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精品多篇)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精品多篇)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精品多篇)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篇一

小説講述了一個不甘寂寞的已婚女性,尋找婚外情的刺激,最終被債務逼得自殺而死的故事。有評論説,包法利夫人由於受到了不適當的教育,一個富農的女兒進了城裏的修道院,學習鋼琴、繪畫、詩歌(而不是農活),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和城裏的生活,讓艾瑪的腦子裏幻想完美的愛情,忍受不了平庸的婚姻、平淡的生活,不顧實際地追求浪漫、刺激、奢華、帶有激情的生活,最終釀成悲劇。實際上即使是婚外情,保鮮的時間也非常短暫,艾瑪的第一個情夫很快就玩膩了她,在約好私奔的前一天寫信背棄了她艾瑪,這個打擊差點讓包法利夫人送命。與第二個情人的約會更加瘋狂和奢侈,但很快雙方都互相感到了厭倦,只不過都不願提出來。艾瑪忘記了自己的義務——作為妻子的義務和作為母親的義務,最終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書中的丈夫包法利讓人覺得滑稽可笑,妻子兩次出軌,那麼多明顯的信號,他都發現不了,是不是太神經大條了?包法利因為愛自己的妻子,

逐漸發展為盲目相信,甚至是可以討好,生怕她生氣、不高興,為此還一度和自己的母親決裂。他是一個平庸、懦弱的人,不解風情,從小讀書就靠死記硬背過關,不懂得音樂和詩歌,事業上也是“扶不起的阿斗”。在包法利夫人和藥劑師郝麥的鼓動下,他本有一次揚名立萬的機會——給旅店的夥計治療先天性的跛足,手術卻徹底失敗,讓艾瑪對他失望透頂。在發現了妻子的情夫寫給包法利夫人的信件後,他明白了所有的一切,作為任何一個有骨氣、有血性的男人,面對這樣的羞辱,都要發瘋的。而這位包法利先生是怎麼做的呢?妻子死後,他有一次見到艾瑪的第一個情夫,沒有憤怒,的是哀怨,“從情夫的臉上彷彿能看到妻子昔日的痕跡”,可笑、可歎。

這本小説出版後在發過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作者福樓拜一度被告上輕罪法庭,罪名是道德敗壞,會教唆女人們學壞。這個故事也給所有的丈夫們提了個醒,一個巴掌拍不響,婚姻的失敗不能全責怪某一方,另一方或多或少都有責任。要關心、關注你的妻子,要不然就會把她們推向不道德的婚外情。愛情是短暫的,這是自然規律無可改變。但這不是偷懶的藉口,婚姻生活還是要用心去經營,作為丈夫,有義務時不時給妻子製造一些浪漫,時不時給她一些驚喜,給平淡的生活注入一些新鮮的東西,而從讓家庭更穩固,不要讓自己的妻子成為包法利夫人。

作為父母也要反思,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中國有個説法:“窮養兒子富養女”,對女兒的教育要給她最好的,讓她有見識,免得長大之後受不了物質的誘惑和男人的甜言蜜語,上當受騙。但,有時候不合適的教育反而害了孩子,就如近年來,中國的家長流行把孩子送出國留學,但國外寬鬆的教育環境反而讓孩子養成了非常多的不良習慣,“海歸”後很難適應國內的生活和職場。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篇二

包法利先生一怒之下,當街把一張椅子摔得稀巴爛,指責老伴禍害兒子,給他套上這樣一批瘦癟馬,馬鞍連馬皮,一文不值!

一句話,狂妄自大隻會跳着腳指責妻子的老包法利先生,沒有主見只會唯唯諾諾奉承丈夫的老包法利夫人,還有不幸的杜布克寡婦的形象躍然紙上。更是把包法利先生成婚一家人打得什麼算盤,每個人扮演着怎樣的角色交代得清清楚楚。有人説這本書叫做《包法利夫人》,其實主人公是三位,為兒子物色略有財產的中年寡婦做妻子的老包法利夫人,因為少得可憐的財產被席捲一空而一命嗚呼的前包法利夫人,還有耗費主要篇幅描寫的艾瑪,都是這個時代不幸女性的縮影。前兩位包法利夫人此後再沒有出現過了,瘋狂愛着丈夫的前包法利夫人死得就像《金鎖記》中“一個美麗而蒼涼的手勢”,甚至這匹一文不值的瘦癟馬連美麗都算不上。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篇三

缺乏智慧的幻想產生怪物,與智慧相結合的幻想是藝術之母和奇蹟之源。——哥雅

這部小説的主人公艾瑪(即包法利夫人)就是個充滿愛情幻想的人,但由於缺乏理智與思考,她的愛情幻想最終把她拉進死亡的深淵。

艾瑪,是一個深受浪漫主義文學影響的富裕農家獨生女,原期待通過結婚來實現她的愛情幻想,但丈夫包法利的平庸和無能卻使她大為失望。她先後碰到了年輕的實習生萊昂和情場老手羅多夫,渴望在他們身上得到她所向往的愛情和激情,但一個軟弱無能,一個對她始亂終棄。最後,在她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這些人卻一個個斷然的將她拋棄,艾瑪的心靈受到重創而又走投無路,最後選擇了自殺。她終於為她的浪漫主義幻想和行為付出了最慘重的代價。

幻想不只是停留在腦海之中,更多的是付出行動。

像張海迪,從小時就高位截癱,在別人看來她的一生是無望了,做什麼都是徒勞的,可她卻不甘命運的蹂躪,發奮學習,用鏡子反射來看書,最後張海迪以她驚人的毅力學會了四國外語,還成為了碩士、博士!她用行動闡述了幻想變成現實的奧祕。

愛因斯坦,小時被認為是傻瓜、笨蛋,可後來人家不也成為了名譽全球的物理學家了嗎!

自古人們就有上天、飛翔、探索宇宙的幻想,這在以前看起來似乎不可能,可如今,隨着科技的發展,飛機、火箭不照樣造出來了嗎!

可見,無論做什麼,努力才是硬道理!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以即使是幻想,只要努力去實現,就一定能夢想成真!可千萬不能像小説中的艾瑪一樣整日停留在幻想之中,最終走向毀滅。

幻想雖貶,但不努力只怕連一點點念想都將成為奢望。所以,朋友,請讓我們腳踏實地地向夢想前進!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篇四

夏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上帝取下了亞當的左肋骨。可見女人之於男人,就是靈之於肉的關係。

愛瑪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能完全見證一個女人一生的慾望和悲愴。所以,對於福樓拜來説也許是不公的,二個月的時間是完全不能滲透到小説裏邊的,何況不是精讀。

一開篇小説真的沒有什麼,就是介紹包法利先生不幸的童年和不幸的婚姻,可能是因為之前的種種遭遇才鑄就了他對愛瑪的溺愛。對,是溺愛,像一個父親般的溺愛。第一次見到愛瑪的包法利先生就被愛瑪的清純、美麗、勤勞所吸引。當然,對於一個在鄉下莊園士生土長的美麗女孩來説,會醫術的包法利先生是具有強大吸引力的。這種情況下,包法利先生是再也難以承受比他大很多歲的妻子,在不幸婚姻的籠罩下,愛瑪的出現更多的是一種救生,無休止的精神出軌折磨着他的身體。還好,他那可憐的妻子合時宜的去世了。理所當然他娶了她,她也帶着夢幻般的憧憬嫁給了她。新生活應該開始了,新婚燕爾他們都是幸福的…

我忘了愛瑪的不滿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因為她的不滿包法利先生才從住了許多年的小鎮搬到另一個小鎮。對於一個男人來説,一個做醫生的男人來説,搬家無疑是傷筋動骨的大事。所以,我才覺得他是溺愛愛瑪,非同一般的溺愛。於是乎愛瑪首次碰到一個暗戀她,而她也欣賞的情人——萊昂,一個年輕小夥子。不過,他們可能是在道德的束縛下並沒有開始就做出出軌的事,萊昂走了,去深造了。

愛瑪是憂怨的,萊昂的離開並沒有讓她的生活平靜起來,反而更加加重了她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包法利先生的不滿。她一在懷疑自己嫁給他的初衷,一再否定自己的婚姻和愛情。那種懷疑是揪心的、極具破壞力的。她脾氣變得越來越壞,生過孩子的她似乎像現在的"產後憂鬱症",和包法利老太太關係的不和諧,更加讓這個對生活充滿想象和不甘平凡的女人受到打擊。她不停詛咒自己年輕時的決定,她無限誇大自己重新選擇應該是怎樣的幸福和不可一世。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情況:一是心力交瘁,二是瘋狂去改變現有的生活。愛瑪選擇了後者,她開始去享受自己的生活…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篇五

包法利夫人從小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在那期間,愛瑪迷上了看小説,尤其是那些有關男女情愛的書。書中男主人公不是伯爵就是子爵,這讓她深深地着迷了。就因為這樣,包法利夫人才會不滿於醫生夏爾的膽小懦弱,遲鈍無能。就因為這樣,她才踏上了尋找理想中的愛情之路。但當時的法國正在被黑雲籠罩。她最終在被騙與人的只求自身利益之中結束了她的一生。

包法利夫人是一個悲劇人物。她追求浪漫的愛情,奢華的生活,卻不知她所處的環境給不了她想要的。當愛情建立在物質基礎上時,就註定了它的悲劇結果,無論過程如何使人沉淪,結局都只有一個。是誰使她走向了絕路?是人們的冷漠淡然使她求助無門,還是自己對命運的屈服?最終導致了愛瑪的悲劇,或許可以説是當時的社會逼得她服毒自殺的!

現實與理想總會有差別,當現實於理想中的情況不同時,我們不應該把這一切歸結為命運的安排。當我們遇到挫折或者意外時,或許這是上天給我們一次調整心態的機會。在繁華和虛榮裏,也許你會忘了自己的正面目。但要知道自己擁有的,珍惜自己獲得的,不要總陷入沒有結果的幻想中,來虛度光陰。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篇六

小説《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的代表作,小説描寫的主要內容是外省的一個比較富裕的農民的女兒愛瑪悲劇的一生。愛瑪本是一個小資產階級的女子,她自幼在修道院附設的寄宿女校修業,受着貴族式的教育,學會了貴族式的禮儀和談吐,喜歡讀一些浪漫主義的小説,夢想着能有美滿幸福的愛情,過上奢華的生活。但是當她成年之後,父親把她嫁給了一個庸碌無能的醫生,夏爾。包法利。婚後的生活對愛瑪來説是平淡無奇的,沒有什麼能夠引起她的興趣,沒有感到愛情帶來的幸福。

她漸漸的對包法利失去了感覺,越看他越感覺難受,越感覺到自己的婚姻生活的不幸。可是夏爾,卻是自始至終的傻傻的愛着愛瑪,一刻都沒有改變過。由於愛瑪厭倦了小城鎮的生活,所以夏爾為了逗她開心,解除她的煩悶,於是冒着失業的危險遷到了繁華的永鎮居住。在這,包法利的事業並不是很順利,可是為了滿足她的要求,他還是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掙錢,努力使她開心,可是這並沒有讓她感到,反而讓她覺得他更加令人討厭。

由於愛瑪對自己的婚姻生活的不滿,所以當她有幸參加一個貴族的挽回的時候,遇上了體面、高貴的爵爺和貴婦人,那種珠光寶氣的豪華氣派生活才是她想要的。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地主羅多夫,她經不住他的誘惑,所以投入了他的懷抱。由於愛瑪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她有着較開放的思想,給人的感覺是一個輕挑的女子,她深深的愛着羅多夫,可是羅多夫對她則是一種利用與誘惑,利用她的美貌和輕信,誘惑她投入自己的懷抱。“她確實很漂亮,他從來沒玩過這麼坦率的女人,這種不放蕩的愛情,對他來説不但很新鮮而且越出了輕易到手的常規,使他深深得意,有十分動情。

愛瑪的狂熱,根據他小市儈的心理,本是不屑一顧的,但因為狂熱的對象是他,所以他內心深處又感到心醉神迷。既然愛情已穩如泰山,那他就可以放肆不拘,不知不覺態度也有了變化,他不再像往日那樣,説一些感動她熱淚盈眶的甜言蜜語做一些讓她心旌搖曳的熱烈吻抱。就這樣,以前沐浴着她的偉大的愛河,水位不斷下降,已經看得見河牀的泥沙了。她還不願相信,反而倍加温存體貼。而羅多夫則越來越冷淡,越來越無所謂了。

最後因為八千法郎,包法力夫人沒有辦法只得服毒自殺,把這個爛攤子交給了包法利一個人來處理。臨死之前,她心中萬事皆空,不在乎人世間的一切煩惱了,對愛情的不忠,無恥的勾當,折磨她的貪慾與她不再相干了。包法利先生在妻子死後,他不肯別人動妻子的遺物,不停地還妻子欠下的債,意志消沉,最後,他得知了妻子出軌的真相。當他遇見了羅多夫並與他交談的時候他竟然説這不怪他,就在當天,他痛苦地死去。把他的女兒交給了自己的母親撫養,可是很不幸的是,他的母親也在同年死去,於是又交給了愛瑪的父親可是她的父親癱瘓在牀無法撫養,只得寄養在一個遠房姨媽那裏,而姨媽家境貧寒,為了謀生如今只好把她送進一個沙場當童工,真可謂是禍不單行。小小的年紀就要承受這麼多。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他們那個錯誤的婚姻,源自包法利夫人的難以滿足的慾望。她一生追求的虛無縹緲的愛情最終葬送了她,葬送了深深愛着她的丈夫,也葬送了整個家。

雖説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包法利夫人追求自己的理想無可厚非,可是她追求的夢想是建立在包法利的痛苦之上的,是不能被贊成與認可的。固然她的遭遇有時代的錯誤,但更多的是她自己的錯,她不是個偉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現有的時代中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與不滿!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篇七

包法利夫人無疑是個躁動的女子。她的慾望強烈,正如書中所説——她愛大海只愛大海的驚濤駭浪,愛新綠只愛新綠點綴在廢墟之間。她的氣質是多愁善感型的,而非藝術鑑賞型的,她尋求的是感情,而非景物。

很多人不明白,包法利夫人有一個穩定的家庭,丈夫老實善良,女兒健康可愛,生活並不窘迫,不用她擼起褲腳下地幹活,不用她操心柴米油鹽,那麼她到底在“作”什麼呢?

倘使包法利夫人稍微愚笨一點,相貌稍微醜陋一點,或許她就不會整出那麼多幺蛾子,便同普通人一樣,淹沒在塵世中毫不起眼了。

她的美麗與寂寞無人能懂,所以她對鏡自憐,抑鬱不歡。她的靈魂澎湃着激情,生活卻如死水一般,攪不起來波瀾。

這是一種人生悲劇。

包法利夫人在懷孕的時候曾盼望要一個兒子,她覺得男孩是自由的,可以恣意放浪,周遊世界。而女人呢,則經常受到束縛,缺乏活力。女人的意志,就像用細帶子系在帽子上的面紗,風一吹就飄來擺去,時時都有慾望在引誘她,時時都有禮俗在限制她。

姥姥這位歲月美人,在即將步入七旬的時候突然抑鬱起來。她要麼獨自坐在陽台上迎着温熱的陽光一言不發。要麼就是垂淚與我們抱怨她的生活有多麼苦累,日子多麼煎熬。

姥姥姥爺感情不好,姥爺年紀大了,脾氣也有些怪,吃飯總是挑三揀四,只要不高興就找茬,姥姥也是性情中人,聽不得姥爺説她的不好,兩個人免不了口舌之爭。

爭吵是煩惱的來源。

農村婦女一輩子埋頭於家庭瑣事之中,年紀大的,很多都沒上過學,大字不識。眼下手機電腦普及,舅舅舅媽包括表弟都端着手機看電視刷新聞,姥姥幾次三番與他們搭訕,他們也只是敷衍兩句。

沒人能瞭解姥姥的孤獨。

那是一種從靈魂深處蔓延出來的寂寞。

她睡得很早,天剛擦黑就躺在牀上。我在一旁寫字,總是到八九點時她坐起來,眼直直地望着牆壁發呆,有時試圖與我説兩句話,我分不開神,她就歎一口氣,躺下來依舊睜着眼。

當得知順利入編事業單位的時候,姐姐連連做了幾天噩夢。夢裏都是對單位的恐懼,夢到一個月只有一千塊錢的工資,夢見單位的同事死氣沉沉。

姐姐對朋友説她的精神壓力,他只回姐姐一個“作”字,他説你都考上了,有一個離家近又穩定的工作,到底還在矯情什麼?

在沒有考入事業編的時候,姐姐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帆船,學歷不高,時刻想紮根在一處,過上穩定的日子。可當姐姐得到這種穩定的時候,憂慮又時時向她襲來。

錢鍾書的圍城裏説,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來。其實事事都是如此,因為不瞭解所以想接近,因為了解了所以厭倦。我們總是從一座圍城出來,走進另一個圍城裏。

但有些人天生具備安穩的氣質,他們的眼裏容得下景物,可以獨自品茗賞花,自有自己的樂趣。他們喜歡花大把的時間做早餐,繪畫讀書,而不尋求感情上的刺激。

所以,你是什麼樣的人,就去選擇什麼樣的生活。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 篇八

這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我曾讀過很多書,其中《包法利夫人》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查爾斯的父母讓他退了學,並叫他學醫。

隨後,查爾斯在多特成為了一名醫生,娶了一個名叫迪耶普的有錢的寡婦。因為迪耶普是一個醜陋的老女人,她一直試圖控制家庭的一切。她總是抱怨她的一切,問查爾斯要一個劑量的藥物和一點愛,查爾斯根本不愛她。事實上,當他去醫治魯奧先生時,他便愛上了老魯奧的女兒,一個名叫艾瑪的年輕女子。迪耶普去世後,查爾斯就與艾瑪結了婚。現在,艾瑪成了包法利夫人。

如果艾瑪就像迪耶普一樣,是一個平常的女人,我認為,查爾斯也許能和她永遠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然而,事實上,艾瑪是一個美麗的,年輕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在她心目中,她的丈夫應該是英俊,機智,有風度,具有吸引力的。

在她的眼裏,丈夫查爾斯並不是一位完美的丈夫。所以當我們知道艾瑪最後成了魯道夫和列昂的情婦時,我們並沒有感到萬分詫異。但可悲的是,魯道夫並不是她真正的愛人,列昂也不是。因為購買東西又借了一大筆錢,包法利夫人必須支付八千弗朗西絲。然而,她支付不了這麼大一筆錢,所以她向魯道夫和列昂尋求幫助。但是他們根本不愛艾瑪,只把她當成生活的調味料,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她。故事的結局非常悲慘,艾瑪對生活感到絕望,對愛情心死,最後選擇了自殺。艾瑪死後,查爾斯也出人意料地猝死了。他們的小女兒,伯特,被送往cotton—mill謀生。

當你遇到一個非常愛你,但你卻對他(她)沒有感覺時,你會選擇和他(她)在一起嗎?或當你愛的人不愛你時,你會將他(她)栓在自己身邊嗎?這就是我想和你討論的,當我讀這本小説後。當然,不同的人對於這個問題肯定會有不同的回答。有一種觀點是:如果你喜歡一個人,勇敢追求,即使她或他不愛你,死磨硬泡,直到她或他答應和你在一起。另一種觀點是,既然你愛的人不愛你,那麼就放棄吧,看着我們所愛的人能夠幸福,不就已經足夠了嗎?我們無法判斷哪個是正確的,但我偏愛後者,如果你追求的人對你就是不感興趣,無論你做什麼,都不可能會贏得他(她)的心吧。就比如你自己遇上一個很愛你的人,但你一點也不愛他,無論他(她)對你有多好,你也很難會愛上他(她)。

在中國歷史上,男人的社會地位要高於女人。有些男人會迫使自己心愛的女人和他們結婚。很不幸的是,這些女人沒有權利説“不”。我不認為這樣的婚姻會是幸福的。他們都不會感到快樂。中國有句古語:強扭的瓜不甜。事實上,如果你讀過《包法利夫人》,你就會知道,是查爾斯選擇了艾瑪做他的妻子。艾瑪的父親—老魯奧也對查爾斯能夠娶他的女兒感到十分的滿意,因為艾瑪太聰明,不適合做農活。艾瑪並沒有深入瞭解過查爾斯,便糊里糊塗的嫁給了他。因此他們的悲劇結局從開始就這樣註定了。

包法利夫人讀後感600字 篇九

小説主人公包法利夫人愛瑪本是一個天真聰穎的農家女,家務樣樣精通,在藝術上也很有造詣。愛瑪有一雙深邃的大眼睛,渾身散發着迷人的氣質。她接受的‘‘紮實的教育”更為她的美麗增添姿色。可惜的是在她少女懵懂時嫁給了一個平庸的丈夫。

夏爾·包法利從小儒弱老實,逆來順受,沒有個性和自由的思想見解。即使他善良淳樸,卻仍抓不住愛瑪的心,他總是盡力滿足其一切物質需求,但還是填補不了她內心的空虛。

因受浪漫主義小説影響,愛瑪頭腦裏有很多天馬行空的幻想,她把對愛情和幸福的追求理想化,終陷泥潭,不可自拔,也對現實生活失望至極。

第一次對她無聊生活產生衝擊的是參加侯 ww 爵的舞會,她對那種奢華的生活充滿嚮往。再次就是搬去永鎮,遇見列翁。兩人有許多共同愛好和興趣,因此也產生了心靈的碰撞,享受了一段寧帖悠長的愛情。但愛瑪做了一番掙扎後還是決定恪守婦道,故意疏遠列翁。列翁對這段沒有結果的愛情厭倦,離開永鎮。失去列翁後愛瑪感情陷入極度空虛狀態,也就走入了紈絝子弟羅多爾夫的虛假圈套,成為他的情婦。被他拋棄後又與列翁開始新的愛情之旅。

同時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她負債累累導致最後不堪重負服毒而死。留下老實且深愛着她的丈夫。

這是愛瑪的悲劇,是包法利家的悲劇,更是當時那個黑暗無情社會的悲劇。

所以當愛瑪意識到在家中對着無味的丈夫沒有辦法幸福愉快的生活下去後,她該怎麼樣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呢?在那個虛假成風,豺狼當道的社會恐怕是見不到黎明的曙光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zjkmd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