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辛亥革命讀後感多篇

辛亥革命讀後感多篇

辛亥革命讀後感多篇

辛亥革命讀後感篇一

《辛亥革命》電影給我們展現了曲折的革命道路,給我們刻畫了一羣為祖國獻身的烈士形象。不知你們注意了沒有,曾有這樣一個動人的鏡頭:許多華僑把全部家當捐獻給孫中山。

我們知道光有不怕死的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是不夠的,強大的經濟後盾,是決定起義能夠真正發動的重要因素,誠如歷史學家張鳴所言:“革命首要的是錢,沒錢,即使是革命這樣正當的事,也沒戲。革命在前台唱戲,後台站的是利益。”

那麼是什麼驅使華僑們這麼做呢?是責任?

這樣一羣勇於承擔責任的人,必然敢於承擔自身各種行為所帶來的後果,無論是好是壞。而勇於承擔自身責任的人,也必然敢於對歷史上自己做出的行為後果進行承擔。

責任代表着形象。一個不敢於承擔責任至故意迴避責任的政府,必然是一個形象不好的政府。在二戰中,日本軍閥主義者強徵亞洲各國婦女充當慰安婦,給亞洲古國婦女造成無窮的傷害。作為施害者,日本政府理應在戰後承擔起對受害者和受害國進行道歉和賠償的責任。

但事實很遺憾,我們看到的,不是日本誠心誠意的進行道歉的面孔,而是千方百計否認和進行詭辯的嘴臉。這無疑是大大損害了日本政府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責任意味着信任。一個敢於負責任的政府,才是值得人們信任的。就如孫中山。他建立一個對人民負責的政府,推翻清王朝,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這樣人們信任他,是因為他們有勇氣對過去所犯的各種錯誤進行深刻的反思,並採取各種措施防止類似錯誤的發生。如果連過去的錯誤都不糾正,那又怎樣才能建設美好的未來呢?就如袁世凱。他推翻了清王朝,但?建立起自己的王朝,

人們又怎會信任他?人們只會推翻他,建立一個值得人們信任的政府。

因此,為了樹立良好的形象,為了獲取人們更多的信任,我們必須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作為90後的青年人,我們必須勇於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也是一條通往美好未來的唯一之路。

辛亥革命讀後感篇二

在這樣平靜的日子裏,我按照黨組織有關辛亥革命活動的要求,觀看了影片《辛亥革命》。在觀看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革命黨人不怕犧牲,為了心中的信念百折不撓、堅強不屈、頑強奮鬥的精神。在辛亥革命激清洋溢的氛圍中,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它為我們展開的歷史畫卷中貫穿了廣州起義、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武昌起義、陽夏保衞戰、十八省代表民主選舉大總統、清廷退位等諸多歷史事件。當我看到廣州、黃花崗等起義失敗的時候,我的心情和革命黨人們一樣悲憤和失落,但當看到武昌起義取得勝利的時候,心情又是那麼的無以言説,因為此刻已不知是喜是悲,沉重的心情揮之不去,為那再現的畫面,為那波瀾的心情。

每一個人都有值得自己花費一生去追求的東西,這就是生活的信念。影片中的他們認為,只有通過革命才能使國家得到真正的解放,才能使人民真正自由快樂地生活。為了讓社會進步,讓國家富強這是他們的信念,他們為同一個夢想聚集在一起,為同一個信念奮鬥終生,死而無憾。一部影片能夠將革命的精神世界表現得如此強烈,是值得我們大家去觀看的,為我們能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以克服困難,奮鬥終生。

在此之後我對自己做了深刻地反省,想着自己現在過得幸福生活,卻還要自甘墮落,沒有了上進心,或許是最近生活沒有絲毫色彩太過平庸,沒有了奮鬥的目標,但是這一切都沒有理由。我應該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這都是我們的革命英雄以民族的解放和振興為己任,拋家舍業,不屈不撓,艱苦鬥爭贏得的,他們為此奮鬥目標,勇往直前。同樣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必須得做些什麼了。

想着自己失去人生的信仰,就會常常會迷失自己的生活方向,沒有了奮鬥的動力;那麼一個失去信仰的民族,也必定難以擁有恆久的前進動能。所以我們不能丟掉這一讓我們奮鬥的種子。在這樣一個表面平和安寧的年代,我們是不是更該有一種值得自己奮鬥的理想呢?

我應該以他們作為永遠學習的榜樣。他們對真理和信念的追求的執着,是我一個黨員應該堅守的追求,我不能沒有信念和目標,要給自己一個終生奮鬥的理想,人生才不會白走,把自己應該做的事好好規劃。我還要繼續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動力,並要取得成績和進步,但是,行勝於言,不經過努力和奮鬥,靠着幻想是行不通的。

我作為一個學生,並不是生存得悠閒,相反我們責任重大,這點我必須明白,我也只有經過不懈的努力,才能擔當起社會交給我們的任務,為祖國富強而做出貢獻。我們還要有自己的思想,實事求是,從長遠的發展觀點來規劃自己的人生,我要做的還有很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但我知道我會一直走下去。

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距今已經一百年了,畫面的重現帶給我們的只是暫時的激情澎湃。在這之後我們會不會時常記起那一刻我們曾經暗下決心。然而我們的生活環境已不能同他們的相比,但是辛亥革命的精神永遠要根植於民族的血液裏!這樣我們才不會停止奮鬥的腳步。

辛亥革命讀後感篇三

在腐敗無能的清王朝時期,有許多不平等條約讓我憤憤不平。這些條約的背後,都隱藏着一場場驚心動魄的血戰,想要殺敵報國,守衞國土的清朝將士們人人奮勇、個個爭先,但都在這些血戰中犧牲了。

曾經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的黃海海面上,進行過一場動人心魄的戰爭——甲午中日之戰。貪婪的日本人為了使清政府開放多個內陸港口城市,動用了武力。此時的清政府已贏弱不堪,日本又趁火打劫,我看清政府肯定不能抵禦攻擊。開戰不久,北洋艦隊總指揮意外受傷,因無人指揮,方寸大亂,多艘艦艇中彈,海面上飄浮着一具具死屍,慘不忍睹,250多位中華兒女壯烈犧牲。他們的豪言在海面上隆隆作響,比那炮聲更加動人心魄——“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於海,義也,何求為生!”這些人為了殺敵報國,參加此次戰役,不幸犧牲,他們的精神激勵着我們,鼓勵我們勇往直前。其中一艘“致遠”號戰艦一直衝鋒在前,多次受傷,艦體開始下沉,全體船員奮勇一搏,將艦艇全速衝向日本“吉野”號。就在千均一發的那一刻,“致遠”號不幸被魚雷擊中,帶着深深和遺憾沉入了海底。這艘戰艦裏的船員很了不起,為了殺敵報國,哪怕與敵人同歸於盡,也要在最後一刻守衞家園。

這些為國殉職的烈士們,他們都是為了殺敵報國,守衞家園而犧牲的。現在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像他們一樣報效祖國的武警、消防員、解放軍……,他們任勞任怨,無私奉獻,我以後也要向他們一樣,報效國家,守衞家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vywwe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