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中學生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中學生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中學生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那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用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中學生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請您閲讀。

中學生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1

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時候;當人們為申奧成功歡歡鼓舞的時候;我們不會忘記,在中國的近代,有一個百年的惡夢,那是一段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歷史,也是中華兒女奮力抗爭的歷史。就在前幾天,我學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使我更加深入的瞭解了中國在過去所受到的屈辱!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那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用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而且,他們為了銷燬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這段屈辱的歷史被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底。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這一篇課文,我非常地憤怒。閉上雙眼,我彷彿看到了:一八六零年十月十九日上空的最後一縷虛無縹緲的清煙,在向上天質問:“圓明園有何過錯?可惡的英法聯軍為什麼要把它燒燬?”是啊,英法聯軍為什麼要把這座讓人流連忘返的園林洗劫燒燬?清政府為什麼不去抵抗外來入侵、讓別人在我們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太多的為什麼,讓我心中的那一潭靜水,像被小孩丟進了一塊石頭,久久不能平靜。

哎,圓明園,你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歲月,方能得到那無與倫比的輝煌,卻在幾天之內毀於一旦,失去了昔日的光輝與繁華,失去了以往的耀眼與奪目。我只得仰天長歎,歎息清政府之,,歎息英法聯軍之野心,歎息你那美好的過去。

今天,我們可以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學習;我們可以盡情在開滿鮮花的公園裏遊戲;我們可以在家中享受一切美好的待遇。但無論生活怎樣好,我們還是應該刻苦讀書,掌握科學知識,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讓歷史不在重演!請同學們永遠記住: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中學生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2

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法國人和英國人真是讓我氣憤。

當我讀到第三段至第四段時,我知道了圓明園收藏着珍貴的歷史文物,還有唐、宋、元、明、清歷代名人的名畫,圓明園又是當時的博物館、藝術館。可是我讀到第五段時,就更讓我氣憤不已。因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燬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好的圓明園就這樣被他們無情地毀掉,這正體現了帝國主義者的強盜罪行。

讀了這篇課文,我很受教育和啟發,決心好好學習,長大後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盛。讀完《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的氣憤與惋惜。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更加體現出了作者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與對侵略者的痛恨。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才知道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三園組成的,並始建於1709年,這項偉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時間才修建成的,園內有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和民族建築,此外還有西洋建築。可是,1860年,可惡的英法聯軍卻把圓明園給一搶而空,他們兩個強盜不僅這樣,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竟然放了大夥把圓明園燒掉。如今,我們看到的不是圓明園昔日的街道,昔日的名勝古蹟,昔日的園林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而且一堆廢墟。

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人民的一大羞辱,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大損失。這一幫強盜,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真是令人氣憤!

今天,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不要忘記國恥,要接受教訓,邁開堅定而沉着的步伐,向光輝的未來前進!

中學生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3

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後覺得當時的清政府是多麼軟弱無能啊呀!

圓明園是我國古代的皇家園林,更是世界上一擁有園林藝術的文化瑰寶,這一園林建築的時間就用了一百五十多年才修建而成但在1860年被兩強盜法蘭西和英吉利洗劫一空,更可惡的是他們為了銷燬罪證,擺脱罪名竟用大火連燒三天三夜,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但他們可想而知,他們不僅燒了園林藝術,更讓我們中國古代人的那一百五十多年的辛勞和智慧結晶毀在了不到一個星期的日子裏,倆強盜這一舉動深深的刺痛了我們中國人民的心。

這倆個可惡的強盜讓我們只能想象到那個昔日輝煌的圓明園,而看到的只是幾根殘柱了。那圓明園裏不但有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還有唐、宋、元、明、清的歷代名人的各種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在建築藝術上圓明園還形成了一種中西壁的獨特風格,長春圓的北端原建有一組園林式的歐洲式宮範,其中有座“西洋樓”。由意大利傳教士,畫家郎世寧等外國專家設計同時採用了中國傳統的迭石技術和磚雕工藝,所以它被西方譽為“萬園之園”可在大火的無情吞愕下不到一週的時間裏就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這些昔日的輝煌只不過是我們想象到的罷了,因為在現實中只剰下幾根孤零零的殘柱,這倆個強盜的所作所為被清政府看在眼裏。痛在心中,便由於當時的中國軟弱無能吸有憤怒在心裏。

1894年,日本侵略朝鮮,並向中國引發了“中日甲午戰爭”由於清政府,無能,遭到失敗,於1895年被迫割讓給了日本,被日本侵佔統治了整整五十年!這對我們中國來説是多麼大的恥辱啊!

而如今,看到的圓明園是殘柱,想到的圓明園是昔日輝煌,這讓我們感到無比的憤怒與恥辱。所以為了不讓這百年恥辱再次發生,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振興中華。

中學生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4

到現在,我們學過了許多課文,其中《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常常勾起了我的深思,催我奮進。

至今,我仍想到圓明園的廢墟去,面對那些已被齊腰深的野草埋沒的殘垣斷壁,我彷彿聽見這些石頭在向我們講訴它們舊日的風光和圓明園那悲壯的歷史。

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祖國文化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曾經是一座皇家林園,被譽為“萬園之園”。可是,在一八六零年十月六日,這些野蠻而貪婪的侵略者闖入圓銘園,把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為了銷燬罪證,十月十八日和十九日在園內放火,這連燒三天的大火就這樣把圓明園的珍藏化成了灰燼。

這些可恨的豺狼激怒了我心中的熊熊燃燒的火,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做?難道你們沒有思想嗎?你們這些豬狗不如的豺狼,我告訴你,我們並不弱小,瞧好了,我們中國的神舟五號順利地升上宇宙,現在還有更先進的神舟六號呢!這些工作人員努力地奮鬥,努力地研究宇宙的奧祕。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發達。你們這禽獸不如的侵略者殺害可無數的無辜百姓,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今天,在這藍藍的天空下,在這灑滿熱血的黃土地上,那些殘留的是柱好像在提醒炎黃子孫:“落後就要捱打!”

中學生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5

圓明園是我國清朝時期屈指一數的皇家御園。歷經五個朝代的擴建,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計其數。院內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價值連城……其風景猶如仙境,如詩如畫。

可惜好景不長,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把對他們有用的東西統統掠走,沒用的東西則付之於炬。慈禧聞聲後出逃。雖然我們人多勢眾,但沒有先進武器;只好眼睜睜的各種奇珍異寶被侵略者運走。

歹毒的侵略者將圓明園洗劫一空後,為了銷燬證據,命令了3000多名士兵放火燒燬。大火整整燒了3天3夜,在火中,我們彷彿看見了圓明園在痛苦的呻吟:“救救我吧,我快要被燒焦了!”

圓明園見證了一個帝國的輝煌與衰敗,同時也記錄着一個民族的輝煌與恥辱。雖然有着一羣假借“文明人”稱號的強盜用野蠻的大火燒盡了一座舉世無雙的世界文化、建築的瑰寶。但是燒不盡一個民族對它的思念,因為它承載着一個民族的榮辱與文化的血脈。

現在的圓明園只剩下一些“西洋樓”的殘骸。我們感到無比的痛恨與惋惜。

中學生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6

那場大火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疤……

建於康熙46年的圓明園佔地約16萬平方米,擴建後全園佔地5200餘畝,有100多處景物與1000多個殿堂,有些景點是仿照各地名勝以1:1的比例精心建造的,還有許多奇珍異寶,琳琅滿目、精緻美觀。

我無時無刻都能想象出漫步在圓明園內,那種彷彿置身天南海北,人間仙境的感覺,如果我早出生二百年,是絕對要去這當時中華民族藝術美學結晶的皇家園林,遊覽一番的。

當英法聯軍粗暴的闖進中國領土的那一刻,誰也沒有想到,如此美輪美奐、富麗堂皇、舉世聞名的圓明園,竟會遭受法國、英國等強盜們的暴力焚燬。

1860年10月是一個充滿着殺傷、掠奪、暴力的月份,正因為當時中國的武器落後,才讓這些無惡不做的侵略者有機可乘,將上萬件的寶物掠走,把獨具匠心的園林景觀,毀於一場熊熊燃燒了3天的大火裏。這讓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話“落後就要捱打!”

圓明園昔日的風光早已不在,那一件件流落異國他鄉的珍寶,只有回到它們的家鄉,才能才能找到自己天生的位置。

圓明園文物是中國康熙時期文化藝術頂峯的象徵,它們共同的名字是圓明園,圓明園不屬於法國、英國、德國、日本,而屬於中國。無論身份貴賤,即便是身份處於社會低層的中國農民,也有權利去阻攔野蠻土匪們破壞的步伐。

圓明園的焚燬警示着每一箇中國人:一個民族只有強大起來才能立於世界民族之上,一個國家只有對外開放積極進取才能不斷進步,不被鄰國欺負。我們要不忘國恥,為中華而發奮圖強,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樑,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klq7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