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八年級下冊地理複習資料 八年級期末複習地理知識點歸納精品多篇

八年級下冊地理複習資料 八年級期末複習地理知識點歸納精品多篇

八年級下冊地理複習資料 八年級期末複習地理知識點歸納精品多篇

東北三省 篇一

一、區域特徵的基本方法

區域特徵就是指某特定區域內各種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資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人口、工業、農業、城市、交通等)綜合作用形成的地理特徵。分析區域特徵的方法主要有綜合分析法和比較分析法:

1、綜合分析法:從整體上認識和分析某區域的特徵。區域特徵是各種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聯繫形成的總體特徵,需要通過全面、系統的分析,從整體上來認識。在分析過程中要善於抓住主導因素,如氣候酷寒是南極洲區域特徵形成的主導因素,它直接影響到該地區的其他自然特徵(烈風、淡水資源和風能資源豐富等)和人文特徵(無常住居民)。

2、比較分析法:通過對不同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進行對照、比較和分析,找出它們的相似之處和差異之處,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某地區的特徵,多采用列表比較的形式,如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

二、區域特徵分析

區域特徵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在區域內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體現。區域特徵的綜合分析包括區域要素特徵(地理位置特徵、地形特徵、氣候特徵、水文水系特徵、經濟特徵等)分析、區域特徵和成因的分析等。對某一區域地理環境特徵的綜合分析,主要從區域地理位置、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和區域人文地理環境三大方面考慮。具體如下所示:

1、區域地理位置特徵的分析思路

(1)絕對位置:主要是對某地區經緯度位置的分析判斷,也就是根據一個地理事物的經緯度來確定該地理事物的區域位置和區域範圍,如某地位於10°S~40°S,120°E~150°E,即可判斷該地是澳大利亞。

(2)相對位置:

①海陸位置:主要包括大陸內部、大陸西岸、大陸東岸和被海洋包圍的島嶼四種情況。要從所在或相鄰的島嶼、半島、大陸東西岸、大陸內部、大洋東西岸等進行分析和判斷區域的位置。如某大陸的西面為太平洋,東面為大西洋,且位於南半球,則可確定該大陸為南美大陸。

②山河位置:從山脈分佈、走向,河流水系形狀、流向等方面進行分析和判斷區域的位置。如某地位於太行山的西側,某河流的凸岸等。

③政治地理位置:根據國家或區域輪廓,或者鄰國、鄰省輪廓等進行分析和判斷區域的位置。④交通地理位置:從交通運輸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網中線、點的分佈等方面進行分析和判斷區域的位置。

2、自然地理特徵的分析思路

一個地區特定的地理位置使之形成特定的水熱組合,即氣候特徵。氣候影響所在地區的水文、生物、土壤等,這些要素構成了區域自然環境特徵。常見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地形特徵

地形特徵

主要從地形類型、海拔、地表起伏狀況、地形分佈、地勢高低方面來描述

地勢特徵

主要從地表起伏變化的趨勢來描述,常用的描述語言有兩種: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從一個方向向另一個方向傾斜

地質作用

內力作用主要表現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等;外力作用在地表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表現為侵蝕作用,在低平的地區主要表現為堆積作用,在降水多的濕潤、半濕潤地區主要表現為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乾旱、半乾旱地區主要表現為風力作用

地質災害

主要是指地震、火山噴發、滑坡和泥石流等

(2)氣候特徵:主要從氣候類型、氣候要素的分佈、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對動植物資源和河流的影響、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係等方面分析(這裏主要介紹兩個方面)。

①氣候類型:主要從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等方面進行分析。②氣候要素的分佈:主要是氣温和降水的分佈。一般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大區域氣候要素的分佈,即氣候特徵;二是局部地區氣候要素的分佈,要根據其自然地理環境特徵來分析,如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陽坡氣温高,陰坡氣温低。?

(3)河流特徵:主要從河流的水系特徵、水文特徵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分析。①水系特徵: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歸屬、河道特徵(河谷寬窄、河牀深淺、河流彎曲狀況)、河網密度(支流多少、河湖關係)、流域面積(面積大小、水系排列形式)等。②水文特徵:主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斷流、乾涸)、含沙量、結冰情況(有無結冰期、結冰期長短、有無凌汛)等。③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區,主要開發水能資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勢平坦、水流平緩、河道寬闊、流量穩定的地區,主要開發內河航運。

3、人文地理特徵的分析思路

人類從自然環境中開發和利用資源與能源,發展農業生產、工業生產、城市建設、交通運輸、商業貿易等活動,從而構成區域人文地理環境特徵。常見的人文地理要素分析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農業:主要從區位條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熱量影響)、作物種類(熱量和水分影響)、耕地類型(水分影響)、地域結構類型等方面分析。

(2)工業:主要從工業部門、工業分佈、區位條件(如原料產地、工廠和市場三者之間的關係,技術和交通條件及佈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3)城市:主要從城市化水平、城市佈局、城市區位因素、城市環境問題等方面分析。

(4)交通:主要從交通運輸線和交通樞紐、交通運輸網的密度、影響交通運輸佈局的主要區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5)環境問題:主要從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兩方面進行綜合分析。①環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噪聲污染、放射性污染和海洋污染等;②生態破壞主要包括資源(土地、生物、水、礦產)破壞與浪費和環境惡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態平衡破壞)兩大方面。目前主要的環境問題應從其現狀、成因、危害及解決辦法等方面進行分析。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歸納 篇二

中國的四大地區

北方地區

1、地形: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東北平原是中國的平原,位於長白山和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之間,由鬆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土壤為肥力的黑土,被譽為“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2、氣候:中國北方地區主要是北温帶,温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南方地區

1、地形: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位於第二、三級階梯,丘陵交錯。

2、氣候: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西北地區

1、地形:西部地區地形包括天山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崑崙山脈、阿爾泰山脈、河西走廊、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吐魯番盆地等山地、盆地、沙漠、戈壁。

2、氣候:西部地區僅東南部少數地區為温帶季風氣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區為温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寒氣候,冬季嚴寒而乾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東向西呈遞減趨勢。

青藏地區

1、地形:青藏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2、氣候:高原山地氣候。冬季嚴寒,夏季温暖,全年乾旱少雨,輻射強烈,植被較少。

八年級下冊地理基礎知識 篇三

北方地區

一、自然特徵

1、黑土地 、黃土地:

(1)位置:北方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北平原被稱為“黑土地”,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被稱為“黃土地”。

(3)氣候:地跨中温帶和暖温帶,大部分屬温帶季風氣候,屬於半濕潤區。

2、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1)發展優勢:平原面積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

(2)農作物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穀子;經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3)黃土地農業發展

華北地區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發量大;(3)春季正值華北地區冬小麥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農業用水量較大。

二、“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1、自然環境

(1)位置、範圍: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 “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3)氣候:冷濕。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2、農業發展——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1)發展條件

有利: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的氣候

不利:春秋季節易發生低温凍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農作物: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4)問題與措施:墾荒擴大耕地,造成濕地面積鋭減、生態環境惡化,為此停止開荒、建立自然保護區。

3、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三、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1、文明的搖籃:(1)位置、範圍:東起太行山脈,西至烏鞘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大致以長城為界),南抵秦嶺;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陝西省的大部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南部,甘肅省的東南部。

(2)富有特色的“黃土風情”:如傳統民居是窯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陝北民歌等

2、風吹來的黃土:

(1)黃土的來源:多種假説中得到廣泛認同的是“風成説”,黃土來自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西北部內陸地區。

(2)黃土地貌景觀:黃土塬、黃土峁、黃土樑、川地

3、嚴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2)危害:土壤肥力下降,破壞了農田和村莊,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牀、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難。

4、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樹種草(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擋土壩。

(3)合理安排生產活動。例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合理放牧。

四、祖國的首都——北京

1、基本概況:

(1)地理位置: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羣山。

(2)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3)城市職能: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

2、歷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舊城:格局形成於元、明兩代,方方正正,佈局均衡對稱。

(2)旅遊名勝: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另外還有四合院、衚衕、牌樓等。

3、現代化的大都市:

(1)重點功能區:中央商務區、中關村科技園區、金融街、王府井商業街。

(2)現代化交通網:北京已經形成了航空、公路、鐵路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

(3)建設目標:“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歸納 篇四

1、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於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中國大部分位於屬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温帶,南部少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

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

5、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6、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7、渤海有我國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的漁場舟山漁場。

8、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

9、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10、我國總人口為13.40億,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大,其中少數民族最多的是壯族。

11、為了使人口數量的減少,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2、我國人口分佈不均,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13、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到雲南省騰衝市。

14、在我國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15、漢族的分佈遍佈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佈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

地理八年級下冊知識大全 篇五

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一、文明的搖籃

1、稱謂:文明的搖籃

黃土風情:窯洞,白羊肚頭巾,信天游,。

2、黃土高原上奔流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地,如華夏始祖炎黃二帝。

3、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關於黃土高原的形成,科學家曾經提出過許多假説,其中“風成説”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即認為黃土物質是從中亞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過來的。

4範圍:黃土高原東起A太行山、西至B烏鞘嶺、北連C長城、南抵D秦嶺。跨越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省區。

5、黃土地貌景觀:流水侵蝕使得黃土高原地表破碎,溝壑縱橫,形成塬(殘留的高原面)、樑(長條狀的山樑)、峁(孤立的饅頭狀山丘、川(黃土高原農業較發達、人口集中地地區)等多種多樣的黃土地貌景觀。

二、嚴重的水土流水

1、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徵: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黃土土質疏鬆,多空隙,許多物質易溶於水;缺乏植被保護;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為原因:過墾過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修路、採礦等活動破壞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嚴重的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壞了農田和村莊,使得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惡化。

(2)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牀、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難。

4、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八年級下地理知識點總結 篇六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一、地理差異顯著

1、自然地理差異

(1)氣温差異:自南往北,緯度逐漸升高,氣温逐漸降低。

(2)降水差異: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多。

(3)地勢差異:自西向東,地勢呈階梯狀分佈,逐級下降。

2、人文地理差異

(1)農業生產方式的差異:西牧東耕、南稻北麥。

(2)人口、城市、交通線的差異:東密西疏。

(3)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東部高,西部低。

(4)飲食習俗的地區差異:蘇州人、無錫人、上海人喜歡吃甜,山東、河北以及東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鹹,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重慶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聞名。

飲食口味差異形成的原因:與當地氣候、水質等自然條件有一定關係。

3、劃分地理差異的界限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①它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②大致相當於我國冬季1月0℃等温線;③是我國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的地方;④是我國半濕潤地區和濕潤地區的分界線;⑤是我國暖温帶和帶的分界線。

二、四大地理區域

1、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自然區、經濟區、文化區等。

2、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⑴劃分依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西北地區。

⑶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

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主導因素是氣温和降水。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主導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

青藏地區和其他三大地區分界線是地勢一、二級階梯分界線,即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首都北京 篇七

考點一、世界的黃土堆積區

1、範圍:東起①太行山、西至②烏鞘嶺、南至③秦嶺、北抵④長城,跨⑤晉、⑥陝、⑦甘、⑧寧等省區。

2、景觀:黃土塬、黃土樑、黃土峁。

3、成因:風成説認為黃土是從中亞、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過來的。

考點二、嚴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1)地形:地面破碎,溝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

(2)植被:地表光禿裸露,缺少植被的保護。

(3)氣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

(4)黃土性質:結構疏鬆,許多物質易溶於水。

人為因素:開墾、採礦、修路等活動,使地表疏鬆。

2、後果

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考點三、脆弱的生態環境

1、脆弱表現: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氣候較為乾旱,不僅水土流失嚴重,而且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生態環境破壞後很難恢復。

2、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旱澇災害。

考點四、生態建設

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牲畜的數量等。

黃土高原 篇八

1、位置

東北區包括黑、吉、遼三省,位於我國東北部,與朝鮮和俄羅斯兩國接壤,大部分處在中温帶。

2、地形和氣候

山環水繞、平原遼闊的地形特徵。氣候特點是: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温暖。冬季大面積分佈的積雪和凍土改變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證了土壤有較好的墒情,有利於農業生產。但熱量條件不足,早霜冷害影響農業收成。

3、重要的農林生產基地

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麥,雜糧,春小麥產量居全國第一位。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甜菜、亞麻,東北甜菜產量佔全國的一半以上。遼東半島是國內外的蘋果產地。東北平原西部的防護林是我國目前的防護林,長達800千米,被譽為“綠色長城”。東北山地有“東北林海”之稱,森林資源豐富,是目前我國的森林採伐基地和世界的紅松林區。林區出產的貂皮、鹿茸、人蔘素稱東北“三寶”。

4、豐富的石油、煤、鐵資源東北是全國生產石油最多的地區。主要油田有大慶、吉林、遼河。大慶油田是我國目前的原油供應基地。的大煤礦有撫順、雞西、鶴崗。聞名全國的鐵礦有遼寧的鞍山和本溪。

5、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東北三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鋼鐵、機械、石油、煤炭、化學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

6、稠密的鐵路網

主要鐵路幹線有濱洲線、濱綏線、哈大線。瀋陽是東北地區的城市。大連港是東北的海港。松花江是東北最主要的內河航線。現在已建成我國最長的瀋陽至大連的高速公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lnd6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