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工作心得體會 >

通過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縣治理“三害”的經驗看調研工作的重要性

通過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縣治理“三害”的經驗看調研工作的重要性

培訓心得

通過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縣治理“三害”的經驗看調研工作的重要性

通過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縣治理“三害”的經驗看調研工作的重要性

1962年冬,焦裕祿同志來到飽受風沙、鹽鹼、內澇“三害”之苦的蘭考。面對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的蘭考人民,他立下了“不改變蘭考面貌,我決不離開那裏”的誓言,決心親自掂一掂“三害”的分量。他決心要找窮因,挖窮根,帶領蘭考人民脱貧致富。為了感受蘭考老百姓的真實生活,他親自去蘭考火車站做調研。之後,他忍着病痛,帶領“三害”調查隊查風口,探水流,嘗鹽鹼,在一年的時間裏,行程2500公里,終於摸清了“三害”的詳細情況。他深入羣眾調查研究,總結出“貼膏藥”、“扎針”、翻淤壓鹼、疏通河道等一整套治理“三害”的有效方法。在調研過程中發現了秦寨大隊、趙垛樓大隊、韓村生產隊、雙楊樹大隊四個治理“三害”的先進典型,焦裕祿將他們樹立為“四面紅旗”,大張旗鼓的向全縣推廣他們的經驗,在蘭考大地掀起了轟轟烈烈治理“三害”的高潮。最終“三害”治住了,蘭考人民的日子也逐漸富裕起來。焦裕祿書記卻飽受病痛折磨永遠地離開了他曾經深深熱愛的蘭考土地。但是,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且無論是在過去、現在、將來都永不過時的寶貴精神財富。他立誓治理蘭考“三害”所推廣的調研工作方法更是我們現在工作所值得推廣和學習的。

調查研究是領導幹部的基本功,是做好一切決策的前提。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的“傳家寶”。早在1930年,毛澤東同志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而且身體力行,率先垂範,經常深入基層調研。據《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記載:在正定,他跑遍了所有村;在寧德,他到任3個月就走遍了9個縣,後來又跑遍絕大部分鄉鎮;到任浙江後,他用一年多時間跑遍了全省90個縣市區;在上海僅7個月,他就跑遍了全市19個區縣;到中央工作後,他的足跡遍及31個省區市。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這些都需要各級領導幹部走出辦公室,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尋求答好時代命題的最佳答案。

2015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上説:“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縣市區。”這一講話提出瞭如何調研、以什麼態度和方法調研的重大問題。領導幹部們不僅要常調研,而且要會調研、深調研、精調研。要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調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從思想深處認識到做好調研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要堅持求真務實作風,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調查研究既要“身入”又要“心入”,只有誠心實意地和百姓交朋友、拉家常,才能真正瞭解民情民意。調研的目的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堅持問題導向,當前尤其要從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新時代藴含的重大機遇、國家戰略帶來的機遇等方面深入調研,切實增強謀劃推動工作的系統性、科學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ongzuoxinde/9416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