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考試試卷 >

教育學知識重點歸納複習資料

教育學知識重點歸納複習資料

教育學知識重點歸納複習資料

教育學知識重點歸納複習資料

第一章 教育與教育學

第一節 教育的發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詞源

最早將“教育”作一詞連用的是戰國時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一)教育活動是人類社會獨有的活動

1.動物界的“教育”與人類教育的三大區別;

2.教育的本質: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活動,社會性是人的教育活動與動物所謂“教育”活動的本質區別。

(二)教育活動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1.教育活動與人類其他活動在對象、目的、方式三個方面的特殊性表現;

2.教育是人類通過有意識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從而影響自身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三)學校教育是一種專門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1、學校教育:由專門人員承擔的,在專門機構——學校中進行的目的明確、組織嚴密、系統完善、計劃性強的以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

2、學校教育的特點:可控性、專門性、相對穩定性。

(四)教育概念的擴展——大教育觀的形成

1、終身教育的提出;

2、“終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終身、教育”三個基本術語為基礎,帶來了一個學習化的社會,帶來了教育觀念的變革。表現在時間上、空間上、方式上、教育性質上。

二、教育的歷史形態

教育的形態:教育的存在特徵或組織形式。

教育形態的分類

(一)按教育的正規化程度:

非形式化教育 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二)按實施教育的機構: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

1.家庭教育的特點:

具有啟蒙性、具有隨機性和經驗性、具有個別性。

2.社會教育的特點:

①社會教育具有對象的全民性。

②社會教育具有地點的廣泛性。

③社會教育具有內容的實用性。

④社會教育具有時間的終身性。

⑤社會教育具有形式的開放性。

(三)按教育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存在方式:

原始社會的教育、古代社會的教育、現代社會的教育等

三、教育發展的歷史階段

(一)原始社會教育的特點

(二)古代社會教育

1、學校產生的三個條件;

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文字的產生和文化的發展。

2、古代學校教育的六個特點;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脱離、階級性、保守性、個別教學的教學組織形式、教育的象徵性功能占主導地位、開始出現專科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萌芽。

(三)現代教育形態

1.現代教育的五個特點;

①現代教育具有鮮明的生產性。

②現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眾化道路。

③現代教育日益科學化。

④班級授課製成為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⑤現代教育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教育系統

2、現代教育發展的七個趨勢。

教育的終身化、社會化、生產化、民主化、國際化、現代化、多元化。

第二節 教育學的發展

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1、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

2、中學教師學習的是普通教育學。

(二)普通教育學的任務

1、理論建設

2、實踐應用

二、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

(一)歷史上的教育學思想

1、中國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代表人物 :孔子、墨翟、道家、朱熹等

代表作 :《論語》《學記》等

《學記》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代表人物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昆體良

代表著 :《理想國》、《論演説家的教育》

蘇格拉底問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稱蘇格拉底諷刺;第二步叫定義;第三步叫助產術(產婆術)

古羅馬昆體良的《論演説家的培養》,西方最早的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

(二)教育學的建立與變革

1、教育學獨立學科的標誌: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1592--1670)的《大教學論》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

盧梭 代表作《愛彌爾》

康德第一次將教育學列入大學課程  

洛克提出了“白板説”,主張紳士教育。

2、規範教育學的建立

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規範形態的教育學。

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傳統教育學的代表,強調的“三中心”是“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

美國教育家杜威是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著作是《民本主義與教育》,他強調的“三中心”是“學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動中心”

3、教育學的多元發展與理論深化

凱洛夫(前蘇聯):《教育學》(1939)

特點:試圖以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闡述社會主義教育規律的教育學

楊賢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綱》(1930)

特點:我國第一本試圖以馬克思主義觀點論述教育的著作

布盧姆(美國):“教育目標分類系統”、“掌握學習”

特點:把教育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動作技能目標

布魯納(美國):《教育過程》(1963)

特點:提出了“學科基本結構”的觀點

贊可夫(前蘇聯):《教學與發展》(1975)

特點:強調發展學生智力,系統闡述學生學習過程,“實驗教學論”

巴班斯基(前蘇聯):“教學過程最優化”

保爾•朗格朗(法國):“終身教育”

(三)教育學研究在當代的發展趨勢

(四)教育學的研究方法

1、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

類比方法、歸納方法和演繹方法;比較方法和分類方法;分析方法和綜合方法;系統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2、常用的教育學研究方法

觀察法、文獻法、調查法、實驗法、比較法、個案研究法。

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第一節 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

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關係

一、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

1、政治決定着教育的領導權和教育的享受權

2、政治決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質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

3、政治經濟制度制約着教育制度

4、教育相對獨立於政治經濟制度

二、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

1、培養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2、傳播思想、形成輿論

3、促進社會政治民主化

第二節 教育與生產力

教育與生產力發展的關係

一、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

1、生產力的發展為教育的發展提供基礎性條件

2、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着教育的規模與速度

3、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對人才培養的規格和教育結構有制約作用

4、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對教育的內容、手段和組織形式的改革有決定作用

二、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1、教育是實現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手段

3、人力資本理論

舒爾茨(美國) 1960年12月“人力資本投資”演講

“人力資本”:人所擁有的諸如知識、技能及其它類似的可以影響從事生產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資本是資本的形態,它是未來薪水和報酬的源泉;是人的資本形態,體現在人身上,屬於人的一部分。

第三節 教育與科學技術

教育與科學技術的關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一、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1、科學技術發展對教育者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學技術可以影響教育的內容、方法和手段

3、科學技術的發展將促進學校教育專業與結構的調整與更新

二、教育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學知識的再生產

2、教育推進科學的體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學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術與教育

1、信息技術改變着人們的知識結構和教育內容

2、信息技術改變着教學和教育的觀念

3、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平台.

傳統的學校教育與網絡教育的不同:

(1)傳統學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登記制教育,網絡教育是“平等的”開放式教育;

(2)傳統學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篩選制度”評定優劣,網絡教育依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評定;

(3)傳統學校教育是“年齡段教育”,網絡教育是“跨年齡段教育”或“無年齡段教育”;

(4)傳統學校教育存在時空限制,網絡教育是跨時空的教育。

第四節 教育與文化

文化的表現形態:

1.物質形態文化

2.制度形態文化

3.觀念形態文化

4.活動形態文化

5.心理、行為形態文化

教育與文化傳統的關係(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一、文化對教育的作用

1、社會文化發展提高了人們對教育的需求,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完善;

2、社會文化發展促使學校與社會聯繫加強;

3、社會發展促進教學內容的質量和結構的變化;

4、文化發展影響教育方法、手段和組織形式的變革。

二、教育對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會文化得以保存和傳遞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進社會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會文化創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學校文化

(一)學校文化界説

學校文化指學校全體員或大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1、學校全體員或部分成員共同遵守的觀念和行為;

2、既可有積極也可有阻礙作用;

3、核心是各郡體所具有的思想觀念。

(二)學校文化的特徵

1、學校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

2、學校文化是一種整合性很強的文化;

3、學校文化以傳遞文化傳統為己任;

4、校園文化——學校文化的縮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

(三)學生文化

1、學生文化的成因

學生個人身心特徵;同伴羣體的影響;師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社區的影響

2、學生文化特徵

過渡性;非正式性;多樣性;互補性;生成性。

第三章 教育與個人的發展

第一節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一、個體身心發展的概念

指作為複雜整體的個體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人生過程中,不斷髮生的變化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方面的積極變化的過程。

1、身體發展:個體有機體各組織系統的健康發育和體質增強

2、心理髮展:個體有規律的心理變化(包括認知因素和各種非認知因素)

3、兩者關係:個體的身體發展和心理髮展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的統一體。身體的發展是心理髮展的物質基礎,心理的發展也影響着身體的發展。

二、個體身心發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發展是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實現的。

2、人的身心發展具有能動性。

三、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

1、內發論:人自身內在需要,孟子、柏拉圖、弗洛伊德、威爾遜、格塞爾等

2、外爍論:外在力量:環境、教育等,荀子、洛克、華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論:內在因素和外部環境等因素結合

四、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1、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不同階段,不同方面)

2、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身體和心理)

3、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不同年齡階段)

4、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性別、身心構成)

5、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感官互補,心理和生理機能互補—精神和疾病)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及對教育的啟示

(1) 順序性→ 循序漸進

(2) 階段性→ 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

(3) 不平衡性→ 發展的關鍵期

(4) 個別差異性→ 因材施教

(5) 互補性→ 注重培養學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質

“拔苗助長”、“凌節而施”違背了人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在教育教學中採用“一刀切”、“一鍋煮”的辦法,違背了人身心發展的差異性。

第二節 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

一、遺傳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一)遺傳的概念:指人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

(二)遺傳在個體身心發展中的地位:

1、是個體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2、其差異性對人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作用;(超常者,弱智;優生)

3、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是不能誇大的

二、成熟對個體身心發展的影響

(一)成熟的概念

(二)成熟對個體身心發展的意義

三、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一)環境的概念

指個體生活其中,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二)環境在兒童發展中的影響:

1、環境為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

2、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3、人在接受環境影響和作用時,也不是消極被動的

四、個體主觀能動性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第三節 學校教育在個體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對人類地位的提升

(一)教育對人價值的發現

(二)教育對人潛力的發掘

(三)教育對人力量的發揮

(四)教育對人個性的發展

二、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一)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的方向與方面作出社會性規範

(二)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三)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的價值,而且具有延時的價值

(四)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第四節 普通中等教育促進青少年發展的特殊任務

一、少年期的年齡特徵與國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一)少年期的年齡特徵

心理學家把少年期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在這一時期,兒童將從心理上擺脱對成人的依賴,表現出追求獨立的傾向。

少年期總體性的階段特徵是:

身體狀態的劇變,內心世界的發現,

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精神的加強。

(二)國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1、在身體發展方面,要進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讓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變化的必然性和意義;

2、在認知方面應重視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的培養;

3、在情意方面,應着重培養學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 情感體驗;

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幫助學生形成較正確的自我認識,使學生掌握評價自我的多維標準。

二、青年期的年齡特徵與高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一)青年期的年齡特徵

(二)高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第四章 教育目的

【評價目標】

1、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及作用;

2、瞭解影響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據;

3、瞭解我國建國後教育目的演化的過程,理解我國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4、理解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第一節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層次結構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廣義的教育目的和狹義的教育目的

兩種表現形態:

1.以社會教育過程外部確定的目的為教育目的(成文的教育目的)

2.還承認參與教育活動的當事人各有自己的教育目的(不成文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範疇:

1.學生受教育目的;

2.國家、社會、部門、單位等開辦的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設施,發展教育的目的;

3.從教育方針中規定的教育目標到各種教學目的與要求;

4.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導向作用、協調作用、激勵作用、評價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一)國家的教育目的

特點:一般以成文形式表現,通常從哲學高度提出,難以客觀測量。

優點:有利於國家統一規範、指導和管理全國教育事業;

缺點:容易導致全國教育由於整齊劃一而機械單調。

(二)各級各類學校培養目標

1.各級各類學校培養目標的確立(任務不同)

2.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之間的關係

A、普遍(所有人、抽象)與特殊、概括;

B、培養目標依據教育目的來制定,教育目的通過培養目標來落實

(三)教師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過程中)

1.教學目標:

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所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變化(一堂課、一個單元、一個學期、一門課程等)。

2.教學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之間的關係:具體與抽象、可測與不可測

第二節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於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確定教育目的的依據

二、教育目的體現了人們的教育思想

社會本位論:代表人物:柏拉圖、涂爾干、孔子等

個人本位論:代表人物:盧梭、誇美紐斯、福祿倍爾、馬斯洛、羅傑斯、孟子

文化本位論:代表人物:狄爾泰、斯普朗格

三、教育目的的確定必須考慮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

四、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説是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

第三節 我國的教育目的

一、我國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二、我國當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在道德、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1999年《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三)培養現代人的品質

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一)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二)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 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

(三)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四)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討論

1、為什麼説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2、為什麼説創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徵,是一種人格特徵,也是一種精神狀態?  

3、、能不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本質區別;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現代教育和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

第五章 教師與學生

第一節 學生

一、學生的本質屬性

(一)學生是現實社會的成員之一

1、具有主觀能動性

2、具有思想感情

3、具有個性特徵

(二)學生是處於人生階段身心發展最迅速時期的人

1、具有發展的潛在可能性與可塑性

2、學生髮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轉變為現實性的條件是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3、具有獲得成人教育關懷的需要

(三)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

二、學生的社會地位

(一)傳統認識:

(二)學生的社會地位

1、學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2、學生享有的合法權利

(1)人身權、身心健康權、人身自由權、人格尊嚴權、隱私權、明譽權和榮譽權等

(2)受教育權,最主要的權利。

3、學生的義務

第二節教師

一、教師職業的性質與特點

(一)教師職業的性質

1、是一種專門性職業,教師是專業人員;

2、教師是教育者,教師職業是促進個體社會化的職業

3、教師的神聖使命是教書育人。

(二)、教師職業的特點  最大特點是職業角色的多樣化

傳遞者、工程師、示範者、管理者、父母與朋友、研究者 。

二、教師職業專業化的條件(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

(一)學科專業素養:

1、精通所教學科的技術性知識和技能;

2、瞭解所教學科相關知識;

3、瞭解學科發展脈絡;

4、瞭解學科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

(二)教育專業素養:

1、具有先進的管理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師的人格特徵

1、積極樂觀的情緒;

2、豁達開朗的心胸;

3、堅韌不拔的毅力;

4、廣泛的興趣。

(四)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1、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2、熱愛學生;

3、團結協作精神;

4、良好的道德修養。

第三節  學生和教師的關係

一、師生關係的含義及發展

(一)師生關係的內涵

1、師生關係是指學生和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

2、師生關係是教育活動中的最基本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

(二)師生關係的發展

赫爾巴特:教師中心説

杜威:學生中心説

前蘇聯、我國:主導主體説

二、學校師生關係的主要表現形式:

(一)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學上是授受關係;

(二)師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關係;

(三)師生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促進的關係。

三、新型師生關係的建立

第六章 課程

第一節 課程概述

一、課程的一般概念

1、課程,指課業及其進程;

2、把課程用於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始於英國教育家斯賓塞。

二、課程的類型

課程的類型是指課程的組織方式或指設計課程的種類。

(一)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根據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層次)

1、國家課程:一級課程

2、地方課程:二級課程

3、學校課程

(二)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研究性課程(根據課程任務)

1.基礎性課程:注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共同的、必修

2.拓展性課程:注重拓展學生知識與能力,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學生各種不同的特殊能力,並遷移到其他方面的學習。

3.研究性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態度與能力。培養研究能力與創新精神。

三者關係:

1.基礎性課程的教學是拓展性、研究性課程的學習基礎

2.拓展性課程的教學是研究性課程的學習基礎

3.拓展性、研究性課程的學習對基礎性課程的教與學兩方面都起着增益促效的作用

(三)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根據課程的組織核心)

1.學科課程

亦稱“分科課程”。是以學科邏輯為中心編輯的課程。

如:我國古代的“六藝”、古希臘的“七藝”

2.活動課程

又稱“經驗課程”或“兒童中心課程”。

代表人:杜威和克伯屈

3.綜合課程

綜合課程又稱廣域課程。它是為了克服學科課程的封閉性和活動課程的隨意性而通過合併相鄰領域學科的辦法,把若干門教材組織在一門學科中綜合而成的。

(四)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從課程的表現形式)

1.顯性課程

亦稱“正式課程”、“公開課程”“官方課程”。是指在學校情境中為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而以直接的、明顯的方式呈現出來的課程。

2.隱性課程

又稱“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隱蔽課程”,是指那些難以預期的、對學生的發展起潛移默化影響的教育因素。

首次由賈克森提出。

“學校和班級的情境”包括物質情境(如學校建築、設備)、文化情境(如教室佈置、校園文化、各種儀式活動)、人際情境(如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學風、班風、校風)。

三、制約課程的基本因素

社會、知識、兒童是影響、制約課程的關鍵因素。

第二節 課程目標和課程設計

一、課程目標

(一)課程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教學目標的關係

以目標的概括性程度角度分,包括四種不同目標

1、教育目的(一定社會培養人的總要求)

2、培養目標 (對各級各類學校的具體培養要求 )

3、課程目標(時限性、具體性、預測性、操作性)

4、教學目標(課程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是指導、實施和評價教學的基本依據。是師生在學科教學活動中預期達到的教學結果。)

(二)確定課程目標的依據

1.對學生的研究

2.對社會的研究

3.對學科的研究

(三)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確立的課程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2、“過程-方法”目標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二、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計的概念與意義

1、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結構地產生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以及教科書等系統化活動。

2、課程設計的意義:

(1).從課程設計活動中可以產生全新的課程方案,從而導致對師生的雙邊活動具有深遠意義的課程改革。

(2).可以對目前的課程進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組織,其中並不增加新的東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將課程中各要素聯繫起來。

(二)課程設計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

2.合科學性。

3.合發展性。

(三)課程設計的基本程序:

“泰勒原理”,1949,(美)泰勒

1.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確定教育目標)

2.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選擇經驗)

3.如何有效組織這些教育經驗?(組織經驗)

4.如何確定這些教育目標是否實現?(評價結果)

(四)課程文件的三個層次

1、教學計劃

(1)概念: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制定的各級各類學校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我國義務教育教學計劃應具備的特點: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

(2)教學計劃的構成(內容):指導思想、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及其説明、課時安排、課程開設順序和時間分配、考試考查制度和實施要求。

設計教學計劃的注意事項:

第一.分析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考慮中國小教育的性質及任務對課程的要求;

第二.研究中國小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第三.調查瞭解現階段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研究社會對人的素質的客觀要求,並就將來社會對人的質量、規格的要求作出預測;

第四.分析比較研究國外相關教學計劃,總結歷史上我們曾有的教學計劃的得失,從中吸取有用經驗教訓,避免走彎路;

2、課程標準

(1)概念,又稱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根據課程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

(2)構成(內容)

説明部分:本學科開設的意義、目的、任務、指導思想、選編教材的原則及教學法的建議。

正文部分:系統章節及要點和時數,並附有練習、實習、實驗、參觀等實踐活動的要求等。

3、教科書

(1)教材與教科書

(2)教科書的作用:

(3)教科書編制原則

教育學複習資料

第一章 教育與教育學

第一節 教育的發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詞源

最早將“教育”作一詞連用的是戰國時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一)教育活動是人類社會獨有的活動

1.動物界的“教育”與人類教育的三大區別;

2.教育的本質: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活動,社會性是人的教育活動與動物所謂“教育”活動的本質區別。

(二)教育活動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1.教育活動與人類其他活動在對象、目的、方式三個方面的特殊性表現;

2.教育是人類通過有意識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從而影響自身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三)學校教育是一種專門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1、學校教育:由專門人員承擔的,在專門機構——學校中進行的目的明確、組織嚴密、系統完善、計劃性強的以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

2、學校教育的特點:可控性、專門性、相對穩定性。

(四)教育概念的擴展——大教育觀的形成

1、終身教育的提出;

2、“終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終身、教育”三個基本術語為基礎,帶來了一個學習化的社會,帶來了教育觀念的變革。表現在時間上、空間上、方式上、教育性質上。

二、教育的歷史形態

教育的形態:教育的存在特徵或組織形式。

教育形態的分類

(一)按教育的正規化程度:

非形式化教育 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二)按實施教育的機構: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

1.家庭教育的特點:

具有啟蒙性、具有隨機性和經驗性、具有個別性。

2.社會教育的特點:

①社會教育具有對象的全民性。

②社會教育具有地點的廣泛性。

③社會教育具有內容的實用性。

④社會教育具有時間的終身性。

⑤社會教育具有形式的開放性。

(三)按教育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存在方式:

原始社會的教育、古代社會的教育、現代社會的教育等

三、教育發展的歷史階段

(一)原始社會教育的特點

(二)古代社會教育

1、學校產生的三個條件;

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文字的產生和文化的發展。

2、古代學校教育的六個特點;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脱離、階級性、保守性、個別教學的教學組織形式、教育的象徵性功能占主導地位、開始出現專科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萌芽。

(三)現代教育形態

1.現代教育的五個特點;

①現代教育具有鮮明的生產性。

②現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眾化道路。

③現代教育日益科學化。

④班級授課製成為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⑤現代教育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教育系統

2、現代教育發展的七個趨勢。

教育的終身化、社會化、生產化、民主化、國際化、現代化、多元化。

第二節 教育學的發展

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一)教育學的研究對象

1、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

2、中學教師學習的是普通教育學。

(二)普通教育學的任務

1、理論建設

2、實踐應用

二、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

(一)歷史上的教育學思想

1、中國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代表人物 :孔子、墨翟、道家、朱熹等

代表作 :《論語》《學記》等

《學記》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學思想

代表人物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昆體良

代表著 :《理想國》、《論演説家的教育》

蘇格拉底問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稱蘇格拉底諷刺;第二步叫定義;第三步叫助產術(產婆術)

古羅馬昆體良的《論演説家的培養》,西方最早的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

(二)教育學的建立與變革

1、教育學獨立學科的標誌: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1592--1670)的《大教學論》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

盧梭 代表作《愛彌爾》

康德第一次將教育學列入大學課程  

洛克提出了“白板説”,主張紳士教育。

2、規範教育學的建立

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規範形態的教育學。

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傳統教育學的代表,強調的“三中心”是“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

美國教育家杜威是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著作是《民本主義與教育》,他強調的“三中心”是“學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動中心”

3、教育學的多元發展與理論深化

凱洛夫(前蘇聯):《教育學》(1939)

特點:試圖以馬克思主義觀點和方法闡述社會主義教育規律的教育學

楊賢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綱》(1930)

特點:我國第一本試圖以馬克思主義觀點論述教育的著作

布盧姆(美國):“教育目標分類系統”、“掌握學習”

特點:把教育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動作技能目標

布魯納(美國):《教育過程》(1963)

特點:提出了“學科基本結構”的觀點

贊可夫(前蘇聯):《教學與發展》(1975)

特點:強調發展學生智力,系統闡述學生學習過程,“實驗教學論”

巴班斯基(前蘇聯):“教學過程最優化”

保爾•朗格朗(法國):“終身教育”

(三)教育學研究在當代的發展趨勢

(四)教育學的研究方法

1、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

類比方法、歸納方法和演繹方法;比較方法和分類方法;分析方法和綜合方法;系統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2、常用的教育學研究方法

觀察法、文獻法、調查法、實驗法、比較法、個案研究法。

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第一節 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

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關係

一、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

1、政治決定着教育的領導權和教育的享受權

2、政治決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質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

3、政治經濟制度制約着教育制度

4、教育相對獨立於政治經濟制度

二、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

1、培養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2、傳播思想、形成輿論

3、促進社會政治民主化

第二節 教育與生產力

教育與生產力發展的關係

一、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

1、生產力的發展為教育的發展提供基礎性條件

2、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着教育的規模與速度

3、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對人才培養的規格和教育結構有制約作用

4、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對教育的內容、手段和組織形式的改革有決定作用

二、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1、教育是實現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手段

3、人力資本理論

舒爾茨(美國) 1960年12月“人力資本投資”演講

“人力資本”:人所擁有的諸如知識、技能及其它類似的可以影響從事生產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資本是資本的形態,它是未來薪水和報酬的源泉;是人的資本形態,體現在人身上,屬於人的一部分。

第三節 教育與科學技術

教育與科學技術的關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一、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1、科學技術發展對教育者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學技術可以影響教育的內容、方法和手段

3、科學技術的發展將促進學校教育專業與結構的調整與更新

二、教育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學知識的再生產

2、教育推進科學的體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學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術與教育

1、信息技術改變着人們的知識結構和教育內容

2、信息技術改變着教學和教育的觀念

3、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平台.

傳統的學校教育與網絡教育的不同:

(1)傳統學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登記制教育,網絡教育是“平等的”開放式教育;

(2)傳統學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篩選制度”評定優劣,網絡教育依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評定;

(3)傳統學校教育是“年齡段教育”,網絡教育是“跨年齡段教育”或“無年齡段教育”;

(4)傳統學校教育存在時空限制,網絡教育是跨時空的教育。

第四節 教育與文化

文化的表現形態:

1.物質形態文化

2.制度形態文化

3.觀念形態文化

4.活動形態文化

5.心理、行為形態文化

教育與文化傳統的關係(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一、文化對教育的作用

1、社會文化發展提高了人們對教育的需求,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完善;

2、社會文化發展促使學校與社會聯繫加強;

3、社會發展促進教學內容的質量和結構的變化;

4、文化發展影響教育方法、手段和組織形式的變革。

二、教育對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會文化得以保存和傳遞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進社會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會文化創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學校文化

(一)學校文化界説

學校文化指學校全體員或大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1、學校全體員或部分成員共同遵守的觀念和行為;

2、既可有積極也可有阻礙作用;

3、核心是各郡體所具有的思想觀念。

(二)學校文化的特徵

1、學校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

2、學校文化是一種整合性很強的文化;

3、學校文化以傳遞文化傳統為己任;

4、校園文化——學校文化的縮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

(三)學生文化

1、學生文化的成因

學生個人身心特徵;同伴羣體的影響;師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社區的影響

2、學生文化特徵

過渡性;非正式性;多樣性;互補性;生成性。

第三章 教育與個人的發展

第一節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一、個體身心發展的概念

指作為複雜整體的個體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人生過程中,不斷髮生的變化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方面的積極變化的過程。

1、身體發展:個體有機體各組織系統的健康發育和體質增強

2、心理髮展:個體有規律的心理變化(包括認知因素和各種非認知因素)

3、兩者關係:個體的身體發展和心理髮展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的統一體。身體的發展是心理髮展的物質基礎,心理的發展也影響着身體的發展。

二、個體身心發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發展是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實現的。

2、人的身心發展具有能動性。

三、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

1、內發論:人自身內在需要,孟子、柏拉圖、弗洛伊德、威爾遜、格塞爾等

2、外爍論:外在力量:環境、教育等,荀子、洛克、華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論:內在因素和外部環境等因素結合

四、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1、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不同階段,不同方面)

2、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身體和心理)

3、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不同年齡階段)

4、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性別、身心構成)

5、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感官互補,心理和生理機能互補—精神和疾病)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及對教育的啟示

(1) 順序性→ 循序漸進

(2) 階段性→ 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

(3) 不平衡性→ 發展的關鍵期

(4) 個別差異性→ 因材施教

(5) 互補性→ 注重培養學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質

“拔苗助長”、“凌節而施”違背了人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在教育教學中採用“一刀切”、“一鍋煮”的辦法,違背了人身心發展的差異性。

第二節 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

一、遺傳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一)遺傳的概念:指人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

(二)遺傳在個體身心發展中的地位:

1、是個體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2、其差異性對人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作用;(超常者,弱智;優生)

3、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是不能誇大的

二、成熟對個體身心發展的影響

(一)成熟的概念

(二)成熟對個體身心發展的意義

三、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一)環境的概念

指個體生活其中,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二)環境在兒童發展中的影響:

1、環境為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

2、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3、人在接受環境影響和作用時,也不是消極被動的

四、個體主觀能動性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第三節 學校教育在個體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對人類地位的提升

(一)教育對人價值的發現

(二)教育對人潛力的發掘

(三)教育對人力量的發揮

(四)教育對人個性的發展

二、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一)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的方向與方面作出社會性規範

(二)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三)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的價值,而且具有延時的價值

(四)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第四節 普通中等教育促進青少年發展的特殊任務

一、少年期的年齡特徵與國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一)少年期的年齡特徵

心理學家把少年期稱為“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在這一時期,兒童將從心理上擺脱對成人的依賴,表現出追求獨立的傾向。

少年期總體性的階段特徵是:

身體狀態的劇變,內心世界的發現,

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精神的加強。

(二)國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1、在身體發展方面,要進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讓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變化的必然性和意義;

2、在認知方面應重視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的培養;

3、在情意方面,應着重培養學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 情感體驗;

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幫助學生形成較正確的自我認識,使學生掌握評價自我的多維標準。

二、青年期的年齡特徵與高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一)青年期的年齡特徵

(二)高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

第四章 教育目的

【評價目標】

1、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及作用;

2、瞭解影響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據;

3、瞭解我國建國後教育目的演化的過程,理解我國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4、理解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第一節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層次結構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廣義的教育目的和狹義的教育目的

兩種表現形態:

1.以社會教育過程外部確定的目的為教育目的(成文的教育目的)

2.還承認參與教育活動的當事人各有自己的教育目的(不成文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範疇:

1.學生受教育目的;

2.國家、社會、部門、單位等開辦的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設施,發展教育的目的;

3.從教育方針中規定的教育目標到各種教學目的與要求;

4.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導向作用、協調作用、激勵作用、評價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一)國家的教育目的

特點:一般以成文形式表現,通常從哲學高度提出,難以客觀測量。

優點:有利於國家統一規範、指導和管理全國教育事業;

缺點:容易導致全國教育由於整齊劃一而機械單調。

(二)各級各類學校培養目標

1.各級各類學校培養目標的確立(任務不同)

2.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之間的關係

A、普遍(所有人、抽象)與特殊、概括;

B、培養目標依據教育目的來制定,教育目的通過培養目標來落實

(三)教師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過程中)

1.教學目標:

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所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變化(一堂課、一個單元、一個學期、一門課程等)。

2.教學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之間的關係:具體與抽象、可測與不可測

第二節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於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確定教育目的的依據

二、教育目的體現了人們的教育思想

社會本位論:代表人物:柏拉圖、涂爾干、孔子等

個人本位論:代表人物:盧梭、誇美紐斯、福祿倍爾、馬斯洛、羅傑斯、孟子

文化本位論:代表人物:狄爾泰、斯普朗格

三、教育目的的確定必須考慮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

四、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説是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

第三節 我國的教育目的

一、我國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二、我國當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在道德、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1999年《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三)培養現代人的品質

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一)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二)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 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

(三)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四)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討論

1、為什麼説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2、為什麼説創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徵,是一種人格特徵,也是一種精神狀態?  

3、、能不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本質區別;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現代教育和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

第五章 教師與學生

第一節 學生

一、學生的本質屬性

(一)學生是現實社會的成員之一

1、具有主觀能動性

2、具有思想感情

3、具有個性特徵

(二)學生是處於人生階段身心發展最迅速時期的人

1、具有發展的潛在可能性與可塑性

2、學生髮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轉變為現實性的條件是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3、具有獲得成人教育關懷的需要

(三)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

二、學生的社會地位

(一)傳統認識:

(二)學生的社會地位

1、學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2、學生享有的合法權利

(1)人身權、身心健康權、人身自由權、人格尊嚴權、隱私權、明譽權和榮譽權等

(2)受教育權,最主要的權利。

3、學生的義務

第二節教師

一、教師職業的性質與特點

(一)教師職業的性質

1、是一種專門性職業,教師是專業人員;

2、教師是教育者,教師職業是促進個體社會化的職業

3、教師的神聖使命是教書育人。

(二)、教師職業的特點  最大特點是職業角色的多樣化

傳遞者、工程師、示範者、管理者、父母與朋友、研究者 。

二、教師職業專業化的條件(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養)

(一)學科專業素養:

1、精通所教學科的技術性知識和技能;

2、瞭解所教學科相關知識;

3、瞭解學科發展脈絡;

4、瞭解學科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

(二)教育專業素養:

1、具有先進的管理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師的人格特徵

1、積極樂觀的情緒;

2、豁達開朗的心胸;

3、堅韌不拔的毅力;

4、廣泛的興趣。

(四)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1、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2、熱愛學生;

3、團結協作精神;

4、良好的道德修養。

第三節  學生和教師的關係

一、師生關係的含義及發展

(一)師生關係的內涵

1、師生關係是指學生和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度。

2、師生關係是教育活動中的最基本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

(二)師生關係的發展

赫爾巴特:教師中心説

杜威:學生中心説

前蘇聯、我國:主導主體説

二、學校師生關係的主要表現形式:

(一)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學上是授受關係;

(二)師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關係;

(三)師生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促進的關係。

三、新型師生關係的建立

第六章 課程

第一節 課程概述

一、課程的一般概念

1、課程,指課業及其進程;

2、把課程用於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始於英國教育家斯賓塞。

二、課程的類型

課程的類型是指課程的組織方式或指設計課程的種類。

(一)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根據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層次)

1、國家課程:一級課程

2、地方課程:二級課程

3、學校課程

(二)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研究性課程(根據課程任務)

1.基礎性課程:注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共同的、必修的

2.拓展性課程:注重拓展學生知識與能力,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學生各種不同的特殊能力,並遷移到其他方面的學習。

3.研究性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態度與能力。培養研究能力與創新精神。

三者關係:

1.基礎性課程的教學是拓展性、研究性課程的學習基礎

2.拓展性課程的教學是研究性課程的學習基礎

3.拓展性、研究性課程的學習對基礎性課程的教與學兩方面都起着增益促效的作用

(三)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根據課程的組織核心)

1.學科課程

亦稱“分科課程”。是以學科邏輯為中心編輯的課程。

如:我國古代的“六藝”、古希臘的“七藝”

2.活動課程

又稱“經驗課程”或“兒童中心課程”。

代表人:杜威和克伯屈

3.綜合課程

綜合課程又稱廣域課程。它是為了克服學科課程的封閉性和活動課程的隨意性而通過合併相鄰領域學科的辦法,把若干門教材組織在一門學科中綜合而成的。

(四)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從課程的表現形式)

1.顯性課程

亦稱“正式課程”、“公開課程”“官方課程”。是指在學校情境中為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而以直接的、明顯的方式呈現出來的課程。

2.隱性課程

又稱“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隱蔽課程”,是指那些難以預期的、對學生的發展起潛移默化影響的教育因素。

首次由賈克森提出。

“學校和班級的情境”包括物質情境(如學校建築、設備)、文化情境(如教室佈置、校園文化、各種儀式活動)、人際情境(如師生關係、同學關係、學風、班風、校風)。

三、制約課程的基本因素

社會、知識、兒童是影響、制約課程的關鍵因素。

第二節 課程目標和課程設計

一、課程目標

(一)課程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教學目標的關係

以目標的概括性程度角度分,包括四種不同目標

1、教育目的(一定社會培養人的總要求)

2、培養目標 (對各級各類學校的具體培養要求 )

3、課程目標(時限性、具體性、預測性、操作性)

4、教學目標(課程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是指導、實施和評價教學的基本依據。是師生在學科教學活動中預期達到的教學結果。)

(二)確定課程目標的依據

1.對學生的研究

2.對社會的研究

3.對學科的研究

(三)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確立的課程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2、“過程-方法”目標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二、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計的概念與意義

1、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結構地產生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以及教科書等系統化活動。

2、課程設計的意義:

(1).從課程設計活動中可以產生全新的課程方案,從而導致對師生的雙邊活動具有深遠意義的課程改革。

(2).可以對目前的課程進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組織,其中並不增加新的東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將課程中各要素聯繫起來。

(二)課程設計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

2.合科學性。

3.合發展性。

(三)課程設計的基本程序:

“泰勒原理”,1949,(美)泰勒

1.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確定教育目標)

2.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選擇經驗)

3.如何有效組織這些教育經驗?(組織經驗)

4.如何確定這些教育目標是否實現?(評價結果)

(四)課程文件的三個層次

1、教學計劃

(1)概念: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根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制定的各級各類學校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我國義務教育教學計劃應具備的特點: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

(2)教學計劃的構成(內容):指導思想、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及其説明、課時安排、課程開設順序和時間分配、考試考查制度和實施要求。

設計教學計劃的注意事項:

第一.分析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考慮中國小教育的性質及任務對課程的要求;

第二.研究中國小生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第三.調查瞭解現階段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研究社會對人的素質的客觀要求,並就將來社會對人的質量、規格的要求作出預測;

第四.分析比較研究國外相關教學計劃,總結歷史上我們曾有的教學計劃的得失,從中吸取有用經驗教訓,避免走彎路;

2、課程標準

(1)概念,又稱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根據課程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

(2)構成(內容)

説明部分:本學科開設的意義、目的、任務、指導思想、選編教材的原則及教學法的建議。

正文部分:系統章節及要點和時數,並附有練習、實習、實驗、參觀等實踐活動的要求等。

3、教科書

(1)教材與教科書

(2)教科書的作用:

(3)教科書編制原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kaoshi/koz9w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