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認知覺醒》讀後感

《認知覺醒》讀後感

自我認知及改進的書籍經常停留在各類暢銷書籍榜單之中,足以讓我們認識到社會中各類人士都急於尋求自我提升的路徑,通過閲讀《認知覺醒》這本書,我學習到了讀者們渴望改進自己的動因,也更細緻的學習了提升自己的辦法,下面我就書中提到的動因及“刻意練習”的方法淺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認知覺醒》讀後感

一、認識焦慮

(1)焦慮的本質 很多人對自己的認知都會有“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的評價,比如明明知道讀書很重要,就是放不下刷短視頻的手機,明明知道跑步有利於身體健康,但跑了兩圈就沒有了下文.....更有不少人陷入“打雞血、擺爛、自我批評”的惡性循環。本書告訴我們,其實焦慮的本質無非就是慾望大於能力,同時又缺乏耐心,焦慮的程度取決於慾望與能力的差距。但其實我們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認知,要想解決焦慮必須要正面焦慮,敢於承認自己能力的不足,同時我們也要了解到缺乏耐心,喜歡躺平在舒適區,這些都是大腦的天性,不要因為焦慮就給予自我否定。

(2)直面焦慮 想要解決焦慮的難題,我們首先要能夠坦然接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缺乏耐心的實際情況,面對人人都會遇到的難題,我們要學會解決辦法,俗語常説迎難而上,但我們更需要迎刃而解,掌握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能夠更高效的幫助我們從本質上緩解焦慮。

二、覺醒動作-刻意練習

提到“刻意練習”大部分人都不會陌生,讀過《刻意練習》的讀者更是通過本書學習了練習方法,達成了自己的目標。《認知覺醒》這本書在刻意練習的基礎理論上,針對如何達成“有效的、高效的”刻意練習,補充了自己的建議:

(1)建立明確的目標。如同KPI與OKR的設置原則,刻意練習的目標一定是明確清晰的,與達成結果相關的任務一定是可量化的。模糊不清的目標會讓我們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分不清重點與方向,例如我們在日常帶領團隊的工作中,經常遇到一些無從下手的難題,如果我們給團隊設立的目標只是單薄的一句解決問題,那麼整個團隊會陷入散亂無序的狀態,通過將大問題拆解為團隊中各小組的量化目標,就能將解決方案設計的更全面,同時在執行過程中如果需要修改計劃,也能有效的將時間成本、沉沒成本降至最低。

(2)保持極度專注。網絡有一句流行語:“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刻意練習強調了練習的時間長短,我們也都聽説過“一萬小時定律”,但是我們是否真的利用好了每一分鐘?你是否在開會的時候一邊討論議題一邊處理其他工作?又是否在一邊刷手機一邊敷衍的給孩子講繪本故事?專注的程度反映了練習的效率,既然我們願意投入時間,就需要心無旁騖的高效利用,在短時間內投入100%的精力遠比長時間投入90%精力收穫的性價比更高。

(3)獲得有效反饋。總是一味投入長時間的練習,不去輸出結果無法獲得有效反饋,會從心理上降低我們堅持練習的積極性,比如我們制定了年度工作目標,是會通過月度、季度跟進執行進度,通過這些有效的過程反饋,我們一方面可以收穫練習帶來的進步,另一方面也能夠檢驗練習的方向是否正確,強度是否到位,付出與檢驗結果是一種良性循環,我們需要獲得有效的反饋來豐富和提升練習的技巧。

(4)始終在拉伸區練習。一味的重複自己已經掌握的技能只是一種自我安撫,但如果挑戰目標制定的脱離實際,又會帶來深深的挫敗感,我們要學會找到拉伸區,即跳出舒適區但也不製造不必要的焦慮,學會在拉伸區刻意練習,通過時間的積累逐步達到目標,就像我們制定的“卓越目標”,既不讓團隊停留在舒適區,也要將前進的步伐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除了刻意練習,本書還提到了如何獲取元認知的能力,化被動為主動,能夠做到持續的反觀自己的思維與行為,開啟快速成長的可能;如何鍛鍊提升自控力、行動力、專注力,幫助我們剋制慾望,面對現實直面核心要,我們總是面臨各種困難,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最主要的是能夠認清自我,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標籤: 讀後感 覺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7oven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