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600字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600字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600字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600字範文1

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小説,看完後也讓我有很多感想,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風箏,它可以代表親情、友情、愛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誠實,對阿米爾來説,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小説開頭和結尾重疊在一起,成為兩幅相似的畫面:廣漠的天空,雪花飄落,空氣寒冷而清澈,追風箏的孩子們歡笑着奔跑,追逐飛逝的光影。這一幕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兩代人之間反覆地上演着,但每一次的重複之間,生活都發生着劇烈的變化,這幅畫面也隨着主人公命運的變化被不斷染上新的顏色,從孩童天真的視野墮入世事變遷的悲哀之中。

作者並沒有很華麗的文筆,他僅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細膩的勾勒了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當僕人哈桑——阿米爾的夥伴,被其他富家少爺圍困在角落裏施以暴力與侮辱時,阿米爾——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卻蜷縮在陰暗的角落裏默默注視,直到淚流滿面卻仍不敢挺身幫助哈桑時,我聽到了心碎的聲音。可命運的指針並沒有停止,阿米爾因為懦弱而極端害怕直至慚愧不已,無法面對哈桑。最後甚至栽贓他,讓他永遠離開了這個家。到後來阿米爾獲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時,悔恨與傷痛糾結,當中年的阿米爾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時,他卻不顧危險,前往家鄉阿富汗,開始了救贖。但時間是可怕的,因為它可以讓一切都改變。終於回到家鄉的阿米爾,目睹了家鄉的變化,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同時也見到了兒時的老管家,見到了荒廢的家,也得知了,哈桑的死訊。哈桑死了,阿米爾的救贖卻沒有停止,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爾兒時的宿敵手中,兒時的懦弱和愧疚纏繞着中年的阿米爾……

一場救贖再次開始。故事的最後,阿米爾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時的索拉博卻因精神上的傷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説起風箏——那哈桑和阿米爾童年最喜愛的玩物時,才會不知覺的笑起來……書的後半段寫得是主人公心靈的救贖。他費盡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風箏,重新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生活的大門終於又向他敞開了。阿米爾的結局,相比較而言,是幸福的。他終於明白了彼此的意義——以生命為代價。

作者用細膩平淡的筆觸,為我們真實的還原了阿富汗喀布爾,娓娓道來一段人性的救贖。語言平實而力透紙背,感強烈真摯而不造作,彷彿一位老朋友向你訴説他曾經的故事。“為你,千千萬萬遍!”銘刻在心底的聲音是永恆的忠誠誓言,哈桑堅定澄澈洞察一切的眼神從一個少年的眼中直達另一個少年的心扉二十多年來不停歇地煎熬拷問着懦弱的靈魂。親情、友情,歡笑、背叛,汗水、血水,樹蔭傾瀉的陽光,順窗而下的雨水,最珍貴的感情,最鄙夷的沉默,獨自嚥下的淚水,難以置信的身世,執着奉獻的生命,連同風箏和那張帶着兔脣的圓臉在阿富汗這片被宗教信仰與真誠熱情纏繞,被戰火摧殘的土地上交織成震撼人心又回味悠長的交響曲:“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600字範文2

為你,千千萬萬遍。

這是寫在書封面上的一句話,也是讓所有讀者為之動容的話,是書中哈桑對阿米爾友誼的見證。在這本書中,愛,愧疚,贖罪,恐懼等交織在一起,讓我知道原來人性的弱點和救贖也可以融合得這麼巧妙。

這是發生在阿富汗的故事。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令阿米爾感到自責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由於阿富汗戰爭爆發了,他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成年後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贖罪,阿米爾告別了在美國的妻子和親人,再度踏上睽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卻從病重的拉辛汗口中得知一個驚天謊言——哈桑原來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而被阿塞夫從恤孤院買來的索拉博——哈桑的兒子是自己的侄子。兒時的噩夢再度重演,最終,他歷盡艱辛,終於救出了索拉博,並將他帶回了美國的家。

在哈桑和阿米爾的友情中,一個真誠付出,而另一個理所當然地接受,看似很牢固,實則如同斷了線的風箏,在幫派鬥爭種族歧視地位差別等問題的考驗下,變得脆弱不堪。小時候的阿米爾有一種種族和地位優越感,認為當僕人的哈扎拉人哈桑低人一等,付出也是理所當然;而哈桑則單純的把阿米爾當成朋友,無悔地説着:“為你,千千萬萬遍。”所以在哈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選擇漠視,並且嫁禍哈桑偷竊逼走了哈桑。

而長大後,當阿米爾想要去找哈桑贖罪,卻發現一切都晚了,那個曾經對他説着“為你,千千萬萬遍”的哈桑已經消失於戰火。當他得知哈桑的孩子索拉博正在飽受非人的摧殘,他義無反顧踏上了救贖的道路,這是在救贖他人,同時也在救贖他自己。他將對哈桑的愧疚彌補到了索拉博的身上,將他帶離了苦難,給了他全新的生活。

這個故事,始於風箏,終於風箏。放風箏是阿富汗的習俗,是他們民族特性的象徵。而在這本書中,風箏對於阿米爾和哈桑來説是他們友誼的象徵,是他們童年美好記憶的代表。但對於哈桑來説,風箏是他命運的象徵,面對來自周圍人的謾罵以及好朋友的背叛,他努力奔跑去追逐風箏來證明自己,但仍舊改變不了被割斷線飄零的命運。對阿米爾來説,風箏則代表他性格中所缺失的東西,善良正直誠實勇敢等,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在書的最後,阿米爾為索拉博追尋風箏,像當年哈桑那樣説着“為你千千萬萬遍”。他完成了救贖,戰勝了懦弱,成為了一個有健全人格的人。

而對於我們來説,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阿米爾,自私怯懦;又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桑,真誠勇敢,為了愛的人無悔地付出。但無論如何,犯下錯誤不可怕,我們要做的就是不逃避,要正視自己的錯誤,並且盡我們最大的力量去彌補,不讓同樣的錯誤重演。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像哈桑這樣類似的經歷對於小孩子來説該是多大的打擊,給他們的幼小心靈留下的陰影是永遠都抹不掉的,對他們以後的人生都有很大影響。在當今社會,各種校園暴力欺凌等時有發生,辱罵拳打腳踢拉幫結派等屢禁不止,我們要做的就是正確引導教育他們,防止此類事情發生,讓孩子們擁有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600字範文3

在舊書攤上淘到的這本書,斷斷續續的讀了大半個寒假,説來也是奇怪,一本兩三天就能看完的並不乏味的小説看了那麼久。買它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朋友分享的書中的一段表達世界上唯一的犯罪就是盜竊的一段話。但是讀完之後我想到的更多是救贖和原諒。 《追風箏的人》講述了兩個阿富汗少年阿米爾和哈桑關於友誼、親情、背叛、救贖的故事。行文並不是華麗的文筆,作者只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細膩的勾勒了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卻給了我們心裏以強烈的震撼。阿米爾最後回到故鄉,完成了自我的救贖,用比較接地氣的話來説就是償還了良心債,我覺得這是整本小説最概括的情節描述。

阿米爾出生在阿富汗一個富裕的家庭,哈桑是阿米爾僕人的兒子,兩人從小一起玩耍,哈桑比阿米爾小,哈桑付出了他所有的忠誠,書中一開始便説“哈桑從未拒絕我任何事”。兩人在一起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個壞小子阿塞夫少爺和他的小跟班們,哈桑為了阿米爾挺身而出,用手裏的彈弓嚇走了阿塞夫。在阿米爾12歲哈桑11歲時,他們參加喀布爾的風箏大賽,這個大賽比的是誰的風箏能割斷別人的風箏線,最後的唯一倖存者便是勝利者,但這不是最大的榮耀,最大的榮耀是還能追撿到最後一個被割斷的風箏。這一次,阿米爾的風箏堅持到了最後,哈桑則去追那隻被最後一個割斷的藍色風箏。阿米爾非常渴望得到這個風箏,哈桑知道阿米爾的願望,他同時也非常擅長追風箏,哈桑去撿到了風箏,卻又遇到那幫壞小子,阿賽夫讓阿桑把風箏交給他,哈桑拒絕,於是遭到了他們的凌_辱,而阿米爾目睹整個過程,卻一直躲在周圍沒有出現,懦弱的沒膽量阻止阿塞夫的暴行,也不情願跳出來讓哈桑把那隻藍色風箏讓給阿塞夫。阿米爾對自己的懦弱坦誠而無奈,覺得自己不像勇敢,堅強而正直的爸爸。 哈桑默默地拿回了風箏,沒有説出任何事情。阿米爾心靈受到折磨,他不能繼續面對哈桑,於是栽贓哈桑偷了他的手錶,雖然父親不情願,但是哈桑的父親自願帶哈桑離開,哈桑雖然深知自己被栽贓,仍然什麼都沒説,被趕出阿米爾家。哈桑依舊選擇了原諒,我不明白為什麼一個十一歲的孩子甘願承受這麼大的委屈。 阿富汗突然爆發戰亂,阿米爾和父親逃到美國。很多年後為了救贖自己的靈魂,阿米爾回到了戰亂的阿富汗,才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父親已經癌症去世,哈桑也已經遭塔利_毒手,而他的兒子,也就是阿米爾的侄子還活着。於是阿米爾輾轉冒死救出侄子,把他帶過美國自己家裏,撫養他。 每個人都有需要救贖的靈魂。當阿米爾成年,他回想起當時的做法,內心就會受到折磨,於是無論如何,即使阿富汗仍處於戰亂,他還是選擇回到阿富汗,他需要自我救贖,不管別人是否在意,他需要給自己一生一個交代。 阿米爾的侄子在不幸中長大,幾乎沒有表情、不跟別人交流、幾近完全沉默,而阿米爾在好不容易取得侄子的信任後出於無奈,沒能過遵守自己的承諾,使得侄子更加絕望和孤僻。阿米爾帶侄子去海邊放風箏。當他們合作用風箏戰勝對手,小孩終於好像有了笑容。阿米爾看到了希望,他決定用餘生來温暖這顆受傷的心靈,同時救贖自己的心靈,原諒過去的自己。

原諒了,過去不再黑暗;

放下了,過往不再沉重。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600字範文4

小説《追風箏的人》自20__年問世以來,便如颶風般席捲全球,常年穩居暢銷書排行榜前列,帶給萬千讀者無盡的感動。書中那句著名的“為你,千千萬萬遍”彷彿一個慢慢切開的洋葱,讓無數人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主人公阿米爾出生於阿富汗一個富人家庭,與年齡相仿的僕人哈桑自幼一起長大,情同手足,善良忠誠的哈桑雖然與阿米爾有主僕和種族之分,卻始終將阿米爾看作自己的朋友、兄弟,從不拒絕阿米爾的任何事情。由於阿米爾在出生時母親因為難產死亡,阿米爾始終認為自己是偷走母親生命的兇手,這是他的原罪,才使得深愛母親的父親對自己的關愛永遠是那樣觸不可及,為了得到父親的青睞和欣賞,阿米爾希望藉由風箏比賽拉近與父親的關係,為此,他必須贏得第一名。為了幫助阿米爾贏得比賽,哈桑慘遭侵犯,而親眼目睹這一切的阿米爾為了自保選擇了袖手旁觀,怯弱的跑開。此後,阿米爾心中對於哈桑的愧疚逐漸轉為對他的怨恨,因為哈桑一如既往的侍奉阿米爾,關心阿米爾,即使阿米爾亂髮脾氣他也毫無怨言,而這就像是條皮鞭,時時刻刻鞭笞着阿米爾的心靈。這種日復一日的折磨,使得阿米爾做出更加罪惡的事情:利用手錶栽贓哈桑偷盜,最終逼走了哈桑和他的父親阿里。不久,蘇聯入侵阿富汗,阿米爾跟隨父親逃往美國。一晃數年,阿米爾始終無法忘記少年時期犯下的錯誤,一天,他收到了父親摯友拉辛汗的來信,猶豫再三後終於決定重返已經滿目瘡痍的故土,踏上“再次成為一個好人的道路”。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關於救贖的故事。阿米爾的父親年輕時背叛了與自己一起長大的僕人阿里,和他的妻子生下了私生子哈桑,為了完成心靈的救贖,阿米爾的父親盡力彌補阿里父子,請醫生為哈桑治好兔脣,精心設計並出資建造福利院,全心全意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廣結善緣;自從逼走哈桑以後,阿米爾便背上了良心的十字架,這種愧疚日夜折磨着他,即使事隔多年,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的罪孽,在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併為了守護自己在阿富汗曾經的家而死在槍下後,決定將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從水深火熱的阿富汗救出來,並使出渾身解數將他帶回美國撫養,最終也因此完成了自己的心靈救贖之旅。

在我看來,這也是一個關於輪迴的故事。幾乎所有的孩子學會説的第一個詞是“媽媽”或者“爸爸”,而哈桑説出的第一個詞卻是“阿米爾”,少年時期,哈桑細心照顧阿米爾的起居,也是阿米爾最要好的玩伴,對於阿米爾略帶嘲笑的捉弄從不介意,還拼盡全力利用手中的彈弓從惡霸阿塞夫手下救回阿米爾,默默原諒了阿米爾在自己被侵犯時的懦弱逃避,明知阿米爾想要栽贓自己也要全力維護他,因為哈桑對阿米爾説過“為你,千千萬萬遍”;多年過去,阿米爾為了救回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而被阿塞夫暴打成重傷,嘴上的傷疤彷彿兒時哈桑的兔脣,千鈞一髮之際,索拉博用彈弓打掉了阿塞夫的一隻眼睛,在突破重重困難終於回到美國後,索拉博卻因為一次次的絕望陷入了自閉狀態,阿米爾只有像當初哈桑對待他那樣,無私而真誠的對待索拉博,才有可能帶他逐漸走出自閉,於是,在為索拉博追逐風箏時,好像昨日重現般,阿米爾也對索拉博説出了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整個過程中這一系列的巧合,剛好構成了一個輪迴。

在我看來,這還是一個關於人性的故事。作者用沉靜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勾勒了人性的複雜,將故事娓娓道來,在阿米爾一次次傷害哈桑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自私與懦弱,在哈桑對阿米爾一次次近乎“無我”的付出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忠誠與真摯,在阿塞夫對於弱者一次次近乎禽獸的暴行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殘暴與邪惡,在阿米爾的妻子索拉雅對阿米爾一次次的支持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包容與善良……

感謝作者胡塞尼為我們帶來這樣一個憂傷而又美麗、感人至深的故事,帶領我們洞察人性的本質,願你我的生命中都能擁有這樣一個人,願意説出“為你,千千萬萬遍”,幫我們去勇敢的追尋屬於自己的那個風箏。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600字範文5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讓我們一起追尋那人格的風箏。

12歲的阿米爾是一位阿富汗的富家少爺。他本與僕人哈桑手足同情,但在一次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讓阿米爾無比痛苦,無比自責的事。因為那件事,他逼走了哈桑,不久後自己也隨父親去了美國。成年後的阿米爾因無法原諒自己對哈桑的背叛而再次踏上故土,卻發現了一個驚天謊言。他一點點探索着,看着戰爭中阿富汗的慘狀,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已經故去的哈桑的兒子,拉回了那隻他丟棄了的人格的風箏。

説實話,我並不喜歡這樣帶“悲”的作品,但在長長的歎息之後,我卻感受到了無比的震撼,那隻飄蕩着的風箏線也悠悠晃晃地系在我的心上。在書中,阿米爾追尋着的似乎是他與哈桑的友誼,是他不再內疚的,變得勇敢起來的心。

原本的阿米爾是懦弱的,無法保護也無法面對自己的夥伴,好在追尋中他還是找回了失去了的心。可是,在生活中,每一次傷害都可以彌補嗎?不是的,有的風箏將再也尋不回來。不得不説阿米爾是幸運的,而我也曾有過類似的幸運的遭遇:那件事發生在2009年的暑假,我剛剛學會站立的小表弟來我家玩。一次沒人時,我的腳不小心掃到了他,還站得不是很穩的他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哇哇大哭。面對媽媽的責問,我違心地説:“是他自己摔的……”還好,我最後還是説出了真相,拉回了那隻差點飄離的“風箏”。

細細想來,我似乎比阿米爾更幸運,因為他與哈桑是再也回不去了的,他的“風箏”已是殘缺。而在這“風箏”的背後,附着的是人性,是誠實、勇敢、善良的品質,是我們人格的一部分。只有不失去我們的“風箏”,才能算一個真正的“人”。

像原本少年時的阿米爾,他那懦弱的表現使他的“風箏”丟失,在日後的幾十年中他都是在後悔與自責中度過,這也是懲罰。直到他重踏故土後,他那不顧一切的救贖才讓正義迴歸,但“風箏”還是殘了,這也意味着他在今後的日子裏還得一刻不停地追尋,追尋那隻對他來説無比重要的“風箏”

阿米爾的“風箏”丟了,又被追回。而你的呢?你可曾丟失了你那隻帶有你人格的“風箏”?在那飄蕩的風箏上也有着一份對人命運的掌控。不論因什麼,也不論為什麼,讓我們一起去追尋吧!一起找回我們的那隻“風箏”,並將它好好保存,永遠不再丟失。你願意麼?

讓我們一起追尋那隻人格的風箏。

標籤: 讀後感 風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pwyno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