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巨嬰國》讀書報告

《巨嬰國》讀書報告

中國的社會是人情社會,是面子的社會。在中國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人情世故體現得淋漓盡致,這種人情關係體現在金錢與權勢上,無論是官員還是底層的百姓,觀察事情的方向就只有一個,往的是權勢看齊。書裏官場也有着“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一説,三年斂財十萬白銀的官員竟已經算得上為官清廉,縱小説文學有着誇張傳奇色彩,但不可否認的是自古以來,中國社會就是充滿着人情世故的社會。所以《儒林外史》一書,能從側面上表達了當時的社會環境並加以作者自身的諷刺。

《巨嬰國》讀書報告

之所以提及《儒林外史》一書,是因為在憲法與行政法這一門課程上,毛老師提到過自然法的概念以及儒家處世的觀念看法,當時我就想到了人情世故這一層面。在我眼裏,中國人的中庸之道,很大程度上都源自於儒家思想的集體無意識,它讓中國人學會了謙遜、寬容,但是有個觀點要明確:知善惡與知是非是不一樣的看法。善惡之分與是非之分不可能完全的劃上等號,可惜的是,在中國社會中,善惡往往和是非相提並論。善良的一定是正確的,邪惡的一定是錯誤的,正確的一定是善良的,錯誤的一定是邪惡的。在客觀的層面上並不能完全正確,需要就事論事的分析,但當這種觀念放在了中國式的處事情境裏,放在了中國式人情世故中,是非的抉擇往往就是善惡的抉擇。

舉個簡單的例子,半夜和朋友外出宵夜,在一家燒烤店被偷了錢包,通過查看店家的私人監控,我們在附近找到了那個小偷,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面對監控,他無處抵賴,把錢包還給了我們。可能是怕捱打,他可憐巴巴地告訴我們:父母雙亡,和年老的奶奶一起生活。沒有經濟來源,出於無奈才偷東西的。考慮再三後,我們還是報了警。警察瞭解情況之後,甩了一句“錢包找到了,那就沒事兒了嘛”後就準備離開。我們不答應。警察很不耐煩地教育我們:“大家都不容易。你們又沒什麼損失,就算了嘛。半夜三更的,你們早點去休息,明天好好出去玩;我們也要回去休息。他雖然是個小偷,但是情況我瞭解,家裏窮。都不容易的。”警察走了,小偷也走了。是啊,都不容易。但這能成為一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在大街上堂而皇之行竊的理由嗎?

再舉個例子,1935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無數的人在飢餓的死亡線上掙扎。紐約一個區的法庭上也正在審理一起盜竊的案子。一名老太太偷竊了麪包,被面包店老闆告上法庭。在法庭上,老太陳述説:“偷麪包,是因為我三天沒吃東西了。更重要的是,我有三個孫子,他們的父母都死了。我得找點東西養活他們。”最後,法官對此案作出判決:“要麼罰款10美元,要麼拘役10天。”聽完宣判,老太太哭了:“偷竊是我的錯,我應該接受懲罰。但是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會去偷麪包;如果我被拘役10天,那誰去照顧我的孫子?”法官説:“對不起,我必須要公正執法。”這時候,陪審團中一個人站了起來。他讓老太太接受罰款10美元的處罰。同時,他摘下帽子,放了10美元進去,並對在場的所有人説:“我是紐約市市長拉瓜地亞。在我生活的紐約,還有一位老祖母需要通過偷竊麪包去養活自己的孫子,這是我的恥辱,也是各位的恥辱。請各位每人掏50美分,為自己的冷漠買單。”、在場的所有人都向帽子了投了50美分,也包括了那位法官大人。

對比起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得出來善惡與是非其實是應該分隔開的兩個概念,因為善惡是主觀的概念,而是非卻是客觀的概念,如果硬是要將主觀的感受和客觀的事實混為一談,模糊了事實,社會秩序以及社會價值框架就會崩塌。這種情況在國外很少見,因為國外有一種精神,是儒家精神要求不曾擁有的,就是契約精神。何為契約精神,它是西方文明社會的主流價值,在民主法治的形成過程中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為法治提供了經濟基礎,同時根據個人的契約精神上升到公法領域的控制公權力,在實現人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契約精神可以很好的區分善惡與是非的界限,契約條約上的內容包含着是與非的描寫,而不受制於契約內容的則是善惡的界定。放到社會上來講,最能直面體會的契約就是法律,法律只判定是非,而不判定善惡。所以上文提到的老婆婆盜竊是違反了法律,是錯誤的行為,不管處於什麼理由都應該受到懲罰、付出代價。至於紐約市長接下來的行為才是主觀影響的,關於善惡判定的舉動。但是那一個偷盜錢包的年青人,他偷盜的理由和老婆婆的如出一撤,但是,執法者卻因為產生了惻隱之心,武斷地放過了這個年青人,絲毫沒有照顧到受害者的感想,單憑年青人的一面之詞,就同情心氾濫,將是非判斷置於善惡判斷之後,可以説是本末倒置了。這就是中國式寬容的其中一種體現,其本質就是缺乏法制精神,在國外體現為契約精神。

要知道,中國社會內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如果在案發現場在增添幾名圍觀羣眾,圍觀羣眾的同情心氾濫的程度更為嚴重:違法者賣弄同情,將自身弱小化,將自身推升了道德的制高點;受害者追求説法,維護自身的利益,卻被看成了咄咄逼人、仗勢凌人,這就是中國式寬容的表現形式。更有人精闢的總結出中國式寬容的口頭禪,比如説,來都來了、都不容易、吃虧是福、習慣就好、還是孩子等等等等。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子不分是非的同情心理呢?這種心理讓我看到了魯迅筆下的阿Q,看到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即便自己佔據道理,也本能的或者被迫的息事寧人,因為想着息事寧人,所以總是會被不佔理的一方或者不分青紅皂白就勸和的一方,強迫你必須寬容,你不懂得寬容,你才是真正做錯的一方。的確,中國人都是善良的,從每個人從小到大生活的環境,經歷的教育,都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善良,我們小時候看到的電影,無論主角受到過多少苦難,在最後可以選擇了結惡人的瞬間,他總是會猶豫,往往大部分都會留下惡人的性命,這才能彰顯英雄本色、英雄氣概。原諒是結局的主旋律,這樣子帶來的觀念就是,原諒做錯事的人是應該的。但是國外的電影,往往快意恩仇,看暢淋漓,能讓你血脈膨脹。這宣揚的就兩種明顯不一樣的價值觀。很明顯,國內的想讓觀眾接受的價值觀是後者,善良更可貴一些。因此,中國人將善良看得比是非更重要。

龍應台在《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中指出,比起規則制度,似乎人情面子才是決定社會秩序的關鍵,比起較真衝突,更多人選擇的是息事寧人,並且美其名曰為中庸。他人有錯,你不要與人過不去。你要反思自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收到傷害,要以德報怨。冤冤相報何時了,不如寬容了好。這種無理的道德要求,就像是一鍋毒藥,旁觀者們滿心熱切的勸你喝了它,它看上去是那麼的滋潤大補,其實內在早已變了質。比起誠懇的道歉,解決問題、尋求諒解,這種寬容更傾向於簡單粗暴的將過失轉嫁到受害者身上,利用道德綁架,逼迫受害者做出諒解的姿態。

中國式寬容本質是內在的冷漠。旁觀者們的態度無非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他們所要求的的寬容,完全是站在一旁的説風涼話。當涉及自身利益,牽涉到自己頭上的過失,無論是誰都無法輕易原諒吧。更何況就憑寬容二字,就可以忽視對錯,忽視責任了嗎?寬容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但所謂寬容並非縱容,在蠻橫的善良面前,我們瞠目結舌,無言以對,寬容一詞一旦出現,萬馬齊喑,無人敢言,所到之處如沐春風,風月無邊。胡適曾説,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迴歸。

而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最終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佈的骯髒國家。最後説一句,自以為是的善,比無可救藥的惡更可怕。要知道,道德這個詞,虛無縹緲,從來只能用來約束自己。如果想用道德來約束其他人,謀取自己的利益,無疑是中國式寬容的做法,也會是最大的不道德的做法。

標籤: 巨嬰 讀書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ynl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