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故鄉讀後感(精品多篇)

故鄉讀後感(精品多篇)

故鄉讀後感(精品多篇)

故鄉讀後感 篇一

以前讀書時語文課本中總有很多魯迅的文章,那時都覺得枯燥乏味。長大後很多年也沒有再看過魯迅的文章了。最近,女兒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開始看魯迅的各種文集,《吶喊》、《朝花夕拾》、《狂人日記》等等,我也跟着重拾三十年前的課本,重新閲讀了魯迅的諸多經典文章,甚至還認真地全文摘抄了《故鄉》一文。兒時大約因為年齡的關係,對這篇文章並無什麼感觸,甚至都不太理解文中的有些內容和詞句。現在人到中年,再重新讀,卻覺得有很多感觸和體會。

文中主要寫到了兩個人物,主要刻畫了這兩個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徵:一個是少年閏土,一個是豆腐西施楊二嫂。閏土是魯迅兒時要好的夥伴,也是魯迅家的長工的兒子。他們倆第一次見面時,閏土“紫紅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脖子上掛着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通過對閏土的外貌描寫,一個活潑靈動的鄉村男孩就躍然紙上。閏土給魯迅講了很多好玩的事情,比如海邊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貝殼,比如怎樣在西瓜地裏逮猹這種動物,比如怎樣在雪地裏捕鳥,等等。總之,閏土懂得很多魯迅不懂得的有趣好玩的事,兩個少年之間建立了純潔無暇的友誼。

後來,長大了,兩人有了各自的生活,魯迅離開家鄉出來讀書求學,後來又到日本仙台學醫,再後來又回到北平生活。而閏土一直呆在紹興老家,在海邊種地,兩人就再沒有聯繫了。再見面已是三十年後。三十年後,魯迅回到老家賣祖屋,這才又見到了閏土。

此時的閏土已是一個滄桑憔悴的中年人,“臉色變作灰黃,眼睛周圍都是很深的皺紋,手凍得裂開了,彷彿松樹皮一樣。頭上戴着一頂破氈帽,一件薄棉衣,在寒冬中瑟縮發抖”。這一段外貌描寫,與少年時代的閏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這都是那時封建的舊中國舊社會,蕭條貧瘠的中國農村,經濟上的貧困和壓力帶給無數個閏土一樣的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折磨和壓迫啊!

而且見到魯迅,閏土不再像以前親密無間地叫“迅哥兒”,而是分明地恭敬地喊着“老爺”。這一聲“老爺”,讓魯迅頓時感到他和閏土之間築起了一條深深的鴻溝,不可跨越。早年兒時那情真意切的友誼早已變淡,取而代之的是隔閡、生分以及不同階級階層之間的身份地位差距。畢竟魯迅家是大户人家,閏土家是長工。

看到這裏,不禁讓我感到現實社會的無情和殘酷,貧和富的差距,階層階級的差異,人與人之間有太多的規矩、禮儀和無形的阻礙,這些會把兒時純真的童心磨滅,會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人在世俗的世界裏,在各自被安排好的軌道里生活,閏土失去了從前的純真和浪漫,被尊卑和主僕的觀念以及封建禮教侵蝕得遲鈍麻木,原本可愛的小閏土變成了一個卑躬屈膝的“木偶人”,着實令人悲哀。這一切,魯迅都看在眼裏,痛在心裏。

《故鄉》裏的第二個主要刻畫的人物是魯迅的隔壁豆腐坊的鄰居,豆腐西施楊二嫂。她原本也是一個可愛的俏皮的沒有心機的女子,但是三十年後,當魯迅再次見到她時,她卻變成了一個家長裏短的、圓滑的、貪圖小便宜的、庸俗不堪的俗氣女子,從“珍珠”變成了“魚眼睛”。為什麼會這樣?我想這很大程度都是那個黑暗的人吃人的封建舊社會所造成的。多少個像楊二嫂一樣的可憐可悲的女子,被舊中國封建社會那經濟上的貧困壓迫和精神上的摧殘,折磨得叫苦不迭,而漸漸變得自私放縱、尖刻貪婪與麻木不仁,人們的心靈都被黑暗吞噬得所剩無幾。如果那個社會不男尊女卑,女子不用三從四德,如果女子也可以擁有和男子一樣的受教育的讀書的權利,如果楊二嫂也可以進私塾唸書,也可以出來求學,甚至留洋,見世面,而不是一輩子侷限於那一個從未踏出過半步的落後的小村莊,我想,有了閲歷的豐富,精神的豐盈,心態的平和,她是怎麼也不會從一個善良可愛的女子變成一個貪婪麻木尖酸刻薄的庸俗女子的。

三十年後,重讀大師的作品,重温經典,讓我慨然,悲涼。

故鄉讀後感 篇二

提起故鄉,立即會想起童年諸多的故事,無論當時故鄉給予了多少苦痛,回味時更多的是笑與淚。對“故鄉”的情感不單單是人與人之間一般的感情,更多是沾染着個人色彩的精神感觸。《故鄉》一文中,重回故鄉的種種感受都是建立在故鄉在少年時留下的記憶基礎上產生的,而那種記憶是美好的,難以磨滅的。就如同閏土的形象始終是可愛的少年,但現實卻總會打碎原有的美好,前後截然不同的人事帶來出乎意料的情感體驗,造成不同情感的矛盾。這樣的感情不是簡單純粹的,是繁雜的,“剪不斷、理還亂”,卻又無從逃避,帶着不言而喻的惆悵。需要慢慢地品、慢慢地讀,慢慢在腦海中將情絲織成一幅畫。

故鄉並沒有那般夢幻的風景,卻總被描摹成一幅畫,只是色彩的濃淡不同,都始終是藝術。魯迅用《故鄉》這篇小説紀念他的故鄉,但故鄉實則沒有什麼可紀念的,終究是≮≯過去的夢幻被現實的碎成齏粉,留有悲傷和懷念。魯迅的文字並非只是哀傷的歎息,往往對未來也殘存着夢想和希望,希望後輩能夠擺脱歷史的禁錮,在一個美好的新天地中生活。正如文末寫道:“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小説中的故鄉,一個是少時記憶中的,一個是現在的,也是極其現實的。記憶中的故鄉以少年閏土的形象為中心,描繪了令少年神往的境地: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月下是海邊的沙地,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少年閏土有一副“紫色”的圓臉,脖子上帶着“明晃晃”的“銀白”色項圈,海邊有五色貝殼,“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還有各種顏色的鳥類:稻雞、角雞、鵓鴣、藍背??在這

裏,沒有一種色彩不是鮮豔的,明麗的,任何兩種色彩之間的對比都是鮮明的,它們構成的是一幅“神異”的圖畫,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月亮底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它幽靜而不沉悶,活潑而不雜亂。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和諧自然,是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世界。

回憶中的“故鄉”並不僅僅是一個現實的世界,同時更是一個想像中的世界,是“我”在與少年閏土的接觸和情感交流中想像出來的一幅美麗的圖畫。它更是“我”少年心靈狀態的一種折射。這顆心靈是純真的、自然的、活潑的、敏感的,同時又是充滿美麗的幻想和豐富的想像力的。它沒有被“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所束縛,而是在與少年閏土的情感交流中舒展開了想像的翅膀,給自己展開了一個廣闊而又美麗的世界。

少年的“我”是純粹的,少年閏土也是純粹的。他們之間的關係不是用封建禮法關係組織起來的,是平等相處的玩伴,是一種友誼,而非主僕。少年閏土的概念裏“我”不是一個身份高貴的“少爺”,少年的“我”也不會意識到將閏土當作奴僕。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是暢通無阻的,是沒有任何顧忌和猶豫的。重讀他們之間的對話,便可以感到他們之間的交流是無拘無束的,並沒有太多的利益思考。少年閏土來到城裏,“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少年“我”通過與少年閏土的談話,也像看到了過去自己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世界。

總之,回憶中的“故鄉”是一個美好的世界,這個世界實際是少年“我”美好心靈的反映,是少年“我”與少年閏土和諧心靈關係的產物。但這種心靈狀態不是固定的,那種美好的幼時友誼也無法得到永恆的維繫。生活讓閏土變了,“我”自然也變了,之間的情感一下子複雜起來,相處也變得越發困難、沉重起來。回到故鄉,但卻失去了曾經記憶裏的故鄉,失去了當年的玩伴,失去了幼時的美好記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vn9qk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