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述職報告 >述職報告精選 >

扶貧業務述職報告推薦合集

扶貧業務述職報告推薦合集

扶貧業務述職報告推薦合集由本站會員“zhinengzheyanga”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扶貧業務述職報告推薦合集

扶貧工作對於國家發展建設來説具有相當大的意義。下面好範文小編為你帶來一些關於扶貧業務的述職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扶貧業務述職報告1

在市、縣扶貧辦的正確領導下,20##年12月4日我鎮在華嚴寺村成立了扶貧互助社,互助社成立一年了,取得了明顯成效,有效地解決了貧困户發展生產資金短缺,農村金融服務不足等問題,為培育貧困村內在發展動力,發展主導產業,為貧困户構建增收長效機制,加快了貧困村脱貧致富的步伐。

一、八會鎮華嚴寺村扶貧互助社基本情況

華嚴寺村扶貧互助社現有社員50人,收繳入社金1、5萬元,入社社員中從事養殖業(包括養牛、養豬和養羊)共25户,佔社員總數的50%,從事幹果生產的共20户,佔社員總數的40%,從事經濟作物種植的有5户,佔社員總數的10%。20##年5月份每户社員得到扶貧互助資金3000元,發放扶貧互助資金15萬元,借款期限為一年,2015年5月收回借款。扶貧互助資金主要用於扶持農户發展主導產業。

二、扶貧互助社的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農户發展能力

一是緩解了貧困農户資金短缺困難。入社社員借還款在村內完成,簡便快捷的優勢彌補了遼陽東部山區農村金融服務的不足和缺位,並以服務“零距離”的特點贏得了入社社員的普遍歡迎。二是激發了貧困户發展的信心。扶貧互助社遵循羣眾參與、自主管理,使羣眾真正成為“扶貧互助社的主人,有了選擇項目的自主權,激發了參與的熱情,增強了發展的自信心。

(二)促進了貧困村和諧

一是扶貧互助社實行“黨支部—互助社—農户”的組織體系,構建了新型合作關係,增進了農民之間的協作情誼,也促進了村“三委”(黨支部、村委會、村監會)與貧困農户的關係。二是形成了互幫互助的良好局面,現在村內富幫窮、強幫弱的氛圍日益濃厚。三是營造了信譽環境。

(三)增強了基層組織活力

一是轉變了鄉鎮政府的職能。在扶貧互助社運行中,基層政府做到參與不包辦,指導不指令,從指揮者變為指導者、協助者和服務者,促進了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

二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扶貧互助社實施過程時,正值黨的羣眾教育路線進行的如火如荼之時,也正是遼陽縣委、縣政府開展“6+1”工程建設關鍵期,加之互助社實行的“黨支部—互助社—貧困户”的鏈式聯動模式,促進了基層支部與產業的聯結,找到了基層黨組織聯繫羣眾、發動羣眾、服務羣眾的新路子,同時華嚴寺村通過與瀋陽工程學院開展“e鄉村”活動,使大學生走進貧困農户家中,既給了大學生學習鍛鍊的機會,又為農户帶來了新的信息宣傳渠道和技術支撐。

三、扶貧互助社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户入社率偏低

扶貧互助社對於華嚴寺村和我們八會鎮來説都是一個新生事物,是一個全新的扶貧產品,農户要有一個認知、接受的過程,雖然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了一些成效,但是還存在宣傳發動不夠,農户沒有完成理解項目目的和意義,入社率偏低。

(二)互助社管理存在一定困難

首先一些農户對互助資金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容易造成虧多賺少,造成資金償還困難的問題;其次互助社管理人員年齡偏大,電腦等微機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今後勢必會進行的微機軟件系統化管理留下隱患。

(三)借款額度偏低

目前社員借款的額度是3000元,這筆錢對於農户想發展來説遠遠不夠,以養殖業為例,這此借款僅夠農户買幾頭仔豬,而想進一步擴大規模勢必會受到制約,也限制了一部分貧困户的入社積極性。

四、對完善扶貧互助社的幾點建議

(一)堅定不移的發展。目前扶貧互助社才剛剛起步,仍然處於發展階段,我們應從實際出發,加大推廣力度,加強管理力度和經費投入。

(二)開展“專互”結合的模式。現在各個貧困村基本都至少有了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如果把“扶貧互助社”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夠有效解決發展產業資金不足的問題,如果把扶貧互助社社員組織動員起來調整產業結構,對農業產業化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能更好地提高扶貧開發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提高扶貧開發水平。

(三)適當提高借款標準。要真正扶貧農户發展產業,早日脱貧致富,貸款額度還應該提高。

(四)加強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要進一步組織扶貧互助計管理人員集中學習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財務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提高管理水平;進一步組織管理人員的農業產業化培訓,讓他們懂得如何進一步帶領社員發展現代農業和產業結構調整,保證社員在短時間內得到更多收益,早日脱貧致富。

扶貧業務述職報告2

在市區教育局的組織安排下,我校於_年與高淳區椏溪中心國小結為一對一的攜手共進單位。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_年我們也按計劃階段性地開展了各項交流活動,取得了用心的成效。現將有關工作總結

一、專家引領實踐指導

在_年初,兩校就在椏溪國小成立了“潘文彬語文特級教師工作室和魏光明數學特級教師工作室”。建鄴區教育局易善平局長和高淳區教育局張培成局長全程參加了成立儀式。本次活動開創了以特級教師工作室為依託,進行兩校交流的“百校千師手拉手”活動的新模式,充分發揮了特級教師工作室的引領作用。在本學期開學伊始,椏溪中心國小的領導又來到中華附小,和中華附小的領導一齊討論、交流本年度的工作計劃

二、活動開展紮實有效

自特級教師辦公室分站成立以來,加強交流,相互學習,是中華附小和椏溪國小在新學期合作的主要方式,以此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同年魏光明特級教師工作室高淳椏溪國小分站成立以來,兩校數學教師互動頻繁。6月9日,椏溪國小數學教師代表來到中華附小參加“多元視角下的核心教學”教學研討活動;6月17日,參加南京、紹興兩個數學名師團隊聯合教研活動。每次活動都是一天時間,雖然路途較遠,但是高淳椏溪國小分站的老師們都是堅持到最後,認真聆聽,仔細記錄。

除了觀摩課堂教學,為了更好、更深入的瞭解學校的教學形式、管理模式,_年10月20日到24日期間,高淳椏溪中心校委派了兩位教師到中華附小參與了為期一週的“百校千師攜手共進”教學研討活動。兩位教師潘文彬老師和魏光明老師都是特級教師辦公室椏溪分站的成員。透過這樣的教學交流研討活動為兩校教師帶給了良好的學習交流平台,激活了教師的“教”與“學”,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加深了兩校的情感交流。教師們表示將以此次交流為契機,攜手並肩,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推動教學向深度開展。

三、攜手共進展望未來

一學年來,我們雖然做了許多的工作,但是我們還是不滿足。與高淳區椏溪中心國小的合作才剛剛開始,期望透過雙方的共同努力,項目推進工作順利有深入的進展,讓兩校在教育教學管理、課程實施、師資素質、教科研工作和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相互提高,共圓發展夢。

扶貧業務述職報告3

根據市委、市政府決戰20_,決勝20_打贏脱貧攻堅決戰的工作要求,市住建局黨組把_村脱貧工作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局黨組一行多次深入_村走村入户,聽取鄉、村、精準户的意見,科學制定脱貧工作計劃,突出產業結構調整,注重長、短增收結合,強化村裏配套設施建設,圓滿完成上半年精準扶貧任務,具體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村情況:

_村位於己略北端,距鄉人民政府駐地12公里。全村區域面積7710畝,其中山林面積4543.62畝。退耕還林面積204.55畝。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107户,共427人,勞動力211人,其中黨員24人,均系少數民族(苗族)人口。常年耕地面積220畝,全年糧食總產量1_.7噸。20_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3餘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31元,經濟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勞務輸出、林木等。全村低保户17户55人;經過再次精準識別後,全村現有精準建檔立卡貧困户51户239人(20_年底脱貧減少2户12人,六户7人五保户不再列入精準建黨立卡序列,外嫁下户減少1人,死亡一户2人,服刑收監1人;新增1人);參加合作醫療_户,參合率7_;村辦黃金茶協會組織1個,參加農合組織73户,集體經濟收入0元。

二、工作措施及效果:

(一)高度重視,領導有力。1、市政府副市長石陽清先後兩次到村走訪精準户,瞭解羣眾發展生產脱貧要求,聽取鄉、村、駐村工作組精準扶貧思路,提出精準扶貧四點意見,明確精準扶貧要做到四個結合,做實事,真脱貧。2、住建局黨組研究成立以局長田利民為組長,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鬍理學、局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周健為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和二級局屬機構負責人為成員的精準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建立“五個一”工作制度,每月聽取扶貧工作進展彙報,舉全局之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科學有序推進提供組織保障。

(二)精準識別,措施明確。按照市委、市政府_村20_年脱貧工作任務,住建局黨組先後四次組織幹部入村到户進行摸底,制訂了《吉首市己略鄉_村20_年精準扶貧整村推進工作計劃》,完成對全村51户239人的識別工作,並根據國家精準扶貧六個到户的新要求,對所有建檔立卡户制定了種植、養殖、勞務輸出等扶貧具體措施。組織全局42名黨員幹部與_村精準户結對子,要求結對幹部每月聯繫結對户一次以上,每季走訪一次結對户,幫結對户解決發展問題一個,有效地促進精準户發展生產穩定脱貧。目前,已組織黨員幹部入村開展幫扶活動二次,幫扶發展生產資金1._元。

(三)內引外聯,科學推進。根據整村推進脱貧計劃,市住建局黨組加強項目對接工作,先後與省民宗局、州鐵通公司、人社局、移民局、扶貧辦等多家單位聯繫,籌集資金70餘萬元助推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通村寬帶網絡工程,實現網絡微商信息共享;完成村移動通訊基站徵地協調工作,預計下半年可建成移動基站實現手機穩定通訊;上半年組織精準户參加油茶、苗繡、建築技能等勞動技能培訓三次培訓40多人,提升精準户科學生產增收技術,助推勞動輸出產業壯大發展。據6月底統計,全村外出務工人員達1_人,其中精準户有90人,在外省就業有32人;引進葛四臘味、瀏陽晟瑞科技種植專業合作社幫助生產發展產業。投入資金30萬元(先期預付油茶苗木款6.5萬元,另外23.5萬元年底驗收合格後付款),完成新開發油茶300畝,低改油茶200木,新開發黃金茶30畝等百畝產業園基地建設。組織36户精準户與葛四臘味公司簽訂金融扶貧四方協議,實現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50畝有機稻田栽培示範項目、村口地質災害治理項目、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幸福之家等項目已完成實施方案,資金以籌集到位,下半年組織有序進行。

(四)穩定隊伍,助推脱貧。如何發揮基層黨支部在全村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和領導作用,尤其是合併村的基礎黨組織建設穩定工作,工作組始終堅持“抓黨建是的成績”的原則,協助村黨支部做好“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組織駐村第一支部書記上一次黨課,強化村黨支部為民務實清廉和黨員先鋒帶頭的模範作用。統一了_村各組黨員團結一致精準扶貧發展社會經濟的思想,制定了建設項目,開發產業、幫扶措施方案,為工作組進駐村內開展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及時調整補充兩名村委班子,組建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保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貫徹落實,突出全村各項事業發展“主心骨”作用,助推精準扶貧工作紮紮實實開展起來。

三、下步工作計劃:

通過半年的精準幫扶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也上級和精準貧困户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同時也暴露政策宣傳發動工作滯後,羣眾“等靠要”的思想沒有消除;個別黨員帶頭髮展作用不明顯,發展經濟後勁不夠等問題。工作組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將在以下三個方面加強工作。

(一)加大精準扶貧各項政策宣傳力度,凝聚全村黨員羣眾力量,聚焦發展經濟大局,創新發展思路,科學推進扶貧項目,確保完成脱貧任務。

(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培養經濟發展能人,培訓生產技能,維護羣眾合法權益,擴大發展經濟渠道,增強村集體和羣眾增收發展能力。

(三)加強項目資金銜接,穩步推進項目落實,確保實現_村“特色產業結構調整,村集體經濟突破,貧困羣眾穩定增長脱貧,村風文明、村貌改變”的精準脱貧目標。

扶貧業務述職報告4

20_年,我州始終把扶貧開發工作放在全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上來抓,一直將改善基礎條件,促進產業發展,提高人口素質,穩定解決貧困人口温飽問題作為主要內容納入其中。在國家和省扶貧政策、資金的扶持下,通過找準扶貧攻堅的切入點,堅持不懈地實施產業化扶貧開發戰略,全州1_縣包括5個扶貧開發重點縣生產生活條件、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化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20_年扶貧產業化項目實施情況

20_年我州1_縣(局)得到國家、省財政扶貧資金共計1200萬元,實施產業化扶貧項目13個,主要對油菜、青稞、食用菌、葡萄、馬鈴薯、茼蒿等產業進行了項目扶持,目前逐步建立了小規模種養殖業產業扶貧基地。培育壯大了華康公司、丹巴康定紅葡萄酒公司、雪域俄色茶有限責任公司等產業化扶貧龍頭企業,我州20_產業扶貧項目共帶動620户農户增收,其中包含貧困農户320户。

二、20_年產業扶貧結構及取得的成效

1、無公害元根產業化示範基地。

20_年在康定縣實施了高原特色無公害元根種植基地項目,預計項目的建成後,較項目建成前收益明顯增加,該項目共覆蓋康定縣3個貧困村涉及210户共1120餘人,產品商品率達100%,為當地貧困人口脱貧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

2、州葡萄種植基地。

在我州丹巴縣和得榮縣以及鄉城採取“公司+基地+農户+科技”的模式,帶動了1600餘户農村家庭從事優質釀酒葡萄種植,使得受益農户年均純收入有了較大幅度增長。

3、野生菌種種植推廣基地。

20_年在我州康定縣建設菌種種植推廣基地,通過“公司+基地+農户”的經營模式,由龍頭企業銷售種源,然後由公司集中將農户產品統一銷售。該項目的實施,帶動了項目區近0.5萬户農户增收。

4、州南派藏醫藥傳承創新基地。

重點在海螺溝管理局建立150畝高產優質中藏藥材種植基地、中藏藥材優質種子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建立中藏藥材優質種苗繁育基地等項目,通過為貧困農户提供藥材種子補貼,幫助農户建產業基地,進一步提高了農牧民的中藥材積極性,為農户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條新的路子。

5、青稞商品糧和油菜基地。

以優質青稞基地建設項目為基礎,在北路白玉縣,建設實施20_畝優質青稞基地工程基礎上,加大對青稞產業化項目投入,使青稞畝產達到250公斤以上。同時在道孚縣實施油菜種植基地建設、瀘定縣實施磨芋基地建設,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拓寬了廣大貧困農户發展路子,更好地挖掘潛力,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6、優質核桃產業化基地。

在康定、得榮、丹巴等縣大力實施了核桃產業化基地建設,主要採取為農民提供種苗的生產直補方式,直接栽種黑桃,在林業相關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確保成活率提高。核桃生產期較長,但同時具有連續收益的效果,盛產期將會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

7、雪域俄茶生產加工基地。

在州北路地區爐霍等地,通過打造“雪域俄茶”品牌,充分發揮當地“變葉海棠樹”資源豐富的優勢,實施基地產業發展,為“雪域俄茶”提供更多原料,按照“公司+基地+農户+效益”模式實現農户的穩定增收。

三、產業扶貧趨勢分析及下步工作的思路

通過實施“20_年規劃以來,全州呈現出扶貧產業結構不斷趨於合理,產業基礎設施不斷改善,農牧業生產穩步發展,農牧民增收難的問題逐步緩解的態勢,根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_-20_)》的要求,我州也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發展農村經濟,用扶貧工作統攬“三農”工作,將是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特別是按照新的扶貧標準,實現農村低收入貧困人口真正意義上的脱貧,必需有穩定的增收項目。當前,我州實現“三步走”跨越發展戰略目標,難度的是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穩定增長。必須大力推進扶貧開發,必須加快優勢資源科學開發,着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多渠道大幅度增加農牧民收入。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儘可能加大扶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把準產業扶持、資金投向的關鍵着力點;另一方面積極加大投入,為產業發展提供發展動力。

主要思路,結合全州地理條件,氣候特點。依據自然區域劃分東路、北路和南路三個產業片區。經過近十年的產業扶貧探索,我州按照高寒生態脆弱區,高山峽谷生存環境惡劣區、河谷地帶特色產業開發示範區等三個區域特點初步構架了“三帶、四地、五園”的產業扶貧發展思路,“三帶”即:東部4縣1局的高效畜牧產業帶、南部6縣特色畜牧產業帶、北部_生態畜牧產業帶。“四地”即:南路6縣乾果種植基地、東部4縣特色水果基地、東部3縣林果業加工基地、北部7縣雪域俄色茶建設基地。“五園”即:北部4縣青稞豆薯加工園區、北部6縣優質油菜種植園區、北部6縣中藏藥材種植園區、東部4縣蔬菜大棚種植園區、東部4縣農副土特產品加工區。

根據上述思路,我州正積極開展《州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以及《藏區扶貧優勢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初步規劃在_期間,採取培育龍頭產業,資金直補到户的方式,扶持各類種養殖業和加工業大户2萬户,並擬定在20_-20_年開展三個扶貧優勢產業項目的試點工作,一是在東部3縣以“康定紅”葡萄酒為龍頭品牌,打造釀酒葡萄基地;二是在北路7縣以“雪域俄色茶”為龍頭品牌,打造高原特色茶葉基地;三是在南路3縣以“高原藏香豬”為龍頭品牌,打造南路特種畜禽基地。

四、產業化扶貧存在困難和問題

扶貧產業化項目的實施,為我州廣大農牧民在脱貧致富奔小康道路上起到了較好促進作用。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

(一)扶貧產業發展資金投入不足。雖然近幾年來我州不斷加大財政扶貧資金對產業化的投入,但由於農業生產週期長,資金需求量大,實際投入資金難以滿足發展所需的資金需求。

(二)扶貧產業規模不大。近年來雖然我州實施的扶貧產業項目投入規模有所增加,產業得到一定了發展,但是扶貧產業規模還是總體偏小,項目數量太少,貧困農户參與面不廣。加之部分羣眾發展產業的意識未轉變,對變幻無常市場需求預測不夠等原因,對小規模發展扶貧產業持觀望態度。

(三)扶貧產業效益有待提高。現有產業,絕大部分是傳統農牧業,這些產業一部分是對市場應變能力較低的產業,一部分是屬於增產不增收的產業(比如青稞種植,產量高時市場價格低,產量低時市場價格高),還有的產業由於科技含量高,羣眾參與能力不強(中藥材種植、農畜產品深加工)。造成扶貧產業的覆蓋面很廣、效益不明顯。

(四)對產業發展調研不夠深入。扶貧部門涉及的工作內容較多,而扶貧系統工作人員較少,無法確定專人抓扶貧產業發展工作。對如何發展壯大扶貧產業方面的思路沒有理清、辦法不多、措施不全,發展扶貧產業只能是順其自然。

(五)產業抵禦災害風險能力不強。現在我州發展的扶貧產業,絕大部分產業如果遇到突發的自然災害,則缺乏應對自然災害能力和承受風險的能力,特別是牧區往往年初大雪災害,就給當地的牲畜造成巨大損失,對該扶貧產業項目帶來了嚴重打擊;並造成大面積返貧。

五、發展產業化扶貧的幾點探索和建議

(一)調動農户積極參與度。一是要選準扶貧產業。在扶貧產業的選擇上,要突出區域優勢、自然資源、市場需求、羣眾參與、長遠規劃等重點環節,對資源優勢明顯、市場前景廣闊、覆蓋屋面較廣、符合長遠發展前景的產業予以重點確定和扶持。二是要建立產業基地。對那些條件比較成熟、發展潛力比較好的產業,有針對性地採取財政扶貧資金補助、貼息貸款扶助等方式,集中聯片興建各類產業基地,做給羣眾看,帶領羣眾幹。三是要宣講優惠政策。要通過下發宣傳資料、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把發展扶貧產業的各項優惠政策的扶持辦法讓羣眾有進一步的瞭解,並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抓好政策和措施的落實,引導更多的羣眾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

(二)積極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按照“公司+基地+農户”的模式,通過引入龍頭企業經營機制,按照企業管理模式,發展“合作社”等各種經合組織,帶領農民發展產業,尋求市場銷路,幫助貧困羣眾脱貧致富。

(三)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業發展的科技含量是產業化扶貧的助推器,要提高貧困户的整體素質,增強貧困户自我發展能力,引導農民從傳統的小農思想束縛中擺脱出來,投入到大市場中去,使他們自覺地想致富、去致富、自覺地運用科技致富。縣、鄉、村各級都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力爭2-3年內使50%以上的貧困户真正掌握1-2門實用技術。

(四)拓寬銷售渠道。一是要培育好各類流通組織和能人。扶貧產業要發展,就要有針對性的培育一批產業流通組織和“中介”能人。要採取減免有關規費、重點獎勵銷售大户等方式,鼓勵和引導各種能人去跑市場、開發市場,通過對市場的敏鋭分析和研究,與農户簽定產品銷售合同。二是組建好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對有一定規模、有一定農户覆蓋面和有一定前景的扶貧產業,要鼓勵農户在自願加入的前提下,組建好產業發展經濟組織,由協會統一與客商和加工企業簽定產品銷售合同,再由經濟合作組織統一為農户發展產業提供技術培訓、規範產品標準、發佈病蟲害信息、疾病防疫、產品銷售、採摘包裝等全方面管理和服務。三是扶持發展好各類龍頭企業。要在企業貸款的發放、企業貸款的貼息、税費的減免、產品的流通運輸等方面廣開綠燈,制定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共同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同時,採取更加靈活的優惠政策,鼓勵、吸引和扶持本州和外商來興辦各種為業加工龍頭企業。四是要採取比較靈活的銷售舉措。採取“企業+經濟組織+農户+基地”等方式,積極拓寬扶貧產業產品的銷售渠道,讓農户吃上定心丸,從而促進扶貧產業的規模逐年壯大。

(五)建立發展長效機制。一是探索建立產業風險抵禦機制。對經濟林木、牲畜養殖及生豬飼養等要增強抵禦自然災害能力,積極探索農副產品種養風險保險,以應付突發的不可抵禦的自然災害。二是建立產業協調扶持機制。對於扶貧產業發展,縣級需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整合各個部門的優勢,制定產業發展優惠政策,研究確定全州扶貧產業的主導方向,協調解決扶貧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全州扶貧產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明確成員單位的職責。各個部門也在按照扶貧產業發展的方向,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形成齊抓共管扶貧產業工作的良好氛圍。

扶貧業務述職報告推薦合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uzhibaogao/shuzhijingxuan/5nrm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