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科學家的故事100個讀後感作文多篇

科學家的故事100個讀後感作文多篇

科學家的故事100個讀後感作文多篇

科學家的故事作文 篇一

鄧稼先,每一箇中國人都為之驕傲的名字。他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抱着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9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8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4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當祖國要求他製造原子彈時,他義無返顧地同意;當蘇聯單方面撕毀和約,撤除相關人員時,他自己帶頭攻關,並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當原子彈實驗爆炸成功時,他並沒有因成功而放棄工作,而是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5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1986年7月16日,時任國務院副的李鵬同志專程前往醫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中國“兩彈”之父。當他生病時,他還一直想着工作,正因為祖國有他這樣的好兒子,我們國家科技武裝技術才能如此的先進。他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每一箇中國人。

科學家的故事作文 篇二

1949年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徐徐升起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我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所以他歷盡艱辛才最終回到祖國懷抱。他這一曲折的鬥爭過程,表現了錢學森那時對祖國的摯愛之情,是十分感人的。

1950年9月中旬,錢學森辭去了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職務,辦理了回國手續。他買好了從加拿大飛往香港的飛機票,把行李也交給了搬運公司裝運。

然而,就在他打算離開洛杉磯的前兩天,忽然收到美國移民及歸化局的通知——不準回國!移民局威脅道,如果私自離境,抓住了就要罰款,甚至要坐牢!

又過了幾天,錢學森被抓進了美國移民及歸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參加過主張以武力推翻美國政府的政黨”。

科學家事蹟作文 篇三

《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是我寒假期間讀的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書中寫了達爾文、牛頓、愛迪生等一些科學家的故事,讀完之後,覺得他們真是很偉大,很厲害。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麼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可是你知道這些東西對於當時的人們是多麼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真不愧是“發明大王”,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愛迪生為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鑽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一架新式的發報機試製成功了。愛迪生望着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雖然愛迪生只讀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很熱愛科學,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每一次實驗,愛迪生都是沒日沒夜的工作,雖然很多次都失敗了,但是他都不曾打退堂鼓。經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他才獲得了成功。愛迪生在科學技術中最重大的貢獻是發明了留聲機和白熾電燈。愛迪生一生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努力工作,在75歲的時候,還每天準時到實驗室簽到上班,他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愛迪生為了搞實驗,往往連續幾天不出實驗室,不睡覺。實在累得不行了,就用書當枕頭在實驗桌上打個盹。有一天,他的朋友開他玩笑説:“怪不得愛迪生懂得那麼多得發明,原來他連睡覺都在吸收書裏的營養。”晚間在書房讀3至5小時書,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動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經成倍的延長了。因此,愛迪生在79歲生日的那天,他驕傲地對人們説,我已經是135歲的人了。如果不勤奮,愛迪生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成功呢?,我不禁想起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通過愛迪生的故事,我知道了偉大的科學家們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發明了造福人類的東西。我們現在有非常好的學習環境,有非常好的老師教我們學習知識,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為國家做出貢獻。

科學家的故事作文 篇四

《生命故事——世界著名科學家的口述》一書為擁有加拿大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獨立學者兼作家的夏欣(Heather Newbold)博士所編著,講述的是16位世界著名科學家的故事。所以説它是故事,因為它就像科學家在你面前向你娓娓道來一樣,講述着他們童年對大自然的酷愛、成長過程中難以忘懷的經歷、所從事的工作以及他們在各自領域所作出的貢獻。 首創蓋婭假説的詹姆斯·洛夫洛克發明的電子俘獲探測器最先揭示了農藥殘餘物在自然界的普遍存在,這一信息不僅幫助蕾切爾·卡森完成了《寂靜的春天》,而且引起了人們對環境危害的廣泛關注,環境保護運動因此應運而生。而發明探測器的詹姆斯·洛夫洛克是一位醫學博士和生物物理學科學博士,他跨學科研究涉及諸多領域,如醫學、生物學、地球物理學和儀器、儀表科學。這裏我無法用語言描述他對科學、對人類的巨大貢獻,只想説因為他的博學幫助了卡森,而卡森卻喚起了人們的一種意識,一種對人類的今天以及更遙遠的未來都要認真思考和行動的意識。魯斯·帕特里克在七歲時得到了父親小時候用過的第一台顯微鏡,而對於微觀世界的痴迷延續了她的一生。

擔任海洋生物保護中心首席科學家後的埃利奧特·諾斯,成立了海洋保護生物所,推動跨學科研究,進行新興的海洋保護生物學的合作。

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創始人之一馬克斯·尼科爾森是知名的自然資源保護者。自童年就對鳥類十分感興趣,雖然戰爭中斷了自然世界帶給他的樂趣,然而對鳥類的關注使他自21歲開始一連寫了六本關於鳥的不同方面的書,並由鳥類科學家成為了生物學家。並指出:搭建不同科學領域之間的橋樑,綜合信息的工作為打破科學家陷入狹窄視野提供了幫助。

在科學家們講述自己的故事時,我們更深刻地感知了他們今日的成就與童年、少年時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是分不開的,那種執着也源於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類未來的深度憂慮。在此之外,我們還發現他們跨學科地涉足多個領域,從全局的角度,從大的系統會考量大自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告訴人們要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就像老子的“天人合一”一樣。

科學家事蹟作文 篇五

認為幾何是埃及人從實踐經驗中歸納總結出來的,它的希臘文原義是“測地術”。當時,橫貫埃及的尼羅河每年都要氾濫,沖毀地界,人們在水退之後必須重新丈量、分配土地,幾何學便在這種年復一年的測量中得以萌發、成長起來。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之間,希臘賢之一的泰勒斯創立了希臘幾何學。泰勒斯青年時代進行過多次旅行。曾在埃及居信過一段時間,他認真學習埃及人的數學知識,在測地術的基礎上創立了幾何學。居説,他在那沒有登上金字塔就算出了胡夫金字塔高131米,使當地的司祭們大為震驚,博得了埃及國王的賞識。他的測算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作出的。泰勒斯回到故鄉米勒都斯後,建立一所學校來傳授他的數學和其它科學知識。泰勒斯以後,希臘許多數學家和哲學家對幾何學又作了修改、補充和發展。

公元前330年,歐幾里德在雅典誕生了。他做過柏拉圖的學生,後擔任亞歷山大大學數學教授,建立了以他為首的數學學派。他把大地和蒼天轉化為一幅由錯綜複雜的圖形所構成的龐大圖案,又運用驚人的智慧把這個圖案拆開,分解為簡單的組成部分:點、線、角、曲線、平面、立體。把一幅無邊無際的圖卷,譯成初等數學的語言,也就是歐幾里德幾何學。他的幾何學創立後,身邊聚集了許多慕名而來的學生,其中既有窮人的孩子,又有富家子弟,甚至還有國王。

學生們都很尊敬歐幾里德,簡直把他當作偶像來崇拜,因為他“像一個父親那樣教導他們”。當然,也有一些趨炎附勢之徒來跟他學幾何,歐幾里德對他們非常鄙視。一次,一個貴族子弟學了第一定理後,急不可耐地問他:“學習幾何學究竟有什麼用呢?”見歐幾里德沒有理睬,他以為老師沒有聽見,就又重複了一遍。歐幾里德轉過身對僕人説:“快拿一些錢給這位先生吧,他沒有錢是不肯學的!”公元前3世紀,歐幾里德的傑出著作《幾何原本》問世了。他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用公理代的方法建立了一座宏偉的幾何學大廈。該書問世後,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廣泛流傳了一千八百多年;印刷術出現後,它又被翻譯成全世界各種文字,我們在中學裏所學的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知識,其主要內容就是來源於兩千年前的這本書。

科學家的故事作文 篇六

高爾基以往説過一句話,書是人類提高的階梯。正因如此才會有如此之多的人,去看書,去讀書,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名為《科學家的故事》的書,裏面有許許多多有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有一些發明家,其中有一個人讓我印象深刻,他就是20世紀最傑出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他小的時候給人的印象一點也不聰慧,父母時常擔心他的是智力不及常人,教師也對他失去了信心,讀到那裏,我有一點吃驚,科學巨匠也會不聰慧?

11歲時,愛因斯坦讀了歐幾里得鎖住的幾何書。在這本書裏,他體會到了另一種驚奇:對於那些抽象的定理,人的思維竟然能去證明它,這是多麼的奇妙啊!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著名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力學》,建立了狹義相對論,並得出了質能關係式:E=Mc的平方。之後,又建立了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對待科學的一絲不苟、分秒必爭,在生活中不圖名利、艱苦樸素,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尊重!

科學家的故事作文 篇七

我讀了《中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之建築大師魯班這篇文章。

這個故事講了魯班出生在一個世代木匠家庭,從小沒機會上學,所以他爸爸送他去一位著名木匠那裏學手藝。魯班很聰明,十分好學,老師傅很喜歡魯班,所以把自己的技術全都教給了他。有一年,魯國國君限魯班在十五天內要砍伐三百棵楠木。他在山上砍伐楠木發現了一根草,又發現小草邊長了一些小刺,他想:如果用有刺的工具來代替斧頭砍樹行不行?他馬上跑下山讓鐵匠作出了有齒的工具——鋸子。用它去鋸樹,結果在規定時間內將300棵楠木全部砍好,就這樣魯班發明了鋸子。

魯班是一個十分愛鑽研的人,無數的發明創造充實了這位能工巧匠的一生。後人用各種方式來懷念這位不朽的中華之魂。

讀完這篇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是魯班有迎難而上的精神,魯班又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判斷分析的好習慣。讓我認識到自己最珍惜的東西不要輕易放棄。例如:舞蹈技能的培養,還有武術的提高。

科學家的故事作文 篇八

雅各布·伯努利是歐洲著名的數學家,他於1654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爾。

從13歲開始,雅各布悄悄地寫起了日記,他把自己在學習中所取得的收穫及遇到的難題,統統記了下來。翻開他的日記,有閲讀書報雜誌的體會,有與別人討論數學問題時得到的啟發,有解決數學難題突發的奇想……日記成了雅各布學習數學的問題集搜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集、辦法集,研究數學問題的收穫集、成果集。

雅各布對數學的執著追求,終於使他走上了研究數學的道路。他33歲就成為巴塞爾大學數學教授。

科學家的故事作文 篇九

鄧稼先,每一箇中國人都為之驕傲的名字。他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抱着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經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經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僅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9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8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4年,鄧稼先加入了。.。.。。

當祖國要求他製造原子彈時,他義無返顧地同意;當蘇聯單方面撕毀和約,撤除相關人員時,他自我帶頭攻關,並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之後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當原子彈實驗爆炸成功時,他並沒有因成功而放棄工作,而是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終最終制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5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1986年7月16日,時任國務院副的李鵬同志專程前往醫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中國“兩彈”之父。當他生病時,他還一向想着工作,正因為祖國有他這樣的好兒子,我們國家科技武裝技術才能如此的先進。他的精神一向鼓舞着每一箇中國人。

科學家的故事作文 篇十

我看過許多百科全書,可是我明白這些書都是科學家發現記錄下來的,所以我多麼想當一個科學家啊。

我每一天起牀去工作的時候。都會有很多鮮花和掌聲,工作時總會有奇蹟等待我去發現。時光漸漸流失,我變成一個全世界最有名的科學家啦!其實我最出名的是一具霸王龍化石。

2030年,我在湖北挖到了恐龍的頭,2033年在北京找到了恐龍的兩隻手,2036年。在安徽找到了恐龍的兩隻腿,2057年在山東找到了恐龍的鎖骨,2040年在上海找到了恐龍的腳,十年的時間,我已經挖到了一隻霸王龍的化石。還有……三十年我穿過了:“美國,冰島,日本,哥倫比亞,巴西,阿根廷,德國,俄羅斯……包括中國。”我還和特朗普握過手呢!到此刻中國已經是一個強國了,我打算用我的錢做一個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來看看我發現的奇蹟。

如果我真的是科學家的話就好了,這樣就能夠為祖國做出更多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7yk6n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