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大學生我們仨讀後感

大學生我們仨讀後感

大學生我們仨讀後感

《我們仨》這本書,是作者楊絳女士對自己和她的先生錢鍾書(著名的大文豪)、她的女兒阿園,一家三口的回憶錄。這本書講了楊絳他們家幾十年的家庭和生活故事。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大學生我們仨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大學生我們仨讀後感1

“有一個地方,住着爸爸、媽媽還有我,這就是家”。《我們仨》帶給我的是pop圓、錢鍾書與楊絳三人幸福、快樂的家庭温情。

在楊絳眼裏,家只不過是容納家人居住的場所,正如他在書中所寫:我清楚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只要有錢鍾書和圓圓陪伴,在哪裏都是家。在書中楊絳用夢境的形式為我們描述了鍾書病重與錢媛得癌住院的情況,表達了她面對親人去世的悲痛與哀傷。

似夢非夢的場景,淒涼悲傷的言語處處流露出她的哀傷。像秋天吹落的秋葉,在風中飄蕩,復又落下。

悲傷中也會有甜蜜的回憶,就像苦澀的咖啡,也會泛起一絲甜味。pop圓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窮的歡聲笑語。從出國留學到渡輪回國,其中有悲亦有歡。但重要的是,楊絳帶回了給她一生快樂的女兒——錢媛。

錢媛最與父親投緣,常常聯合爸爸來“對付”媽媽。在楊絳出差期間,錢媛與父親把家裏搞得一團糟,在得知媽媽要回來後,又“十萬火急”的與父親將房子收拾好。錢媛與父親的走路姿勢、讀書習慣很相似,是鍾書小小的影子。

錢媛小時趣事多多。在家裏有客人時,錢鍾書總喜歡把她叫到跟前,讓她鸚鵡學舌般説幾句英語。錢媛與父親經常玩遊戲,錢媛總能搞出奇奇怪怪的動作或言語,惹得鍾書捧腹大笑。又是錢鍾書都笑的站不直了,就算隔着肚皮,也能看到他肚子裏翻滾的笑浪。

三個人的幸福生活令人羨慕,卻有充斥着悲哀。就像生活中沒有完美無缺的人一樣,世界上也沒有永遠的幸福。鍾書住院,錢媛生病,身邊的親人先後住院,不僅勞累了他的身體,更勞累了她的身心。楊絳兩頭奔波,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打但她的苦總往心裏咽,從不為家人增添煩惱。楊絳堅定的心使他度過了沒有鍾書與錢媛的每個春秋與冬夏。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正如現在的我們,也許承受着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無人傾訴,但只要我們內心足夠堅強勇敢,沒有跨不過的高山沒有越不過的海洋。

在孤獨的時候,在寂寞的時候,有親人的陪伴無疑是一種莫大的幸福。親情就像一條紐帶,把人的心連在一起。享千元一家,每天開心快樂,其樂無窮,擁有家庭該有的温馨與快樂。

總結來説,正如楊絳的一句話:人世間不會有童話或小説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樂樂的一起過日子。

人世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中夾帶着煩惱與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所。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大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碎琉璃脆。

得到的結果總是失去,相聚得來還需散。難道這短短几十年的在世真的就不需要珍惜了嗎?或許應該勿執我念,平平淡淡的走下去,不管前路是近是遠,不管幸福快樂是短是長。

有一個家,有時可以做,能看到最親的人安然生活着就好了。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大學生我們仨讀後感2

“這世上,最讓人惆悵的事莫過於,你曾經經歷的蓊鬱葱蘢,都被時光的那隻小手,拂得乾乾淨淨,煙塵也沒留下一粒。某一天,你試圖循着從前的路,想走回去,卻早已物是人非。風還在吹,水還在流,你卻找不到你的過往了,彷彿你從未出現過。天地迢遙,山水長渺,你想憑弔,也無所附麗了。”出自丁立梅散文的這一段文字,讓我想起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一書。我猜測,這就是楊絳先生寫下《我們仨》的原因。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温馨單純的學者家庭”是對《我們仨》這本書最好的概括。讀《我們仨》時,總會感到親切而又温暖,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楊絳先生對過往歲月的追憶與懷念。這就是文字的力量。而楊絳先生的文字更是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可以像“我覺着我的心上給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像一隻飽含着熱淚的眼睛”一樣生動形象;也可以像“我們夫婦常把日常的感受,當作美酒般淺斟低酌,細細品嚐。這種感覺值得品嚐,因為憂患孕育智慧”一樣富有哲理。

而《我們仨》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這個温馨的家庭。乖巧懂事、聰明能幹的阿園,和藹可親、學富五車的父母,構成了一個普通卻又獨一無二的三口之家。我認為,一家人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楊絳先生在書中記錄的日常瑣碎,其實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是存在的,他們如同血液,和着生命一起奔流。

我相信,楊絳先生在面對女兒和丈夫的相繼離世時,心中充滿了痛苦與悲傷。但她選擇好好活下來,並以思念為筆,寫下了感人的《我們仨》。錢鍾書曾贊楊絳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這絕對是有依據的,我單單從《我們仨》一書中就看到了一個善良體貼、富有智慧的楊絳先生的形象。亦想起楊絳先生的一句話:“你的問題是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多麼睿智的一句話!

看《我們仨》一書,讓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我家住在六樓,每天中午上樓時,都能聞到每一層樓裏不一樣的飯菜香,這樣凡塵中的幸福,不遙遠。進家門後,媽媽會為我端上美味的菜餚,在我吃完飯後,她會催促我去午休。每天晚上下晚自習後,爸爸都會在路口等着我,本來就很短的一段距離,因為爸爸的等待而又縮短了幾分。在媽媽的絮叨中,在爸爸的等待中,都包含着對我深深的愛,這一切,我都知曉。父母的恩情,做兒女的永遠報答不完。我希望自己能像錢瑗那樣,能幹而堅強,能在父母老去後,用自己的肩膀撐起整個家庭。

曾經我想過一個問題:這凡塵到底有什麼可留戀的?原來,正是自己的家人啊!他們是我最深的羈絆。死去,也就成了一件讓人格外恐懼的事情。

“人世間沒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一書的結尾處這樣總結道。這正是一個百歲老人一生的閲歷所化為的箋言,這值得我們每個人牢記。

最後,願楊絳先生一路走好。在天國,“我們仨”再次團聚了。

大學生我們仨讀後感3

這是一個人心浮躁的時代,這是一個以名圖利的時代,這個時代發展得太快太快,為了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輕裝上陣”,把我們該有的堅持全都拋之腦後。從什麼時候開始,物慾充斥着整個世界?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眼裏只剩下名利?南帆的《馬克思之墓》裏有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這個世界肯定有什麼地方出了差錯。現在我同樣想問這個世界到底哪裏出了差錯,才讓人們對名利越來越執着。但是,追名逐利無疑成了人們敬業的最大挑戰,若不放下名利,我們何以敬業?

2015年5月25日,楊絳先生,這位“最賢的妻,最才的女”與世長辭。這位百歲老人,用一生詮釋了“無慾無求,獨鑄偉詞”,而現如今,還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敬業精神——不求名利,只為了寫作而寫作?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但是我覺得《我們仨》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這個學者之家的敬業精神。記得曾經有一段時間文化超女于丹北大被嗆一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的,很多人指責她的作品商業化,“雞湯”換湯不換藥。同樣身為作家,楊絳先生從來不開作品交流會,只是默默地關注着這個世界,安靜地做文學創作;而於丹卻被金錢名利的大海吞噬,逐漸成了商業的附庸。最終,楊絳先生成了受人尊重的文學大家,于丹卻是被人轟下台。是什麼導致她們有着同樣的開始,卻漸漸走上了不同的路,最後有了不一樣的結局?在我看來,不過是“敬業”二字罷了。《我們仨》裏有一句話:“假如他沒有名,我們該多麼清靜。”對於一個作家而言,像錢鍾書、季羨林、莫言等等,名和利從來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他們關心的就只是有沒有一個合適的環境能讓他安靜地寫作,他享受寫作的過程,卻從未想要通過作品去獲得所謂的功名利祿。這就是敬業。

可偏偏很多人都陷在名利的沼澤裏無法自拔,丟失了那顆敬業的心。

如今越來越火熱的真人秀就是很典型的一個例子。真人秀重在一個“真”字,可是節目組卻為了博人眼球、提高收視率而處處作假,就連《中國好聲音》——這個曾經被多少人視為實現夢想的舞台的選秀節目,也被頻頻爆出為了節目效果大量修音、只讓與公司簽約的選手晉級等等讓人心寒的“黑幕”。如此“作秀”,何以敬業?

可能會有人覺得作家不敬業,不就是少幾本好書;導演不敬業,不就是多幾部爛片;那麼,政府不敬業,就真的是關乎一個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了。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句話:“中國人一提到政府,就想到了貪污;外國人一提到中國,就想到了腐敗。”這句話也許過於絕對,但它確實在一定程度反映瞭如今的中國政府。就像網上一個段子説的:“説好的人民公僕呢?怎麼轉眼就成了黃世仁?”政府官員明明應該是為人民服務的,可卻做起了貪污之事,損害人民的利益。從朱志剛到鄭玉焯,給人一種貪官污吏永遠也除不完的感覺,中國的“走出去”若以這樣的形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何以實現?有外國人評價説是因為中國人窮怕了才貪污,可是在我看來,貪污的真正根源在於沒有敬業精神。若是所有的政府官員都像周恩來一樣有敬業精神,堅持職業操守,那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腐敗案件了。政府如果敬業了,整個社會也跟着敬業了,等有一天再提起中華民族,別人也會微笑着點頭説:“嗯,這是一個敬業的民族。”到那時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真正能實現。

“敬業”二字不應僅僅是口頭上説説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應該是刻在每個人心上的一種信仰。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對職業多一分堅持。洗乾淨我們那顆被名利矇蔽的心吧,做一個敬業的中國人,成就一個敬業的民族!

大學生我們仨讀後感4

一年多前,剛會考完的我,得到了大量自由時間。平時厭倦了枯燥乏味、字字不漏的教科書,在那個輕鬆的假期,我終於可以隨意翻閲各類圖書。

説來有緣,因為一直喜歡淺褐一類的色調,在書店裏看見了一本書,封面是咖啡色的牛皮紙,樸素典雅,摸上去粗糙厚實,有生命般的質感。上面只有幾個字,簡簡單單寫着題目、作者、出版社。細一看,是楊絳的《我們仨》。

打開書,連簡介都沒有。卻有大量的字、圖、照片。頓時就沒了興趣。剛想把它放回書架,書背面一行淺淺的文字吸引了我: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很傷感的一句話。

就這樣,縮回要伸出去送書的手,我小心地再次翻開書……

故事從作者在國外求學開始,主要內容是她一家的經歷,結尾是丈夫錢鍾書和女兒錢園的離世。

三個人,一個家,一輩子——被我這樣公式化地概括,是不是很殘忍?

事實就是這樣。

這本書不同於其他的小説,它是作者一家真實的一生。就像為人子女的我們,也生活在這樣結構的家庭中。所以,當我只用一兩行文字概括出這本書的內容,對還在温暖世間的我們,似一盆冷水般徹頭徹尾的打擊。

去年讀這本書,就是這種感受:人生了無意義,一切的酸甜苦辣,到頭來,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今年再讀。歎息依舊,懷念、痛楚、心如刀割……這些感情作者也並未刪去。只是,我發現更多的温暖。

生命中的點滴:丈夫初到牛津,就“親吻”了牛津的大地;女兒咿呀學語;一家人各不相同的早餐……歡樂的時光,甜蜜的相依,堅定的支持……

人生,就是這樣的過程嗎?

經歷了,感受了,記住了,就是温暖。

把温暖留在心中,就是幸福。

林黛玉喜散不喜聚。因為每次散場都是不捨與寂寞。那麼,還不如不要相聚,孤單和冷清也就不會那麼錐心刺骨了。

那麼,人生,可以選擇嗎?

痛苦的時候,我們是否有權後悔?是否在想當初不應該降生?這樣就不會有離別的酸楚和獨自的喟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其實,只要好好活過了,就不會過多地感歎歲月無情,也不會過分地憂愁未來的分別。用楊絳的話説,就是: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窮途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歎“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

但是,儘管這麼説,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説: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

多精煉!

只是因為在一起,哪怕是曾經,我們仍可以繼續感受温暖。

只是因為在一起,哪怕你們都已離去,我依舊要用回憶的温度提醒自己幸福的存在。

只是因為在一起,哪怕只剩我一個人,我的心,也不會寂寞。

當然,會痛。

在每個被淚水澆濕的夜晚,在每次夢中突然的驚醒,在每回無人時回憶無期的揪心……

然而,這是我們必經的痛苦。因為註定的離去。

我們,可以選擇無止境地傷感,也可以選擇安詳的微笑。

我想,好好活過的人,都會選後者吧。

經歷過真正的幸福,就得到了永恆。好像,天空中,不滅的星星……

人生漫漫,思緒漫漫。

把握每一個小感動,抓緊每一份小温暖。用幸福,滋潤自己。餘生,就不會寒冷。

大學生我們仨讀後感5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熱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捧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楊絳 譯蘭德詩

這些日子,我在讀楊絳的《我們仨》一口氣讀完,我就想寫點什麼,卻遲遲沒有動筆。因為自己有好幾天都陷入了楊絳的情感裏,在她編織的夢裏穿行,心情總會隨着故事的發展起起伏伏。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就再次失散,就這麼失散了……現在就只剩下了我一個人。”於是就有了這本書,書名叫做《我們仨》,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三,這本書裏的每一個文字都是飽含了心血,都是剜人心的情感在心裏來回流動而結成的。整本書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它有樸素的心疼和淡淡的感動,它有對丈夫對女兒和三人生活點點滴滴的懷念,它有一個堅強的説故事的人。

在書中,楊絳用細膩的思考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進行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們串成一串閃耀奪目的項鍊。在她的故事裏我看到了無奈、堅強、釋懷,楊絳先生在面對“--”的慘不人道,在那段扭曲心靈的歷史中,她並沒有對命運抱怨,她忍受着世道無常的變化,任憑命運的各種不會,她就是笑,把它們當作歷練,磨練自己的性格。畢竟她無法像貝多芬那樣扼住命運,也不像海倫有一個好老師,她在命運中只能靠自己,只能無條件承受,所以她的內心是強大的,她沉浸在我們仨的回憶之中來緩衝自己受到的傷害。

在《我們仨》中不僅讓我看到了楊絳先生強大的內心,還讓我走進了我想要的家,一家三口無分長幼,互尊互愛,互為師長,互為兄弟姐妹。正如作者在書中雲:“我們仨,卻不止三人。每個人搖生一變,可變成幾個人。阿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鍾書是我們的老師,我和阿姨都是好學生……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飯,都需要我們母女把她當成孩子般照顧,他又很弱小……”這種美好的家庭怎叫人不羨慕呢?我想,楊絳先生一定無比眷戀這樣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我們仨》中沒有讓人悲痛欲絕的詞句,沒有撕心裂肺的呼喊,沒有無助的彷徨,只有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思念,一位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以及對往事的敍述,但是,不知怎的,讀完《我們仨》會有一種悲傷和哀歎縈繞在心頭,久久不能散去。

書中有兩句話説的很好: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樂的一起過日子。”人間沒有純真的快樂,快樂總夾着懊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另一句是: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自在;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

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楊絳先生見的太多太多,錢鍾書先生和女兒錢瑗相繼離她而去,所有的悲歡離合,所有的潮起潮落,她早已釋懷,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會有這樣一番感言。

楊絳先生在這本書中,她沒有去評價自己的生活與家庭,她只是像講故事一般講着講着,似乎這個故事一直在演着,沒有盡頭……

感謝楊絳先生,給予了我們無盡的感動,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真諦及本原珍惜,讀《我們仨》是對現在生活的滿足,更是對那種平凡的味道的流連忘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697ol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