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致良知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致良知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致良知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致良知讀後感 篇一

作者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面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作者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曾國藩曾評價説:作者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浮世之中,總有許多人為追求物質享受、社會地位和顯赫名聲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憊不堪。他們怨天尤人、欲逃離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內心,不明白萬事以修心為先的道理。

忙碌是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一種生活狀態。不幸的是,與身體的操勞相伴隨而來的,還有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堪。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給內心留一份悠閒,而使其深受煩惱與擔憂所累,便更難在為人處世之時做到遊刃有餘、瀟灑自在。

心胸狹隘的人,只會將自己侷限在狹小的空間裏,鬱鬱寡歡;而心胸寬廣的人,他的世界會比別人更加開闊。

聖人做學問追求一種大道至簡的境界,值得我們學習。人活一生也應如此。為什麼人們會不厭其煩、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風光,實際上令人身心疲憊的負擔呢?皆因內心少了一份簡單,少了一種簡單的人生態度。與其困在財富、地位與成就的壁壘中迷惘,不如嘗試以一顆簡單的心,追求一種簡單的生活。

在作者看來,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誠、真摯、真君子。世上只有兩樣事,一件為真,一件為假。求真必然務實,求假自然務虛,虛實之間,體現的不僅是對人的態度,更是對自己的認識。糊弄別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難。

心的本體就是最本真,不矯揉造作,不過分修飾,不畫地為牢,不損人利己。人應永遠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光明磊落,坦誠純粹,永遠長新。什麼是初心?不自私,存大愛。

繞圈子,躲躲閃閃,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説,只要態度誠懇、謙卑恭敬,無論如何人家都不會對你怎麼樣的。此外,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假如我們沒有誠意,就會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自古以來,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堅則事必難成。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理想,體現着這個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決定了他日後的高度。所以,人不應隅居於自己的狹小天地之中,而應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裝上天下蒼生,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去看待世間。

很多人雖然都心有所想,卻很少有人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而作者告訴我們,只要時刻保持這種想要的念頭,久而久之就能凝聚積累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逐漸解決所有阻撓因素,使我想轉變成我能,使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成為結果。

致良知讀後感 篇二

通過讀《致良知》感悟到,自古以來,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堅則事必難成。這是因為,一個人的理想,體現着這個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決定了他日後的高度。所以,人不應隅居於自己的狹小天地之中,而應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裝上天下蒼生,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去看待世間。

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誠、真摯、真君子。世上只有兩樣事,一件為真,一件為假。求真必然務實,求假自然務虛,虛實之間,體現的不僅是對人的態度,更是對自己的認識。糊弄別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難。

心的本體就是最本真,不矯揉造作,不過分修飾,不畫地為牢,不損人利己。應永遠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光明磊落,坦誠純粹,永遠長新。什麼是“初心”不自私,存大愛。

繞圈子,躲躲閃閃,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説,只要態度誠懇、謙卑恭敬,無論如何人家都不會對你怎麼樣的。”此外,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假如我們沒有誠意,就會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立志、勤學、改過、責善,對學習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在他多篇文選中都有非常精闢細緻的論述,我想認真讀懂原文的也會悟出一些方法。之前別人説怎麼學,怎麼精進,我總是回答説要靠悟性,這樣的説法與陽明先師龍場悟出:聖人之慧,本性具足,唯去私慾,存天理罷了明顯不符,但反過來説,聖人之慧又豈是人人易得的?

總結起來必須對“致良知”有一顆至誠之心,事上磨、時時磨、心上學、心上覺。立下必為聖人之志,付出不亞與任何人的精進努力,才可能修出敬天愛人,無我利他之心。

至於陽明匯,我還是會推動的,形式會有所變化,此生傳播陽明心學之志不變,但是經過這段時間致良知小組的共修,我發現如果沒有同頻的學習進度,就算有線下交流的機會,也不會有什麼質量,浪費大家的時間,所以我想還是先從共同學習一段時間開始。一期全部有書的明粉我建個致良知學習羣,對着書,我為大家做學習計劃看板,及互動分享,不明之處我再去請教高人。

其實,這條聖學之路真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難於上青天,有時我也有想放棄再分享些文章的念頭,不是不願寫,只是想等有一天自己學有所成再來談,怕造口業。但每每看到自己的行動能激勵到一些明粉們,我又鼓起勇氣繼續前行。其實,我就是希望自己能成為陽明心學自媒體的中國第一人,用自媒體的方式,讓時間來見證“致良知”能否在一個凡夫俗子身上化腐朽為神奇,來驗證陽明心學“致良知”是否真的是具有一種偉大而神祕的能量。

致良知讀後感 篇三

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這是王陽明首先指出的一點。他説,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練成也要以立志為根本,更別説更大的事業。為什麼立志如此重要?王陽明舉例説,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那麼就好像船沒有舵木、馬沒有銜環,於是只能隨波逐流,人生就會一盤散沙。用現在的話説,志向就如同定盤星、指南針,關係着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否則,人就會是無頭蒼蠅,人生就會是一團漿糊。王陽明又批評當時的讀書人——懶散墮落、貪玩成性,荒廢學業、浪費時日,最終註定是一事無成。而他們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沒有立定志向。

首先陽明先生所説的立志,不是簡單的對工作的策劃,而是可以理解為人生的一場策劃,作為普通人我們可以立一個小志向,只要堅持來完成,這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志向就像是海上的燈塔為破浪乘風的船隻指引方向,每一顆種子都有長成參天大樹的夢想,每一條河流也都有奔向大海的期望!人生有兩條路,一條需要用心走,叫做夢想;一條需要用腳走叫做現實,很多時候我們總是低估了自己,對自己不夠狠,從而錯過了,遇到一個更加優秀的自己,逼自己一把,很多事情並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僅僅需要你的一份堅持,一個認真的態度,一顆迎難而上的決心。目標一旦形成,就應毫不動搖,全力以赴去達成!漢朝的司馬遷繼承父業,立志著述史書,他遊歷各地閲覽了大量書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編寫《史記》時遇到了李陵之禍的株連,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負重,身受腐刑,幽而發憤,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奮鬥,終於寫成了鴻篇鉅著——《史記》。

立志要要立長志而不要常立志。立長志,是要我們目標遠大,不要拘泥於眼前,放眼未來,才可突破現在;不立常志,是不要總是不斷地放棄,要有所堅持,有所取捨,鍥而不捨,方能有所成就。陽明先生12歲立志到37歲才龍場悟道,這過程是心志反覆修煉打磨的過程!陽明先生很早之前就立志説要成為聖人也最終成了聖人,所以説眼界決定格局,格局決定高度!再説説張海迪立志成才,張海迪自幼就患有嚴重的高位截癱,幾次頻臨死亡的邊緣,身體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來,他學會了四門外語,翻譯了16萬多字的外國著作,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並自學了鍼灸技術為羣眾治病一萬多人次,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應該時刻想着自己的志向,不忘初心就有用不完的力量!人生不要被安逸所控制,決定你成功的是奮鬥!當你選擇了開始,就不要輕言放棄,用你足夠的毅力和耐心去堅持,總有一天,你會回眸一笑:原來我也是這麼的優秀,堅持夢想,不忘初心!就從今天行動,總有一天,那個一點一點可見的未來會在你心裏也在你的腳下慢慢清晰,生活從不虧待每一個努力向上的人!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撐,無論做什麼都是動力十足,因為有目標在前方,所以不敢怠慢,便會風雨兼程!

立志可謂起步與方向,不論你想做什麼、做成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得到什麼東西,立志都是第一步。立志要要立長志而不要常立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致良知讀後感 篇四

當我認真讀了此書後,被書中的力量驅使,就感覺有一種正能量在心中燃燒,被書中的語句深深吸引了。下面説説我的感受。

一、陽明的精髓在於致良知

今天的社會,如果每個人都用心讀讀此書,從書中就有不同的體會。有的人也在學習陽明心學,口裏説得頭頭是道,也能向別人背上幾句陽明先生的語句。但自己在行動時是把良知拋開。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裏所説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為一體、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地點出了要害、這個“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問題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用陽明的話説叫“隨物而格”。所以有的人説致良知是給別人看的,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理解致良知的精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條示龍場諸生》(1508)中説到:諸生相從於此,甚盛。恐無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許曰改過;四曰責善。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所以要成功先要立志。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我們每個人立下屬於自己的目標和志向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學會、掌握為實現所立志的個人技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改過、責善"。如果在這個技能學習過程中我們不能不斷修正自己,改惡從善,去除心中之"賊",我們所立之"志"也只能是空中樓閣。無論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我們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順利實現我們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陽明心學在於心

王守仁臨終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又有詩:“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此心光明瞭,世界便一同光明起來。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直面當下,商品經濟的衝擊使得人的慾望日漸膨脹。許多人竭盡全力攫取財富,卻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來越迷惘糾結,日甚一日地充滿挫折與焦慮,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學愛好者白立新所言:“華夏又逢盛世,滿心卻是迷茫。曾經外向求索,反生無奈亂象。”最好的救贖之道是把習慣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來,關注放逐已久的心靈。王守仁説:“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為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所以我們不要被繁華擾亂我的心,我們要認真的讀懂自己,心之光明,則萬事光明。荀子曰“養心莫善於誠”誠是心之體,求復其本體,便是思誠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王守仁認為:“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惡,就應該在事上磨練,“格物致知”,不斷為善去惡,“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格除各種浮思閒慮的干擾,讓心從偏頗失控的不正常的狀態,迴歸到不偏不的“中和境界”。這是一個奇怪的時代,論“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實上,道德不是虛假的框架,而是真實清澈的洞見。

對個人來説,“破除心中賊”,破除心中的貪念、邪惡、嫉妒等,變得飽滿圓融、至善至誠,既是個人更高層次的需求,又能讓心靈更安定,心情更快樂。正如一位心學愛好者所言:“未來,不是窮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羣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每人都去除心中的邪念,一心向善,天下太平。

總之,我們要用心體會這個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讓陽明心學發於心,止與行,知行合一。不要讓外界擾亂我心。

《致良知》讀後感 篇五

生命是燦爛的花海。拼命怒放,爭奇鬥豔的花兒固然漂亮,但它們卻美得庸俗;惟有那些保持本真,默然綻放的花兒,才不會被世俗的紅塵湮沒。

在現今的社會,有那一些人選擇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生活,在物慾橫流的`城市裏迷失了自我,丟棄本真。但擁有物質不等於富有,物質匱乏也不一定貧窮。真正的富有是精神的富足,心靈的荒蕪才是真正的貧窮。

在迷濛的夜色下,找尋不到幸福的蹤跡;在指縫流金間,自我早已迷失。於是,在淚眼迷離中轉過頭,才知曉,原來是精神的支柱已坍塌,信念的碎片紛飛飄散,繾綣不見。

被物慾遮蔽了雙眼,一味追求物質的享有卻讓精神貧瘠的人,是可悲的。滿天的蔚藍下,一望無際的山坡上,滿山遍野的金黃充盈着雙眼。遠處,風吹起了他的碎髮,綰起他的衣袂,露出他瘦削的臉龐。他用熱情作畫筆,信念為支撐,肆意揮灑着他的想象。梵高,一幅《向日葵》名揚天下!縱然歲月無情,歷史翻滾,今天我們仍可以感受到那畫上,向日葵的似火熱情,蒸蒸向上的積極信念。誰能説梵高一無所有,貧窮至斯?恰恰相反,他是最富有的人,因為他精神最富足。精神的花園開滿鮮花,這才是人生莫大的財富。

精神的富有,莫過於對信仰的執守。柳永,在人們的扼腕聲中從高堂宮殿步入直欄橫檻。人們為你惋惜,替你不平,但我卻要為你喝彩。你,視金山銀山如糞土,與歌妓把酒言歡,走向自然汲取心靈的甘露。這是你無悔的選擇,但它卻讓清麗小調流芳萬世。你的選擇,讓你得以揮別貧瘠無趣,卻讓心靈充盈富有。小荷尖尖,溪水潺潺,柳永的心靈荷花,開得別樣地紅!

富有,不是富二代開着跑車,不是官二代執權揮霍,不是星二代錦衣玉食;富有,是心靈的棲息,是靈魂的充盈,是精神的飽滿。物質面具下的不堪才是真正的貧窮!

生命是燦爛的花海,心靈是美麗的花園。別隻顧着裝飾生命的軀殼,而忽視了心靈的呵護,莫讓心靈荒蕪了。

致良知讀後感 篇六

致良知”包含“致知”和“實行”兩方面的內容,即:一方面,我的良知能夠讓我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的行為,並且能確保這種選擇是具有道德意義的;另一方面,我又必須按照我的選擇去實施我的行為,否則就談不上真正的“知”。所以“致良知”既反對“坐而論道”,亦反對“隨事體認天理”(一邊實踐,一邊體會所實踐之事所藴含的天理),因為前者會流於空談,後者則會導致將“天理”當作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從而把“良知”與人的現實行為割裂開來。

“致良知”是伴隨着“格物”展開的,聯繫陽明學中的“行知合一”以及對意義世界的構造,我們可以明白,雖然“良知”普遍的先驗存在,但陽明學中包含對揚棄“良知”主體意識的超驗性,所以“良知”若不“致”,即使承認良知本體的存在,但也對我們的意義世界毫無益處,也就是可以看作在良知意義上的不存在。而陽明先生提出“致良知”就是為了能夠在世上“流行發用”,怎麼可能會忽視良知意義呢?從陽明生前與兩位最得意的門生的“天泉論道”中我們也可以找出證據。陽明面對王龍溪的“四無説”表示在本體上的肯定,但也對錢德洪從工夫(實踐)上展開對良知理解表示肯定,即使在本體上陽明確實認同良知的超驗,先驗性,但是在良知的意義上,他不忘用“致”,用實踐來突出“良知”在意義世界中的作用。

結合到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在心中已經明覺到了自己的孝順之心,明白了孝順的含義,但無法在我們的意義世界中表現出孝順的行為,那麼我只能説,我們掌握的是“孝”的概念,而非“孝。同樣,如果只是在本體上將“良知”給“致”(窮盡)了,而不在工夫上將“良知”給“致”(實踐),那麼我們掌握的只是“良知”的本體概念,而非全部的“良知”。所以這兩個“致”都是不能夠忽略的,真正的“致良知”中的“致”便是在本體與工夫上同時開展對良知的體悟,用康德的話來講,一者是對純粹理性的感悟,一者是對實踐理性的體悟。

通過學習致良知,我感覺到一個人可以走快,但一羣人可以走遠。這是能量場的力量,有聖賢者指引,有同修則善砥礪,內心開始安靜下來,變得更有力量,不再輕易受物所奴,開始懂得拒絕與區分不靠譜的人和事。致良知的學習沒有終點,要終生學習,終生踐行。

致良知的讀後感 篇七

瞭解與接觸良知心學已有兩年餘,之前的學習僅僅是偶爾的閲讀與感悟,也知道陽明心學的幾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無物”。但是真正認真不間段的修習這些“心法”,還是始於這120天與温州致良知學習小組的共同學習。接近4個月的學習,是我出社會以來接受最系統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頗多,需要感謝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學習,因為文言文的難懂,因為每日讀書寫心得點評的費時,有些同修選擇了退出,能堅持下來同修從開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親身感受到120天的學習帶給一個人內心的變化與能量的提升,讓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偉大而神奇的能量。

陽明心學是什麼?我感受到良知學就是在紅塵生活中,在企業經營中,一門“事上磨、心上覺、為善去惡”的內求修心之實學,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達致良知。掩傳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點心得。

第一點:立志。

陽明先生在37歲貴州龍場悟道後,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談到學習的四個次第:立志、勤學、改過、責善。陽明先生開示學生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與志者。故立志而聖則聖,立志而賢則賢。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終無所成。學不勤者皆因志不篤。回想走過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堅、不高,導致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時,如果不是因為此次學習致良知,終日為利為名所奔波勞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卻,或者説懶得提及此一説。當陽明先生告誡學生,如不立必為聖賢之志,人生終無所成,才領悟到志不立,則無志可奪,也就放棄自己、隨波逐流,妄想冥行。立聖賢志者,就是堅定明確人生前進的方向,達致良知,按照聖賢的為人處世的原則對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慾,存天理。致良知的學習之“立志”,如佛學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點:去傲。

在《書正憲扇》一文中,陽明先生談到: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回想走過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為謙虛而受益,驕傲而落敗,而哪傲滿之心可謂如魅隨行,潛藏至深、不易覺察。活到老,學到老,為學處世,傲念在心則滿,只要心頭“傲”字不除,學習斷然難進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謙虛、越是無知的人越傲慢。傲滿之人要麼一事無成,要麼就是事業停滯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納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點:至誠。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誠通靈,至誠即道,一誠抵百術。陽明心學致良知、大學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門宗教,“至誠”都是入門修習的唯一鑰匙,無誠則不得入。誠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實現任何一門實學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過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習,我感覺到一個人可以走快,但一羣人可以走遠,這是能量場的力量,有聖賢者指引,有同修責善砥礪。內心開始安靜下來,變得更有力量,不再輕易受物所奴,開始懂得拒絕與區分不靠譜的人與事。之前120天的學習只是起點,致良知的修習沒有終點,終生學習,終生踐行。

致良知的讀後感 篇八

讀完《致良知》之後,我覺得王守仁真的可以用神奇來形容,以一介書生先後平定多場叛亂,但創立王學才是他在歷史中輝煌的根本原因。王學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內涵是知識不僅僅是在理論上有它的意義,還一定要還願到生活的實踐當中才能夠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時,王守仁創造了心學,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尋外面的聖人之道,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良知,這個良知是善的、純潔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個人的本心;應該好好地去發現自己的良知,讓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覺,良知學説的提出,是對儒家修身養性觀點的發展,其間明顯的有佛家的思想影響。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要優秀,不管怎麼學,怎麼做,根本的還是內心。而且,良知還有一個擴大的問題,絕不僅僅是內心現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實踐能力愈強。後世的大人物們,無不是自我修煉和不斷擴大境界的典範。

王守仁對善惡的剖析,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善人也都有個惡人,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才能明辨是非守住底線。在工作當中,認真履職不辜負每位消費者的信任就是善,敷衍塞責讓消費者不滿意就是惡。唯有此,我們才能更好履行工作職責,提高服務質量。

陽明哲學歸納起來,即是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陽明哲學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來就存在於每個人心中。致良知,就是發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雜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提升心性,磨鍊靈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勞動有戰勝慾望、磨鍊精神、創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簡單地獲得生存所需糧食。獲取生存所需的糧食只不過是勞動的附屬功能而已。所以,專心致志、認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提升心性,磨鍊靈魂的尊貴的修行。

如果有閒工夫抱怨不滿,還不如努力前進、提高,即使只是一釐米。每日檢查自己的行動和心裏狀態,是否只考慮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舉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養對任何細小的事情都心懷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積德,特別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積德有好報。不要總是忿忿不平、杞人憂天、自尋煩惱。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沒有良知的人,猶如行屍走肉。雖然活着卻已死去。在喧器的當下,我們更應該頭上一片藍天,心中一方淨土,絕不能因為一時的得失,而出賣了靈魂,違逆了自己內心的準則。

致良知讀後感 篇九

致良知”看似只有三個字,卻是進入心學的不二法門,是心學的總綱,是心學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指導自己應對社會實踐的強大理論武器。明末清初的餘姚先賢黃梨洲先生曾説:“大凡學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處,亦即學者之入門處。天下之義理無窮,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約之使其在我?”(《明儒學案發凡》)。而“致良知”就是學者入門的得力處,就是約束心學的總綱、

“致良知”學問之所以能延續到今天,並重新綻放出強大的生命力,在於它確實有用,也能夠應用,而且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各有所得。但是,“致良知”的真諦畢竟經歷過許多歲月而覆蓋了種種塵埃,使人不能認清其真相。使得牆內開花牆外香,殊為可惜。也就是説,在沒有“致良知”的思想影響下,我們仍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也學習其它各種知識,為的是讓自己活得不那麼不明不白,不隨波逐流。只可惜長期以來我們不認識身邊有價值的東西,或放着好的東西不用,卻在苦苦追求殘次的東西,可謂明珠暗投。假如,今天我們能夠明白“致良知”的作用並將其實際應用於工作和學習之中,無疑就多了一項強大的心理支撐,保持自尊無畏的心境。

其中的原由在於,人之所以能生存於世,在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與身外的事、身外的物建立起某種聯繫,從世間獲得生存的資源,並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反饋給世間。也就是説,人類與自然,以及人類與社會之間不斷地給予和不斷地反饋的交互作用,建立起人類社會的全部內涵。

人若缺乏智慧,將不能與世間萬事萬物建立起某種聯繫。而要建立智慧,最初必須切實找到一個理性的源頭,才能滿足初始條件。

水有源,樹有根。如無源頭,那麼水就不會奔流不息;如無根,那麼樹就不會生長繁育。這就是説,水源或樹根就是原點,就是水流足以形成,樹木得以成長的初始條件。

縱觀世間,萬事萬物都從一個初始條件開端,逐步成長起來。因此,初始條件顯得相當重要。這好比,一個微小的、不起眼的基因就能決定一個生物的基本結構和外觀,是同一個道理。而篩選一個健康的、無缺陷的初始條件,就會減少今後故障、病害產生的機率。智慧的創立也是如此,必須找到一個好的思想基因,而“致良知”就是一個經過優選的思想基因,也是智慧的基因。

聖人們之所以有別於常人,在於他們看待事物,往往深入事物的。核心層面,深入事物的源頭,深入事物的發展規律,這些加在一起用一句話描述就是聖人們是從“道”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常常能夠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理念,總是先於常人一步獲得真理。而常人總是慢一拍,只有細細體會聖人的教誨才會真正懂得這些道理,才能沿着聖人所開啟的道路找到真理。這就是為什麼從古到今,聖人的數量總是很“珍稀”的原因所在。聖人們對待人和事物,總是以“道”作為標杆,作為尺度、作為容器來度量一切事物。因而,“道”就是一件有用的武器。問題是,“道心惟微”,正是“道”的過於微妙,令普通人難以洞察其中的奧祕。聖人教導普通百姓,必須根據大多數人所能接受,也容易接受的角度,通過變換概念,以鋪設便於理解和溝通的路徑。

所以,我們在看待具體事物時,不僅要弄清事物的真實狀態,也要分清事物發展的原點、發展軌跡、發展條件,從中抽出具有規律性的東西,才能指導其它的社會實踐過程,或為其它的社人實踐過程積累一些經驗。這就是學與思的關係問題。《論語·為政》説:“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謂的“學”就是弄清整體狀況和關鍵細節,而“思”就是將所學的內容與“道”進行比較,從中開展抽象性思維,從而有所“自得”。也就是説,學思合一才能得出結果。而結果才是最重要,學與思只是一個過程,當有了結果,學與思就成了過去式,也就沒有用了。王守仁將其形象地描述為“得魚忘籤”。而許多俗儒只糾纏於前代聖賢如何教誨,而不顧當時的歷史條件,只重視過程而無視於結果,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義。事實上,“"黑貓白貓,能捕鼠的就是好貓。中國學問,外國學問,能換飯的是好學問"(民國老宣《瘋話》),凡是看結果而不看過程,就是實踐檢驗真理的價值所在。

因此,“致良知”就是價值觀與方法論的統一,一旦有了結果,一個過程就暫告段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4k5e3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