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四年級的格列佛遊記讀後感

四年級的格列佛遊記讀後感

四年級的格列佛遊記讀後感

這是一個離奇、荒誕而又滑稽的故事。在英國長大的格列佛在“羚羊號”上擔任隨船醫生。有一次航海遭遇了風暴,小艇被大浪打翻了,等風暴停了,他就拼命地遊,游到了小人國,淪為小人國俘虜,被當成“巨人山”成為戰爭的工具。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格列佛遊記讀後感,請您閲讀。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1

讀了《格列佛遊記》後,起初並沒有多大的感覺,只覺得它跟一般的遊記一樣,純粹是記下主人公在海上諸島歷險的過程。雖然懂得它用了諷刺的手法,可卻不知道它諷刺的對象。所以我覺得閲讀小説時,第一步並不是拿起書來就讀故事,而是應先弄懂一些對理解文章有幫助的社會、文化等背景知識,如作者的生平,其所處的時代及社會環境,等等。

説起來不怕大家見笑,我以前看小説時,從不肯看前言或譯序之類的文字,因為我總覺得那些都是廢話,看那些根本是在浪費我的時間,所以讀這本書時,我也照例沒去看譯序。直到看完全書後,我不太理解,才帶着懷疑的心去看譯序。看後我發現許多原來弄不懂的問題都在其中得到了答案,獲得瞭解決。我第一次感到前言或譯序是那麼重要,它剛好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有關的背景知識、作者的生平及所處的時代和社會環境,還可以讓我們瞭解小説的大體內容。

在這部小説裏,作者的心態前後差別非常大。剛開始他牢記古希臘哲學家和歷史學家的“教誨”,儘量掩飾自己的“政治媽媽”的缺陷和醜陋,“而竭力宣揚她的美德和美麗”;可到最後,他把人類批判到極點:主人公格列佛回家後非但沒有遊子重歸故里的激動,甚至覺得自己的家人十分怪異,不讓他們靠近,更有甚者,他竟對人類的長相、氣味產生了厭惡感。

剛讀完這本書,我也指責作者,無法理解他的作為。我覺得他不可以這樣對待人類,因為若沒有人類,哪有現在的他。可後來細細想想,跟“慧駰”相比,人類實在是應感到慚愧萬分。因為慧駰是那麼好,具備種種美德和理性,而人類是那麼卑鄙齷齪,貪婪好鬥,骯髒淫蕩,好吃懶做。

我認為這是一本好書,它讓世人看到了自己丑陋的一面,每一個看了這本書的人,都應徹底地反思一下,我們是否真的是“野胡”?我們生活的世界為何不能像慧駰的國度那樣,到處充滿着温馨?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2

自從翻開這本書後,我竟然捨不得放下,直至一口氣讀完了整本書。我彷彿也像這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一樣,遊蕩在大人國,小人國這些奇妙的國度裏。

伴隨着自己的細細品味,奇妙的國度中真正藴藏着的是人性的貪婪,虛偽。小説中“格列佛”在小人國的一段經歷,我至今記憶猶新。為了證明自己國度的強大,君王們明爭暗鬥,無辜挑起是非想要侵佔他人的土地,一方不敵失敗後,戰勝國的國王仍然不肯罷休,想要徹底摧毀別國,強迫他國人民為自己的奴隸。

君王們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大開戰爭,受苦的卻是千千萬萬的百姓,人類的弱點在此盡顯無遺,我不懂得作者為何要把人性描寫得如此醜陋不堪,直至讀了序言之後,才豁然開朗。18世紀是作者生活的年代,是一個醜陋的年代,黨派之爭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百姓苦不堪言,作者把自己當做小説的主人公,好似遊歷在各個國度,很快樂,其實也正反映着作者自身的無奈,任人擺佈。眼見事情的發生,卻無能為力。在真實世界中,作者也是個普通人,無法左右事件的發生,人們的爾虞我詐,爭權奪利,他都只能遙遠觀望。那種無奈在作品中可以深深體會。

古時候,無論是宮廷之中妃子的明爭暗鬥,還是帝王之間的互相爭戰,都和書中情節如出一轍,充斥着人類心底那最陰暗的一面。在不知不覺中,人們又把它打開,又在偶爾間把它擴大把它升級,最終表現出現的就是行屍走肉。

可是這樣的人只能算為少數,更多的人還是民風淳樸,這樣才能挑起社會的平衡。如今的社會就是這樣,我想作者期待的社會就應該是這樣吧。

讀完《格列佛遊記》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要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3

《格列佛遊記》是世界文學名著,大家都很喜歡這本書。我也有《格列佛遊記》,而且已經讀了兩遍。有人會説:“書為什麼要讀兩遍,讀一遍就行了,幹什麼還費時間呢?”我卻不這麼認為,好書不厭百回讀。書就是要多讀,多讀書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才能豐富自己的知識。如果讀了一本書,但沒學到什麼知識這有什麼意義呢?一本書只讀一遍,只能知道一個大概的意思,只有多讀幾遍,精讀細讀才能深刻領會書本的全部內容,領會書本的實質意義。

就像《格列佛遊記》這本書,我讀第一遍時,只覺得格列佛的經歷異常奇特;而讀第二遍時,我才感受到了作者對每一種情景都做了細緻的描繪,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我才知道了書中深刻的含義。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格列佛因為在大海上冒險,突遇大風,船被打翻了,他抓住一塊木板漂到了一個住着許多古怪的人的小島上,從此開始了各種稀奇古怪的遭遇。他遇到過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馬國,並受到了不同的待遇。而文章真正要表達的內容卻是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各種矛盾,比如,國王與民眾和大臣之間有着不同意見,最終導致引發戰爭、自相殘殺。

古代著名哲人陳壽曾經説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覺得這句話説得很對。一本書就像一個嚮導,也像一盞明燈,它會帶領我們走向知識的源泉。我們應該把一本書多讀幾遍,只有這樣才能領悟到書中的意思,只有領悟到書中的意思,才能學到知識,提高寫作水平。《格列佛遊記》不但給了我知識,還使我懂得了這樣的一個道理。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4

在暑假裏,我讀了《格列佛遊記》,可只是這一讀,我被這本書完全吸引住了!

《格列佛遊記》敍述的是主人公——裏梅爾·格列佛的四次航海經歷,格列佛四次航行,第一次他遇到了暴風雨,暴風吹翻了航船,格列佛飄到了利立浦特(小人國)後來逃出,回到了英國;第二次格列佛又出門航行,又遇上了暴風,於是格列佛與船員想在一座小島上拋錨,格列佛一人划着救生艇準備靠岸,當他呼叫同伴時,同伴竟被一個巨人追趕拋棄了格列佛,後來格列佛走上小島,被巨人捉住。最後逃出。第三次,格列佛在航行時遇上了海盜,並被海盜拋棄到一個小島上去,在那裏,格列佛遇到了飛行島,這裏的人相貌異常,衣飾古怪,整天沉思默想。離開該國後,格列佛來到印度,然後乘船回到英國。第四次,格列佛在航行時遇到了水手叛亂,被放逐到慧駰國,這兒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在那裏,格列佛被稱為他們那裏的一種畜牲——“野胡”,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駰”國的馬民看來是一隻有理性的“列胡”。在“慧駰”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駰”國。然而“慧駰”國決議要消滅那裏的列胡。所以格列佛的願望無法實現。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

讀完這本書,我也希望自己能到小人國去看一看,如果我到了那裏,我會幫助小人國的居民蓋房子,如果哪裏有犯罪者,我會立馬跑過去捉拿他,我相信,在我和小人國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的國家會越來越繁榮!

《格列佛遊記》不但給了我知識,還讓我體驗了一個個奇妙世界,也使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這本書,沒白讀!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5

暑假裏,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重讀之後,發現諷刺是這篇小説的精髓與靈魂。

小説第一卷是小人國。文中描寫的小人國其實就是舊時期英國的縮影,當時英國資產階級當政,看似繁榮的大不列顛帝國實則風雨飄渺,現實還原到小説中,小人國亦是如此。印像深刻的是小人國通過結繩取悦國王來選拔官員,小説中將官員像小丑一般表演的醜態,描寫的淋漓盡致,強有力的諷刺了英國的官員行政不作為的現象,實則抒發對英國當下社會制度的強烈不滿。

小説發展到第二卷大人國,在大人國,格列佛十分渺小,我印像深刻的有一段,格列佛作為玩物被賣進皇宮,成為皇后的玩物,皇后的僕從因此失寵,便開始陷害格列佛,他將格列佛丟進皇后的湯裏,格列佛差點淹死;他還將格列佛塞進空心粉內,差點被皇后吃下去。事後我認為僕從會被賜死,可皇后只是把僕從送人一個貴婦以作懲戒。當格列佛被國王召見,格列佛驕傲的談論着他的國家議會制度、法律,卻讓國王嗤之以鼻。而小説也從暗諷轉為明諷,沒有繞彎子,直接諷刺英國的社會制度。

小説的第三卷飛島國,剛諷刺了發展科技這一現象。當今人們提倡科技改變生活,若真的沒有了科技,反而平凡的生活更安逸。

到了終章慧煙國,作者描繪了一個沒有戰爭,只有聰明的馬與善良的人的國度。我認為這是將慧煙國與當時的英國相對比,突顯人性的貪婪、嫉妒、醜陋。同時,我也認為,這則諷刺小説到了結尾,是一種憧憬,可以説這時的喬納森與陶淵明一樣,是在憧憬一處世外桃源,而慧駰國,就是喬納森心中的桃花源。

讀完後,我吁了口氣,輕輕地合上了書,回味着……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6

我讀過《格列佛遊記》後,格列佛給了我很深的印象。

故事情節是這樣的:格列佛先上了羚羊號的船上,沒想到遇到暴風,暴風把他們吹到了礁石上,船立即被撞沉了,格列佛和其他人上了一條救生船,沒想到救生船也被掀翻了,格列佛被海浪衝到了一個小島上,格列佛醒來後,才發現自己到了小人國裏,小人們把格列佛綁在地上,格列佛好不容易扯斷了綁着左手的繩索,格列佛因為好奇去捕小人,小人們還向格列佛放箭,因為小人國裏的人聽不懂格列佛講的話,格列佛也不懂小人國裏講的話,所以格列佛和國王交流不了,格列佛用手勢告訴國王我想吃東西等事情。

國王也派一名老師教格列佛説那裏的語言。格列佛學的非常快,很快就學會了,格列佛又幫助國王做了許許多多的好事,國王也給格列佛作了一件房子,幾件衣服,以及許許多多的食物。最後格列佛發現了一條小船,格列佛又乘着小船回家鄉了。格列佛很快又去冒險了,他又乘着冒險號、好望號、冒險號去探險,可是總是遇到災難,格列佛總是無意中來到大人國、飛島國、慧因國,在那些國家裏面,格列佛見到了希奇古怪的人和動物,學會了那裏的語言,又學會了那裏的許多知識,瞭解了許多事情。後來總是安全的回到家裏。

通過《格列佛遊記》,我覺的格列佛很堅強、勇敢、聰明,而且適應能力很強,敢於挑戰,再看看我,我不堅強,不勇敢,不太聰明,適應能力不太強,不敢於挑戰,看看格列佛,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我們要向格列佛學習,要堅強、勇敢、聰明,敢於挑戰,作第二個格列佛!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7

《格列佛遊記》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於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父親是一位定居在愛爾蘭的英國人。他是一個遺腹子,由叔父扶養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遊記》發表於1726年,被當作是兒童文學作品,實際上卻是抨擊當時英國社會墮落與腐敗的諷刺小説。

在這本書中,寫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冒險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驚肉跳。在小人國裏,他成了龐然大物,刀槍不入,一連吞幾十頭黃牛仍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裏,他變成了巨人們的玩偶,被玩弄於手掌間,並與蒼蠅和蜂子展開鬥爭;後來,他來到神祕的飛島國,這裏的人利用鳥的下部的天然磁鐵和海底下的磁鐵的力量,隨心所欲地移動,這同時也是一個可隨時傳喚鬼魂對話、專門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離奇國家;還有令人深感汗顏的慧駰國,在這個人馬顛倒的世界裏,更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讀着讀着,我彷彿隨着格列佛一起走進了那個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長得像魚的飛島國居民,以及慧駰和耶胡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覺得最特別的要數飛島國的居民。他們的眼睛都長在一側,而且是一個愛好樂器的民族,在他們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歡的樂器。那裏的侍從必須要時刻敲打大臣們的腦袋,否則他們總愛異想天開。……讀了這本書後,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氣和冒險的精神,他是個與眾不同的男子漢,他一見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內心冒險的衝動。作為一名醫生,他專門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隻,以為船員看病為由,去環遊世界,到處冒險。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漸漸覺得這些書其實很有意思,而且不會看不進去,反而讀過幾遍之後,越發愛上了這些書。書是人們進步的階梯,在書的世界遨遊是每個人的夢想。打開手中的書,一頭扎進去吧,總有一天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r14gy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