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紅樓夢》精品讀後感心得多篇

《紅樓夢》精品讀後感心得多篇

《紅樓夢》精品讀後感心得多篇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戲,《紅樓夢》所呈現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這是一個不朽的人生悲劇。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紅樓夢》優秀讀後感心得,歡迎閲讀!

《紅樓夢》優秀讀後感心得1

縱觀歷史朝代,前塵滾滾、後世硝煙,我們歷代經歷生存都逃脱不了情感的洪潮。然後紅樓,則成了歷史中的一葉典型的情感扁舟。它成為了古代情感的終始遞接到現代情感的開端,成為了情感史的遞接橋樑。

現在有多少人都在研究紅樓,但是仍然參悟不透其中的高深與妙絕。它讓我們看到了古人對情感的激烈執着、悽怨哀美,在強有力的精神推動下展現了他們對愛情在精神力上的質感。我們看到的是鏡中花、水中月,月朦朧、鳥朦朧的神祕情感境界。

他們那種精神上、肉體上的迷離情感,都含藴着自己的愚蠢,封建思想的禁錮使得他們都成為了愛情的奴隸、歷史情感中的悲劇角色。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疏離和冷淡。轉身走開,徒留下的卻是自己那蒼涼、慘痛,甚至是可悲、可憐的腳印。他們在自己的世界和時空中表演着自己絢麗卻也不失味道的情感。即使遺憾,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灌溉;即使可悲,卻擁有了自己精神上的寄託;即使可憐,卻擁有了他人後世的同情與憐歎;即使成為歷史,卻也擁有了後世人無盡的膜拜與讚歎。轉眼現在我們的這個繁榮、快速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以為我們很快樂,我們以為我們很幸福,我們以為我們這樣,就什麼都比古代的一切還要完善。也許,我們滿足了物質的給予;也許我們滿足了現在都市的喧囂;也許我們滿足了周遭環境的科學與現代,可是我們卻不知道,也許我們在精神方面卻是貧瘠的、荒涼的。

我們有充實的科學知識,我們有古人根本不可有的見識,但是也許我們沒有古人那種可以灰肥湮滅般的愛情真理。也許是我們沒有勇氣去體驗那種大悲大喜的、跌宕起伏的情感。也許愛情的悲劇存在於每個時代。痴也好,傻也好,所有一切的轟轟烈烈和遺憾惋惜都成為了歷史潮流中的一點飛灰。檣櫓灰飛湮滅般的痴纏恩怨都在歷史的前進中被我們歎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不同的際遇和悲劇,歌功頌德和情感悲劇都是歷史中不可少的一個點綴體。《紅樓夢》在我看來是一部複雜、高深、抽象的文學鉅作。

書中的痴男怨女都在愛情光芒的籠罩下演繹着自己人生的悲和喜。然而每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悲劇,只是情感悲劇的方式會過去,可是情感與悲劇卻不會流失,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空間,也有自己的情感悲劇與體驗。轉眼看看我們自己,也許我們也有自己的悲劇歷史可以觀看,也許在發生,也許已經發生,只是我們都沒有完全的看到紅塵中情感悲劇的顆粒的漂移。

縱使黛玉和寶玉生存在了一起,但是也許他們過不了歷史考驗的每一天,在不同的歷史角度觀看也有着不同的結局。

註定在一起的情感也許是在給予機會給他償還,緣分就是這麼微妙不可言,無論前生前世是誰欠了誰,今生今世是誰來報答誰,

情感的衝擊和銘刻都是人生中不可磨滅的烙印。

《紅樓夢》優秀讀後感心得2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又名《石頭記》,是清代著名小説家曹雪芹寫的。

這本書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封建社會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興而衰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後期的種種黑暗,暴露出了他們殘酷剝削壓迫勞動人民的罪惡,以及那不可協調的內在矛盾。

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有:多愁善感、心思細密的林黛玉;賢淑善良、恪守禮教、工於心計的薛寶釵;性格潑辣、見風使舵的王熙鳳;極愛脂粉、平等待人的賈寶玉等。這裏面,我最欣賞的是林黛玉,因為她的父母雖然先後去世了,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賈寶玉一起成為了封建社會的叛逆者。她藐視功名權貴,當賈寶玉送給她北靜王所賜的聖上所賜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卻被她殘忍地拒絕了。

林黛玉的故事有:初進榮國府、奪魁菊花詩、重建桃花社、黛玉葬稿斷痴情等。

《紅樓夢》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封建社會人們生活的不同層次,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生活中要做到人人平等,不需要等級階分。因為人人都是一樣的,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就要接受同樣的待遇。我們要做到的是適應生活,而不是讓生活適應自己。

《紅樓夢》這本費盡曹雪芹二十年心血的著作,在中國古典小説創作史上是空前絕後的,書中的知識與哲理包羅萬象,這樣完美的一本書,難道不值得我們再三閲讀嗎?

《紅樓夢》優秀讀後感心得3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這黛玉低吟着的悲涼詩句一直被古往今來的獨孤人士吟唱至今,這句詩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着《紅樓夢》這部小説的悲涼結局和它之中藴含着的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和無奈,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紅樓夢》了,懷着一種壓抑的心情,小時候素來不愛讀書,那印象中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似乎就是兒時對《紅樓夢》的理解。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憂鬱,寶釵的大方,劉姥姥的和善,鳳姐的小家子氣,其他人物各自的輕佻,刻薄,總之,這本書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户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是這麼理解的。

可再仔細品讀之後,隨着見解的豐富,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只意味着一個純粹的俗氣的故事,它開始有了更深遠的寓意,那故事背後所揭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悲傷與悽慘,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寶玉曾説:“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純潔,而在婚後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渾濁了。”寶玉為何有此感?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對當時社會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顧的現象覺得無比反感與憤憤不平麼?黛玉為何生性鬱鬱寡歡,喜散卻不喜聚?

因為作者正是借這個悽慘美人兒所表達自己內心所受到的欺負和對封建社會文人沒有自由所以心中悲傷,憂鬱的心境。而其他的像鳳姐之類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個年代猥褻小人的真實寫照。

也有善良的主兒,如襲人,也如像前面所説到的尖酸小人,也有樂於助人,熱心,善良的一面,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發的片刻。然而,悲劇的色彩仍籠罩着這個美麗且極具諷刺意味的故事,那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與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內心對社會的極度失望和那看破紅塵的一分灑脱與傷感,令讀者不覺為之一顫。

雖説這本書字裏行間顯露露出的的社會的世態炎涼着實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長歎,然而其中也有美麗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觀園中的一家人一同飲酒對詩,一同喜接春聯的熱鬧,開心,亦如寶玉面對黛玉時的那一份討巧與能言善辯,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讀者在閲讀時嘴角不禁泛起一絲浮萍。

其實,這也正是民間人家風俗與良好教養與中華民族豐富文化的真實寫照,然而越如此,結局變越顯得滄桑淒涼,越覺得不捨,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語言和矛頭也不會直指人們內心的最深處,如此傷感。

讀完《紅樓夢》,從那個壓抑封建的社會陰影中逃脱出來,長吁了一口氣,環顧四周,自己生活的環境至少能有讓自己長吁一口氣的空間,而當時的人們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錮,他們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所以,每當讀完一遍《紅樓夢》,那在讀之前的緊張,壓抑,似乎都煙消雲散了,內心對苦難,艱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對夢想的追逐也越發執着。我們也理當為了這而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民主時代,在生活中,有艱苦,有困難,但那是人生歷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環境,觀念無關,但是,比起封建社會的人,我們至少有權利去戰勝他,我們有能力起戰勝他,我們有資格去戰勝他,這,難道不值得慶幸嗎?

靠在書架上的《紅樓夢》,靜靜地散發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憂,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熱的;它傳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傷。

《紅樓夢》優秀讀後感心得4

今天的閲讀課上,我閲讀了《紅樓夢》。第五回的“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是被我讀過無數次的一部分。尤其是“金陵十二釵判詞”。正冊開篇即是一首寫薛寶釵、林黛玉的詩,第一句是“可歎停機德”,毫無疑問,這是描畫寶釵的詩句。“停機德”典出《樂羊子妻》,故事説的是樂羊子棄學回家,其妻見狀立即剪斷正在織的布匹,用一規勸樂羊子用功讀書。於是後人用“停機德”來讚美封建恪守相夫教子的“婦道”的女子。用“停機德”來形容寶釵之德,恰倒好處。寶釵正是這樣一個嚴格遵守封建禮法制度,並時常規勸寶玉走仕途經濟之道的大家閨秀,賈府上下無不稱讚她。然而曹雪芹在判詞中卻用了一個“歎”字,明顯表達了對寶釵的否定態度。的確,按照曹雪芹民主、進步並帶有資產階級傾向的思想來看,這樣一個封建沒落貴族的維護者,應當作為民主進步思想的反例,給予否定。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待寶釵,她又是一個十分讓人喜歡的人物形象。這個側重點就是薛寶釵的人際交往能力。薛寶釵初入賈府不久,就博得了眾多下人及其他賈府主子的一致交口稱讚,這不是她生來就惹人喜愛,而是她出色的交際能力產生裏她在眾人心中的美好地位。

記得在幾天前的軍訓中,我們聽了沈主任的禮儀知識講座,由講座中提出的每一條標準來在薛寶釵的行為準則上做比較,會發現驚人的吻合。也就是説,薛寶釵的一言一行不僅在封建社會中符合禮法章程,並且在現代社會中,也有大量的相符之處。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人文主義思想濃厚的社會,因此即將邁入社會的年青一代,能合理處理人際關係上十分重要的一條素質標準。因此,適當地在薛寶釵身上吸取一些正面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是可取的。現代思想越來越強調辨證看待問題,看待事物,因此,我們在否定應當否定的事物後,也應將有利的思想深入其中提取出來,合理利用。

《紅樓夢》優秀讀後感心得5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首《葬花吟》讓多少人心悲意慟。一曲《紅樓夢》,唱出了一個時代的悲喜興衰。當大雪落地白茫茫一片真乾淨時,曾經的繁華富貴只有留在薄薄的書頁中了。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雨劍嚴相逼。“這是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國運昌隆,皇恩永續,似乎一切都欣欣向榮,萬象爭輝。少有人看到,整個社會從最底層至最上流,皆是一番淤泥擁阻,渾濁不堪的景象。底層百姓失田棄地,難以維持生計。不願受辱遭害的,毅然別過人間。硬掙着命活下來的,不是被官府算計,就是被大家族盤剝,最終也免不了悲慘的命運。大家族間更是利益糾葛,為了錢勢互相傾軋,爭權奪勢,與官府沆瀣一氣,弄得民不聊生。就是家族內部也是無休止的勾心鬥角,最終還是難逃家破人亡的結局。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林黛玉喟歎的不止是她一個人的悲哀,也許不久後的他年,不光是這傾城傾國的林妹妹,就是這天下無二的大觀園內的一草一木也怕是不知何處去了吧。世間的快樂終歸於幻滅,回想起來,也不過是做了一場夢而已。縱使清純潔淨如妙玉之類,也終究落得個狼狽退場。在那個污濁不堪的時代,有誰能夠出淤泥而不染呢?個人的悲劇如流沙攢聚,漸漸匯成無限的沙漠了。他年葬儂知是誰?不知。慢慢風塵把它們都埋葬乾淨了。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最淒涼的一句聯,也是林黛玉對自己結局的最為精準的預測。《紅樓夢》是一出悲劇,劇中的每個人都被牢牢困在命運的蛛網上。有的人在奮力掙扎,筋疲力竭。有的人早已放棄抵抗,迷迷糊糊地等待毀滅的到來。他們的悲劇並非巧合與偶然,而是與整個社會的沉淪密不可分的。預言從一開始寶玉夢遊太虛時就得見端倪。不然,高鶚何以續作後四十回?何不續出大團圓的皆大歡喜的結局?寶黛二人是天上仙靈轉世,死後自會還化作仙靈重歸天界,可那些血肉之軀呢?還是一朝春盡,終歸塵土。

由此看來,一部《紅樓夢》的太豐富,叫人無法全部參透。一首《葬花吟》又怎能概括得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g9edg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