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

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

第一篇: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

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

第一章:一寸光陰一寸金,個人如此,民族更如此。

第一章講述了道光、咸豐年間的外患。全章圍繞“剿夷與撫夷”展開,其間不乏作者個人獨特的觀點和思考。

提起鴉片戰爭,中國封建社會的落後腐朽與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船堅利炮之間嚴重力量對比自不必説,但從學習歷史以來,教材多是強調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不義與霸道,此書卻更加重視描述英國發動戰爭的無奈,這場戰爭已是歷史的必然。鴉片戰爭其中有一部分不能不説是中國人自己招致的,正如作者在本章中所説:“中西的關係是特別的,在鴉片戰爭以前,我們不肯給外國平等待遇;在以後,他們不肯給我們平等待遇。”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其他各國皆為“夷”。這種意識是自古以來中國領先於世界的現實所造成的,也不能全怪中國人夜郎自大。但中國的大國意識充滿着矛盾,既希望萬邦來朝,天下共主,又有一種極端狹隘的民族主義心理:清朝政府不允許外人買中文書籍,瞭解中國的文化。我認為這種矛盾來源於當時的中國是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以漢人為主的中華帝國。

滿族是發源於中國東北部的少數民族,與泱泱大明相比自然弱小很多,雖然備受壓迫,但當他們推翻了多面的壓迫者的時候,自己卻並沒有給他們自認為弱小的夷好臉色看,反而更加的自大與狂妄,這與滿族接受漢族的文化不無關係。漢族的先進文化就像一個大染缸,能將所有外來的文化染成自己的顏色,清朝的統治者無疑也秉持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觀念,這種觀念不只停留在本國的禮儀制度,甚至也影響着中國的對外關係。當時的中國用自己的這套的等級制度拿來面對世界,中國天朝上國的地位無可避免的被擴大抬高了。即使當時中國人還沒有世界的意識,但在大部分人的觀念裏,中國確實是凌駕於世界各國之上的,大概他們認為中國的優秀文化只能自己的民族傳承下去,外夷既不配也不能弄懂中國的文化。

同時,清朝的統治者歸根結底是一個少數民族,害怕漢人勾結外夷推翻自己統治的狹隘民族心理又無可避免的貫穿於清朝歷代的統治政策中,從大興文字獄的歷史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當時的清朝統治者擔心漢人造反的恐懼心理是多麼的嚴重。就是這樣兩種矛盾的心態造成了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悲劇:中國成為了一個落後的國度,即使現在仍然在追趕中……

回顧那段屈辱的歷史,最讓人心痛的並不是戰爭、割地、賠款、開口岸。戰爭輸了,還有贏得機會;香港割了,還有回來的時候;銀子沒了,還有再賺回來的日子;口岸開了,還有再關上的可能(以當時來看,清朝上下確實是對開口岸耿耿於懷,即使這一條款又利於中國走向世界)。這些都沒關係,最讓人心痛的是戰爭後中國的不思進取,整整二十年光陰任其白白流走,一個國家怎可愚昧到如此地步!沒有危機意識,沒有進取精神,一個民族一定不會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註定在歷史的舞台上黯淡了曾有的全部的光彩。

突然想起了一句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一個人只有一次少年時,一個民族又會有多少少年時?對於一個國家,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把握時機,鋭意進取才是唯一的出路。

第二章:士大夫和政府縱使有救世之心,亦無救世之力。

第一章作者討論了外患,這一章作者筆鋒轉向了內亂。

清朝末期的農民起義可謂此起彼伏,其中最具有影響力的莫過於太平天國,它不僅改變了大清的歷史,也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清末的農民起義雖是時代的產物,但也離不開中國封建社會興衰的歷史規律,這一規律的核心即是人口和土地,簡單概括起來,不過是人少地多則是黃金時代,人多地少則是大亂之年。

中國到了嘉慶年間已到了循環套的最低點,外加西洋勢力侵略,洪秀全式的人物的出現其實是遲早的事,即使沒有洪秀全,也會有其他類似的人來擔當他的歷史使命,用“時勢造英雄”來形容洪秀全實不為過,當然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洪秀全的對頭曾國藩。

洪秀全雖是個讀書人,但是他的小農本性是無法改變的。目光短淺,貪圖享樂的弱點註定他即使成功也不會建設新社會,只是建設一個新朝代而已,一個新的封建朝代的建立對當時中國影響無法細究,但我想縱使有改觀也不會很大,因為不推翻封建制度,中國便是無希望的,這已被之後的歷史所論證,所以對於太平天國的失敗也大可不必惋惜,歷史的潮流從來都是披沙揀金的。

再來看曾國藩,曾國藩在歷史上一向是一個爭議頗多的人物。他是清朝官僚,替清朝剿滅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讓清朝繼續他的腐朽統治,從這一方面來看,曾國藩不能算是個正面人物;然而他為人正派,創建了盛極一時的湘軍,倡導了洋務運動,推動了中國的進步,這樣看來也算是中國的改革之士。

我對曾國藩是欣賞的。之後的洋務運動姑且不説,從這章來看,他剿滅了太平天國,維持大清似乎是逆歷史潮流的,但仔細想來,曾國藩的這一做法卻是很自然的事情,正像作者所總結:曾國藩作為士大夫階級的代表不能不忠君,同治年間清朝的中興氣象也讓他人為清廷經過大患難之後必能覺悟,而最重要的一點即是曾國藩恐清亡而國亡,無疑,曾國藩在自己的階級立場上已做到了最好。

在這一章論述曾國藩的文字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句話“他(曾國藩)的行政用人都首重主義,精神教育是曾國藩終身事業的基礎。”對於曾國藩的這一點,作者無疑是肯定的。這讓我想到了五四運動時期的問題與主義之爭,雖然這兩個主義不是一回事,但實質上卻頗有相似之處,不知道當時的人們有沒有想到曾國藩,他就是一個“問題與主義”同步進行且處理得當的極好的例子。重視主義而又不忽略做事,這才是中國的頭等領袖,至於幾個文人的爭論是在可笑,本是相得益彰的兩種品質,何必一定區分孰輕孰重?

總之,從這一章看來,正因為清朝既無救世之心更無救世之力,所以歷史上有了洪秀全,有了曾國藩,更有了在那段混沌歷史中閃光的兩點。

第三章:不幸,時人不許他們,對自強事業則多方掣肘,對邦交則好輕舉妄動,結果就是誤國。

這一章作者講述了以李鴻章為首的自強事業,這一過程始終伴隨着清朝統治者內部的分歧與外來侵略者的戰爭。本身就具有一系列缺陷的自強事業在朝廷頑固派及未開化的民眾阻礙之下,必然難逃失敗的命運。

中國的民眾有無限的生機與活力,但是相比於法國大革命期間的巴黎民眾來説,還沒有建立一個全新政體的意識,多年的封閉使中國人民缺乏了一種寬闊的視野,一切的奮爭只是為了改變貧窮的生活狀態,而大眾的愚昧雖然不是中國無改革之力的主要原因,卻也造成了整個社會如死水般的灰色基調。

第二篇: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

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

中華民族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歷史是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歷史,在這段曲折而苦難的歷史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勞苦大眾飽受壓迫的現實,看到了這個泱泱大國在歐美堅船利炮下無助的景象,還有曾經的統治階級在面對國家深重災難是的軟弱,但令人欣喜的是,殘酷的環境催生偉大的改革,中華民族的很多不好的文化根源在這場大運動中得到反思,中國人民在這次大變革中得到解放,中華民族的生產力在這段抗爭中得以極大的進步,沒有這段艱辛的歷史,就沒有如今更加現代化的﹑更加開明的中國,只是這場變革的代價是如此高昂,它犧牲了萬千大眾但終給這個民族留下了永恆的財富。看完蔣先生的《中國近代史》,看到歷史上發生過的一幕又一幕,不禁讓人覺得十分心酸,曾經多少次機遇,本可以抓住,卻最終不幸擦肩而過,試想,當初乾隆皇帝能夠認識到廣州十三行這樣一個通商口岸對中國的益處,如果當初嗎噶爾尼訪華時乾隆皇帝在西方的利器前能多一點虛心,再或者當初的清朝執政者能更加清明(我始終對慈禧太后挪用軍費用於慶生耿耿於懷,如果能將這些錢換做更多的堅船利炮,或許甲午中日海戰就會是另外一番情景),當然更希望清朝的那些守舊迂腐的文人能認清世界的形勢,或許率先崛起的就不再是日本而是中國,或許中國的近代史就不會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可是歷史既成事實,我們也只能感慨,只能在歷史歷史面前去斟酌那些曾經發生過的事,去省視那些曾經領導中國的人。

近代中國面臨改革圖強近現代化的歷史重任,但當時的世界又何嘗不是,日本,俄國,土耳其,都在為趕上歷史的潮流進行抗爭,但於中國不同的事,他們似乎沒有遇到如此巨大的阻礙,其中日本俄國更是迅速完成了工業化的浪潮加入了侵略中國的大軍,只可惜中國少了一位像彼得大帝一樣開明賢能的君主,也沒有像日本一樣願意為日本的富強實行君主立憲的天皇,中國的近代化歷程遇到了空前的阻礙。中國之所以沒能在遭受鴉片戰爭的屈辱後迅速的走上改革的道路,一方面,實則當時封疆勢力太過龐大,另一方面,中國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越性的思想讓中國人礙於向西方人請教,還有是中國的封建士大夫階層視封建制度為他們的生命線,他們維護封建制度是因為在封建制度下他們的所學所想才能轉化為名譽和地位,相比之下,日本作為一個彈丸小國,他們天生就有一種憂患意識,有領土需求,這讓他們更懂得求變,更懂得向更先進的文明學習,正日隋唐時期派遣遣唐使一樣,他們在變中跟上了歷史的潮流,而當時的中國則因為一味保守錯過了發展的大好時期。其實中華文化並非是天生的保守文化,想當年,春秋戰國時期那也是百家爭鳴,法家﹑道家﹑兵家等各派學説都曾盛極一時,只是隨着統一大勢,中國社會更趨向於儒家學説使中國的文化環境過於單一,並逐漸走向了一種趨於保守不敢改變的方向,當然這方便的君主的統治卻阻礙了中國的進步,恰恰是春秋戰國那樣一個時代為中國後來的漢唐之盛奠定了基調,正如西方的文藝復興一樣,社會是需要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文明載體的。

縱觀中國的近代史前期,也的確有一幫人有足夠的眼光和能力,像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文祥等人,他們都能認識到中國的現狀,也知道怎樣才是富強之路,但一方面由於當時的中國還有很多沒有覺醒乃至愚昧的人借保衞祖宗大義的口號從中阻礙(倒也不能説他們罪惡,其實其中很多人倒也是真心想為國家好,為人民謀利,只能説他們無知,雖然想幫忙,卻只能幫倒忙),另一方面是這些人由於所處階級使他們註定具有不徹底性(身為地主階級的他們很難去和地主階級做鬥爭),他們也許知道中國的社會需要改革,但他們不敢改革,畢竟封建禮教是他們從小的“立場”,而且他們對朝廷抱有僥倖心理,寄希望於朝廷能認識到世界的潮流和格局,當然,他們也懼怕改革可能引發的內亂,殊不知,這樣一場內亂幾乎就不可避免,而且越往後只會爆發出更大的破壞力。當然,雖然他們有不徹底性,但我們也不可否認他們為中國近代化做出的貢

獻,他們領導洋務運動使中國有了第一批近代企業,他們派遣的學生以後將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巨大貢獻,而他們創建的軍隊也使中國有了像樣的新式軍隊(雖然中國的海軍在甲午海戰中不幸戰敗,但較於鴉片戰爭時中國軍隊,到底也有了很大改觀),因此,雖然這批人時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客觀上,卻也為中國後來的近現代之路做了重要鋪墊,不能因為誰簽了什麼不平等條約就否認他的功績,要看到事件的背景。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必須説説,那就是曾國藩的湘軍開啟中國軍隊“私有”的模式,當初,清政府的八旗軍和綠營軍在太平軍的攻擊下屢戰屢敗,倒是曾國藩的湘軍平定了太平天國之亂,於是這支清朝後期及其倚重的部隊刻上了湘的印記,也刻上了曾國藩的印記,從今以後淮軍和北洋軍也繼承了湘軍的傳統,士兵更願意聽從將領的領導,而對於更高的統帥不太在意,客觀上也為清朝的解體唱響了前奏,地方武裝的逐漸強大必然威脅到中央的統治,也造就了後來軍閥割據的局面,在戰亂的年代的確是先有兵權才能有政權,而一幫空有的理想的知識分子也只能感慨懷才無用了。

在侵略中國的眾多國家中,其實只有日本真正是一直有滅亡中國的野心,現在想想英國在當時的中國所作所為,雖然惡劣,但還算很有信譽,也並非飛揚跋扈,當初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國也只是索取了極少的土地,而是要求更多的開放,況且,當中國謀求自強時,英國德國倒也不吝惜技術,沒有因為擔心中國的強大而極力遏制中國軍力發展,而是讓中國順利請到歐美的工程師幫助改進技術,德國也賣給中國先進艦艇,可見他們對中國追求的更多的是經濟利益(這在客觀上也幫助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和他們不同的是,日本從一開始就對中國懷有極大的領土野心,甲午海戰前的幾十年便對當時的高麗虎視眈眈,甲午海戰取勝後更是要求清政府割遼東,並且還慘無人道的製造了旅順大屠殺,可見當時的日本才是中華民族最應該提防的敵人,這個近鄰從明朝時期開始就覬覦着能從中國或者中國的屬國中佔得領土,在實現自己目標還更是得寸進尺,妄想消滅中國。只是甲午海戰前的中國似乎沒有太多人意識到這個潛藏着的危機,即使有人意識到了也苦於社會一盤散沙的現狀而無能為力。甲午海戰的確是一場劃時代的戰役,這場戰役確定了遠東的霸主,讓日本獲得了鉅額的經費用於擴充軍事並逐漸擴大對中國軍事優勢,並在四十年後挑起了針對中國的總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之後,中國的社會徹底陷入了變亂的漩渦,此後的幾十年中,中國的社會飽經動盪之苦,先有保路運動,後有辛亥革命,然後是清帝退位,袁世凱當權,軍閥混戰,革命軍北伐,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國社會淤積了幾百上千年的各種矛盾在這幾十年中迎來了總爆發,再加上險惡的外部環境,可以毫不誇張的説中華名族的這場變革是世界史上最曲折最複雜的一次變革,先是以康有為為代表的維新派,後有立憲派,有資產階級革命派,但他們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中華兒女在黑暗中苦苦探尋救亡的道路,雖屢經挫折,但依舊不放棄,在這樣險惡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下,我們最終依然闖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不禁讓人欣慰,雖然經受了深重苦難,但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這個整體的進步,看到了中國的社會正在逐漸擺脱壓迫和專制,人民的思想和勞動力得以極大解放,也着實讓人高興。

在這段歷史中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英雄人物,在他們的帶領下中華民族走出了苦難的深淵,這其中,孫中山總理的執着和堅持最總促成了辛亥革命這樣一場偉大的革命,他讓民族﹑民權﹑民心的思想深入人心,他組織創建的革命軍後來帶領中國走出了軍閥割據的狀態?當然還有很多的文人﹑藝術家,他們用文字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成了更多大眾的覺醒,為後來的事業在精神上創立了支柱?而愛國將領們的英勇抵抗使中國擺脱了帝國主義列強(特別是日本)的魔爪,並帶領中國走向了統一和和平?他們成績斐然,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一書讓我們對中國近現代的歷史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其中的很多精闢的見解也讓人獲益良多,他還原了歷史的真相,使我們明白了歷史人物他們的苦衷從而有了更客觀的認識。中國的近代史是一段充滿着傳奇故事的歷史,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好好研讀,體會歷史人物的過錯,以開創中華民族更加光明的未來。

第三篇:《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

《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

最近讀了蔣廷黻先生的《中國近代史》,感悟頗多,對這段歷史產生了許多新的認識。 在讀之前,我先給自己設置了兩個疑問:中國共產黨建立新社會之前,任何一個人或是組織能否改變舊中國的命運?若不能,為什麼呢?若是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失敗,抑或者根本未曾出現,是否必然還會有另一個組織來完成相同的偉業?簡而言之,呼嘯的歷史巨輪滾動之方向,究竟是早已設定好,還是碰巧轉向既定的方向?帶着疑惑,我翻開了《中國近代史》的扉頁。

蔣先生其實早已看的明白:日本、俄羅斯、土耳其無一不是通過改革而國力強大,不至受到外國凌辱。而中國於人於地,均不在他國之下,“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難關呢?”“我們是落伍了!”因此“近百年的中華民族根本只有一個問題,中國人能近代化嗎?”數言之間,總論已為全書、為中國近代史定下了基調,中國近代史根本只是無數嘗試近代化的先知與更多被觸動的既得利益者之間的戰爭史。

這場戰爭始於鴉片戰爭,這一戰打開了中國緊閉了百年的國門,打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就鴉片戰爭而言,對於英國,工業革命成功之後走向擴張之路,她的發展必得經由向外輸出貨物換取金銀以充國力之路。因此,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遲早是要打開的。而18世紀末期英國在印度半島取得統治性地位之後,對於她而言這一戰的客觀條件也已成熟。對於清政府,於外交、海關、法權的處置都不甚合理,同時鴉片這樣一種商品是她所萬萬不能接受的,而禁言行為種種總欠考慮。於是戰端驟起,於是簽下了《南京條約》。

依我看來,鴉片戰爭之必然遠大於偶然。其時中國早已落後於西方諸強之後,仍不自知;而西方諸強紛紛完成了近代化進程,由於資本主義產業內部的自身要求,必然是想要走向同英國一般向欠發達地區輸出產品以換取硬通貨擴大再生產之路。即使戰事不以鴉片起也難保其他緣故。貪婪是永遠無法滿足的。禁煙未錯,單看禁煙之手段和方法又是否錯了?似乎也沒錯。那為何結果卻差之千里呢?舊時代已發展到極致的中國不堪近代世界洪流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改變是唯一的出路,屈辱的歷史是歷史的契機,歷史巨輪開始緩緩轉動。

而此中的林則徐註定是一個悲劇,後人永遠只記住他是勇敢禁煙,英勇剿夷的民族英雄,在琦善這類撫夷派小人的襯托下身影無比高大。真實的林則徐絕不希望如此。覺悟後的他突破了傳統,在思想上也轉為積極的形態,為魏源、為後人畢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材料。然這積極性終被他自己的士大夫情結所埋沒,可惜!可歎!就剿夷和撫夷而言,剿夷難道“夷”能剿盡嗎?撫夷難道“夷”的要求有能力一直撫下去嗎?既然不能,那剿夷作甚?撫夷作甚?是為了給民族的發展和振興的時間與空間啊!殊途同歸,奈何走錯了方向,錯過的時間再也追不回了,非痛不知醒,人又有誰能免俗呢?

隨後粉墨登場的代表人物當屬洪秀全與曾國藩。洪秀全本是一介布衣,屢試不第,最終選擇打着耶穌教的幌子建立反政府武裝。農民起義按蔣先生的説法已是舊社會的“老圈套”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國的最大特點即是藉助了上帝神化了自己。此舉看似新穎,其實西方的上帝只是一個幌子,與陳勝吳廣時期的“大勝王”別無二致。所謂“天人合一”,其實卻是為了利用底層民眾的無知,無知則無畏,無畏則大事可期也。除了宗教這個利器之外,洪秀全還抓牢了種族這個武器,看來現在所倡之中華民族觀念當時並未確立,漢族自命,排滿者前赴後繼,洪也不過藉助這一方法團結大多數底層的民眾而已。但其實作為他的追隨者,與之前的“圈套”無二,真正向往的是他“有田共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的“施政綱領”。而他的最終失敗緣於改革的失敗,他未能將所描繪的願景轉化為現實,太平天國的分崩離析也只是早晚之事。然而他究竟是不願,還是不能?我們無從猜測,只是以我所見,他可能覺得實現這個理想的效益遠低於宗教革命、種族革命,但卻沒想到因此從可能的正統掉落至流寇。

與洪秀全對應的自然是曾國藩。他從埋首的古籍中走出,踐行着其所學所想,不失為一位大

家。曾國藩讀書,卻不讀死書,他跳出了困住傳統知識分子的思維泥沼。他明白,在一個相對閉塞的環境之下,誰能更好地利用、挖掘出別人所沒有利用到的潛力,勢必能高人一頭。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孔孟之道、家族觀念、以身作則,全成了他的湘軍的兵刃。其實洪、曾二人是相當相似的,他們都懂得建軍之本為人心,也懂得如何利用人心。然而曾國藩始終高洪秀全一籌,他在精神層面給與眾將士感召之餘,更從客觀實際出發,務虛不忘務實,才是其制勝的關鍵。救中國於內憂之中後,他亦欲救華夏於外患之外。利用平內亂所取得的資本,他開始了其革新與守舊並舉的嘗試。但他始終是有侷限性的,恪守儒道,因而無法開拓,能勝洪之天平天國,卻未必能勝西方之堅船利炮。那麼革新與守舊矛盾乎?看似是不矛盾的,但是想做好卻是相當不容易的。依我看來,矯枉必先過正。決不存在一步登天的改良,新理念的誕生必然要伴隨着舊觀點的破除,至於恢復傳統之良性則需留待之後進行,否則結果只有四個字:積弊難除。

之後的中國又一次迎來了變革,恭親王、文祥、左宗棠、胡林翼這些名字推動了又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最終的風暴中心,無疑落在了李鴻章的肩膀之上。這次變革與以往之最大不同即是終於認清了一點:強大國力,不但需要改革軍務器械,也需要依託科學的思維方式。確定了目標,於是步步向前進,近代化學校、機構紛紛應運而生。一切似乎就要走向成功,但最終的結果卻是這一輪的變革,以甲午之戰中國完敗日本而告終。這一戰成為了又一重大的分水嶺,一敗塗地之後,清政府難逃被列強瓜分的命運。

那麼這一戰為什麼會敗呢?為什麼蒸蒸日上的國家會敗得如此慘呢?蔣先生的觀點很明朗:“政治領袖原想一面避戰,一面竭力以圖自強。不幸,時人不許他們,對自強事業則多方掣肘,對邦交則好輕舉妄動,結果就是誤國。”我認為這確實是一個方面,雖然改革領袖們最終意識到了改革才是硬道理,但是他們的改革終究是不徹底的。他們能作為領袖引領改革,因為他們很好地結合了傳統與近代,也正因為如此,他們也為之束縛,雖然比之曾國藩又進一步,但仍然做不到徹底的改革。而這也正是為何李鴻章如先知般地看清中日時局,卻最終難逃甲午完敗的原因。與其把這場失敗歸結為是天災人禍的疊加,不如説是歷史的必然。即使沒有士大夫的妄動,沒有慈禧太后的飛揚跋扈,也未必能扭轉這段歷史悲劇。歷史的巨輪只是無情地碾過那些先驅,清政府運行的軌跡卻只改變了分毫。之後是被列強瓜分,李鴻章畢竟還只是個人,對於國際局勢的判斷終究出現了致命的錯誤,《中俄密約》鑄成了他終身的打錯。但試想,倘若換一個識局勢而動的人,結果又會怎樣呢?結局未必真會改變,因為評判標準由後人而定,只以成敗論英雄,而失敗卻早已註定。

隨後康有為、西太后、義和團又寫下了各自的篇章。康有為的變法比之前諸人,更進一步。他抓住了時機,抓住了思想的中心——孔子,抓住了政治的中心——光緒,戊戌變法一時間聲勢浩大。遺憾的是維新最終被以西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瓦解,只留下了譚嗣同的碧血。有趣的是,頑固派之後也進行了改革,只是這個改革只見倒退不見前進,失敗亦在所難免。終於1911年,孫中山先生屢敗屢戰,終於打倒了清政府,這也是革命唯一的成績,之後革命的成果迅速被竊取??

蔣先生的著作到此戛然而止,但是我想我的疑惑逐漸有了清晰的答案。近代化,如何近代化?做了嘗試的人數不勝數,雖均未成功,但畢竟留下了個人的印記。雖然先行者的探索走了許多彎路,但是我們決不能否認先行者做出過的探索,沒有探索哪有成功?每一次探索都有它的重要意義,至少它為下一次探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曾國藩做了林則徐想而未做之事,康有為完成了李鴻章願而不能的夢想,凡此種種,不正印證了這個道理嗎?雖無法螳臂當車,畢竟稍許改變了呼嘯的歷史巨輪前進的方向。只要有人在,有愛國之心,方向終究能得以修正。只要依然有人高喊着,中國不能亡,中國必將繼續前進。

合上《中國近代史》,歷史巨輪仍在呼嘯,中國的今天,明日前進之方向,正由我輩續寫。今天的探索終將換取未來的希望。

第四篇:在路上--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

在 路 上

——讀《血色浪漫》有感回想一下第一次看《血色浪漫》還是九年級的時候,那時在會考前兩個月突然從朋友那裏看到這本書,結果從此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硬是用兩個星期將整部書好好的看了一遍,這次藉着寫讀書筆記的機會我又再次重温了這部經典。 《血色浪漫》是經典著作《亮劍》的作者都樑撰寫的長篇小説,這次我看的是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於2014年8月1日出版的版本。其內容簡介是:

那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的父母曾是高官和將軍,他們曾是滿懷激情的紅衞兵戰士,但是到了一九六八年,這個羣體正在殘酷的青春中茫然遊蕩,他們穿着家裏箱子底兒翻出來的將校呢軍服,在北京的街頭成羣呼嘯,他們身懷利器,隨時為微不足道的理由大打出手,他們“拍婆子”,他們看白皮書或灰皮書,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儀式、禮俗和黑話,在“革命”的廢墟上,一種獨特的青少年亞文化悄然形成,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典型代表。

整篇小説講述的是一個特定年代,一個特定羣體的故事,故事可能讓人感覺有點離奇,但小説卻是完美再現了當時的那麼一副獨特的故事畫卷。整篇小説都一直在闡述一個精神:在路上!

在青春年華,小説中的角色們都是在路上的行者,為

了一個個不一樣的精彩人生,他們在各自的軌道上奮鬥着。袁軍在路上,所以他從軍做了軍官;張海洋在路上,所以最後終於用執着打動了周曉白,兩人結婚後過着幸福的生活。並且他當上了警察,保家衞國,也實現了他的人生理想;鄭桐在路上,所以雖然他插隊下鄉,但堅持努力,考研回城……而小説中的主人公鍾躍民更是如此,正如他常説他是走在路上的人,路是沒有盡頭的,只有等到什麼時候覺得走累了才會停止腳步。所以鍾躍民也一直都在為他的人生而奮鬥着,他的人生經歷了多次低谷,下鄉插隊、上街乞討、愛人離去、擺攤賣煎餅,但是最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憑藉他在路上的精神,終於還是換回了屬於他的精彩人生。

因為在路上,所以他們執着與堅持,他們勇敢與義氣。因為在路上,所以他們的青春時光塗滿了血色的風采,所以那個時代獨具了浪漫的色彩。

在路上是一種情懷,或可以説是一種對感情的態度。因為在路上,所以鍾躍民遇到了他一生中的三段感情,他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位女性。周曉月、秦嶺、高月三位代表不同愛情觀的女性因為“在路上”和鍾躍民相遇,從此他們都踏上了“路”,他們一起浪漫,在血色的年華中,譜寫着浪漫的華章。經過漫長的路後,最終我們才明白,也許愛情就是這樣,不刻意為之,不總是想着為愛去改變,愛一

個人,就是讓他真實地開心和不開心。

因為在路上,所以我瞭解到,在那過於具有鋪張的鮮紅色的北京城,主人公他們的叛逆,他們“拔份兒”,他們對過往女生吹口哨,他們遊戲着傷害着別人同時又傷害着自己……

因為在路上,所以在那個突兀的年代,一代人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匆匆而過,時代給他們留下了磨難,留下了坎坷,同時也留下了不為人知的精彩。他們參軍,他們插隊,他們要飯,他們流浪;不論出現在什麼地點,主人公鍾躍民這小子都將生命絢爛到極點,不折騰至死不罷休。

因為在路上,所以書中人物們,年輕時壞;長大時,肩負了責任;他們確實印證了鄭桐的一句話:“社會上的這些頑主,在長大成年後,必將像有利於社會的方向轉變,最終迴歸正途。”這正途上,少了年輕的動盪和灑脱,少了曾經的激情和衝動,讓我悠然歎息。年輕,確實綻放得太極至,凋謝得也太突然。所以,沒有綻放的青春,不可原諒!所以我們應該在路上!

因為在路上,所以殘酷而又激越的青春,純真而又浪漫的歲月,盡收在血色殘陽的烽火台上,一羣爛漫的年輕人的放浪形骸中。

作為一個大學生,特別是在這個社會高速發展,處於轉變時期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具有這種“在路上”的精神,

我們還年輕,我們還有激情,我麼不能因為一時的不如意,不能因為社會的現實就放棄自己當初的那份夢想。我們都還年輕,我們都才踏上人生的征途,我們都還“在路上”!

最後引用書中結尾時的一句話來表達我的想法,我想只要是“在路上”的人都能夠理解的:

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帶着最初的激情,追尋着最初的夢想,感受着最初的體驗,我們上路吧。

法學院10級2班張琦學號100502014

第五篇: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文檔 (2)

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

一 應當重視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時間裏,相對而言,顯得有些被冷落。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是中國近代文化史研究的興起,併成為熱點。當時回顧過去中國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覺得有拓寬領域的必要,於是文化領域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在“文化熱”中,又出現貶政治史的現象,有的研究者認為政治史的研究是淺層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進入到歷史的深層,才是中心。隨後,中國近代社會史也引起學者們的興趣,對它的研究方興未艾。但是,也出現與“文化熱”中類似的説法,貶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張用社會史取代歷史的。這些説法是否確切,是值得推敲的。我雖是研究中國近代文化史,但並不認為文化是歷史的中心。在同白壽彝教授的一次談話中,曾經談到什麼是歷史的中心的問題。白先生認為:歷史主要是寫政治,政治是歷史的脊樑,經濟雖是基礎,但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約,文化不能作為歷史的中心。話雖不多,卻很精闢。

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前幾年曾發表《文明的衝突》一文,引起了國際上強烈的反應。這篇文章認為未來國際衝突不是經濟的、意識形態的衝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學文化、伊斯蘭文化的衝突。顯然,這是把文化作為社會的中心,是起決定作用的。不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實社會中,文化無疑有其應有的作用,但它不居於中心地位,不起決定作用。就現實國際社會而言,首要的是經濟、政治利益,美國向他國推銷其價值觀、文化,也是為了實現其經濟、政治利益。海灣戰爭,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謂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衝突。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這篇文章的基礎上撰成《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對他在“文章中提出的問題提供一個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詳盡論證的解答”。儘管他在書中仍然力圖説明根本因素是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衝突,但也不能不承認“海灣戰爭是冷戰後文明間發生的第一次資源戰爭”。他説:“最關鍵的問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將由依靠西方軍事力量保護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長國政府控制,還是由有能力並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對西方的獨立的反西方政權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薩達姆·侯賽因,卻獲得了某種使海灣國家在安全上依賴西方的勝利。戰爭之前,伊朗、伊拉克、海灣合作委員會和美國曾為獲取對海灣地區的影響展開了競爭。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1]這裏認為這場戰爭的關鍵是爭奪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的控制權,“戰爭之後,波斯灣變成了美國的內湖”,都説到了實質所在。同是伊斯蘭文化的國家,為了石油、戰略地位等經濟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間可以打起仗來,也可以支持、參與美國組織的對伊拉克的戰爭。這正説明,海灣戰爭的根本因素不是由於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兩種“文明間”的戰爭,而是經濟、政治利益的衝突。

貶抑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個緣由,是有些研究者認為以往中國近代史寫的政治史,是階級鬥爭史,有的人甚至指責為“階級鬥爭為綱”。恩格斯在1888年為《共產黨宣言》英文版所寫的序言中指出:“(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是“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寧也説:“階級關係——這是一種根本的和主要的東西,沒有它,就沒有馬克思主義[3]。如果堅持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研究的指導,那就離不開階級分析和階級鬥爭學説。至於將階級鬥爭等同於“以階級鬥爭為綱”,那是對不同性質問題的混淆。

對於中國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還因為以往史學界着重於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戰爭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頗多,再做研究起點較高,向前推進難度較大,要

下更大的功夫。然而這些大事件也不是沒有可以繼續研究的,還有不少問題沒有完全弄清楚,有些問題也有待深入。即如孫中山,近些年又陸續發現一批有關的資料,還沒有很好地加以運用研究;關於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評論,研究者的見解也頗有分歧;何況迄今尚未有一部學術價值高的、有份量的傳記。

重大事件自是中國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內容,但不等於中國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內容,中國近代政治史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不應當忽視。中國近代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擴展了中國近代史的領域,無疑是有意義的。但不宜揚此抑彼,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外交等都同樣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價值。

二 注重微觀研究,也要重視綜合研究

近些年來中國近代史的研究趨向細化,具體問題的研究受到重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具體的、微觀的研究很有必要,這是綜合研究的基礎,但是過分細化就會流於“碎化”。近代中國一百多年的歷史,時間不短,人、事繁多,對全部細節或微小問題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説明不了什麼問題。細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擇取的題目有沒有研究價值,而有研究價值的題目也不應只是就事論事,敍事清楚,還要將它置於大背景中來考察,以小見大,説明問題。

在具體的微觀研究的基礎上,要注意開展綜合的研究。長期以來,中國近代史分門別類的研究,專題的研究,已經做了不少,有條件做綜合的研究。

在我們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專業,文學、史學、哲學等等各自屬於不同的學科門類。在歷史學中,又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種專門史之分。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人,又有專攻某一重大歷史事件之別。這種分工過於狹窄,過於專門,不利於歷史學科的發展,不利於人才培養,不利於出精品,也難以做綜合的研究。中國歷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曉經、史、子、文學、佛學等,對他們的研究不能僅限於一個方面,應當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國近代史、思想史學著作中,主要是寫他的經世思想,尤注重於《海國圖志》及其名言“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的經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國圖志》,無疑要着重論析。然而魏源博學多聞,年輕時究心陽明心學,好讀史書,後隨父至京師,從胡承珙問漢儒家法,問宋學於姚學shuǎng@①,學《公羊》於劉逢祿,晚年又修禪禮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國圖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學古本》、《庸易通義》、《説文擬雅》、《國小古經》、《兩漢經師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義》、《孫子集註》、《董子春秋發微》、《詩古微》、《書古微》、《聖武紀》、《元史新編》、《古微堂內外集》等,涉及經、史、子、佛學、詩文,僅經學又及今古文、漢宋學。要對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談論某些方面,需要綜合的研究。這關乎研究者的知識結構問題,應“通識”的要求。一個學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問題,力求改變過於專門、相互割裂的狀態。

三 現實與歷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國由歷史的中國發展而來,現象和歷史不能割斷。歷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現實社會的,現實社會中的問題無疑會引發研究者去思考歷史。但是,現實和歷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這是無須贅述的常識,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實際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卻時常被混淆。例如,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引進外資等等,於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歷史,闡釋歷史,認為近代中國一百多年裏,西方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投資建廠、開礦築路、掠取原料農業品……,是幫助中國

實現現代化,應當歡迎他們進來,不應該反抗,當年如果不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現在可能就現代化了。

出現這種説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點,就是將歷史與現實混淆起來,將現實中進行的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與近代史上的外國入侵混為一談。近代史上的所謂“開放”,外國人在中國的投資設廠等等,與現在改革開放、引進外資不能混為一談,必須歷史地去看待它。中國近代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通過對中國進行的侵略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取得了在華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許多特權,把持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操縱着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而現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其歷史背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並進行數十年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中國今天的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等是獨立自主的,不允許外國附加任何條件,外國人在中國從事經商投資等活動,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相比,其社會性質根本不同,不能以現在的情況和觀念硬往歷史上套,將歷史與現實同等看待。

又如我們現在説和平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國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強調穩定、安定團結,於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闡釋歷史,認定中國古代社會為什麼發展緩慢,不能走向現代化,就是因為農民戰爭破壞了穩定,破壞了經濟;近代中國沒有實現現代化,是革命的結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國現代化。歷史上為什麼會發生農民起義、革命,它們是否只是破壞,這些問題不用多説,如果不存偏見,並不難公正地回答。拿現實去規範歷史,用現代人的思想去要求歷史人物,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研究歷史需要用歷史觀點來觀察問題,“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範圍之內”[4]。

四 要重視歷史教育

歷史教育包括學校的歷史教育和學校以外的廣大人民羣眾和幹部的教育,它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質是不可缺少的。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歷史學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質上發揮作用,就不能侷限於專門學術研究方面。歷史研究對於提高學科學術水平、發展歷史科學當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重視歷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學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兩手問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現在的問題是提高方面比較硬,史學工作者注重撰寫學術專著,發表學術論文;而這與評職稱、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關係。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視,認為是小兒科,不算學問,評職稱也不算數,這種思想觀念和實際問題影響了史學工作者對普及的重視,削弱了歷史教育。

在知識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較好,出版了許多科普書籍和影視片,實際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歷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夠。從學科要求上説,歷史工作者對歷史普及、歷史教育也要重視,學問不能只停留在專家圈子裏。我們的歷史著作不用説一般青少年不看,就連幹部也沒有多少接觸。因為這些書籍、論文太專門,難懂,人們讀不下去,引不起興趣。一個學科、一門學問如果離開羣眾,離開社會,恐怕是很難生存的。

事實上,廣大羣眾和幹部並不是不喜歡歷史,不需要歷史,而是缺少適合他們喜歡的讀物或影視片。史學工作者忽視的歷史普及工作,影視工作者都很重視。他

們編了許多歷史題材的影視劇,有正劇,有“戲説”,吸引了眾多的觀眾。但是,這些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存在着隨意編造歷史的嚴重問題,不僅給觀眾以歪曲了的歷史知識,而更重要的是給予觀眾錯誤的歷史觀、價值觀,危害很大,應當受到史學工作者的關注。

值得關注的是青年中歷史知識薄弱。據2014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四個城市對14~28歲1065名青少年的調查中,歷史試題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計算,平均分為27.69,及格率只有1.5%。其中有一道題是“誰在1860年燒燬中國的圓明園”,只有31.8%的人答是英法聯軍,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國聯軍。而在中學的歷史教學中,有的教學大綱存在着明顯的科學性問題,如不寫太平天國,卻將太平軍打洋槍隊歸之於反侵略鬥爭;近代化的開端有洋務運動,但沒有民族資本企業,等等。歷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誤導,其後果堪憂,史學工作者有責任加強歷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中國近代是一個世界多種政治體制的實驗田,現在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正在進行經濟改革,政治改革還沒開始呢。文化上已經90%的西化了,看看我們的衣食住行,幾乎都是西方的,數理化,都是西方的。現在試圖振興國學,但我認為沒必要。

4726字《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1

徐中約著的,香港中文大學這一版米有刪減,直接從他的英文第六版翻譯過來,還在細校就能找到,也算有緣。

看了五分之一,從公元1600到公元1800。

此書和國內教科書以鴉片戰爭為近代史開端不同,而是把近代史時間定在明末清初,也就和西方近代基本差不多了。

從明末開始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之前的歷史脈絡就很清晰,説回來,就算定在1840年也免不了要交代其背景,不如索性講個清楚。

看到個新的概括:近代以中國為核心的國際關係和西方國際關係最大的不同點是,西方國際關係是以國際法為制約,相互平等的國際關係。而遠東地區則是以中國為核心的朝貢—從屬關係。

沒忍住,先翻到後面某個時間段,其他沒意見,唯一作者採信了tank碾壓帳篷致學生死亡表示懷疑,現場那麼混亂,應該跑了才對。。。

不過那年我才出生,只好這樣按照以前看的材料推測。。。

《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2

在十八世紀末,中國歷史走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關口。

大量湧入的外國人帶來了西方科技革命的最新技術,理念和資金,當然還有軍隊。也正如王朝的週期一般,到了清王朝的末期,一如既往的無數內部矛盾爆發出來,農民起義層出不窮,太平天國席捲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也許應該承認,清王朝的統治集團要比明王朝好,就連皇帝的質量也比明王朝高,如果不是西方人的到來,也許這個王朝還能支撐下去。

但是時代並不允許,他從不管前面是高速還是二級公路,也不管手下的是王公大臣還是平民百姓,亦或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他都一往無前的勻速前進。而跟不上的人,便撞得粉碎。

於是這個在內憂外患中已然沸騰了的華夏大地便如一個漩渦,連那些牛逼閃閃的名字都只能一閃即逝。有的人走得太快,有的人走得太慢,而無疑,所有試圖拯救這個王朝的人最後都失敗了。 各種理念各種力量都在這個舞台上混戰。前一陣才砍翻別人成為先進的改良派,沒幾天就被改革派斥為保守。

最後掌握實權的保守派們把改革派們逼得越來越激進,最後逼成了革命。

《中國近現代史》讀書筆記3

我已經不記得有多久沒有像今天下午這樣,搬一把凳子坐在陽台上,泡一杯茶看書了,啊,生活本該如此。不過下午看的是剛到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書不厚,一下午就看了一半。這個回頭再説。

説起來,新書都到了,最想看的還是期待已久的《顧準文集》。而且這個學期一定要把《邏輯基礎》看掉。

話説回徐中約的這本書,電子版所以就看的慢……而且大多是熄燈之後窩在牀上看的,所以,主要寫出來的都是感覺,沒什麼營養……

時間已經來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和筆記2的時間可以説隔得並不遠,但是其實內容已經相去甚遠。這短短的七十年,民國初成,民國中興,抗日戰爭,國共戰爭,民國衰亡退居一隅,共和國建立,初期復興,接着就是錯誤不斷,和接連的內亂。有的時候我覺得不能這麼想——中間有多少次和解的機會,多少次可以避免後來這麼多可怕的事情的機會,都被白白葬送了。但是回過頭來,可能也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由幾個人決定的,任何政策形成,任何形勢的轉變都有其內在合理性,如果一味認定只是幾個人一時的偏差導致歷史定局,那可能是不公正,不客觀的。

國民黨之敗既有軍事上的原因——大戰剛過軍隊普遍思鄉厭戰,密保不到位,共軍以逸待勞,戰略部署失當以致部署至東北的精鋭部隊悉數被殲從而兵敗如山;也有經濟層面的原因——通貨膨脹乃是長期戰爭中必不可少的遺害,忽視平民階層的經濟狀況,接收單位居高臨下以公權力肆意收繳私財產導致民心大失;還有政治外交層面——美國採取的消極中立態度,在國共會商期間國民黨方面過於固執而進退失據錯過了避免內戰的最好機會。還有……還有神馬記不得了……大概就是這些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9j15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