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塵埃落定讀後感(精品多篇)

塵埃落定讀後感(精品多篇)

塵埃落定讀後感(精品多篇)

塵埃落定讀後感 篇一

得也好,失也罷,富也好,貧也罷,天才也好,傻瓜也罷,不管茫茫人海中的你曾經多麼輝煌,也不管你曾經多麼慘敗,總有一天,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化作浮雲,一切都會塵埃落定。

沒有誰會想到一個世人眼中的由漢人和麥其土司醉酒後生下的兒子——傻子,每天起牀總會問兩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裏”,卻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什麼都看得見,不僅今天,明天也看到了”,常常道破天機。而他的父親——麥其土司,是皇帝冊封的轄制數萬人眾的土司,是一個貪戀、佔有慾強的王者,為了不讓其他的土司發展壯大,不顧喇嘛們的阻止,靠黃師爺引進的致富,成為最強的土王,為了一個漂亮的女人,不顧後果,殺了他那世世代代忠誠如一的頭人查查,還放過他的家人,引來他的孩子的復仇……他的哥哥,因為他傻,所以愛他,憐他,當然,也因為他傻,所以沒有像別的土司家庭一樣,為了繼承土司之位而不顧兄弟之情,殘殺同脈骨血,但,他始終為了繼承土司之位而奮鬥。土司們的官寨是一個個濃縮相連的世界,貪慾、陰謀、爭奪、猜忌在其間糾積瀰漫,處於政治漩渦的權貴們始終無法從盛世之夢中清醒過來,更有一些自作聰明的權貴們為了毫無意義的事而用那“傻呼呼的勁頭”費盡心機。而作為傻子的他,心底一片光明,早早地明白金錢、勢力,不過過眼雲煙,老一輩源用的制度早已不再適用,因此,他的思想脱去了矯情與虛偽,比其他的藏民更加超前,更加純淨,如同高空中的流雲,沒有一絲雜質。

簡單地説,他是活在自己的那一片星空,帶着真誠、親善、大度,一種説傻又不傻,説不傻有非常傻的方式在無數權謀、殘忍的藏民家庭中理所當然、優哉遊哉地活着。即使偶爾手下故意以下犯上,他也不會怪他,因為他認為,即使是奴隸,也有權更被寵溺一點,就連當因為父親的緣故,仇家找上門,誓要殺他的父親和哥哥、甚至是在哥哥、父親沒了以後,仇人來殺他時,他還是那麼理所當然、那麼坦然地接受了,沒有一絲的幽怨,沒有一絲的後悔,“你該動手了”、“來吧”……説得那麼自然,彷彿那人不是要殺他,而是他的好朋友,在幫助他而已。這是多麼的不可理喻、出乎意料的思維與舉止?可他確確實實是這樣的一個人!知道他的父母、兄弟、朋友、對手的所有心計,也知道土司制度的最終走向,更用大部分的生命,安心地等待着失去雙親的復仇者的傻子。可他真的傻嗎?我懵了 ,看不清,也想不明白。如果他傻,那他為何又似熟知一切,只把一切都看做塵埃?如果他不傻,為何他又有傻得不能再傻的樣子,甘願做一個傻子?

也許他就是這麼一個又傻又不傻的人吧!隨着刀子的深入,他走了,靈魂掙脱了流血的肉體,“飛昇起來了,直到陽光一晃,靈魂也飄散,一片白光,就什麼也沒有了。”就這樣子,一切都塵埃落定,一切都順其自然……又還有什麼可言?

塵埃落定讀後感 篇二

傻子在一片雪花中醒來,窗外的雪花晶瑩剔透,傻子眼中的世界,卻充滿了污濁。

污濁是因為傻子在享受着權欲的味道,寨子的空氣中,充斥着權欲,寨子裏的每個人,血管裏都流着不平等的血液,身份,地位,已經隨着他們的出身而將命運烙印進了他們的骨子裏,所以,儘管主人公“我”,是個傻子,也是個高等的傻子,衣食無憂,隨心所欲,甚至主宰着一些人的生和死。

有的人在享受着自己權勢帶來的恣意妄為的同時,有的人卻甘願充當人肉下馬台,卑賤的如同地裏無聲無寂的草芥。沒有人質疑這樣的尊卑之別,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神的意旨,而神,是不可抗拒的,即使有人迫不得已的因為飢餓而死亡,而另外的人卻衣食無憂地享受着生活的種種優待,沒有人有任何異議,因為主宰這一切的,是神!

別人都以為土司是除了神以外最至高無上的,甚至可以説是神在人間的代名詞,但,那是一個連土司都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民族和歷史,每個人都在聽天由命,好在這個世界,一直是屬於聰明人的,此時的聰明人和傻瓜,便一次次地在那個特定的歷史,特定的人物中形成鮮明的對比,甚至人們都迷茫在了傻子到底是不是大智若愚的聰明人之中。或許,如果説傻子是一種境界,那寧可應該説簡單的單向思維,原本就是傻子的那個境界賴以生存的土壤。因為這個世界總是不缺少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所謂的高等人,那麼一種純真的簡單,便顯得如此難能可貴。

終歸,風沙總會將歷史淹沒在塵埃中的。那看上去高貴而華麗的土司寨,無論多麼堅不可摧,那些被藏在土司寨裏那數不清的金銀財寶,無論多麼光彩奪目,終不可能只刻上一個人或者一個家族的名字,無論哪個家族曾經是多麼的強大,還是會被歷史的車輪無情地碾壓,而最終被風化成一段故事,一曲民謠,被後人永遠地書寫,珍藏,然後津津樂道……

塵埃落定讀後感 篇三

這本在我書架上躺了很久的《塵埃落定》,終於在這個暑假中“塵埃落定”了。

曾記得在區裏的一節語文公開課上有一位老師用阿來的這篇《塵埃落定》作為導入,上了一節關於科幻小説的課。所以,印象中,一直以為《塵埃落定》是一篇曾經獲得過矛盾文學獎的科幻小説。直到讀了後,才糾正了我這個錯誤的認知。事實是,《塵埃落定》的作者阿來,曾經是雜誌《科幻世界》的主編,也正因為如此,這部小説中出現了對巫術、預言等情節的大量描寫,使小説帶上了一點魔幻的色彩。比如,土司太太嘬着嘴,尖着手指,“咯吱咯吱”吃老鼠的聲音成為“我”長久以來的一個噩夢;“我”穿着從死囚身上扒下來的衣服,滿足了它在世間行走的願望,最後,哥哥穿着它被人殺死……這些描寫也讓小説具備了超越世俗生活的獨特魅力。

作為一部兼具通俗性和傳奇性的長篇小説,《塵埃落定》為我們奏響了一首獨特異域風情中親情、愛情、友情的交響曲。在這部蕩氣迴腸的家族史詩中,作者以一個“傻子少爺”的眼光見證了以麥其土司為代表的土司制度的興衰史,也在“傻子少爺”不停的追問“我是誰”“我在哪兒”中,傳達出作者對普通人在歷史鉅變中將何去何從的拷問。

土司,作為西北、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部落的頭目, 雖然他們的頭銜是中原的皇帝給的,但他們實行“世襲制”,管轄“東西三百六十里,南北四百一十里的地盤”,擁有廣袤的土地,自己的軍隊和為自己服務的**、喇嘛等宗教僧侶階層,以及大批的奴隸,無盡的財富和至上的權利,他們是逍遙在正統王權之下的小土王。作者以其輕巧活潑而富有魅力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藏族地區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祕。這些雄踞一方的土司們,都曾堅定地相信這高高在上的土司之位會千秋萬代地傳下去。可當歷史的巨輪滾滾而來時,那些連同所有人在內的巍峨官寨轟然倒塌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所有的新仇舊恨,落寞繁華都化作一粒塵埃,在飛躍落定之間見證一個時代的落幕。這不由讓我想到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同樣的家族史詩,同樣的精彩傳奇,同樣在時代的洪流當中變成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在歷史的扉頁上悲壯地落定。

一個偌大的家族在時代的洪流中尚且如此渺小,那麼一個人在其中的存在又是何其卑微!當盛極一時的家族走向四分五裂,當不可一世的“土皇帝”淪為螻蟻一般的普通人,當輝煌歸於歷史,當榮耀成為過去,我們在感歎世事如蒼狗白雲,變幻無常的同時,也應該明白沒有永恆的舞台中心,所有的繁華最終都將會落幕,正如時代有始末,家族有盛衰,生命有存亡,當時間的'河流奔湧向前,夾裹在其中的那些人,無論是權傾一時的麥其土司,還是命如蟻賤的侍女桑吉卓瑪,都只能看着曾經珍視的金錢、地位、慾望、權力、情愛、青春、健康化作微不足道的塵埃,在他們死去的軀體上無聲地落定。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在歷史前進的巨輪下,被碾壓粉碎的不僅是一座古老的大廈,一個龐大的家族,一個世襲的制度,隨之毀滅的,還有那無數鮮活高貴,平凡燦爛的生命。在我們眼中,他們是陌生又神祕的少數民族,他們的生活有着不同於我們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但他們過得卻是和我們相似的人生。

“歡樂與悲傷,幸福與痛苦,獲得與失落,所有這些需要,從他們讓感情承載的重荷來看,生活在此處與彼處,生活在此時與彼時,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故事裏面的角色與我們大家有同樣的名字:人。”我們終歸是逃脱不了成為塵埃在人世間落定的宿命。而我們能做的或許就只是在落定之前,儘可能地按照自己的方式飛舞,併為曾經的繁華準備一次完美的謝幕!

塵埃落定讀後感 篇四

《塵埃落定》,實際地講,我是衝着它的名氣和屢投不中的故事來讀這本小説的。小説的開端不顯山不露水,甚至有點乏味,但是當我看到大少爺相繼在南方和北方修建糧倉,兄弟倆的繼承人爭奪戰初露端倪的時候,就感到閲讀是一件欲罷不能的事情了。小説的略顯宂長的開端的敍述,只不過是讓讀者瞭解那個特殊時代的土地上的風土人情、人們的生活面貌以及數個世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人羣與人羣之間約定成俗的關係,以便讓讀者更容易看懂這部小説和逐漸被它所吸引;至於小説的結局部分,正如二少爺一邊踢着欄杆一邊大聲歌唱的那首讖語般的歌曲的歌詞,“準備好的事情沒有發生,沒有準備好的事情發生了”;而小説最精彩的是它的中間部分,具體地説就是從二少爺前去管理北方糧倉開始到土司大會的散場而結束,這一段描寫了被人們公認是傻子實際上是一個有智慧、有胸襟、有氣魄、有遠見的二少爺的創業歷程。

二少爺初到北方糧倉的時候,需要面對兩股勢力的挑戰——拉雪巴土司和茸貢土司以及他們餓極了的人民。在經過幾番較量之後,麥琪家的糧食便都已不菲的價格賣給了拉雪巴和茸貢土司;雖然這昂貴的價格不是用銀子來衡量的,但它卻遠遠超過了十倍糧食的價格——拉雪巴土司付出的是兩塊土地和土地上的居民,茸貢土司付出的是美貌的女兒以及將來的茸貢土司的大位。二少爺的另一個功績是開創了邊境市場並在市場與漢地的貿易中獲得巨大的利潤。邊境市場的開創的偉大意義在於:在土司們管轄的土地上,主要的社會矛盾就是以土司為中心的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當這種矛盾激化並升級為武裝衝突的時候,它的結果只能有兩種——要麼是兩敗俱傷,要麼是一方得利而另一方則損失慘重。貿易市場的出現,不但有效緩和了土司集團之間的矛盾,而且使矛盾轉化為經濟層面的競爭,並使雙贏和多贏成為可能。二少爺創造的令人矚目的功績依靠的並不是麥琪土司家的先進武器,儘管在那樣一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弱肉強食就是它的基本法則。但是我們不難發現,二少爺沒有憑藉他們家強大的武力去征伐過任何一個土司或者其他勢力,他也沒有大張旗鼓地處決或者重罰過任何一個人。二少爺制勝的方法不是殺戮與對抗,那麼他的方法是什麼呢?是巧妙地引導與利用。二少爺是天生的把玩世事的高手,而麥琪土司家的資財、武力以及新近的糧食豐收,又使得二少爺能夠在更高的層面上有條不紊地施展他的本領,特別是他的運用利用的功夫,更是做到了張弛有度、遊刃有餘。首先,他利用茸貢女土司的隊伍打擊了拉雪巴土司武力掠奪糧食的企圖,接下來,他撤回了自己派給女土司的機槍手和投彈手,反過來利用拉雪巴土司的武力教訓了茸貢女土司的驕傲。第二步,他利用那個要報仇的殺手,輕鬆幹掉了自己的土司位置的競爭對手和情敵——哥哥。

有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幾乎伴隨了二少爺一生,這個問題使下人們對他狂熱擁戴,而土司階層則對他充滿猜忌,這就是土司位置繼承權的問題。二少爺在經營北方糧倉之際,自知承繼麥琪土司的寶座無望,便將計就計地倒在茸貢女土司設下的温柔局中。茸貢女土司是一個精明強幹、心狠手辣的人。她對於自己親手促成的女兒塔娜與麥琪家二少爺的聯姻一直耿耿於懷,這並不是因為她所説的二少爺是個“傻子”。茸貢女土司理想中的女婿只能是弱智的傀儡,並且在需要的時候就應當合理地死去的那一種,她絕不希望女婿是一個精明的對頭。起初,她正是受了二少爺“傻子”名聲的矇蔽,而寄希望於通過自己待字閨中的漂亮女兒塔娜為誘餌,達到解決自己的轄地上的饑荒問題,當她與二少爺短暫接觸以後,才認識到眼前這個人並不是傳説中的“傻子”,而是一個真正的對手。這樣的人選,顯然是違揹她為女兒設定的招婿的初衷的,然而她又不得不屈從境內饑荒的現實壓力。由於將來的土司寶座旁落的危險被眼前的饑荒的現實壓力所取代,使得女土司暫時接受了女兒嫁非其人的事實,這便有了後來土司們聚會的時候,她不顧危險攛掇少汪波土司帶上塔娜私奔的鬧劇。以二少爺的洞察力,當然看出了自己通往茸貢土司寶座的道路將會艱險異常,甚至需要付出血的代價,而這樣的局面是他不願意看到的,也就是説,這是一條走不通的道路。或許這正是他縱容仇家殺掉已經正式成為麥琪土司繼承人的大少爺的主要原因。麥琪土司起初對於讓哪個兒子繼承他的土司大位是感到很為難的。他清醒地看出來大兒子的好勇少謀、外強中乾,只是一個普通帶兵官的材料,是不堪擔任土司職責的;二兒子儘管作出了驕人的功績,卻總是讓人感到不放心、不踏實,讓人懷疑那些只不過是麥琪家一連串的好運氣帶來的偶然的東西。並且換一個角度去看,有些變化恰恰是二少爺的愚拙和臨機不斷造成的結果。再者,即便是二兒子更適合當土司,如果他決定傳位給二兒子,也必然會遭到不甘失敗的大兒子的強烈反對,這樣一來,兄弟兩難免刀兵相見。一開始,麥琪土司出於避免兩個兒子為了爭奪繼承權而引發相互火併的後果,匆忙準備禪位給大兒子;但當大兒子被仇家殺掉以後,他沒有了亂起蕭薔的後顧之憂,便重新放任了自己對權力的不可饜足的熱愛,牢牢地佔住土司的寶座,遲遲不願傳位給已是唯一的繼承人的二兒子。二少爺一方面對於父親的遲遲不放權深感惱火,不得不讓回山寨的小爾依帶話給父親:“如果他死了,你會不會再年輕一次?”另一方面他又憑着自己對大局的瞭解以及黃師爺的`話語得知舊的時代將要結束,麥琪土司以及茸貢土司的位置都將失去意義。儘管如此,他還是下意識的向繼承土司大位的方向去努力邁進——這大概屬於人類這個種羣的共同弱點。

後來,二少爺又利用梅毒為槍彈,幾乎使土司集團全軍覆沒。二少爺以傻子的名聲做掩護,把自己的尖牙利爪隱藏起來。但是他對於敵手和潛在敵手的打擊,卻毫不手軟,儘管這種打擊同樣是隱性的,比如對付哥哥和一羣愚昧的土司。到了小説的結局部分,他還利用仇家兄弟中的哥哥——酒店老闆將自己殺死。當二少爺趴在欄杆上看見酒店老闆向他走來的時候,他完全有躲避和反擊的機會,但他非但沒有躲避,反而給酒店老闆的仇殺創造條件。這就説明在此之前二少爺就下定了必死的決心。本來,軍隊的人並沒有要處決他,原因是他的腦子“跟得上時代”,但二少爺以為“死與跟不上時代是兩碼事”,同樣的,活着與跟得上時代也沒有什麼關係。二少爺選擇被酒店老闆殺死,一是略可平復內心對於哥哥的愧疚之情,二是這樣一來,酒店老闆必然要受到追究,或許能牽連出他的紅色藏人弟弟也未可知,如果那樣,也算是為從小一起長大的哥哥報了仇。在大少爺被那個“膽小的殺手”刺殺以後,二少爺起碼有一次機會可以將殺手兄弟兩人一網打盡,根除後患;但二少爺並沒有這樣做,就在眼皮子底下養着這股禍水,這是很耐人尋味的。對於這個不合邏輯也不合常理的現象的解釋只能是——殺手兄弟是二少爺為不可預知的未來留下的一手底牌。但人算不如天算,最後,這副底牌被留給了自己。

試想以二少爺的雄才大略,如果他早出生一兩百年,那麼他必將成為這一大片“化外之地”上的王中之王。然而,時光的驚馬已無可阻擋地奔到了二十世紀中葉,土司時代終於走到了它的盡頭,於是塵埃落定,往事成空。和所有的時代以及時代中的人物都必將消亡一樣,二少爺連同他的土司時代也已經淹沒在歷史的煙塵中——如果他實有其人的話。然而,他並非實有其人,他只是文學作品虛構的人物。正因為這個緣故,他的曾經的以巧妙地疏導而不是殺戮,以擔當而不是毀壞,以多贏而不是弱肉強食的方式去生活去競爭去發展的往事,才得以被文學的形式小心翼翼地記憶和留存。

塵埃落定讀後感 篇五

早上六點起牀,頭暈的厲害。非但昨夜狀態如此,最近幾天一直都這樣。夜裏睡不着,白天想補覺卻依然睡不着,失眠,真讓人痛苦。

這使我想起《百年孤獨》中的馬貢多的居民,馬爾克斯用魔幻的筆法寫他們整天睡不着覺,剛開始人們很高興,終於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更多的事了。幾個月之後,人們雖然活力如常,卻開始恐慌,因為他們患上可怕的失憶症,馬貢多的居民採用各種手段與其做鬥爭,想法設法去挽留記憶,卻始終抵擋不住失憶的襲來。最後,人們不但忘記了歷史,忘記了身邊物品的名字,也忘記的了身邊的人。每個人彼此照面,卻如同陌生人,對他們而言,每個人都是陌生人,每個人都是那麼孤獨地在世上游蕩,包括自己。我在想,那是一種何等的孤獨感,由此產生的恐懼,恐怕比讓人死都難受。如果有一天,我也患上了這種失憶症,我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和我自己?

外面陽光燦爛,而我依然如坐雲端。頭暈不可抑制,就連外面燦爛的陽光,也如夢般不那麼真實。《塵埃落定》中的二少爺,小説的主人公,是一個被別人認為傻子的人。他每天早上醒來,總是去問別人認為傻的不行的問題:’我是誰?我在哪裏?’世上的聰明人由此嘲笑他,輕視他,而他也樂的輕鬆,以別人認為他傻而樂。從此他以一個傻子的眼光觀察世界,卻看到了許多自謂聰明人的愚蠢。他們在傻子問“我是誰?”的時候嘲笑他,卻不知,這是一個人生永遠也無法解答的問題。

我們自認為已經足夠了解自己、瞭解他人、瞭解身處的世界、瞭解浩渺的宇宙,卻不知,我們連最基本的“我是誰”都無法解答。一旦產生“我是誰”的疑問,怎能不讓人心中不安,怎能不以卑謙的態度去對待人生與世界?可笑而可悲的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無知,自傲自大地認為自己即為世界的中心,無所不能。而一旦自信心受到打擊,卻一敗塗地,自甘墮落。於是,人們就在無知的自傲與自卑中徘徊,到最後,一羣自認為聰明的土司,敗在一個自認為傻子的人手中。

“我在哪裏?”,包含兩個方面,即為“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傻子啊,你把人生最終極的問題都問了,怎麼會是一個不讓人畏懼的傻子。我們從哪裏來,又要走向何處,大到社會,小到人生,都逃脱不了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又是那麼地不可知,不受我們的控制。在強大的造物主面前,我們只有思考和追問的權利,卻無左右的能力。常説人要活的通透,而要活的通透,又是何等之難,何等狂妄之説。我們該要怎樣的人生,要走向何處,街上匆忙行走的人們,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每個人又似乎沒有答案。自己也曾經對自己説,何必要思考那樣的問題,何必要説出來自己的想法,讓別人看傻子一樣的嘲笑你,何不像很多人一樣,過自己該過的生活,走向人生的終點?

冥冥之中內心卻有一種力量讓自己繼續尋找,繼續追問。懷疑與逃避,只是一種思維的暫停,即使我們不去想,卻始終要面對,最終還是要面對那個問題:我從哪裏來,我將走向何處?這注定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亦或説,這注定是一個旁人無法給你答案的問題,唯有不斷地追問,不斷地向前走。你若問我,這與不追問而一直走有何區別,不是同樣的結局嗎?我只能説,是的。但是最起碼,我曾經追問過,你説,這樣的人,是傻子。是的,傻子。聰明人啊,你與傻子,隔了一條河,可以相望,卻無法過河,或者説,雙方都無意過河。你儘可以嘲笑,但不要忘了,在傻子行走的岸那邊,也會和你一樣,有春暖花開,有陰晴圓缺,有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你可以選擇不過岸,但也請不要逼傻子過岸。

傻子的人生,也在不停地走,不停地追問,也如米蘭·昆德拉筆下的那一幅永遠也完不了的草稿。由此而言,塵埃早已落定,而塵埃,又怎會落定?

塵埃落定讀後感 篇六

做一個傻子真好,做錯了事,想一想自己是傻子,心裏就釋然了。

一個傻子,往往不愛也不恨,因而只看到基本事實。這樣一來,容易受傷的心靈也因此處於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

就在這時,我突然明白,就是以一個傻子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也不是完美無缺的,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這樣,你不要它,它就好好地在那裏,保持着它的完整、它的純粹,一旦到了手中,你就會發現,自己沒有全部得到。

我當了一輩子傻子,臨了我才知道,我不是傻子,只是在土司制度結束時,以一個傻子的面孔來這世上走了一遭,是的,上天讓我看見,讓我聽見,讓我置身其中,又讓我超然物外,上天是為了這個目的,才讓我看起來像個傻子。——阿來

他每天醒來,都會問自己是誰,在哪裏,會問種種奇怪的問題,這些問題看似愚蠢可笑,但無不擊中了了人性與時代的要害,可以説他是草原上唯一的清醒者。當所有的吐司為了權利,財富,糧食,不計手段,爭的頭破血流時,唯有他超然物外,“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最後他比所有捲入吐司制度中的人活的更久,成了草原上最強大的首領。他的傻,其實是他的敏鋭與細膩,超脱與淡泊,與其説他是得到了神的眷顧,不如説他是神派去草原的一隻眼睛,這雙眼睛冷眼旁觀人性的種種拙劣在草原上一再上演,同時還帶着神的慈悲和善良。

同時,小説塑造了一個愛慕權利,殘暴專制,鼠目寸光的守舊派老麥其吐司形象,這個形象同樣也代表了所有封建時期的貴族人物,他們只知道在自己的領域裏無限擴大和享受自己的權利,卻對世道的變遷毫不知情。封閉落後的高原、落伍的封建迷信,促使他們越發蠻橫,而試圖在土司統治的領域上傳播科學和新宗教理念的書記官,自然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因此可以看出,土司所代表的封建專制,在歷史的推動下,必將走向滅亡。

塵埃落定讀後感 篇七

讀這本書,僅僅是一時的衝動,只是背後還有着永恆的感動。在大學聯考前的第N天,心突然迷惘起來,失去了自己的方向。我尋找着自己,摸索着道路,想找一個出口讓自己衝出這‘圍城‘。不知怎的就突然想看這本書。於是,便開始向身邊的朋友去借,借了一兩天,結果卻令我失望。在我將要放棄看着本書的時候,輝哥把這本書給我借來了。據説是在一個很遠的圖書社借的,他打聽了幾天才借到這本書,只想在這裏對他説,輝哥,謝謝你。

在剛翻前幾頁時看到對這本書的介紹:阿來,藏族人……《塵埃落定》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心中不由一怔,不,應該是兩次,一直都很喜歡藏族人,覺得他們都是那樣的純潔,他們住在西藏,守侯着美麗的布達拉,守侯着潔白之神,也希望有一天能夠到西藏去感受那裏的美,在那悠遠的天空下,為自己的靈魂找一片淨土,找一個守護靈魂的天堂,再一看是獲茅盾文學獎,就更欣喜……

《塵埃落定》寫的是我由一個傻子變成一個聰明人的故事。本故事大約發生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寫西藏土司制度瓦解之前他們做的事情。感覺我的轉變過程就象是一個人從童年走到成年,一個慢慢長大的過程。小孩子説的帶稚氣的話語在大人們眼中只是一個傻子説出來的,一些真實都被當作愚蠢,一些謊言都被當作經典,當成聰明人説的話。我在成長過程中,漸漸明瞭事理,只是仍然説出自己真實的想法,仍然別人當成傻話。

是的,在我還只是一個傻子時,哥哥是那樣的疼愛我,並且不會擔心我會和他搶土司的位置,只是隨着我慢慢的聰明起來,他便開始成為我的敵人,時刻提防着我。或許,那一些成熟的人總喜歡關心那些思想還幼稚的朋友,關心着他們,照顧着他們,只是當這些孩子長大了,他們也不在會有兄長似的照顧。

沒有變的是自己的真實,坦誠,變化的是別人對我的看法,也曾嘗試過沉默,只是自己想對這個世界的抗爭,想用沉默抗爭所有的假惡醜,我寧願不説話也不願説違心的話,或許一些孤獨的人總喜歡沉默。一直苦於找不到能夠理解自己的人,其實是自己缺少溝通,只是雖然溝通能解決問題,但孤獨的人不願説出違心的話來。

想想自己彷彿就是書中的“我”,“人越成長,彼此想了解似乎越難”,只是大家都彼此的把心藏的更深了,都不願再讓它受傷了,到最後我們都會走向一座歸宿。

當所有的一切有了結果,當所有的一切象塵埃一樣飛了起來,又象塵埃一樣落了下來。塵埃落定,一切成空,六下的只有刺眼的陽光在空氣中那樣的強烈,彷彿剛做了一個夢醒來。塵埃落定,一切成空。

塵埃落定讀後感 篇八

《塵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來的一部長篇小説,首次出版於1998年。2000年,《塵埃落定》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塵埃落定》是一部着重於人性思考的小説,也是一部關於整個人類社會的寓言,是一部很優秀的長篇小説。作品通過似傻非傻的“我”的獨特視角,述説了麥其土司由興而衰的故事,同時又藉此為載體,闡釋了人類的多面性和世事的無常性。萬事萬物或許都是有輪迴性的,一切最終都將幻化成塵埃,在歷史的進程中飄浮落定。

“就是以一個傻子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也不是完美無缺的。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這樣,你不要它,它就好好地在那裏,保持着它的完整,它的純粹,一旦到了手中,你就會發現,自己沒有全部得到。”在大多數人眼裏,土司制度不是完美,然而在傻子看來,土司制度也是不完美的。“這是非常時期,一個傻子就能決定許多聰明人的命運。” 就像文章裏寫到的,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傻子往往有更高的眼界,能決定許多聰明人的命運。在這個新時期,社會必然是前進的,土司制度也是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也必然是退出歷史發展的。然而在土司家族中的大兒子,除了二兒子傻子,大多數人被認為是聰明的,然後這些聰明人卻看不到歷史的發展趨勢,還堅信着土司制度還能繼續生存,他們還能像原來那樣生活。但結果,我們是知道的,土司制度在歷史的推動下必然是退出歷史發展的舞台的。

“當這個世界上出現了新的東西時,過去的一些規則就要改變了。可是大多數人都看不到這一點。我真替這些人惋惜。” 聰明人總是感覺自己很聰明,他們把自己所認為的事就是正確的。但往往忽視了歷史發展的潮流,當聰明人總是相信自己能掌控自己的方向,迎接他們的結局必然是失敗的。當麥其土司分別派聰明的大兒子和傻子二兒子去南北邊界時,聰明的大兒子守着自己的聰明,而最終失敗了,沒有達到麥其土司的期望。而二兒子以“傻子”的視野,看到了時代的發展,所以在北方邊界上建設起了了貿易,使得邊界逐漸發展起來,貿易溝通越來越頻繁,人們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密切,在這裏,各個土司家族可以摒棄前嫌,加入貿易,發展自己的經濟和家族。這是一種共贏的方式,在這其中,最大的贏家便是這傻瓜兒子。這個傻瓜兒子看清了歷史的發展。

“看看吧,這些自以為聰明,自以為漂亮,自以為有頭有臉的人要體面而不要忠誠。”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些現象也還是會不斷出現,很多所謂的“聰明人”都講究體面,而把忠誠放在在了後面,甚至是把它丟棄掉。但結果真正的聰明人或是別人眼中的“傻子”才是智者,他們看到的未來的景象才是更靠譜或真實,他們也才更明白在我們的人生中,什麼是首位的,什麼是次要的。在麥其土司家,傻瓜兒子的想法在別人看來確實是傻的,但他其實內心是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只是周圍的人沉迷於當時,所以並不能理解傻瓜少爺的所做。最後,大家看到了傻瓜少爺的一系列作為或者只是他的不同於其他家族的人的想法而做出的作為,使得大家對他改變了一番印象。傻瓜兒子在大家眼中是傻的,但他有些在土司家族裏所沒有的忠誠,因為他的忠誠,他收穫了自己的好朋友,收穫了自己的好知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而那些自作聰明的最後什麼也沒得到,土司制度也隨之滅亡,這些對土司制度所依賴的人也隨着歷史發展而逐漸像塵埃落地一樣最終消失。

“歷史就是從昨天知道今天和明天的學問。” 傻瓜少爺在當時土司家族裏的格格不入,其實正是由於他對歷史的認知很清,他知道在麥其土司家族的一切總有一天會消失。人們會有一個新的環境生存,在哪裏,人們是沒有等級區分的,那會是一個新社會。傻瓜少爺把那個遊説各個土司家族失敗的人當做了自己的朋友,還讓他陪在了自己身邊,那個人是從中原來的,他的思想註定也是不同於傻瓜少爺所居住的土司家族的思想,傻瓜少爺對於歷史的發展的認知——土司制度不會存在很久,那位中原人也成為了記錄土司家族興衰的史官,正是他的記錄,使得歷史記錄下了新篇章。他們都明白學問到底是什麼,所以他們注重了歷史,注重把這些歷史記錄下來,因為這些都是一些學問。在傻瓜少爺的腦海裏,他知道一切都會最終像塵埃落地一樣,不管是土司家族,土司制度,土司家族下的各種人羣,都會隨着歷史的發展而消失掉。

“凡是有東西腐爛的地方都會有 新的東西生長。”在這裏,作者似乎有意將土司們的身體隱喻為舊的制度,他們的靈魂一併隨着這不合時宜的土司制度開始腐爛。當他們無法傳宗接代,也就意味着延續了多年的土司制度將走向盡頭。土司的血緣承續性被外來的東西所打破。舊的東西一旦腐爛、衰亡,新的東西必將取而代之。更新和替代是歷史不可逆轉的趨勢,歷史就在不斷的更新替代中完成自己的前進。這種歷史的進步是人類不斷向上力量的一種體現,而在每一種舊的制度被推翻、新的社會制度隨之建立的後面,都隱藏着人們對更美好生活的渴望,對自身價值得到最大體現的嚮往。

歷史的進步,從本質上而言,是人類對理想不懈追求的一種外在表現。而任何一種進步的社會制度在本質上都是符合人性的需求的。人們始終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並不斷地付諸行動。這或許就是《塵埃落定》的主旨:人如塵埃,始終在尋找自己的落定之處。

對於《塵埃落定》作者阿來曾這樣陳訴他的創作手法:“這本書取材於藏民族中嘉絨部族的歷史,與藏民族民間的集體記憶與表述方式之間有着必然的淵源。”在這部小説中,充斥着藏文化那種神祕的宗教色彩和神奇意味,在現實的陳訴中有着一種魔幻的感覺。

初聽到“塵埃落定”這四個字的時候,一下子就為意象的強大涵蓋力與信息容量及作者的睿智飄逸所折服。塵埃,喧喧囂囂、浮浮躁躁,往古來今,宇宙荒蒙有多少事多少物都不過是一簇歷史的塵埃,狂飛亂舞肆意張揚是展現生命的真意,即便是塵埃吧,也有自己飛揚的權利。飛揚便飛揚吧,這沒有什麼,可是一切終究要有個歸宿,不管情願與否,塵埃是要落定的,那麼我們呢?

傻子,一個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的傻子,麥其土司的兒子,事實上證明是未來土司的繼承者,卻擁有着超強的超時代的感知力,能遠眺歷史感應時代的召喚。然而他只是一個與生活格格不入的傻子,他常常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身在何處自己做什麼,每天早晨他都要用上述三個問題審問自己,所以他是傻子,生活的傻子。恰恰傻子主宰了歷史,多麼強烈的反諷,多少先知先覺在自身所處的時代被視為傻子。

阿來曾説:“我作為一個藏族人更多是從藏族民間口耳傳承的神話、部族傳説、家族傳説、人物故事和寓言中汲取營養。”阿來在《塵埃落定》中構築了一個廣闊的歷史時空,描繪了那個時代的藏族文化和土司的興亡。

阿來將傻子作為一個切入點,選取西藏作為小説的背景,在一種懷舊的歷史敍事中完成了傻子這一人物的“自我造型”。這一造型“由特定意義的文化系統支配,靠着管制從抽象潛能到具體歷史象徵物的交流互變,創造出了特定時代的個人。”通過傻子這樣一個敍述者的選取,小説《塵埃落定》展示了歷史的偶然、荒謬與神祕;是對歷史必然性的顛覆,是對人生、哲學的詮釋。人性的脆弱與非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歷史的走向。小説在這種“元歷史”的內涵下體現出一種人文的思考與關懷,並從哲學上關注人類生存的歷史。

阿來的《塵埃落定》是對藏族土司史的一種另類解讀和言説,在這個過程中,阿來在作品中穿插了許多自己的思考,從而使這部《塵埃落定》實現了個人對歷史的闡釋。阿來對藏族土司制度的逝去有着冷靜的態度,但是,從個人情感而言,他多少對這一制度有着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懷。因而,阿來筆下的土司史就帶有着美化的成分,特別是在傻子的身上,作者寄予了理想化的品格,這就讓這部史詩般的作品帶有了非理性的成分,從而成為一種個人視角下的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e8vke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