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脱貧攻堅楷模毛相林的事蹟多篇

脱貧攻堅楷模毛相林的事蹟多篇

脱貧攻堅楷模毛相林的事蹟多篇

脱貧攻堅楷模毛相林的事蹟篇1

壁立千仞,羣山合圍。翻幾座大山,盤過108道“之字拐”,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便映入眼簾。這裏地處巫山深處,如“深井”一般,“井底”緩坡上,小樓星羅棋佈,大片柑橘林連綿起伏。

毛相林是下莊村村委會主任,也是老村支書,當地人稱他當代“愚公”。

成為“愚公”,是被窮逼出來的。“鎖”在深山裏的下莊村,以前是巫山縣最窮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過絕壁,到縣城得花兩天時間。

不能讓大山“困”住下莊!1997年開始,“愚公”毛相林帶領鄉親們“移山”,用了整整7年時間,在絕壁上鑿出一條“天路”。

路通了,產業也活了。在毛相林帶動下,鄉親們種起了臍橙等水果,發展生態旅遊。隨之,一棟棟新樓拔地而起,一輛輛小轎車來來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2015年,曾經最窮的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脱貧。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達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動手,劈山開路!”

“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小時候,毛相林就常聽長輩們唸叨。坐“井”觀天,村民們有時也開玩笑説要修路,可沒人敢下決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歲的毛相林去縣裏開會,發現鄰村村民家裏有電視機,還有車子來收購蔬菜。“沒想到山裏還能這麼生活!”回到村裏,毛相林馬上召集村民們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這山,鳥都飛不過去。”“錢從哪裏來?”“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夥你一句我一句。村裏有幾百畝地,鄉親們不想離開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難也是特別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動手,劈山開路!”毛相林給村民們算了一筆賬:公路預計七八公里,計劃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將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沒出路!幾經周折,全村人終於下定決心。

男女老少齊上陣,冬去春來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辦法,一塊塊石頭鑿。絕壁上,一個個“空中飛人”綁着繩索鑿開炮眼、放上炸藥……鞋子磨破就赤腳,夜裏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壞消息還是傳來了。村民黃會元被巨石砸中,滾落下山,悲痛萬分的毛相林一度動搖了修路的決心……此時,黃會元的父親站出來説,“為了子孫後代,我兒子死得光榮!繼續修!”頓時,大家齊刷刷地舉手,擦掉眼淚,繼續走向工地……

終於,2004年春天,一條“玉帶”出現在山腰上,下莊人終於打通康莊大道!

脱貧攻堅楷模毛相林的事蹟篇2

老下莊村坐落在巫山縣竹賢鄉的大山深處,四周高山絕壁合圍、生存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是名副其實的“天坑村”,從“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條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到縣城要走3天。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下莊的閉塞和貧困成了壓在他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當時全縣村級幹道建設規劃是由易到難,下莊的路太艱險,未列入規劃,縣上何時規劃修路也不確定。但下莊人要想改變貧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從“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過去封閉落後的鄰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電燈亮、户户電視響,毛相林下定決心要帶領村民修路,走出貧困。在全村黨員幹部會上,毛相林對大家説:“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一輩人過上好日子!”

1997年冬,毛相林帶領村民在“魚兒溪”畔正式動工修路。村民們個個腰繫長繩,趴在籮筐裏,吊在幾百米的懸崖上打炮眼,在懸崖峭壁上放炮,炸開一處處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穩步向前推進。

自修路以來,毛相林身上的擔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嶺到各個工地巡查安全,晚上還要在工地上總結安排工作。為了早日修通絕壁路,毛相林最長在工地駐紮了3個月沒回家。

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雙膠鞋,手上和腳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04年,整整用了7年時間,毛相林帶領村民克服了一個個困難,終於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天路”,修通了人們盼望已久與外面世界溝通的連接路、出行路,讓村民們看到了脱貧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脱貧攻堅楷模毛相林的事蹟篇3

_上午,全國脱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毛相林等10名同志,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等10個集體被授予“全國脱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毛相林是從重慶巫山走出來的老支書。他帶領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村民,把一條“天路”,修成了致富路。

沒到過下莊的人,很難想象,在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下,有一個與世隔絕的“天坑”——直到1999年,兩名記者發現了下莊村村民修天路的壯舉,他們當時的真實情況才得以被記錄:從坑沿到坑底,足足有1100多米,108道之字拐。當時有397名村民。過去50年中,有153人從沒去過縣城,160人從沒見過公路,210人從沒見過汽車,360多人從沒看過電視……曾經大家抬一位村民去醫院看病,可是走到鄉醫院,要四五個小時,抬了一半,人不行了,只能又往回抬……

更為慘烈的數字記錄了下莊村人生活的絕望:有60多人從懸崖上摔傷,15人摔殘,23人摔死……

“天坑”不僅讓人離現代文明生活相去甚遠,甚至每年生活所需的70餘噸農業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以及村裏生產的幾十萬斤糧食和幾百頭毛豬,也被卡在了這條山路上,進不去,出不來。原來的羊腸小道,往返一次,要整整4天。

這不僅是一條天路,更是下莊人的生路。

修這條天路,是毛相林接任下莊村村委會主任後的“異想天開”。

在動員大會上他説:“不修路沒出路!不修路,還會死更多的人!”

用啥修?沒有大型機械化設備,只能靠雙手和最簡單的工具。全村男女老少加起來397號人,一人回家湊10元;加上從信用社貸款的一萬多元,買些最簡單的工具,築路開始了。

這是一場並非決心就能打贏的攻堅戰。7年間,有6名村民犧牲在了修路的途中。他們當中,有人滾落下山谷,也有人被滾石砸中,永遠留在了大山中。

毛相林和下莊村村民終於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天路”。

路通了,而村裏一窮二白、沒有產業基礎的現實,又給通路的豁亮蒙上了一層陰影。

一些村民可以出去打工了,可毛相林算了一筆賬:四分之一的人出去打工賺回來的錢,即便能養活這個村子,也絕對沒法致富。想致富,得把產業引進來。

自己沒有,就先學別人的:從還在任民兵連長時帶領村民去原始森林移植漆樹苗,到養山羊,再到號召村民種100多畝桑樹養蠶,學歷不高、國中沒有畢業的毛相林評價自己曾經“蠻幹,瞎搞”,這幾樣,不僅沒有成功,反而堪稱慘敗。

但他身上有股勁兒,讓村民能再信任他:修路時,他腰上纏住繩子,比村民都先下去探路;村裏徵地建文化廣場、衞生室和下莊人事蹟陳列室,他讓兒子讓出了三次修建平整的宅基地。

他在村民大會上跟大家檢討:“這幾年搞了幾個品種都搞砸了,都怪我不講科學蠻幹,讓大家失望了,我給大家道個歉。”村民心疼他,也信他。

下莊村地盤小,辦廠子立不住,祖祖輩輩都圍着土地打轉轉:玉米、紅薯、土豆、小麥……山路通了,毛相林趕緊把柑橘種植引進村裏,沒想到柑橘長蟲,幾乎絕收。

又一次失敗,下莊村村民甚至懷疑,是不是這就是下莊村人的命運?

但在村民大會上,毛相林又一次獲得了村民的支持——當年修路那麼苦都過來了,現在算啥?

毛相林從縣裏請來種植專家,又帶村民去巫山縣曲尺鄉考察柑橘種植。在科學的指導下,柑橘終於在2019年初掛果。柑橘專業合作社以產業收益的80%歸農户、15%歸村集體、5%歸專業合作社的比例運作,預計全村650畝紐荷爾柑橘全部投產後,每年能帶來200萬元的收入。

除了瓜果,多種經營也是下莊村的新思路。農民種了幾十年的小麥等農作物,走綠色食品標準,還有配合貧困户聯合開辦的農家樂……大家齊心、凝志,從“天路”上,送出了柑橘、生豬和西瓜,走出了大學生,迎來了懂電商和回家鄉做教師的年輕人……

曾經,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是全縣最窮的村。2015年,下莊卻在全縣率先實現了整村脱貧。2019年,下莊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670元,是1997年修路前的40倍。

在毛相林61歲的這一年,他榮獲2020年全國脱貧攻堅獎“奮進獎”。幾十年過去了,毛相林的頭髮白了,背彎了,人更瘦了。從“蠻幹”到探索出一條適應下莊村脱貧的科學路徑,毛相林和大家走過彎路,也走出了天路!

脱貧攻堅楷模毛相林的事蹟篇4

毛相林,男,漢族,中共黨員,1959年1月出生,重慶巫山人,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主任。他是帶領村民不等不靠、艱苦奮鬥、拔除窮根的優秀基層黨員幹部代表。原下莊村四周高山絕壁合圍,外出只有一條盤旋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1997年,毛相林帶領村民,以最原始的方式,在空中蕩,壁上爬,用鋼釺撬,用雷管炸,用兩腳蹬,歷時7年,用血肉之軀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長8公里的“天路”。出山公路修通後,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通過多年努力,讓貧窮落後的面貌大大改觀,2016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脱貧。榮獲“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重慶市扶貧開發工作2017年度先進個人”等稱號。

重慶市巫山縣的下莊村,曾經極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鎖”在“天坑”之中。從“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條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到縣城要走3天。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下莊的閉塞和貧困成了壓在他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在全村黨員幹部會上,毛相林對大家説:“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一輩人過上好日子!”1997年冬,毛相林帶領村民在“魚兒溪”畔正式動工修路。村民們個個腰繫長繩,趴在籮筐裏,吊在幾百米的懸崖上打炮眼,在懸崖峭壁上放炮,炸開一處處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穩步向前推進。到2004年,整整用了7年時間,毛相林帶領村民克服了一個個困難,終於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天路”。通路以後,全村有36人外出上國小、132人外出上中學,29人考上了大學。毛相林希望這些有知識、有見地、有文化的年輕人能回到下莊,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改變下莊的面貌。

脱貧攻堅楷模毛相林的事蹟篇5

脱貧多年,對於普通人而言似乎一切都離自己很遠,但對於住在山區、貧瘠的華夏同胞們來説,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的開始。

毛相林書記就是一位早期脱貧戰士,那一年是1997年,比在看的讀者們年歲可能都大,而那一年國家收入還很有限,甚至不能和日本、香港去比擬。

他所在的村子名為下莊村,一個四周滿是懸崖峭壁、連登山羊都難以攀爬的山峯下,就是當地人所要生活一輩子的地方。

天然的囚籠,説的就是下莊村

住在這裏的人渴望出去嗎?據當前還在世的村裏人説,那時候每一天每一刻都想,而且他們對出山的願景堅定不移,哪怕時至今日對當年的行動也毫不後悔,他們稱這是國家的幫助。

當年住在下莊村,只有身手敏捷、體力充沛的年輕人才能走出大山,為村子帶來新鮮的食物和物資,每當年歲上升,剩下的日子就只能是掰着指頭看天,重複着一天又一天的枯燥。

那一年全村老少三代也僅有397人,而這裏面至少有三百多人從未去過城市,也沒見過國家正在發展和建設的設施與建築。

他們想看這世界美好的一面,他們想嚐到街邊小販的燒烤美味,他們想聞到鞭炮過後的煙火味兒,同為華夏同胞,他們也想享受到他們應得的一切。

當唯一的外地人毛相林書記到來,他們自發地簇擁起來,對着這位陌生人竊竊私語,不理解什麼叫“書記”,只能堪堪聽懂“脱貧”二字,知道他帶來的是希望。

“我打算炸山,開闢一條路出來,打通下莊山通往外面的路。”

毛相林語出驚人,要知道下莊村的漢子們雖然勇敢,卻從未敢對大自然提出想法,這無異於愚公移山!

但是心中的這團火起來,想熄滅就變得非常困難。

接下來的一週裏,全村男女老幼湊上了3960元,連炸山錢都不夠。

“這點錢炸山夠嘞?”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下莊村的漢子面露難色

“夠嘞!”毛相林的言語不多,卻是直接為眾人下了定心丸。

那麼錢真的夠嗎?其實差得很多,而且是非常多。

那一年國家有難,毛相林並未向組織求援,而是果斷拿出自己全部積蓄以及靠名聲貸來的錢款,用作炸山的基礎費用。

零零散散小兩萬,足夠滿足下莊村人打開通往外界的大門,而雷管就是他們的敲門磚,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炸山!”毛相林對着那廉價的擴音喇叭大喝一聲,“愚公移山”正式開始。

這一天是臘月初八,是眾人把酒言歡、鞭炮齊鳴的重要日子。

這一天對於下莊村來説,同樣意義非凡,因為他們終於能夠對命運發出不忿的怒吼,他們終於可以撼動天地!

歷時2675天,也就是整整七年,在整村老少共同的努力下,終於打通出一條8公里的道路,這意味着下莊村人以後不必再攀爬陡峭的懸崖峭壁,車輛也能隨意進出。

直至今天,下莊村已經發展得有模有樣,而這一切離不開毛相林和那羣敢於抗爭的勇士。

在脱貧的這條路上,有太多的勇敢者犧牲在了前線,有太多人清醒地意識到“天上不會掉餡餅”。

並非是國家不曾關注,而是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還需要我們自己來發光發熱,努力過後每一天今天。

脱貧攻堅楷模毛相林的事蹟篇6

2月25日上午,人民大會堂。大禮堂燦若繁星的燈光下,全國脱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正在這裏隆重舉行。

雄壯的《向祖國英雄致敬》樂曲聲中,習近平總書記為全國脱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一一頒授獎章、證書、獎牌。

“全國脱貧攻堅楷模個人獲得者毛相林!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會場廣播裏傳出了請毛相林上台領獎的聲音。

毛相林是第一個上台領獎的。聽到自己的名字,他心情十分激動,快步走向習近平總書記。

“你辛苦了!”習近平總書記問候毛相林。“不辛苦!”毛相林説。

這一刻,毛相林百感交集。之前,他因為激動、緊張,腦海一片空白。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聲“你辛苦了”,讓毛相林放鬆了許多,倍感親切,深感習近平總書記對基層幹部的關心,牽掛農村一線。

習近平總書記取過獎章掛在毛相林胸前,對他説:“基層幹部在第一線最辛苦!”下莊的工作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肯定,毛相林心頭暖暖的。他説,自己巴不得馬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下莊的父老鄉親。毛相林覺得習近平總書記這聲“辛苦”,是對自己説的,也是對奮鬥的下莊人説的,更是對所有奮戰在脱貧攻堅一線人員努力的肯定。

“帶領鄉親們歷時7年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通向外界道路的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説:‘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輩人過上好日子。’”

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講到了下莊修路,還複述了毛相林的話。毛相林説:“聽習近平總書記講出來,就覺得自豪,‘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是這個理兒,只要堅持不懈,我們就能把路修通!”回味着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毛相林又把這段話默唸了一遍。

總結表彰大會結束,習近平總書記從毛相林身旁路過,微笑着向他走過來説:“加油幹,把下莊建設好,發展好!”毛相林微笑着回答:“謝謝習近平總書記!”

目送習近平總書記,毛相林覺得渾身充滿了幹勁兒,但又感到了肩頭的重擔,心裏只有一個信念:回去一定把下莊的事情幹得更好!

合影時,毛相林坐在了習近平總書記身旁。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問候大家,“同志們辛苦了!”毛相林説,“不辛苦,習近平總書記辛苦了。”此刻,他覺得自己是幸福的人。

人在北京,毛相林的心早就飛回了重慶。他想盡快把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和對鄉親們的關心帶回下莊,把內心的感動、喜悦分享給鄉親們。當天晚上在接受了央視採訪之後,他就馬上乘飛機回到了重慶。

“習近平總書記叮囑我加油幹!”毛相林説,此前他一直在思考回到下莊後做什麼?怎麼做?誰來做?“現在心頭有了答案,就是要團結下莊人,帶領下莊人,繼續發揚下莊精神,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脱貧攻堅楷模毛相林的事蹟篇7

11月17日,本報報道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數十年來紮根基層一線,積極投身脱貧攻堅,展現了黨員幹部強烈的責任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時代楷模”稱號,他的感人事蹟在當地引起熱烈反響。

“20多年前,毛相林帶領着下莊人一錘一鑿,鑿通出山路,現在又帶領村民邁向致富路。這種無私奉獻的為民情懷、愚公移山的堅韌精神,值得我們年輕幹部學習。我們要為人民羣眾做實事,在奉獻中實現自我價值。”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駐村幹部周勇説。

“學習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蹟,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深深地被打動。”重慶市南川區廟壩村第一書記宋建峯説,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從毛相林身上學到很多。在關鍵時刻,一定咬緊牙關,衝鋒在前,向黨和人民交上滿意的答卷。

重慶市巴南區聖燈山村扶貧幹部謝志耕説,下莊人脱貧摘帽,毛相林這個帶頭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為榜樣,時時處處為羣眾着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重慶市綦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優撫科科長謝邦金説:“毛相林是當代黨員的優秀代表,我們要認真學習他不等不靠、艱苦奮鬥的精神,引導退役軍人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

重慶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方旭表示,激發人民羣眾脱貧致富內生動力至關重要,毛相林等下莊人不等不靠、艱苦奮鬥,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西南政法大學哲學系本科生崔冬贇表示,青年大學生要學習毛相林的奮鬥精神,立志到基層去,將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會的“大我”中去,讓青春之花在廣闊天地綻放。

脱貧攻堅楷模毛相林的事蹟篇8

出山的路通了,青壯年走出了下莊。看着留在村裏的老人、小孩,還有成片撂荒的土地,40多歲的毛相林留了下來。“我要在這片土地上開拓一條致富路。”

2005年,老下莊村和兩合村合併成一村,毛相林當選為新下莊村村主任。“作為羣眾選出來的村幹部,帶領大家脱貧致富,是我的本分。”在村民代表大會上,毛相林堅定地説。

毛相林學歷不高,但他知道,要脱貧致富,除了先修路還得發展產業。聽説漆樹值錢,他就帶領幾個青壯年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原始森林,挖回羊羔大木漆,在村裏培育出2萬餘株漆樹,沒想到當年夏天樹全部熱死了。

後來他又在村裏養山羊、種桑樹養蠶,但都失敗了……

為此,毛相林主動在村民大會上做了檢討,他也明白了“要懂科學,不能蠻幹”。雖然屢戰屢敗,但毛相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下莊村走出一條產業扶貧的新路子。

他請來縣裏農業專家對下莊的氣候、土壤環境進行全面的考察分析,確定了發展柑橘、桃樹、西瓜三大產業。為打消村民顧慮,他積極爭取縣農委補助,組織村民代表到曲尺鄉實地考察柑橘產業,還率先種植10畝柑橘,並讓開車跑運輸的兒子到鄰近的奉節縣自費學習技術,無償為村民提供技術支持。幾年下來,全村種下650畝柑橘,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產業+農户”的模式,成立專業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500多畝已掛果,每年給村民增加收入200萬元左右。

2019年村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670元,是修路前年收入的40多倍。毛相林帶領村民歷時15年,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發展鄉村旅遊,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蹚出了一條“致富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o5kpq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