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湘形散記讀後感300字多篇

湘形散記讀後感300字多篇

湘形散記讀後感300字多篇

湘形散記讀後感300字篇1

吊腳樓頭,隨風飄揚的是你熱烈而沙啞的情歌;湘水沿岸,焰焰欲燃的是你漫山遍野的杜鵑;青山碧水間,風日滋養下是你至純至美的人性。你是美,是善,是温柔,是慈悲,是包藴在野性中的詩性的訴説者,你是俗世中的赤子,你是沈從文。

有一種情懷叫沈從文,這是一種不折不從,亦慈亦讓的氣度。年少時隨隊顛沛流離,同伍的人皆吸煙,面對這個世界的集體混濁,他不以唯我獨清自詡,只是默默的堅守自己,不被環境同化,就是一種遺世獨立的高貴,而他還把經過的事,見過的人都化成了筆底的波瀾,寫人記事皆入木三分,各具情態。建國後,面對外界對其作品傾向的指摘,他沒有用他的妙語去反脣相譏抑或是為自己解釋剖白,就是詩裏説的“和誰我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他將深邃的目光轉向古代服飾研究,埋頭數載,竟也成就該領域中的煌煌鉅著。面對眾人的詬病,另闢蹊徑,將愛好發展成學識,是讓梟小閉嘴的最有力的方式,也是最漂亮的反擊。一個文人要有傲骨,不媚俗,始終高蹈於世俗的好惡之上,它的作品才能有超越時間的永恆魅力,而且越經流年變幻,越發得雋永。無疑沈從文做到這一點。

當他的目光投向他精神上身體的故鄉湘西,投向那些他愛的事物和人的時候,他又換了一副心腸,柔軟慈悲,當他回到闊別的故鄉“山頭一抹淡淡的午後陽光感動我,水底各色圓如棋子的石頭也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渣滓,透明燭照,對萬匯百物,皆那麼愛着,十分温暖的愛着!”,於是有了《湘行散記》,回家途中所見的兩岸壁立的青山,積翠凝藍的天空,透明燭照的月色,河面上乳白色的霧氣,欸乃的搖櫓聲,甚至於小羊軟弱悲哀的叫聲,一切的一切都使他傾心,使他感到瑰麗莊嚴。可是最撩動他心絃的還是那些自然風物滋養下生成的各色各樣的人。他們無一不單純,任性,活潑而有生氣,多情的水手命時刻懸於水上,可以放縱的説野話罵人,也可以對船妓真心以待;靈氣的女孩命不由己,卻無哀傷,仍妖妖嬈嬈的活着,遇着一個書生氣的男子也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模糊的慾望,老水手活到八十歲還有認認真真數錢的神氣,對於生存還那麼努力執著……這些人身上都有一種讓人肅然起敬的悲哀的力量,正如羅曼羅蘭所説“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湘西的清溪滌盪了他們的性情,他們身上有野性,有血性,有浪漫,有多情,有市儈,也是超脱,他們追求的是一種優美,自然,又不悖人性的生活方式。他們傍水而居,在水上艱難的討生活,又在急流險灘中交付了性命,被捲進水流之中,仍要在沉沒之前交代遺囑。因為知道生存艱難,所以隨遇而安,樂天知命的活着,看重每一份小小的歡喜相聚,珍重每一次的悲傷別離,在大自然的饋贈中活着,條達坦蕩,任性妄為。

有一種情懷,叫沈從文,這是一種有如天地洪蒙初開的赤子之心,單純而熱烈。此次《湘行散記》更珍貴的是收錄了比較完整的沈從文與張兆和的兩地書,新婚燕爾,便遇小別離,距離把思念醖釀得更加醇厚,情真意切的書信讓人動容。一向冷靜理性的張兆各也呈現出少有的小兒女之態,細膩瑣碎地擔心他的二哥的衣食住行。沈從文更是一貫的情意綿綿,山水作伴不及一人同行,沿岸風景亦不忍一人獨賞,星空新月都是她的眼睛,有多少蝕骨的想念就有多少如潮的哀愁,這些都化成了筆下熾熱的文字。張兆和回憶道;“1969年,沈從文下放前夕,站在亂糟糟的房間裏,他從鼓鼓囊囊的口袋中掏出一封皺頭皺腦的信,又像哭又像是對我説:“這是三姐給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舉起來,面色十分羞澀而温柔——接着就吸溜吸溜地哭起來,快七十歲的老頭哭得像個小孩子又傷心又快樂”。 無論後來多少世事齟齬,在沈從文心中愛的都是那個滿懷温柔提筆回信的“三三”,這是沈從文的赤子之心

因為有了沈從文,文學史上有了一個獨立自在的湘西世界,有了不重敍事,以寫意為要的文學流派,願你能在塵世中邂逅先生的文字,一路同行,品味“閲盡繁華始向真”的純淨世界,瞻仰一個遺世獨立的靈魂,緬懷一種叫做沈從文的'情懷。

湘形散記讀後感300字篇2

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恰是一個陰雨濛濛的下午,手邊盡是雲氣,起初倒的熱水已經涼了,而我,好似做了一場黃粱夢。

沈從文老先生,別人言説他是赤子其人,星斗其文。誠如是。看完這本《湘行散記》已然是循着沈先生的腳步,細細賞過他的故鄉。艄公的櫓歌還在湘西霧濛濛的水面上迴響,吊腳樓上隱隱約約有姑娘清脆的笑聲,太陽落盡,暈出半邊夕燒的天,我行過山,行過水,去偷窺了一場夢。

説來有趣,沈從文,一個當過土匪的苗疆漢子,在這本書裏倒是對湘西的山水傾盡了一切温柔,他從新婚燕爾中抽身,大抵是把眼前的黛山碧水都當做了張兆和的黛眉,杏目,於是這山這水,都成了他的情書,或許是給他的小妻子三三,又或許是給養育他的秀美湘西。身心都懷着愛意的男人,對於一切都包含着温柔和孩子的天真。

他寫_,_,船手,沒有貶低沒有陌生。好的故事都是從生活裏來,每一個人是都鮮活的,真實輕快的鮮活。像周圍的姑姑,叔伯,姊妹,兄弟。翻過紙張,還能看到他們和你輕快地打招呼,隔壁阿姊要下河浣衣,前院的小哥要跟船遠航。

世務艱難,歌聲未歇,從《湘行散記》中,我能看到最為真實的中國人形象,在砥礪前行中輕快地活着。而我始終堅信,能從如此温柔的人文角度來寫人的,其內心一定是慈悲的。湘西的粗魯野蠻他看見,但卻並非鄙夷,他用苗疆特有的爽朗和赤子般的温厚尊重這些的存在,尊重每一個認真活着的生命。他從船上下來,走到土埂上,同湘西妹子唱着山歌,和年輕的縴夫親親熱熱地哼着粗蠻的小調,亦或是像豹子似的去找婦人。呵呦,多歡樂!

一河一船一書生。他行在湘西山水裏,路過別人的故事,呵手提筆,寫給情人。古人説詩詞上乘講究的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沈從文的文字三分隨意三分靈氣,其餘下的盡是對故鄉山水色的傾懷柔情,而作起文章來,反倒像在作畫,所有遺憾都在輕描中繪上了憐憫和惋惜。他是通透的清楚的,也是樸實的温厚的,人行走在這大千世界,總有着無數招搖,無數光怪陸離,在寧靜裏取熱鬧,想來也是先生赤子之心的原因。

?湘行散記》字裏行間都透露着這個中國文人的人性關懷,在漿聲櫓影裏,他聽着艄公煎魚的聲響,為我們構造了一個有唐以來都欣然往之的桃花源。

史鐵生説過,寫作,就是為了生命的重量不被輕輕抹去。而沈先生筆下清淺的湘西,隨着社會改變已然星移物換,但文章永恆,或許某一天,你內心滂沱大雨,無處躲避,可以去看看沈先生走過的山水,聽聽船艙下潺潺流水,和我一樣去偷窺一場夢吧。

湘形散記讀後感300字篇3

想讀《湘行散記》,是從逐漸瞭解沈從文開始的。沈年少即投身行伍,隨軍隊輾轉川黔湘邊境。吃過苦,也閲盡了社會的黑暗。心生厭倦後,即開始進行文學創作。可以説從文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也是努力的一生。只上過國小,但卻憑着對文學的愛好,以及自己對社會人事的切膚體驗和深刻觀察,寫出了當時社會喜愛的文字,從而躋身當時的“中層社會”。可是他從來都自稱是是一個“鄉下人”,無時不感覺到,呆在這個羣體裏愈是長久,愈是感覺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深覺自己和周圍的人看到的、想到的不一樣,因此常常陷於一種讓人無法理解的痛苦。對此,沈曾在《湘行散記》裏寫道:“三三……,我覺得惆悵得很,我總像看得太深太遠,對於我自己,便成為了受難者了。”

讀《湘行散記》你會發現,她名雖似遊行志記,卻並不是一般的出行心情記事。她是沈十六年後因探病母重返故鄉途中的所見所感。與其説她是一本回鄉散記,倒不於説是沈對當時社會基層民眾的忠實敍述,以及對那方河域和生活在它上面的人們深摯而真誠的愛。

初讀《湘》你會發現,那裏有清澈毫無渣滓的河水,有聽過之後一生也忘不了的櫓歌,有愛説野話卻勇敢有力的水手。但遠不止這些,從“老伴”到“滕回生堂的今昔”,你會了解,在那個戰亂且無序的年代裏,只在沈的視角範圍裏,就有那麼多轉徙漂泊,有那麼多普通人在戰亂裏平靜的死去,卻不為親人知曉,有那多妻離子別,等待然後平凡的老去,有那麼多平凡的人在命運的夾縫裏平凡的生,然後在十六年後某個平凡的日子裏不期而遇,卻不再相識。初讀,以為是在讀小説,仔細斟酌,才發現是沈人生經歷裏的一些真真切切的縮影,細細體味竟不禁使人潸然。

再往後,從“一個多情的水手與一個多情的婦人”到“歷史是一條河”,你會了解到,水手和拉船人拿着少得可憐的收入,卻幹着辛苦且隨時有生命危險的行船行當。冬日三九,天再冷,船遇險時照樣往下跳,行船過程中,船遇上險灘,河水再兇猛也得冒着生命危險下水護船,十年如一日。而即使這樣,這些水手和拉船人卻從不曾失去應有的勇敢和努力。而吊腳樓上婦人,多半因為這個社會的黑暗,而即使這樣,她們依舊不失去那一份質樸和可愛,以及那一份對生活的純真希望。

湘形散記讀後感300字篇4

在圖書館閒逛着,目光無意間瞄到了一本《湘行散記》,呵呵,久仰沈老先生的大名,卻從未讀過他的作品。好吧,就從這本開始吧。翻開書本,一股古香古色的氣息立即湧了過來,細膩的筆觸,精簡的圖畫,吸引着我繼續前進。

書中描寫的背景是湘西。在這裏有流淌着的清澈的河水,有聽過之後一生也忘不了的櫓歌,有愛説野話卻勇敢有力的水手;有可愛純樸的婦女;在這裏你還能見到古老的西蘭卡普織錦;品嚐到地地道道的苞谷燒酒和糯米粑;聽到粗獷純樸的情歌和號子聲;能趕上哭嫁的媳婦背親的隊伍;見到熱鬧非凡的賽龍船。到底是古鎮,一些古老的土家族習俗還沒有被現代文明迅速地淹沒到無處尋覓蹤跡的地步。鎮上人家有在沿河居住的,也有像星星一樣散居在沿河山上的,河岸兩邊的吊腳樓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沈老先生真是擅長用極為精簡的筆墨勾勒出湘西的山水人物。在他的筆下,人是鮮活的,景是生動的,物是立體的。

哇哇,如此美景,如此純樸的風俗,怎不令我向往呢?想找個機會去湘西,親自去體驗這樣如天堂般的地方。讀沈老先生的文章,使我瞭解湘西,摯愛湘西。

字裏行間,我能夠感覺到沈老先生那份熱愛生活的情感。沈先生年少即投身行伍,隨_輾轉川黔湘邊境,吃過苦,也閲盡了社會的黑暗。然而他對生活還是如此熱愛。而我們呢,天天在工作學習中忙忙碌碌,只知道叫苦叫累,我們或許忘記了去發現身邊一切美好的東西,所以,我們失去了太多。因此我們得端正生活態度,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敞開自己的心靈,雖然我們對於漫長的歷史只是毫不起眼的一部分,但我們卻是自己生活的的主人。我們可以選擇熱愛生活,在自己習慣的生活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追逐理想。

湘形散記讀後感300字篇5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但這部散文集並不只是《湘行散記》,一共有三部分:《湘行書簡》《湘行散記》《新湘行記》。《湘行散記》,是沈從文根據湘行書簡改寫而成,發表在報刊雜誌上,也出過很多單行本。

?湘行散記》記敍了沈從文從北平回湘西鳳凰家中探望病危的母親,行至桃源,他轉走水路,沿沅水上行,經辰州、瀘溪、保靖、茶峒、鳳凰,在家中停留三天後匆匆返程。這本《湘行散記》就是這一路上,寫給妻子的信,循着他的回憶寫下來的。這本書以還鄉歷程為“線”,以小船停泊處為“點”。點線相連,徐徐向我們展開了一幅湘西山水長卷。

書中的美景令人陶醉,清澈潺潺的溪流,與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吊腳樓交相輝映,形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圖畫,這是這本書中的一種美。

書中有讓人聽了就忘不掉的櫓歌,有粗獷淳樸的號子聲,有醇厚的苞谷燒酒和糯米粑,這些民俗在現代社會中沖刷不掉的痕跡,也是這本書中的一種美。

但是,我覺得這本書中最美的,莫過於每一個人為了生計,為了養活自己和家人,所付出的努力,和經歷的不易。這本書中既有愛説野話卻勇敢有力的水手,也有可愛純樸卻淪為妓女的婦女,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辰河小船上的水手》這一篇文章中的水手們,他讓我體會到了勞動人民為了生計所付出的努力。

在這篇文章中船上到處都是水手的吵罵聲,作者卻把他們都沒有修改,寫了下來,這是為了展示水手們生活的本相,通過水手們的野話,來展現水手們旺盛的生命力。這篇文章中的每一個水手,都為自己的生計而努力着。生活,就是生下去,活下來,小時候,我們在父母温暖的懷抱下快樂的生活,但是當我們長大了,畢業了,踏入社會了,我們就不能一味地向父母們去索取,我們要懂得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維持自己的生計,養活自己,也養活父母。這篇文章中的每一個水手,都為我們作出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直面生活的美好品質與堅強對抗艱難不易生活的精神,在我們還小的時候,在我們的心底埋下一顆自力更生的種子,激勵,鼓勵着我們好好學習,在長大後,踏入社會後,能自給自足,在社會上立足。

這篇文章還讓我明白了另外一個道理,就是不能之通國外表來判斷一個人。這篇文章中,雖然每一個水手都是一個滿嘴野話的“糙漢子”,但是他們也擁有着一顆善良而美好的心靈。就像其中攔頭的水手雖然脾氣很大,對小水手少不了呵責怒罵,卻又在第一時間救小水手上船,在嚴酷而寒冷的冬天脱下棉衣單褲,為小水手替換。這告訴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只看外表,還要注重他的內心。外表美麗的人,內心不一定美好善良,外表醜陋的人,內心也可以閃耀出絢麗的光芒。就像人們常説玫瑰雖然美麗,但它是帶刺的,醜小鴨雖然醜陋,但他也可以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湘行散記》嘗試把當時最近二十年當地農民性格靈魂被時代大力壓扁曲屈失去了原有的樸素所表現的式樣,加以解剖和描繪,這種直面現實的冷靜思考非常有價值,值得我們深入閲讀和品味。同時,面對湘西這樣一個紛紜變化的社會,沈從文反璞歸真,流露出對故鄉人事變化的隱憂和悲憫情懷,也表達了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湘行散記》,是一篇值得我們去好好品味的書,他會給我們的心靈增添一份光彩,讓我們的心靈更加美好與堅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39kql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