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高一的傅家雷書讀後感

高一的傅家雷書讀後感

高一的傅家雷書讀後感

這些家書並沒有華麗的辭藻或是絕妙的文筆。它們很樸素,不經脂粉釵環的粧扮,卻飽含着一種種鮮明而真實的情感,或是思念,或是悲傷。傅雷作為一位父親的複雜心理在寥寥數筆中浮現——他身為人父,需要在兒子面前樹立威嚴。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傅家雷書》讀後感,請您閲讀。

《傅家雷書》讀後感1

曾經,有這麼一個人。他文采出眾,滿腹經綸卻恰逢亂世;他精通英文,翻譯了眾多名著卻被貶為勢力;他愛子心切,望子成龍卻因方法不當而被認為是苛求。

他,就是傅雷。

輕輕地翻開那本米白色封面的《傅雷家書》,心被那樸實無華但語重心長的文字慢慢的濡濕了。不浮誇,不華麗,不激揚,不澎湃,卻以平淡的,寧靜的,温柔的敍事般的姿態撞擊着我的靈魂。孩子在自己左右的時候,他對他們極為嚴厲甚至可以説是苛刻。當他們遠離自己時,他卻以一番柔情,用紙筆向他們傾訴自己的關心、思念、懺悔和濃得化不開的愛。有些人,不善於將自己的感情準確的表達出來,他們拼命壓制着,而當忍受到極點時,卻會以偏激的形式爆發出來。傅雷就是這類人。他那嚴厲得近乎不近人情的家教方式令傅聰和傅敏受盡了折磨。他逼着傅聰滿世界的闖蕩,毫不留情地打碎傅敏的音樂夢想。兄弟倆滿腔的不願,但是他們還是照着父親的話做了,因為他們相信他的遠見。結果,傅聰成了世界聞名的音樂家,傅敏則作為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教師留在人們心間。

期間,傅雷因不堪凌辱,自殺身亡。而他與傅敏的大部分書信也因各種原因而被燒燬,只留下三封,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傅雷家書》大多是他寄給傅聰的信件。後來,傅敏重新將書信編纂起來,出版成冊,其間經歷了多少挫折與磨難,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手中這不重的一冊家書,卻凝聚了傅雷對兒子們千萬擔的愛以及兄弟倆對父親的感恩。傅聰的勤奮努力譽滿全球是對父親的感恩,傅敏的孜孜不倦恪守崗位是對父親的感恩。

不知在哪裏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在親情世界裏,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都是父母的手指頭,忽視了哪一處,父母都會感到疼的。而那疼,正是最親最愛的骨肉之情。而父母是我們生命的一大部分,沒有他們,生命就不完美。”通常,我們感恩老師,因為他們對我們的諄諄教導使我們受益匪淺;我們感恩朋友,因為他們對我們的支持鼓勵使我們堅強成長。而最應該感恩的卻是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一直都在我們左右的,給了我們生命並給我了我們無私關懷與呵護的父母。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這是某次老爸跟我聊天時寫在紙上的話。當時爺爺剛去世不久。爺爺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和奶奶辛辛苦苦供老爸上學,老爸也爭氣,縣裏只考了兩個大學生,老爸在其中。後來因為在城裏工作,回家的次數便很少,有時我們一年才回去一次。我上八年級的時候,爺爺患了癌症,老爸便將爺爺轉到了縣裏最好的醫院,特地託了在縣醫院當醫生的同學多關照關照爺爺,自己則三天兩頭往家裏跑。到了後期,便請了長假回老家專門照顧爺爺。但是,爺爺還是走了。爺爺去世後的那段時間,老爸很沉默。他自責自己不夠孝順,爺爺在的時候陪他不夠多。其實,老爸做的已經夠多了,但是有些事情,除非遺忘,否則永遠也不會釋懷。現在,老爸經常回家看奶奶,因為怕她孤獨,又怕自己再一次後悔。

再想想我自己,長這麼大似乎還沒有跟老爸或老媽説過一句“謝謝你”或“我愛你”之類的話。每次總是因為莫名的不好意思,剛到嘴邊的話又被生生嚥了下去,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其實不説也沒關係吧”的想法。我總認為他們陪伴我的時間還很長,他們還將在我的左右,而轉眼,我已經十七歲。十七歲,懂事了,也明白了,感恩,就要趁他們還陪伴着我們,還在我們左右的時候。就像《傅雷家書》中的一句話:“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偶爾流露一下不是可恥的事。”一杯温暖的茶,一句關切的話,都會使父母倍感欣慰。有些情感,他們都明白,但是如果我們用行動表達出來了,會獲得不一樣的效果。

感恩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則芬芳的誓言:是一種幸福,更是一個永恆的支點。活在世上,我們應該學會感恩,學會了感恩,才會體會到幸福與快樂。

感恩,宏大的話題,卻只要一些小小的行動來實踐。感恩父母吧,在感恩中成長吧,趁他們還在我們左右的時候。

我希望,你們能永遠陪在我左右。

永遠。

《傅家雷書》讀後感2

眾所周知,《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了父愛的教育範本。所以在假期裏,我認真的拜讀了這本書,真的被這186篇感人肺腑的書信所打動!

有很多人説傅雷是一個很嚴格的父親,確實,在他和傅聰兩年間的書信來往中,不難看出這一點。他對兒子有着不容置喙的愛,但在書信來往中,他始終把對傅聰的道德和藝術的指導放在了第一位,而把舔犢之情放在了第二位!

傅雷説,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多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兩人書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就出自於《傅雷家書》,從這句話可以清楚地看出,傅雷和天下所有的父母親一樣,深愛着自己的孩子,當孩子遠在海外,心都被牽絆着。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音色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誇獎你幾句才好。”這樣的一句話,展現了傅雷對兒子傅聰的教育方法,他不會像一些父母那樣只是批評,而是會給予適時的鼓勵,給孩子自信以及指明奮鬥的方向!

“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正常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則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後,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這些話則充分體現出了傅雷對兒子嚴厲的一面,他希望他能夠成長起來,學會面對,學會處理問題,這是他教育方式中很有特色的一點!

《傅雷家書》記錄着傅家父子兩人兩年間的交流。仔細閲讀這本書,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親情世界,理解不懂得的人情世態!

《傅家雷書》讀後感3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傅家雷書》讀後感4

2020年八月五日、六日至七日晚一九五四年傅聰赴波蘭學習鋼琴,出國後他與老爸傅雷就有過許多通信。一個文學藝術翻譯家竟有淵博的知識和深厚的造詣,還有出國留學的經歷,憑這些,傅雷萬里之外殷切地注視着聰的每一次心臟的律動,設身處地預想着聰在要走去的道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景,設計着如何對待。

傅雷家書共收錄五四至六六年間傅雷寄傅聰的一百二十五封、寄傅敏的兩封附其妻朱梅馥寄傅聰的一封信。兒子出國後不久,傅雷陷入了沉思,便回憶起小時侯對傅聰十分嚴格的施教,的確是太狠了,他後悔“可憐過了四十五歲,父性才真正覺醒”,“而正在愛的最深切的關頭,偏偏來了別離”。信中傅雷向兒子道歉:“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再嚴格的管教也無須跪着磕頭似地道歉,教育應該,總的就是與兒子別離後的思念。歸根結底還是老爸對兒子的愛。看了這三封信想必兒子更激起了對過去的惡魔如今的天使的他的複雜的感情,有恨卻早已被愛所掩蓋。從此就一定會刻苦學琴,別辜負了父母的愛和自己的夢。到波蘭後,兒子勤奮練琴,水平有大幅地提高。各地的樂團和交響樂隊紛紛邀請他參加音樂會。兒子的演奏,老爸聆聽得透徹又全面,全面又真實。每次聽完兒子的演奏,千言萬語就全湧到了筆上。先是傅聰市三的告別會,他評價説:“效果甚好,就是低音部分模糊得很;琴聲太揚,象我第一天晚上到小禮堂空屋子裏去聽的情形”。後是傅聰當年八月的音樂會,他推測説:“主要是先沒試琴,一上去聽見‘tone’大,已自嚇了一跳,‘touch’不平均,又嚇了一跳,‘pedal’不好,再嚇了一跳。這三個刺激是你二十日上台緊張的最大原因。”傅雷不僅清楚地聽準琴聲,而且還明確地摸透心理。對兒子的成功缺誤盡不含糊不含雜地指在信中。

分析這麼認真,不像是有空塞耳機興口的一翻感憾,總的就是對兒子成才的信賴。歸根結底還是老爸對兒子的愛。看了這五封信想必兒子更激起了對藝術的熱衷情,執著地追隨美。最後次年二月的大賽,傅聰彈了個好的名次。藝術外,傅雷信中還談及文學、禮儀、人生觀等各方面。文學上,他寫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象琵琶的聲音極切;而‘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幾句,等於一個長的pause。‘銀瓶......水漿迸’兩句,,又是突然的attack,聲勢雄壯”;禮儀上,他寫道:“對客氣的人,或是師長,或是老年人,説話時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使這種規矩成了習慣,一輩子都有好處”,道理上,他也寫道:“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談文學,能看穿詩韻和琴的聯繫;説禮儀,能教好基本的規矩;論道理,能説出起伏的實質,講什麼傅雷都最透最明。雖是遠得很,教育始終不改變。

傅雷不愧是當棒了老爸的!這本書通翻最大地覺得父愛給予的幫助和教育,其次才是話題內容。就傅聰言,正因為傅雷長期不略地寫信,努力成了這個更有道德有水平的藝術家;就個人而言,我也多同感,常更老爸談談又長知識長道德,真的不錯。傅雷家書是父子愛的結晶,是不作廣告的教育寶典。確實精彩!

《傅家雷書》讀後感5

這個暑假我讀了《傅雷家書》一書,令我收穫極大。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讀物,是教育子女的經典名書,是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著。他們嘔心瀝血的培養兩個孩子,教育他們先成人、後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我認為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及榜樣

我認為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而奉獻那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充實。我現在已經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標,雖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們朝着目標努力就會有所收穫。

傅雷説: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帶來回報,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們心靈更加充實。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自己認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滿足。

我認為只有在互相鼓勵和互相支持下,有着最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傅雷説他和他的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係啊,我覺得讀《傅雷家書》真的可以豐富人的內心,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都會給我們心靈的薰陶。我們在那裏面吸收的養分會讓我們茁壯成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

《傅雷家書》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説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為《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充分體現了作為爸爸對兒子的心意。寫在紙上的都是些家常話,,心裏怎麼想的,筆下就怎麼寫,用不着擔心讀者。正因為這樣,感情才那樣的純真摯樸,沒有半點虛偽《傅雷家書》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傅雷家庭的範圍。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子女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眾多的中國,能夠達到此種地步的,能有幾人,因為這需要充足的條件,父親要博學多才,兒子要知書達理,而父子之間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讀書,讀好書,《傅雷家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是一本充滿父子之情的好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jl8ym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