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多篇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多篇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多篇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 篇一

“人類語言之所以能夠‘隨機應變’,在於一方面能夠把語音分成若干音素,又把這些音素組合成音節,再把音節連綴起來。所以才能用變化無窮的語音,表達變化無窮的意義。這是任何其他動物都辦不到的。”

此段話出自呂叔湘先生《語文常談》中“語言和文字”章節。這段話講述了人類能夠作為高等動物存在的特徵之一。在此之前,我並不清楚語言的種種,甚至迷惑過,因為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會説話?這個問題在這個章節裏給出了答案。

人類語言採用聲音作為手段,而不採用手勢或畫畫,也不是偶然為之,其原因有四:1.聲音不受白天或夜晚的光線好壞限制,都可以發揮作用;2.聲音傳播的有效距離比手勢要大得多;3.用嘴説話可以解放雙手,可以一邊説話,一邊勞動;4.説話的速度比手勢要快得多。

我們都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自然選擇論。我認為這就是自然選擇讓我們人類誕生了語言。語言是美好的。否則,若是人類世界全是靜默的世界,那該是多麼無聊無趣!

呂叔湘先生是中國語言學家。近代漢語學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語文常談》是本很有分量的普及讀物,其中收錄的七篇讀書札記有實用價值,知識性也很強,這些文章既生動幽默,又可見學者的修養與識見。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語言。世界上還沒有發現過任何一個民族或者部落是沒有語言的。至於文字,那就不同了。文字是在人類的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才出現的,一般是在具有國家的雛形的時候。直到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語言是沒有文字的,也可以説,沒有文字的語言比有文字的語言還要多些。最早的文字也只有幾千年的歷史,而且就是在有文字的地方,直到不久以前,使用文字的也還是限於少數人。

文字代表着人類智慧的結晶。同時,文字與語言關係又極為緊密,正如作者所説:“需要強調的是,文字不能和語音分割,所以文字不能超越語言,不通過語言而能夠學會文字的方法是沒有的。但是文字和語言又不完全一致,表現為書面語和口頭語的差異。”

一個字為什麼是這個意思,而不是那個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就書中所言,這基本上是遵循“約定俗成”的原則,只不過這個約定俗成不是大家開會定的,而是在實踐中自然形成的一致。

“在人們的語言活動中出現的意義是很複雜的。有語言本身的意義,有環境給予語言的意義;在語言本身的意義之中,有字句顯示的意義,有字句暗示的意義;在字句顯示的意義中,有單字、單詞的意義,有語法結構的意義。説話的人,尤其是寫文章的人,要處處為聽者和讀者着想,竭力把話説清楚,不要讓人家反覆推敲。在聽者和讀者這方面,要用心體會,不要望文生義,不要斷章取義”——意內而言外也。

“語言在不斷地變化,文字自然也要跟着變化,可事實上文字的變化總是落後於語言,主要的原因有二:1.人們學習文字是對着書本學的,唸的書往往是些經典,宗教的、歷史的和文學的經典,它們的權威給文字很大的影響,使它趨於保守。2.文字是讀書識字的人的交際工具,這種人古時候佔極少數。所以,歷史上甚至曾多次出現過脱離口語的書面語,例如梵文。”——古今言殊。

“説到結構,必須先有大大小小的單位,沒有不同的單位就談不上什麼結構。而對於語句的單位,一般人腦子裏大概只有‘字’‘句’”,但其實古時候還有一個單位叫‘言’。但就現代漢語來説,最常見的單位還是字、詞、句。

“‘字’這個字,在古時候除了別的意義之外,用在語文方面,主要指文字的形體。其實它有三層意思:專門指形體的時候,叫‘漢字’;專門指聲音的時候,叫‘音節’;專門指音義結合體的時候,叫‘語素’。漢字、音節和語素形成三位一體的‘字’。

“對於‘句’,《文心雕龍》裏説:‘句者,局也。局言者,聯字以分疆’,意思是説,把整段話分成若干片段,叫做句,句一方面是‘聯字’,一方面又彼此‘分疆’。

“古時候所謂的‘詞’是虛字的意思。用作語言的單位,卻有爭議,語法學家一直在尋找詞的規定,但是一直沒有找着。現在比較通行的標準是:

“1.可以獨立運用。用來區別詞和不成為詞的語素。

“2.不能擴展。也就是中間不能插入別的成分,用來區別詞和詞組。”

這段文字出自“饒有趣味的字、詞、句”一章。讀來的確是既有嚴謹的學術性,又有生動活潑的趣味性。

呂叔湘先生《語文常談》讓我明白了自己以往對於語文的瞭解是多麼的淺薄,讓我明白了語文是多麼的博大精深。

我相信,語文是值得終身學習的。這是母語文化帶給我們的天生印記。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 篇二

最近我讀了朱自清先生撰寫的《經典常談》一書,朱先生離開我們已有60多年了,他作為我國現代作家以及他的優秀的散文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永垂在我的心中。看了這本書,就覺得書中字裏行間都閃現出他那種嚼飯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對其追懷不已,併為其只有50歲的生命而惋惜。

《經典常談》這本書寫於1942年,朱自清先生用淺明而切實的文字、於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煩地介紹了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經典作品,因此,七十多年來廣為流傳,成為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經典。全書見解精闢,通俗流暢,深入淺出,是一般讀者瞭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

看這本《經典常談》就像是花故事一樣,它突破了時間的限制,雖然它成熟的時間很早,但是單從思想和內容上來看,是看不出平代感的。朱自清告訴我們,書還是要看的,關鍵是要看好書,不要看雜書,這些看過會有質的'改變的作品是千萬不能被忍略的。如果你覺得那些古老的著作看起來枯燥難懂,沒關係,就算你毫無古文基礎依然可以看這本書,它會領你上道。只要我們瞭解了國學的重要,並且無丫把即將被丟掉的東西撿起來,我們下雅書來會更美好,這種美好是由內而外的,這也體現了我們中國文化的博犬精深。書中介紹了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入手,還有介紹,有方法,差的只是努力的人。我相信,為了使自己更完美,使國家更富強,中國人是不會放棄經典國學的,祖國的來來也正等着我們去創造。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 篇三

《經典常談》所謂經典是廣義的用法,包括羣經、先秦諸子、幾種史書、一些集部;要讀懂這些書,特別是經、子,得懂“國小”,就是文字學,所以《説文解字》等書也是經典的一部分。在中等以上的教育裏,經典訓練應該是一個必要的項目。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國教授説過,閲讀經典的用處,就在教人見識經典一番。這是很明達的議論。再説做一個有相當教育的國民,至少對於本國的經典,也有接觸的義務。

相傳中國文字是黃帝的史官叫倉頡造的。見地上印有獸蹄和鳥爪的痕跡有了靈感,開始造字。倉頡泄露了天機,卻將人教壞了。所以他造字的時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會變機靈,會爭着去做那些容易賺錢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種地的人變少了。天怕人不夠吃的,所以降下米來讓他們存着救急。鬼也害怕這些機靈人用文字制他們,所以夜裏嚎哭;文字原是有巫術作用的。但此傳説是在戰國末期才有的,那時的人並不都相信;如《易》和《繫辭》裏就只説文字是“後世聖人”造出來的。這“後世聖人”不止一人,是許多人。文字不斷地在演變,説是一人獨創,是萬不可能的。識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禮》《保氏》説貴族子弟八歲入國小,先生教他們識字。秦以前字體非常龐雜,貴族子弟所學的,大約只是官書罷了。秦始皇統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國書,別體漸漸淘汰,識字便簡易多了。

始皇為了統一文字,教李斯作了《倉頡篇》七章,趙高作了《愛歷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學篇》七章。但字體以當時通用的'小篆為準,便於原來的籀文略有不同。漢初,教書先生將這三篇合為一書,單稱《倉頡篇》秦代的三種字書都不傳了。

東漢和帝時,有個許慎,做了一部《説文解字》。這是劃時代的字書,囊括了歷代的各種書體,他保存了小篆和晚周文字,讓後人可以朔源沿流。研究文字的形音義的,以前叫國小,現在叫文字學。從前的學問限於經典,所以説研究學問必須從國小入手,即從文字學入手。

造字和用字有六個條例,稱為六書。一是象形;二是指事;三是會意;四是形聲;五是轉註;六是假借。

漢字從秦朝開始演變成各種書體,真(正、楷),行,草,隸,篆書體的來歷及發展。

就從這第一課的內容來看,應該説很豐富的了。從文字的產生,發展。文字的構成,各種字體的演變。介紹得一清二楚,有關的傳説故事講得生動活潑,好像就在眼前。從這本七萬七千字的書中看出作家的知識之淵博,文筆之圓熟,真令人歎服。讀了這本書之後,那句開卷有益的成語應驗了。我感到受益匪淺:對於我們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更加清楚地瞭解了何謂經典及這些經典的來源發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朱先生那個時代可能還沒有古為今用一詞,但他寫這本書的初衷還是為了倡導國民繼承祖先為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因此朱先生把這本書命名為《經典常談》,既然是常談,就是説我們不能忘記這些經典,也就是説,無論什麼時候學習這些經典都是有用途的。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 篇四

這幾天有幸拜讀了朱自清先生編寫的《經典常談·文藝十六講》,收穫頗豐。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是很欣喜的。先不説名人大家之作,光是隨手翻閲一下目錄,也能看出是一本需要虛心學習的好書了。與一般的小説、隨筆不同,這本書絕不能以悠閒之態囫圇吞棗便略過了事,學術性極強的讀本,需要平心靜氣細細品讀。也正因如此,不免有人在讀時覺得枯燥難啃。

這本書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經典常談”,也是單獨出過一本集子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文藝十六講”,收集了十六篇朱自清先生相關的文學論著。前者為“漢語言”的細析,後者是“文學”的暢談,合二為一,便是“漢語言文學”。這對作為準中文系學子的我來説,可謂是拾到寶了。

先説第一部分。朱自清認定,“經典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經典訓練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內容。但我國古代經典,浩繁艱深,為使一般人有興趣去接近它,作者在書中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煩地介紹了華夏民族文化遺產中的菁華。常談不囿於陳腐的舊學框架,儘量採擇近人新説。讀來親切自然,通俗易懂。字裏行間可見出一種嚼飯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個美好的心願,希望“讀者能把它當作一隻船,航到經典的海里去。”而我在讀時,也確實看到了不同於古文化以往的枯燥形象的解讀。

圖文並茂有助於形象化地將古典文化傳達給讀者。在閲讀本書之前,我對那幾本經典的印象僅侷限於“四書五經”的名號。高中時為了應試把“四書為哪四書”“五經指哪五經”的答案背得滾瓜爛熟,而後只有機械化地把那幾部著作捆綁記憶,從未想過深究每一部到底講了些什麼。在《經典常談》中,我第一次瞭解了幾本古書的大致內容,也對寫作時期的社會文化背景作了大致瞭解。枯燥乏味的知識點通過作者輕鬆又不乏嚴肅的語氣變得靈動,而那隻“船”,也確有把讀者帶入經典的魔力。再談第二部分,即“文學”部分。後半部分是我最喜歡的話題,相對於語言學和離生活較遠的古文化,我更願意親近離人性與藝術更近的文學。

在第一篇文中,朱自清先生便提出了“什麼是文學”的論題。“文字的作用不外達意表情,達意達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學。文學有三種性:一是懂人性,即要明白。二是逼人性,即要動人。三是美,上面兩種性聯合起來就是美。”

朱先生在十六講中也以一名教師的身份,對國學教材、學生習作等方面作了論述。其言之有理,理之精確有力,鄙人也只有觀摩仰望的份,不敢褻瀆,只得在心裏記下他對學生們的`每一句指導與教誨,希望在日後的學習中更加沉穩細緻,對知識、對文學、對自身素養的提升報以嚴謹認真的態度,不做“窮酸的讀書人”、不讀不寫“低級趣味”之作。

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於還未入門的中文人來説,可謂是一個引路者的作用。關於國學經典,關於文學文化,雖未得細枝末節,但也有大體的輪廓方向。正如作者所説,讀者將其當作是一艘船,從平涸的細流行到經典的海中去。相信有這本書的引薦,在日後的深入研究中,會免得走些彎路。

經典常談的讀書筆記 篇五

閲讀經典名著是我們中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我是一個不愛讀書的孩子,但我知道讀書是我最人不能少的。經典名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之一,這些財富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之所在。

讀了《經典常談》之後覺得這門課很有意思,這門課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昇華,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源不斷,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的傳承與發揚。《經典常談》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一個展示,它讓我們瞭解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在讀《經典常談》之後,我深深的感到一些新的思索和理念。

讀經典可以使人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可以使人明確自己的行動目的,可以使人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經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我們應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把他們的經典作為人生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高尚人格,從自己做起,把他們的優秀品質作為人生的寶貴財富。

讀完這本書,我對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們瞭解到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現在的主要精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華華之寶。也是我們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的精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mvljw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