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700字(精選多篇)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700字(精選多篇)

第一篇:《孩子你慢慢來》1000字讀書筆記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700字(精選多篇)

《孩子你慢慢來》1000字讀書筆記

寒假把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看完了,躺在沙發上看着書,嘴角禁不住一次次上揚。這樣美好的感情,這樣温柔的成長,讓我心亦變得如斯温柔。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這獨特的封面所吸引了,一個只有5歲左右的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獨自一人徒步在金色樹葉鋪成的小路上,一切都顯得那麼美麗,那麼安靜。封面上還有這麼一段話: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這段話慢慢的,似乎還有很多的話,很多的言語,但是全部已經不重要了,作者龍應台已經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來等待,來欣賞……

龍應台一貫以尖利敏捷的文風着稱,但這對孩子成長的點滴記錄,每一個字都是那麼的柔軟,是一個母親從心裏流出來的潺潺溪流,兩岸風景無有突兀,但美如畫卷。故事講的是龍應台經歷兩個兒子幼年的成長中以及過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裏的“媽媽”是那樣可愛的一箇中國台灣女子,她在自己的異鄉、兒子的故鄉,用愛與理智撫育上天送給自己“作為女人的禮物”,用心地感受生命與這個世界最初的接觸,感受他們在成長中的喜悦與淚水。文中沒有跌宕的故事情節,沒有峯迴路轉的曲折,但有無數的忍俊不禁,無數的低迴温柔。成長,是如此可愛的過程;母親,是這樣一個温暖的字眼;孩子,是這樣的讓人心生温柔……

看到封面我沒有認為封面及插圖跟書的內容有什麼關係。在閲讀的過程中我才慢慢發現了其實每張插圖都是真實的照片。看得出來,每張照片的顏色都不是那麼鮮豔甚至有些泛黃,傢俱及汽車也都和現代掛不上鈎,即便如此,我卻從中發覺每張照片都是那麼的温馨,照片中的孩子是那麼的可愛,照片中的環境是那麼的優美--有綠草紅花,也有金黃的落葉。書中沒有華麗的詞藻,是日記,又像散文。她記錄了孩子的成長過程。(版權歸本站:)隨着閲讀的深入,我對書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瞭解從而也生出很多感慨。

現在有些家長,很是盼望自己的孩子能一下子就成功,一下子就望子成龍,於是就給孩子報了許多的興趣班,一個週末就只有半天的時間做回家作業,時間緊張極了。我認為,這樣不但讓孩子學不好學校裏的課,更使孩子外面上的課給沒有學進、學透,這樣,又花錢,又花時間,還在弄個體力透支,這樣又有什麼用?

這些家長應該好好問問自己,好好反省自己。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母親的本能,給我們自己的尊嚴,卻不是每一個家長所能辦到的。在我們的傳統中並沒有將孩子和成人當成平等的人。這些家長應該學學向龍應台這樣的母親,嘗試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耐心傾聽才能更好的理解他們。

有些孩子一下子週末就要上一天半的課,這樣忙碌的孩子,又讓他們怎麼慢慢來呢?為了不甘人後的家長們陪着孩子們學這學那,美其名曰“為了孩子們的未來”,那樣的想當然,可是,可曾想過孩子是否真的喜歡呢? 還是給孩子多一點“慢慢來”的機會吧。

第二篇:《孩子你慢慢來》讀書感悟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感悟

與洋洋戰鬥了一個寒假,感謝他每天雷打不動的2小時午休,終於斷斷續續,浮光掠影的讀完了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躺在沙發上看着書,嘴角禁不住一次次上揚。這樣美好的感情,這樣温柔的成長,令自己羨慕,令自己慚愧。龍應台一貫以尖利敏捷的文風著稱,但這對孩子成長的點滴記錄,每一個字都是那麼的柔軟,是一個母親從心裏流出來的潺潺溪流,兩岸風景沒有突兀,但美如畫卷。故事講的是龍應台經歷兩個兒子幼年的成長中以及過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裏的“媽媽”是那樣可愛的一個女子,她在自己的異鄉、兒子的故鄉,用愛與理智撫育上天送給自己“作為女人的禮物”,用心地感受生命與這個世界最初的接觸,感受他們在成長中的喜悦與淚水。

? 最近突然有一種想法:判斷一個人是否理智成熟,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他(她)生一個孩子養養吧”。你的宏大抱負;你的滿腹經綸;你的興趣愛好;你的任性自尊。請統統收起來,你現 在只需要的一個最可貴的品質—---耐心

?龍應台是個聰明的媽媽,她的孩子們是幸運的,她也是幸運的,在孩子的問題上選擇了這樣一個理智的做法。《孩子你慢慢來》,是的,慢一點,我們可以感受上天給我們安排的是多麼豐盛的禮物。更真切地感受愛,我們才會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懷,更多的愛。

所有的教育書都告訴我們,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這樣那樣讓你無奈的事必須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在面對孩子時,所有的定力似乎都要打個折扣。我們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認為他樣樣都不應該落後,我們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進步,卻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義上的退步。

是的,我們在潛意識裏把自己對生活的期許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強大,希望他優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煩。卻忘記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進步與成就都有發生的時間和規律。看過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深刻地感悟到應當學會寬容與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來,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長,這需要温柔的堅持。是的,我們不要做強人,就讓我們恢復温柔的本性,讓生命恢復它本來的美麗面目。

第三篇:《孩子你慢慢來》讀書體會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體會

前一陣子,在去往青島的火車上,我把它帶上了車。在上鋪的小男孩看着我捧着這本書,天真的對媽媽説:“我很好奇,這個姐姐又沒有孩子,為什麼看這樣的書?”的確,我雖然還沒有做過母親,但是這本書的題目終究吸引了我。“孩子,你慢慢來”,在當今迅猛發展的社會,追求速度的社會,“慢慢來”似乎是一種不太可能的事情。帶着好奇,我翻開了這本書。 這本書裏的龍應台是一個母親,作為母親的龍應台和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龍應台有着豐富、激烈的內心衝突,而正是通過對這一衝突的訴説,表現出她內心深處的母愛。但它不是傳統母愛的歌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這樣的生活散文。

是的,慢一點,我們可以感受上天給我們安排的是多麼豐盛的禮物。更真切地感受愛,我們才會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懷,更多的愛。

或許你會抱怨現在的教育急功近利,一年級要讀二年級的學業,二年級要讀三年級的學業??紛繁的早教機構、親子教育無孔不入,嬰兒出生後就面對了一個競爭如此殘酷的社會,父母時刻被提醒着要為孩子的教育早作準備,讓孩子學得快、學得多,恨不得一夜成才。父母們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難免會浮躁、會困惑——教育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一種快餐消費呢?吃快餐的確能管快管飽,但是最終的結果必定是消化不良、惡性循環。我們常常忍不住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認為他樣樣都不應該落後,我們希望他有出乎意料的進步,卻不能容忍他有任何形式意義上的退步。

我們在潛意識裏把自己對生活的期許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強大,希望他優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煩。卻忘記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當寶寶跌倒時,不要急着上前扶他,看着他如何笨拙地從地上爬起;當寶寶搭的積木倒塌了,不要急着幫他拾起,看着他如何不厭其煩地重新搭建;當寶寶

不原意和別人分享玩具時,不要急着教育他把玩具遞給別人,看着他如何適應這個社會學會與人共處??看着孩子一點點長大,同他一同體會成功的喜悦,享受這樣的過程,未嘗不是一種幸福。其實,孩子在不經意間,已經長大。 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純真、可愛、充滿好奇心,無意中能給成人最大的喜悦和安慰,但不是每個媽媽都像安安的媽媽一般耐心、細心。而我們面對着這麼多孩子的教師又何嘗不是如此。孩子們從感知父母家人的撫愛開始,認識周邊的寸土、花木、蟲魚,瞭解身邊的人和語言,然後再漸漸接觸更多無形的東西,他們開始知道人間有美麗的傳説和信仰,也有殘酷的戰爭和殺戮。這一條長長的細細的成長之路,一切都要慢慢來。在一個班級的孩子的認知水平和家庭環境地的不同也使每一個個體的成長不同。我們老師是不是也能對慢一些的孩子們説一聲:孩子你慢慢來呢?

孩子宛如植物,生長有個體之別,有時令之分,教育不是賽跑,人生更不是。作為老師,作為母親,請多點耐心,給點時間,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來,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長......

教育是慢的藝術。

教育孩子,請慢慢來。

第四篇:《孩子,你慢慢來》讀書體會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體會

謝琇卿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5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作為華人世界最有影響的一支筆,龍應台的文章有萬丈豪氣,然而《孩子你慢慢來》卻令人驚歎,她的文字也可以有萬丈深情。這本書裏德龍應台是個母親,與生命的本質和起點素面相對,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熱愛。它不是對傳統母職的歌頌,它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的生活散文。

我花了很短的時間就把整本書看完了,還重複瀏覽了一遍,一種温馨的感覺一直縈繞在心間。每一篇小文章裏,孩子的純真無邪和媽媽對孩子的愛都被描寫得淋漓盡致,讓看的人也沉浸在他們的幸福氛圍中。

從孩子的出生開始,龍應台的生活就被孩子包圍,她給孩子洗澡、餵飯、換衣服、帶他們認識這個世界、讀故事書給他們聽。在《初識》中,8個月大的安安雖然還不能人語,但已會咿呀做聲了,而且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新鮮感。於是,每天早上,在去貓川幼兒園的路上,“兩個人都很忙碌,媽媽必須做導遊,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她。”媽媽每天晚上都給安安念故事,但她會有選擇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書一律不要。因為“在他往後成長的歲月裏,他會見到無數的人間醜惡事,沒有必要從兩歲就開始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仇恨,人的快樂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貴!”我認為這句話特別有道理,這也就是龍應台獨特的教育藝術:慢與愛。現在中國的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説白了其實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就讓孩子早早地進入早教班。以至於現在的幼兒園提早變成了國小,孩子們要上認字課、美術、音樂、體育、算術,還有英文??過早學會識字的孩子便在入學後坐在教室裏發呆,因為他們都已經學過了。而其他沒學過的小夥伴們卻嘰嘰喳喳興奮地發現字的世界,“那種快樂,確實像一個瞎子突然看見了世界,用張開的眼睛。或許幼稚園裏不教認字是對的,急什麼呢?童年那麼短,那麼珍貴。”

“《經濟學人》週刊上有個統計數字讓媽媽眼睛亮了一下。一年級學童每個星期要花多少時間在家庭作業上?美國:1.8小時,日本:3.7小時,中國台灣:8小時。”孩子的童年那麼短暫,以後有的是時間去寫作業,現在就應該拿來玩。在玩中,孩子的創造、探索精神會被髮掘出來,而且也能更快地學會分享、感恩。就像安安,他特別聰明,媽媽只教了他具體的“龍”長什麼樣子,他就能對着窗外馬路上堵車的情景喊“龍”,他明白那是“車水馬龍”;安安的爸爸講德語,媽媽講中文,爸爸媽媽之間將英文,但沒有人教他英文,他聽着聽着居然也會了;安安和他的弟弟飛飛對小動物特別有愛心,他們會在雨後幫助柏油路上的蚯蚓回到原來的地方,以免他們被不知情的自行車輪和腳步軋過;他們會求媽媽救一隻困在垃圾桶裏的小老鼠,會把媽媽買來的蟈蟈放生,因為他們覺得它太可憐了。讀着這些故事,讓我覺得很窩心,龍應台就是這樣在生活中用一種安靜的、潛移默化的方式,把她的孩子教育成了一個“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的人。然而,她也是個有思想有理想的獨立女性,如果沒有孩子,她會有很多計劃,而她卻甘願放棄那些計劃,全心全意地投入兩個孩子的教育中,這和她一貫那種鍼砭時弊的犀利是截然不同德。她給的答案是這樣的: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地內在空間的個人,像一匹野狼,不能沒有它空曠的野地和清冷的月光。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當她的好友若冰問她是否後悔過,她回答説:還好,有些經驗,是不可言傳的。是啊!沒有做過父母的人怎麼能體會那種痛並快樂着的感覺,那個小生命是用父母全部的愛築成的,如果沒有他,其他的一切都缺少了意義,人生彷彿缺了一塊。同時,我也看到了作為父母的艱辛,不禁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們為了撫養我們也放棄了很多東西,我們一定不能忘記他們的恩情,以後要好好報答他們。

這本書不僅適合已經做或將要做父母的人看,也適合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看,它是温情與理性交融、母愛的光澤與孩童的諧趣洋溢的生活散文,你會被慢與愛的教育藝術所感染,學會真正從孩子的需求出發,發揮孩子的天性,拋卻功利心,培養一個健康、陽光的孩子。

我曾以為,照看孩子是勞人累心的一件事。幾乎不會有閒暇來拼讀一本書或是像以前那樣靜下心來用文字來釋懷某些情感。但這些所謂的埋怨和勞碌在看完

這本書之後統統散去到九霄雲外了。龍應台女士的文字如流水般細膩,猶如暖陽般舒服,字裏行間散發出作為一個母親的温柔和善良,作為一個大家的睿智和博愛。當我讀完這些文字之後,看着自己剛剛倆歲的兒子,忽然間很慶幸,慶幸自己這麼及時看了一本讓我和我的孩子都終生受益匪淺的一本書。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常説不僅要做學生的老師,還要做孩子的朋友,更要做孩子的母親,如果我們把每個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那麼讓我們用寬容和慈愛的心告訴他們:別怕,孩子,慢慢來,你能做到!

第五篇:《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1000字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台灣女作家龍應台的這部生活散文,讀來細膩、温潤,絲毫不像她的名字,含蓄而不失本色,總覺得有點女強人的味道。而這本書吸引我的最初原因只是因為它的書名,“孩子你慢慢來”道出了多少孩子的心聲,而我曾經也是一個孩子,雖然我已長大,但是我依然歎服於她對孩子的耐心和體貼,並由此情不自禁地讀了下去。

而書中第一個故事就深深地打動了我: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很努力地打着一個蝴蝶結。他的小手慎重地捏着細細的草繩,而先前他的手指已經繞了幾次,但不知怎地,就是打不起來。一旁的老婦人忍不住訓斥着,還推了他一把。而作者卻毫不介意,相反,她竟寧願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用他五歲的手指從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看罷,最初只覺得龍應台的想法太天真,太不可思議了。畢竟,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絕不能等待,因為等待意味着坐以待斃,意味着將有大把大把的時間被浪費,而代價太大,我們賠不起。換作是我,我會有她這樣的想法麼?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而這正是她的不同尋常之處,她是真的愛孩子,因為愛,她不覺得時間的漫長,不介意浪費時間,不會催促或責備孩子,而只是靜靜地看着孩子,像是在欣賞一部音樂劇,任憑時間流逝而毫無察覺,那是一種真心的喜歡。

“孩子你慢慢來”是一份關懷,是一種安慰,更是一份寬容。孩子的不懂事、頑皮、異想天開、缺點,在大人的眼中彷彿被放大了許多倍,他們似乎有些迫切,急於求成。在多次教導無果後,大人們往往便失去了耐心,變得浮躁、不耐煩,很難靜下來説一句“孩子你慢慢來”。正所謂,欲速則不達,當孩子很努力地完成一件事時,何不原諒孩子的慢?一回生,二回熟,或許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孩子已不再慢了。

孩子的成長是緩慢的,但其中又充滿着驚喜。當作為男孩子的華安想成為公主嫁給王子時,當華安欣喜地發現媽媽龍應台的眼珠裏竟然有個自己時,當華安因為與媽媽分離六個小時而感想“沒有媽媽自己怎麼辦”時,當華安在車上玩着三歲小孩“躲貓貓”遊戲而樂此不疲時,當一次次打斷媽媽的故事提問題時,我想,作者感受到最多的就是快樂,這又何嘗不是一個個小驚喜,是母子情深的見證,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最大的收穫。

作為母親的龍應台不會因為無法回答孩子的問題而選擇逃避,也不會因為不願回答而岔開話題,而是尋找一種易於孩子接受的方式來回答,抑或是童話般的回答,抑或是循序漸進的交談。當孩子打破沙鍋問到底時,她總會不厭其煩地解答,而不是胡亂地應付孩子,因為她知道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應當受到尊重。而尊重孩子,就應該認真對待孩子的每一個問題,熱心幫孩子認識這個對他們來説還很陌生的社會,滿足他們對世界的好奇。

看着龍應台與孩子、家人相處的點點滴滴,只覺得生活是美好的。甘願被孩子當馬騎的爸爸,一直細心呵護孩子成長的媽媽,可愛而淘氣的華安,被保護的弟弟華飛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大家庭。而孩子終將長大,當年的華安、華飛如今也已長大成人。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感激他們的母親,也非常懷戀童年的那段美好時光,想念那段母子三人牀上讀書的日子。因為連我這麼一個局外人都被他們的童年故事所感染了,而身為當事人的他們應該更是深有體會吧!再想想現在孩子的童年生活,未免太單調了。生長在數字技術普及的現代,似乎玩耍都充斥着電子的味道。再加上類別繁多的特長班,孩子們只能早早地與無憂無慮的童年告別了。或許,當他們回憶往事時,連一絲一毫值得留戀的都沒有,有的只是無盡的歎息。既然這樣,為什麼家長們就不能稍微放慢一下腳步,傾聽一下孩子們的心聲呢?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讓孩子盡情地享受應有的幸福時光。

在此,我衷心地呼喚:孩子們,別急!你慢慢來!我們會永遠等着你!這也是一種期盼,希望孩子能更加快樂地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5jp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