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少年天子》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少年天子》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少年天子順治》讀後感

《少年天子》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讀《少年天子》有感

-----嶽翔

《少年天子》這部歷史小説講述了順治皇帝福臨與皇貴妃烏雲珠之間的愛情故事。其中以皇室的朝政大事為輔線,從頭至尾貫穿始終,讀後十分感慨。作者用細膩的筆端描繪出當時清朝初年,天下初定,年僅十六歲的天子福臨在母后的輔佐下,治國安邦,體現了他的膽識,也表現出他脆弱的一面。

這部小説展示了少年順治豐富複雜的情感世界,既有曾經愛情上的春風得意以及政治上的躊躇滿志,又有後來改革失敗時的心灰意冷和愛人離去時的傷心欲絕。他的喜怒哀樂,淋漓盡致,躍然紙上,感人至深,讓讀者忘了他是高高在上、年代久遠的皇帝,不覺為之感慨,為之歎惜。

作者凌力是研究清史的研究人員,自然地這本書也是以清朝為歷史背景的,描繪的是清朝入關後第一個皇帝順治。正值青春年少的順治本應天真、熱情、活潑,散發出蓬勃的生命力,但身為一國之君的他卻必須將這些天性深深埋藏在帝王的威嚴之下。這一特殊身份註定他不能自由地享受普通少年的快樂,註定他要承受比普通人的更沉重的擔子。順治聰明好學`温文爾雅,但敏感脆弱,是個性格十分複雜矛盾的人。清初,處處充滿了未開化的崇尚武力的滿族與文化燦爛歷史悠久的漢族之間的矛盾,宮廷內部的矛盾,滿洲貴族內部的矛盾,面對此嚴峻形勢,雄心壯志的順治勵精圖治力求變革,推行漢化,但這些措施不斷受到朝廷中保守勢力的阻撓而最終失敗;順治與烏雲珠之間有着令人感動的純潔的愛情——烏雲珠是內心敏感脆弱的順治的精神支柱,順治是烏雲珠的知己,但云珠卻不能陪伴他一生。性格決定命運,性格中的弱點使他難以承受不斷的打擊和失敗,也承受不住烏雲珠的病逝,導致他最終循入佛門淨地以求心靈的解脱。

皇帝順治終年24歲,他的一生繁美又淒涼,燦爛又陰晦,就像春,讓人惆悵,令人感傷。 他胸懷天下,他深愛中國這片土地,深愛中國的百姓。他立志要成為唐皇漢武之類甚至超越他們的君王,他在努力尋找治國強國之道,無數個挑燈夜讀不眠之夜,無數個苦悶之日。但理想與現實之間有着遙遠的距離。他的事業只有小成功,但卻難成大業。在追夢的路上,他傷痕累累。有人説如果他是一個昏庸無德,放蕩奢逸的君主,他就絕對不會這樣痛苦無奈。他渴望能夠真正成為一個君主,真正掌握自己命運,掌握國家未來的君主。他渴望得到尊重,但在他的頭上有太后——孝莊,有羣臣。當他的威嚴在他們面前難以得到實現時,即使這時他已經看透了女人的愛慕權勢,女人的無知,他還是讓自己變得更放縱,他想可能只有這些女人才真正順從他,在意他,他才是他們心中的神。一份畸形的自尊!

事業之路他走的不暢, 感情之路也如此。少年順治又是個多情種子。自從遇上烏雲珠,便鍾情於她,如願娶她後,封為貴妃,人稱董鄂妃,“六宮粉黛無顏色,三千寵愛在一身”。作者筆下,烏雲珠是個近乎完美的女子,不禁美貌絕倫,才華橫溢,更是一位頗有見識、顧全大局、心地善良的女子,頗有“賢妃”風範。她還是順治的政治改革的堅定支持者,被順治引為知己。歷史上帝王擁有佳麗無數,卻少有愛情。順治與烏雲珠,卻是真的兩情相悦,如同神仙眷侶一般。但他與烏雲珠一次次的失之交臂,最終肩負着“失德”之名才走到了一起。從此,他只痴情於一人,而與此同時他對後宮其他悽苦女子卻是絕情的。但可惜的是,疾病奪走了董鄂妃的生命,他又是一個無人懂的浪子了,他心灰意冷,選擇了離去,此時的他又絕情於母后和年幼的皇子。可能“痴”的對面就是“絕”。

董鄂妃烏雲珠有着秋的滿腹才情,有着秋開闊的胸襟,有着秋高遠的氣節,有着秋蕭瑟的悲涼。她是百花從中的一點紅,但她卻不屬於百花爭豔的春,而是屬於高潔的秋。她,流着滿人的血,也流着漢人的血。她有着江南女子的才情與姣容,有着良好的品行修養,也有着堅強的品性 ,她柔而不嬌。她無心爭權奪勢卻捲入了這場戰爭之中。她用真情寬容去化解仇恨。愛子與慈父的相繼離世,傷痛的心堅強的挺着,因為她要安慰皇太后與皇上,因為他們的心是系天下的,不應過度沉湎於小家之事。她如此的深明大義!一首“洞房昨夜春風起,遙憶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時春夢裏,行盡江南數千裏”這是屬於她與福臨的詩,他們倆志同道合,同樣的熱愛文學,同樣的心繫天下,她是上天派下來撫慰他的天使吧,她知他,懂他,憐他,愛他,他們的靈魂連在了一起,她是為愛而生,為愛而活的。

書中分析的順治改革的困局。“然而他的每一步除舊佈新,都受到阻礙,每向前走一步,都很艱難,他,大清帝國至高無上的皇帝,並不真正至高無上,並不能令行禁止。”設內閣,撤議政,受到滿族親貴的反對,舉步維艱。在改革方面,順治和崇禎一樣,觸動了多種利益,加之操之過急而失敗。順治去世後,他畢生心血推行的改革幾乎全部廢除,所以歷史上感覺他無所作為。還好,他的兒子康熙,不僅完成了他的遺願,還創造了順治不曾料到的輝煌。

這部小説展示了少年順治豐富複雜的情感世界,既有曾經愛情上的春風得意以及政治上的躊躇滿志,又有後來改革失敗時的心灰意冷和愛人離去時的傷心欲絕。他的喜怒哀樂,淋漓盡致,躍然紙上,感人至深,讓讀者忘了他是高高在上、年代久遠的皇帝,不覺為之感慨,為之歎惜。

第二篇:讀《少年天子》有感

讀《少年天子》有感

最初拿起《少年天子》,是因為我那時也是少年,(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首頁:)在每天繁重的課業壓力下,更渴望瞭解別人的經歷,去感受不一樣的人生。誰知這一拿起,就愛不釋手,以至到今日依然無法釋然,書中那字字句句已經不止是停留在紙上,而是深深鐫刻在我的心裏。

曾經以為身為皇帝,必定錦衣玉食,必定一呼百應,必定無憂無慮。可我看到的順治皇帝卻恰恰相反,他短暫的一生中充滿的是無盡的憂愁,鬱郁不得志的悲涼和愛人離去的痛苦。尤其打動我的,是他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順治皇帝是滿人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在位時正是滿漢勢力最不能相容的時代,順治皇帝熱愛漢人的文化,精通漢語,而這些引起滿人的極大不滿。順治皇帝曾經豪情滿腔,他進行過幾次改革,想推翻已經不合時宜的“馬上打天下,馬上治天下”的祖制,但是最終都因滿洲貴族的百般阻撓和尖鋭的階級矛盾、民族偏見而失敗,這對於豪情壯志的順治皇帝來説是個很沉重的打擊。

就在順治皇帝最孤獨,最寂寞,最渴望知己的時候,董鄂妃出現了。精通漢人文化的董鄂妃以她温婉可人的性情,雍容大度的氣質深深吸引了渴望理解渴望知己的順治皇帝,兩個最不該相愛的人相愛了。在經過重重阻礙之後,兩個真心相愛的人終於走到了一起,有見識有胸襟有氣度的董鄂妃非常理解順治皇帝的抱負和理想,一直在身後默默支持她最深愛的男人。順治皇帝每天為朝政忙碌而又鬱郁不得志,每當他身心俱疲,壯志難酬而痛苦壓抑幾乎崩潰的時候,都是董鄂妃的勸慰和鼓勵,讓他堅持下去,或許就是愛的力量成就了勵精圖治的順治皇帝,不僅為日後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留下了一段江山美人的千古佳話。“此去惟宜早早還,休教重起望夫山,君看湘水祠前竹,豈是男兒淚染斑。”見證了帝王之君難得的純真之愛。

應該説順治皇帝是睿智犀利的,他不但意識到只有不斷的改革不斷地適應時代的要求,才能求得一片生存的空間,才能不斷地發展壯大,而且他不斷地抗爭不斷地鼓勵自己。雖然最後他的抗爭還是以失敗告終,以悲劇收場。他的失敗主要歸結於他自身的主觀原因,歸結於他驕傲不可侵犯的自尊、暴戾的性情,還有他的急於求成,歸結於古代帝王終究擺脱不了帝王意識的侷限和束縛,他不分精華糟粕的接受前明的制度,可卻沒有意識到前明的封建制度已經十分的黑暗,恐怕他永遠都意識不到他把子孫後代也帶上了封建制度的這條不歸路。但這不僅一點都不影響我對這本書的喜愛,反而讓我覺得他更加真實,正是因為他的真實和缺憾讓我感動,至少,他更像個男人,敢愛敢恨,拿得起,也放得下。 “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不然絕塵昇天際,不然撫世安民居帝都。平生志氣,總想英明有為,奈何力不從心,舉步維艱……”這或許是順治皇帝一生的真實寫照,其中包含了多少無奈和壯志難酬的悲涼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順治皇帝讓人驚奇的另一點是他的皈依佛門,在他深愛的董鄂妃去世後,萬念俱灰的順治皇帝選擇了遠離世俗,選擇了逃避。皇帝放棄榮華富貴,放棄江山美人,在一般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現在的人們談起這些也會生出許多唏噓,很多人都以為是他對董鄂妃用情過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但是某種意義上説董鄂妃是他的精神支柱,她的死也代表着他對那些滿族權貴抗爭的失敗。看似剛強、鋒芒畢露的順治皇帝其實內心也很脆弱,他的極端選擇是他對世俗最後無奈的挑戰和抗爭。我欣賞他曾經的執着和最後的放棄。或者説他的放棄是為了另一種執着---愛的執着。

流連在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情感交織的碰撞中,我彷彿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諦。在我看來,順治更像小説中的人物,更像作家筆下虛幻的角色。他讓我想起的不是所謂的“行百里者半九十”,而是一副活生生跳動的圖騰。我欽佩他執政改革的勇氣和魄力,也同情他“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無奈。人是要有點精神的,人生是一個過程,我並不在乎結果,但我珍惜過程,其實,成功很多時候就是在無法堅持的時候再堅持一下。人是在不斷地抗爭進取中不斷地挑戰自我,從而贏得一切的。回首歷史長河中湧現出的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傑,他們昔日譜寫的篇章還有着無法湮滅的輝煌,而身處當今社會的我們,就更應該繼承古老的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敢抗爭的精神,續寫出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第三篇:《叛逆少年》讀書筆記

在看雜誌時讀到這樣一篇文章——劉墉寫的《叛逆少年》,作者從自己到台北的一所高中演講時,發現的怪現象——台下的學生在他演講的時候總是在説話,可是説到好笑的事或者問問題,就連坐在最後面的學生,都能立即有反應,都能提供正確的答案。難道學生都是天才,都有一心二用的本領嗎?其實不然,在後來他才知道因為學生的叛逆,因為不想揹負罵名,在他演講時故意彼此交談,表現出一副不愛聽、與人作對的樣子,其實還在聽他演講的。作者也從此事回想起自己年輕時不也是這樣嗎?故意做出一些向權威挑戰的事,覺得這種挑戰的勇氣就是值得叫好的。作者還列舉了一個叛逆少年為了引起女生的注意,在上課時故意跟老師唱反調,後來在幾個女生的眾口一詞責罵之下,洗心革面,改過自新,從此變得乖乖聽課,還考得好成績呢。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強調叛逆不是壞事:“年輕人!你也有叛逆嗎?那並不壞!但你更要知道:什麼情況,是需要大勇的時刻!”

是啊!叛逆,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時刻,特別是青少年,甚至是國小生。在班上就有這麼幾個男孩,在似懂非懂的時期對着女孩子説什麼愛情啦,我愛你啦,誰和誰結婚啦。有時咋一聽,就想:這麼個小不點就談情説愛,多不知醜啊。實在可惡,得好好教訓他。於是就對他們劈頭蓋臉地大罵一頓。可是事情並不因此戛然而止,相反地越演越烈。後來,在家長的幫教之下才緩緩消聲。男孩子還是一副得意的樣子,一點兒也沒有被打壓的妥協。其實他們又在私底下變換着花樣呢,自己卻為了這些事傷透了腦筋。讀了此文,我心裏不禁闊然開朗起來,多年來一直的迷惑不解的疑團好像一下子找到答案了。其實,男孩女孩都有叛逆,只是男孩的這種表現實在突出。這也是一個時期的表現,一個年輕時代的特徵。其實我們也不應該大批特批這樣的行為,敢於逆流前行、獨排眾議,古人有之。如司馬遷為李陵辯護、韓愈諫迎佛骨,雖落得背閹被貶的命運,可這不是隨俗從眾,而是為正義與良知發言!不更是一種英雄的表現嗎?

正如作者所説,如果叛逆者知道在什麼時候需要大勇就行了。讓時間去證實這一切吧。

第四篇:《少年閏土》讀書筆記

《少年閏土》節選自魯迅先生的《故鄉》。

少年閏土是魯迅先生筆下的一個樸實、健康、活潑、機靈、勇敢、聰明能幹、見多識廣、害羞的農村少年的形象,作者在文中閏土給"我"講的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等幾件事來表現閏土的特點,表現了閏土豐富的知識,和寬闊的眼界。幾件事有主有次,有詳有略。由於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必然要使學生在讀文過程中瞭解人物的特點,感悟作者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但由於少年閏土生活的年代與學生現實中的環境已相距甚遠,所以學生在學習理解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解。

少年閏土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是一個富有表現力的少年。“他的父親十分愛他”,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地也是善良的。“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穀,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裏來。我們日裏到海邊撿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管賊嗎?”“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在我們這裏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蝟、猹(灌)。月亮地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我們沙地裏,潮汛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腿……”

這篇課文有着濃厚的農村生活情趣,課文通過“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等語句來表現少年閏土的外貌。讓人加深理解他的形象特點:年少、健康、生活在海邊,是一位典型的江南少年,家裏還比較迷信等等情況。

課文通過作者與閏土相見,瞭解到閏土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事,通過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剌猹、看跳魚兒等動作,讓人進一步理解閏土的思想性格特點——天真活潑、知識豐富、聰明能幹。

課文通過互贈禮物來表現作者對閏土濃厚興趣和深厚友誼,同時也表現出作者對閏土的深切懷念。

第五篇:《十五少年漂流記》讀書筆記

這個假期,我一口氣讀完了《十五少年漂流記》。看完了之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本書主要是講十五個八至十四歲的學生,為了讓寒假過得更好,乘船旅行不幸被風暴拋至荒島的故事。為了生存,少年們組織起來,克服困難頑強地生活下來。雖然有些矛盾,但最終齊心協力征服了險惡環境,帶着勝利的光榮和喜悦重返家園。

《十五少年漂流記》講述的是十五個少年因暑假無所事事時,去乘船遊玩前一天夜裏船因不知什麼原因而漂流至太平洋中央而引起的悲劇。但是,最後,少年們克服了困難,踏上了回家的道路。書中十五個少年在船破時並沒有氣餒,而是頑強的抵抗着,尋着生的道路,這一點很可敬,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在空無一人的島上,他們得不到一點兒幫助,但十五個少年互相團結,有困難一起克服,省吃儉用,學會了很多很多的知識和常識。他們憑着這些本領和集體的智慧、勇氣在荒島上生存了下來,這是多麼不容易呀!!為了生存,十五個少年與大自然進行了積極抗爭,同時也和惡徒們展開了生死的搏鬥。我們怎能不為之動容?少年們不怕困難的精神和相互之間的友誼,令我留下了深刻而又温馨的印象,同時使我受到了影響。

而文中人物鮮活的形象也展現在了我們廣大讀者的眼前。你瞧:深謀遠慮的戈爾登、和善有愛的伯爾安和勇敢堅強的德諾班、能幹的茂可......曲折的故事情節使我們驚歎不已,心也隨着故事的起伏所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好像真的去了十五個少年所居住了一年多的小島......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團結友愛是最重要的。像他們在荒島上因為很快就沒有食物了,所以低年級的就釣魚,高年級的就打獵,他們互相幫助,大家同心協力。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這種團結友愛的精神。

書中的德諾班雖然很有能力,但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不服從領導,脱離大家,後來幸虧大家,差一點就沒了命。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有隻小鴨子以為自己很了不起,所以離家出走,最後不幸被狼吃了。也是説了同一個道理。

讓我知道了做人不能自滿、驕傲,要學會與人合作。還有我從書中看到了他們能堅強地生存下來是因為他們懂得許多自然科學知識和生存能力,才能顯出許多辦法克服困難。我們平時應該多讀課外書,學習更多的指示,提高我們的能力。

《十五少年漂流記》這本書很好看,我還要看更多這類好書。少年們的團結友愛,我們應當學習!雖然我知道,這只是個科幻小説,但是這本書使我們受益匪淺,也同時成為了我們所喜愛的讀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lkqq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