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斷舍離》讀後感(多篇)

《斷舍離》讀後感(多篇)

《斷舍離》讀後感(多篇)

《斷舍離》讀後感 篇一

對於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兩個地方:

一、對於未來的擔憂,讓我們總是以“現在買比較划算”,“萬一要用到的時候沒有就麻煩了”作為理由,把當下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帶回家。但是,有沒有想過,這種不確定,實際上是對自我的不自信、不信任呢?難道,在需要的時候再去添置,是如此的難以辦到嗎?這讓我聯想到自己經常用的一個邏輯——我要提前學習,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就要用到,如果到時不懂就麻煩了。 相反地,我老公就一直理直氣壯地迴應——要用的時候再學吧。但是,很明顯地,前一種邏輯,似乎帶着一種心理暗示——如果不預先準備,我到時候就肯定來不及學或者學不會了(自我否定)。而後一種呢,則是——沒關係,反正只要我要學的,肯定都能掌握(自我肯定)。所以《斷舍離》提出,把垃圾清除出自己的空間,才能清除負能量,迴歸正常的能量場。

二、利用七、五、一的總量限制原則,打造充裕的空間。在斷舍離裏提倡,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只能放滿七成,看得見的收納空間只能放滿五成,而裝飾性擺設的空間只放一成的東西。看不見的空間留出三成空間,讓人有繼續收拾或者每次都擺放整齊的慾望和心情,同時空出的三成空間也是物品進出的通道;看得見的空間一般放置都是日用品,留出五成空間一個是處於美觀的考慮,同時也是提醒自己在日常中更注重品質而非數量,認清屬於當下自我的物品阻斷不時冒出的新奇想法,也及時捨棄一些當下沒意義的物品;最後裝飾性的空間,只放一成的東西,原因很簡單,聯想一下高檔包包專賣店和雜貨店的陳設吧,你會明白原因的。我不自覺地聯想到,其實人生是否也可以分為三類時間需求:對於日常的時間安排,儘可留下三成空餘,給自己更積極的動力投入那七成時間去完成必須的任務,也留下三成的機動時間去放鬆去調適;對於計劃長期投入的時間投資,不妨給予五成的留白,這樣對於當下的精力投入不至於造成太大的負擔,也有更開放的心智去感受自我,更從容地應對未來的變化;對於一些準備作為終身事業或愛好的時間投入,不妨精選一二進行持久地、精心的投入。

《斷舍離》是一套理論,更是一本方法論、一本行動手冊。我相信,書中的所得更需要在實踐中進行驗證和提煉。我已積極投入了生活中的斷舍離,先從日常的衣櫥、廚房、辦公桌開始吧。大膽捨棄才能擁有更好的。

《斷舍離》讀後感 篇二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為之斷,捨棄多餘的廢物為之舍,脱離對物品的執念為之離。這是斷舍離一書對斷舍離的闡釋。斷舍離這本書是日本心理學家山下英子的作品。它是一本心理學輔助讀物。究其本質,它再指引我們如何進行斷舍離各種雜物雜念以保障我們在做任何事情能夠心無旁騖。確實,只要能清空雜念,我們任何事情至少提高30%絕不是妄言。

其實能夠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的做任何事情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但現實往往我們會被各種各樣已有的或沒有虛幻的所迷惑,產生出迷茫而困惑或心憂之感阻礙我們的前行。我們在出現這種問題時往往歸咎於我們自己心理素質不夠強,自控能力不夠高,不夠果決堅決導致我們在失敗之時遺憾不已。但這次通過閲讀,書中卻告訴了我們如何去有效的進行控制掌控進行斷舍離。

斷舍離它其實是一本自我及人本身的整理術,它用了人與物(真實,虛幻)來衡量一件物究竟是否有價值。這個觀念其實在我們古老的國粹裏就早有提及。古語常説:少則得,多則惑。其實對在目前屬於信息時代的我們是尤有直感。比如信息,比如技術,比如某件事,某個熱點。各種信息,等等是海量的。其中的量並不都是完全好用的。有些有用的,有些無用的,有些甚至是陷阱謠言等等。我們需要的只是我們需要的,不需要的得到只會白白佔用經歷。這就是一個重要的理念:佔有物品的同時,物品也在佔有你。

斷舍離它非常強調與指引我們如何去捨棄與拋棄我們需要的東西、物件、思維、負面情緒。如何能真的做到斷舍離,並不僅僅只是在現實的物品上進行整理,丟棄我們不需要的東西。最尤為重要的是我們思想思維的釋放,不被不需要的思想思維所禁錮。因為人的思想很多面性,酸甜苦辣鹹樣樣皆有。因此並不是全都有用。比如負面,消極的思維想法,對於這些消極的情緒必須一定要堅定果決的當斷則斷。

山田英子通過她收拾房間這個最簡單而常見的例子為我們打開的思想釋放的大門。確實怎麼看怎麼都像垃圾一般的東西還有什麼可捨不得斷舍離呢。當我們真正的能做到“斷”,“舍”“離”。就能活的真正自在。而想要活的自在隨心,就要學會放棄一些不需要的東西,人的精力有窮,就必須把它放在重要的'人、事,物上。看着斷舍離是很簡單很實用的方法。但是斷舍離這短短簡單的3個字,真正完全能做到達到這一高深的境界確也是難上加難的,所以斷舍離雖定義非常的簡單,但確實不僅僅只是明白就可而同樣也需要不斷的去努力修行的。

《斷舍離》讀後感 篇三

《斷舍離》是一本相對極簡主義可以更加簡單地學習到處理物品的書籍。在這個物資充足的時代,現代人所擁有的東西數量,其實已經超出了自己所能管理的程度。

《斷舍離》是山下英子比較當時物質太過充裕的日本寫下的書籍,其實日本真正物資飽滿是走在中國前面的。正因如此,日本才會誕辰出優衣庫、這類簡約時尚的品牌,《斷舍離》在中國的影響,反映了我們也開始需要對這飽滿的物資做整理。

覺得《斷舍離》只是教我們怎麼去整理物品、捨棄物品嗎?其實不然,斷舍離的內涵如下:

斷就是購物時三思而後行,不需要的東西就不接受,只增添必需的物品。舍就是收拾沒用的破爛兒,賣掉、贈送物品,縮小喜好的範圍。離就是脱離執念,瞭解自己,愛上自己,心情愉悦。

有的人會説,我不需要去整理物品,我覺得自己很整潔,實際上這只是我們主觀地對自己的評價,很多人不會去實實在在地明白自己的經濟能力,買一些超出自己預算的物品,或是買了沒有任何實際用處的物品,它們佔據着我們的空間和時間,我們要花多餘的時間打理這些物品。

學會打理物品,也是重新認識自己,斷舍離的目的就是,為我們帶來“需要、適合、舒服”的着陸點,幫助我們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通過收拾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讓人生更加舒適的行為技術。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當然有的人懂得操控自己的金錢和物品,就不需要斷舍離了!斷舍離是給意識到自己無法操控自己的金錢,被物品帶來困擾而不是享受的人羣。

與《斷舍離》、《自在力》等同類書籍一樣,斷舍離並不是單純地在教我們如何處理物品,其中更多的是傳遞一種精神。當我們在處理物品時,同時也會反問起自己:“我真正需要的東西是什麼呢?”我們時常無法擺脱外界的誘惑,所以自己和物品都應該保持一種“清醒”。扔掉一些物品不完全等同於浪費;相反,我們會更加珍惜已經擁有的物品。清除自己的需求,這種精神甚至可以讓我們更容易地投入到生活中,讓行動與內心一致。

《斷舍離》讀後感 篇四

聽朋友介紹《斷舍離》這本書不錯,於是我買了這本書來讀,起初的印象是:很簡單的書頁,整個書的體積也比較小,就像它的名字一樣給人一種輕鬆的感覺,我便欣然開始讀了。果然讓我收穫滿滿。

什麼是斷舍離?作者告訴我們,斷舍離就是通過收拾物品來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讓人生更舒適的行為技術。也就是收拾家裏的破爛兒,也整理內心中的破爛兒,讓人生變得開心的方法。要採取的行動是: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裏的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家中到處氾濫的破爛兒;離=脱離對物品的執念,處於遊刃有餘的自在的空間。

初聽起來,斷舍離似乎很簡單,就是拒絕不需要的東西,從入口把關,解決掉多餘的存量,只剩下必需的物品,就達到斷舍離的目的了。事實上,這個過程非常奇妙,不解決心理上的執念,真正到實施的階段,你會發現你忙了一天,只是對物品做了收納,卻總也難以扔掉那些似乎還有用的東西,從加法生活轉向減法生活,其實是一場內心的自省與革命。

的確,現在做家務是一件非常費時費力的事情,大多數家庭主婦深有同感。把龐雜的物品反覆整理、歸類,過不了多久,還是會恢復原貌,亂七八糟,把大量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這項幾乎沒有價值的事情上面,真是讓人痛苦極了。

春節將至,又要為大掃除了,是不是想起來就特別難心?那麼,什麼是大掃除?我們通常只是打掃、整理、歸納,卻沒有洞悉“除”的真正意義。在斷舍離裏,收拾是“篩選出必需的物品”,只有把不需要的東西丟出家門,才算是真正的收拾。其次才是整理,掃、擦、刷等的打掃。

與物品的斷舍離如此能夠讓人徹悟覺醒,我們頭腦中的那些垃圾念頭呢?那些回不去的過往裏積累的怨與恨、愧疚和遺憾呢?面對人世的紛紛擾擾,需要從內心的覺知和慈悲去活好生命的這一場旅行。用生命中的那些温暖光明的信念和力量,化解生活中的`憤怒、浮躁、不安,活出生命的自在感、決斷力、愛和喜悦。讓我們停止負面的思維模式,順從自己的本心,割捨既有,簡約生活,放下一切執念,迴歸輕鬆自在的自己,在新的一年裏,輕裝上陣,帶着愉悦感一起努力奔跑吧!

《斷舍離》讀後感 篇五

今天看了山下英子的心靈斷舍離,本來沒有指望能有很大的收穫,因為自認為自己在整理自己的心靈方面也算做的不錯,不過一路讀下來還是有不少點醒我的地方,斷舍離強調自我重心和當下,對於當下這個部分我比較熟悉,大多數時候也能夠以此來開導別人,但自己的現實中卻似乎沒有很好的踐行,最近事比較多,面對各種學習考試,還有日常的雜事,突然覺得壓力很大,今天按照英子的方法在心裏整理了一下,其實並沒有那麼難,只要把重心放在當下可以做的,集中精力去完成就好了,不必被任務堆壓垮。

自我重心的基礎是自我價值,他人重心往往是自我價值不足的表現,希望別人覺得我是個好人,這好像在説我自己,想想我星圖中7宮的太陽,冥王星天平座,海王星一宮,真的是一個很重視關係又缺乏自我的人,而始終關注關係,而失去了自我重心,自我價值感,也同樣導致關係中的問題,在關係中無法明確的表達自己,導致別人認為可以隨便對待自己,但心裏面又有不平衡感,被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舒服的感覺,家裏偏偏還有兩個喜歡入侵我判斷,決斷的私人領域的人,相處起來也是諸多的不快。

突然明白家人之間,和家人讓我覺得不快的原因,因為自我私人領域的被踐踏,個人的選擇決斷被否定,就好像個人的價值判斷,審美被否定,等同於是對自我的否定,任誰都會一肚子怒火吧,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又怎會有好的自我價值感呢。想來母親真的是一個自我價值感很低的人,所以希望通過奉獻他人來得到肯定,也因為自己內心的匱乏,對於別人也是吝於誇讚的,而這些都傳承到我們的身上,變成我們在關係中和心理上的困難。

過去雖然對這個問題稍有認識,但認識還不夠深,今天這本書重新讓我審視這個問題,終於明白問題真正的癥結所在,即使相愛多年的人可能也覺得受不了這種類似攻擊的評判和自認為是誠實的忠告。尊重對方的愛好和選擇才是對關係最好的維護。

《斷舍離》讀後感 篇六

曾經通過意象對話的覺察、體驗,領悟到現實空間的清理對於調節內在心靈的效果,也在對來訪者的工作中引導其通過感受與物品的關係而啟動了他主動整理、歸納、調節的意願,並且因此而看到他在現實關係的互動發生了驚人的轉變--當第一眼看到這本書名《斷舍離》時,心中不由一陣悸動,斬“斷“不必要的物品的流入,“舍”去形同廢物的物品,“離”開對物品中的執着與依賴,讓“看得見的世界”與“看不見的世界”變得有序、和諧。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只是懷着消遣和印證的心態,沒想持卷若珍,感悟頗深。它不是簡單的收納整理之術,而是引導人去面對與物的關係,覺察內心,迴歸感受力,直面困境,激發選擇的動力與智慧。書的內容本來就讓人感覺到清晰、透徹和温暖,可見這個“斷、舍、離”的修煉不是取利獲益的術,而是真正在作者自己的身上,顯現出了修煉的效果。如果用意象來描述我透過這本書看到的作者的內心,那一定是窗明几淨,清爽透亮,沒有繁複多餘,但並不單調匱乏,整體格局上透着美與細緻。

“斷舍離”是一種尊重,不是簡單的捨棄與選擇,而是將物歸於其適當的地方,物盡其用。它所營造出一種“餘裕”,是一種視覺感觀的舒適,更是內心具有彈性的需要,也為內在的美與自在騰出了必要的空間。“斷舍離”更是讓我去審視我們因物品的困擾而消耗的時間和能量,通過主動的清理,而非被動的接受,對自己承當起必要的責任,把注意力不要只放在缺失的地方,而是放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斷舍離”更是相信和接納的態度,把內心開放給人生的各種可能性。

一邊看書,我一邊也在對照自己對物品的態度,腦海裏閃過那些堆砌經年、閒置許久卻總是不被處理的物品,也想起了好多從來不用但卻一直被認為是“不能棄”“不捨棄”“不敢棄”“不願棄”的東西,看來是時候要“斷舍離”了,好好去體會與這些物品的關係,審視與它們曾經或正在發生的鏈接,選擇用一種適當地態度對待它們------我想我的此舉,不是因為書的立場所激發起的一種暫時衝動,而是內在的聲音告訴我,我有清爽、和諧、舒適、自在、美好的需求,我有意願把那些“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適”釋放出來,我需要看到自己面對當下的智慧與勇氣!

《斷舍離》讀後感1000字 篇七

斬“斷”物慾,“舍”棄廢物,脱“離”執念,走在“自在·隨心”的路上。這是作者山下英子對於這本書的總結。在沒有接觸這本書之前,僅憑“斷、舍、離”三個字,我簡單地理解為就是丟棄自己不要的東西。心想:扔東西有什麼難的呢?讀完這本書,才真正理解“斷舍離”這三個字的內涵。

我們生活的時代,是個“物質過剩”的時代。我們能接收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一件產品也許由五個國家共同生產製造,我們有着越來越多的選擇,擁有着父輩們想象不到的富饒生活,我們擁有很多,又好像未曾屬於自己。回想一下,自己家中是不是有很多閒置不用的東西,是不是存在着經常性雜亂的地方?簡單舉個例子:我的書桌,經常堆積了各種各樣的物品,有很多自己覺得會用到的東西,於是就堆在桌子上,而且經常找不到。單純覺得是因為自己疏於收拾,卻忽略了最根本的原因——我囤積了太多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就像書裏形容的那樣,“暫且收着吧”“總會用上的”“太浪費了”,這樣或那樣的理由,控制着我們買了太多自己並不需要的物品,又捨棄不了自己已經擁有的,便陷入了焦慮、鬱悶、自我厭棄的沼澤。

“斷舍離”的觀念將物質和精神結合起來。物質層面做減法,探求自己生活的本質,弄明白“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樣就能辨別什麼是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例如:一支筆,最本質的功能在於書寫。然後問問自己,對於筆,我不能捨棄的功能是什麼?——好用。然後,我就可以把不符合要求的筆做處理。減輕了精神負擔的同時,也不必焦慮如何整理,因為擁有的僅僅是需要的,物質的數量下降帶來了質量提高。

精神層面做加法,追求美好,熱愛生活。以自我軸進行取捨,考慮這個東西我想不想用。我們就能察覺到自己真正喜愛的東西,提升自我肯定感,瞭解自己,面對自己。以時間軸進行取捨,立足當下。當下,就是現在這一刻。時間真正的寶貴之處,在於時間之外的一點:當下。當意識徘徊在過去和未來,屬於現在的當下就成為了空洞。最後,人·事·物構建的體系,就成為了自我和外界的關聯度,從而以必要·合適·愉快為標準進行取捨。斷舍離保留的、獲得的人·事·物,對我們來説都是非常珍貴、非常喜愛的才被篩選出來的,一定是經過時間的萃取之後,還依然存在於那裏的堅定。是拋棄掉任何掩飾後和自己的坦誠以待,丟掉了所有外界的偽裝和粉飾,然後讓自己説出一句,我喜歡。

於是突然頓悟,我們只是被外在的虛假,分散了注意,矇蔽了眼睛。斷舍離,從簡單的整理到人生哲學,是我們不斷髮現自己,挖掘自己,放鬆自己,享受生活的愉悦,享受精神的豐盈的過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斷舍離》讀後感 篇八

通過圖片,會看到物品的空間利用是多麼“奢侈”,卻又讓人覺得是這麼的舒服,便對斷舍離產生了好感。後來為了引導自己合理消費(因為總是有買了的東西,最後是利用率極低的)自己緩解壓力(在我看來清潔房間能解壓),就給自己定了每一個季度進行一次“斷舍離”活動(也就是大清潔),感覺像上方圖片那樣擺放東西也不錯。實踐之後的結果:每次還是總會發現買了之後用得比較少的東西(後來漸漸減少了),同時把一年至半年內的未曾用到的大部分東西清理之後,最後不僅居住的環境寬敞明亮了許多,內心也會莫名覺得很開心。

再讀第二次,我也就更認同了作者所説的:“斷舍離是維持生活狀態的工作,也是自我探索的工具。説起來,它就像是不必去深山老林也能進行的修煉。通過反覆扔掉破爛兒的行動,頭腦和心情也能變得清爽起來。與此同時,還能改變客觀環境的氣場。等到內心世界和外在環境中恢復清爽後,才算是完成了“場的進化”。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如此一來,人往往能夠發現自己的形象。”

在斷舍離裏,對物品的收拾是重要的。在談到篩選物品時,作者提到需要考慮兩個維度:與物品的“關係”及“當下”這條時間軸。比方説,有人送給你一套名牌杯子,但你一直捨不得用反普通不過的東西,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用它,你可能會回答:“太可惜了,這種好東西捨不得用啊”。如此一來,潛意識裏會認為“自己配不上那套名貴的杯子”,自然和物品的關係也不是對等的。認識到了這點,在以後的物品使用或收拾當中,就可以減少諸如物品該不該留或該不該用了這樣的猶豫了

《斷舍離》讀後感1900字 篇九

這本書很早以前就聽説過,當時聽説是一本關於收納整理的書,我還有一點困惑,心想這也能出本書?果然我這種小地方出來的人見識少。後來再次聽説這本書是有一陣網上流行“極簡生活”這個詞,但是有人推薦看看《斷舍離》這本書,才瞭解到這本書不光是收納整理,還有一些理念。

第一,物質軸的思維模式。

我們面對東西的時候,不是從這個東西需不需要的角度來思考,而是往往下意識地從這個東西能不能用來思考。其實這也不能怪我們,人類從進化的一開始就生存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中。這個能用,留下來。那個壞了,修一修應該還可以用,留下來。那個徹底壞了,修不好了,扔掉吧!想想,這些場景是不是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好像是深深的刻在我們的基因當中。沒錯,它其實就是我們經歷過物質貧乏的時代後遺留下來的生活習慣。

這就是物質軸的思維模式,以能不能用為主要的判斷標準,而忽略了另一個關鍵的問題:必要性

這個東西對我來説是必要的嗎?我擁有的東西里有沒有它的替代品?我是現在就要用到它嗎?還是要很長時間之後才會用到它?當我們從物質軸的思維模式轉換到必要性的思維模式,我們就會發現,很多東西其實我們並不需要。這裏的'東西也指代我們的觀點。

這讓我想起我的兩台筆記本電腦。我原來買過兩台筆記本電腦,一台放在單位,一台放在家裏。那個時候準備考研,所以用的還算順手。後來去上學了,就買了一台新的筆記本,家裏也添置了一台新的台式電腦。那兩台筆記本也就完成歷史使命,被扔進了壁櫥裏。這兩台電腦並沒有壞,還能正常使用,但是因為型號已經老舊了,所以有些運行緩慢,而且有了新的電腦,這兩台基本上沒有什麼使用的價值了,而且我估計,以後也沒有再使用他們的可能了!不過從他們正式退役到現在,也有2-3個年頭了,我也一直沒有扔了他們。我的想法就是,這還能用呢,又沒壞,扔了怪可惜的。

這其實就是物質軸的思維模式。只考慮能不能用,而不考慮有沒有用。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個網課不錯,買下來聽一下。”“這件商品折扣力度好大啊,快買一點!”“這是我去xx玩買的紀念品,還是留着當個紀念吧!”

然後網課只聽了一兩節,買來的折扣商品在角落裏積灰,每次擦拭紀念品都在心裏默默的罵自己當時怎麼沒買一個好清理的,卻買了一個這麼多地方會落灰的東西。以後碰到東西,先想一想,這東西是能用還是必需?也許這樣,我們能夠更加輕鬆的應對我們的生活吧。

第二,舍

書中講了舍這個字,其實挺有意思的。舍不等於丟棄。

有的人會説,舍不就是丟棄嗎?其實也對也不對,因為丟棄只是僅僅丟棄了。而舍往往還包含着另外的一個意思,就是得。這讓我想起了物理學裏的一個概念,叫做熵增。熵的概念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於1865年所提出。化學及熱力學中所指的熵,是一種測量在動力學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總數。熵亦被用於計算一個系統中的失序現象。

所以睇增也有兩個概念:物理定義:熵增過程是一個自發的由有序向無序發展的過程。熱力學定義:熵增加,系統的總能量不變,但其中可用部分減少。我自己的理解是,一個人的精力是一定的,如果無序性的精力增加,那麼有序性也就是你能夠使用的精力就會減少。那麼舍的意思就是,把那些會增加你無序性精力的事物或者想法舍掉,反過來,你的有序性或者説你能夠使用的精力就會增加,這就是得。

而舍的過程,其實就是我們製造負熵的過程。舍掉我們思想的包袱,讓思想恢復到有序的狀態。舍掉牽扯我們精力的東西,讓我們的精力更加集中到對我們來説更加必要的事情上。

第三,認識現狀

書中講到認識現狀的方法是把所有的東西都展示在眼前,居高臨下的俯視他們,掌握家裏物品的現狀。其實絕大多數人對自己生活的環境並沒有什麼概念。這裏包括物質環境也包含精神環境。我們總是對這些東西很遲鈍。

比如,你擁有什麼東西,放在了哪裏。你傷心的時候能找誰傾訴,你遇到麻煩了誰可以幫你。這些都是我們擁有的東西,但是我們並不熟悉。所以,我們需要一次從上到下的審視,審視我們擁有的東西,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

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瞭解環境,瞭解自己。知道什麼東西過剩,什麼東西不足,什麼東西沒有。而且,認識現狀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只有知道自己有什麼,才能決定我們能做什麼。就好比我要去爬喜馬拉雅山,我就要知道我有什麼裝備,我的體能怎麼樣,我的經濟狀況是否允許。盤點下來發現,我跟爬喜馬拉雅山還有很大的差距,我目前的狀況只能爬爬城市公園裏的小山丘。那麼,我和喜馬拉雅山差多少,我應該怎麼準備,這是認識現狀之後的工作了。

讓我想起我考研失利的時候,並沒有對自己好好的認識現狀,總認為是專業課出了問題。直到後來自我盤點才發現,專業課分數還行,其實是政治拖低了分數。後來,着重了政治的複習方面,果然提高了分數,成功上岸。

所以,不光在收拾整理上要認識現狀,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要認識現狀。把自己擁有的盤點一下,丟棄不用的,利用好自己有的,規劃好未來想有的,才能更好的面對生活。

《斷舍離》讀後感 篇十

今天開始讀《斷舍離》,印象最深的是:以當下作為時間軸。東西是否要留下,看對於當下的自己是否“需要、適合、舒服”。

有些東西是對過去的回憶。我見過有的人保留着很久以前的工資條;有的`人保留着出遊的機票和景點的門票;有的人保留着女友手織的毛衣。很多人認為這些東西帶有感情色彩,雖然現在幾乎不會再翻出來看,但是他們覺得到了老年後,可以曬着太陽翻翻這些東西,回憶那些美好的時光。

還有些東西是將來可能用到的。我見過有的人買了無數的抽紙,衞生間放不下,就堆在牀底下;有的人把買菜送的塑料袋塞在櫃子裏,即使和垃圾桶不配套也捨不得扔;有的人保留着好幾年都沒穿過的衣服,總覺得明年穿得着。他們需要自己的東西永遠處於充足的狀態。

其實,以過去和未來作為時間軸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真正美好的回憶始終留在你的內心深處,根本不需要外在的東西提醒,因為你從未曾忘記過它們。最好的時光就是當下。

認為東西將來有用捨不得扔,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種體現。與其整天擔憂未來,不如節省心力磨練自己的技能,我們要讓自己越來越好,做一個理性的樂觀派。

不要沉溺於過去,不要擔憂未來,永遠都要認真地篩選消費,判斷的標準就是對當下的自己是否“需要、適合、舒服”。

標籤: 讀後感 斷舍 多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gzj6n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