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英雄人物的事蹟【精品多篇】

英雄人物的事蹟【精品多篇】

英雄人物的事蹟【精品多篇】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材料 篇一

李四光

説到中國地質科學的發展和地質科學所取得的成就,就不能不想到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李四光出生於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雙重壓迫而處於內憂外患、災難深重的年代。為了民族振興和國家強盛,李四光東渡日本、遠去英國求學。求學歸來後,他拒絕外國高薪聘請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國。當時,中國地質科學的發展正處於襁褓時期,迫切需要培養大量的專門人才。李四光來到北京大學,協助蔡元培校長教書育人,他一面講授地質學,一面從事科學研究,在此期間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地質科學專門人才。他在古生物學、冰川學和地質力學領域所做的工作,為相關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 篇二

辛棄疾憂國憂民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將領,同時更令他名垂青史的,則是他所寫的豪放詞。靖康之難後,中原大部分被金人所佔領。辛棄疾的祖父為族人所累,未能隨宋室南下,出仕於金。辛棄疾因為父親早亡,幼年就隨祖父辛贊讀書。但辛贊”身在曹營心在漢”,無時不刻不忘祖國,每逢閒暇之餘,就帶着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這便使辛棄疾以後產生了濃烈的愛國思想。

後來,南宋被金國入侵,這期間北方爆發了大規模的抗金起義。辛棄疾也在濟南地區聚集了幾千人的隊伍準備抗金。南宋朝廷對辛棄疾的義軍讚賞有加,授予辛棄疾承務郎。但是不幸的時,當辛棄疾南下時,義軍中的叛徒勾結金國,義軍被迫解散。辛棄疾得知後火冒三丈,帶領幾十名騎兵,長驅數百里,直闖叛徒老窩,將其生擒。當時的辛棄疾年僅二十三歲,從此名聲大震。“壯聲英慨,儒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歎息。”辛棄疾贏得了當時人們的廣泛讚譽,南宋朝廷也對他進行了提拔。

英雄人物事蹟簡介 篇三

邱少雲9歲喪父、11歲喪母、13歲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

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1952年10月12日因美軍燃燒彈發落在邱少雲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放棄自救壯烈犧牲,年僅26歲。

中國英雄人物 篇四

一曲胡笳救孤城

在中國歷史上,不費一兵一卒,就能讓陷入重重包圍的軍隊轉危為安的人,屈指算來,僅有幾個。而西晉時的劉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劉琨是西晉時期著名的將領、音樂家和文學家,也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西晉末年,匈奴騎兵經常南下騷擾中原邊境,百姓苦不堪言。劉琨看在眼裏,痛在心裏。他和好友祖逖一起,聞雞起舞,發憤圖強,希望能收復失地,還 老百姓一個安寧的生活。

公元307年,劉琨帶領部下一千餘人離開洛陽,歷經艱難險阻來到晉陽(今山西太原)。當時的晉陽由於戰亂頻仍,已是一座空城。劉琨到了那裏,安撫流民,加強城防,重視農業,發展生產。很快,晉陽城恢復了活力,到處呈現出一派安居樂業的景象。

然而,好景不長,匈奴騎兵再次興兵南下,圍攻晉陽城。一夜之間,五萬匈奴兵把晉陽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劉琨一看,大事不妙,一面趕緊修書一封,命人快馬加鞭送出城去,請求救援;一面在城內嚴防死守,各個要塞都增加了兵力,以抵禦匈奴人的進攻。

劉琨深知晉陽城的士兵根本不是匈奴大軍的對手,便守城不出。雖然匈奴人數次罵陣,劉琨都置若罔聞。他希望以拖延時間的方式來等待援軍。惱羞成怒的匈奴人卻等不了,他們數次攻城,但都被劉琨帶領的守軍頑強地擊退。匈奴人見久攻不下,索性就駐紮在晉陽城外,坐等劉琨彈盡糧絕,那時再攻城就不費吹灰之力。

劉琨在煎熬中又過了幾天,援軍還 是未到。已是深夜,劉琨還 在四處巡查。此時的他千鈞重擔在身,不敢有絲毫懈怠。他登上城樓,看着一隊隊的巡邏士兵走過,心裏稍感安心。但憑樓遠望,不遠處就是匈奴騎兵的營地,雖然燈火通明,卻寂靜無聲,顯然,匈奴人已經睡去。

劉琨深知:現在晉陽城內,糧草僅能維持半月;原本守軍才不過兩千,匈奴人幾次攻城,又損兵折將不少;援軍遲遲未到……想到這裏,劉琨忍不住一聲長歎,抒發心中的抑鬱之情。

突然,遠處的匈奴營地裏傳來一陣騷亂,似乎被劉琨的長歎聲驚醒。看到這,劉琨靈機一動,想起西楚霸王項羽被劉邦的四面楚歌所懾,不戰自敗的故事。他趕緊命人拿來胡笳——匈奴人最喜愛的樂器,站在城樓上吹奏起來。

劉琨忘情地一遍又一遍地吹着匈奴人最熟悉的曲子。憂傷的胡笳一路嗚咽着傳到了匈奴營地,好似慈祥的母親在呼喚久別的遊子,又似温婉的妻子在思念離家遠征的丈夫。漸漸地,匈奴營地裏騷動起來,許多士兵走出營地,急切地尋求聲音的來源。有的情不自禁地低聲吟唱,有的則黯然淚下。連年背井離鄉的征戰,久攻不下的城池,已經讓匈奴士兵備感疲憊。在這異域他鄉,突然聽到熟悉的鄉音,濃濃的思鄉之情在士兵中間蔓延開來。

劉琨吹了一夜的胡笳,吹得自己淚流滿面,吹得匈奴士兵歸鄉心切。

第二天一大早,探馬來報,匈奴已經撤兵北歸。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昨夜劉琨的胡笳曲,讓匈奴人軍心大亂,士氣低落,許多士兵結夥乘夜逃亡回家。匈奴首領見狀,不得不下令連夜拔營起寨,退回老家。

就這樣,劉琨不費一兵一卒,解了晉城之圍。從此,“一曲胡笳救孤城”成為流傳千古的美談,劉琨以他面對強敵時的勇敢和智慧,留名青史,被後世稱道。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 篇五

劉胡蘭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箇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為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為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於婦救會工作,並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國小,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幹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後她擔任了村 婦女救國會祕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鬥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鬥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祕密發動羣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 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 匪軍喝叫“一個樣”後,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週歲。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 篇六

葉聖陶愛國主義精神

我國現代的教育家、文學家葉聖陶又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從“五四”運動直到1988年他生命終了的每個歷史時期,始終懷有一顆強烈而誠摯的愛國心。他主張喚起民眾,外爭國權,內懲國賊,他寫了很多愛憎分明的戰鬥檄文,揭露和抗議國民黨的高壓統治。解放後,他更以巨大的熱情投入到各項社會活動之中。葉聖陶的一生,是自覺追隨。,探求真理,不斷前進的一生,是將畢生精力奉獻給祖國,奉獻給人民的一生。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 篇七

1905年8月,京張鐵路正式開工,緊張的勘探、選線工作開始了。詹天佑帶着測量隊,身背儀器,日夜奔波在崎嶇的山嶺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風捲着沙石在八達嶺一帶呼嘯怒吼,颳得人睜不開眼睛,測量隊急着結束工作,填個測得的數字,就從巖壁上爬下來。詹天佑接過本子,一邊翻看填寫的數字,一邊疑惑地問:“數據準確嗎”?“差不多”,測量隊員回答説。詹天佑嚴肅地説:“技術的第一個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説法不應當出於工程人員之口。”之後,他背起儀器,冒着風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巖壁上,認真地復勘了一遍,修正了一個誤差。當他下來時,嘴脣也凍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進入最困難的階段。在八達嶺、青龍橋一帶,山巒重迭,陡壁懸巖,要開四條隧道,其中最長的達一千多米。詹天佑經過精確測量計算,決定採取分段施工法:從山的南北兩端同時對鑿,並在山的中段開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兩端對鑿。這樣既保證了施工質量,又加快了工程進度。鑿洞時,很多的石塊全靠人工一鍬鍬地挖,湧出的泉水要一擔擔地挑出來,身為總工程師的詹天佑毫無架子,與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臉汗。他還鼓舞大家説:“京張鐵路是我們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錢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們,必須成功!”“無論成功或失敗,決不是我們自己的成功和失敗,而是我們國家的成功和失敗!”

為了克服陡坡行車的困難,保證火車安全爬上八達嶺,詹天佑獨具匠心,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龍橋地段設計了一段人字形線路,從而減少了隧道的`開挖,降低了坡度。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 篇八

海外赤子回國抗日

1926年7月,郭沫若參加了北伐戰爭,先後在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擔任祕書長,代理主任等重要職務。在大革命洪流中,他親眼看到了工農羣眾的偉大力量。共產黨員的勇敢、不怕死的精神,給了他巨大的鼓舞。

他參加了南昌八一起義,雖然未獲成功,但他由衷地感到,英勇頑強的共產黨人,是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是中國革命的火種。在南昌起義軍南下的路上,由周恩來和李一氓同志介紹,郭沫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失敗後,郭沫若旅居日本,從事學術研究。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7月8日,黨中央通電全國,號召抗戰。海外赤子郭沫若心急如火,恨不能一下飛回祖國,響應黨的號召,參加抗戰。他不顧身邊的5個孩子和日籍妻子,獨自一人暗暗地進行着回國的準備。

7月25日,他給妻兒留下別言,悄悄離家去東京乘船回國。回國不乆,他就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組織了文化界的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 篇九

維護中國主權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再也不受外國的欺負了,擁有了完全的主權。我們不依附任何國家,也不允許任何國家侵犯我們的主權。

1958年夏天,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到我國訪問,和毛澤東舉行會談。他提出了兩國建立聯合艦隊的建議,想讓蘇聯的軍艦到中國海面上行駛。大國主義思想很嚴重的赫魯曉夫想利用這個機會控制我國的國防、達到他們和美國爭奪霸權的目的。如果這樣做,中國的領海權就會受到損害。毛澤東一聽就火了,他厲聲質問赫魯曉夫:“你講清楚,什麼是聯合艦隊?我們還有沒有主權了!”赫魯曉夫説:“這不是來商量嘛!”毛澤東説:“什麼商量!你們是不是要把我們的沿海地區都拿去?”赫魯曉夫紅了臉,忙説:“你們不願意就算了。但是讓我們在中國有個基地,軍艦來加油修理休息,總可以吧?”毛澤東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行!”

赫魯曉夫沒有達到控制中國的目的,心懷不滿地走了。後來,蘇聯單方面撕毀了兩國的許多經濟科技協議,企圖給我國造成壓力,毛澤東又領導中國人民和它們的大國主義作了堅決鬥爭,捍衞了我國的主權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愛國英雄人物事蹟 篇十

坐中國船去上海

1916年6月,陳毅同志和其他幾個留法勤工儉學的青年,決定乘船從重慶去上海。聯繫船票的人告訴大家,有三家輪船公司的船可供選擇:一家是日本人辦的,這家輪船公司給每個乘客贈送洋傘;一家是英國人辦的,他們給每個乘客贈送牀單;還有一家是中國人辦的,大概是賠了本,沒有什麼送給乘客。

大家在乘坐哪家船的問題上爭論起來。有的同學主張坐日本人或英國人的船,因為可以得點洋貨,開開眼界。陳毅對大家説:“北京青年學生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列強欺侮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重慶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貨,罷課罷市,聲援北京愛國青年。在這種時候,我們怎麼能為了貪圖一點洋貨去坐外國船呢?這還有一點民族氣節嗎?”大家都覺得陳毅説得句句在理,一致決定坐中國船去上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zl48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