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黨員心得體會 >

淺談共產黨員的悟性

淺談共產黨員的悟性

目前,一些黨員幹部總覺得才能難有新進步,本質難有新提拔,任務難上新台階。這裏面緣由良多,而悟性缺乏是個中一個主要緣由。那麼,什麼是悟性?為什麼要強調提高悟性?如何才能提高悟性?

淺談共產黨員的悟性

“才能缺乏”絕非小事,務必高度注重和有用剋制與化解。面臨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入轉變,黨員幹部唯有增強進修,提拔才能,才幹順應情勢的需求、開展的要求,這就決議了指導幹部既要有全局計謀目光,又要有詳細執行才能;既要發揚主觀能動性,發明性地展開任務,又要能按規則做事,按順序做事,科學依法幹事創業;既要“規則舉措”做得超卓,又要“自選舉措”做出特徵。沒有必然的悟性,只會死搬教條、死守本本,生怕很難發揚效果。

對悟性的瞭解,不宜過窄,也不克不及泛化,把它説得玄而又玄,反倒找不到門徑了。依照辭典的分析,悟性的定義就是對事物瞭解、剖析、感悟、醒悟的才能。任務中的悟性,就是總結經歷、探究規則、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才能。知悟明真理,善悟長才智,能悟奏效益。悟性如同一個加速器,能縮短黨員幹部成才的週期,加強任務開展的潛力;悟性就像一把金鑰匙,能為我們攻堅克難、邁上更高的任務境界翻開一扇扇門。

早在1939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我們步隊裏邊有一種驚恐,不是經濟驚恐,也不是政治驚恐,而是身手驚恐。”今日,身手驚恐在我們黨內仍然存在。我們有的同志固然學的常識良多,文憑很高,也有必然的“常識內存”,但“高分低能”,對“兵器”不會用、不敢用、不善用的大有人在,如許的人,一旦換了一個崗位,進入一個新的任務範疇,就莫衷一是、難以順應了。

尤其是今日,各類新思維新觀念層出不窮,新狀況新問題不時湧現。應對這些“新”,少有成功的經歷可資借鑑,少有現成的形式可供參考。各有各的益處,各有各的壞處,各有各的事理,各有各的風險。這就需求黨員幹部勇於打破、勇於立異,擅長用新視角對待新狀況,用新伎倆處理新問題,不循序漸進,不沿襲保守,不隨聲附和。不然,只能被指導逼着走,被上級催着幹,被同事趕着行,形成任務的被動。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需由悟性開端,讓悟性為才能提速。

還有的同志有實踐任務經歷,並且自我覺得優越,但思維僵化,觀念陳腐,因循前人,照貓畫虎,依葫蘆畫瓢,習氣於用“舊船票”上“新船”,不敢越雷池半步,缺乏原創性、新奇性、完好性。也有的同志對任務缺乏前瞻性、計謀性、系統性考慮,碰到問題或突發事情手足無措,缺乏發明性展開任務的才能。

想要樹木長得高大,一定要鞏固樹根;想要河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源頭,這就是“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的基本含義。所謂聞一而知十,魏徵的這篇《諫太宗十思疏》後面還有一句“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意思是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因此,總書記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引用這句話可謂內涵深刻,意義重大,能不能深刻理解,考驗的是所有黨員幹部的“悟性”。

其實,“悟性”就是從感知到理解,再到接受一件事情的能力。習總書記曾經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之所以如此強調,就是要讓所有人看到中央的決心和信心,讓那些“思想上鬆一寸,行動上散一尺”的黨員幹部不再心存僥倖,而是要“老老實實”的接受新形勢下黨對全體黨員幹部提出的新期望,新要求,因此,與其“被動”應付,不如“主動”接受,越早接受,越快接受,越能掌握思想上的“主動權”,也越能體會習總書記所説的話的含義,從“我”做起,正本清源,才能明底線、知敬畏;從“我”做起,厚德載物,才能懂進取,擔大任。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都建立在“了悟”的基礎上,這種“悟性”不是靠天才,而是靠不斷地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地堅守精神追求,不斷地在實踐中更新自己的思維。

髒了要洗澡,病了要治病,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那麼思想上有了污垢,有了小疾,就決不能諱疾忌醫,否則,“不治將恐深”。每一個領導幹部都應該有這樣的覺悟,將自己擺在一個對的位置上,不能對黨的事業“置身事外”,要時刻想着樹根爛了,樹木怎能長的高大,源頭堵塞了,河水怎能流的長遠,連黨員幹部都缺失了道德仁義,怎能領導國家的安定團結,從這點上來説,黨員的“悟性”也是一種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angyuanxinde/351y3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