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在人間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在人間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在人間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在人間》讀書筆記 篇一

翻開高爾基的三部曲,我的心便隨着故事情節起起伏伏,書中的每一個字都像一顆閃耀的明星,發出耀人的光芒,讓我沉醉其中。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是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記錄了高爾基二十歲以前的坎坷經歷。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在人間》,因為它記錄了高爾基一生中最艱難的獨立謀生的故事。因為外祖父家破產,年僅十歲的高爾基來到人間,為了生存,他撿過破爛,當過學徒和雜工,飽嘗人間苦難。但他卻像一條逆着洋流的魚,堅持游到底。

在外婆妹妹家當學徒的日子裏,他只能睡在廚房和廁所正對門。廚房爐灶散發出來的`熱氣使他滿頭大汗,而從台階下面吹進來的過堂風又把他的雙腳凍得冰冷,因此,每當他躺下睡覺時,總要把門口所有的擦腳墊都蓋在腿上。雖説是來學藝,但製圖工具他也只碰過一次,他要乾女僕、保姆的活,一刻都不能休息,可女主人仍對他橫眉冷對。

小小年紀,就要背上這麼重的擔子,他只是個孩子啊!在需要被疼愛照顧的年齡,卻經歷着貧窮勞苦,被俄國社會壓彎了背脊,但他堅強剛毅,像一條逆着洋流的魚,迎難而上,他改變不了現實,只能慢慢地適應社會,適應貧窮。

再回頭來看看我自己,平時在家,只知道在空調房裏吃着零食,看着電視,什麼家務都不做,做什麼事都不能堅持,不能自立,在吃苦耐勞、獨立自強方面我的確遠遠不如高爾基。

但是,高爾基的生活並不全是暗淡無光的,一些美好的插曲也一直伴隨着他。他遇到了像柳德米拉,瑪爾戈王后,裁縫師傅的妻子和斯穆雷這些愛讀書的人。他們就好像一盞盞燈,照進高爾基的世界,為他暗淡的人生帶來絲絲光亮。他們幫助高爾基看書學習,把他引進了知識的殿堂。高爾基就在那時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晚上沒有燈,他就把滴在桌上的蠟油收集起來再次利用。如果書中有他不理解的詞彙,他就無法思考別的事情,會想方設法地把它弄明白。這種求知若渴的精神着實令我佩服。

看看我的書架,書到是不少,可一本本都是嶄新的,連一個手印,一點摺痕都沒有,閒置了太久,有的都已經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了,可見我平時有多懶。最初看這本書只是為了寫觀後感,可看完之後才發現看書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而且高爾基的讀書精神更激發了我的閲讀欲,是時候增加自己的閲讀量啦。

在人間謀生的高爾基就像一條逆着洋流的魚,就算波濤再洶湧,他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方向,和沿途的同伴們一起逆流而上,執着追求。

在生活中,我也要做這樣一條固執的魚,逆着挫折的洋流,一路向前!

《在人間》讀書筆記 篇二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是我們到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

讀了馬克西姆·高爾基的《在人間》,你才能真正地瞭解19世紀末期沙皇統治俄國時的黑暗和猥褻、齷齪。作品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這一形象既是作者早年生活的寫照,也是俄國人民,特別是處於社會下層的勞動人民經過磨練後走向新生活的典型。

在讀這本書的第一遍的時候,我還看不懂,所以不是很喜歡這本書,只是覺得有趣罷了。

讀第二遍時,我隱約能感受到阿廖沙的委屈與痛苦,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心路歷程,是一種令人可憐的童年。

讀第三遍時,我開始迷上了這本書。我視乎可以進入阿廖沙的人生路程,去陪他一起走過這條黑暗之路。我甚至可以進入阿廖沙的身體,去他童年的路上走走、看看。去和他一起打工、一起借書、一起抵擋那些惡言惡語。

多讀幾遍,我發現我是多麼地憎恨沙皇,憎恨那個19世紀末期的俄國。同時我十分可憐那些處於社會下層的勞動人民,例如阿廖沙。阿廖沙小小的年紀就要去打工、工作,還時常被人辱罵、暴打,卻一直在堅持着讀書與學習,從來沒有放棄過讀書的信念。

因為身份和家庭的關係,他過早地去各種地方打工,卻在打工的時候想盡辦法借書看。他過早地接觸這些人情世故,過早地接觸一些猥褻、齷齪的事。

高爾基精湛的寫法,常常使我身臨其境,也去想想如果當時我就是阿廖沙,我會怎麼去做?沒有任何一朵玫瑰花,可以永留芳香。唯有書中的智慧永世長存!

多讀讀書吧,讀讀高爾基的《在人間》吧!這種令人驚歎的筆鋒,不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模仿的;讀高爾基的《在人間》,給你不一樣的驚人感受;讀高爾基的《在人間》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精神的震撼!

《在人間》讀書筆記 篇三

《在人間》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説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這段時期為了生活,他與外祖母摘野果掙錢,當繪圖師的學徒,在一艘船上當洗碗工,當聖像作坊徒工等。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歷盡坎坷,艱苦生存,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從這本書中我知道了很多,也有很多感想,我覺得高爾基的身世背景很可憐,還有生活環境惡劣,但是他當時還是一個不成熟的小孩,竟在這樣黑暗的社會立了足,而且從小爸爸媽媽都死了,只跟他的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像他這樣社會底層的人可以成為世界上有名氣的大作家,我真得很佩服他。他在人間什麼活都幹過:燒水、煮飯、洗碗、掃地、帶孩子、跑堂、學徒、洗衣、搬運……還捱過打,往過醫院。他飽嘗了“人間”的辛酸。但他很頑強,很自信、能吃苦耐勞,學習非常刻苦。為了學習,他承受了一切。但他從書本中汲取了力量,因此他看到了光明,看到希望。他自學成才的曲折歷程讓我對自己有了一個目標:向他學習。

我佩服高爾基的毅力跟恆心,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仍手不釋卷,不理會別人的反對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裏”,高爾基就是這少數人中的一個,因為他經歷了許多,也閲讀了許多,包括生活這本難“啃”的書。高爾基的勤勉、毅力跟恆心,還有他高尚的外祖母、外祖父不也構成了一個天堂嗎?天堂與人間只一線之隔,卻就大不相同了。人間與天堂是人心的兩個表現,被凡塵俗世所污染的心就是人間;反之高潔的心靈就如雞羣中的鶴,與眾不同,成了天堂。只要肯幹,腳踏實地,人間也會變成天堂。

與高爾基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鬥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每當天氣轉冷時,媽媽就會為我添置新衣;每當我學習進步時,爸爸就會請我美餐一頓;每當與同學有誤會時,老師就會為我們化解;每當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身邊的人就會送來熱情的幫助……爸爸媽媽更是經常在我閒暇時,帶我到書店或看書,或買書,他們是要讓我從書中瞭解社會、瞭解生活,要我從書中汲取營養。

高爾基也曾説:“書籍是我的良師益友,我比任何人都更要感激他。”高爾基的生平教會我如何從容鎮靜地去面對人生的危機與挑戰;我受到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心靈如雨後的晴空,清新、明淨,一片蔚藍!

《在人間》讀書筆記 篇四

十二歲的女孩虎娃聰明過人,卻經常因為有一個土裏土氣的名字遭到周圍許多人的嘲笑。除此之外,“與眾不同”的智障雙親更是成為了虎娃與其他人交朋友的障礙——遲鈍的父母時不時會鬧出許多笑話,而這些笑話往往變成了虎娃與同學們相處的尷尬。

好在有精明能幹的外婆料理打點着家中的一切,鐵哥們兒傑西陪伴左右。然而,不久後外婆的猝死幾乎讓虎娃的內心世界崩潰了。向來就是家裏的頂樑柱的外婆一走,整個家就亂了套,就好像是斷了線的風箏,遠遠地偏離了原來的節奏和軌道。

沒過多久,在派登如旭市兩天一夜的短暫停留讓虎娃重又高興起來——她打算離開自己生活的賽特鎮,跟隨多麗姨媽到迷人的大城市去生活。這樣一來,虎娃就可以永遠告別原來的自己和生活了:她可以改名字,這樣就不會有人取笑她;她可以逍遙自在地享受大都市的繁華,無憂無慮地做自己在小鎮裏想都不敢想的事;她可以遠離家鄉,不用照顧父母,也不用擔心他們會鬧出什麼天大的笑話……( )

然而,成行前的一場暴風雨卻讓虎娃改變了想法。她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愛。雖然媽媽的智商永遠像個六歲小孩,高興就笑,傷心就哭,爸爸呆頭呆腦,除了田地工作別的什麼也學不會,但是他們並不是不關心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沒錯,愛不一定能在一舉一動中輕易感受到。虎娃父母給予周圍人的愛就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不經意地流露出來的。這種愛很簡單,就像急速流動的河水一樣,輕輕鬆鬆地從他們心裏流出來。

風雨過後就是彩虹,颶風過後也一定會有晴天。在這個温馨又處處散發着鄉村生活氣息的小鎮裏,湛藍悠遠的天空下,無邊綠毯一般的田野間,這種簡單純粹的愛,也許比起那種轟轟烈烈、所謂的被稱為“感人大事記”的愛來説,要來得更直接、更能打動心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5oqrl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