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2023年吳天一事蹟簡介精彩多篇

2023年吳天一事蹟簡介精彩多篇

2023年吳天一事蹟簡介精彩多篇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觀後感 篇一

“在離天最近的高原,為一件事傾盡全力。在生命健康這樣天大的事情上,他一心一意!這位84歲的老人腳步略顯遲緩,卻目光堅毅!他腳下的高原印記着他半個多世紀以來奮鬥的足跡。”

剛剛!我省吳天一院士榮獲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榮譽,這是頒獎典禮上的一段話。

作為高原醫學事業的開拓者、低氧生理學與高原醫學專家,吳天一院士從事高原醫學研究50多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國際標準,診療救治藏族羣眾上萬名,被稱為“生命的保護神”。

2021年6月29日,他站上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領獎台,戴上了代表黨內最高榮譽的“七一勛章”。

吳天一,塔吉克族,新疆伊犁人,1982年5月入黨。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21歲的吳天一從中國醫科大學畢業後響應黨中央支援大西北的號召來到了青海。

在青海的親身經歷,讓吳天一深深地意識到在高原環境進行經濟建設、軍事建設、國防建設首先要解決缺氧的問題,要解決人在高原環境的適應問題。因此,當年作為一名年輕的醫生,吳天一就這樣踏上了高原醫學研究之路。

1978年,吳天一創建了全國第一家高原醫學研究所。1980年,為了全面掌握各種急慢性高原病,由吳天一帶隊,開始在高海拔牧區,調查牧民體質特徵。從1980年到1990年,整整10年的時間,吳天一和他的團隊騎着馬、犛牛,在青藏高原的腹地,在藏族居住的高海拔地區進行研究,被稱為“馬背上的院士”。

記者:王豔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吳天一院士投身高原醫學研究50餘年,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藏族羣眾上萬名。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世界屋脊上,這位80多歲高齡的老人帶領醫學團隊,常年跋涉在離藍天、白雲最近的天路。50多年來,他推動我國高原醫學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在漫長艱辛的奮鬥歷程,踐行着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的名字,深深烙在青藏高原各族羣眾心中。

多年在高原的奔波和實驗室實驗,讓吳天一遭遇了很多困難,曾多次死裏逃生,全身14根骨頭斷裂,右耳鼓膜前後4次破裂,雙眼在強烈的紫外線刺激下得了白內障。即使是這樣,六十多年的時間裏,吳天一始終在青藏高原生活、科研、戰鬥,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在低氧生理和高原醫學領域填補了世界空白,構建起高原生存安全的科學體系。

“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有全面的小康”。為高原醫學的研究,吳天一院士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半個世紀來,他始終堅守在青藏高原上,守護着高原人民的健康。

吳天一是我國著名低氧生理學與高原醫學專家、高原醫學事業的開拓者,也是青海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多年在高原的奔波和實驗室工作,曾讓他全身14根骨頭斷裂,右耳鼓膜前後4次破裂,雙眼在強烈的紫外線刺激下患白內障……

紮根高原六十載,他常年奔走為牧民羣眾送健康,每到一個地方就問“哪裏海拔最高?”被牧民親切地稱為“馬背上的好曼巴”。

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蹟,被稱為“生命的保護神”,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21年6月29日,他站上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領獎台,戴上了代表黨內最高榮譽的“七一勛章”。

這位84歲的老人,腳步略顯遲緩,卻目光堅毅,他腳下的高原印記着他半個多世紀以來奮鬥的足跡。抗美援朝期間,年僅13歲的吳天一申請入伍,之後被分派到中國醫科大學學習。1958年,經歷了朝鮮戰場洗禮的吳天一跟隨部隊調防到青海,在這裏他見到了大量因支援高原建設而患上高原病的患者,其中一位志願軍的戰友尤其讓他印象深刻。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觀後感 篇二

吳天一是我國著名低氧生理學與高原醫學專家、高原醫學事業的開拓者,也是青海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多年在高原的奔波和實驗室工作,曾讓他全身14根骨頭斷裂,右耳鼓膜前後4次破裂,雙眼在強烈的紫外線刺激下患白內障……

紮根高原六十載,他常年奔走為牧民羣眾送健康,每到一個地方就問“哪裏海拔最高?”被牧民親切地稱為“馬背上的好曼巴”。

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蹟,被稱為“生命的保護神”,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這位84歲的老人,腳步略顯遲緩,卻目光堅毅,他腳下的高原印記着他半個多世紀以來奮鬥的足跡。1958年,經歷了朝鮮戰場洗禮的吳天一跟隨部隊調防到青海,在這裏他見到了大量因支援高原建設而患上高原病的患者,其中一位志願軍的戰友尤其讓他印象深刻。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吳天一事蹟觀後感 篇三

吳天一院士在青藏高原工作和生活_多年,從他身上折射出來的就是堅定和堅守。吳院士是我們新中國第一代少數民族大學生,大學畢業之後到現在60多年,一直工作在青藏高原,推動了我國高原醫學從無到有、由弱變強。20世紀50年代末,吳院士和他的妻子響應黨的號召,來到高原建設青海,新中國成立之後,全國各地五湖四海建設大軍來到青海建設青海,吳院士發現這些建設者都不同程度的有高原不適症,特別是心慌、頭疼、胸悶等高原反應而痛苦不堪,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作為一名醫生的他,當時他下了一個決心,説我要攻克高原病,我要守護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設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這個決定他矢志不渝,正如他個人所言:“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高原醫學研究。”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一生的價值追求。

當時高原病在我國醫學研究領域還尚屬空白,在超過半個世紀的高原醫學研究的生涯中,吳院士常年與高山、冰川、雪地、草地為伴,遭遇過多次的車禍,他本人也有14處骨折,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剛才短片裏他也説到,耳朵鼓膜曾經被擊穿,40多歲的時候就罹患白內障,這60年來他不僅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還在安第斯山、洛磯山、天山、帕米爾和喜馬拉雅等地進行了長期的綜合考察和探索,不畏艱險、嚴謹治學的求學精神,使他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高原人。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了,吳院士的民族是塔吉克族,所以他大學畢業後回到了新疆,又來到了青海。20世紀80年代,吳院士父母、妹妹都去了美國,而且定居在美國,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和玻利維亞高原所都曾邀請他去那裏工作,但他毅然放棄了美國綠卡。他説我的一生要奉獻於青藏高原。2010年,青海玉樹發生了7.1級的地震,年逾古稀的吳院士,不顧同事和家人的勸阻,帶領醫療隊連夜奔赴災區。他説,這是世界最高海拔地區的地震,我們要以共產黨員的精神戰勝高原地震災害,在災區他往返救治點,指導搶救高原病患者,輾轉醫療點講解高原病防治救援知識,深入臨時居住點宣傳防病科普知識,並在震後全面總結面向國際介紹高原醫學救援的經驗。吳院士就高原醫學知識宣傳、防治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是吳院士為什麼要紮根在青藏高原投身高原醫學研究?

我想正是因為他為民服務的初心,矢志報國的理想,求實進取的追求和甘於奉獻的品格。在漫長艱辛的奮鬥歷程中,他用腳丈量大地,用心服務人民,用科學報答祖國,用最真實的經歷和最昂揚的精神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展現了一名高級知識分子赤誠的家國情懷,詮釋了一名醫生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的職業精神。

吳天一事蹟簡介 篇四

1970年8月30日,在西南大山深處的“909”基地,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計研製的核潛艇陸上模式堆順利達到滿功率,發出了中國第一度核電!這意味着,新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心臟——核動力裝置開始運行了!

這一天,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有自主核動力技術的國家,大家欣喜若狂,而總設計師彭士祿卻在悶頭大睡,在這之前,他已經連續五天五夜沒有閤眼。

彭士祿這個名字,鮮有人知。直到1988年9月27日,中國導彈核潛艇發射運載火箭成功,他才作為中國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第一個核動力裝置的主要設計者,走進人們的視野。而在這之前,他隱姓埋名30年,他的名字和他從事的工作一樣,都是中國的最高機密!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無產階級革命家、烈士彭湃的兒子。

時隔50年,又是一個8月30日,重温歷史,致敬這位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牛”。

“他是個大人物,全家都要為他隱姓埋名”

1925年,彭士祿出生在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是彭湃的二子。上世紀二十年代,出身工商地主家庭的彭湃,衝破階級的“枷鎖”,成為“中國農民運動的第一個戰士”。

“一個漆黑的夜裏,奶媽揹着我逃難。”這是彭士祿關於人生最早的記憶。1928年,他3歲,母親蔡素屏不幸被捕,英勇就義。1929年,彭湃在上海被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高唱《國際歌》,慷慨赴死。那一年,年僅4歲的彭士祿成了孤兒。儘管彭士祿才4歲,他就已經成了敵人的“眼中釘”、全國懸賞搜捕的“通緝犯”。

為了躲避國民黨的“斬草除根”,彭士祿過起了姓百家姓、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生活。他先後在幾十個貧苦百姓家生活過,每到一家,他都要改名。8歲時,彭士祿被國民黨當局抓進監獄。在那裏,他吃的飯裏滿是沙子、蟲子,渾身都是蝨子、疥子,晚上睡覺蓋的是破麻袋。

1935年,在獄友們的掩護下,在監獄受了一年苦、差點被餓死的彭士祿終於出獄。之後,他從監獄轉到廣州感化院,患重疾又差點病死。10歲時,他開始沿着鐵道流浪,一度靠乞討度日。後來,彭士祿再度被捕,這一次,祖母周鳳將其營救出獄。此後他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在香港、澳門學習和生活。直至1940年,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彭士祿第一次見到了周恩來和鄧穎超。周恩來見到彭士祿時凝視了一陣子,親切地拉着他的手説:“終於把你找到了。你爸爸是我的好朋友!”“要繼承你爸爸的遺志,好好學習,努力工作。”

後來,15歲的彭士祿來到了延安,於194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回顧過往,彭士祿總是飽含深情地説,“坎坷的童年經歷,磨練了我不怕困難艱險的性格,我對人民永遠感激,無論我怎樣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報他們給予我的恩情。”

“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

1951年,彭士祿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留學蘇聯的名額,前往喀山化工學院化工機械系學習。

1954年1月,美國東海岸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個巨大而靈巧的“黑色水怪”轉眼潛入太平洋,遊過墨西哥灣、蕩過南美洲、橫穿大西洋,途經歐亞非三大洲後又回到了美國東海岸,而這一切所消耗的全部動力來自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鈾燃料。如果換了石油作燃料,需要整整90節車皮的石油,消息一經公佈,舉世震驚。這就是繼原子彈之後再度震驚世界的美國核潛艇“鸚鵡螺”號。

1956年,陳賡大將到蘇聯訪問,正準備回國的彭士祿被密召到中國駐蘇大使館。陳賡問他:“中央已決定選一批留學生改行學原子能核動力專業,你願意改行嗎?”“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彭士祿堅定地説。

“從未在晚上12點以前就寢過,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一頭扎進去,就像沙漠中的行人看見了湖泊那樣。當時,那種奮進不息、為祖國奪取知識制高點的心情是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回憶這段時光,彭士祿這樣説道。也正是這段時光讓彭士祿與核動力結下了一生的緣分。

吳天一事蹟簡介 篇五

時至今日,五十五歲的劉伯明已經兩度肩負着全國人民的希望向太空征戰,而每次都圓滿完成任務的他為國家在航天領域立下了汗馬功勞。

哪怕是劉伯明的家人都想不到。曾經那個一度輟學去打工的劉伯明如今竟成為了中國人民的驕傲,甚至得到了被國家領導人親自頒發證書的殊榮。

短短十幾年的改變,竟然變化如此之大,那麼當年的劉伯明到底經歷了什麼呢?又因為什麼事情讓他進入了航天事業呢?

1985年,一位英俊秀氣的青年從教室自信滿滿地走了出來,而後被通知已經通過招飛體檢的青年又參加了文化課的考試,最終這位青年順利地通過了考試,從家鄉齊齊哈爾來到了長春空軍飛行學院。

這位青年就是劉伯明,劉伯明面對前來送行的老師和父母深深鞠了一躬,因為沒有他們的支持自己也不可能通過飛行員的考試。

劉伯明的高中老師張福林這次也親自趕過來送劉伯明,他一直非常喜歡劉伯明這個聰明努力的學生,這次劉伯明通過錄取後第一時間就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

劉伯明在高中時期非常聰明,也非常懂禮貌,幾乎教過他的老師都會喜歡上這個安靜踏實又努力的孩子。

臨走前張福林對劉伯明説道“繼續努力,按照你高中時期的精氣神來繼續堅持,以後一定沒問題,如果感覺自己有進步就給我寫信,退步就不用了啊”。

在老師帶着深切的希望和打破離別的幽默之下,在場的人都開懷大笑,而劉伯明也在這樣的歡聲笑語之中堅定地踏入了學校,以後的每年只要劉伯明獲得了好成績都會給老師張福林寫信告知。

“他的信每次都挺長,有時候會跟我説訓練上的事情,感覺每次都很累,但是隻要提到這個他都會接一句説老師,我能吃這個苦,請老師放心這種話”

作為高中班主任的張福林其實非常看好自己這個看了三年的學生。

每次張福林收到劉伯明的信件回到家中總是第一時間來讀信,信中的劉伯明會把近期發生的事情和自己面對學業的困擾都告訴他的老師,張福林每次讀完信都會既心疼又希望劉伯明能夠堅持下來。

因為作為劉伯明的老師,他非常清楚這對於劉伯明來説是一次改變人生的機會。

所以每次給劉伯明的回信中張福林都會想辦法開解他,跟他説一些最近發生的事情和家鄉的變化,包括每次都會鼓勵劉伯明。

在張福林的心裏,他是相信劉伯明的,因為高中時期的劉伯明一直都是一個能吃苦又踏實的好學生,所以他希望劉伯明能把握這次機會。

兩人的信件來往持續了整整四年,這份簡單卻又濃厚的師生之情陪伴了劉伯明整個大學生涯,對他來説這是一種精神寄託,更是家人師友親切地期盼,所以劉伯明非常重視也非常努力做好自己的學業。

劉伯明在學校每天早上都要進行一萬米的晨練,剛開始的他很難跑下來,但是每次都是咬着牙堅持下去,後來慢慢適應之後的劉伯明每天早上不跑還感覺不習慣。

劉伯明的父親劉志生曾經在北京親眼見到了兒子真實的訓練是怎樣的,“坐在一個高空上面,那個椅子會來回旋轉,然後下來還要辨別方向,甚至要一整天頭朝下睡在一張斜的牀上”。

劉父每次提起兒子的訓練都是一臉的無奈和心疼。

吳天一事蹟簡介 篇六

6月17日9時22分,他和戰友聶海勝、劉伯明乘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火箭的託舉下飛向太空。

這是湯洪波的首次太空飛行。

湯洪波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個小鄉村,從小聽着毛澤東、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長大, 心裏早早種下一個英雄夢。

1995年秋,校園裏的一紙招生通告讓湯洪波心潮澎湃:空軍招收飛行學員。

“我要守衞祖國的藍天。”體檢、考試、政審,一路“過關斬將”後,湯洪波順利被錄取。

可入學後,湯洪波遭遇了學業上的“攔路虎”——體能成績班裏墊底。如果體能通不過,就會被淘汰。怎麼辦?一個字,練!湯洪波每天風雨無阻,在操場上一圈一圈地跑。一年後,他的體能成績從墊底“跑”到了優秀。

“我一直加倍努力,爭取實現更大進步。”湯洪波説。

空閒時,他總是拿着飛機模型一遍遍比劃起飛降落;夜深人靜時,他還在腦子裏一次次“演練”操作飛行,琢磨眼手腳如何更好地協調。就這樣,他的飛行成績經常獲得滿分,戰友們都評價他是“教科書式的飛行員”。

畢業時,隊長跟他進行了這樣一番對話。

“選擇飛直升機還是戰鬥機?”

“戰鬥機!”

“你選擇留在內地但飛行次數少的地方,還是偏遠但飛行次數多的大西北?”

“飛行員生來就是要飛行的。”湯洪波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西北大漠。

20__年,我國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此時已經擔任飛行大隊大隊長的湯洪波義無反顧報了名,並於20__年成功入選。

“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遠。”湯洪波説。

天空太空,一字之差,卻是巨大的跨越——航天員要完成體質訓練、航天環境耐力與適應性訓練、航天專業技術等8大類上百個課目的訓練。這些訓練既挑戰學習能力,更挑戰生理與心理極限。

20__年12月,湯洪波夢想成真,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乘組。

可模擬失重訓練,一度是湯洪波“邁不過去的坎”。

“訓練服加壓後像一艘人形飛船,硬邦邦地套在身上,限制了四肢的活動。”湯洪波説,“剛開始,我一穿上訓練服,心裏就特別煩躁,恨不得馬上出來。”

那段時間,湯洪波寢食難安。“訓練都完成不了,還談什麼飛天呢?”他心裏暗暗自責。

起初,湯洪波不敢把這種自責和痛苦告訴家人和同事,怕大家替他擔心。後來,他請教執行過出艙任務的劉伯明,並且請工作人員把訓練服的温度儘量調低,讓心情冷靜下來。經過多次訓練後,他終於越過了這道難關。

“經歷過這些極限考驗,以後哪怕再難再苦,也都能扛過來。”湯洪波説。

對於這次飛行任務,湯洪波很有信心。他説:“首先,我一定要確保每個步驟都零失誤。其次,保證每天身心健康,以免讓地面的工作人員擔心。”

一路走來,妻子夏宜一直給予湯洪波支持和鼓勵。

來到航天員大隊後,大量的學習訓練使得湯洪波沒空照顧家庭,夏宜獨自一人邊工作邊帶孩子,從不給他拖後腿。

夏宜在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服工程室工作,她參與了這次任務艙內工作服的研製過程。

“航天員在我心中,航天員的安全在我手中。這是航天員中心科研人員對航天員的莊嚴承諾,也是我最真摯的祝福。”夏宜説。

妻子愛寫毛筆字。這次湯洪波上太空攜帶的個人物品中,有妻子貼心製作的小卡片,上面寫滿寄語。

兒子是名中學生,從小就崇拜爸爸,立志要當飛行員。這次出征前,兒子鄭重地對湯洪波説:“爸爸,你要安全回來。”

吳天一事蹟簡介 篇七

然而,高原病當時在我國醫學研究領域還尚屬空白,吳天一摸着石頭過河,經過長期研究,認為這是一種高寒低氧環境的特發性疾病。但是具體的發病原因以及相關應對之策還需進一步研究。這一研究,就是60多年。

“守護好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設者的生命健康是吳天一的初心,也是他一生的價值追求,正如他所言:‘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高原醫學研究。’”青海省衞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李曉東在宣講會上説。

據李曉東介紹,在超過半個世紀的高原醫學研究生涯中,吳天一院士常年與高山、冰川、雪地、草地為伴。“60多年來,他不僅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還在安第斯山、落基山、天山、帕米爾和喜馬拉雅等地進行了長期的綜合考察和探索”。

1979年至1992年,吳天一主持了歷時10餘年、覆蓋10萬人的高原病大調查,到過青海、西藏、四川、甘肅等地的大部分高海拔鄉鎮牧村。每到一個地方,吳天一就問哪裏的海拔最高。在他看來,高原醫學研究必須要去高、偏、遠的地方,不落下一户一人,才能準確掌握疾病分佈和患病因素。

1982年,吳天一在進行高原病大調查時發生了一次非常嚴重的車禍。當時他乘坐的吉普車行至橡皮山時,因山體陡峻、路面濕滑,吉普車發生側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機血流滿面,幸而大難不死。“作為高原醫學人,沒有獻身精神,哪能獲取一線科研資料?”事後吳天一回憶説。

在開創和發展我國高原醫學事業的過程中,吳天一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全身14處骨折,40多歲雙眼患上嚴重的白內障,耳朵鼓膜被擊穿,年事漸高後,心臟還裝了起搏器。

60多年來,吳天一院士及其科研團隊推動我國高原醫學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他所創建的慢性高原病量化診斷標準,被國際高山醫學協會作為國際標準,並命名為“青海標準”,於20__年在國際上統一應用,為高原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貢獻。這也是首個以我國地點命名的國際診斷標準。

今年已經86歲的吳天一坦言:“現在我年紀大了,主要責任是帶好我的團隊,培養好年輕的接班人”。

王晉説,吳天一院士常常勉勵他們——“時代在召喚、祖國在召喚、青海人民正展開雙臂歡迎你,你的事業就在這裏,走進大地,走進生活,你就一定會成功”。

“走進大地,走進生活”是吳天一高原醫學研究的真實寫照。在進行高原病普查的時候,他騎着馬,趕着馱滿儀器的犛牛,餓了吃點牧民的青稞糌粑或自帶的乾糧,晚上同牧民一起睡在攝氏零下三十多度的帳篷裏,深夜點着酥油燈整理數據資料……

過去,由於文化差異,牧民們忌諱抽血化驗,吳天一穿戴上氈帽、皮襖、馬靴,地道的藏語一出口,牧民就親熱地拉他坐進了帳篷。

“吳天一院士正是以他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職業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年輕一輩。就像院士所説,年輕一輩生在偉大的時代、偉大的國度,擁有偉大的使命和許多建功立業的機會,更應該珍惜這些機會,投身於偉大的事業中。”王晉説。

吳天一事蹟簡介 篇八

因為劉伯明優異的成績讓他先後在牡丹江機場和錦州飛行大隊中表現得非常出色,而後在1991年劉伯明開始執行單獨飛行任務,包括單獨駕駛當時國家最新型的戰鬥機殲八,這是對他新的考驗,也是對他的信任。

1998年,劉伯明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他與翟志剛等人一同被挑選為我國的第一批航天員,航天員與飛行員雖然都在空中作業,但是二者的區別和難度還是相差非常大的。

來到了新環境的劉伯明很快就適應了新的訓練,因為要去外太空完成任務,這對航天員的身體素質有很大的要求,但是劉伯明重新拿出了之前那股努力勁兒,硬是咬牙挺了過來,在20__年還被選為神舟六號的備用員。

直到20__年,劉伯明執行了神舟七號的飛行任務,與他一同前去的還有航天英雄翟志剛和景海鵬,順利完成任務併成功着陸的劉伯明三人被當時的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了“英雄航天員”的榮譽稱號。

這也是劉伯明首次真正執行飛行任務,而後被送到學校學習之後的劉伯明攻讀了北京理工大學的博士學位,在今年的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人員名單上,劉伯明以五十五的年齡成功入選。

誰能想到以四十歲的年齡還能將博士學位攻讀下來,誰能想到以五十歲的年齡還能成功入選艱鉅危險的航天任務,誰能想到這樣的劉伯明曾經還有一段輟學打工的故事。

1966年在黑龍江齊齊哈爾的一個小村子裏,劉伯明出生了,而後幾年中他的兄弟姐妹們也都陸陸續續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劉伯明在家中排名老二,他的上面有個哥哥。

其實那個年代的農民生活非常不容易,因為家裏的小孩太多,而且家長們都需要出去幹農活或者打工,所以幾乎很少有時間來管他們,家裏的小孩子都是哥哥姐姐們帶大的。

劉伯明作為二哥所以需要每天照顧好自己的弟弟妹妹,替父母分擔一些壓力,因為從小劉伯明就要承擔家庭的責任,這也導致了劉伯明從小就養成了擁有責任感的好習慣。

“那個時候我跟他母親很忙,我們每天都是早早地就出去了,直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回來,所以家裏的事情都是他(劉伯明)來做,包括照顧這些弟弟妹妹們”。

劉伯明不只是懂事,在學習成績上也是名列前茅,雖然平時劉伯明都會跟隨小夥伴一起瘋玩,小夥伴包括家長都説在家沒見過他學習,但是劉伯明依然考上了縣裏的重點高中。

這對這個家庭來説既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

起初剛進入高中的劉伯明非常好學,並且勤奮懂禮貌的他被很多老師認可,但是隨着冬天的到來,劉伯明每天都要步行很遠的路程才能走到學校,“有一次我半夜起來,突然聽到家門響了,我還以為有小偷過來了,沒想到是他剛從學校回來”,劉父這樣説到。

心疼兒子每天這樣辛苦的劉父於是咬牙給兒子買了一輛自行車,雖然是二手的,但是也花了他一百多元錢,這筆錢對當時的劉家來説還是不小的數字。

可是隨着弟弟妹妹們的長大,家裏的花銷也越來越大,劉伯明每次回到家中都能看到父親蹲在門口一直抽煙,而眉頭也緊緊地皺在一起。

父親要供這麼多孩子上學實在是負擔不起,劉伯明是明白家裏的情況的,白天上課的劉伯明每次想到父親皺到一起的眉頭都忍不住心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ez1n9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