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童年的祕密讀書筆記【精彩多篇】

童年的祕密讀書筆記【精彩多篇】

童年的祕密讀書筆記【精彩多篇】

《童年的祕密》讀後感 篇一

前言

今天我們一起讀了《童年的祕密》這本書,對書友們的觸動都很大。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不是所有父母都是教育家,能夠按着孩子的需求給予適當的關懷和愛護。兒童心靈上的許多烙印,都是成人在無意間烙下的。我們打着為孩子好的旗號,有意無意地壓抑了孩子個性的發展,導致很多孩子得不到充分的、舒展的發育和成長。所以,父母、教師包括孩子的祖父母必須努力去了解孩子,認識孩子成長的規律,並把他們從自己設置的障礙物中解放出來。

背景

這本書的作者是瑪利婭·蒙台梭利女士,她的教育方法源自於其在於兒童工作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兒童自發性學習行為總結而成。倡導學校應為兒童設計量身定做的專屬環境,並提出了敏感期的概念。蒙台梭利女士畢生都奉獻給了兒童教育事業,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核心內容

這本書的核心內容是成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必須要了解兒童的發展。我們想要一個心智健康的孩子,我們就不得不重視一個問題,就是孩子“敏感期”的發展。

敏感期:在嬰兒學會表達之前,他的敏感性就導致了一種初步的心理結構產生,雖然還沒有明顯的表現。這種敏感性可以在生物發展過程中也能找到,他們是暫時的現象,目的是為了獲得一種明確的特性。這種特性一旦獲得後,相關的敏感性就消失了。

我們以蝴蝶幼蟲為例,蝴蝶幼蟲必須吃非常嫩的葉子,當蝴蝶幼蟲鑽出外殼時,是什麼東西告訴幼蟲嫩葉在哪裏可以找到呢?是光線!蝴蝶幼蟲對光線特別敏感,這些幼蟲沿着樹枝方向向前爬,那裏是最亮的地方。當蝴蝶幼蟲長大能吃其他的食物時,它對光線的敏感性就消失了。

這也清楚告訴我們,兒童心理的發展不是偶然發生的,也不是由來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引起的,而是受到兒童的敏感性和兒童的本能來指導的。而當外部環境與支配兒童發展的內在本能相悖時,就會引起兒童心理的失調和畸變,其結果可能會伴隨他一生。

外部秩序:兒童總是通過外部物體的秩序去認識他周圍的環境,並理解和感知外部世界存在的規律和關係。兒童有兩重秩序感,一個是外部秩序,一個是內部秩序。幼小的兒童最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對秩序的熱愛。他希望自己周圍的環境有秩序井然,雜亂無序的環境會使他心煩意亂。他會通過哭泣、叫喊,甚至是生病來表達對雜亂無序的不滿,這裏有一個來自現實生活中嬰兒的案例:

有位小女嬰習慣於躺在一張有點傾斜的大牀,牀對面是一張鋪有黃色枱布的桌子。有一天,有一位客人來家做客,這位客人隨手把陽傘放在桌子上。於是這個嬰兒開始焦慮不安起來,她盯着這把傘開始哭泣。大人以為這個小女孩是想要這把傘,但當客人把陽傘拿給她時,她卻把它推開了。陽傘又被放回桌子上,小女孩繼續哭泣,不停地掙扎。最後,她的母親把陽傘放在門外,她就平靜下來了。她之所以焦慮不安的就因為那把陽傘放錯了地方,這嚴重違反了這個小女孩需要記住的那些東西擺放位置的通常秩序。

對小孩兒來説東西總應該放在它應該放的地方,自然已賦予兒童對秩序的敏感性,讓他可以區別各種物體之間的聯繫,看到一個整體的環境,這樣才能使兒童自己去適應環境。

內部定向:內部秩序使兒童意識到自己身體各個部分以及他們的相對位置,可稱之為“內部定向”,也就是説,兒童天生有一種與他身體的各種姿勢和位置有關的特殊敏感性。當原有的姿勢和位置被打亂後,兒童就會變得焦躁不安,發脾氣,甚至生病。請看如下案例:

一位保姆在離開她工作的家庭時,給她之前照顧的小孩兒找了一個能幹的新保姆來代替她。這個新保姆以為這個工作很簡單,但是她在給小孩兒洗澡時卻遇到了麻煩。無論何時,只要這個新保姆一給小孩洗澡,這個小孩就變得不安和絕望。他不僅哭起來,還試圖推開這個新保姆。這位新保姆做了她能想到的一切,但是小孩仍然討厭她。但當以前的保姆回來後,這個小孩就變得安靜了,很明顯也喜歡洗澡了。於是,之前的這位保姆極具耐心解讀兒童不完整的語言。這個小孩已經把新保姆當成壞人,可是為什麼呢?因為新保姆用相反的動作給他洗澡的。於是,兩位保姆比較了他們給小孩洗澡的方式,並發現了這個差異:第一位保姆用右手靠近他的頭,左手靠近他的腳;而第二位保姆則相反。

智力發展:之前有人認為為兒童的智力是慢慢地從外部發展起來的,像一隻空瓶,有待填塞。誠然,外部環境對孩子的智力發展重要,而兒童的內在感知同樣也很重要。兒童具有一個漸進的敏感期,這個敏感期幾乎持續到五歲,幫助他從環境中獲得深刻的印象 。使他具有驚人的能力。兒童開始時一無所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向前發展,這就是兒童的理性,像一個有生命的八爪魚在慢慢舒張。

一個出生四個星期的嬰兒,有一天正好看到他父親和他叔叔同時出現在他面前。這兩個人身高、長相都差不多,這個嬰兒因此大吃一驚,害怕看到這兩個人。他父親意識到這個問題,那麼,怎樣才能消除嬰兒的恐懼呢?於是,在嬰兒的視線範圍內,他倆就一直分開,一個左邊,一個右邊。這個嬰兒轉過頭來看着一個,對他凝視一會兒就突然笑了起來。但後來,他突然又變得憂慮起來。他迅速地轉過頭看另一個人,只看了一會兒,他也對另一個人笑了。他重複把頭左右轉動了很多次,臉上交替出現憂慮和寬慰的表情,直到他終於意識到這是兩個不同的人為止。

在這個過程中,嬰兒正處於構建自己內部模式,並通過識別圖像把他們固定在記憶中,並由此高興和平靜地進行着內部構建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成人不要粗暴地打斷他。

《童年的祕密》讀書筆記 篇二

《童年的祕密》這本名著對幼兒之謎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蒙台梭利列舉了很多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在讀書過程中,蒙台梭利對成人進行控訴,在她的論證中,我讀着感到一種愧疚感。確實,直到我們此刻生活中,都仍然出現着像書中列舉的錯誤的教育孩子的行為。經過讀此書,讓我反省了日常生活中與兒童的錯誤交流方式,這也對我將來從事教育事業有必須的警醒作用。

經過讀這本書,讓我瞭解到兒童並不是一個無意識的個體,相反,兒童有着巨大的精神世界,這種精神世界甚至不允許成人去打擾,一旦打擾,兒童則會朝着與自我個性相反的方向發展。大人都自以為是地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不會去研究兒童的感受,這樣就會違背兒童的心理願望。兒童有自我的秩序模式,成人一旦打亂了這種秩序模式,對兒童則會造成影響。

在教師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意自我的言行舉止,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在學生的視線範圍內,正如學生都帶着教師的影子,學生對教師有一種極強的模仿本事。教師寫字的姿勢,做事的方式,對人講話的態度等都在無形中影響着學生。

蒙台梭利説,成人應當努力瞭解兒童的需要,這樣他就能夠給兒童供給一個適宜的環境,使他們得到滿足。僅有這樣,才能開創一個教育的新紀元,它將帶給人類真正的幫忙。如果兒童要發展他的個性,成人必須控制自我,領會兒童的表示,並且,成人應當把這當作是一種特殊的事,使自我能理解和追隨兒童。這讓我想到在教師職業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選擇。教師能夠跟着學生走,而不是學生完全跟着教師走。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學生的自我實踐本事。學生實踐得來的知識比教師苦口婆心叮囑的知識點要來的深刻。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體驗的歡樂,即使發生了錯誤,也不能妨礙他們這種歡樂的心境,他們在錯誤中將成長的更快。

蒙台梭利在書中還講到此刻在我們社會中更加明顯的溺愛問題。蒙台梭利認為,家庭財富應當給兒童幸福,而不是一個奢侈的環境。此刻“小皇帝”“小公主”很多,上大學了還不會洗自我衣服,不會打掃衞生,甚至要父母陪讀等現象。孩子在父母的溺愛下,逃避現實,所有事都由父母代勞,導致的是抗挫折本事的降低,自我生存本事的薄弱。

在書中,蒙台梭利還提到,不僅僅是成人對兒童擁有愛,兒童對成人也擁有愛,只是這種愛常被成人無意識地打斷。如一個兒童早晨醒來,會去父母的房間叫父母起牀,這是出於兒童對父母的愛,其意是説“新的一天已經來了,快起牀享受。”可是成人會以一句“都説不要早早進來我房間吵我”傷害了兒童。兒童行為受到打壓,便朝着成人阻止的方向、成人的意願發展。在這一個發展過程中,逐漸消失了兒童本來的愛與個性。教師要充分理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例如學生幫教師擦黑板,主動幫教師撿粉筆等,這些都是學生出於對教師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有時得不到教師的迴應,則會打擊學生。甚至教師不理解學生“愛”的表達,錯怪學生。學生有時對教師表達愛的方式不盡相同,教師要擅於傾聽學生,關注學生。

《童年的祕密》不僅僅是對教師們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同時也是父母的育兒經典。我覺得每個人都應當讀讀這本書,在書中探索兒童的奧祕。

《童年的祕密》讀書筆記 篇三

最近,在學習之餘較系統的讀了一遍《童年的祕密》。讀完此書,使自己受益匪淺,進一步提升了自己在兒童教育方面的知識,並且使得自己較為凌亂的兒童教育觀念得到系統的梳理,並使得自己原有知識架構中的錯誤的觀念及錯誤的知識建構,得到進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下方我將自己讀《童年的祕密》的心得體會,做一整理。

讀完《童年的祕密》一書,我的歸納主要是從四個緯度來進行整理,即幼兒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幼兒的教育原則及環境;幼兒的心理歧變。

第一:幼兒生理和心理的發展。

從事物是始終處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角度來看,蒙台梭利指出,兒童期是人的。一生髮展中最重要的時期。在不斷地生長和發展變化過程中,幼兒的發展包括了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發展,這種發展是一種兒童個體生理和心理“實體化”的過程。透過這一章節的閲讀及自己在日常的幼兒教育實踐中,自己堅定地認為幼兒在生理和心理不斷變化發展中,最突出的兩大特性是主動發展性和多元智力發展關鍵期。

在傳統教育中,往往將兒童處於在教師主導地位下的被動發展地位,即使有的學者強調教師只是處在主導地位,兒童才是主體,是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用心性來發展自己,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實際上演變成教師控制教育環節的各個過程,包括教學資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甚至是直接將自己的知識體系不加修改的複製到一個處在由“空白板”向“豐富板”發展兒童的思維體系中。

在閲讀《童年的祕密》一書時,我對蒙台梭利的觀點十分認同,我認為兒童本身擁有一種探求外界的衝動和本能,這種主動性賦予了兒童用心發展的生命力,兒童正是透過主動地探索來使自己在各方面適應由複雜的因素構成的環境。由此我認為此階段的教師不應將環境加以人為改變或安排,而是將兒童放在其所處的任意自然環境中。正因每一個環境都是由不一樣的因素組成,不一樣因素組成的環境,都會對處於此環境中的個體提出必須的適應要求,也就是每個個體都會針對相應環境發展相應的適應潛質。

當然了,此時教師就應作為一個外圍觀察者和輔導者,主要是對兒童的適應動力予以持續和強化及兒童出現的各種困難予以幫忙,以保證兒童在此環境中構成必須自己能夠憑藉主觀能動性他駕馭的潛質。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在“關鍵期”內,發展兒童所能夠發展的各種智力。

第二:幼兒教育的原則及環境。

蒙台梭利認為,為了促使幼兒的心理髮展,兒童的教育應開始於兒童誕生之時,同時,幼兒教育就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一是重複練習。在兒童對外界事物處在敏感期內,正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期。由此,如果幼兒能得到滿足其內心需要的活動(蒙台梭利稱之為“工作”)時,他們就能聚精會神的不斷地反覆的練習這一行為,直至這一行為到達其所處的年齡得承受範圍內甚至對於一些天才兒童這種發展會超越幾個年齡發展階段。

之因此強調這一點,是想告訴我們的幼兒教育者,幼兒的好奇心會驅使着兒童不斷周圍的事物發生瞭解的興趣,由此教育者,不就應限制兒童感知的範圍,而是儘可能的多為其帶給環境,這樣幼兒就會獲得更多的感興趣的事物,兒童透過對一個個感興趣的事物不斷地重複練習,就會為兒童今後的發展帶給更多的可能的空間,即使由敏感性構成的個體潛質,在今後的發展中,並未有什麼格外的突出發展,但對兒童的綜合潛質的提高是會有幫忙的。

總之,教師要儘可多的為兒童帶給能夠使兒童重複練習的環境。二是自由選取。幼兒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心理需要來選取所要感知的事物。因此,作為幼兒教育者始重要牢記不好限制兒童的自由選取性,需要做的是儘可能多的為幼兒帶給發展環境,以滿足兒童的自由選取。

第三:幼兒心理歧變的分析。

幼兒在發展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一個充滿敵意和不相容的環境,加上成人的盲目指導與壓制及不和幼兒心理髮展的不正確的干涉,會引起兒童心理髮展歧變。蒙台梭利總結出幼兒心理歧變主要有八種表現:心靈的神遊、心理障礙、依附、佔有慾、權力慾、自卑感、恐懼、説謊。在幼兒身上,這些心理歧變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繫的。

因此,一個幼兒有可能同時擁有幾種心理歧變。心理歧變作為一種功能性的失調,會使幼兒的心理處於紊亂的的狀態。由此,作為幼兒教育者務必及早的發現這些問題,同時要及時的運用各種有針對性的手段和措施,較及時,較快速的解決存在的心理歧變的問題。當然了,對於這些心理歧變,由於複合的形式不一樣,也就要求教育者應用不一樣的解決方案。因此要求教育者,要在實踐中充分的積累各個方面解決問題的經驗與手段,以便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潛質。

第四:成人與兒童衝突的克服。

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儘管成人為兒童做了他們所能做的一切,甚至為了兒童的成長採取了各種手段和方法,但這並不意味着兒童必須能夠發展的很好,正因成人只是從他的角度出發來認為兒童就應怎樣發展,怎樣發展會更好。這樣成人就使兒童用“自己的身體,別人的大腦”在發展,而並非是兒童利用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大腦並輔之成人的幫忙來發展。當然,家長也不期望自己的付出會給孩子的發展其副作用,只是正因他們的無意識行為會影響兒童在其自身發展規律支配下的正常發展。

以上便是我讀《童年的祕密》的心得體會。

《童年的祕密》讀後感 篇四

最近,在學習之餘較系統的讀了一遍《童年的祕密》。讀完此書,使自己受益匪淺,進一步提升了自己在兒童教育方面的知識,並且使得自己較為凌亂的兒童教育觀念得到系統的梳理,並使得自己原有知識架構中的錯誤的觀念及錯誤的知識建構,得到進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下方我將自己讀《童年的祕密》的心得體會,做一整理。

讀完《童年的祕密》一書,我的歸納主要是從四個緯度來進行整理,即幼兒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幼兒的教育原則及環境;幼兒的心理歧變。

第一:幼兒生理和心理的發展。

從事物是始終處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角度來看,蒙台梭利指出,兒童期是人的一生髮展中最重要的時期。在不斷地生長和發展變化過程中,幼兒的發展包括了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發展,這種發展是一種兒童個體生理和心理“實體化”的過程。透過這一章節的閲讀及自己在日常的幼兒教育實踐中,自己堅定地認為幼兒在生理和心理不斷變化發展中,最突出的兩大特性是主動發展性和多元智力發展關鍵期。

在傳統教育中,往往將兒童處於在教師主導地位下的被動發展地位,即使有的學者強調教師只是處在主導地位,兒童才是主體,是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用心性來發展自己,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實際上演變成教師控制教育環節的各個過程,包括教學資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甚至是直接將自己的知識體系不加修改的複製到一個處在由“空白板”向“豐富板”發展兒童的思維體系中。

在閲讀《童年的祕密》一書時,我對蒙台梭利的觀點十分認同,我認為兒童本身擁有一種探求外界的衝動和本能,這種主動性賦予了兒童用心發展的生命力,兒童正是透過主動地探索來使自己在各方面適應由複雜的因素構成的環境。由此我認為此階段的教師不應將環境加以人為改變或安排,而是將兒童放在其所處的任意自然環境中。正因每一個環境都是由不一樣的因素組成,不一樣因素組成的環境,都會對處於此環境中的個體提出必須的適應要求,也就是每個個體都會針對相應環境發展相應的適應潛質。

當然了,此時教師就應作為一個外圍觀察者和輔導者,主要是對兒童的適應動力予以持續和強化及兒童出現的各種困難予以幫忙,以保證兒童在此環境中構成必須自己能夠憑藉主觀能動性他駕馭的潛質。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在“關鍵期”內,發展兒童所能夠發展的各種智力。

第二:幼兒教育的原則及環境。

蒙台梭利認為,為了促使幼兒的心理髮展,兒童的教育應開始於兒童誕生之時,同時,幼兒教育就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一是重複練習。在兒童對外界事物處在敏感期內,正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期。由此,如果幼兒能得到滿足其內心需要的活動(蒙台梭利稱之為“工作”)時,他們就能聚精會神的不斷地反覆的練習這一行為,直至這一行為到達其所處的年齡得承受範圍內甚至對於一些天才兒童這種發展會超越幾個年齡發展階段。

之因此強調這一點,是想告訴我們的幼兒教育者,幼兒的好奇心會驅使着兒童不斷周圍的事物發生瞭解的興趣,由此教育者,不就應限制兒童感知的範圍,而是儘可能的多為其帶給環境,這樣幼兒就會獲得幼兒心理歧變的分析。

幼兒在發展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一個充滿敵意和不相容的環境,加上成人的盲目指導與壓制及不和幼兒心理髮展的不正確的干涉,會引起兒童心理髮展歧變。蒙台梭利總結出幼兒心理歧變主要有八種表現:心靈的神遊、心理障礙、依附、佔有慾、權力慾、自卑感、恐懼、説謊。在幼兒身上,這些心理歧變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繫的。

因此,一個幼兒有可能同時擁有幾種心理歧變。心理歧變作為一種功能性的失調,會使幼兒的心理處於紊亂的的狀態。由此,作為幼兒教育者務必及早的發現這些問題,同時要及時的運用各種有針對性的手段和措施,較及時,較快速的解決存在的心理歧變的問題。當然了,對於這些心理歧變,由於複合的形式不一樣,也就要求教育者應用不一樣的解決方案。因此要求教育者,要在實踐中充分的積累各個方面解決問題的經驗與手段,以便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潛質。

第四:成人與兒童衝突的克服。

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儘管成人為兒童做了他們所能做的一切,甚至為了兒童的成長採取了各種手段和方法,但這並不意味着兒童必須能夠發展的很好,正因成人只是從他的角度出發來認為兒童就應怎樣發展,怎樣發展會更好。這樣成人就使兒童用“自己的身體,別人的大腦”在發展,而並非是兒童利用自己的身體和自己的大腦並輔之成人的幫忙來發展。當然,家長也不期望自己的付出會給孩子的發展其副作用,只是正因他們的無意識行為會影響兒童在其自身發展規律支配下的正常發展。

以上便是我讀《童年的祕密》的感悟。

童年的祕密讀後感 篇五

這是一本育兒或者説心理分析的書,以上就是讀後感。的確,關於這本書,無論説它的作者多麼成熟,説裏面講的道理多麼有用。隨着我做了越來越多次的讀書會,我逐漸感覺,説這些,很無力。

所以我這次,決定偏個樓,説點別的。有個提法,孩子三歲前學到的東西,大約是我們往後人生裏所有知識的總和。這三年裏,他(她)學會的東西,未來一生我們都不太可能學到那種程度。

比如靈活的操作自己的四肢,在我們的成人世界裏,絕少見到操作某樣工具如指臂使,這樣的人古代叫做大匠,現代大約是叫高級工程師吧。

比如用喉嚨發出有意義的音節,同時理解它的含義,學會説,並且理解一種語言文化的人,在我們的世界被稱為大師。再比如認識到牆是牆,人是人,玩具是玩具,還有獨立認識這些事物的能力,現實裏能這麼做的人,叫做科學家。

這是很有趣的角度:我們從0艱難的跨越到1,開始了從1到10000的人生旅程,很奇怪的失去了這種跨越的能力。就像年少時的懵懂,當你懂了,懵懂就失去了,同時失去的,還有懵懂時的無來由的,莫名的感覺。我把這種感覺,叫做天性。

佛教裏有種説法,叫做“所知障”,大意是,你知道的越多,障礙就越大。當知識、技能、閲歷等幫助我們在這個世界和諸多事物更順利的相處的時候,我們那種無知無畏、那種穿透迷霧的激情和快意、那種拂塵見珠光華燦的幸福和感動,那種人性,也被驅趕出了伊甸園。

所有我們知道的,就這樣變成了鐐銬、牢籠和枷鎖。而無意識時的那種不明所以,蕩然無存。道德經中,“專氣致柔,如嬰兒”,大約是想描述那種狀態。

有些藝術家或者修行人,會選擇放逐自己,或者讓自己放浪一些,或者讓自己緊緊束縛,來嘗試感受曾經的真摯。

這些行為或者方式,不予置評。我只是想起了一些看過的話:在未來面前,我們都是孩子。我從未長大,但從未停止生長。與諸君共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vkg7p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