行列,海爾集團去年銷售收入達268億;加快培植新的“十強”企業,作為大企業集團的第二梯隊;抓緊扶植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十高”企業,使其儘快佔領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十高”企業,使其儘快佔領高新技術制高點。二是對大企業集團集中投入。“九五”前4年投入250億元技改資金集中用於大企業集團。從1995年開始每年重點扶持3-4個企業,集中目標,重點保護。三是實施低成本擴張戰略。如海信集團利用當地的優惠政策,在貴州、撫順、淄博等地對5家企業實施了以盤活資產為主的資本運作。四是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全市249户大中型企業中建立技術開發機構的佔38%,共建立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3家,其中國家級7家,省級14家,行業級1家。五是實施名牌戰略,創造出了市場前景廣闊、享譽國內外的70多種名牌產品,海爾冰箱、青島啤酒、雙星運動鞋、海信電視機、澳柯瑪冰櫃成為全國馳名商標。

3、加快上市工作進度,通過資本市場籌資發展。山東省把企業上市融資作為企業乞討革的重點,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建立上市一批、推薦一批、儲備一批的機制,積極培植上市資源,多渠道、多形式地推薦條件成熟企業上市。一是充分發揮已上市公司的潛能。截止今年3月,全省已有上市公司54家,58支股票他們採取的措施是:對已上市公司有較好的投資價值、回報率高、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積極爭取增發新股;對具備配股資格的上市公司,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注入優良資產,提高效益,創造條件,實現配股融資;鼓勵非上市的優勢企業收購、控股上市公司,通過買“殼”上市、借“殼”上市進入市場融資。二是爭取更多的企業上市。選擇效益好、發展潛力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向上市公司掛靠,通過上市公司兼併、吸收合併等方式爭取掛靠上市市、尋求自身發展。同時,積極控索其他上市方式和融資渠道。三是建立企業上市培育機制和上市資源儲備庫。公佈上市公條和工作程序,增加工作透明度,實行企業申報制。選擇一批規模大、效益好、資產質量優和高科技企業,建立上市資源儲備庫。對這些企業認真扶持,培植其發展,採取多種方式,力爭早日上市面上。此外,加強對原權證掛牌企業的監管和扶持,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採取多渠道、多形式逐步消化吸收權證掛牌企業和社會流通股,確保社會穩定。

4、採取多種形式,全面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山東省中小企業改革總的要求是,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堅持“三改一加強”並舉,多種形式放開搞活。改革的着力點和落腳點是轉機建制。當前,山東省中小企業乞討革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各地把改革重點從一般經營方式改革轉向產權關係改革,加大力度,整體推進。在面上推進的同時,一些平均持股的改制企業,通過增資擴股等辦法,適當增加了經營者和企業骨幹持股比例,探索出了職工入股、經營層控股、經營者持大股等新的股權結構形式。如淄博市1998年開始着手解決“均股制”問題,在規範運作的前提下,鼓勵經營層和經營者持大股,重點是把資產向經營者集中,有效解決平均持股造成的“二公有”、“二鍋飯”的弊端。這方面臨淄、恆台等區縣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企業出現兩個50%,即經營層持股佔50%,主要經營者持股佔經營層的50%。臨淄區持股超過百萬元的經營者有10人,200萬元以上有3人。他們指出,一股連利,十股連心,百股連命,抓住了這一點,就抓住了建立經營者約束機制的根本。二是把改制與轉變政府職能結合起來,實行配套推進。蓬萊市在企業改革過程中,撤銷了企業主管部門,成立行業管理辦公室,並依託各行業中的骨幹企業,組建社團性質的行業協會,為企業提供服務,效果很好。三是注重規範運作,企業經營機制得到轉換。一些地方把1999年作為企業改革規範完善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對企業乞討革進行全方位規範。煙台市出台了《關於改制企業規範運作的試行意見》,濟南、濰坊等市出台了公司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工作暫行規定和議事細則,德州市實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832家企業中,建立起較為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的佔80%以上。四是改革與調整完善所有制結構相結合。各地企業改革中,抓住產權關係改革這個關鍵環節,在放開所有權上做文章,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更求所活的原則,大力進行所有制結構的調整與完善。榮成市國有集體資產在社會資產中的比重由改革前的83%調整到目前的49%,經濟運行質量顯著提高。德州市三級國有、集體企業由原來的2567家減少到837家,資產總量由209.85億元減少到123.9億元。有832家企業通過改革變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有548家企業通過公開出售、拍賣轉為個體私營,吸股資本金5.3億元,盤活存量資產43.8億元,新注入資金13.8億元,收回資本金3.02億元。通過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國有資產的運行質量明顯提高。1999年1-5月,全市國有和國有控股140家工業企業,資產增值率達到108.9%,其中67家骨幹企業資產增值率達到116.4%。五是改革與發展相結合,企業經濟效益快速增長。各地在改革中,注重把企業改革與資產重組、資本運營、技術創新及經濟結構調整相結合,正確處理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增強企業的發展後勁和發展潛力,企業效益快速增長。濟南市通過多種形式改制,到去年上半年企業淨資產比改革之初的1994年增加了1.2倍,年銷售收入提高1.3倍,實現利潤提高1.6倍,上繳税金提高1.3。

5、制定和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建立與市經濟相適應的激勵約束機制。一是制定和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配套改革政策,是企業改革工作得以規範運作,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證。因此,山東省非常重視改革配套政策的制訂,並在實際工作中不斷修改、完善。如青島市制定印發了《我市資產運營機構非資產運營職能分解移交實施方案》,進一步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對資產經營公司非資產運營職能進行剝離;威海市制訂了《關於改制企業職工持股會的試行辦法》、《關於加強改制企業土地資產管理的試行辦法》等,有力地保障了改革工作範有序進行。在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同時,山東省其他領域的改革同步推進。青島市組建了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統一對全市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農村社會保險工作進行管理,進一步深化了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城建、旅遊、外貿以及科技、教育、衞生、文化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明顯進展。二是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大分配製度改革力度,積極探索和鼓勵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使個人收入與其貢獻和承擔的風險緊密持鈎。青島、淄博、威海等地對一些企業實行經營者年薪制與期股制,既有利於較長時期內穩定經營者隊伍,又有利於調動和增強經營者的積極性和責任心。青島市制定了《關於實行企業經營者薪制的試行意見》,在20户企業先行試點,已有11户簽訂了《考核目標責任書》。同時還擬訂了《企業經營者實行期股期權激勵的試行意見》。

6、轉變政府職能,為國有企業改革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到位以後,政府對企業不再直接管理,如何加強對企業的宏觀調控,確保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山東省各級政府在抓好機構改革的同時,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強化為企業服務的意見,努力減少審批項目和環節,提高辦事效率,減輕企業負擔,堅決制止亂收費為國有企業改革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淄博市監淄區在學習借鑑外地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提出宏觀調控,放權經營,強化監督,搞好服務的思路。一是宏觀調控,放權經營。“產改”以後政府不再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而是突出行業管理職能,通過統籌規劃、政策引導、組織協調、提供服務等方式對企業進行宏觀管理。二是強化監督,依法行政。改制後,政府一方面對企業不再直接管理,另一方面着重抓工商、税務、審計、統計監督,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維持公平競爭。三是強化服務,轉變作風。轉變政府職能,規範政企關係是重要的,但代替不了轉變工作作風,必須“兩轉”結合,搞好服務。重點是搞好信息服務、技術服務、人才服務,做好再就業工作,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加強行政體系建設。

三、山東省國有企業改革給我們的啟示

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經歷了20年的艱難推進,目前正處於攻堅階段。湖北是全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之一,國有企業數量多,資產存量大,下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務重。如何實施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需制訂一套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既以中央的方針政策為準繩,又要結合湖北實際。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把改革向縱深推進。山東省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值得借鑑,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

1、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步伐。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關係到國有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大課題。要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儘快在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形成企業優勝劣汰、經營者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技術不斷創新、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方面取得進展。

2、搞大搞強重點企業集團。按照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要求,儘快完成對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改組,促進國有資本向重要產業和關鍵領域集聚。按搞大搞強、搞精搞專、綜合整治、退出淘汰四種類型,進行分類指導。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分批的原則,集中力量抓好重點企業集團的發展,不斷提高大企業集團的資本擴張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市場開拓能力和跨國經營能力。

3、放開搞活經濟活國有小企業。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對放開搞活國有小企業提出了明確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門要在認真貫徹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擴展範圍,以產權改革為突破口,以轉機建制為着力點和落腳點,堅持“三改一加強”並舉,因企制宜,分類指導,一企一策,進一步採取多種形式放開搞活國有小企業。

4、建立有效有經營者選拔任用、分配機制、監督約束機制不夠健全,已成為制約我省國有企業競爭力和活力的重要因素,必須按照十五大和十五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大改革步伐。重點推進分配製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積極試行國有企業經營者目標管理年薪制和經營者持股、期股制度,控索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多種有效形式,改進國有企業經營者選擇任用辦法,建立健全約束機制。

5、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各級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努力減少審批項目和環節,凡具備條件的都應實行核准、備案制。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努力減輕企業負擔,提高辦事效率,堅決制止亂收費,杜絕“管、卡、壓”。同時強化為企業服務的意識,把轉變工作作風與轉變政府職能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健全信息服務體系,技術服務體系、人力資源開發服務體系和籌融資服務體系。

標籤: 多篇 報告 企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ykvl8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