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人民英雄張定宇人物簡介及其先進事蹟精品多篇

人民英雄張定宇人物簡介及其先進事蹟精品多篇

人民英雄張定宇人物簡介及其先進事蹟精品多篇

人民英雄張定宇事蹟心得體會 篇一

月29日,首批7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進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

金銀潭醫院是武漢最大的傳染病醫院,專門收治轉診的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

晚上9點,57歲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的手機鈴聲響起,又有病人已到醫院門口。

“莫急莫急,我馬上安排人出來接。”張定宇立即回答。

一會兒,他就接了6個電話。

張定宇的雙腿上下樓艱難。每每有人問他,腿怎麼了?他都大手一揮,搪塞説,我膝關節不好。全院沒有一個人知道,他那高低不平的腳步,是由於漸凍症的折磨。

這是一種罕見的絕症,又稱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無藥可治。早期,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無力、肉跳、容易疲勞。漸漸地,就會進展為全身肌肉萎縮和吞嚥困難,直至產生呼吸衰竭。但他從來不説,因為不想影響同事。他説:“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

現在,他的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在逐漸失去知覺,他決心跑得更快,跑贏時間,從病毒手裏搶救更多的病人。”

常常,張定宇凌晨2點剛剛睡下,4點鐘又被電話叫起來處理各種突發事件。而這時,同為醫務人員的他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十幾公里外的四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1月24日,除夕夜,20點時。張定宇接到武漢市衞健委的電話:解放軍海陸空三支醫療隊共450人,分別從上海、重慶、西安三地乘軍機馳援武漢,將於當晚23時44分抵達武漢天河機場。其中,陸軍軍醫大學的150人醫療隊將與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並肩戰鬥。晚10時許,張定宇又接到電話,上海醫療隊136名醫護人員,也將進駐金銀潭醫院,凌晨2時抵達。

張定宇受到極大鼓舞。近一個月來,醫院600多名醫護人員,日夜辛勞,人人身體嚴重透支,增大了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風險。現在解放軍來了,那可真是救兵啊!

張定宇安頓兩個醫療隊住下後,已是凌晨3點多。日曆已悄然翻到1月25日,大年七年級。年節,他就是這樣度過的。

1月26日,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接管該院兩個病區,第一批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20名患者轉入。上海醫療隊接手武漢金銀潭醫院老病房兩個病區約80張牀位。當天,金銀潭醫院接收53名轉診患者,累計收治患者657人。夜裏還有70多名病人要轉過來,南樓、北樓和綜合樓,21個病區,徹夜燈火通明。張定宇,48小時兵不卸甲、馬不停蹄。

全院240多名共產黨員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勇擔使命,堅決頂上去!全部挺在急難險重崗位。

截至2月2日10時,醫院在院病人達581人,其中重症157人,病危108人。

面對新的病毒,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該院醫護人員發現,他們以往用於抗艾滋病的藥物克力芝,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一定療效。很快,這種藥便在金銀潭醫院率先用於治療。

王立偉(化名)是華南海鮮市場的經營户,首批7名感染者之一。他的妻子和姨妹,也在這次疫情中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王立偉的妻子來到金銀潭醫院,堅持要住院。張定宇看了她的肺部CT後,認為雖有陰影,但症狀較輕,建議她配合藥物,居家隔離療養。兩週後,她的血象在免疫力和藥物幫助下,恢復了正常,肺炎自愈了。

分身乏術的張定宇,忙得一連三四天都顧不上去四醫院看妻子一眼。

1月15日凌晨一點多,在下班趕往四醫院的路上,張定宇的臉上止不住地淚水往下淌。他感到內疚,覺得自己雖然是個好醫生,卻不是好丈夫。結婚28年了,感情很深,他害怕她身體扛不過去,他害怕失去她!

很幸運,他的愛人雖然感染了病毒,但給她用了抗毒藥之後,有效果,情況良好,後來終於出院。好人有好報啊!

張定宇有着光輝的歷史:

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就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出現在重災區什邡市,全力搶救傷員。

11月,張定宇曾響應國家號召,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

除夕,張定宇作為湖北第一位“無國界醫生”,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醫院,度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中國年。那天凌晨,他被一陣電話鈴聲喚醒:一名產婦子宮破裂出血,需緊急搶救。他匆匆趕到手術室,做麻醉,穩定病人血液循環,不到30分鐘,一個男嬰呱呱墜地。緊接着,第二台剖腹產病人轉到手術枱,張定宇緊急給產婦側卧位做腰麻。麻醉完成,快速輸液,20多分鐘,一個新生命誕生。看看錶,已是凌晨4時15分。換下工作服,又有一位產婦胎盤早剝、出血,需要緊急剖腹產。輸液、給氧、麻醉,手術……胎兒終於出來了,卻沒有心跳。心臟按壓、吸引、氣管插管、給氧,一陣忙碌後,手術室裏又響起了嬰兒的啼哭聲。

……

而眼下,他要與命運叫板,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用漸凍的生命,與千千萬萬白衣衞士一起,托起信心與希望,托起無數人的生命與健康。

金銀潭醫院,是這次疫情阻擊戰中眾人皆知的標誌性地點,因為這是戰鬥最先打響的地方,也是“離炮火最近的地方”。院長張定宇是一個戰鬥者,是一個指揮員,是全院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定心丸,是全國人民心中的英雄!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個人先進事蹟精選 篇二

學習張定宇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1

近日,湖北省委作出《關於授予張定宇同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號召全省黨員幹部向張定宇同志學習,學習張定宇同志不忘初心、“舍小我、顧大我”的精神,以更大的擔當,更堅定的信心,衝鋒在前,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全部力量。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疫情突襲,張定宇在身患絕症、雙腿萎縮的情況下,日以繼夜地堅守陣地一個多月,他每天都處在極限的狀態下工作,妻子感染隔離,他也無暇照顧。因為生命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他用“漸凍”的生命,衝鋒在前、爭分奪秒搶救病患。大疫當前,“張定宇精神”啟示我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如何踐行初心使命,如何勇於擔當。

衝鋒在前,彰顯的是共產黨員不怕犧牲的政治本色。“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是黨章的規定,也是共產黨員的行動遵循。革命年代,為了拯救處下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共產黨員衝鋒在前,用自己的生命“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不斷地戰勝艱難困苦,建立了新中國。當前,疫情成了我們的“敵人”,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消滅它。戰“疫”打響後,張定宇置生死與度外,勇敢地向病毒發起了衝鋒。他用極限的狀態,與病毒搶時間、搶生命。他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在疫情面前,廣大黨員幹部,應該有什麼樣的精神,什麼樣的擔當。

衝鋒在前,提振的是共產黨人帶領羣眾共克時限的信心。這場疫情突發,充滿了許多未知的風險,而張定宇的“漸凍”病早有,卻給了他明確的時限。這種病罕見,無藥可救,通常會因為肌肉萎縮而逐漸失去行動能力,就像被慢慢凍住一樣,最後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張定宇拼命忘我工作的精神,極大震撼和感動了廣大黨員幹部。武漢、湖北,以及全國各地黨員幹部都積極行動起來了,他們像張定宇那樣,爭分奪秒工作。火神、雷神山醫院僅用10天就全部建成,創造了“中國速度”就是最好的例子。廣大黨員幹部就像一道光,照亮了黑幕,傳遞了信心,激發了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此前,新華社、人民日報、《面對面》等多家中央媒體,對張定宇的“極限人生”作了報道。在採訪中,很多記者都擔心張定宇的身體。但張定宇輕鬆表示,如果身體允許,我依然相信我能夠帶領這個醫院向前衝鋒。帶着武漢人特有的樂觀與豁達,張定宇曾説:“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的肌肉在萎縮,但我的思想並沒有殘疾。”他對抗疫充滿信心的同時,也表示對妻子的擔心。他説的很輕鬆,可是我們卻感到心裏很沉重。

我們無法想象,當他知道自己的生命無多時,需要用多大的意志,才能戰勝內心的恐懼。一邊是感染病毒的妻子,一邊是等待搶救的病人,他需要多強的精神,才能作出艱難的選擇。張定宇並不是金鋼之身,更不是無情之人,如果沒有一種精神作支柱,沒有使命作牽引,恐怕早就倒下了。從張定宇身上我們應該懂得,在生命的緊要關口,真正強硬的並不是身體,而是頑強的精神。毛澤東説過,“人是要有一種精神的。”在疫情戰鬥緊迫而殘酷的時刻,廣大黨員幹部,就要學習“張定宇精神”,在關鍵時刻、危急關頭,勇敢衝鋒在前,能夠站得出來、豁得出去。

眾志成城,才能共克時艱。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防疫“最強攻略”,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講黨性、講大局、講奉獻,敬畏生命、恪盡職守、敢於擔當。在各自堅守的崗位上,爭當像張定宇那樣衝鋒在前的“戰士”,把先鋒模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讓黨旗高高飄揚在防疫戰場上。

荊楚同心,共修“防疫大堤”,軍民攜手,同築“抗疫銅牆”。只要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同舟共濟,一定會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個人先進事蹟2

隨着時間的推移,疫情防控狙擊戰已進入“白熱化”,已到了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攻堅時期。在這事關全民健康的關鍵時期,黨員幹部更要秉持着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在戰“疫”中身做表率、迎難而上、共克時艱,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羣眾,凝聚羣防羣治羣控的強大力量,共築“鋼鐵長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

吹響“集結號”,黨員應衝鋒在前“打頭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農曆正月七年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對防控疫情再次吹響“集結號”。面對日益嚴峻的防控形勢,廣大黨員更應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找準站位、立足崗位,依託自身優勢,衝鋒在前,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實現擔當作為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將黨員這面“旗幟”飄揚在戰“疫”的最前線,為後來者立好“標杆”、樹好“燈塔”。

立下“軍令狀”,黨員應責任上肩“勇逆行”。84歲高齡、一往無前的鐘南山院士,堅持與時間賽跑、實現人生價值的張定宇院長,“一線崗位全部換上黨員,沒有討價還價”的“硬核”主任張文宏以及一份份“請戰書”,無數黨員放棄春節團聚和休假,主動請纓,奔赴抗疫一線,勇當“逆行者”,得到人民羣眾肯定。但這不是讚賞,本是應該。入黨時的錚錚誓言就是早已立下的“軍令狀”,明確了在黨和人民的危難時刻要隨時隨地挺身而出、衝鋒陷陣。廣大黨員要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強化作風建設,提升業務水平,當好防控疫情的“多面手”“百事通”,讓黨徽始終在“逆行”隊伍中閃耀。

共築“隔離牆”,黨員應團結羣眾“聚人心”。疫情防控沒有“局外人”“旁觀者”,防控疫情戰役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無論是聯防聯控還是輿論引導,無論是供給保障還是交通運輸,都需要充足的人員力量。廣大黨員要強化領頭雁、主心骨的角色意識,始終堅持引導羣眾、發動羣眾,與羣眾同呼吸、共命運,讓9000多萬黨員的堅韌初心帶動14億人民釋放無窮能量,共築病毒無法翻越的“隔離牆”,共同打贏打勝這場沒有硝煙戰“疫”。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抗洪搶險、抗擊非典、抗震救災以及此次疫情防控狙擊戰,無數的黨員用行動,甚至生命在保護國家和人民中詮釋着黨員的初心使命。也正是如此,我們的黨和國家能夠在一次次的“考驗”中站穩腳跟、不動如山。在向他們致敬的同時,更要對標看齊,始終高舉黨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同舟共濟,以必勝的決心,早日打贏疫情阻擊戰。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個人先進事蹟3

作為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身患絕症的張定宇同志忠誠履職、勇於擔當,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中,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書寫着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面對疫情衝鋒在前、挺身而出的精神,學習他勇於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學習他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堅守平凡崗位,幹好本職工作,做愛崗敬業的典範。

學習張定宇同志面對疫情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的精神。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張定宇同志雖患絕症卻仍不下火線,也顧不上被感染的妻子,他用因患漸凍症而一瘸一拐的腿,夜以繼日地奮力與病毒賽跑着。疫情發生以來,張定宇同志一直堅守在急難險重的崗位上,帶領全院醫護人員連續奮戰30多天。他曾説:“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以張定宇同志為榜樣,見賢思齊、自覺內化和完善自身品德,身先士卒做表率,不忘育人初心,牢記育人使命,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時刻不忘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做教書育人的表率。

學習張定宇同志勇於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共產黨員、院長、醫生,這是張定宇同志的三重身份。張定宇同志從醫33年,他曾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出現在重災區什邡市;除夕,他以“無國界醫生”身份出現在巴基斯坦的蒂默加拉醫院;今天,他又戰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前線……他和同事們的身影,總是會出現在重大事故和災害發生的現場。張定宇同志曾説:“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我們學習張定宇同志,就是要學習他勇於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敢於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能力,是黨員的基本政治品格和素質要求。作為黨員教師,要勇於擔當,全力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在疫情防控面前,我們也應迅速行動、科學應對。不僅要做好個人衞生防護,起好帶頭作用,引導人們正確對待疫情防控,也要做好宣傳教育,豐富人們的疫情防控知識,引導科學地進行疫情防控,同時還要保持應有的清醒和冷靜,成為謠言的止者,為疫情防控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堅持守正創新,樹立優良的學風,科學施教,勇於創新,用自己堅定的信仰信念作為指引和支撐學生成長髮展的精神支撐,着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學習張定宇同志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張定宇同志在自己身患絕症、妻子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情況下,仍堅守抗擊疫情最前線30余天,他的感人事蹟贏得社會各方人士點贊。當有公益基金人員聯繫張定宇,表示將向他和他家人捐贈100萬救助金時,卻被張定宇婉言謝絕。張定宇心中,只有急需幫助的醫護人員和病患者,希望把捐助款捐給更多需要幫助的醫務工作者和廣大患者。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作為醫護人員的“無我”初心,學習他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培養新時代的人才作為自己的天職,把學生的進步當做對我們最大的回報,堅守平凡崗位,把自己的智慧和愛心無私地奉獻給我們的學生,做愛崗敬業的典範。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個人先進事蹟4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組織有號召,黨員有響應,廣大醫護工作者特別是其中的黨員同志們衝鋒在前,留下了“最美逆行者”的身影;來自全國各省一波又一波的支援醫療隊緊急集結,簽下“生死狀”,在除夕夜舉家團圓之時義無反顧赴鄂。很多黨員一直是醫護人員的堅強後盾,他們雖然不在醫院,卻早早回到了自己的崗位,統計人員,記錄名單,精確數據,把握疫情,有的組工人把自己的婚期延後,“疫情不退他們不退”;有的放棄了春節假期一直堅守在崗位,看着視頻對面的孩子偷偷落淚。黨員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

“我願意,我報名,我帶頭!”黨員幹部事必躬親,帶頭示範,普通黨員整裝待發,請纓出戰,“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從嚴重的疫區到偏遠的山村,從預警排查到聯防聯控,從交通管理到社區防疫,在熱火朝天的工地建築上、在晝夜不停的車間運行中,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黨員站在了最前線,這樣防線才會堅不可摧。猶記得革命戰爭年代,眾多共產黨員在嚴峻的考驗面前堅定信念,視死如歸,而如今在和平靜好歲月,我們共產黨員更要切記當初入黨的錚錚誓言,薪火相傳前輩優秀的精神傳統,以黨心見天地!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相比於“一問三不知”的黃岡市前衞健委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黨支部書記張文宏的話經網絡傳播,贏得網友一致點贊,“困難的工作、最辛苦的崗位,黨員必須先上,這個沒有商量。”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表示“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越是關鍵時刻,越要挺身而出,越要與人民羣眾站在一起,才越能彰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我們的戰鬥碉堡作用不是停留在口頭上,更是要賦予行動中。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9000多萬黨員同志們,這場疫情就是考驗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黨員的試金石,也更是檢驗大家在關鍵時候初心使命的一張時代的考卷,我們廣大黨員是答卷人,歷史和人民是閲卷人,請讓黨心無愧於天地,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個人先進事蹟5

近日,湖北省委發出《關於授予張定宇同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通過央視和眾多新聞媒體的報道,讓我們瞭解張定宇同志是一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主動作為,迎難而上、共克時艱的優秀黨員,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和骨幹帶頭作用。認真閲讀他的事蹟報告後,讓我感慨萬千,作為一名白衣天使,他從不張揚,捨生忘死、品質動人。深入瞭解了他的事蹟後,我更加懂得,作為一名不怕困難、救死扶傷的醫生,一名一心為民的黨的兒子,他傳承着一名共產黨員無畏無私的品質,他已經成為全體黨員,特別是年輕黨員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榜樣。

堅守一線,捨生忘死。

他不顧個人安危、出生入死,一心為黨,兑現的是對組織,對人民的承諾。為了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人得到及時救助,他完全忘卻自己是一名漸凍症患者,冒着被感染的風險,拖着病殘的傷腿,他堅守在抗擊病毒一線,這體現了他的擔當和責任,詮釋了他為黨為民的犧牲精神,他踐行自己的承諾,不講條件,衝鋒在前,不顧及家人,堅決服從黨的安排,把對組織的承諾,時刻銘記在心,並用行動去踐行。

衝鋒在前,默默奉獻。

作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傳染病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中,他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用實際行動書寫着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他兢兢業業,默默付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默默奉獻,不怕吃苦,勤於實幹,體現了一名共產黨人的犧牲精神。有像他這樣的一羣共產黨員地默默付出,我們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恪盡職守,勇於擔當。

面對疫情,他衝鋒在前,挺身而出,勇於擔當,恪盡職守,以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詮釋了他的使命和擔當。他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戰時狀態堅決扛起責任,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他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黨員大公無私、甘為基石的人生境界,對事業,他毫無保留,傾其所能;他不搞特別,捨己忘我,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高貴品格和崇高境界,他的行動值得所有人尊敬和學習。他讓我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勇於擔當,默默奉獻,不計得失,甘做公僕,才能譜寫出全新的人生篇章。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三

拼漸凍生命 與疫魔競速

4月11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ICU病區的最後14名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部轉陰,病區危重症患者實現清零。伴隨着這個好消息,金銀潭醫院最後一支外援醫療隊——江蘇醫療隊,也返程回家了。最後一支離開的隊伍離別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向他們鞠躬致謝。

在這場舉世矚目的“抗疫”大戰中,“世界看中國,中國看湖北,湖北看武漢,武漢看金銀潭。”金銀潭醫院作為武漢市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累計收治了2220名確診患者,在疫情最緊張、最危險的初期接收了大批危重症患者。

從第一例患者入院開始,張定宇就拖着蹣跚的腳步,日夜鏖戰在一線不眠不休。這位脾氣爆,性子急,訓起人來不留情面的鐵漢子強忍疼痛,拖着雙腿在病房之間奔走。金銀潭醫院的醫護工作者都知道,他們的院長“性子急,嗓門大”、“雷厲風行”、“風風火火”,常常能在走廊裏聽見他大聲打電話的聲音:“搞快點,搞快點,這個事情一哈都等不得,馬上就搞!”大家急如星火地穿梭奔忙,發現張定宇的嗓門越來越大,但腳步卻越來越遲緩,雙腿僵硬很不靈便。

上樓時,他必須雙手緊握欄杆往上拉,甚至走着走着居然趴倒在地,好久站不起來。有同事上前詢問,他卻擺手不言。這位走路一瘸一拐的院長特別珍惜每一點時間、每一刻時間、每一會兒,是因為他比任何人都體會到生命的力量。“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他沉默了一會兒,平靜地提起那個埋在心裏的祕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的病人。”“這個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樓梯的時候,腿真的跟凍住了一樣。”張定宇説,他從來不説,是因為不想影響同事,他生來樂觀,不喜歡叫苦。

,張定宇隨武漢市衞健委赴外地出差,被專家發現腿有異樣。10月,漸凍症確診。他微笑着把身體蜷縮在椅子裏説:“你看我現在長得五大三粗,慢慢地,我會像這樣縮成小小的一團。每個漸凍病人,都是看着自己,一點一點消逝的。”“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

12月29日下午,湖北省疾控中心來電,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出現7名奇怪的發燒患者,所述病狀和同濟醫院那名患者類似。張定宇心頭一陣驚雷,他隱約意識到,一場殘酷的戰鬥就要來臨了。箭在弦上,張定宇只有把悲痛放在心裏,拼命地與時間賽跑,把一切準備到位:他身後,從一個病區,到一棟樓,到三棟樓;護士從2小時交接班一次,延長到四五個小時一次;醫生更是恨不得把一個人掰成兩個人來用。

當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轉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後,張定宇當機立斷組建隔離病區,採集病人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送檢,為實驗室確認病毒贏得了時間。接診新冠肺炎患者以來,堅持吃住在醫院,全身心投入患者救治工作,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確保醫院有序高效運轉。精心做好駐院援鄂醫療隊的服務工作,有效保障救治資源。金銀潭醫院緊張的空氣混合着濃濃的消毒水味道,就像戰場上的硝煙。從最初發現新型病毒感染者到第一批醫療隊除夕團圓星夜馳援,張定宇在有限的防治條件下沒有一瞬間的放鬆,然而妻子和摯友先後感染新冠肺炎,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憊。但當他轉身面對醫患家屬,他又是最堅定的依靠:“我們要膽大心細!有什麼責任有我擔着。”

共產黨員、院長、醫生,是張定宇的三重身份。“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張定宇説。在身患重疾的情況下衝鋒在前,身先士卒,團結帶領全院幹部職工夜以繼日戰鬥在抗擊疫病最前沿,始終堅守在急難險重崗位上,以實際行動書寫了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像張定宇這樣的黨員幹部,始終衝在最前線,讓大家都感覺特別有主心骨。”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説過:“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無論什麼時候,無論我們面對什麼樣的艱難,我們之中,總有那麼一羣最勇敢最擔當的人,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們就是魯迅先生所説的中國人的脊樑,在最崎嶇艱險處接過時代的纖繩,民族的火炬。

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四

從醫34年的張定宇是從一名普通醫生起步,先後擔任武漢市四醫院副院長,武漢血液中心主任,6年前來到金銀潭醫院出任院長。

面對國家召喚,張定宇使命必達。他曾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除夕,作為湖北第一位“無國界醫生”,出現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醫院;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出現在重災區什邡市,全力搶救傷員;11月,張定宇曾響應國家號召,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

他有着三重身份:中國共產黨員、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臨牀醫生。

“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

張定宇始終衝在最前線,無論是重症病人會診現場、深夜轉診病人現場,還是在騰退救治病區現場,他的身影從未離開,成為抗“疫”一線的一面旗幟。

“全院職工取消任何休假,全部到崗。”説完,張定宇吃力地彎下患有漸凍症的身軀,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拜託大家了!”

在他的帶領下,金銀潭醫院600多名職工至今已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整整奮戰了兩個月。沒有一個人遲疑、退縮,也從未有人主動要“下火線”。

據張定宇同事介紹,早上7點半,往往換班的醫護人員還沒到,張定宇就已經到了。收病人、轉病人、管病人,這些看似並不需要這個院長親自過問的事情,他都會親自過問,且要求回答者脱口而出説出精確數字。

“張鐵人”,這是同事送給他的新稱號。自去年12月29日起,張定宇沒休息過一天。凌晨2時剛躺下,4時就得爬起來,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是他的家常便飯。有時實在來不及回家,他就在醫院的值班室休息。

即便因高強度持續戰鬥病倒了,躺在牀上輸液,張定宇仍緊盯病人救治,聽彙報、看報告,瞭解確診病例、重症人數、救治進展……

“我們當醫生的苦點沒什麼,看着患者遭受的痛苦,疫情還沒有被攻克,根本顧不上身體上的疲憊。”

令張定宇感到振奮的是,隨着全國醫療隊伍的到來,醫院的工作壓力得到了明顯緩解,入院患者明顯下降,出現了“牀等人”的現象。更值得欣慰的是,醫院一線人員可以稍事休整。“我現在可以從每天3小時睡到6小時了,我的睡眠是全國人民給的!”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五

今天的文章送給所有在疫情裏奮戰的白衣天使,感謝他們為了祖國和人民所付出的努力。

20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本新年的喜慶氣氛,疫情的快速蔓延是我們始料未及的,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後,疫情初步得到控制。

在這場疫情中許多人選擇遠離疫情高發區或者是待在家裏,但是有那麼一羣人,在疫情發生後義無反顧的衝向了第一線,這些人被我們親切的稱為“白衣天使”,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也正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就是——張定宇。

這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男人就是張定宇,正是這名普通的男人在疫情來臨之時捨棄小家勇敢的在病毒面前為人民築起了一道堅實的防護牆,也正是有了這樣千千萬萬的白衣天使,中國的疫情才得以這麼快速的走向穩定,他們當之無愧那一聲——“白衣天使”。

我們都知道,這場疫情給中國帶來了不少的經濟支出,而轉眼間,耳旁吹過的微風開始燥熱,地表的温度也開始升高,如今已是夏季,而中國這場疫情也終於在這入夏時節開始慢慢消失,有人説中國是一個凝聚的國家,每一個國民都做好了為國犧牲的準備,這一點在此次疫情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隨着各地奔赴武漢的醫生搭上回家的班車,我們終於可以説我們初步贏得了這場疫情的勝利,而我們也相信中國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迅速的恢復以往的繁華。

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六

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認,也讓張定宇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他明白戰“疫”才剛剛開始。

隨着新冠肺炎逐漸在全國蔓延,轉診到金銀潭醫院的危重患者越來越多。然而,當時醫院的ICU病房只有14間,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為了接待更多病患,12月30日一早,張定宇再度決策,緊急佈置勸退説服一般病人,騰退病房;抽調力量,新開兩個病區,完成清潔消毒,調配設備物資人員,陸續將病房改造成新的ICU病房。

張定宇介紹,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總共騰退了21個病區,截至2月22日上午9點,金銀潭醫院累計收治患者1992人,是收治病人最早、最重、最多的醫院。

面對新的病毒,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在大量診治實踐的基礎上,金銀潭醫護人員率先將抗艾藥物克力芝用於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為治療贏得寶貴時間。

當發現康復患者體內抗體可抗病毒時,張定宇發出呼籲:懇請康復後的患者積極來到金銀潭醫院,伸出你的胳膊,捐獻你寶貴的血漿,共同救治還在與病魔作鬥爭的病人。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張定宇正是如此。

疫情並沒有讓他措手不及,早期他用心讓醫院練就的真本領,為這場新冠肺炎阻擊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利用 ECMO搶救危重病人。

時間倒回,新上任的張定宇在倉庫裏發現了一台省衞健委給他們的ECMO(也稱體外膜肺氧合,是現有體外循環技術中的王者)。下半年,他請來心臟體外循環專家給ICU醫生做培訓。

同年年底ECMO就發揮了作用,金銀潭醫院用ECMO成功救治了兩位艾滋病重症肺炎病人,成為武漢地區最早將ECMO用於重症肺炎救治的醫院。春節後,又救了一位患重症肺炎的24歲的大學生。初,禽流感來了,ECMO大顯神威,保證了湖北省沒有因禽流感死亡的病例。金銀潭醫院優秀的ECMO團隊,就是那時成長起來的。

在本次疫情中,他們除了匹配ECMO來提高新冠肺炎治癒率之外,還採用了張定宇地鐵看雜誌引來的高流量呼吸濕化治療儀,該技術還被寫進新冠肺炎病人的臨牀救治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張定宇20提出,直到20才評審通過的GCP(國家新藥臨牀試驗),在這次疫情當中,也被王辰院士、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用來開展克力芝、枸櫞酸鉍鉀、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臨牀研究。

“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 篇七

額爾齊斯河

——致敬奮戰在一線的張定宇先生

我國的西北有一條神奇的河,他是額爾齊斯河。

在長江黃河的指引下,千千萬萬條河流都自西向東流入大海,湧入太平洋母親的胸懷一一那裏寬廣、舒暢、還有無數的朋友夥伴。但有一條河他偏不,他偏要逆流而行。他很清楚,他比誰都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他將面對的不僅僅是狂風驟雨的鞭打與九曲迴環的折磨,還有終極考驗''北冰洋''。在那裏他將瑟縮,漸凍,凝固以致死亡。但他仍然那麼做了,因為他相信自己能開闢出一條與死神抗爭的道路,即便是自己倒下了,在這條嶄新的道路上,仍會有千千萬萬的河水奔騰不息。但唯一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他漸漸不再是孤身一人,庫爾丘姆河、烏里巴河以及克孜勒蘇河……千千萬萬無數的、大的、小的支流都加入到他的隊伍中來。於是,這條河流所經之地,萬物生長,生機盎然。他孕育出了白楊、胡楊、青楊和黑楊。不僅如此,他還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給草木提供水源,加強的沙塵的防治效果……

終於,他感到到四肢冰冷無力,他的呼吸變得急促,困難——這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已走到盡頭。但他不感到悲傷,用最後一點力氣向前湧動,他正用他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jy3k5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