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項鍊》讀後感500字(精選多篇)

《項鍊》讀後感500字(精選多篇)

第一篇:《項鍊》讀後感500字

《項鍊》讀後感500字(精選多篇)

項鍊讀後感

這一篇莫泊桑的代表作讀了有一段時間了,每一次讀都會下意識地跳過馬蒂爾德夫人為償還債務而辛勤工作的部分,因為不忍心。

在課堂上,老師也帶領我們分析了時代背景和莫泊桑慣用的寫作手法,幫助我們進一步瞭解文章中的人物。我們所認為的馬蒂爾德夫人的虛榮、不滿足、拜金,最終被莫泊桑用一個簡單又複雜的詞語詮釋:人性。

細想,哪個女人不虛榮?抑或哪個人不虛榮?答案很肯定,這是最典型的人性。馬蒂爾德夫人在無奈於貧窮的現實的同時,也用自己的想象來填補自己的虛榮心。文中描寫的她的想象與現實的差距是那樣大,又是為了體現她不應該身處於這貧窮之中,還是説她只是在做白日夢?她所向往的在我們看來是那樣好笑,但哪個女人心裏又沒有這樣一份幻想呢?或者説那樣的紙醉金迷,卻恰恰是當時社會的現狀。

當老師問我們:如果你是一個男人,你願意娶馬蒂爾德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我是那樣一個男人,一個小小的公務員,為每天能喝到肉湯而滿足,本應娶到的應該是一個市井潑婦,或是粗鄙村婦,但馬蒂爾德漂亮又自有一番風情,在用女人本身的容貌來劃分女人的那個時代的歐洲,是十分難得的。

第二篇:項鍊讀後感500字

項鍊讀後感

這篇短篇小説我在七年級就讀過了。我不曾喜歡過其中的女主公瑪蒂爾德。她美麗的容貌落入貧窮的家庭,她認為上天不公,而我卻認為她擁有一個愛她的丈夫才是她最大的資本。她追求奢華,追求被萬人追捧的感覺,追求一切物質上的享受。我覺得她不懂得珍惜,只會向丈夫抱怨,忽視了丈夫的壓力與感受,所以我對她也沒有任何好感。

終於,那串“價值連城‘的項鍊丟了!這時我的心情是複雜的,既認為這是對她的報應,另一方面,又為那貧困的家庭如何賠償驚人的數目而擔心。

當然,後面我的看法有所改變。瑪蒂爾德雖然虛榮好面子,但只是一種愛美的天性。十年的還債生活,流逝的光陰慢慢撫平了她浮躁的心,她失去了亮麗的容顏,失去了一切。這時的她雖然樸素地沒有一點光彩,但是我覺得她很有擔當,是自己做錯的事就勇敢面對,負責到底,努力彌補,而不是怨天尤人。這是那個有擔當的她,也許更加“光彩照人”吧!

作為莫泊桑的短篇小説,結局當然是極具戲劇性的。雖然我有為女主公抱怨過,但更多的是感謝這次事件,讓她明白年輕、容貌不是資本。對生活的態度和珍惜所擁有的心勝過任何一串“價值連城“的項鍊!

第三篇:項鍊讀後感600字

篇一:項鍊讀後感600字

讀完《項鍊》後,實在不禁慨歎,人生實在是變化多端,令人意想不到啊!

小説家莫泊桑筆下的《項鍊》描述了一個經常哀歎生活困苦的漂亮女子瑪蒂爾德為了和丈夫一起參加一個舞會,向朋友佛來思節太太借了一條鑽石項鍊,並贏得在場眾多男賓的青睞。但是舞會過後卻發現項鍊遺失了,他們不得不買回一條新的項鍊給佛來思節太太。為了付這筆債,夫婦倆一起辛勤工作了長達十年的時間。一次偶然中,卻從佛來思節太太的口中得知這讓他們勞碌半生的項鍊居然是假的!

讀完這故事後,大家或許會認為這一切惡果都是因為瑪蒂爾德的愛慕虛榮所造成的,因此,她一點也不值得可憐,甚至會在笑聲中帶有一絲的嘲諷。最初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靜下心來,腦子裏慢慢的便飄出一個疑問: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一個原本嬌弱纖細的女子堅持了長達十年的工作,直到完全還清債務呢?想到這兒,心中不禁為瑪蒂爾德感到自豪。原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每天洗杯洗碗,搬運垃圾下樓,罐子鍋子的油垢底子上把她十隻玫瑰色的手指頭都磨壞了。就這樣一天一天地熬着,原來温柔的她變得像平民婦人一般。

這時,我的腦海中浮現瑪蒂爾德十年後向朋友坦白説出項鍊是另外一條時,她臉上那既有點自負,又天真快樂的神氣微笑,或許這就是世上最美麗的微笑了,儘管瑪蒂爾德的外貌是個衰老的貧困婦人,但這時候的她卻擁有一顆自尊高貴的心靈。在美麗與人格的天平上,她沒有絲毫猶豫,決然説:“要還!”我為這時候新生的瑪蒂爾德感到無比自豪。

這個故事讓我清楚的看清了法國當時人們的極度虛榮以及拜金主義的瘋狂橫行,的確,在這樣一個灰霧瀰漫的社會裏,要保存一個純真善良,自尊自愛的心實在不容易。瑪蒂爾德的一生是不幸的,她日日夜夜思戀的榮華富貴始終沒有走進她半步,但是同時她也是幸運的人,殘酷的現實終究讓她清醒了,人生裏不再只有哀歎與落寞。

其實撥開了終日幻想的雲霧,我們會認識到生活中無論變化再大,困難再多,走向成功的路也只有一條,就是腳踏實地,全力以赴。

篇二:項鍊讀後感600字

《項鍊》是莫泊桑的優秀短篇小説。媽媽從圖書館借來一本莫泊桑的小説集,把這篇文章推薦給我。它描寫了女主人公迷戀虛榮浮華,為圖一時出風頭,而丟失了借來的項鍊。一家人只好省吃儉用,東借西貸,好不容易湊足三萬六千法郎買了一條相同的項鍊賠給人家。為償還這筆債務,他們夫妻倆賠上了十年的心酸。而更令他們驚訝的是,那條丟失的項鍊只不過是價值幾百法郎的人造品!

我覺得這篇小説中的女主人公——羅瓦塞爾太太在很多地方做得不對。她的缺點是愛慕虛榮,老是把面子擺在第一位。她自己家庭情況不富裕,卻又太愛面子,只好向朋友借了一條項鍊在晚會的時候戴。而且,她很不謹慎,明明知道這是向別人借的項鍊,戴的時候要格外小心,以防丟失,卻根本沒有注意,太得意忘形,以至於不知道把項鍊丟到哪裏去了,找都找不回來。這樣,吃虧的還是自己。在舞會的尾聲,關心她的丈夫給她披了一件外套,她卻嫌那件外套太普通,怕被其他人看見,就慌慌張張地跑下樓,丈夫本想給她叫馬車,她也不聽。如果她不這樣的話,項鍊還有可能不會丟。

不過,她還是有一些優點的。如果是一般人丟了向別人借的項鍊,如果沒有足夠的錢來買一條一模一樣的償還,可能會投機取巧,隨便買一條贋品或者相似的應付了事。而羅瓦塞爾太太則非常誠實、守信用,並沒有想要投機取巧,而是為了償還朋友的項鍊而苦苦籌了十年的錢。

這篇小説告訴了我們:不要愛慕虛榮浮華,權貴什麼的都是“浮雲”。愛慕虛榮,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篇四:項鍊讀後感600字

讀完《項鍊》的我們總結瑪蒂爾德的性格的第一反應基本上可以用四個字總結:愛慕虛榮。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説過:“虛榮心很難説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確實,在我看來,虛榮心是萬惡之源。瑪蒂爾德不滿現實的生活,夢想像上流社會的貴婦人那樣過高貴、風雅的生活。她的確虛榮,但是,誰又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呢,誰又能忍受貧窮與飢餓呢。在這個金屬時代,人們瘋狂的追求着名與利,有多少人會曾在自己心房裏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港灣,可以偶爾的放逐與依靠呢。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個瑪蒂爾德,只是分量有所不同而已。

中國人歷來講究中庸之道。人無完人,完美絕對是件及其不靠譜的事情,一旦追求完美必定害人害己。因此我想,我們不能用如此苛刻的眼光去對待瑪蒂爾德。她的另一面只要稍稍用心,就能發掘出來。瑪蒂爾德在丟失項鍊之後,沒有逃避,沒有遠走高飛。她沒有低下自己高昂的頭顱和自尊,她靠自己的雙手依舊勇敢的走下去。突然間想起另外一位女子,《亂世佳人》中的郝思嘉,一個敢愛敢恨且具有極強責任感的女人。她曾經也虛榮與貪婪過,但又何妨。當她對着傷痕累累的泰勒莊園時,她可以豪邁的對着天空堅定的喊出明天又是新的開始。她所遭受的一切似乎是報應,可是在成長的路上誰不會碰到荊棘。我想每個人都會經歷些挫折吧,每個人都是在挫折中成長起來的吧。而且我覺得每個在我們看來完美的人都是從一隻醜陋的毛毛蟲破繭而出的蝴蝶,他們也會曾遭人鄙視和唾棄過。

再回到《項鍊》,曾經高中學完這篇課文時,老師讓我們敍寫結尾。我當時想了3個可能,一個是她無法接受這一切,香消玉殞或者變瘋子,但是似乎不太符合瑪蒂爾德的性格,所以我認為不恰。二是重得項鍊,變成了十足的貴婦,過起了貴婦的生活,卻總想起十年間奮鬥的日子,感歎現在日子的空虛與無聊。三是感悟了生活的真諦,繼續實實在在的日子,我想這個最好的結局,也確實很難多同學都跟我想法如出一轍,看來人們都喜歡大團圓的結局。

《項鍊》反映的是當時法國社會瘋狂的崇拜金錢的時代。而現在的中國,也正處於這樣一個鋼筋水泥的時代,主流也許就是拜金主義,那些大肆嚷着寧願坐在寶馬裏哭的女生,這不就是現實的瑪蒂爾德麼。如果是這樣,那人生絕對是空洞無物。那麼,請為自己建造一座精神花園,一個使得自己的靈魂可以小憩的地方,否則過於極致則必將毀滅。

篇五:項鍊讀後感600字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束縛他們的,是對物質生活的苛求,“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束縛他們的,是一顆自私而又冷漠的心……生活中,人們不止盡的慾望,成為束縛他們的枷鎖,正如莫泊桑的《項鍊》裏,那位愛慕虛榮的女主人公瑪蒂爾德,為了能在人前“出風頭”,她耗費了自己寶貴的青春,然而十年還債的艱苦生活,並沒有抹去她的虛榮,她害怕丟臉。於是為一掛假項鍊付出了無數的血汗,最終使自己容顏早衰,青春不再。

愛慕虛榮使她受到了生活的重創,虛榮卻成了她生命裏一串無形的鎖鏈,使她在生活裏磕磕碰碰,釀成一段可憐而又可悲的人生。

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瑪蒂爾德的影子,有些被稱為“問題少年”的學生,他們之所以成為“問題”,其實也乏是虛榮,狹隘的心胸在做怪。由於成績不佳,他們覺得自己無足輕重,甚至被人忽略。於是,在學習上不能成優,他們便在生活上“求異”,他們的種種錯誤也許只是吸引別人眼球的手段。面對已成定局的校紀校規,他們一犯再犯。如果説是出自自身的調皮和一顆不願被束縛的心,倒也罷了,然而,仔細想想,如果他們是為了引人注意,那麼,付出的代價也似乎太大了,瑪蒂爾德的十年艱苦生活,奪取了她引以為傲的容顏和一去不復返的青春;那麼這些“問題少年”為滿足虛榮所犯下的一切錯誤,不也將奪去他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求學機會嗎?當他們決定要“大幹一番”的時候,又有多少籌碼供他在生活的天平上衡量自己的價值?倘若無一技之長,又有多少明天可以期待?

生活中,(請您支持)種種慾望會成為一串串無形的鎖鏈,鎖住了早已疲憊的心,讓生活偏離原來的軌道,慾望的天平也許永遠不會平衡,當一個不合理的慾望產生並形成巨大的枷鎖時,生活的一切就都朝慾望傾斜,最終,也讓生命裏最美好的事物悄然而去。

所以,我們應該摒棄這些無形的枷鎖,“帶着鐐銬舞蹈”實在太辛苦,讓我們輕裝上陣,舞出生命的輝煌!

第四篇:《項鍊》讀後感600字

《項鍊》讀後感600字

姓名:張倩 學號:1302401038

班級:中文系13級漢一班

《項鍊》主要講訴的是女主人公瑪蒂爾德因虛榮而受到的懲罰,但這更反映了法國資本主義社會處於穩定發展時期時整個社會的奢華淫靡,追求虛榮的不良社會風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酷無情,法國社會就像一個身上長滿膿瘡的病人。

作為女主人公的瑪蒂爾德容貌姣好,身段窈窕,可她沒有漂亮的衣裝,沒有珠寶首飾,總之什麼也沒有。而她呢,愛的卻偏偏是這些;她覺得自己生來就是享受這些東西的。她最希望的就是討男子們的喜歡,惹女人們的羨慕,風流動人,到處受歡迎。

終於機會來了。他的丈夫接到了教育局長的舞會邀請信,邀請信為夫婦倆打開了希望的大門,但是沒有舞衣和首飾使他們陷入困頓。最終借來的項鍊,買來的舞衣讓他們一時風光,眼看就要踏上成功之路,不料樂極生悲,丟失項鍊,毀掉了她的希望和青春。

試想一下,如果不是自己的拜金主義、愛慕虛榮會有如此結局嗎?雖然只嫁給了一個教育部的小科員,可夫婦二人並不要為生活擔憂,他們有替自己料理家務的女僕,可是一條假的項鍊打破了一切的平靜。因為丟失了向朋友借來的項鍊,她必須陪上一條一模一樣的。辭掉了女僕她和丈夫都在不停的做兼職,長時間的勞動使她丟失了美貌與青春。她再也不像當年一樣美麗動人,從朋友口中得知真相的她有的只是數不盡的後悔。

為了一時的虛榮而賠上自己的一生,不管是在當時的法國還是在今天的中國都是不值得的。每一個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但這種美好的生活需要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味的幻想只會讓自己止步不前。愚昧的拜金主義、愛慕虛榮更會讓人迷茫,丟失已有的幸福。

第五篇:項鍊讀後感1000字

篇一:項鍊讀後感1000字

大家都認為《項鍊》的結尾的出乎意料使之成為了一篇極其出色的小説。

我的意見有所不同:《項鍊》的結尾並不出乎意料,但也一樣具有很大的意義。

從模式上來説,《項鍊》的結局似乎是出乎意料的,然而在當今讀者面前,這可能不過是雕蟲小技。從前的人與現在的人大有不同:從前的人的生活經歷中沒有太多令他們驚訝的事情,所以在平淡的大氛圍中,稍微改變行文思路,就能使同時代的人對其文章之變化深感出乎意料;現在的人生活在日新月異的世界中,每天都有新事物誕生,不時就有新的科幻題材上演,現在的人都經過了“千錘百煉”,尤其是年輕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極快,想事情不再像從前的人那樣循規蹈矩,把一些路按照原來的辦法去走,而是在行走同時對整條道路與周圍道路的潛在關係進行深入思考,常常能判斷出路到底通向何方,且能夠發現許多以前的人所不能發現的地方。以前的人看《項鍊》,讚歎其結局出乎意料是非常正常的,而現在的人再看《項鍊》就可能在中途就有對於結局的正確預感了,自然不會在看到結局的時候再現出十分驚訝的神情了。

從作者的意圖上來説,《項鍊》的結局的確有出人意料之意。寫文章自然是有目的的,第一層一定是希望通過文章可以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意思,第二層可能是為了金錢或者名譽等等,無論如何,作家必定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人們廣泛地接受,所以有必要在寫作手法與內容構思上下不小的工夫。任何一個已經獲得榮耀的人都不希望自己親手給自己抹黑,莫泊桑自然不例外,莫泊桑在寫《項鍊》時已然聞名遐邇,所以絕不可能草草地寫作,以此僅僅維繫自身生活,他必定是希望在表達自身想法的同時提高自身文壇的。就這一層而言,他一定要使他自己的文章有異於他人作品之處,所以在一番構思後,巧妙地設下了這樣一個“機關”,令當時的讀者甚至作家們不禁稱絕讚歎。

由以上兩點我推出的結論是:當時一定有人也看出了莫泊桑的意圖,於是順水推舟,昇華了這篇文章的成功。

再由歷史背景來分析,即使沒有這個巧妙結局,這篇文章在那個社會背景下也是具有意義的。法國自古就有嚴重的等級制度關係,在人民擊敗路易十六、建立共和國以後,又曾有過路易十八的復辟,而且後來又進入了財產極度集中的資本主義社會,可見階級鬥爭之激烈,從第三等級與特權等級的對抗到偉大的第一次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的六月起義被鎮壓,長久都未能分出勝負。莫泊桑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而貴族們的光輝在十九世紀中葉已然被資本主義者所遠遠蓋過,更何況是沒落了的呢?自然,莫泊桑更偏向於代表着無產階級的思想。在《項鍊》一文中,有許多處都寫到了有錢人過着高等生活的奢侈也寫到了無產者的誠實守信與對幸福生活的渴望,這無疑是在頌揚和同情那些無產階級的人們。所以,就這點而言,莫泊桑寫作的根本目的已經達到了。

可見莫泊桑設立這樣一個“小機關”的確有意讓讀者們感到驚訝,但這不是他的終極目的。

然而今天,當我們説起莫泊桑的《項鍊》時,幾乎無一例外地會去稱讚其結局的出人意料、稱讚作者的構思巧妙,卻並不重視《項鍊》所表達的作者的對像主人公那樣誠實守信的讚美與對他們貪慕虛榮的憐憫,這實在值得我們去思考。

篇二:項鍊讀後感1000字

沒有人能強行壓制一個人對美,對富貴,對安逸生活的本能追求,對瑪蒂爾德也是一樣。她美麗動人,本不應該是城市平民的一員,但卻受命運的捉弄降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裏,在幻想有一個有錢的公子愛她,娶她的夢破滅後,她又嫁給一個同等地位的小職員,象其他中產階級婦女一樣,經營起了自己的的家庭。

但當我讀完“失項鍊”部分,我不禁想:“為會麼她會選擇償還這條路。其實她可以逃走或賴帳,遠走高飛,不了了之。或者向朋友説明”真相“。但她都沒有這樣做,可見其自尊一面。”或者還可以在夜會街頭用美貌吸引男人們的注意,很輕而易舉還掉債務“。在當時法國確實有不少的女子願意出賣人格,犧牲尊嚴而享受高物質消費。但她還是沒有這樣做。路瓦栽”決然“説:”要還!“,他們沒有一絲的猶豫,他們悄然堅決地選擇一條滿布荊棘的人生之路一起脣齒相依地走過風,走過雨,走過昨天,走過今天,走過明天。瑪蒂爾德洗衣服,幹雜活,爭價錢,受嘲罵,一個銅子一個銅子節省,原先高貴美麗的她變成胡亂的挽着頭髮,歪着繫着裙子,露着一雙通紅的雙手的粗俗婦人。她變了,十分貧困生活的磨擦,不僅改變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她的精神。艱辛的勞動、生活,把她的不切實際的幻想從雲端拉回切切實實的地面,現在出現的是一個新生的瑪蒂爾德。這時我不禁地為瑪蒂爾德喝彩。

項鍊丟失後,青春美貌和人格尊嚴這兩個法碼擺在人生的天平上,逼她作出選擇。她決定放棄青春,選擇尊嚴。人生最重要的時刻説是懂得放棄,放棄也是一種美。那麼對她來説那極細小的一件事是”敗壞“她,還是成全她呢?最初瑪蒂爾德被強烈的可怕的虛榮心所俘虜,後來,她義無反顧地作出令人驚訝的決定。最後,當她再遇自己依然年輕美貌的朋友,當她得知假項鍊的事實後,她的臉上露出燦爛的天真的笑容。這笑是她自信和驕傲的表現。

小説發人深省之處是讓我們目睹了污濁,虛假,拜金的社會中的一顆金子般的心,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瑪蒂爾德是不幸的,她不幸在於不能盼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而白白地增加煩惱,同時她是幸運的人,殘酷的現實讓她清醒,生活不只是雲裏霧裏的幻想,更多是腳踏實地一步步的走過。

篇三:項鍊讀後感1000字

讀完《項鍊》後,實在不禁慨歎,人生實在是變化多端,令人意想不到啊!

小説家莫泊桑筆下的《項鍊》描述了一個經常哀歎生活困苦的漂亮女子瑪蒂爾德為了和丈夫一起參加一個舞會,向朋友佛來思節太太借了一條鑽石項鍊,並贏得在場眾多男賓的青睞。但是舞會過後卻發現項鍊遺失了,他們不得不買回一條新的項鍊給佛來思節太太。為了付這筆債,夫婦倆一起辛勤工作了長達十年的時間。一次偶然中,卻從佛來思節太太的口中得知這讓他們勞碌半生的項鍊居然是假的!

讀完這故事後,大家或許會認為這一切惡果都是因為瑪蒂爾德的愛慕虛榮所造成的,因此,她一點也不值得可憐,甚至會在笑聲中帶有一絲的嘲諷。最初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靜下心來,腦子裏慢慢的便飄出一個疑問: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一個原本嬌弱纖細的女子堅持了長達十年的工作,直到完全還清債務呢?想到這兒,心中不禁為瑪蒂爾德感到自豪。原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每天洗杯洗碗,搬運垃圾下樓,罐子鍋子的油垢底子上把她十隻玫瑰色的手指頭都磨壞了。就這樣一天一天地熬着,原來温柔的她變得像平民婦人一般。

這時,我的腦海中浮現瑪蒂爾德十年後向朋友坦白説出項鍊是另外一條時,她臉上那既有點自負,又天真快樂的神氣微笑,或許這就是世上最美麗的微笑了,儘管瑪蒂爾德的外貌是個衰老的貧困婦人,但這時候的她卻擁有一顆自尊高貴的心靈。在美麗與人格的天平上,她沒有絲毫猶豫,決然説:”要還!“我為這時候新生的瑪蒂爾德感到無比自豪。

這個故事讓我清楚的看清了法國當時人們的極度虛榮以及拜金主義的瘋狂橫行,的確,在這樣一個灰霧瀰漫的社會裏,要保存一個純真善良,自尊自愛的心實在不容易。瑪蒂爾德的一生是不幸的,她日日夜夜思戀的榮華富貴始終沒有走進她半步,但是同時她也是幸運的人,殘酷的現實終究讓她清醒了,人生裏不再只有哀歎與落寞。

其實撥開了終日幻想的雲霧,我們會認識到生活中無論變化再大,困難再多,走向成功的路也只有一條,就是腳踏實地,全力以赴。

篇四:項鍊讀後感1000字

讀完《項鍊》的我們總結瑪蒂爾德的性格的第一反應基本上可以用四個字總結:愛慕虛榮。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説過:”虛榮心很難説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確實,在我看來,虛榮心是萬惡之源。瑪蒂爾德不滿現實的生活,夢想像上流社會的貴婦人那樣過高貴、風雅的生活。她的確虛榮,但是,誰又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呢,誰又能忍受貧窮與飢餓呢。在這個金屬時代,人們瘋狂的追求着名與利,有多少人會曾在自己心房裏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港灣,可以偶爾的放逐與依靠呢。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個瑪蒂爾德,只是分量有所不同而已。

中國人歷來講究中庸之道。人無完人,完美絕對是件及其不靠譜的事情,一旦追求完美必定害人害己。因此我想,我們不能用如此苛刻的眼光去對待瑪蒂爾德。她的另一面只要稍稍用心,就能發掘出來。瑪蒂爾德在丟失項鍊之後,沒有逃避,沒有遠走高飛。她沒有低下自己高昂的頭顱和自尊,她靠自己的雙手依舊勇敢的走下去。突然間想起另外一位女子,《亂世佳人》中的郝思嘉,一個敢愛敢恨且具有極強責任感的女人。她曾經也虛榮與貪婪過,但又何妨。當她對着傷痕累累的泰勒莊園時,她可以豪邁的對着天空堅定的喊出明天又是新的開始。她所遭受的一切似乎是報應,可是在成長的路上誰不會碰到荊棘。我想每個人都會經歷些挫折吧,每個人都是在挫折中成長起來的吧。而且我覺得每個在我們看來完美的人都是從一隻醜陋的毛毛蟲破繭而出的蝴蝶,他們也會曾遭人鄙視和唾棄過。

再回到《項鍊》,曾經高中學完這篇課文時,老師讓我們敍寫結尾。我當時想了3個可能,一個是她無法接受這一切,香消玉殞或者變瘋子,但是似乎不太符合瑪蒂爾德的性格,所以我認為不恰。二是重得項鍊,變成了十足的貴婦,過起了貴婦的生活,卻總想起十年間奮鬥的日子,感歎現在日子的空虛與無聊。三是感悟了生活的真諦,繼續實實在在的日子,我想這個最好的結局,也確實很難多同學都跟我想法如出一轍,看來人們都喜歡大團圓的結局。

《項鍊》反映的是當時法國社會瘋狂的崇拜金錢的時代。而現在的中國,也正處於這樣一個鋼筋水泥的時代,主流也許就是拜金主義,那些大肆嚷着寧願坐在寶馬裏哭的女生,這不就是現實的瑪蒂爾德麼。如果是這樣,那人生絕對是空洞無物。那麼,請為自己建造一座精神花園,一個使得自己的靈魂可以小憩的地方,否則過於極致則必將毀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l64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