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幹法》讀後感【精品多篇】

《幹法》讀後感【精品多篇】

《幹法》讀後感【精品多篇】

《幹法》讀後感 篇一

最近被稱為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的著作《幹法》在中國風靡一時,得益於公司領導的推薦,有幸讀到了這本被“一本泄漏天機的寶書”,聯繫一下自身的經歷和當下中國社會的現狀,體會頗深。

20xx年被稱為中國最難就業季,離畢業還有大半年,各方媒體天天就已經天天在叫囂着、渲染着,各位“專家”“教授”也在分析20xx屆的應屆生面臨着如何嚴峻的就業局面,老師、學生、家長也似乎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是,在這個所謂的最難就業季裏,作為人力資源圈子裏一名道行尚淺的招聘專員,我卻似乎遭遇了我短暫的HR生涯裏的“最難招聘季”。也不是説過來應聘的人太少,而是合適的的確太少。在面試應屆生的時候,我很喜歡問一個問題“你最喜歡的工作是怎樣的?”很多剛出象牙塔的新鮮人會睜着他們純真的眼睛告訴我“錢多、假多、舒適的。”這不禁令我感到疑惑,所謂的理想就是這樣子的嗎?我們為什麼要工作呢?只是因為要取得温飽嗎?那個人的價值呢?在《幹法》中,稻盛和夫先生指出了勞動並不是只能或只是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很多不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人,要想扭轉命運,就要通過勞動。稻盛和夫先生認為“勞動是醫治百病的良藥,工作能夠克服人生的磨難,讓你的命運獲得轉機”這才是我們工作的真正意義所在。

那知道了為什麼要工作,但為什麼還是不想工作呢?噢,是因為你還沒愛上你的工作呢。就像戀愛中的男女,在旁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他們看來是再自然不過了。工作也是一樣,當你愛上了你的工作,無論付出多少,都不覺得累,而且能持之以恆。當然,要愛上工作並不是一件易事。所以,為了減輕難度,在找工作前,一定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這樣才能奠定以後“愛上它”基礎。就像戀愛一樣,總要知道自己心儀的對象是大概樣子,才能產生心動。當下很流行一句話“先就業後擇業”,這真真的害慘了不少新鮮人走了不少冤枉路。所以,在畢業前,多尋找機會實習,想清楚自己心儀的工作是怎樣的,才能愛上自己的工作。不過,我們中國還有一句老話叫“日久生情”。如果不幸像稻盛和夫先生一樣,畢業時找到的工作並不是自己想要的,那麼就在日後與這份工作好好培養感情吧。如何培養感情呢?稻盛和夫先生認為需要從工作中尋找快樂,在這份工作中所取得的每一次進步,請為自己感動,並且把它當作動力,更加努力的工作。

愛上工作,努力工作就能成功了嗎?噢,當然不是,你還要“敢想”,用稻盛和夫先生的話就是需要設立一個高目標。其實,想想,先代就不説了,當代不少傑出的大人物都是“敢想”之人啊,例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的“喬幫主”——喬布斯,絕對是個中的代表啊。稻盛和夫先生認為當你把你的“高目標”滲透到“潛意識”的時候,是連“神”都會幫你的。當然,這裏並不是渲染封建迷信。結合成功學裏面的吸引定律,當人全神貫注地想着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發出一種腦電波給宇宙,宇宙就會按照人的這種指使,排列好相關的物質以促成這件事。再從人自身出發,當“高目標”都滲透到了“潛意識”的層面,人就會不知不覺地以這個目標為中心,所有的行為都是為這個目標服務

噢?那就是敢想就能成功,那我天天想天天想就行啦?要真是這樣,估計不是成功,而是成“瘋”了。有了“高目標”後,還需要持續不斷的行動。“持續的力量能將‘平凡’變成‘非凡’。”中國也有“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的格言。人生,歸根到底就是“一瞬間、一瞬間持續的積累”,而成功,無非也是每天小小的進步的積累。稻盛和夫先生説“不像豹子那樣行動迅猛,而像牛一樣愚直地專注於一行一頁,這樣才能磨鍊人格,提升能力。”

讀到《幹法》的最後,稻盛和夫先生將自己一生用了這樣的公式總結: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想想,這不就是《幹法》這本書的中心,不就是稻盛和夫先生最想告訴我們成功的途徑嗎?要是我們能在其中一個因素下功夫,相信產生的效應雖及不上稻盛和夫先生的作用大,對於我們小小的人生,也是能帶來意向不到的收穫的。

《幹法》讀後感 篇二

20xx年春節,窩在家裏為社會做貢獻,閲讀了日本著名實業家、哲學家稻盛和夫著的《幹法》,稻盛先生的大名我也早有耳聞,但瞭解的不全面,在正式讀書之前,我百度了一下稻盛先生的詳細資料,稻盛先生是世界著名的實業家、哲學家。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拯救了破產的日本航空。百度介紹稻盛先生本人的時候説他不屬於聰明人,國中、高中、大學考試常常不及格,甚至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這一點引起了我的注意,是什麼讓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人做出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帶着這樣的疑問,我讀完了本書,本書通過稻盛先生的親身實踐和成長曆程向讀者真切、深刻的揭示了工作的意義。如何磨練靈魂,提升心志。如何愛上自己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熱愛自己的工作,讓自己喜歡上所從事的工作,實現人生理想。稻盛先生説,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www本站uawen.本站cn。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當然是一種幸運。大多數的時候需要我們喜歡上工作,稻盛先生原本想當個醫生,陰差陽錯的學了有機化學專業,從事的是無機化學專業的工作,對我們普通人來説,這種職業經歷可能是大多人的一個狀態,“讓自己喜歡上工作”,主動出擊,克服恐懼,迎接挑戰。學習一種技能,打磨一個長處,工作積極主動,嚴格自律,不斷提升技能,不斷提升自己,進一步發揮長處,擁有“抱着產品睡”的精神,將心注入,把工作做到極致,然後尋找一個更高的目標,攀上更高的目標。這或許是我們實現人生理想的一個比較可靠的路徑。

擁有堅韌的意志,做什麼事全力以赴,稻盛先生的企業面對都是強大的競爭對手,硬是沒有被打趴下,而是倔強地堅持不懈地佔領了一個又一個市場,笑到了最後,這其中的艱辛又豈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的。我們部門的發展似乎也是這樣,從以前的東莞營銷項目,南網營銷項目,到去年的現貨交易再到今年的營銷系統分包解耦、業擴上雲等等,各個都是硬骨頭,都是傾盡部門的資源、全力以赴,微信羣裏發的業擴上雲的現場照片,小夥伴們各個都傾盡全力,甚至熬幾個通宵,在客户現場奮力拼搏。春節臨近的時候,公司都已放假,部門領導和小夥伴們還在現場默默堅守完成業擴上雲,維護系統穩定運行,穩固了我們的營銷根基,穩固了我們的市場,為事業部後續更好的發展也奠定了基礎。這不就是稻盛先生倡導的精神嗎?

本書的最後,稻盛先生總結了一條平凡人成功的方程式:人生和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三要素相乘而不是相加就可以得出人生和工作的結果。我們的能力可能有限,但這並不是決定人生和工作結果的唯一因素。我們還有改變的希望,只要我們擁有工作熱情和正確的、正面的、正能量的思維方式,一定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幹法》讀後感 篇三

《幹法》一書讀了一遍,還想再讀第二遍、第三遍。每次都有更深的理解,更大的收穫。我認為這是一本勵志的書,是一本教人如何做人、做事的書,是一本教人如何通往成功,通往人生巔峯的聖經。我的理解,《幹法》主要告訴了我們下面的道理,通向成功的四部:一、調整心態;二、喜歡上你的工作;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克服困難;四、必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和幸福的人生。

結合我們的實際工作,詳細談一下以上四步的內容。

其實在我們身邊,如書上講的一樣,一些員工,特別是一些剛畢業的新員工,受到社會或一些宣傳的影響,要工資高,勞動強度小,假期多,甚至搞投機,不勞而獲的思想很多很多。有些老員工隨着入職時間的加長,隨着收入的增長,漸漸忘記工作的方向,不再努力工作,不再願意吃苦。從稻盛和夫先生的講解中,我們應該懂得,“人工作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思想決定行為,我們首先要認識到工作的價值,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就是先想清楚。

不是人人都會碰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即使碰到喜歡的工作,你不努力,不培養,照樣幹不好。喜歡上你的工作,愛上你的工作,你才會做的最優秀,像對待你的愛人一樣,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你的工作,神都會顯靈的,沒有做不好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喜歡上你現在的工作,而不是去漫無天際的找你喜歡的工作,那是理想化的,永遠沒有結果的事情。

稻盛先生畢業後加入了一個日益衰敗、連發工資都困難的工業公司,很多同事都陸續辭職了,最後只剩下稻盛先生。他決定先認真工作,不再抱怨,積極、正向對待工作。這一想法成就了他。我們有東易日盛這樣一個好的舞台,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付出,不去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呢?有了決心,就要付出行動,不怕任何困難。楊總經常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是的,再遠大的理想,都需要腳踏實地,萬丈高樓平地而起,工作就從今天開始,“抓緊今天一天”,每一天都認真對待,日積月累,我們將釋放巨大能量。

如何面對困難,《幹法》中説,“無論苦難或成功都是對我們的考驗”,“在認為已經不行了的時候,才是工作的開始”,可能稻盛和夫先生經歷的困難,挫折非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如果沒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沒有正確對待人生,沒有正向對待工作的態度,可能世上將缺少兩個世界500強企業,他的工作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他傾聽產品的哭泣,抱着研製的。產品睡覺,這一切你不能不被感動。

我們在一個國內家裝行業第一品牌的平台上,優勢勿用多説,但往往優勢卻不被看見,不被珍惜,身邊有幾個能達到瘋狂、極度的工作程度呢,肯定很少,鳳毛麟角。但也有勤勤懇懇的員工,温州的樂清店在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開業,2009年元旦,店面經理劉超舟勇於承擔,當時的店面只有他一個人,從選店、裝修、招聘、市場開拓等等,難度可想而知,裝修與工人同幹,搬運材料,無論酷暑嚴寒跑小區,搞活動、談單到半夜是常事。如此艱苦的努力,當年實現了總產值550萬。取得了優異成績!若我們大部分人能達到或接近工作狂,那我們的平台會更大,東易亦將更強大。

楊總説過多次,東易不要求人是最聰明的,但一定是最勤奮的。這與《幹法》中講到的不謀而合。稻盛和夫先生舉過一個例子:一位普通員工,國中學歷。工作從無牢騷,從無怨言,兢兢業業,孜孜不倦,持續從事着單純而枯燥的工作。20年後,這位員工當上了事業部長。努力真正使他從“平凡”變成了“非凡”。專心致志一行一業,持續努力,不屈服任何困難,堅持不懈,沒有任何事情辦不了。

我們身邊也有勤奮的員工,温州原創店面經理馬旭光,作為一名女性,很是敬業堅強,2011年3月7日當上了媽媽,但她一直工作到3月6日中午才請假,當時感動了很多同事。在月子期間仍不停的電話指導店面工作,不時的關心公司的事情,在月子不到40天就回到公司繼續工作。

有了努力,結果不想自有,其實成績的取得,幸福的人生,都不與生俱來的,但是,依《幹法》的指引,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都會到來的。東易人行動起來,為我們的百年夢想努力拼搏。

《幹法》讀後感 篇四

讀完《幹法》後,我受益良多。不得不驚歎佩服日本人的百折不撓,精益求精的品質。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在二戰後受到重創的日本,能在短短十幾二十年恢復經濟,乃至發展成為發達的科技和經濟強國

從稻盛和夫這個人,再到這個行業,再俯瞰整個日本,正是因為這種專業,創新,追求完美的大的競爭氛圍下,人家的企業才逾越成為世界上頂尖企業,人家的國家才成為富裕發達的強國。

當代我們這些年輕人真的很缺少工作的熱情以及積極的人生態度,至少,我身邊的朋友很少有。他們對於工作,僅僅停留在為了解決温飽而工作,為了工作而工作。

曾幾何時,我也在不斷的問自己,到底工作是為了什麼生命的意義是為了什麼看了《幹法》後,我似乎從中找到了些許想要的答案。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更好的生活也需要努力的工作才能實現,這是我所追求的答案。工作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工作,如果對工作沒有什麼熱情,相反對生活也不會有任何激—情,對生活的態度沒有積極,同樣工作也不會好到哪去。工作給我們的感覺時常是枯燥的無聊的,時常讓人感覺到壓抑煩躁,這是大多數的人的體會。

恰恰無聊是最讓人墮落的根源,這是我的老師對我説的一句話,無聊是因為你對事物失去了熱情,失去了興趣,而無聊也會導致沒有了積極的人生態度,最終導致一個人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前途,一生默默無為,平凡的結束自己的一生,要嚴肅對待這個問題,警惕這個問題。像和盛稻夫一樣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找的並不是一個好的工作,跟他一起參加工作的差不多都走了,因為年輕,想法很多,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當中,是選擇離開那家企業,重新尋找更好的工作,還是繼續忍受寂寞,無聊,枯燥的工作,埋頭苦幹,積極進取呢其實我們沒個人都處在一個又一個的十字路口當中,不想抉擇又不得不去面對,怎樣才是對,怎樣才是錯,沒有人去教你怎樣做,畢竟你的人生是自己的事,別人也幫不上。

這時,當自己處在一個十字路口時就要認真思考了,三思而後行,做出的決定就一定要貫徹始終,不要回頭,相信自己。很多時候就是錯了,也不要後悔,有些人後悔當初要是那樣就好了,要是不選這樣或許會更好,這些都是事後無用的後悔,人生難免會有錯,只要不重複犯錯,就對了。曾經看過一本書,書上説現代年輕人很浮躁,城市也很浮躁,歸根到底是心浮躁,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冷靜,戒焦戒燥,學會沉澱。

前幾年我一直很浮躁,很迷茫,生活的很消極,年輕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想法,現在的我開始慢慢找到些方向,開始朝着自己的目標在邁進,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缺少目標和夢想。把目標設置的太大,不容易實現,我就把目標變的小些,時間短些,待實現了一個再接着一個。我過的很充實,不再那麼浮躁和迷茫了。

《幹法》讀後感 篇五

稻盛和夫先生在前言中説,日本這個國家迎來了一個“沒有方向的時代”,很多年輕人不喜歡工作,厭惡勞動,認為工作是不得不幹的“必要之惡”,熱衷於投機和不勞而獲。對於這些人,他説他只想問一句:“難得來這世上走一回,你的人生真的有價值嗎?”

此時,我也特別地想問問自己:“難得來這世上走一回,我的人生真的有價值嗎?”

《幹法》中,稻盛和夫先生用了一章的篇幅來講“為什麼幹”,五章的篇幅來講“怎麼幹”。但其實,本書的重中之重卻在於第一章,因為“為什麼幹”遠遠重要於“怎麼幹”?這是定調,這是方向。他説,工作是醫治萬病的良藥。為什麼要工作?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磨鍊靈魂,提升心志。試問,一個人要是有了這樣的認知,那他又怎麼會不喜歡工作呢?

平庸如我,常常陷入這樣的誤區之中,我要怎麼幹?卻很少思考我為什麼幹?掩卷長歎啊,前半生之所以碌碌無為,其根源就在於,我根本就沒有慎重地去思考過為什麼要幹?隨波逐流地活了大半輩子,真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啊。現在覺醒了,卻有一種夕陽遲暮的感覺。

套用老先生獨創的那道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那麼,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個環節呢?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想當年的我,思維負向,工作初期根本沒有熱情,而且當初的能力也很差,三個環節都不合格,又怎麼會有好的結果呢?所以説,如果你的人生沒有一點起色,是時候要反省一下你自己了。

多年前我不愛讀書,但是多年後,明白不讀書肯定使人退步。

稻盛和夫先生説,要怎麼幹?怎麼幹得好,你得做到以下幾點:

一、讓自己喜歡上所從事的工作。熱愛是從改變心態開始,也許你剛開始工作,你不一定會馬上喜歡上這份工作甚至有可能會厭惡這份工作,但其實這種心態是可以改變的,換句話説,熱愛是可以培養的。比如我,剛參加工作時,不也是千分萬分地討厭工作嗎?混混噩噩十來年,後來從事安監工作後,在自己的轄區內經歷了幾次事故,我慢慢開始找到了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所在。找到了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你自然會慢慢地變得熱愛起來。

二、不斷地樹立“高目標”。京瓷公司最終成為日本市值的一家公司,與老先生不斷設定的高目標有莫大的關係,比如先做到西京原町第一,再做到中京區第一,再做到京都第一,再做到日本第一,最後是世界第一。目標的設定對個人或組織來説,都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目標猶如燈塔,有了燈塔,就有了自己的方向。有了方向,你就想方設法地實現目標。可是換成自己,即便拿掉一個“高”字,我還要問一下,我有設定目標嗎?工作前十年,我的目標就是“時時想逃離”這個工作崗位。那個時候,沒有自己穩定的價值觀,沒有自己清晰的人生目標,得過且過地混着日子。

三、持續地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回想當年,學習最拼的時候大概有兩次。一是自考讀大專的時候,每天聞雞起舞的苦讀,謝絕任何娛樂活動,只為讓自己專心讀書,新買的電腦愣是熬住沒拉網線,直到自考通過。二是考註冊安全工程師,在掙扎糾結了幾年後,終於給自己下了死決心,遠離干擾去杭州參加考前培訓,並躲在酒店沒日沒夜地學了一週,回來後又在很短的時間裏攢了勁地學,原本計劃是兩年通過,結果當年一次性就過了,當捷報傳來的時候,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是真消息。想想這兩件事,如果沒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以我的薄弱基礎,又怎麼能順利過關呢?當然,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還必須得打造一個沒有干擾的環境進行深度學習,這也很重要。

除此以外,你還得追求“完美”,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用你正面的“思維方式”,滿懷“熱情”地把自己所持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只要你堅持下去,你的人生必定是非凡的人生。

大晚上了,必須給自己灌一碗雞湯,喝了以後就可以甜甜地睡一個好覺了。

幹法讀後感 篇六

讀完了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藉此機會和朋友們分享一下。主要內容有:

理解熱愛的力量,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弄明白工作的意義,為什麼要工作?同時要了解工作可以養心智,健全人格;熱愛自己的工作,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成為一個自燃型的人,點燃自己,照亮他人;要以高目標高績效為方向,而且要有我一定能成功的執念併為之努力;要持之以恆的努力,保持着每日進步的狀態,不畏困難,發覺自己的潛能,變不可能為可能;對於工作要有近乎嚴苛的要求,力求完美。把握細節,從能遇見的工作結果倒推過程改進,精益求精,直至完美;埋頭趕路的同時也要抬頭看看方向,要時常思考,在經驗的基礎上創新,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創新過程中要樂觀構思、悲觀計劃、樂觀執行。

以下是詳細內容:

稻盛和夫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企業家,在京瓷發展和日本航空重組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關於管理的思想也被國內很多人追捧,在國內有很多擁躉(dun三生)。

感覺《幹法》這本書是稻盛和夫老先生人生的一個真實寫照吧。平凡的學習生涯、不太滿意的第一份工作、步入社會之後矛盾的他和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一樣,在這樣的處境下,他把京瓷做成功了,還創立了第二電信,出任重組的日本航空CEO,應該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本人的傳奇經歷和他在《幹法》中講到的內容密切相關。閒話少説,上乾貨。

首先,你應該想明白樹立一個正確的勞動觀,是的老先生開篇就講了關於勞動觀的問題。這裏的勞動是泛指工作,而不是無所事事的閒着。

第二,你要弄明白工作的意義是什麼?人活着要去做有意義的事情,過有價值的人生。為了自己的風光體面、為了娶個美嬌娘閤家美滿、為了孝順父母亦或是其他原因,你都得弄明白為什麼工作。除了這些,工作還是培養自己的心智,提升個人的修養,健全人格(我覺得這些都需要悟性)。

第三,你弄明白了工作的意義之後,你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熱愛自己的工作(如果不熱愛,你工作可能僅僅是為了謀生,別浪費時間了。如果沒得選,就熱愛上你現在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就如同稻盛先生在京瓷一樣,成為一個“抱着產品”的人,只有這樣,你才能發揮熱愛的力量,釋放自己的激情和潛能,在工作中做得更好。

第四,以高目標為動力,持續努力。人生是有一條有長度的旅程,一個高遠的目標能決定你究竟能走多遠。把實現目標的願望融入到骨子裏,變成潛意識,然後把高遠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的小的階段目標,持之以恆的努力奮鬥,自然會得到迴應。京瓷在開拓客户的就是稻盛先生就是抱定決心要把京瓷做大的,雖然大家都不相信。

弄明白了工作的意義,你也學會了熱愛工作,給自己樹立了高目標。就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工作而言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工作中遇到挫折困難是常有的事情,這一切都是一場考驗,通過目標倒逼自己提升能力、挖掘潛力,變不可能為可能。

注意細節,力求完美。我覺得所謂的日本匠人精神,應該就是類似於稻盛和夫先生這樣的想法吧。錯了改一下就好了大概很難做出好的產品,真的只有凹槽裏的粉末都用刷子一點一點的刷乾淨,做出來的陶瓷品質才是雜質更少的。所以有時候,我們要以現狀來推演結果,根據結果來調整現在的工作狀態,不斷提升自己對完美品質的感知度。

工作要有創造性。複雜的工作簡單做,簡單的工作長期做。這本身就包含了創造性的思維,複雜的工作如何變得簡單?但是工作質量又不打折扣?這都是需要思考的,需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造改變,只有這樣,才能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來。同時創新的想法要實現,就要樂觀構思、悲觀計劃、樂觀實行。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積極去幹。

最後,稻盛和夫先生講了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 x 熱情 x 能力,裏頭感觸最深的是稻盛先生在日本航空其實是不領工資的,同時為了工作以退休高齡長期住酒店,上班時間從約定的三天變成了四五天、五六天。所以我們是普通的人,想成功真的就只有多學習、多思考、多踐行。

祝各位人生職場順遂,芝麻開花節節高!

《幹法》讀後感 篇七

“苦難不會沒完沒了,當然幸運也不會永遠持續。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消沉,每天每日勤奮工作,這比什麼都重要。”稻盛和夫就像我們大多數人瞭解的餘華、馬雲、俞敏洪一樣,學習成績也曾不慎理想,而通過後天努力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時代在發展的同時也經常伴隨着波瀾,那時的日本受泡沫經濟的影響,大多數的企業發展都像被迷霧籠罩尋不到方向,“聰明”的人要麼繼續學習深造出國,要麼另謀高就其他企業,而稻盛和夫先生當時所在的部門只剩他一人堅守,稻盛和夫先生也曾一遍遍的問自己,這樣工作的意義,也曾夜深人靜思考人生的意義。然而,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神奇力量,讓稻盛和夫先生反而更加清醒,不再發牢騷,不再説怪話,專注的埋頭工作。“極度認真”的工作態度,拼命努力堅持不懈的工作過程中,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情。稻盛和夫先生這樣一個非專業的毛頭小夥子,卻在工作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出色的研究成果,這都得益於當初下定決心—埋頭工作。

這本書,最容易讓人誤解稻盛和夫先生只想給我們講的是這樣一個道理:無論你現在是在一個如何平凡的崗位,多麼的不適合你,只要埋頭苦幹,日積月累總會鳳凰涅槃。

馬雲如果現在還在教書,就不會成就如今的阿里;俞敏洪如果堅持搞學術,也不會有後來的新東方;換言之,稻盛和夫真的是個“老實人”,又怎會創建京瓷與DDI呢?看似不同的選擇卻內藴着相似,這或許便是稻盛和夫真正想要表達的——“不能放棄的是你自己對自己人生應付的責任。”

“人為什麼要工作?”

很簡單的問題,也是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為了什麼?名、利、食物、感情?這樣一個問題自己卻不能在第一時間的去迴應,甚至答案都不能讓自己滿意。初識此問,我很懷疑,懷疑《幹法》是一本成功學的灌輸工具,我很好奇這樣一位曾一手創辦兩家世界五百強的老人,如何給人一份滿意的答卷。

人為什麼要工作?稻盛和夫説:“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智。認為工作能鍛鍊人性、磨礪意志的。”以為這與“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這是格局與眼界的延伸,是立足點的不同。

我在海頤軟件工作了十幾年了,這份工作能夠使我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讓我能夠覺得生命更有意義,這項工作是足以讓我全身心投入,從而減少在其它事情上面的注意力,我在不斷的挑戰中艱難前行,通過積年累月的工作,我的綜合能力得到長足的進步。

稻盛和夫之所以能夠“迷戀工作”,能夠“抱着產品睡”都脱離不了他的這份勞動觀。沒誰強迫稻盛和夫這樣,他自己也沒有強迫自己這樣,被自己強迫也是不會迸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的。能夠做到如此只可能是因為他心中無比強烈的內部動機,他這麼做都是他內心的真實需要,因為他確信自己處在一條踐行自己價值觀的正確道路上,那麼苦不是苦,不過是讓自己走得更快一點而已,所謂“苦”,只會發生在自己在不情願的事情上。這也是稻盛和夫先生為我們解答的第二個問題:

如何讓自己喜歡上所從事的工作?

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是磨礪心志,萬一從事的不是自己心儀的工作怎麼辦,是否由磨礪變成了苦難折磨呢,這是否是稻盛和夫口中的悖論呢?實際上稻盛先生在《幹法》中給出瞭如何讓自己喜歡從事的工作—投入工作。

投入工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改變我在工作時的心態,很多人都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是往往讓他們參與了現今階段他們所認為的“好工作”,他們依然在一段時間後會有抱怨。人是無法被輕易滿足的,一旦有了抱怨與憂慮,不提“喜歡”二字,不消極怠工,就已是萬幸。因而,改變自己的心態又稱為投入工作的前提。也是最快的方法。

隨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我在公司揹負的責任也越來越大,當我在工作中無法尋找樂趣的時候,我就嘗試着轉變心態,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讓自己去接受工作。比如,與公司同事或者領導的溝通,進一步瞭解自己所在崗位、所做工作的內容與價值,專項的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在問題解決上獲取成就感;小目標、小計劃的制定,將目光落於腳下,勤勤懇懇。

如何出色的工作?

“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稻盛和夫先生在書中提到人有三種,即點火就着的“自燃人”,點火也不着的“不燃人”,自己就能燃燒的“自燃人”。我很贊同“自己就能燃燒”的這種觀點,稻盛和夫先生的觀點不是普通的職場授課,而是從人的本質與內心,幫我們構築健康、積極、愚直的工作態度。我認為,將工作當成一種修行,這是靈魂或者説我們本質的一個洗滌。這也是東方電子“精進”的概念——埋頭苦幹,是讓我們積累經驗、進步思想的渠道。

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能力指天賦,是每個人生來具有的一部分,是不可改變的;熱情可以稱之為努力,由每個人決定,努力是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的,進而獲得成功;思維方式則指一個人是否是有利於社會的,是否充滿善意的。

我認同天賦與努力,但慣性思維是可怕的,現在公司部分同事習慣於安於現狀,習慣於“這樣就好”,忘記了思考、忘記了挑戰,這就使得我們的能量和膽量都在流失,在面對事情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嚴重的束縛了自己。所以,要在工作中激流勇進、挖掘自身,擺正心態,堅持“愚直地、認真地、誠實地”工作,腳踏實地,用於在“漩渦中心”工作,正視自身,創造“正確的地圖”。

通讀此書,感受甚深,字未及全意,感不能全敍,理與君共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pm91w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