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改革先鋒典型事蹟材料(實用17篇)

改革先鋒典型事蹟材料(實用17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7篇《改革先鋒典型事蹟材料》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改革先鋒典型事蹟材料》相關的範文。

改革先鋒典型事蹟材料(實用17篇)

篇一: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吳仁寶人物事蹟介紹

吳仁寶始終站在農村改革發展的最前列,率領華西村民“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廠、九十年代造城、新世紀騰飛”,實現了從農業樣板村到農村工業化、農村城鎮化再到農村現代化的一次次跨越,走出了一條農村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合作雙贏、共同富裕的發展新路,開創了超大型村莊民主管理體制建設的先例。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敬業奉獻模範”等稱號。

從1961年到2003年,吳仁寶在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做了43年村黨組織書記。他帶領全村羣眾把一個只有500多畝農田的蘇南小村莊,建成為一個2003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的華西集團,農民人均收入2003年達7.2萬多元。

吳仁寶生前常説,華西村的成功得益於改革開放、得益於實事求是。他做過兩個與眾不同的重大選擇:

各地農村普遍實行聯產承包,他則根據人多地少的實際,堅持集體所有制,由30名種田能手,承包全村500多畝農田,富餘勞動力轉移到村辦企業。吳仁寶説:“中央講‘宜統則統、宜分則分’,華西人多地少,宜統!”

1992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並發表談話,吳仁寶凌晨兩點召集全村幹部開會,迅速採購大批生產材料,加快村裏企業生產步伐,“凌晨一次會,賺了一個億”。自此,華西村發展進入快車道。吳仁寶提出多項改革舉措:在村辦企業基礎上,組建華西集團,這是江蘇第一個村級企業集團;在堅持集體經濟為主的同時,實行村民參股,發展私營個體經濟、中外合資和混合型經濟,形成了以集體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新格局;1999年,“華西股份”上市,成為“中國農村第一股”。

堅持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這是吳仁寶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個人富了不算富,集體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吳仁寶説,富裕起來的華西要“三不忘”: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左鄰右舍和經濟欠發達地區。上世紀90年代以來,華西村通過派幹部、出資金、帶技術、辦項目,遠赴寧夏、黑龍江援建了兩個“省外華西村”,幫助當地脱貧致富,出資上千萬元為中西部地區培訓了萬餘名農村基層幹部;2001年開始將周邊20個經濟薄弱村納入華西共同發展。

“有福民先享,有難官先當。”這是吳仁寶對村黨組織書記職責的理解。當華西村村民已經住上五六百平方米的第七代、第八代別墅,吳仁寶卻一直住在上世紀70年代蓋的老房子裏。“不拿全村最高工資、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獎金。”這“三不”,是他給自己立下的規矩,一諾千金,直至去世。

篇二: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李雪健人物事蹟介紹

李雪健是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優秀表演藝術家,從事戲劇影視表演工作40多年,崇德尚藝,執着追求,形成“含蓄、真誠、淳厚、樸實”的表演風格,塑造了眾多生動鮮活的藝術形象,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時代變遷。主演或參演的《焦裕祿》《李大釗》《趙樹理》《楊善洲》《橫空出世》《渴望》等數十部影視和話劇作品,深受廣大觀眾喜愛;塑造的焦裕祿、楊善洲等優秀共產黨員形象,成為弘揚主旋律、謳歌英雄模範、彰顯民族精神和改革開放時代精神的典型,發揮了重要的價值引領作用。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等稱號。

既有演技更有演德

千萬別小瞧了“改革先鋒”這個榮譽,它可是國家級的,是國家認定的。既然這麼重要,對獲得者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人品要好,要德藝雙馨。光有演技還不行,在演德方面也要經得住考驗。李雪健是公認的德藝雙馨的演員。小編還記得在2017年的金鷹電視晚會上,大家的愛豆胡歌在發言中就表達了對李雪健老師的敬佩之情。胡歌説,他來參加金鷹節,還是比較低調的,只帶了三個工作人員。恰好在飛機上碰到李雪健,才得知李雪健只帶了一個工作人員,而李雪健的年紀比他大很多。胡歌的演德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連他都佩服李雪健,可見李雪健的演德不是一般的好。

既演商業片更演主旋律片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演藝圈賺錢的是商業片,一部片子甚至可以拿到上億的片酬,而主旋律片呢,基本沒啥錢可賺,可能僅僅只有幾千塊的勞務費,所以很多小鮮肉都一窩蜂去演商業片,對主旋律片不聞不問。而李雪健卻不是這樣,翻翻他演過的電視劇,既有《希望》《嗨!老頭》這樣的商業片,更多的是弘揚正能量的主旋律電視劇,如《楊善洲》《焦裕祿》《李大釗》等。所以,説他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表演藝術家”,一點都不過分。

本身擔任社會要職

對“改革先鋒”這樣的榮譽,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參評的,一定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響力。李雪健本身就是中國文化藝術屆聯合會副主席,還是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這些都是舉足輕重的職位。而且,李雪健還是中國演藝界十分有影響力的演員,他在1990年出演的《渴望》,整整影響了一代人。《渴望》在那個時候受歡迎的程度,比現在的《琅琊榜》《人民的名義》有過之而無不及,幾乎每個人都看過這部劇。李雪健在《渴望》中飾演宋大成,讓人既愛又恨,把整個人物演活了,拿獎拿到手軟。

説到這裏,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吧,陳道明、李幼斌和唐國強等可能演技都很過硬,但是在演德、弘揚主旋律、社會任職等方面,或多或少都與李雪健存在這樣那樣的差距。放眼整個演藝圈,除了李雪健,誰還有資格獲得“改革先鋒”稱號呢?

篇三: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孔繁森人物事蹟介紹

1979年開始,孔繁森兩次進藏工作,勤政為民,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援藏工作結束後,被任命為阿里地委書記。為了摸清情況,探索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的路子,跑遍了全地區106個鄉中的98個,行程8萬多公里,與藏族羣眾結下了深厚友誼,被稱為“新時期的雷鋒”“90年代的焦裕祿”。他的英雄事蹟和崇高精神,激勵和影響着廣大中華兒女投身改革開放事業,自發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難、最艱苦的地方去幹事創業。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號,被追授“模範共產黨員、優秀領導幹部”稱號。

1988年,孔繁森在母親年邁、3個孩子尚未成年、妻子體弱多病的情況下,仍然克服困難,再次帶隊進藏,任拉薩市副市長,分管文教、衞生和民政工作。為了發展當地教育事業,他跑遍了全市8個區縣所有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鄉、村辦國小,拉薩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從45%提高到80%。全市56個敬老院和養老院,他走訪過48個,給孤寡老人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遠地區醫療衞生條件較差,他每次下鄉時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藥,送給急需的農牧民。一個醫藥箱雖然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對接受治療的患者來説,卻往往是性命交關。

1993年,孔繁森進藏工作期滿,但他繼續留在西藏,擔任了阿里地委書記。為了摸清實際情況,他深入調查研究,求計問策,尋找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的路子。不到兩年的時間,他跑遍了全地區106個鄉中的98個。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區,外出時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個人影。他們餓了就吃口風乾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來的雪水。旅途中雖然艱苦,孔繁森卻充滿樂觀,並風趣地對隨行人員説:“快嚐嚐,這是上等的礦泉水,高原沒有污染,等我們開發出來了,讓外國人花美元來買!”

孔繁森去世後,中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將他譽為“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培養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優秀領導幹部中的傑出代表”,並開展了一場中國全國範圍的“向孔繁森同志學習”的活動。1995年4月中國國務院追認他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因孔繁森身前下鄉工作經常有新聞記者陪同,留下了許多新聞報道和照片,後根據他的生平拍攝了一部名為《孔繁森》的電影。

篇四: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王有德人物事蹟介紹

王有德帶領職工大力推進防沙治沙,營造防風固沙林60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有效阻止毛烏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擴,呈現出人進沙退的可喜局面。探索形成“寬林帶、多網絡、多樹種、高密度、喬灌混交”防沙治沙模式,實現了“沙漠綠、場子活、職工富”的奮鬥目標,為全國防沙治沙提供了寶貴經驗。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治沙英雄”“全國綠化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王有德與沙漠的抗爭早在40多年前就開始了。

王有德的家鄉在靈武市馬家灘,毛烏素沙漠東南邊緣。幼年時,他眼睜睜看着風沙一次又一次灌滿了窯洞,十幾年裏,20多個村子、3萬多人被迫遷移……

“從那時起我心裏就跟沙漠較上勁了,一定要把被沙漠侵吞的土地奪回來。”王有德的語氣和眼神同樣堅定。

1976年,王有德進入林業系統工作;1985年,他出任白芨灘林場副場長,開始帶領職工與沙漠展開一場艱苦卓絕的搏鬥。

白天,他們頂着50多攝氏度的高温推沙平田、挖坑種樹,晚上就住在帳篷裏;寒冬臘月,為了搶抓樹苗灌冬水的時機,他們日夜吃住在水渠邊;風沙不停摧毀辛苦栽下的樹苗,他們就不停補種,直到樹木連成片,把流沙牢牢鎖住……

“堅持科學治沙、綜合治沙,才能實現治沙事業可持續發展。”王有德説。

通過多年改革創新,他帶領職工成功推廣了草方格治沙、喬灌草結合的精準造林技術,探索建立了“寬林帶、多網絡、多樹種、高密度、喬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實現了“沙漠綠、場子活、職工富”的奮鬥目標,為全國防沙治沙提供了寶貴經驗。

在人與自然的抗爭中,王有德帶領職工以“寧肯掉下十斤肉、不讓生態落了後”的拼勁,營造防風固沙林60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築起了一道東西長47公里、南北寬38公里的綠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烏素沙漠南移和西擴,實現了人進沙退的偉大壯舉。

2014年,退休後的王有德發起成立了寧夏沙漠綠化與沙產業發展基金,在新的“主戰場”繼續拼搏。

“多栽一棵樹,就是我的價值;多治理一片荒山,就是我的價值;讓當地老百姓找到致富之路,就是我的價值!”王有德説。

篇五: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吳良鏞人物事蹟介紹

吳良鏞針對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建設規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廣等特點,他創立人居環境科學,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環境建設為核心的空間規劃設計方法和實踐模式,受到國際建築界的普遍認可。成功運用人居環境科學理論,開展區域城鄉、建築、園林等多尺度、多類型的規劃設計研究與實踐。主持參與北京圖書館新館設計、天安門廣場擴建規劃設計、中央美術學院校園規劃設計、孔子研究院規劃設計等多個重大工程項目。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

年高未曾忘憂國。讓人類“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是吳良鏞對人居理想的願景。

將建築事業作為一生的追求來自他顛沛流離的早年經歷。在1937年南京淪陷之前,吳良鏞隨家人一路西遷:南京、鎮江、武漢、宜昌、重慶……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一時間地動山搖,瓦礫、碎石、灰土不斷在身邊落下。當我們從防空洞出來,火光沖天,大街小巷狼藉一片,合川大半座城都被大火吞噬……這些痛苦的經歷,促使我內心燃起了戰後重建家園的熱火。”吳良鏞回憶道,“我懷着‘從事建築行業、立志修整城鄉’的抱負,走進了(國立)中央大學建築系。”

1945年10月,吳良鏞受建築學家樑思成之邀,協助籌辦清華大學建築系,又在樑思成推薦下於1948年赴美國匡溪藝術學院學習建築與城市設計。

在對建築學的不斷探索中,吳良鏞意識到“人居環境的核心是人,是最大多數的人民羣眾,人居環境與每個人的利益密切相關,人居環境科學是普通人的科學”,就此理念不斷進化誕生的人居科學,成為吳良鏞工作的核心。

1993年,由吳良鏞主持改造的北京菊兒衚衕被授予“世界人居獎”,這也是近代中國建築作品首次在國際上取得的最高榮譽。“開創了在北京城中心進行城市更新的新途徑”,評語這樣評價吳良鏞在保留傳統四合院與創造宜居環境中的創舉。

從參與戰後重建到發展人居科學,吳良鏞不僅將目標放在了築建“廣廈萬間”,而且將城鄉規劃學、環境學、風景園林學等領域融入建築學,為實現人類更宜居的環境繼續奮鬥着。“我希望在13個現有學科門類上增設‘人居科學’。”吳良鏞説,“人生百年,我現在已經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剩下的十里路可能會更加艱難,但是我不希望輕易失去這最後的‘人生單元’,我要積極去完成尚未完成的事。”

篇六: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王選人物事蹟介紹

王選主持研製成功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方正彩色出版系統得到大規模應用,實現了我國出版印刷行業“告別鉛與火,邁入光和電”的技術革命,成為我國自主創新和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的典範。致力於研究成果產業化,主持開發的電子出版系統,引發報業和印刷業四次技術革新,使漢字激光照排技術佔領99%國內報業和80%海外華文報業市場。設立“王選科技創新基金”,支持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技創新研究。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高科技應做到‘頂天立地’。”這是王選一生奮鬥的信條。“頂天”即不斷追求技術上的新突破,“立地”即把技術商品化,並大量推廣、應用,而“頂天”是為了更好地“立地”。

上世紀70年代,中國出版業仍是鉛字排版和印刷。為改變落後狀況,1974年,我國設立“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簡稱“748工程”。正在北大任助教的王選看到了巨大可能,他通過分析比較,決定跨過當時國外流行的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機,直接研究世界尚無產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歷經艱難,1979年,我國首個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研製成功。

北大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教授、王選夫人陳堃銶介紹,原理性樣機做出後,有人勸王選,不要做下去了。“但王選説,應用性研究如不做成商品,對社會就沒有價值,所以他一直極力將成果轉化為商品,和產業相結合。”

在艱苦研製條件下,王選團隊不僅攻克漢字字形信息的計算機存儲和復原輸出的世界性難題,還在20多年間持續創新,與多個協作單位聯合攻關,緊跟市場需求,先後研製出八代漢字激光照排產品,使中國傳統出版印刷行業得到徹底改造,“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

至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99%的報社和90%以上的書刊出版社和印刷廠使用了王選團隊研製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我國書刊平均出版週期從300多天縮短到100天左右。

王選院士逝世的12年後,他曾帶領的北大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在跨媒體智能識別技術等多方面取得系列新成果,而在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方正集團也成為中國信息產業龍頭企業之一。

“王選精神在傳承。”北大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郭宗明説,“他提出的‘頂天立地’產學研結合模式,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發展之路。”

篇七: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王瑛人物事蹟介紹

王瑛奮戰在紀檢監察一線20年,探索創新紀檢監察工作為民服務零距離、幹羣關係零隔閡、監督監察零空檔、案件查處零擱置、再塑形象零起點的“五個零”工作法,嚴格監督執紀問責,堅決維護黨的紀律、國家法律權威,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她對黨忠誠,鞠躬盡瘁,身患肺癌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2009年,以她的事蹟改編的電視劇《遠山的紅葉》及大型話劇《紅葉旅途》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榮獲“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標兵”稱號,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奮戰在紀檢監察工作一線20餘年的王瑛,個子不高,卻在紀委書記這個崗位上,讓人們見識了紀檢幹部的錚錚鐵骨。

2003年3月24日,四川省南江縣發生一件震動全縣的大事,一名在“掃黃”行動中被拘留詢查的年輕女子在縣公安局某派出所留置室上吊自殺,案子經有關部門迅速了結。一個月後,一封舉報信轉到縣紀委,舉報派出所某民警在辦案中玩忽職守致人死亡。

時任縣紀委書記王瑛決定對此事立即開展調查。事情很快現出端倪,這竟是一起涉及多個部門、背景複雜且連帶縣公安局個別領導有製造偽證、隱瞞真相嫌疑的重大案件。

那些日子,王瑛和戰友們一道日夜奮戰,曾連續5天5夜沒有睡覺,吃住在辦公室,與主要涉案人員反覆談話,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在一次向縣委常委彙報案情的會議上,一位領導黑着臉當面指責她不該查這件案子。她卻説:“紀委是幹什麼的?紀委就是為純潔黨的隊伍、永葆黨的戰鬥力而衝鋒在前的尖刀兵。作為紀委書記,不辦案就是失職;作為紀檢幹部,不辦案就不配在崗!”最終,10多名涉案人員全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和法律制裁。

2006年7月,南江遭遇特大旱災,王瑛冒着酷暑在抗旱一線連續奮戰10多天,幾次昏倒,隨行的同志強行把她送進醫院。檢查結果震驚了所有人:肺癌晚期。

結束3個療程的治療,王瑛堅持回到了崗位。巴中市委準備給她安排個輕鬆點的工作,王瑛謝絕了。她説:“我知道我沒有多長時間了,幹一天算一天。我熱愛紀檢工作,在崗位上堅持到最後。”

2008年11月,王瑛去世。

篇八: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王家福人物事蹟介紹

王家福參與民法通則、公司法、物權法等多部重要民商事法律的起草和制定工作,為我國民商事立法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促進作用。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基本構想,較早提出依法治國理念,對改革開放以來法治建設和法學繁榮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改革開放三十年首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特別貢獻獎等。

王家福對“以法興邦”的追求無比執着。60多年來,他一次次向中國立法的難點挑戰,一次次為中國法治的進步奔走,在一個個歷史行進的關鍵節點,為推動中國法治進程扛起重擔,被譽為推動依法治國的理論創新者。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對百名改革先鋒進行表彰,其中就有王家福。

1979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拂動,王家福便向中央提出了制定中國民法典的研究報告。國家剛剛走出混亂無序的狀態,要制定這樣一部法律,需要深厚的法律理論基礎,更需要超凡的魄力和勇氣。王家福多次堅持主張民法是調整中國社會經濟關係的基本法,終於,民法起草小組成立。

此後,作為中國民法學界的資深學者和學術帶頭人,王家福通過在民法、經濟法、商法領域的大量著述,對我國民商法學科建設作出了開創性的理論貢獻,被譽為“中國法學界的一面旗幟”。

“‘法治國家’這個涉及國家基本治理模式理念的提出,是王家福老師以及他所領導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對於國家法治事業最大的貢獻。”王家福的學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孫憲忠説。

耄耋之年,王家福常常埋首於研究,伏案至深夜。家人勸他休息,他卻説:“我是新中國培養的法學工作者,是靠國家的助學金完成學業的。我們不能看着、等着,應該研究中國最迫切、最現實的民法問題,向黨和人民提出建議,不斷推動國家的法治事業。”

王家福始終難忘,從四川的家鄉出發,山水迢迢進入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習的人生之幸;更終身銘記,為了他熱愛的祖國和人民,必須肩負的職責與使命。

篇九: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王啟民人物事蹟介紹

王啟民是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助理。他始終用“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從事科學研究,敢於挑戰油田開發極限;堅持“寧肯把心血熬幹,也要讓油田穩產再高產”的信念,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創造多項世界紀錄。主持研究並提出了“分階段多次布井開發調整”理論,其中表外儲層開發利用打破了國內外認為不能開採的禁區;主持的油田高含水後期“穩油控水”項目研究,為大慶油田實現27年5000萬噸以上高產高效持續開發作出重要貢獻。他是一代石油人的傑出代表,為“鐵人精神”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黑龍江省特等勞動模範”等稱號。

新中國成立以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生產力發展越來越依賴於科技進步的新形勢下,以王啟民為代表新時期“鐵人”精神有它更新更深的時代內涵。

王啟民,1937年9月出生於浙江湖州,於1961年8月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雙百”人物中的共產黨員,被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黨組授予“新時期鐵人”榮譽稱號;曾任大慶石油管理局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管理局局長助理,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地質師;中共第15屆中央候補委員。

早在1960年4月,大學尚未畢業的王啟民便來到了大慶油田進行實習,在葡四井試油隊當技術員。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王啟民不知不覺患上了風濕病,但他仍以鐵人為榜樣,與工人們一起不分白天黑夜地搞會戰,年底在實習生中被評為唯一的二級紅旗手。

1961年8月,大學剛剛畢業的王啟民便響應國家的號召,重返大慶油田,立志為祖國的石油工業貢獻青春和力量。從那時開始,王啟民的命運就和油田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探索油田開發規律也成了他一生中永恆的課題。

油田剛開發沒多久,為了探索地下油水分佈規律,王啟民和幾個同事白天到井上觀察、取材料,晚上分析比較,每天都忙活到後半夜,終於開創了“温和注水”“均衡開採”的“非均質”理論。由此,油井的生命力旺盛了,日產百噸以上的高產井又呈批湧現了出來。“非均質”開發理論的形成,為大慶油田原油產量不斷增長,趟出了一條注水開發的新路。

1975年,王啟民冒着風濕病加重的風險,依然工作在前線,又開創出了“分層開採”的方法,不僅保持了試驗區中含水期的高產穩產,還揭示了油田不同含水期開採的基本規律和穩產方法。

1976年,大慶油田年原產油5030萬噸。這表明,大慶跨入了大型油田行列,還開創了中國石油工業的新紀元。這些榮譽的背後,離不開王啟民的突出貢獻。

1985年,大慶第一個穩產十年的目標勝利實現後,又提出了第二個穩產十年的奮鬥目標。王啟民花了七年時間,經過反覆實踐,對錶外儲層的地質特徵、潛力分佈、開採條件、產能特點、挖潛效果及開發收益等,有了正確的認識,為“表外儲層”的開發找到了科學依據。“表外儲層”的開發研究成果,相當於為大慶增加了一個地質儲量7.4億噸的大油田,按2億噸的可採儲量計算,價值達2000多億元。

1986年,王啟民被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的稱號。

1991年初,王啟民提出“三分一優”方案。這個方案很快在全油田得到推廣應用,它使大慶油田實現了三年含水上升率不超過1%,有效地控制了產液量劇增的局面。王啟民的辛勤工作,為大慶油田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八五”期間,大慶油田累計多生產原油610多萬噸,累計增加收支150多億元。1996年,“穩控油水”系統工程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王啟民先後主持了8項重大開發試驗任務,參加和組織了40多項科研攻關課題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開發規劃編制研究等工作,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九五’中國十大科技獎”、“國家科技成果特等獎”等19項獎勵。

篇十: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王伯祥人物事蹟介紹

王伯祥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時期,他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富民強縣為己任,立足壽光種植蔬菜的傳統優勢,全力扶持和推廣壽光冬暖式蔬菜大棚試驗,大力發展壽光蔬菜批發市場,創建了全國聞名、江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壽光蔬菜產業化模式推向全國,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大力推動濰坊市農業產業化和工業股份制改造以及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為濰坊經濟繁榮貢獻力量。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1986年,王伯祥上任壽光縣委書記時,當地温飽問題基本解決,但百姓手頭還是很緊。“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老百姓沒錢,咱得想辦法。”王伯祥説。

1988年臘月,壽光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給王伯祥捎來頂花帶刺的鮮黃瓜,説東北有人會種“過冬不生爐的大棚”。

“種蔬菜一年就能成萬元户。”王伯祥決定先試點,共產黨員先上。但建大棚要砍20多畝青玉米,當時的觀念還是“以糧為綱”,“殺青”責任誰來負?

“損失縣裏補償,政治責任我來承擔。”王伯祥給大家吃了定心丸。不久,17個黃瓜大棚獲得成功,湧現首批種菜萬元户。

三元朱村能搞,其他地方也可以搞。1990年,王伯祥主持在全縣推廣了5000多個蔬菜大棚,均大獲成功。農民紛紛效仿,還推廣到全國各地。

往事歷歷在目。“一個人做了一件事情,有了成果,普遍推開的時候,心情激動也高興。”已經75歲的王伯祥回憶,當時他和兩個副縣長一起抓蔬菜產業。

菜種出來了,銷路也要做好,得有市場。

“老百姓自發形成了個馬路市場,賣給勝利油田的工人等,但佔道嚴重,有時一堵兩三個小時。”王伯祥説。

調研後,王伯祥在當時的壽光鎮九巷村劃出一塊地,專門給菜農交易,隨後逐步擴大。多年以後,交易點搬到了現在的壽光農產品物流園。

凌晨兩三點,大多數人還在夢鄉時,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已是車水馬龍。這個“買全國、賣全國”的蔬菜市場每年蔬菜交易量40多億公斤。

壽光市農業局局長張茂海説,如今壽光已有十幾萬個蔬菜大棚,蔬菜種植面積60多萬畝。蔬菜育種科研、農業設施及服務、農業前沿科技等領跑全國。

在任5年多,王伯祥除推動蔬菜產業化外,還選用能人發展壯大一批骨幹企業;並組織壽光北部大開發,使其變成全縣的“糧倉”和“銀山”。

王伯祥離任20多年了,至今仍被當地老百姓掛念。

篇十一: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步鑫生人物事蹟介紹

改革開放初期,他解放思想,大膽在海鹽襯衫總廠進行企業改革,創品牌、闖路子,努力搞活經營;嚴格內部管理,打破“大鍋飯”“鐵飯碗”;創新企業文化,激發職工主人翁責任感。在改革推動下,海鹽襯衫總廠面貌煥然一新,一舉成為海鹽縣第一個產值超千萬的企業,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他敢闖敢幹、勇於實踐,成為“大膽改革、努力創新”的典型,媒體稱他“剪開企業改革帷幕”,其用過的裁布剪刀被收入國家博物館。榮獲“浙江省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

1934年,大年三十晚上,浙江海鹽縣,一個婦人聽着高高響起的鞭炮聲生下一個男孩,小名高生。男孩從小多病,唸書時起名步鑫生。

步鑫生的老家在海鹽縣澉浦鎮附近的農村。步家是裁縫世家,步鑫生從小就學裁縫。他9歲時父親去世,當時大哥16歲,二哥15歲,一個到上海南京路,一個到上海霞飛路,一個學男式裁縫,一個學女式的。1956年,響應國家號召,大家走到一起來,步家榮昌裁縫鋪也合作化了,步鑫生成為武原縫紉合作社主任。在1978年之前,海鹽縣城人對步鑫生的印象還是那有名的步家裁縫店的後人和總是帶給人們驚喜的好手藝。

海鹽襯衫總廠前身是紅星服裝廠,是服裝加工企業。由於沒有自銷品牌產品,企業發展很慢。後來,通過一家社隊企業的關係與上海盧灣區一家衣帽公司接洽上關係,為對方批量加工服裝。為了促進生產發展,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步鑫生任車間主任時就提出過獎勵工資等建議,未能實施。

當步鑫生接手廠長時,企業有300多職工,卻狀況不佳,老工人的退休金也無處可支。在這種情況下,步鑫生覺得必須進行改革,首先就是學習農村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在車間實行了“聯產計酬制”。

當時安徽鳳陽等地的土地承包責任制已經見到很好的成效,步鑫生參考其中的做法,在工廠裏實行工人做多少襯衫,就拿多少工錢,上不封頂,下不包底。當時時髦的概括是:“打破‘大鍋飯’!”其次是抓質量,“你砸我的牌子,我砸你的飯碗”,做壞一件襯衫要賠兩件。

三是規定請病假一般不發工資,若真生病要由步鑫生來決定是否補貼。當時,“泡病號”在企業中很流行,即使在企業生產最繁忙的季節,出勤率也只有80%,而真正生病的不到“泡病假”的三分之一。步鑫生當時的做法就是要治一治這種“流行病”。其他的辦法還有每年要開訂貨會、打響“唐人”、“雙燕”、“三毛”三大襯衫品牌等措施。因為“靠牌子吃飯可以傳代,靠關係吃飯要倒台!”正是在改革的潮流推動下,當時地處偏僻一隅、名不見經傳的海鹽襯衫總廠成了改革發展過程中的明星之一。

海鹽襯衫總廠,這個前身是1956年合作化組織起來的小集體性質縫紉生產合作社,從一開始只有60多名職工,到1983年達到600多人,兩年後達1000多人,企業利潤每年以50%幅度增長。

多年後,步鑫生自己也意識到:“那時全國改革已在農村取得進展,城市改革需要突破。在這種背景下,有關方面發現了海鹽,發現了我。沒有步鑫生,也有張鑫生、王鑫生。”

1983年,步鑫生火了!

1984年,短短2個月,全國各地到海鹽襯衫總廠參觀人數達2萬多人。美、英、法、德等各國駐華外交官員、記者聞訊趕來,探討“大鍋飯”“中國懶漢”等“改革鋭話題”,步鑫生在廠裏接待室舉行招待會,侃侃而談。

“廟多菩薩多,辦一件事要蓋幾十個圖章,必須改革,將某些部啊局啊撤掉……”步鑫生在大會上批評政府機構臃腫。

步鑫生到處作報告,甚至到部隊、機關談改革……

他在這裏名揚全國,也曾在這裏“敗走麥城”。

西裝!西裝!步鑫生耿耿於懷:“如果西裝廠存活到現在,產品肯定賣到國外!”

當時讓西裝廠上馬,步鑫生承認有點頭腦發熱。“領導1983年要我上西裝項目,我説好吧,弄個年產量六七萬套。結果打報告到省裏,領導説,你是典型,要搞就搞個全國最大的,年產量30萬套。”

讓西裝廠下馬,步鑫生急得和領導頂起來。“他説各地西裝廠都下了,你趕緊下吧,我説這幾年我所有的都投進去了,怎麼下?再等等,西裝又會流行起來。”

等不了了。1988年,步鑫生被免職。

離開海鹽後,步鑫生先後到北京、遼寧盤錦、河北秦皇島等地創業。他憋着一股勁,“好企業請我我不去,虧損企業我才去,我要體現人生價值!”

2001年步鑫生病切除腎臟、脾臟,出院後退出商界,定居上海。閒時看看歷史書,練練書法,最愛寫“龍”字。

2014年6月,他回到家鄉海鹽定居。

篇十二: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楊善洲人物事蹟介紹

改革開放之初,楊善洲積極推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原來缺糧的保山成為了“滇西糧倉”,被稱為“糧書記”。率先探索和推進小城鎮建設,發展多種經營,培育非公有制經濟,建成一大批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地方工業企業和特色鮮明、經濟活躍的小集鎮。退休後,他踐行“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諾言,捲起鋪蓋扎進大亮山植樹造林22年,把5.6萬畝荒山變成綠洲,並將價值3億元的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國家。榮獲“環境保護傑出貢獻者”稱號,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原雲南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這次獲得了改革先鋒稱號,但老人2010年已經去逝,他的三女兒替老人接受了頒獎。

楊善洲在為官的32年裏,身影總是出現在田間地頭。上世紀70年代初,保山老百姓吃飯都是問題。為了提高糧食產量,楊善洲開闢樣板田,親自試驗。

楊善洲蹲點試驗“三岔九壟”插秧法,增加了產量,使保山變成全國聞名的“滇西糧倉”。楊善洲退休後,放棄到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捲起鋪蓋就來到他的家鄉大亮山植樹造林,20年後,他把面積達到5.6萬畝估值超過3億的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給國家。

2010年10月10日,83歲的楊善洲靜靜地走了,他留下遺言:不請客、不接禮、不鋪張、不浪費。

篇十三: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厲以寧人物事蹟介紹

厲以寧是我國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之一,參與推動我國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主持起草證券法和證券投資基金法,參與推動出台非公經濟36條以及非公經濟新36條,對我國經濟改革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另外,在國有林權制度改革、國有農墾經濟體制改革以及低碳經濟發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榮獲教育部第六屆及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

“經濟改革的成功並不取決於價格改革,而取決於所有制的改革,也就是企業體制的改革。”在1986年北大“五四”科學討論會上,厲以寧表述了他對於經濟體制改革路徑選擇的基本觀點。此後,他多次為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疾呼,推動中國經濟改革方向逐漸明朗,被稱為“厲股份”。

厲以寧密切關注民營經濟發展,努力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因此,又有了“厲民營”之稱。在擔任全國政協常委期間,他參與推動“非公經濟36條”,這是首部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主題的中央政府文件。近日舉行的第二十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他再次與年輕的學者、企業家們一起分享民營企業未來的改革發展之路。“中國的民營企業自身必須進行長期的結構調整,要不斷有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品牌創新。”他説。

厲以寧一路走來,曾面臨過質疑,也遭受過挑戰,但他堅定如一。他説:“作為讀書人,總有些正心、齊家、改善人民生活的想法,這是我堅持至今的動力。”

如今,厲以寧仍然堅持在產權改革、股份制改革、企業改革等領域深入研究。他説,中國經濟在繼續前進,對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一定要回憶這一路是怎麼走來的,這樣才能把經濟建設搞得更好。特別是在產權改革和產權保護領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一定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

篇十四: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巨曉林人物事蹟介紹

1987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刻苦學習、認真鑽研、勇於創新,掌握了大量鐵路接觸網施工所需要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先後參加了大秦線、京鄭線、哈大線、京滬高鐵等10多項國家鐵路重點工程建設,創新施工方法114項,主編《接觸網施工經驗和方法》,配發給數千名接觸網工作人員作為工具書。他從一名普通農民工成長為知識型工人,唱響了“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改革開放時代主旋律。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和“中華技能大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巨曉林身上總帶着三件寶:“圖紙、工具書、筆記本”。有一年“中秋節”,工地放假半天,他和工友們出去逛街採購生活用品,同伴走着走着卻不見了巨曉林蹤影。大家一邊喊他、一邊找他,只見巨曉林正蹲在一個摩托車修理攤位前看人修車,向修車師傅請教汽油機的工作原理呢。跟他同住一個寢室的工友回憶起那時的情景,感慨萬千:“老巨學技術那叫玩命,每天他比別人早一個鐘頭起牀,晚一個鐘頭睡覺。不管多麼辛苦,他一點都不放鬆。他的枕頭下面藏着一個小鬧鐘,他恨不得一天當成兩天用。”老巨淡然一笑:“在那個年代,我一個農家子弟能找到這樣的工作很不容易,所以,我非常珍惜和熱愛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從一開始就暗暗下決心要幹好。”二十多年來,巨曉林就是憑藉這股鑽勁,攻破了一個個難題。他白天在施工中跟着師傅學,晚上放下飯碗又攆着師傅問,就連師傅喝茶聊天的時候,他也蹲在一旁,不厭其煩地問些接觸網安裝的技術要領。至今,他記了幾十本讀書筆記和施工日誌,熟練掌握了接觸網上下部施工技能,並具有解決接觸網施工中的複雜問題和指導本工種高級工技能操作的能力,成為全國鐵路電氣化施工行業出類拔萃的能工巧匠。

農民工巨曉林參加工作二十多年,先後參加大秦線、京鄭線、京滬線、京秦線、哈大線、石太線等幾十項國家鐵路重點工程建設。他愛崗敬業、勤於奉獻,用忠誠和責任贏得了公司內外的一致讚譽,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曲奉獻的精彩樂章。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後研發和革新工藝工法43項,創造經濟效益600多萬元;他編撰的《接觸網施工經驗和方法》一書,在被稱為我國電氣化鐵路建設“國家隊”的中鐵電氣化集團中作為職工職業技能教育教材被廣泛使用,並作為實用型工具書配發給每一位接觸網工指導施工作業。他自強不息,奮發進取,實現了從一名農民工到“專家職工”的跨越。巨曉林堅守“農民工也要懂技術”的信念,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堅持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掌握了大量從事本職工作所需要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實現了由實幹型向知識型農民工的跨越。至今,他記了70本230萬字的筆記,熟練掌握了工程測量、機械製圖、電力接觸網軟橫跨的計算,能夠解決電力接觸網施工中的複雜問題,具備指導本工種高級工技能操作的能力,成為出類拔萃的能工巧匠。在中鐵電化局一公司組織的電力接觸網工技術比武中,巨曉林連續3次奪得個人全能第一名。

巨曉林常説:“當好工人,既要苦幹實幹,更要敢想敢幹、巧幹會幹。”近幾年,我國鐵路電氣化事業蓬勃大發展,在他看來,隨着鐵路電氣化技術快速發展,原有的工藝工法必須不斷地加以改進,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安全質量。巨曉林以技術工人的身份,參加技術攻關組。他憑着深厚的知識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工程技術人員一起研製開發出了具有本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計算軟件,用“施工程序化、預配工廠化、計算微機化、檢測科學化”確保了接觸網支柱結構安裝、軟橫跨安裝、整體吊弦懸掛調整和承力所導線架設“四個一次到位”。技術的革新大大提高了接觸網施工的生產率。 二十多年來巨曉林憑藉着對企業的無限忠誠,對國家電氣化事業的不懈追求,用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篇十五: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韋煥能人物事蹟介紹

1980年,他組織原合寨大隊果作屯(自然村)村民衝破體制束縛,以無記名投票的形式直接差額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當選為村民委員會主任,這是我國第一個村民委員會,率先實行村民自治。村民委員會探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村規民約、選舉方法、議事制度等做法,為建立基層羣眾自治制度作了重要探索。合寨村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稱號。

中國村民自治第一村

在廣西宜州市屏南鄉合寨村,韋煥能是村民們眼中的“能人”:37年前探索的“村民自治”,引領了一場深刻影響中國的變革;如今“退而不休”的他帶領村民發展桑蠶等產業,日子越過越好。

1980年初,合寨村的村民在當地黨組織的帶領下大膽的突破體制的束縛,以差額選舉的方式產生了第一屆新中國村民委員會,同時也訂立了第一部《村規民約》,村民們實現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同時也邁開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現村民自治的嶄新路子。作為“中國村民自治第一村”的首任村委主任,韋煥能是這一歷史的開創者之一,見證了合寨村30多年的變化發展。

在合寨村百年大樟樹下,韋煥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一切依舊曆歷在目,很是激動;合寨村的選票是在一節捲煙的白紙上,投票箱是從一個村民家裏借來的米桶,寫上選舉人名字投進去。儘管選舉條件簡陋,但選舉村民們仍然認真對待,計票、驗票、唱票、監督,流程一樣不缺,現場莊重嚴肅。最終韋煥能全票當選閤家寨果作屯村民委員會第一屆主任,與兩名副主任、一名會計、一名出納一起組成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村民自治的領導班子。隨後一份針對村裏賭博,偷牛盜馬,亂砍濫伐等種種亂像的《村規民約》和《封山公約》出爐,村民們“簽字畫押”約定自我規範行為,整治村容村貌。至1980年底,合寨大隊12個自然屯全部選舉產生村民自治組織,訂立《村規民約》,依照村規進行村級事務管理。1984年撤社建鄉後,合寨大隊成立了村民委員會。原大隊各自然屯設立的村委會改為村民小組,韋煥能繼續被選舉為首任合寨村村委主任。“村民自治”讓合寨村的生活很快步入正軌,治安環境大為好轉。37年來,在黨的富民政策感召下,合寨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依靠着不斷完善的村民自治的優勢,合寨村的經濟發展不斷加快,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民風愈加淳樸,鄰里愈加和諧,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村民回鄉創業。韋煥能高興地告訴大家,“合寨村發生的鉅變,都是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沒有黨的正確領導和深得民心的好政策,就不會有合寨村的今天!”

篇十六: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王寬誠人物事蹟介紹

王寬誠是香港工商界愛國愛港的優秀代表,鼎力支持內地改革開放。推動建立香港中華總商會中國“四化”服務委員會,宣傳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為香港工商界人士參與內地改革開放搭建平台,激發了港澳人士和海外僑胞的愛國熱情,為他們回報祖國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出資創立“王寬誠教育基金會”,支持國家選派留學生,培養高科技人才。堅決擁護“一國兩制”方針,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副主任,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工作。編號第4651號小行星被命名為“王寬誠星”。

王寬誠少年時曾在紙行當學徒,後來在香港神奇地拿錢買“紙”,拿“紙”變錢,不知是否與此有關。後來,王寬誠去了上海,經營麪粉業,並涉足口岸貿易、金融及輕工業,很快致富,於1937年在上海開設維大華行。抗戰爆發後,王寬誠將事業重心轉往香港。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之後駐港日軍強迫市民使用“軍用票”,停止使用香港匯豐銀行發行的鈔票,港幣頓時形如廢紙。手上握有一些港幣的王寬誠問一個英國商人,將來日軍戰敗,英國人收回香港後,匯豐之前發行的鈔票是否還能流通。英國人説:“英國人最講信譽,匯豐鈔票,到時十足兑現,毫無疑問。”王寬誠深以為然,立即委託他人藉口為某紙廠採購造紙原料,祕密收購港幣。三年多時間,王寬誠所購得的港幣,數以億計。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匯豐很快恢復營業,之前發行的港幣,恢復流通,而庫存的現鈔竟一時不夠供應,新鈔又來不及印刷。此時,王寬誠將這幾年按廢紙價收購的鉅額港幣乘機出手,收購了大量物資,立刻成為富豪。匯豐銀行見狀,便以股票換取了他手上的一部分港幣,並請他做董事和行政負責人。匯豐自咸豐、同治年間在上海設立銀行,在中國已近百年,抗戰中,上海匯豐併入香港匯豐銀行。王寬誠高姿態進入匯豐,在當時是一件讓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事。

王寬誠在資本市場上的傳奇經歷和歐洲鉅富羅斯切爾德家族靠滑鐵盧戰役迅速暴富如出一轍。滑鐵盧戰役的結果左右着倫敦股票交易所英國國債的價格,如果英國戰敗,那麼英國國債將不值一文,反之將飛漲。羅斯切爾德家族靠密佈歐洲的情報網,第一時間獲悉了戰役的結果——拿破崙戰敗。內森·羅斯切爾德立刻讓交易員大量拋售英國國債,由於國債被大量拋售,價格開始下跌,看到不斷下跌的國債,人們逐漸心理崩潰,跟着拋售,幾個小時後,英國國債的價格只剩原價的百分之五,此時,內森又讓交易員大量買進英國國債。兩天後,英國軍隊獲勝的消息才傳到倫敦,羅斯切爾德家族因持有大量的英國國債,已經成了英國政府最大的債權人。有人估算,羅斯切爾德家族在滑鐵盧戰役之後的一兩天內賺到的錢就超過了拿破崙打十年戰爭的收穫。可以説羅斯切爾德是滑鐵盧戰役最大的贏家,也可以説,香港淪陷三年多,最大的贏家是王寬誠。

篇十七: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韋昌進人物事蹟介紹

韋昌進參加邊境自衞還擊作戰,在彈片擊中左眼、穿透右胸,全身22處負傷的情況下,高呼“為了祖國,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引導炮兵打退敵軍8次反撲,獨自堅守戰位11個小時,由於傷勢過重,昏迷7天7夜,左眼失明,為保衞改革開放和平環境作出巨大犧牲奉獻。從戰場歸來後,他始終不忘初心,義務作事蹟報告和宣講輔導500餘場次,用自身經歷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榮獲“八一勛章”和“戰鬥英雄”“全國自強模範”等稱號。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韋昌進在邊境自衞防禦作戰中的一句“向我開炮”,讓無數敵人聞風喪膽,讓中華兒女為之驕傲;30多年過去了,韋昌進不忘初心,始終視軍人榮譽高於生命,用時刻衝鋒的戰鬥姿態做好每項工作,令萬千戰友和廣大人民羣眾讚佩不已。

1985年3月,他隨部隊參加邊境作戰。7月19日凌晨,敵軍以2個營加強1個連的兵力,向韋昌進堅守的陣地猛烈進攻。激戰中,他被彈片擊中左眼、穿透右胸,仍強忍劇痛堅持戰鬥。

當身邊的4位戰友相繼倒下後,他毅然用報話機向上級呼喊“為了祖國,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向我開炮啊!”用生命引導炮兵先後打退敵軍8次連排規模反撲,獨自堅守戰位11個小時,牢牢守住了陣地,被媒體和官兵譽為“活着的王成”。

戰鬥結束後,韋昌進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

戰場歸來,他繼續衝鋒,不改本色。在連隊擔任黨支部書記期間,韋昌進注重培育官兵的戰鬥精神,連隊黨支部被原濟南軍區表彰為優秀黨支部;在院校當教員期間,韋昌進每年都要給新學員作報告,帶出的學員個個都像小老虎;在人武部任政委期間,韋昌進帶領國防教育講師團成員深入廠礦企業、漁船碼頭、田間地頭,開展國防教育活動。

2009年9月,韋昌進被提升為師職領導幹部,有人勸他“歇歇腳”。對此,韋昌進有自己的考慮:個人的成長進步得益於組織的關心厚愛,無論在什麼崗位,都要肩扛責任和使命幹工作,不愧對組織,不愧對榮譽,更不能愧對“黨員”這個稱呼。

下基層檢查工作時,韋昌進堅持在部隊內部食堂就餐,不收受紀念品,要求下屬嚴禁打着他的旗號辦事,嚴禁代收禮品。韋昌進説過:“當前社會上有一些不良風氣,面對複雜環境,我要管好自己。”

在很多人看來,韋昌進“不太好説話”“火藥味”濃。談起大家的議論,韋昌進有自己的看法:“傳言倒是不假,我確實‘不太好説話’,一是對敵人,二是對工作,三是對作風。”

2014年,韋昌進牽頭抓本單位訓風演風考風、基層風氣、行業風氣、清人清房清車等“8個專項清理整治”,正是他堅持原則的本色,在清退不合理住房,糾治房地產租賃項目,整改超標辦公用房等方面取得較好成效。

調任現職棗莊軍分區政委後,他半個月時間就跑遍了8個單位,晚上加班分析研究單位全面建設情況,不改當年衝鋒的姿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yjdn3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