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多篇)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多篇)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多篇)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總結 篇一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

【1】環境承載力

①定義:養活的人口數(生存)

②影響因素:資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資源決定,木桶效應)、經濟等

③特點: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世界100億,中國16億

合理人口容量,定義:養好的人口數(發展)

影響因素:

①自然環境:正相關(現實人口間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開放程度:正相關(日本、荷蘭、比利時利用別國資源)

③本國自然資源:正相關

④生活質量、消費水平:負相關

⑤科技發展水平:當多開發的資源大於多需要的資源:正相關;當多開發的資源小於多需要的資源:負相關

⑥貧富差距:負相關

1人口增長快慢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直接原因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長模式

(1)工業革命以前原始人口增長模式特點高高低原始社會傳統人口增長模式特點高,高較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2)工業革命時特點高低高(18世紀——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20世紀50年代)起普遍存在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3)近現代特點三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原因: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和醫療衞生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育觀念及行為的變化)

3人口零增長國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羅斯,德國等人口負增長國家;英國,比利時,芬蘭等

4促使中國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個:

1社會經濟因素

2制度因素

3計劃生育

【3】

1、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氣候的變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巖石圈、生物圈等圈層得以不斷改造,生物對地理環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於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聯繫有機界與無機界,促使化學元素遷移;改造大氣圈,使原始大氣逐漸演化為現在大氣;改造水圈,影響水體成分;改造巖石圈,促進巖石的風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環境創造了生物,生物又創造了現在的環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環境的生物,同時又是地理環境的塑造者

(3)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舉例:我國西北內陸——由於距海遠,海洋潮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乾旱的大陸性氣候——河流不發育,多為內流河——氣候乾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發育差,有機質含量少。

2、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1)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緯度地帶性):受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自然帶沿着緯度變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這種分異是以熱量為基礎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熱帶雨林帶,其兩側隨緯度升高,是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

(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經度地帶性):受海陸分佈的影響,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大陸內部產生的有規律的地域分異,這種分異是以水分為基礎的。例如:中緯度地區(特別是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從沿海到內陸出現: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在高山地區,隨着海拔高度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狀況差異很大,從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帶。舉例:赤道附近的高山,從山麓到山頂看到的自然帶類似於從赤道到兩極的水平自然帶。

因素P8

地理好不好,知道這些趣聞很重要!

海拔最高的山峯:珠穆朗瑪峯,位於中國及尼泊爾交界,海拔8844米。

海拔最低的火山:日和山,位於日本仙台市,海拔3米。曾經海拔6米、位居日本第二矮的日和山,被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沖刷,一度被推斷為已經消失不見。但是日本國土地理院再次對受災地沿岸地形進行測量時確認,日和山的實際海拔為3米。至此,日和山成功超越了一直位居全國第一矮的大阪市港區天保山(4.5米)。

從地球地心到頂部最高的山峯:欽博拉索山,位於厄瓜多爾,海拔6,310米,距離地心6384.10千米。欽博拉索”印第安語是“雪山”的意思。欽博拉索山是一座圓錐形的死火山。有5座峯巒,最低的都有4694米。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珠穆朗瑪峯是世界最高峯。珠穆朗瑪峯頂峯高達8848米。但沒有多少人知道南美洲厄瓜多爾欽博拉索山,其海拔高度6310米,雖然沒有珠穆朗瑪峯高,但欽博拉索山是距離地心最遠的高峯。科學家通過人造衞星測定,地球既不是標準的球形,也不是標準的橢圓球形,而是一個南大、北小、中間鼓的“梨形”。所以,假若世界最高峯的決定不是從海平面算起,而是從地心算起的話,位於貼近赤道地區的欽博拉索山的頂峯才是距離地心最遠的一點。因為,欽博拉索山頂峯距地心的厚度為6384.10公里,而珠穆朗瑪峯距地心的距離為6381.95公里,比欽博拉索山少2.15公里。欽博拉索山成為一座“另類”的世界最高山峯。欽博拉索山也就成為地球最厚的地方。

從結構體底部到頂部的最高峯:冒納凱亞火山,位於美夏威夷島,海拔4,207米,海下5,996米,總高達10,203米。

冒納凱亞火山,體積達7萬5,000立方千米,它也是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山。世界上最高的天文台就建在冒納凱亞火山頂上。山頂經常覆蓋着皚皚白雪,當地人叫它雪山、白山。夏威夷大島很多地方都能看見它。

最高的島上山峯:查亞峯(海拔4884米)位於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省的最東端,是大洋洲最高峯也是地球上島嶼的最高點。

最長的陸上山脈:安第斯山脈,長約7,500千米。

最長的海底山脈:中洋脊,長約80,000千米。大洋中脊又稱為中央海嶺,是指貫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徵相似的海底山脈系列。中洋脊為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東,稱東太平洋海隆(海嶺)。大西洋中脊呈“S”形,與兩岸近於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大氣運動 篇二

第一節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一、大氣的受熱過程

1、大氣的能量來源:太陽輻射能

2、大氣受熱過程及温室效應

二、熱力環流——地面冷熱不均形成的空氣環流

1、熱力環流中温度和氣壓值的比較方法(參看課本P30圖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氣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點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温越低。⑵氣壓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壓;對同一地點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氣壓值越低。

三、大氣水平運動——風(參看課本P31圖2.5、2.6、2.7)

第二節氣壓帶和風帶

一、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1、三圈環流——記氣壓帶、風帶名稱及各風帶的風向(參看課本P34圖2.10)

2、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導致氣壓帶、風帶也隨季節移動,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二、北半球冬夏季節氣壓中心

1、北半球冬夏季節氣壓中心分佈(參看課本P37圖2.13、2.14)

2、季風環流(參看課本P38圖2.15)

3、副熱帶高壓與我國的降水和旱澇

三、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1、氣候影響因素:一個地方氣候的形成是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海陸分佈、地形、洋流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2、世界氣候類型分佈、成因、特點彙總

1、冷鋒、暖鋒與天氣變化(參看課本P41圖2.18、2.19、2.20)

2、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系統(參看課本P44圖2.22)

3、掌握鋒面氣旋的結構、冷暖鋒判斷方法、降水位置(1)鋒面氣旋:地面氣旋一般和鋒面聯繫在一起,稱鋒面氣旋。氣旋是氣流輻合上升系統,尤其鋒面上氣流上升更強烈,往往產生雲、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風天氣。

(2)鋒面的位置:鋒面出現在低壓槽中,與槽線重合。

(3)鋒面類型的判斷:①以槽線為界,高緯來的是冷氣團,低緯來的是暖氣團。②標出氣旋水平方向氣流

的流向(北半球逆時針輻合,南半球順時針輻合),依據冷暖氣團的移動判斷冷暖鋒面:如果冷氣團主動移向暖氣團,形成冷鋒;如果暖氣團主動移向冷氣團,形成暖鋒。③標出雨區:冷鋒降雨在鋒後,暖鋒降雨在鋒前。

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

第一節自然界的水循環

1、水體分類(課本P54)2.河流主要補給類型及特點

3、水循環類型(課本P55圖3.3)

第二節大規模的海水運動

1、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佈

⑴ 流形成因素:盛行風是海水運動的主要動力,洋流前進時還受陸地形狀的限制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⑵表層洋流分佈規律:(參看課本P57圖3.5,掌握各大洋洋流分佈及洋流名稱)

2、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參看課本P58~60)⑴對氣候的影響(參看課本P59案例1)

⑵對海洋生物資源和漁場分佈

⑶對海洋航行的影響:順洋流航行可以節約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霧不利航行;洋流從北極地區攜帶冰山南下威脅航海。

污染的的影響:加快淨化速度,擴大污染範圍。

3、洋流流向和性質的判讀方法

步驟:⑴根據等温線分佈判斷南北半球——若某海區水温北低南高,説明是北半球的海區;反之是南半球。⑵判斷寒暖流

依據:①暖流流經的海區,海水等温線向高緯凸,寒流流經的海區,海水等温線向低緯凸。(即洋流流向與等温線的彎曲方向相同)②由低緯流向高緯的是暖流,有高緯流向低緯的是寒流。例如:右圖中,從等温線的分佈特點可判斷是南半球,流經AB附近的是暖流(等温線向高緯凸,此海域水温比同緯度相鄰海域高;也可根據流向是從低緯流向高緯來判斷),流經CD的洋流是寒流。

第三節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1、水資源的分佈(課本P61圖3.10)

⑴各大洲的分佈:亞洲多年平均徑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⑵各國的分佈:巴西多年平均徑流量最多,我國居第六位

⑶我國水資源分佈:空間上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時間上夏秋多,冬春少2.水資源與人類社會

⑵ 資源的數量影響經濟活動的規模大小;水資源的質量影響經濟活動的效益

⑶ 技發達的近現代,人們大量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水,陸續開採深層地下水,開發海水淡化技術;修建跨流域調水工程緩解水資源空間分佈不均,修建大型蓄水工程緩解水資源時間分佈不均。

3、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及合理利用水資源措施

第一節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1、內力作用——能量來源於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能。(課本P69~70)

2、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及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參看課本P71圖4.3—4.6,地圖冊P32-33)

3、巖石圈的物質循環(參看課本P72圖4.8)①巖冷卻凝固

③變質作用

④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

第二節山地的形成(內力作用為主)

1、褶皺山和斷塊山(課本P73~74)

2、

板塊運動與地貌(參看課本P73圖4.10)

3、地質構造與找礦、找水

① 斜:良好的儲油構造;②向斜:儲水構造,常形成自流盆地。

4、地質構造與工程建設(課本P74活動)

①工程建設選址,應避開斷層,以免誘發地震、滑坡、滲漏、坍塌等地質災害。②開鑿隧道通常選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穩定,不易積水。5.火山(課本P75)

6、山的對交通運輸的影響(課本P76活動)

第三節河流地貌的發育

1、河流的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課本P77圖4.17,P78圖4.18)

2、河流地貌對聚落分佈的影響

第一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整體性(課本P85案例1,P87~89案例2和案例3)

⑴形成: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大氣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繫的整體。

⑵表現: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擾而變化,會導致其它要素及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

2、地理環境的整體功能(課本P86)第二節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陸地自然帶:陸地上不同地區,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不同,水熱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又形成與之對應的植被和土壤類型。相應的氣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寬度、呈帶狀分佈的陸地自然帶。

2、三種地域分異規律(課本P91~94)

3、非地帶性分佈現象:在地帶性分異規律的基礎上,陸地環境受海陸分佈、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帶性因素影響,使陸地自然帶分佈規律表現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鮮明,稱為非地帶性分佈現象。例如:⑴沙漠中的綠洲;⑵南半球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缺失

4、陸地自然帶與氣候的對應關係(課本P39圖2.16,P91圖5.6)

表1.氣候分佈規律圖

表2.陸地自然帶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行星地球 篇三

第一節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體是宇宙間物質存在的形式,如恆星、行星、衞星、星雲、流星、彗星。2.天體系統:天體之間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課本P4圖1.4)

1、太陽系八大行星由近及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八大行星分類(課本P5圖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課本P6)一、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陽大氣的成分主要是氫和氦;太陽輻射能量來源是核聚變反應。2.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課本P8圖1.7)

⑴提供光熱資源;⑵維持地表温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⑶煤、石油等礦物燃料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後積累下來的太陽能;⑷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站的主要能量來源

二、太陽活動影響地球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課本P11)

⑴世界許多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和黑子變化週期有一定的相關性(課本P11活動);

⑵造成無線電短波通訊衰減或中斷;⑶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⑷兩極地區產生極光;⑸地球上水旱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生與太陽活動有關。

第三節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二、太陽直射點移動

1、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如圖示

2、地球公轉過程中兩分兩至點的判斷

依據:看日地球心連線和赤道的位置關係——連線在赤道以北説明太陽直射23°26′N,則地球處於公轉軌道

上的夏至點;連線在赤道以南説明太陽直射23°26′S,則地球處於公轉軌道上的冬至點簡便方法:看地軸——地球逆時針公轉時,地軸左偏左冬,地軸右偏右冬。如下圖

3、地球公轉過程中速度變化的判斷

依據:1月初,地球運行至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運行至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

二、晝夜交替和時差

㈠晝夜交替

1、⑴晝夜現象產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發光;⑵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轉。

2、晨昏線的判讀:在晨昏線上任找一點,自西向東越過該線進入晝半球,説明該線是晨線,反之是昏線。3.晨昏線與赤道的關係: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終年晝夜平分。

4、晨昏線與太陽光線的關係: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為0度。5.晨昏線與地軸的夾角變化範圍:0°~23°26′

6、太陽高度的分佈:晝半球上>0°,夜半球上<0°,晨昏線上=0°。7.晝夜交替的週期:一個太陽日=24小時

㈡地方時的計算1.地方時計算原理:

①地方時東早西晚(同為東經,經度越大越偏東;同為西經,經度越小越偏東;一東一西,東經偏東時間早)②同一條經線上地方時相同

③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既1°=4分鐘)2.地方時計算方法:

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鐘?兩地經度差

説明:①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加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減號。②經度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為東經或同為西經相減;一為東經一為西經相加。③計算步驟:確定兩地經度差;換算兩地時間差;判斷兩地東西方向;帶入計算。3.晝夜長短的計算

⑴晝弧:任一緯線落在晝半球內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緯線落在夜半球內的部分。

⑶計算:①晝長=晝弧對應的經度數÷15°;②夜長=夜弧對應的經度數÷15°㈢區時的計算

所求地的區時=已知地的區時±兩地時區數差

説明:①時區數的計算:當地經度數÷15°,商四捨五入得時區數。

②時間差的計算:同減異加——兩地同為東時區或西時區相減;一為東時區一為西時區相加。

③加減號的選用條件:東加西減(同為東時區,時區數越大越偏東;同為西時區,時區數越小越偏東;一東一西,東時區偏東時間早)

㈣光照圖的判讀方法和步驟1.標自轉方向,判斷晨昏線2.定日期:

⑴北極圈出現極晝(或南極圈出現極夜)為6月22日;⑵北極圈出現極夜(或南極圈出現極晝)為12月22日;⑶晨昏線與經線重合,為3月21日或9月23日。3.時間計算:⑴找特殊時刻點:

①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為6點點;②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為18點;③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地方時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經線地方時為24點或0點。

⑵依據經度相差15°地方時相差1小時,東早西晚,東加西減的原則推算時間。4.確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座標

⑴ 日期定直射點的緯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⑵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是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即地方時為12點的經線。

三、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1、偏移規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轉。

2、判斷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體運動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為水平運動物體偏轉方向。

四、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⒈晝夜長短變化規律(參看課本P18)如右圖:⑴太陽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晝。⑵太陽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且緯度越高夜越長。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晝長達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極夜。⑶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地均為6:00時日出,18:00時。

⑷極晝極夜範圍的變化規律(如上圖,以北半球為例):春分過後北極點開始出現極晝,春分到夏至極晝範圍由北極點擴大到北極圈,夏至到秋分極晝範圍由北極圈縮小到北極點;秋分過後北極點開始出現極夜,秋分到冬至極夜範圍由北極點擴大到北極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極夜範圍由北極圈縮小到北極點

⒉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⑵ 度變化:一天中,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⑵季節變化: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迴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達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南迴歸線及其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達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⑴計算公式:H=90°-緯度間隔

説明:所求點與直射點的緯度間隔計算遵循同減異加——所求點與直射點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減,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陽高度大小比較:離直射點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即與直射點緯度間隔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帶

1、四季劃分依據是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的變化。2.劃分的方法有三種:

(1)物候四季:3、4、5月為春季,6、7、8月為夏季,9、10、11月為秋季,12、1、2月為冬季。(2)傳統四季:以“四立”為起始點。(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為起始點。

3、五帶的劃分依據是年太陽輻射總量從低緯向高緯遞減,界限是南、北迴歸線和南、北極圈。

4、黃赤交角與迴歸線、極圈之間的關係

⑴黃赤交角的度數等於南北迴歸線的緯度數,與極圈的緯度數互餘。

⑵如果黃赤交角變小,南北迴歸線度數變小,極圈度數增大,從而使熱帶和寒帶的範圍縮小,温帶範圍擴大。如果黃赤交角變大,南北迴歸線緯度變大,極圈緯度減小,熱帶和寒帶的範圍擴大,温帶範圍縮小。

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

一、地球的內部圈層1.地震波

2、地球內部圈層——根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劃分三個圈層。

二、地球的外部圈層

期末高一地理複習提綱 篇四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

【一】

河流搬運能力降低,促使沉積發生,形成堆積地貌。常見的河流堆積地貌主要有以下幾種:

(1)沖積扇平原

沖積扇是河流出山口處的扇形堆積體。河流出山口後,比降顯著減小,水流又分成許多交漢,成扇狀向外流動,河流能量顯著降低,大量物質堆積下來,又有利於河流改道。隨着各支汊的不斷堆積和變遷,就形成沖積扇。沖積扇的物質結構,一般是頂部物質較粗,主要為沙、礫,隨着水流搬運能力向邊緣減弱,堆積的物質逐漸變細,邊緣一般多為沙、粉沙及亞粘土,分選性較好,所以沖積扇是較好的含水層,邊緣常有泉水出露,可發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隨山地間歇抬升,也可形成疊置沖積扇。

(2)河漫灘平原

河漫灘平原發源於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區,河流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河流往往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的面積逐漸擴大,在枯水季節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見下圖)。

洪水季節,河漫灘被洪水淹沒,繼續接受沉積。如果河流改道,河漫灘被廢棄。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灘平原。

(3)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區的沖積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積佔優勢的產物。河流到達海洋人海口處,由於流速極緩、水流擴散,將攜帶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積下來,加上海潮頂託,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頂尖朝向陸地的三角形,地勢平坦,河網稠密,且縱橫交錯,河道由分汊頂點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狀。若干個三角洲連在一起,便形成廣闊的三角洲平原。

【二】

1、喀斯特地貌名稱的由來(閲讀歸納)喀斯特是歐洲原南斯拉()夫的一個石灰巖高原的名稱,那裏發育着各種奇特的地貌。19世紀末,歐洲學者借用該地名稱呼石灰巖地區的地貌,水文現象和景觀。後來“喀斯特”一詞成為世界各國通用的專門術語。

2、我國喀斯特地貌的分佈與研究(閲讀知識窗)喀斯特地貌在我國又被稱為巖溶地貌、徐霞客,早在歐洲人之前就對廣西、雲南、貴州一帶的喀斯特地貌進行實地勘察,記錄與成因分析,《徐霞客遊記》中有世界上研究喀斯特現象的最早紀錄。

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重點分析)喀斯特作用的本質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的溶蝕與澱積作用。其溶蝕與澱積的作用分別體現了化學過程: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影響其形成的因素可以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

(1)巖石圈:首先巖石不可溶性是最基本的條件,形成喀斯特地貌最主要的可溶性巖石是碳酸鹽類巖石如:碳巖、雲巖等,其次是透水性,巖石空隙與裂隙越多,透水性愈好,喀斯特地貌發育越典型。

(2)水圈: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離不開水,氣候愈濕潤,降水愈豐富,地表水與地下水的流動性愈好,從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的發育程度。

(3)大氣圈:首先大氣中的與水體中CO2的含量是影響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重要物質,其次氣温愈高,有利於加快上進化學反應,可促進喀斯特地貌的發育,由此,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一般分佈在較低緯度地帶。

(4)生物圈:水的溶蝕作用不僅取決於水中CO2的含量,而與水中有機酸與無機酸的數量有關,而水中酸性含量與生物的生命活動密切相關。

【三】

【1】環境承載力

①定義:養活的人口數(生存)

②影響因素:資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資源決定,木桶效應)、經濟等

③特點:不確定性和相對確定性。世界100億,中國16億

合理人口容量,定義:養好的人口數(發展)

影響因素:

①自然環境:正相關(現實人口間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開放程度:正相關(日本、荷蘭、比利時利用別國資源)

③本國自然資源:正相關

④生活質量、消費水平:負相關

⑤科技發展水平:當多開發的資源大於多需要的資源:正相關;當多開發的資源小於多需要的資源:負相關

⑥貧富差距:負相關

1人口增長快慢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直接原因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長模式

(1)工業革命以前原始人口增長模式特點高高低原始社會傳統人口增長模式特點高,高較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2)工業革命時特點高低高(18世紀——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20世紀50年代)起普遍存在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3)近現代特點三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原因: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和醫療衞生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育觀念及行為的變化)

3人口零增長國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羅斯,德國等人口負增長國家;英國,比利時,芬蘭等

4促使中國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個:

1社會經濟因素

2制度因素

3計劃生育

中國地理8個有趣的冷知識,看完漲知識了!

1、與其它省交界最多的省份,陝西省與內蒙古,都是與八個省市接壤

2、行政面積最大的縣和地級區

若羌縣面積達 20.23萬平方公里,略小於朝鮮半島(朝鮮+韓國,總計22萬平方公里)可以説是非常大了

且末縣面積13.86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安徽省的面積(13.97萬平方公里)雖然比第一小不少,但仍然龐大

3、世界上離海最遠的地方在我國的新疆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處中國西北邊陲,亞歐大陸中部,是中國面積最大、陸地邊境線最長的省份。離海最遠的地點位於阿拉山口附近,靠近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邊境線。距離最近的海洋也有將近2500多公里。

4、與外國接壤邊境線最短的省份

甘肅很神奇,細看地圖,和蒙古國接壤。

5、中國唯一一個沒有B車牌的省。

大家都知道,每省的車牌A是省會城市,一般來講B是給除了省會城市之外的,最主要城市。所以每個省都有自己的車牌B。像什麼湘B,貴B,黑B,青B,贛B等各省的B車牌。不過您可能沒注意過,中國有一個省的車牌卻是沒有B的。這就是雲南,雲A是省會昆明,後面直接就是雲C昭通了。那麼雲B去哪了?其實以前是有云B的,就是東川。

不過,東川市被撤銷,設為了昆明市的東川區。而云南省並沒有把各省的車牌依次向前提,仍然保持了原來的字母。所以現在,雲南成為中國唯一一個沒有B車牌的省。

6、江蘇海岸線長度短於廣西

不要被地圖騙了,因為江蘇的海岸線基本是直的,島嶼也少。沿海以灘塗為主,不適合建港口。

7、中國有座地級市跟五個國家交界

這座地級市在南海省,就是新成立的三沙市。三沙市統管西沙、中沙、南沙三大羣島,市政府駐地在西沙永興島。三沙市分別跟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交界。同時三沙市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不過常住人口只有幾千人。

8、西藏尼瑪縣

在西藏北部,有一個縣名叫尼瑪縣。在藏語中,尼瑪被意為“太陽”,也就是太陽縣。這裏原屬納倉部落,17世紀末歸西藏噶廈管轄,最終於1983年正式成立尼瑪縣,隸屬那曲地區。尼瑪縣很大,將近7.25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台灣的面積,而且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被稱作高原上的高地,在這裏,頗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氣勢。

地理趣聞——世界上最危險的鳥

我們國家有很多種動物,天上飛的,地下走的,天上飛的在我們大家的印象中都是很弱小的,因為小鳥都看着很脆弱。但是有一種鳥就連馬都能踢死,這樣鳥大家知道是什麼鳥嗎?大家是不是都很驚訝,究竟是什麼鳥呢?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它就是鶴鴕,它還叫食火鳥。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鳥類,是他們鶴坨科一味地代表,雖然它的體型排在第三位,但是它的危險係數可是排在第一位的。它雖然是鳥類,但是它們卻不會飛,它的體型高1.7米,大約有70千克這麼重。

它們最愛吃的就是種子和漿果了。偶爾也會吃一點小動物,在的時候它被吉尼斯紀錄評為全世界最危險的鳥類。不過它能成為全世界最危險的鳥類還要歸功於它的爪子。

它有腳有三趾,每個腳趾都有和鋒利的爪子,它們因為擁有12釐米長的爪子而出名,這些爪子都類似鋒利的匕首一樣。能夠很輕易的用爪子將人開膛破肚,他們跑的比較快,擅長跳躍,能夠很輕易的從地下把他們想吃的種子挖出來。

他們都很害羞,只有受到很強烈的騷擾才能發出攻擊,它可以説有一個絕招了,那就是在它們受到騷擾的時候就會用它的掃堂腿,這樣的絕招一般動物都是招架不了的,如果對方是一個敵人,直接就能把人類的內臟用爪子勾出來。對付狗和馬只需要一腳就可以致命。

尤其是剛剛生完寶寶的鶴坨,簡直就是火藥,這時候的他們都很敏感,附近只要有其他生物它們就會覺得自己的寶寶有危險,所以就會對對方發出攻擊。媽媽保護孩子是天性,即使在動物的眼中也是一樣的。

高一地理知識點重要整理 篇五

洋流分類

1、按成因:

風海流:形成動力為大氣運動,規模很大。例如:西風漂流、信風帶內的洋流。

密度流:由密度差異引起,多出現在封閉海域與外洋之間。例如:地中海與大西洋之間、紅海與印度洋之間。

補償流:分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兩岸。例如:赤道逆流、祕魯寒流。

2、按性質:

暖流:從水温高的海區流向水温低的海區,多由低緯流向高緯或為下降流。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灣暖流。

寒流:從水温低的海區流向水温高的海區,多由高緯流向低緯或為上升流。典型的有:千島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3、按地理位置:

赤道流:分佈於赤道附近海區。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

大洋流:分佈於大洋中心,這種洋流類型較多。

極地流:分佈於極地海域。例如:南極繞極流。

沿岸流:分佈於沿海海域,受陸地影響大。例如:我國的沿岸流。

影響洋流分佈的因素:

盛行風是海洋水體運動的主要動力,海水在盛行風的吹拂下,形成規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佈與地面風帶模式及其分佈有着密切關係。

除了盛行風以外,還有海陸分佈、地轉偏向力等因素,它們共同,形成了實際的大洋洋流分佈。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 篇六

高一地理複習提綱

【一】

1人口遷移:(1)必須改變定居地(2)改變定居地須持取一段較長時間(3)必須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線2人口流動:短期離開定居地後又返回的現象(人口遷移是人口流動的一種形式)3分類(1)按人口遷移空間範圍的不同劃分:國際遷移和國內遷移(省際遷移和縣際遷移(2)按人口遷移方向的不同來劃分:農村到農村,農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農村

4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推力/排斥力與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自然生態環境因素(氣候,土地,水源,地形,資源,植被,礦產等)1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的地域差異2環境惡化和自然災害的影響

二經濟因素1地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2經濟佈局3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三政治因素1戰爭2政策(經濟政策,人口政策如接納移民)

四社會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家庭和婚姻是影響青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

5我國當代人口遷移20世紀80年代以前人口意願性遷移較少20世紀50——70年代的人口遷移均以行政調動為主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發性人口遷移較多(城鄉地區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人口大量流動的根本原因)6人口遷移的影響P16

7世界人口的遷出國與遷入國各有什麼特徵P21

第四節地域文化與人口

1婚俗中包含着許多影響出生率的內容,如初婚年齡的大小、混贏得俄穩定程度2宗教對人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鼓勵生育)

3中國文化對人口發展的影響:一是從早婚早育(為了增加勞動力)到晚婚晚育

二是從多子多育到少生優生三是從“學而優則仕”到“全民皆商”四是從安土重遷到四海為家

【二】

1產業活動所具有的區位特徵與產業部門的科技發展水平密切相關

2與自然環境的聯繫最為密切:農業(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和礦業(石油在地質歷史時期生成)其開採活動受石油礦藏狀況和運輸條件的限制。

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較少的是工業生產(由於需降低省成本,勞動密集型產業都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與地理環境條件關係不大的是商業和服務業(主要面向消費人羣)3P52

4生產協作類型:某種產品生產過程中多道工序之間的聯繫(布匹的生產)相對獨立的零部件廠的生產聯繫(汽車生產)

5工業聯繫——工業集聚——工業地域:類型一:自發和規劃建設類型二:傳統(礦產)資源新興(硅谷,中關村)技術和資金——規模效益

6商貿聯繫:區際貿易(更密切,自然資源,資本,技術,產品,勞動力,信息,市場)國際貿易(存在關税,貨幣匯率,制度差異,貿易壁壘等)7現代物流業:產生原因:滿足區際間物資源流動的需要作用P55

8科技與信息加強的意義: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與經濟效益,增強發展後勁。9技術的擴散類型:近鄰擴散、等級擴散、位移擴散。10我國紡織業的“產業集羣現象”原因P58

第二節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

1農業區位因素一自然因素P60

1光照:影響因素(緯度、海拔、氣候)——年輻射量;對農業的影響(農作物的地域分佈)

2熱量:活動積温(指標):對農業的影響(產量、種類、耕作制度、栽培方法)3土地:接近水源、城郊土地(城郊農業,高效農業)、土地類型、土地肥力4地形;坡度與高度

第4/5頁

5水源

二技術經濟因素P611勞動力

2技術裝備和生產技術(良種培育、耕作技術、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蟲害防治等)——提高勞動生產率

3種植方式:單作、間作、套作、混作、連作等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兩年三熟、一年兩熟、三年五熟、一年三熟等——落實作物佈局的具體形式三社會經濟因素

1市場:影響產品價格,農業類型與規模

2交通運輸:條件改善和保鮮冷藏技術的改善(影響園藝業、乳畜業、商品農業)3農產品消費狀況4政府政策

2綠色農業:特徵(無污染、無公害)和核心(綠色)及根本途徑(更新傳統觀念、依靠技術進步、降低生產成本、注重生態經營)3農業專業化與綜合發展是相互促進的。

4幾種常見的農業地域類型:熱帶種植業農業、地中海式農業、混合型農業和商品化農業P63-64

5集約型農業:勞動集約化、資金集約化(生產資料投入為主)、技術集約化6亞洲水稻的種植特點P65

7澳大利亞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種植和牧羊業(混合型)

8水稻種植業主要分佈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降水豐富的地區,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亞、南歐的部分地區、美國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和南美洲北部。

9我國的水田(平地水田、梯田水田)和旱地(平地旱地、坡地旱地)P66

有趣的地理小知識介紹

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1.原始社會——崇拜自然的階段

人類社會在早期,以自然界的千百種生物為採食對象,完全靠天吃飯。集體採集和狩獵給生物資源造成嚴重的破壞,甚至引起物種滅絕。但這種環境問題,對人類威脅並不嚴重。因為這一階段人類的生產力低下並且緩慢,環境制約着人類的活動。人類對環境的改造作用微弱。這階段人與地理環境的關係是一種依賴關係。

2.農業社會——改造自然階段

隨着人類步入農業社會,可以開始大規模的改造自然,開發利用土地,水,氣候等自然資源,農耕技術有了一定的發展,食物有了一定的穩定和儲存。人口開始迅速增長。同時,人對自然的依附性大大減弱,對抗性增強,導致地理環境逐漸惡化。這一時期,人類還不能正確認識人地關係的不協調,只能機械的進行遷移,以此逃避大自然的懲罰。但是古代中國已經出現了人地關係科學的萌芽。例如:《荀子王制篇》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林也!;《呂氏春秋義賞》涸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3.工業社會——征服自然階段

18世紀,各國先後走工業化道路。科學和技術突飛猛進,生產力水平飛速提高。人類開始去試圖改變世界,試圖成為自然界的主宰,甚至出現“人定勝天”的理

論。以犧牲自然為代價而積累物質財富,從而失去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地關係呈現不協調,矛盾迅速激化。各種自然災害頻發,洪澇,乾旱,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等危及人類的生存。這就是地理環境反作用於人類社會。是對人類社會過度索取的報復。

4.信息社會——謀求人地協調的階段

20世紀中年代以來,生產力急速發展,人口急速增長,從而出現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人類被迫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濟行為。開始認識到對自然界的過度索取要付出慘痛代價,開始關注環境和發展的問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開始逐步形成並且得到公認。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必須走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相互協調的道路。

在這四個階段中,人類從弱變強,從依賴大自然到控制大自然。大自然是人類社會的生存之本,人類要關心,愛護它,和它和平友好相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lg9q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