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新版鐵人觀後感500字【多篇】

新版鐵人觀後感500字【多篇】

新版鐵人觀後感500字【多篇】

電影“鐵人”觀後感作文 篇一

電影“鐵人”中的一個畫面,至今難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鐵人”王進喜知道他最器重的手下文瑞棄陣逃跑時,在嚴冬積雪中,用幾近瘋狂的呼喊和尋找,想作最後的挽留。在最關鍵的時候,在最需要他的時候,自己最器重的人卻選擇了退卻,選擇了逃跑。那份心痛,那份憤怒,那種焦灼,那種絕望,誰都不能理解。但令人不理解的是,鐵人面對“背叛”自己的愛徒,嘴裏雖然吼着:“熬不住了就給我滾!”手裏卻把當時十分稀缺珍貴的3個饅頭和一袋乾糧塞進給了徐徐啟動的列車上的文瑞。油田上挨餓受凍的工人們等着糧食充飢,井架旁摸爬滾打的弟兄們盼着糧食,他卻把糧食留給文瑞。 看到這裏,我把敬意深深投向了王進喜,這是一種撼動人心的温情,這是一種寬容,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裏的豐盈。就猶如雨果所説:“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 我用心在體味:寬容是一種藝術,寬容別人不是懦弱,更不是無奈的舉措。在短暫的生命裏,學會寬容別人,能使生命平添許多快樂,使人生更有意義。正因為有了寬容,我們的胸懷才能比天空還寬闊,才能盡融天下難容之事。給應該得到寬容的人以寬容,這是一種姿態;給不應得到寬容的人以寬容那是一種境界。鐵人竟有如此寬廣的胸懷……

於是我在想:浮生若夢,世事無常,這一刻你圍爐同歡,也許下一刻就要各奔東西;若能敞開心胸,珍惜與人相處的每一刻,你就會明白,天底下最美味的佳餚並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人情的滋味。

一個在上世紀60年代家喻户曉的人,一個被世人譽為“鐵人”的鋼鐵漢子,他卻能用自己的温情留給了我們這番感悟,我尤為敬佩!

歲月如歌,栩栩如生的人物在歷史的長河裏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石油工人的勞動號子還在荒原間蕩氣迴腸,它向全社會彰顯了人類靈魂的崇高和美好,也深深地感動着我。觀看一場電影,重温“鐵人”事蹟,憶起那個年代,感悟人生哲理,給人留下了許多啟迪。

《鐵人》觀後感 篇二

這天單位組織觀看了《鐵人》,真是一部感人的電影!我感動,我流淚,影片拍得真實親切,也許更多的是離我太近。

影片把那個火熱的年代拉近到我眼前,我看到人拉肩扛運鑽機,破冰取水保開鑽、縱身跳入泥漿池。.。這些震撼人心的場面,為之起敬,為之動容!心潮禁不住隨着每一個動人的畫面一齊澎湃!

我是一名石油子女,小時候就熟知鐵人王進喜,憑着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的幹勁,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鐵人一向是我學習的榜樣,象一座豐碑,屹立在我的心中。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那個年代,似乎所有的父輩們都象鐵人一樣,吃苦受累,默默奉獻與犧牲。.。我的父親曾冒着生命危險為搶救起火的油井而身受重傷,鐵人精神伴我成長、成熟,我為自己是一名石油人而驕傲和自豪!

之後工作時在井隊上實習了一年,與鑽井工人一齊工作生活,親身體驗到鐵人的艱苦生活,感受到鐵人無私的奉獻精神!鐵人的崇高精神一向激勵着我。

重温鐵人精神,再一次激盪內心深處的堅強力量。

我想作為新一代的石油人,我們會繼續傳承鐵人精神,以我們的方式愛我們的崗位、愛我們的家和我們的祖國。

鐵人觀後感 篇三

教育工會組織觀看了影片《鐵人》,以為是那種歌功頌德式的片子,帶着完成任務的心態去的,姑且去接受兩小時的催眠吧。去了才知道大錯特錯,只怪自己對影視消息孤陋寡聞了。

影片用兩代鑽井工人的時空交替,讓我們體會到了時代與精神的變革,以現實與回憶交織,以彩色與黑白的時空交替來敍事。彩色部分故事的背景是現代的中國石油勘探行業,黑白部分故事的背景是1960年在大慶的石油勘探大會戰。現代影視效果下的彩色沙漠、落日,蜿蜒的公路,給人一種蕩氣迴腸的視覺美感,如果我是畫家,定能將觀後的那種震撼表達的更為清楚、明白。回憶部分的場面也是氣勢宏大,轟轟烈烈的情境,我是被影片開頭石油隊員們沖天的號子引入劇情的,寫滿了那個時代的特徵。

井噴的場面驚心動魄,在因物資匱乏,無水泥攪拌機的情況下,大家紛紛跳入水中用雙臂攪拌的感人場面深深打動了我。這是怎樣的高風亮節呢?在那羣沒有多少知識文化的隊員心中,高尚這個詞也許是陌生的,但,那時那刻,他們能做的,是不讓井架倒塌,迫在眉睫的是迅速絞好水泥,沒有什麼高談闊論,鐵人的以身作則是關鍵深刻最好的倡議……揮動的雙臂,樸素的語言,淚在善感的觀眾眼中打轉……

鐵人和劉思成是兩個時代的石油工人,新老兩代石油工人的精神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

觀看《鐵人》,不僅是瞭解兩個時代價值觀的心靈衝撞,也是回顧鐵人時代的艱苦奮鬥歷程。這部電影讓我們更加明白一個道理,有美好的今天,那是因為有艱難的昨天,而我們的先輩戰勝了昨天的困難,支撐他們走下去的,正是鐵人精神。

“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後的那一段堅持,往往是一道最高的門檻,因為在歷盡艱辛、心力交瘁的時候,即使一個小小的變故或者障礙都有可能把堅持擊倒。但是,在鐵人的帶領下,大家堅持下來了,不輕言放棄,有足夠持久的恆心,堅持到底,才能品嚐到成功的盛宴。哪怕成功背後,滿載着辛苦奮鬥的歷史。

對於新一代青年人,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更需要一種精神的追求。我們要學習鐵人“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和“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鬥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在教育的沃土上撒播祖國希望的種子,收穫滿天桃李。

心理疾病快要成為現代人的通病了,在影片中也有很現實的表現。我們要勇於承擔生活的壓力,珍惜和善待生命,才能讓痛苦和煩惱變得渺小。困境並不可怕,要敢於面對失敗,挑戰生活,只要留心去觀察,其實人間到處都是風景。一時的困境,也許正是另一個成功的開始。讓我們教育戰線的同仁們都擁有健康的身體,用健康的心態揮灑我們辛勤培育的汗水吧!

鐵人觀後感1400字 鐵人觀後感1400字 篇四

參觀鐵人紀念館有感

一早,就去參觀大慶的鐵人紀念館。雖然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但“鐵人精神”卻是自己非常神往的。

一起參觀的大慶的温春生告訴我“快到了”,自己就分明能感受到激動。可以用“莊重”來描述眼前的這座紀念館。館內廣場有王進喜的大型雕塑。拾級而上,進入館內,撲面而來的就是鐵人組的羣雕。這羣雕是如此的生動,以至於站在他們面前,你都能感受到他們頂風帶雪的一種大無畏的精神。以下是王進喜的簡介(網絡搜索):

王進喜同志1923年10月8日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鎮上赤金王家屯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歲開始討飯,10歲給地主放牛,14歲被抓夫到玉門油礦做苦工,直到玉門油礦解放。1950年春,他成為我國第一代鑽井工人,先後任司鑽、隊長等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9月,他率領的鑽井隊月進尺創當時全國最高紀錄,榮獲鋼鐵鑽井隊稱號。1959年9月,王進喜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出席了全國羣英會。

1960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曾組織人員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鑽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鑽,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被譽為“鐵人”。同年4月11日,會戰指揮部號召全體會戰職工向鐵人王進喜學習。

在大慶油田,王進喜先後任1205鑽井隊隊長、鑽井指揮部裝建大隊和鑽井二大隊大隊長、鑽井指揮部指揮,大慶革委會副主任、中共大慶核心小組副組長等職務。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69年4月,出席黨的“九大”並被選為中央委員,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醫治無效逝世,享年47歲。

大廳左側牆面上印着鐵人的名言“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句話雖然經常被改頭換面並被調侃,但仔細看看當年石油會戰的狀態,就知道當時能夠説出這樣的話絕對是基於對偉大事業的熱愛。雖然我們不身處那個年代,但我們依然能夠體會到在那個滿目荒涼的大地上作業的人們的心態:激情過後(激情總會平靜下來儘管還能夠再次激起,尤其是在那個年代),每一個參與會戰的人都必須面對特別現實的狀態。另外,參與會戰的單位很多很複雜,當時的溝通交流手段又特別有限等等,這些都會給人們一個停止作業的理由。而當時的鐵人,能夠這樣想,並且實現它,這樣的創業精神其實是所有創業者們都應該認真揣摩的。其實,大凡成功的創業者也基本上是在這樣的一個狀態下前行的。

讓我感動的另外一個場景是王進喜班組一起學習《矛盾論》和《實踐論》,這雖然多少有當時環境的要求,但王進喜班組的的確確是一個學習型小組。展出的筆記本表明他們不斷總結經驗,認真鑽研,他們不是蠻幹而的確是在動腦筋。更重要的是,王進喜主動地把他們的經驗和設備與其他班組分享,這在當時應該是非常難得的!

1959年,參加全國羣英會的王進喜看到由於油品供應緊張,北京的公共汽車背上了鼓鼓囊囊的煤氣包。這刺痛了他,他説“難受”。這也成了著名的典故。根據紀念館的介紹,當年的場景就是在老北大的紅樓沙灘,這讓我非常高興,因為北大能夠與這樣一種實幹的、憂國憂民的鐵人精神相關聯。

走出紀念館,心裏卻是沉甸甸的。看着鐵人的背影,在想,什麼是今天的鐵人精神?

在車裏,依然在想這個問題。直到看到大慶街頭抗震救災的宣傳,心中才豁然開朗:5月12日到今天,我們不是有很多鐵人嗎?我們的民族在巨大壓力面前不就在展示我們的鐵人精神嗎?

於是,才意識到自己最喜歡的話就是“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鐵人觀後感 篇五

前兩天,為了慶祝黨的生日,單位組織全體幹部職工,觀後《鐵人》王進喜的故事片。

下午兩點的電影,我在一點五十分走到電影院門口,這是單位包場,不用電影票,門口人事處的兩位幹部站在那裏,他們看到我就笑,我莫明其妙,難道是自己來晚了?他們説你進去吧,裏面已經有人了,我走了進去,一看一個若大的電影院,只有區區六人,我們見面都哈哈大笑,真是有意思,這成為我們的專場觀看了。我是一個不喜歡湊熱鬧的人,所以我選擇了最後幾排,一個人靜靜坐在那裏,感受這份少有的空曠,影院裏還有比較涼爽的,開着中央空調,一會兒又陸續來了些許人,至電影開始放映,來了不過三十人,其餘的人幹吧去了,不得而知。呵呵

故事梗概:一列破舊的火車把王進喜(吳剛 飾)和他的1205鑽井隊從甘肅玉門油田拉到了大慶。作為石油大會戰的主力軍,王進喜和他的隊伍肩負着讓新中國甩掉貧油帽子的希望。這隻除卻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幾乎一無所有的隊伍在隊長王進喜的帶領下,苦幹5天5夜,大慶第一口油井終於開鑽。房東老大娘見王進喜連續數晝 夜 奮戰在井架,感慨“王隊長真是個鐵人!”,“王鐵人”的名字從此傳開。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後,王進喜的腿被滾落的鑽桿砸傷,他卻顧不上住院。拄着枴杖纏着繃帶連夜回到井隊。突遇第二口油井即將發生井噴,在沒有重晶石粉堵塞井噴的危急時刻,他當機立斷用水泥代替,水泥沉在泥漿池底必須攪拌,現場卻沒有攪拌機,王進喜便扔掉雙枴,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也紛紛跳進入,經過三個多小時奮戰,井噴終於被制服,油井和鑽機保住了。

三年自然災害來臨,王進喜和他的隊伍面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驗。在嚴重的飢餓和高強度的作業下,隊友們意志紛紛崩潰。王進喜省出自己的口糧,甚至不惜犯政治錯誤,想方設法給大家填肚子。

感人的“鐵人”精神,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所缺乏的。其實這是一部人情味很濃的電影,為什麼來看這部電影的同事這麼少?大家可能一聽主旋律就覺得沒勁,大家為什麼會有這種心態?我不明白。國外很多片子,都弘揚個人英雄主義,為什麼一個感動中國的民族英雄——鐵人,大家會認為這是説教電影?大家內心深處固有的思想,主流就是説教,挺可笑的。

觀看《鐵人》,不僅是瞭解兩個時代價值觀的心靈衝撞,也是回顧鐵人時代的艱苦奮鬥歷程,這是一個時代的艱難行程,這部電影至少也會讓我們更加明白一個道理,有美好的今天,那是因為有艱難的昨天,而我們的先輩戰勝了昨天的困難,支撐他們走下去的,正是鐵人的精神。

《鐵人》觀後感 篇六

今天早上很早就醒了,大概四點都不到就醒了,而且還是自然醒!也許是要去大慶興奮吧,不管還是什麼,心情都挺好的!

七點的時候我們就準時到科廈南門等候着上車,等候着去大慶,等候着去鐵人紀念館,等候着一次精神教育,等候着一次優秀時代精神的教育。

世間之事大抵如此,鐵人王進喜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的偉大貢獻不也是如此嗎?也許教育就是般的,有苦有樂,更何況這優秀時代精神的教育呢。

回來的路上便與同學商討起了,這個觀後感怎麼寫,他説着有什麼好學習得啊,不就是蠻幹嗎,不就是為祖國建設蠻幹嗎,不就是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蠻幹嗎?這有啥好些的啊?我想了想貌似是這麼回事,不過仔細想想這怎麼可能呢,整個大慶市就建一個那麼宏偉的鐵人紀念館來宣傳與倡導蠻幹精神,這分明是一個連三歲小孩都能想得到問題,更何況是一個集中了全國精英的政府人才們呢?

在弘揚中華優秀精神上,也是要注意的,譬如薄熙,來在重慶唱紅歌就唱了幾千個億掉了,前不多日,有則新聞新聞提到在連任之後的第二天就到他父親的墳頭獻上了鮮花。宣傳倡導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躬行了。

概而論之我們學習踐行弘揚大慶精神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新時代的優秀時代精神相結合做到與時俱進,方才是正道!

《鐵人》觀後感 篇七

電影《鐵人》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誓師大會,各個井隊拉歌,零五隊吼出了一曲豪邁秦腔。雖然我沒有聽出表演者在上面唱的是什麼,但是就他那字正腔圓的唱腔,高亢渾厚的曲調卻深深的打動了我。在那樣一個時代,大雪飄飛的環境下,人們完全靠一腔熱誠與大自然頑強抗爭,是什麼才能調動他們的滿腔激情。只有秦腔。吼出了那西北漢子的錚錚鐵骨,唱出了那中華兒女的赤誠之心。

記得小時候語文課大家都想聽聽真人版演繹秦腔,語文老師説等天氣好時到高坡上唱給我們聽。那時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到高坡上才能唱秦腔。後來真正聽過了才知道那不用假聲的高八度,幾近吼出來的高音。只有在廣闊的地方才有震撼的視聽效果。很多南方人不明白那扯着嗓子吼既不優美也不悦耳,有什麼好聽?因為他們不懂西北人的高昂與激揚。沒有手舞大刀的英勇殺敵,沒有槍林彈雨的前赴後繼,沒有隻身奮戰的慷慨就義就不懂得那平地的一聲吼,那響徹高原的信天游才是西北人的真性情。西北漢子的熱血柔腸。

從《南京南京》到《鐵人》不同的題材,不同的時代,但是始終不變的是中華民族的視死如歸,頑強拼搏,存民族大義,與中華民族生死同亡,呼吸與共的民族責任心,榮譽感。永不變的民族魂。

《鐵人》觀後感 篇八

“鐵人”頭銜的創始人王進喜,在我們心中留下了無數鐵人的身影,因為他的精神和品質,影響了建國初期的那一代人,影響了奮發圖強的一代,影響了改革開放的一代。

今日,我們有發達的社會,豐厚的物質條件和優越的工作環境,可是,我們的氣質和精神卻總是少了鐵人,少了鐵人的堅韌和不屈,少了鐵人的開拓進取。

鐵人精神就是信念,更是勇氣!我會振作精神,迎接挑戰,實現心願。俗話説得好,人活着要有點精神,而鐵人精神正是對無悔人生的詮釋

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很多困難,如果我們因為一點小挫折就輕聲放棄,自暴自棄,那我們就是失敗的人了!應對生活的苦難,沒有一個人能堅持失敗!人們經常説:“沒有經歷過人生的磨難,就必須是不夠天真。”唯有經過不斷的磨練,我們才會更加堅強,才會真正體會到生活帶給我們的豐富內涵。所以,讓我們銘記自己的職責,銘記自己所肩負的使命,在應對困難時,像鐵人一樣,決不畏縮不前,決不畏縮不前,敢於直面生活的苦難。使我們更加堅強,使我們不再軟弱,不再在任何困難面前“心軟”。

永遠的鐵人榜樣,永遠的標杆,是我們應對磨難時的精神支柱,讓我們銘記鐵人,時時刻刻學習鐵人精神,向鐵人致敬!

在工作中,我們要學習發揚鐵人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的精神,把業務做好、做好,嚴格按照要求和執行標準,腳踏實地,紮紮實實地幹好本職工作,秉承鐵人精神,在工作崗位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鐵人》觀後感 篇九

《鐵人》這部電影把我們又帶回了那個熱情洋溢,但是條件艱苦的年代,吳剛飾演的王進喜充滿智慧,膽大心細,在極度艱苦的條件下,帶領他的鑽井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影片一方面向我們展示了中國第一代鑽井隊的艱苦創業過程,深深激發了我們青年內心潛在的激情和動力;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新時期,青年人如何繼承鐵人精神的問題。

隨着新時期青年人價值觀的轉變,人們的思想越來越物質化,那些想繼承“鐵人精神”的人會被人家稱之為“傻子”,遭到排斥。人類社會就是這樣的,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大多數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俱在一起,排斥那些崇拜鐵人並且想成為鐵人的人,於是乎給鐵人的繼承者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片中劉燁飾演的劉思成就是這樣一個鮮明的代表,他沒有個人的私慾,只是鐵人的精神是他所崇尚的,他想堅持鐵人精神,無奈同行者太少了,他只能孤單的走在前輩走過的道路上,於是他寂寞了、孤單了、變的少言寡語了,最終患上了沙漠綜合症。

影片緊扣激發和繼承這兩個主題,圍繞着王進喜的無私奉獻和劉思成的心靈轉變層層展開。有人説這部電影是至今為止中國最好的主旋律電影,對此結論我不置可否,因為我很少看主旋律電影,對他們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標準,但是這部影片中王進喜的一神一態確實形象生動,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腦中。生活經驗告訴我,要想成為模範中的模範,首先要會吃苦耐勞,其次是要有很強的精神支柱,支撐自己和團隊,最後就是要有團結和鼓舞大家的本事。片中的王進喜把這三點展現的淋漓盡致,身先士卒的行動,飽滿的熱情,光明磊落的言語,把我心中久別的火焰又重新點燃,好像又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如果説鐵人精神是那個時代必然的產物,那麼如何繼承鐵人精神就是這個時代應該探討的問題。現實生活中的人也許沒有片中劉思成複雜的身世,有的只是對鐵人精神的嚮往,可是同路人太少,於是他們成了孤膽英雄。中國人有個通病,就是三人成虎,大多數情況下不會自己思考,人云亦云。當多數以回報為目的的人俱在一起的時候,如果不否定自己,就只有否定他人,於是這些孤膽英雄更加寂寞了,無助了,抑鬱了。人世間最可悲的莫過於:英雄流血又流淚,有時候心靈的折磨比肉體的折磨更加能摧殘一個人。片中的主人公劉思成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選擇了求助於心理醫生。心理醫生——這個最為中國人所忌憚的職業,在大多數中國人的思維裏,看心理醫生的人不是精神病就是神經病,反正是腦子出了問題,都避而遠之。白靜飾演的送飯女就是這樣,開始的時候對勞模劉思成很是崇敬,當聽到他和心理醫生的談話後,態度就發生了180度的轉變,這時我不禁的感歎,有時候心靈的無知比臉蛋的醜陋更可怕。當然,醫生的疏導還是次要的,任何精神的昇華都是自我認識的又一次提升,不是外力所能夠左右的,主人公和心理醫生短短的兩次交流後,醫生走了,又剩下主人公自己,他開始思考,開始昇華,最終以實際行動完成了由繭化蝶的過程。有時我就在想:其實我們不是沒有繼承鐵人的精神,只是我們沒有底氣去充實鐵人的精神,缺乏底氣就像沒有充氣的輪胎,有也等於沒有。

從開始到最後,主人公劉思成沒有任何物質形態和技能的變化,有的只是心理的種種抉擇,最終他在無數的抉擇中,打開了符合內心要求的那扇門,他踏實了,真真正正的踏實了。如果説,王進喜是一種精神的象徵,那麼劉思成就是一種精神的繼承,相比之下我更注重於後者,因為這更接近於我們目前的實際。新時期對鐵人精神的繼承不是隨便説説,也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對鐵人精神的認可,要有勇氣和毅力與鐵人同行。

觀《鐵人王進喜》有感 篇十

鐵人王進喜,對於我們80後的一代是不太熟悉的,只是經常聽到老人們在耳邊述説他們那時候的故事,説鐵人怎麼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忘我拼搏的精神,聽完後最多也只是感到現在的我是幸運的生在了幸福的年代裏,從未真正去設想父輩們走過的到底是一種怎樣艱辛的道路,而在鐵人80週年的今天我有幸和大家一起觀看了《鐵人王進喜》這部紀錄片,看完之後,使我的心靈收到極大的震撼,太多的感受,深深體會到“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豐富內涵。

看完影片,記錄片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油田出現了井噴,在危機的時刻卻偏偏沒有重金石,只有用水泥代替,但是水泥容易凝固,在沒有攪拌機的條件下,鐵人王進喜拖着那條傷腿,毅然跳下了攪拌水泥的池子,充當人肉攪拌機,看着石油工人們紛紛跳進去,最終抑制住了井噴。我的心情有點激動,在那危急的關頭,他們想到的不是個人利益,不是貪生怕死,而是為了保住國家的利益,犧牲自我的精神,現在已經很難再看的到了,那樣寶貴的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曾經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很多的難題,但是我每次都是動不動就輕言放棄,從沒想想該怎樣努力讓難題圓滿解決,在“鐵人”精神面前,我頓時覺得慚愧萬分。作為80後的青年,我們更應該學習的就是“鐵人”精神,學習和發揚不怕艱苦、堅持到底、勇於奉獻的精神,把奉獻作為自己的人生信念,把艱苦奮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把這種精神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如果説發自肺腑地感受到鐵

人精神的偉大是學習王進喜的一個“初級階段”,那麼如何將鐵人精神轉化為我立足本崗、做好工作的內在動力和實際行動,則是學鐵人的“高級階段”和最終目標。學習鐵人精神,找出自己的不足,總結出我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加強學習,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機遇去學習。要在自己的內心形成一種壓力,讓這種壓力敦促自己,成為一個有上進心的人。“人不讀書,不能成才;人不學習,不能生存”。因此只有學習,才能啟迪心智,淨化思想,只有學習才能總結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修養水平和業務水平。

二是要經常自我反省。一個人如果不經常的自我反省,就很難有很大的進步。要經常在工作中從人格上、從道德上、從靈魂深處反省檢討自己,發現不足,及時修正,努力做到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三是要求認真務實,紮實工作。要立足本職工作,埋頭苦幹,奮發進取,做業務上的尖子,實踐中的實幹家,工作中要講究細、講究實、講究準,講究嚴,講究精,講究新,講究快,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

四是弘揚奉獻精神,有利於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營造團結協作的氛圍。奉獻精神是一種為他人服務,為他人提供方便的利他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和諧思想”。弘揚奉獻精神,會使人們更加尊重他人,與他人建立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的關係,營造團結互助、親密友愛的和諧局面。弘揚奉獻精神,更有利於培養人們踏實做事的實幹精神。從而去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

性,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競爭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奉獻精神其實就是艱苦奮鬥、兢兢業業、埋頭苦幹的實幹精神,強調的就是“做”。誠然,不同的時代對奉獻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要求人們踏踏實實地做事情。這一點對於建設一個團隊而言尤為重要。

現正值公司重大轉型之際,需要的就是我們具備這種“鐵人精神”,將這種精神帶到我們工作中去,那樣我們的工作才能高效率、高標準的完成,有了這種精神,再結合我們工作中的分析對比,總結提高,提出建設性意見,以保證四廠建設在工藝上更優化,運行更穩定!也為了我公司的45·80項目一次開車成功並穩定運行的大目標而努力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5opkn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