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2021年新版六年級讀書筆記

2021年新版六年級讀書筆記

2021年新版六年級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閲讀的好方法。下面是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六年級讀書筆記,請您閲讀。

六年級讀書筆記1

每個人都渴望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下,過上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人們在享受優越的生活時,也極易養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學生。讀了宋濂的文章——《送東陽馬生序》,我對此感受尤深。

宋濂從小勤奮好學,家裏貧窮,沒錢買書來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親手抄錄,和他們約定日期歸還。在非常冷的冬天裏,硯台都結了堅固的冰,手指凍得沒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懶。當他出外去追隨老師的時候,揹着書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酷寒的冬天、凜冽的冷風,大雪積了好幾尺深,腳、皮膚都凍裂而不知道。他博覽羣書,最終成為明代的大學士。

時光過去了600餘年,今天我們的生活、學習條件與600餘年前相比,發生了不可同日而語的變化。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老師和顏悦色地為我們傳道授業解惑;我們不需要抄書、不需要長途跋涉,也沒有寒凍之苦,可是,我們真正像宋濂那樣用心求學了嗎?

有時候我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裏,心卻飛到了窗外;對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誨,我缺乏應有的興趣和激情;父母不惜自己省吃儉用,為我提供便利的學習條件,我卻不知心存感激……與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當的距離。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學業沒有大的進步,如果不是因為我的天資不夠聰明的話,只能歸因於不如宋濂專心和勤奮了。

我曾經看過標題為《要“窮”孩子不要“富”孩子》這樣一篇文章,印象很深。這是一篇關於澳大利亞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文章介紹説,澳大利亞是一個發達國家,每個家庭都相當富裕。但是,父母卻讓孩子們過着清貧的生活。冬天父母讓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鍊他們的意志;從小讓他們到大海中衝浪、冒險,鍛鍊他們的膽量。我想,也許這就是澳大利亞之所以成為發達國家的原因之一吧!

梅花香自苦寒來。在今天優越的生活條件下,希望學校、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多給孩子提供鍛鍊的機會,磨鍊其勤奮好學、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其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現。

六年級讀書筆記2

在暑假裏,我讀了《格列佛遊記》,可只是這一讀,我被這本書完全吸引住了!

《格列佛遊記》敍述的是主人公——裏梅爾·格列佛的四次航海經歷,格列佛四次航行,第一次他遇到了暴風雨,暴風吹翻了航船,格列佛飄到了利立浦特(小人國)後來逃出,回到了英國;第二次格列佛又出門航行,又遇上了暴風,於是格列佛與船員想在一座小島上拋錨,格列佛一人划着救生艇準備靠岸,當他呼叫同伴時,同伴竟被一個巨人追趕拋棄了格列佛,後來格列佛走上小島,被巨人捉住。最後逃出。第三次,格列佛在航行時遇上了海盜,並被海盜拋棄到一個小島上去,在那裏,格列佛遇到了飛行島,這裏的人相貌異常,衣飾古怪,整天沉思默想。離開該國後,格列佛來到印度,然後乘船回到英國。第四次,格列佛在航行時遇到了水手叛亂,被放逐到慧駰國,這兒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在那裏,格列佛被稱為他們那裏的一種畜牲——“野胡”,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駰”國的馬民看來是一隻有理性的“列胡”。在“慧駰”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駰”國。然而“慧駰”國決議要消滅那裏的列胡。所以格列佛的願望無法實現。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

讀完這本書,我也希望自己能到小人國去看一看,如果我到了那裏,我會幫助小人國的居民蓋房子,如果哪裏有犯罪者,我會立馬跑過去捉拿他,我相信,在我和小人國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的國家會越來越繁榮!

《格列佛遊記》不但給了我知識,還讓我體驗了一個個奇妙世界,也使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這本書,沒白讀!

六年級讀書筆記3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在晚年時候回憶幼時所作。掃過書題便可知,幼年的故事到了老年時再去回想,猶如清晨開放的鮮花到了傍晚再摘取般,或許會失去盛開時那份激情,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增添了另一種風韻。而那不太清晰,若隱若現的芬芳更令人浮想聯翩,回味無窮……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從中能輕易看出魯迅少時的斑斑痕跡。書中用最平實的語言,鮮活富有時代特色的人物,有趣而有內涵的往事,有品位有抨擊地點綴着舊社會的種種,而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也隨着情感的流露表現得愈加濃烈。

《藤野先生》一文中,當時的中國在日本眼中的確是一個弱國,可當自己親眼所見其中一段話時,心依舊不住地抽痛與不甘——“中國是一個弱國,所以中國人自然是低能兒……”然,中國當時的腐朽與落後,也確實坐實了這句話,可想而知,在那樣的社會下成長的孩子,有幾個是能免受其害,思想健全的?而在那“弱國”的陰影下依舊與惡魔進行着靈魂交易,與敵人一同歡呼的國人,那份刻骨的麻木不仁,不僅讓人可憐,同時可悲可恨!

當時的孩子,並不一定能在書中得到解放與昇華。

文中一段《二十四孝圖》,原本父母的良苦用心,原本的“孝當先”,就在孩子翻開一面面泛黃的書頁時,竟在他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使其覺得“白髮的祖母,是和自己不可兩立的人”,封建的禮教不禁令人髮指,令人心寒。

魯迅先生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彷彿小橋流水般沁人心脾。但縱使寫得流暢自然之致,也絲毫不改前風,內裏的批判諷刺也應了“用筆作武器”。

然而,魯迅先生的童年若是隻有苦難,也難以鑄就他這樣堅毅又不失仞性的人格。

在《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中,魯迅使用了許多新鮮的文字描述了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於當今看來並沒有什麼獨特之處的百草園,卻在其筆下成了少年的天堂,樂園。彷彿那桑椹,百靈鳥,土牆依舊在眼前,自然而然成了魯迅內心深處的一方淨土。這樣一段生活為魯迅似乎有些殘缺的童年做了添補和點綴,但好景不長,漸漸的諷刺和控訴又瀰漫開來,面對舊社會和私塾教育,年幼的他又不得不低頭。

品完全書,這些不滿,對現在的我而言虛無得聞不到一絲味道,這些控訴,對現在的社會而言飄渺得有些不真實。但在那樣一代人的人生演義中,卻令人毛骨悚然而充滿力量。

對已逝歲月的回憶,有情懷真摯,有感傷無奈。歡快時,逸出沁人心脾的馨香;感傷時,逸出無名的寂寥。而這一切,都源於《朝花夕拾》的韻味。

六年級讀書筆記4

我喜歡看,叔叔寫的童話故事,最近,我就讀了他的一本書《魯西西和龍珠風波》。

書中的主人公是魯西西。有一天,魯西西和她的哥哥皮皮魯在家中練習潛水,突然發現有個無形的怪物正在偷喝杯中的水。兄妹倆連忙拿了一瓶顯影液潑了上去,發現怪物竟是條龍。原來龍的家鄉的水全乾涸,它十分口渴就潛入人家裏來喝水。兄妹倆明白了事由後非常同情那條龍,就將它送到一條大湖裏讓它盡情的喝。龍為了感想他倆就送了一顆龍珠給他們。這龍珠很神氣,含在嘴裏能讓人潛水幾十天都沒事,還能讓人游泳超快。正好魯西西學校要舉行遊泳比賽,魯西西含着龍珠誤遊誤撞地贏了比賽,還被國家隊教練選中進了國家隊。在後面的幾場游泳比賽中她次次得第一。然而這也給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危險。有個販賣文物的集團看了她的比賽後認為她的潛水底子不錯,於是趁她休息時劫持了她並逼她去深海打撈文物……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佩服的是魯西西被文物販子劫持後臨危不懼並偷偷寫信給警察的舉動,魯西西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我們遇到了這樣的壞人,也應該像她那樣保持鎮靜,冷靜下來想方設法給警察叔叔留線索,讓他們知道你的處境後儘快來救你。

還有讓我羨慕的是龍珠。它能讓魯西西從一個旱鴨子變成一個游泳高手,真是太神氣啦!可我轉念又想:如果比賽時光憑龍珠獲得勝利,那就違背了體育道德,是作弊。所以,要想有真本事,就得考平時不斷地努力學習刻苦訓練。否則只依靠一些見不的人的手段是不行的。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也想迫不及待地看這本書呢?

六年級讀書筆記5

歷史即可以讀懂人類的未來,以史鑑今,可以糾正人類目前的錯誤。想要真正的去了解歷史,就要從史書開始讀啦:《史記》、《離騷》、《資治通鑑》等等,但是,這些史書由於都是用古文寫的,所以,我們一般人都讀不懂,但是,今天,我讀了一本與眾不同的寫歷史的書——《明朝那些事兒》。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檢這十七位皇帝在任時間內所發生的種種故事,特別是刻畫了很多有聲有色的民族英雄——抗倭英雄戚繼光,抗清英雄袁崇煌等等,讓我們在愉快的閲讀中瞭解了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間的歷史。

這本書讓我感悟最深的是他的寫作手法。當我讀到第一章上面這樣寫道:“此時的國,正在極其腐敗的元王朝的統治下。那些來自蒙古的征服者似乎不認為在自己統治下的老百姓是人,他們甚至經常考慮把這些佔地方的傢伙都殺掉,然後把土地用來放牧。從賦税到徭役,只要是人能想出來的科目,都能用來收錢,過節要收“過節前”、幹活有“常例錢”、大官司有“公事錢”……怕了吧,那我不出去還不行嗎?不幹事還不行嗎?那也不行,平白無故也要錢,要收“撒花錢”。服了吧?”,心中微微一怔,心想:“原來歷史還可以這樣寫啊!我還一直以為歷史就要寫成古文的形式呢!”你看,多麼幽默風趣的話語,內含深深的哲理,這樣的歷史,誰能説他不是寫的得淺而易懂?誰能説這樣的歷史書不好看!又是誰説歷史一定是乾巴巴、枯燥的呢?當年明月用這樣的寫作方式,將歷史當成小説來寫,真是讓人在愉快的閲讀中如臨其境,進入到了歷史的長河之中。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民族英雄袁崇煌被殺害的時候——多麼有民族氣節的一個人啊!如果仍然讓袁崇煌鎮守要關,清軍可能就因為無法入關而放棄了入主中原的計劃,大明王朝或許還可以繼續啊!看看吧,這就是讀歷史的好處:可以讀懂人心,明白那些英雄失敗的原因,從歷史中,我們應該明白——我們不是以成敗來論英雄的,我們是看精神取向的。要看一個人是否是一個英雄,就要看他的思想,他的人生觀,他的價值觀!這也是當年明月這本書所帶給我最大的啟示。

讀了這一本《明朝那些事兒》,我真是感悟頗多啊!

六年級讀書筆記6

母親是最偉大的人,而母愛是你寒冷時的一件棉衣,母愛是你飢餓時的一個麪包,母愛是你失落時的鼓勵……

讀一讀《褲子還是白點好》吧!它會告訴你,母親乾的每一件事,母親做的每一個動作,母親説的每一句話,都是對我們最無私的愛。

作者的家裏有許多電器,可缺一台洗衣機。作者的母親洗衣服很費力,看着母親忙得不可開交,作者常常勸母親:家裏不是沒錢,加上你也太累了,就去買一台洗衣機吧!既省心,又省力。可母親很固執,堅決不買。有一次,作者故意生氣,説把褲子洗白了,接着順水推舟説買一台洗衣機,母親只好答應。看着母親的樣子,作者心裏不是滋味,於是對母親説:不買洗衣機了,自己洗的衣服舒服。母親笑了,笑得很開懷。剎那間,作者明白了,母親堅持洗衣服,是因為母親將濃濃的愛意傾注於肥皂泡沫之間。

是啊,母愛無私,母愛無價。母親把世界上最真摯的愛給予了我們;母親把世界上最無私的愛送給了我們;母親把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贈送給了我們。

母愛很平凡的,它是我晚歸時的一盞燈;母愛很無私,它是我沮喪時的那杯熱騰騰的牛奶;母愛很偉大,它是我傷心時的一聲安慰;母愛很純潔,它是我失敗時的信任的目光。母愛,是沙漠裏的綠洲,母愛是黑暗中的明燈,母愛是久旱後的雨水,母愛是寒冷時的一件棉衣。

每一個母親都是一片春雨,滋潤這我們。母愛早已溶解在了行動中,溶解在了話語中,溶解在了物品中。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學學烏鴉反哺,讓我們用良好的成績,用安慰的話語,用實際行動去回報母親,去感謝母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ogk1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