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一

本來想再看一下名著《人間失格》的,卻無意間在藏書館裏,查到同名的小説,把序看完了才發現並不是同一本書。所以這本書並不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但還是一口氣看完了,心情有些壓抑。

那些生活在灰暗和陰鬱裏面的人,遭受迫害卻無力反抗的人,除了像中學時代看完《悲傷逆流成河》那樣感到悲哀和難過以外,我沒有辦法體會他們對生活深深地絕望。

並不是所有的率真和善良都會被温柔以待,卻因為率真和善良,才會毫無防備地被傷害致唯有死才是幸福和解脱。看這本書的時候腦子裏面不時在想,有着怎麼樣經歷或者創傷或者心理扭曲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作品。卻還是忍不住喜歡書裏的大場和留加,極度地懂事善良和孤獨,才會那麼脆弱又敏感。當然我沒有資格去評判書裏任何一個角色,因為如今的他們也是被從前的傷害的造就的。就像張愛玲説的那樣:如果你瞭解從前的我,你會原諒現在的我。就像《了不起的蓋茨比》裏面的一句話: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勢。所以對於裏面大多數人人性的極度扭曲,只是覺得唏噓與悲哀。所以,在這個世界裏生存,不要獨善其身,只有不斷地付之善意和感知善意,才能生啊!

書的前面一大部分我不大喜歡千尋單純到近乎無知的樣子,保護不了學生甚至沒有一絲察覺,某種意義上而言也是一種冷漠吧。書的最後寫千尋在大會上發言説:你們一定沒有活着的感覺;你們迷失在大潮流之中,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比較有感觸,就像最後回來的十幾個學生,雖然後來能夠覺知的人很少,但是至少還有人是清醒的。善惡原本不是對立的,每個人骨子裏都有多重人格,每個人也都會行善都會做惡。所以不要從別人口中去了解一個人,因為一個故事至少有三個版本,你的,我的,和真的。

在工作過程中我常常遇到温暖的學生,他們讓我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工作的意義,哪怕一句貼心的話,也會給我很多力量和快樂。當然,也會遇到一些小麻煩,我也並不惱他們,因為一定也有我沒有做好的部分,只是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想起一句話:生而為人,都不虧欠,願你善良。把矛頭無止境對向別人的時候,事實上,自己一點都不會開心。解決問題遠比加劇衝突更能讓事情儘快好起來。

也許我們,所有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孤獨,有的人因此更加強大,有的人因此抑鬱。如果可以,儘可能地温暖身邊的人吧,強大的人其實也有軟肋,抑鬱的人其實也有鎧甲。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二

以自己的年齡和尚淺的心境,我還沒有辦法理解這樣陰鬱的人生,也不能勉強自己“為賦新詞強説愁”。讀完只覺一陣陰雲。“孤獨”——將二字拆開分解,“子、瓜、獸、蟲”,有孩子,有瓜果,有鳥獸,有蟲子,那是怎樣一番熱鬧景象,可將其合併為一詞,則將所有繁華熱鬧關於心門之外,只剩一人寥落沉寂。

葉藏的世界被一分為二,一個世界留給世人,一個世界留給自己。留給世人的是喧囂熱鬧,留給自己的是孤獨寂寥,可無論他假裝的多麼賣力,始終騙不了真實的自己,他無法掩蓋對世界的恐懼與不安,只能用“表演”的外殼給自己創造安全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生命的道路無法界定對或錯。

每個人對生活都或多或少有不安焦慮,突然想起白巖鬆曾對柴靜説過的一句話:人們覺得最美好的事情往往都是最痛苦的,只有當你回憶起來的時候,才最美好。古人説“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意之事也只有“十之一二”,所以失敗、痛苦、挫折才是人生常態,人們往往忽視這十之八九的不如意,無限放大十之一二的如意,才會愈發不安。那不如做點“無用之事”,散散步,聽聽歌,練練字,無用乃大用,給自己點時間,首先讀懂自己。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三

讀完這本書心情真的非常抑鬱,可又總想寫點什麼。我一般給書評都是五顆星,這次只給四顆,我可能還是不太懂作者這樣壓抑且自由的人生,沒有傳達給我更多積極的人生態度。知世故而世故?雖説人生有不得已的時候,但作者從小迎合而虛偽的隱藏真我的生活態度我是不認同的。有的人從小的為人處事方式便多多少少決定了其長大後的人生狀態。

但這本書確實真實的反映了社會人性的黑暗面和生而為人種種的不得已。在某種程度上又灌輸給我更為成熟的關於人生的想法,比如夫妻之間另一種和諧的相處之道。

可能我太年輕了,才沒有對作者抑鬱的人生感同身受,但作者的某些生活態度我是不贊同的,比如因為落魄的生活窘境就隨着常子跳河自殺,也不能説完全是因為生活窘境還有其他的社會和自身因素,但至少自殺這種事我是想都不會想的,也不敢去想。

再談最近看的日本文學作品,幾乎很難感受到再普通不過的親情的温暖和純真的人性,東野先生的小説也是大多刻畫陰暗的人性,可怕到讓人懷疑人生系列。雖説日本社會是人情較冷漠的社會,但還是希望能像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一樣,更多的去弘揚人性的美。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四

最近我讀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感受頗深,似懂非懂。

這本書以手札的形式表現了太宰治的內心獨白——一個渴望愛又不懂愛的“膽小鬼”。只不過將故事的主人公換成了一個叫葉藏的青年。

面對世人,葉藏總是怕得發抖。他無法理清人類生活的頭緒,他將懊惱暗藏於心,一味地掩蓋自己的憂鬱和敏感。所以他常常用滑稽搞笑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恐懼。

他生來就是是一個孤僻的孩子。他曾想過結束自己的生命,但都被救了回來。在成長的道路上,葉藏只交了兩個朋友,但交友不慎,同他們走上了歪道。

但最後葉藏頓悟了。梅勒斯請求他的朋友作為人質等待他趕赴刑場。如果梅勒斯沒有回來,那麼他的朋友將替他而死。但梅勒斯最後冒着風雨趕到了刑場。

葉藏也從這個故事中找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他開始慢慢接受這個世界,至少他可以與別人交流了。

太宰治曾説過:“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又是還會被幸福所傷。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

這就是《人間失格》。在這裏,人性的醜陋和虛偽,無可遁形。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五

耽擱了好久,才又讀完一本想看很久的書。全書六百多頁,零零碎碎,五百頁是在兜兜轉轉的汽車上讀的,一百頁是在週末凌晨從車上下來一直補覺直到傍晚才幹點正事時讀的。

讀完不知從何説起。好像是一直想着“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來讀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的。以為自己迷茫衰頹的精神狀態會與其中的故事有很多共鳴。也不全是。

葉藏對人的恐懼讓我緊張的攥了攥拳頭,心有慼慼。其他部分就沒有這麼彆扭的感受了。四篇故事應該都能用精神需求與生活實際的割裂來概括,作者自傳式故事的主人公都帶着些落魄貴族(或者精神上的貴族?)的思想迷茫和尋歡作樂的日常。

但是讀來沒有精神上遭受重擊的感覺,只覺得耳邊縈繞着鬼魂般的呻吟。不過還是改改最近的精神頭吧,因為“以漫無節制的享樂為榮,是個徹頭徹尾的快樂的白痴”看到這句話,我就很難再盲目安慰啥也不想幹只顧傻樂慣,短時間內應該先不看太宰治的其他書了,這本讀來太難受了,且放放。

《人間失格》讀書筆記 篇六

讀完了很久,不知道該怎麼來寫,沒讀之前,他們都説這本書會讓人抑鬱,但是我讀下來,並沒有覺得多麼的悲哀,不如《活着》給我的哀傷強烈,換而言之,我覺得這本書裏的所有人,都是沒有積極生活的人。談到太宰治,都説這是他自殺前的自白,我到是覺得貼切,我覺得這裏面的每一個人物,都是他的一個面,不同卻又相同。遭遇挫折,沒辦法融入社會生活,想要自殺,長了張好皮囊靠女人生活,整日借酒勁麻痺自己,又破有點藝術才氣。這都是他對自己的認識吧。昨天看《我是貓》,看見一句話深受啟發,決定來寫下感受:既然是社會動物,不論多麼自命清高,也要在某種程度上與社會協調着活下去。

我倒是相信他這麼做了,嘗試與社會協調着活下去,就如葉藏的笑話,就是證據。可是現實是,他失敗了。

其實啊,我覺得悲哀的不是世俗,而是少了一顆和社會協調的勇敢的心。最先聽見“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是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同的是,松子始終在積極地生活。是啊,有時候,我們確實會抑鬱,會感慨世界的。虛偽與不公,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要克服一切,勇敢地活下去。但是至於生活方式,是我們可以為自己選擇的。

從這本書裏,我還沒有抑鬱的同感,大概沒太深層次地瞭解他吧。但還是是希望大家都好好的活着,像富貴一樣,生而為人,不必抱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vnl1g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