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大綱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大綱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大綱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它寫了一對忠貞的戀人用他們年輕的生命換來了兩個家族世仇的和解。那麼下面是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請您閲讀。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1

那夢的愛戀如此突然,如同假面舞會的完美邂逅,王子與公主般美好的浪漫,卻沒有完美煽情的結局。

故事的背景中蒙太古和凱普來特是兩大敵對的貴族家世,而這樣悽美的愛情卻恰好發生在他們中間。羅密歐是蒙太古的獨生子,剛開始鍾情於羅瑟琳,但在舞會上與朱麗葉一見鍾情,從此他便再也無法自拔。羅密歐是個温柔文雅的、俊異靈秀的大家公子,身上洋溢着自由反抗的氣息,是個痴情的年輕人。外表文靜的他很受女孩子們的喜歡,可朱麗葉是他一生中唯一的真愛。朱麗葉是個天真活潑,而又端莊秀雅的女子,她身上永遠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她的頭腦中永遠活躍着不羈的思維,她的臉龐上永遠閃着無邪燦爛的笑容,情竇初開的她也早已擺脱了稚氣。

他們相愛了,一見鍾情,故事就這樣開始了——然而,兩個相愛的人卻揹負着家事不和的包袱,單純的相戀,卻被強行加入複雜的糾葛。

他們的愛純淨得如同天使的眼淚,羅密歐在得知朱麗葉的真情實意後,他便決定拋開身外的一切,尊貴的姓氏在他眼裏一下子變成了前進的絆腳石和追求愛情的累贅,而朱麗葉也毅然為了自己的愛情拋棄束縛自己的“牢籠”。

可上帝卻似乎不知道這份珍貴的愛戀,雖然他們在勞倫斯神父前許下盟誓,成為了夫妻,可僅一天的情緣,線便被無情地斬斷。

在那場角鬥中,為了愛人朱麗葉,面對提伯爾特(朱麗葉的表哥)的惡意挑釁,武藝極好的他選擇了再三忍讓,可在提伯爾特的挑釁下,他又無法不自衞,殺死提伯爾特之後,他被判無期流放,那時,他第一刻想到的便是朱麗葉,他會等她,與她一同浪跡天涯。而朱麗葉在聞訊表哥之死,傷心之餘,她並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全部的帳都算在羅密歐身上,而認為他也是情非得以的。在羅密歐離開的日子,朱麗葉至始至終堅守着他們的誓言,面對父母的逼婚,她用自己的智慧抗爭,她推脱了帕里斯的求婚。為了忠實於這段純真的愛情,她爽快地接受了神父服藥假死的計策。

或許,命運有時的確喜歡捉弄人,痴心的羅密歐錯過了神父的通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聽説朱麗葉的死訊後,果斷地買下毒藥來到朱麗葉的墳前,躺在朱麗葉的身邊,看着心愛的人靜靜地躺在自己的身邊,他服下了毒藥,來告訴朱麗葉他對她愛情的忠貞。而醒來後的朱麗葉看見期盼已久的羅密歐就在自己身邊,可他卻只是躺着,靜靜的,嘴角淌着鮮血,召示着死神已將他鮮活的生命奪走。痴於愛情的她在對待愛情上始終如一,在面對生死抉擇上沒有一絲含糊,她,毫不猶豫地拔出羅密歐的配劍自刎了。

他們的愛,如此突然,卻又如此堅定,斬不斷的情絲永遠牽在他們之間,藕斷而絲連,因為他們決定的是自己一生的守護。

而他們的愛情也像噬血的玫瑰,中了魔咒,將彼此推向了深淵,而我,但願他們也能如同梁山伯與祝英台,幻化為蝴蝶,比翼雙飛,雖然短暫,卻一直美好、自由、幸福!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2

羅密歐與朱麗葉從相識、相愛到結婚、死亡,時間跨度總共還不到一週,如此短暫的愛情在時間的長河裏猶如白駒過隙,曇花一現,可如此短暫的愛情卻又創造了愛情史上的神話。誰説瞬間不能永恆?毛毛蟲破繭成蝶的那一刻,流星劃過天際的那一瞬,成就了人們心中永恆的美麗!愛是否永恆,不能用時間長短來衡量!時間只是個枯燥的數字罷了,最終決定永恆的是愛的深度。有些人幾十年生活在一起,每天卻同牀異夢、形同陌路,這樣的生活又有什麼意義?只不過虛度生命罷了,還不如去痛痛快快愛一場,愛它個刻骨銘心,愛它個死去活來。至少當你死後,你的墓誌銘上可以理直氣壯地刻上這五個字:愛過,生活過!這就夠了!羅密歐與朱麗葉從來沒在一起生活過,但他們的愛真摯、熱烈,足以感天動地,足以融化冰山,中國漢樂府詩《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大概描述的就是這種愛情吧。

死亡,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個陰森恐怖的字眼,因而對其避之不及。但有些人則把它看作是幸福的彼岸,永恆的樂土,如羅密歐與朱麗葉。當羅密歐聽到朱麗葉玉隕的消息時,馬上從流放地買了毒鼠藥急匆匆前往愛人的墳地,準備自殺;而朱麗葉甦醒後看到羅密歐倒在自己的墳前時,悲痛欲絕,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刎。悲劇在此達到高潮,眼淚也不知不覺地流了下來,耳畔彷彿響起了那熟悉而又悲傷的歌曲“萬世滄桑唯有愛是永遠的神話,潮起潮落始終不毀真愛的相約,幾番苦痛的糾纏多少黑夜掙扎,寂寞雙手讓我和你再也不離分”。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眼裏,死亡不再是恐懼的代名詞,死亡是鮮花盛放般的美麗,是生死不離的最終歸宿。

莎士比亞讓一對相親相愛的情人雙雙殉情,在讀者看來非常殘忍,但他是對的,不僅是對的,而且很高明!愛到不能愛時,戀人只能走入死亡,死亡才能讓他們的愛永恆,才能讓世人銘記於心。翻開古今中外的文學書籍,有多少美麗動人的故事不是以死亡或分離為結局的呢?《梁祝》、《紅樓夢》、《德伯家的苔絲》、《安娜卡列尼娜》、《紅字》等等,可以説,死亡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經典。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3

在這個寒假中,媽媽送給我一本書。此書是著名的戲劇大師威廉。莎士比亞的著名戲劇之一。書的名字叫做《羅密歐與朱麗葉》。

本書講述了在一座城市中,身為世仇的兩大家族中的兩位繼承人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了。月下定情後,羅密歐到附近的修道院中請求神父為他們主婚。與兩大家族交好的神父想借此婚姻消除兩家的恩怨。但他卻沒想到,次日中午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堂兄泰伢爾爭吵,並拿出佩劍刺死了泰伢爾。這令公爵勃然大怒,將羅密歐趕出境,並應允了伯爵對朱麗葉的求婚。於是,驚慌失措的朱麗葉向神父要到了一瓶四十二小時即可甦醒的安眠藥。不料羅密歐誤會了此事,認為朱麗葉已經死了,買好了毒藥,飲藥自殺。神父聽到此事,匆忙趕救,但為時已晚。朱麗葉見此,也自刎身亡。最後,因為這場悲劇兩大家族握手言和。

這本書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因為生在勢力強大的封建大家族中,所以最後才雙雙奔赴黃泉。造成這個悲劇結局的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自由婚戀,主要的原因是雙方家族本是世仇,所以神父的支持對他們來説,也便沒有了絲毫的用處。我認為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死換來了兩個大家族的和解,他們如同是兩大家族緩和態度的犧牲品,只有失去了才知道握手言和又有什麼用處呢?那兩個深愛着彼此的人也不會回來的。如果在矛盾剛剛開始發生的時候,兩家人可以互相寬容、互相體諒,那麼結局還會像現在一般嗎?

這本書令我明白了: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他人。我們要知道仇恨永遠不會使人快樂,只有擁有寬廣的心胸才能與他人和諧相處。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4

這部戲劇,很容易把它與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作比較。大體內容均是在2個家族的阻礙下雙雙殉情。在我看來,兩部愛情故事的不同之處更值得玩味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兩人是在凱普萊特家的舞會上結識的,並且很快便墜入愛河,可謂一見鍾情;而《梁祝》卻嚴格遵守了相識相知相戀的過程,這可以從側面映射出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東方含蓄藴藉,西方顯得跳躍性強,更加直截了當。

如果説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那麼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就有一支殘破的獨木橋。在勞倫斯神父的幫助下,朱麗葉本可通過假死藥在墓中相會羅密歐,永不分開。可陰差陽錯,羅密歐未得傳信,不幸在墓前飲鴆而亡,朱麗葉也隨夫而去。那獨木橋本可使兩人相會,卻中途斷裂,有情人難成眷屬,實在讓人扼腕歎息!

在《羅朱》中,戲劇衝突描寫得也十分到位。當朱麗葉得知哥哥提伯爾特被羅密歐殺死後,慶夫之生、悲兄之死的感情同時而來,讓她不知是喜是悲。“滴滴細流本是悲哀傾注卻呈獻給喜悦”,這分明是朱麗葉內心的哀號。不過最終羅密歐被放逐的痛苦仍佔了上風,進1步表現了朱麗葉對羅密歐的愛。

看書並不是單純地看書中人物的卿卿我我,或打打殺殺。這是1種很不成熟的閲讀方式。一部書籍之所以能夠萬古流芳,不只是因為它的文學價值,更在於它的歷史意義。莎翁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因而他的作品中常常閃耀着人文主義的光輝。凱普萊特夫人對帕里斯的讚美,羅密歐對放逐的感慨稱,可以充分地看出莎翁對人性與人的價值的肯定,這在當時對新興資產階級在思想上的反封建鬥爭是極有價值的。而我想羅朱的死,也是莎翁對封建勢力的代表—蒙太古與凱普萊特2大家族扼殺人性扼殺愛情的控訴吧!

羅密歐與朱麗葉讀後感5

在前幾天的課堂中,我們有幸的拜讀了莎士比亞的大作悲喜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並且還看了同名電影。 上完課之後感觸頗深,在此小小流瀉一下。

在那無憂的純真年代,我們嬉笑着,奔跑着,追逐着沒有男女授受不清的顧忌,沒有懵懵懂懂的愛戀,有的只是對快樂的嚮往,和一往無前的天真。花樣的豆蔻年華,花一樣的年紀,我們的內心世界開始萌動了,仿

佛剛出土的小草,開始了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年少無知的我們有着非凡的熱情和勇氣,敢於去做任何想做的事,因為年輕。就這樣,我們開始了初戀

在學生們之間都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十八歲前一定要談一場戀愛。彷彿十八歲就是青春的界限,而戀愛就是這場年輕的戰場上的最好的證明。這樣,對麼?莽撞地輕信,衝動的舉措,短暫的甜蜜,一切都是浮雲罷了。幾

日前還熱戀着羅瑟琳的羅密歐,在見到美麗的朱麗葉之後,一見鍾情,不能自拔了。不禁讓人置疑這是否就是所謂的愛情。才見面一日,便約定婚姻,次日成親。躁動的衝動因子,荷爾蒙的刺激,在此刻顯露無疑。

年輕的衝動引領羅密歐品味了愛情的甘美,也讓他犯下了不可彌補的過錯。最終兩人以死來表達了對愛情的忠貞。試想一下,朱麗葉不是正值芳齡的美麗女子,羅密歐會傾心於她麼?如果不是因為一張美麗的容顏,又豈

能贏得年輕少年的愛慕呢?如果他們相遇是在30多歲呢,還會以殉情來紀念他們的愛情嗎?

雖説年齡不是問題,可年齡卻主宰了他的思考方向。氣血方剛,大腦來不及運轉,手腳早已做出了行動,如口無遮攔般,不經大腦,早已脱口而出。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可見一個人的思想成熟時期遠遠遲於生

理成熟時期。而真正能冷寂思考的年齡,早已失去了年輕時的衝動,熱情及精力。試想,一個40多歲的男人在追求一個30多歲的女人,雖説還可以接受,但又有多少人會嗤之以鼻,嗤笑他們年輕時的錯過。

年輕是資本,但腦子才是關鍵。血湧心頭,不代表激情澎湃,面紅耳赤,不代表春心萌動。

熱情永遠等不到冷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89ee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