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讀《桃花心木》有感(精品多篇)

讀《桃花心木》有感(精品多篇)

讀《桃花心木》有感(精品多篇)

讀桃花心木有感 篇一

今天我學完<<桃花心木>>這一課後,知道了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種桃花心木的人,不按時給桃花心木澆水,使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長成百年大樹的故事。這篇課文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和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我讀完這篇課文後,心裏感觸很深,我很慚愧。就拿我來説吧!

平時我在家裏是個小公主,因為我是獨生女,所以爸爸媽媽很溺愛我,他們什麼事情都不讓我做,可以稱得上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記得是那一次,我在家裏玩,到了吃午飯的間了,我説什麼也不吃,爸爸媽媽急了,我吵着鬧着要吃魚,可是現在已經是七點多了,沒有魚賣了。可我就是不肯,爸爸那芒果哄我,媽媽拿布娃娃逗我開心,但是我還是不肯罷休,最後,爸爸媽媽沒有辦法了,爸爸只好開着小車到我小舅舅家去買魚。

就這樣,我從小就養成了依賴的心,使我不能夠獨立自主的生活。什麼事都依靠父母來做,早上起來都是爸爸幫我穿襪子。我什麼事都不做,就連端菜也不是我做。

自從我讀了<<桃花心木>>這一課後,我發誓我再也不做家裏的小公主了,我一定要幫爸爸媽媽減輕負擔,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使我在生活中磨練自己,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克服依賴性,這樣,我長大後才會有生存能力,才會有巨大的發展能力。

《桃花心木》讀後感 篇二

在“三八”婦女節這一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桃花心木》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作者看到一個人栽種桃花心木苗。奇怪的是,這個人澆水的時間很不規律,而且澆水的量也是多少不一。作者好奇地問那個種樹人,才知道如果有規律地澆水,樹會慢慢地長得柔弱不堪,只有在不確定中生活成活率才高,也會很強壯。

讀完這篇文章,帶給了我很深的感受,就像文中的一段話“他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想不到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比較經得起生命的考驗。因為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養成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雨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成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我對14年幾乎沒有什麼困難,甚至壓力也很少。可是,有點兒芝麻大的小事兒,我就會有很大的壓力,也會有壓抑感。所以,我總是生活在焦慮中。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緊緊張張。看完這篇文章,我才發現:其實沒有必要把自己搞得這麼忙。遇事應該分清大和小,沒必要把一切全部弄得完美無暇。

通過和媽媽交流,我發現其實媽媽對我的教育也和種樹人相仿。她對我對批評就是對我對關心和愛,無非是希望我能做一個好孩子。我為何不化被動為主動,力爭上游,多讓媽媽省省心呢?於是,我決定努力發揚自己的優點,克服自己的缺點,開始準備衝刺啦!

我想,這就是我送給媽媽最好的禮物吧。

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經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我的摘錄本里摘抄着這樣一個句子。每當我翻開摘錄本看到這句話時,我就會想起《桃花心木》這篇文章。

《桃花心木》主要內容是寫:鄉下老家屋旁的空地上種着許多桃花心木苗,種樹人給樹澆水不是定時定量的,而是模仿老天下雨,讓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長成百年大樹。

文章最後提到人和樹一樣,也要在你不確定中生活,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覺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以前,我有一個毛病,就是在學習中一遇到難一點的題,就馬上問爸爸,爸爸老説我不愛動腦,依賴別人。我聽了總是嘟着嘴説:“不懂就問嘛!”但自從我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深有感觸。對啊!我平時老依賴爸爸,養成了依賴心理,要是考試時碰上了一道難題,那我怎麼辦?所以我決心改了這個毛病。現在,遇到難題,我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實在不會了,再問爸爸,爸爸説我變了,懂得獨立思考了!

我們就如同小鳥,鳥巢是我們温暖的家,我們這些小鳥總不能整天待在巢裏,筍父母捕食回來就吃吧!假如有一天,父母去了很遠的地方,留下我們,那我們這些小鳥該怎麼辦?又不會獨立生活,只有等白白餓死了!

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應該學會獨立自主。

讀桃花心木有感 篇三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書,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這種樹就是桃花心木,而種它的人,也是一個個子很高,有心,用心,去種樹的一個人。但是他種樹卻和別人不一樣,他每次去澆水的時間不一樣,隔的天數不一定,而每次澆水的量,也同樣不一樣,他種樹的這個舉動,不禁讓“我”起了疑心:他是一個懶人嗎?可是,如果他是一個懶人的話,為什麼總是知道有樹要枯萎,而提前帶樹來?為了解開我心裏的疑惑,便去問他,他卻説出了一番令我吃驚的話:“每一棵樹木自己要學會尋找水源。我這樣下雨,只是模仿老天下雨,他下雨是算不準的。如果無法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努力拔根,努力在地下尋找水源的樹,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這種不確定的情況下,拼命紮根的樹,長成百年大樹就不是問題了。”種樹人的一番話,卻讓我領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這不光是樹,人也和樹一樣。在不確定中成長的人,才能經得起生命中的挫折與磨難。不經風雨,又怎能見得彩虹呢?只有經得起這些考驗的人,才能成為堅強,有作為的人。

比如盲人,他們是看不見的。看不見世界,也看不見人類,更看不見他們所走的路。因此,他們該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硬着頭皮在這中茫茫的,無盡的黑暗中拿着唯一能給自己指路的枴杖,邁出艱難的一步步。在這種不確定中走着路,每走一步,這就會讓他增加一份勇氣與膽量,等習慣了,他呢?就再也不會害怕走的路,害怕自己撞到人了。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把自己能做的,該做的事情,不去對自己説:“算了,長大再做也不遲!”而應該去強迫自己,對自己説:“現在就去做吧,這樣長大後就不會搞砸了!”我們從現在起就要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不要再去依賴父母給予温室蜜牀了。我們也要做一個堅強的,獨立自主的人。

《桃花心木》讀後感 篇四

讀了《桃花心木》這篇文章後,我深有所感。

《桃花心木》主要內容是寫:鄉下老家屋旁的空地上種着許多桃花心木苗,種樹人給樹澆水不是定時定量的,而是模仿老天下雨,讓桃花心木在不確定中長成百年大樹。

文章最後提到人和樹一樣,也要在你不確定中生活,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覺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以前,我有一個毛病,就是在學習中一遇到難一點的題,就馬上問爸爸,爸爸老説我不愛動腦,依賴別人。我聽了總是嘟着嘴説:“不懂就問嘛!”但自從我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深有感觸。對啊!我平時老依賴爸爸,養成了依賴心理,要是考試時碰上了一道難題,那我怎麼辦?所以我決心改了這個毛病。現在,遇到難題,我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實在不會了,再問爸爸,爸爸説我變了,懂得獨立思考了!

我們就如同小鳥,鳥巢是我們温暖的家,我們這些小鳥總不能整天待在巢裏,筍父母捕食回來就吃吧!假如有一天,父母去了很遠的地方,留下我們,那我們這些小鳥該怎麼辦?又不會獨立生活,只有等白白餓死了!

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應該學會獨立自主。

我知道了樹苗要長成百年大樹,不僅要靠別人給它澆水,更重要是靠自己找水源,拼命紮根,才不會在惡劣的環境中枯死。如果樹苗養成了依賴性,即使長成大樹,但一旦遇到狂風和暴雨,就會連根拔起。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當你遇到一道難解的應用題,便去抄襲別人的答案。這樣做只會害了自己,失去一次鍛鍊自己思維的機會,使自己養成了依賴的習慣。

其實人和樹木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經常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懦弱的人只會退縮,向困難低頭;意志堅強的人不會被困難嚇倒,而是向困難招手,向困難挑戰!

讀了《桃花心木》這篇課文後,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獨立的人的確是生活的強者。人的成長和桃花心木是一樣的,一個人過多地依賴父母,長輩的呵護,缺乏必要的鍛鍊,就會喪失自我生存,自給,自立的能力,一旦沒有了這些依賴,生活就會變得一團糟,自己也將會一無所長,所以我們要經受環境的考驗,依賴別人是無法生長的。如果我們總是躲在父母温暖的羽翼下,是經不起小風小浪的,更別説是大風大浪了。想一想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我們怎麼辦?讀了這篇課文,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這句話的道理。我們就像是桃花心木苗,種樹人是我們的父母,如果我們老是依賴父母生存,那我們不就等於一個生活的弱者,一個廢人嗎?

讀桃花心木有感 篇五

讀《桃花心木》這篇文章,給印象最深的是種樹人那幾句樸實而又藴藏着意味深長的哲理的話語。雖然表面上講如果按照一定時間給樹苗澆水,會使樹苗養成一種依賴之心,無法獨立自主地生存,但是深切的講,卻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學會獨立自主,不能有一點依賴之心。這個道理十分簡單,意思很多人都知道,但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如今的社會上,有許多人養成了依賴之心,特別是上國小的孩子。每天讓爸爸媽媽幫拿書包;讓爸爸媽媽給錢買零食吃;讓爸爸媽媽接他(她)上學和放學;有的甚至要爺爺奶奶來接呢!

記得有一次,我回家,見校門口有一位年過半百的老奶奶蹲在一輛破舊的三輪車等着接自己的孫女回家哩!下午,我來到學校的門口時,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騎着自行車把自己的孫子送到了校門口,才慢慢的離去。你看看,這些孩子的依賴心多強呀!

依賴別人的後果是什麼呢?在我談起自己的體會前,先來看一小則故事吧!

一個19歲青年,因學習成績優異,於2001年9月被某名牌大學錄取。開學不久,他因自理能力太差,無法適應集體生活,灰溜溜地逃了回家。多麼替感到可悲呀!

看完了這則小故事,你應該明白了依賴別人的後果。是呀,如果你依賴別人的話,長大後就不會做任何事情,最後落得和那位青年一樣的可悲下場,是多麼不好啊!這就是我讀這篇課文的體會。

讀《桃花心木》有感 篇六

最近,我讀了《桃花心木》這篇課文,文章主要講述了:種樹的人種樹管理沒規律,作者感到奇怪去問種樹人。種樹人告訴他,種樹是模仿自然規律,讓樹適應環境,不產生依賴之心。作者從種樹人的話中懂得了一個人生的道理:“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刻的領會到“穩定優裕的生活能使人養成依賴的心,經不起生活的考驗。”所以,我們從小必須養成獨立的習慣,獨立學習,獨立生活。

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較充裕。望子成龍的父母們總是用全方位的優質服務來為我們生活、學習“保駕護航”,總是抱着“長大了自然會,現在還小”、“現在學習累,沒時間”等錯誤想法為我們開脱。但是,溥儀近20歲從故宮走出成為平民的時候,連門都不知怎麼開,這又如何解釋呢?而我們呢,也大都沉浸在暖融融的温飽生活之中,悠哉悠哉,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自私自利,貪圖享樂的壞習慣。廣州大學城不是有個大學生連最起碼的日常生活也不能自理,結果跳樓自殺了嗎?

報紙上曾報道中日有一次夏令營活動,其中有一項背行李走15公里路的比賽活動,結果日本兒童憑驚人的意志全部到達終點,而中國兒童養尊處優,全部淘汰出局。多麼慘痛的失敗。日本的領隊自豪地説:“這一代,你們兒童不是我們的對手。”聽了這話,我們的民族感油然而生,但又不得不承認現實。20世紀30年代那次慘痛的歷史教訓不能再重演了。

“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舒適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

我們這代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從小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鍛鍊自己意志,否則將被世界淘汰,中華民族擠入世界優秀民族之林的理想也會落空。努力吧,新時代的少年兒童!

讀《桃花心木》有感 篇七

不經歷磨難的樹苗長不成參天大樹,不經歷磨難的人難成棟樑之材。

今天,我們就要走進《桃花心木》,走進這篇課文,我無比激動。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

桃花心木,(楝科常綠喬木)常綠喬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國樹,原產美洲,在中國有廣泛種植。樹高可達15公尺以上,可作行道樹、庭園樹等,桃花心木是製作高級傢俱的好原料。是世界名貴木材之一。它是一種生長迅速的珍貴用材樹種。其材色為紅褐色,刨削切面光滑,花紋美麗,木材不翹裂,可與桃花相媲美,為良好的單板材和膠合板貼面板材。它為落葉喬木,樹幹通直,枝繁葉茂,是優良的四旁綠化樹種。

作者以“桃花心木”為題,實際上並不是單純地寫樹木,而是借樹木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

本文通過種樹人給桃花心木澆水沒有規律的事,説明了在艱苦環境中要自立自強,克服依賴性,學會生存的道理。

學習完《桃花心木》這篇課文,我明白了:

人在生活中會遇到一些不可預料的挫折、磨難、坎坷。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克服依賴性,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所作為的人。

希望我們都能從中熟人的做法中獲取成長經驗,長成棟樑之材!

讀桃花心木有感作文500字 篇八

“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地裏找水源。”這句話是<<桃花心木>>中一句讓我思考了很久的話。<<桃花心木>>是一篇借種喻育人的課文,這篇課文説的就是一位種樹人在一塊空地中種了一些桃花心木,但他澆水並沒有規則,不是天天澆一定的量,只是摸仿老天下雨,他這樣做是想讓樹苗不養成依賴之心,一旦養成依賴之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伸入地下,那樹苗會枯的枯死,吹的被暴風雨吹倒。

老師在講課時,特別強調了這句花:“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地裏找水源。”

是啊,樹木都不能有依賴之心,要自己在土地裏找水源,何況是我們人呢?人雖然不要在土地裏找水源,但要學會獨立自主的本領.在艱苦的生活中,反而能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能比較經得住生活的考驗.我想,真像林清 先生説的那樣,"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 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這樣想着想着,我又想到了我自己讀國小四年級時,我的數學作業做得總是馬馬虎虎,一定要錯上幾道,原因是:媽媽要給我檢查的,做錯了也沒關係.就這樣我就 成了信賴信.一次,媽媽忘了檢查,結果第二天有五道算術題我只對了兩道.從那以後,我便知道:人不能養成信賴心,這會對自己的成長有害。我不再那麼馬馬虎虎了。

讀《桃花心木》有感 篇九

林清玄的散文總是教給我們道理。今天我們學了他寫的一篇《桃花心木》的文章,我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克服依賴性,才能生存發展,成為強者。

《桃花心木》講的是一個種樹人種下桃花心木,不天天來澆水,隔三天或五天澆一次。澆的量也不一,有的早上澆,有的下午澆。有時,桃花心木會莫名奇妙枯萎,他總會帶幾棵來補種。我忍不住問他為什麼種樹方式那麼奇怪?他語重心長地説:“我澆水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找到水源的樹,長成百年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表面上,這樣做似乎很不近人情,天天讓樹苗“忍飢挨餓”。但如果他每天來澆水,每天定時澆定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浮在地表,無法深入地下,遇到狂風暴雨,就會倒下。不只是樹,人也一樣,在艱苦中生活,一次次接受考驗後,會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以前,我不獨立,連一個人在家都害怕。收拾書本,整理房間這些小事都不會。別人都可以獨自乘車了,我連買東西都要媽媽買,不敢自己開口。後來,媽媽開始鍛練我,讓我放學一個人待在家做作業,煮好飯等她回家。總是讓我幫她去買東西,還要我自己收拾書本、整理房間。剛開始我不習慣,纏着媽媽不肯做,但她很嚴厲地説我必須這樣做。慢慢地,我有了經驗,不再害怕了。我覺得我長大了許多,多虧媽媽的嚴厲,不然我現在還是個依賴別人的小寶寶呢!

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只有經得起生活的磨難考驗,才能學會生存的本領,成為強者。正所謂“萬物競天,適者生存”。

讀桃花心木有感 篇十

今天,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一篇文章——《桃花心木》,是我受益匪淺。

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家鄉有種一種叫桃花心木的樹,使我感到奇怪的是,種樹人在種完樹苗後,澆水時間不一定,有時樹苗會莫名奇妙地枯萎了。我的腦子裏不斷有猜想,但最後我還是忍不住問他了。他告訴我,如果他每天都澆一定的水,一但他不來澆水,樹苗就會枯萎更多。一定要讓樹苗學會自己尋找水源,長成百年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桃花心木》這一篇文章是我認識到了不僅是植物要在不確定中生活,我們人也是要一樣的,只要在不確定中生活,才經得起生活的考驗,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不確定:突如其來的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奪去了許多人的生命、許多人失去親人、有的變成了殘疾人。如果失去親人不樂觀、不堅強,他們就永遠生活在黑暗的世界裏、有的會想死。如果是樂觀、堅強的人,會更努力的生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殘疾人如果不堅強,就一輩子都做不了事情,只有親人、朋友一味地照顧。如果堅強,殘疾人們都會成為有用的人,為社會做貢獻。還有每年都會發生的大學生跳樓事件,大學生們是因學習辛苦,想跳樓的。人的生命是沒有挽回的機會,人的病痛是可以醫治的,為何要如此地輕視自己的生命,雖然學習是非常地辛苦,但是是為了自己的將來罷了,受一些苦也是應該的。辛苦十幾年,換來幾十年的舒適,那有多好啊!何不往好處想想,只要想想就不會做出這等傻事。名人塞內加曾經説過:只要持續地努力,不懈地奮鬥,就沒有徵服不了的東西。辛苦也要堅強,只要堅強就沒有什麼困難。只要經過磨難,才會取得成功。

讀了《桃花心木》這一篇文章使我明白了,再不確定中生活,才會學會獨立自主。只要學會獨立自主,那麼這世界上的人,不都是有用的人了嗎?只要我們大家也要為這個目標而奮鬥、前進,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o5816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