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晚秋》觀後感

《晚秋》觀後感

《晚秋》觀後感由本站的會員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以下3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晚秋》觀後感

第1篇:《晚秋》觀後感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為你提供《晚秋》觀後感的寫法。

估計去看《晚秋》的大部分男人,都是衝着湯唯去的,大部分女人都是衝着玄彬去的。坐在電影院裏,從頭到尾,居然都猜不到接下來會如何發展,甚至覺得電影快拍不下去了,這種感覺讓我無比沮喪。當安娜坐在咖啡館裏,説着好久不見,字幕升起時,心裏想着:就這麼結束啦?

由於《晚秋》得了很多獎,所以很多人都不敢説自己沒看懂,只好回去慢慢反芻,爭取“看懂”。滿心以為肯定是因為被剪了好多導致沒看懂,結果上網一搜,原來號稱一刀沒剪,徹底無語。

回到家,琢磨着為啥取名叫《晚秋》,一是因為故事發生的季節,二是主人公的心境,三是因為這是翻拍片,以前就叫《晚秋》。韓國導演,所以故事的展開不符合中國人的習慣,那段感情好像從來沒有開始,但又開始了,只是找不準從哪裏開始的。最開始也許是安娜坐在碰碰車裏,跟着勛瘋瘋癲癲的給那對異國情侶配音。直到安娜用勛不懂的中國話講述了自己的過去,勛用僅有的兩個中國字“好”和“壞”迴應,從那一刻,安娜打開了心扉,愛上了那個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從網上看到一個名詞,好像叫公路電影,是“一路走一路愛”的模式,也是“愛上陌生人”的模式。一個只有72小時自由的女囚,一個玩世不恭最後被陷害背上人命的花花公子,兩個人在車上開始了一段不那麼燦爛耀眼的晚秋式愛情。久被囚禁的安娜買了新衣服,化了粧,但無奈心境難改。直到看到那個曾經心儀的男人,發現他就有了家庭和孩子,那一刻,我突然有了整部電影唯一的一個猜測:安娜是為了王晶頂罪的,殺人的是王晶,所以才有了安娜回到案發現場,吞食了丈夫手中那張和王晶的合影。但付出往往未必有回報,枯木往往能逢春,而逢春未必能開花結果,命運就是如此弄人。

最後,出獄的安娜在咖啡館看到勛了嗎?這是導演留給觀眾的最後懸念。設想一下,如果勛逃走了,沒有被警察帶走,他也不可能盤下公路邊的咖啡館,在美國一個逃犯開咖啡館沒那麼容易吧?除非他一直在那家咖啡館打雜,也就是説安娜進咖啡館時沒有看到他,這個可能性顯然不大。如果勛沒有逃走,被警察帶走了,那麼涉嫌殺人搶劫的他沒那麼容易脱罪,更不可能2年就出獄。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安娜是在和想象中的勛説好久不見,這才符合晚秋蕭瑟的氣質。

《晚秋》肯定是好電影,我只能這麼承認。好電影有兩種,一種本身就是一鍋濃郁的雞湯,或者是一壺清冽的茶水,讓觀眾品了大呼過癮,感慨萬千。還有一種本身就是白開水,毫無滋味,每個觀眾都可以往裏面自行加料,可能最後變成珍珠奶茶,也可能變成摩卡咖啡,給人無限聯想,滋味千變萬化,《晚秋》無疑是後者。

第2篇:《晚秋》觀後感

希望你能喜歡這篇《晚秋》觀後感範文。

《晚秋》在韓、日影史上共拍過五次,最早的版本由李晚熙於1966年拍攝。金泰勇這個版本節奏看似緩慢,實則是編劇把一些明線暗化,通過安娜與勛的心理變化,折射出兩人幾乎平行與延續的鏡面關係。不是好看,而是耐人尋味,因為它不是説出來的故事,而是藏着的包袱。

片中隱藏着不少伏筆,飯桌上的吵架是全片的高潮,“你為什麼用他的叉子”中的“叉子”其實是雙關語,指代安娜自己。安娜的丈夫是被王晶所殺(假釋後第一次見到王晶,後者説:那天,我本來想回去的。)而安娜是被栽贓,這與後來的勛、玉和老公的關係互成鏡像。

片中有兩場戲設計的匠心十足,完美契合角色心理:遊樂場的戲中戲,安娜與勛原本是“遊樂場舞台”的主角,後來卻成了坐在“碰碰車座椅”裏的觀眾,他們為“默片式”的情侶配音,這種台詞代入設計既讓觀眾視角與角色視角重合,又以旁觀者身份對“當局者迷”做出瞭解答。安娜看似自説自話,實際上是她多年來的心聲。她有太多想法不敢質問王晶,而勛如他的牛郎身份一般,以一個合格的玩伴態度來扮演“王晶”做出迴應。正因如此,洞悉心事的勛在後來的餐會上與王晶互生爭執。

“好”與“壞”的段落,則是勛打破安娜心理的第四堵牆。她用讀不懂的表情向他傾吐聽不懂的言語,明知那不是簡單的“好”與“壞”能夠評論的。可她的憂傷或幸福,不用説也明白,因為兩人的心正以同樣的頻率悸動着。這段情節過後的勛成為另一種“安娜”的延續,因為他後來與玉的關係等同於先前安娜與丈夫的關係,只是命運截然不同。

兩人重新坐上長途車時,看似是個完美的收局,豈料後來還有一個拖沓的20分鐘。這段情節實際上是勛對應於安娜另一種命運的寫照。勛在玉的老公栽贓後所進行反擊,同樣回到了先前那個“叉子”的問題上。這次他被“搶叉子”的`人做掉了,所以最後的警車不是抓勛,而是為他收屍。因為他早就有了預見性,所以才和安娜有了那場那意味深長的法蘭西長吻。“出獄以後來這裏見面”是對安娜的安慰,也是一種漫長的告別。安娜買咖啡回來,通過警車的無線電獲悉了死訊,所以才突然驚慌失措。警車在片中一共出現過三次,每一次都猶如死神一般,第一次帶走了安娜的老公、第二次是玉、最後是勛。

末了,安娜的等待和自説自話實際上是一種希望,也是對應了“我不會等你的”和“出獄後來這裏見面”的堅持。——勛在幽靈超市和安娜短暫離別去見玉,希望安娜等他,她説“我不會等你的”,他説“我知道你不會等”,而後他耽誤了時間,她也沒有久等下去。最後的咖啡等待,安娜明知道自己等不到,所以才道出了一句“你好,好久不見。”

第3篇:《晚秋》觀後感

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晚秋》觀後感範文,希望能幫助到你。

早春時看《晚秋》,同是風衣時節,只是屏幕外桃花已開,故事裏的一切則是料想中的歸於沉寂。

雖然未看過原作和其他幾版翻拍作品,但據説這幾個版本都利用自然中的蕭瑟秋景烘托主人公,併成為經典。顯然,如今這部《晚秋》相比起來,放棄了這些元素,鏡頭中從頭到尾沒有出現太多凸顯典型晚秋時節的意象。一座對眾多觀眾來説很陌生,甚至對男女主人公而言也是異鄉的城市——西雅圖,其一成不變的、由深淺不一的灰堆砌的城市背景,與善感的自然秋景相反,淡漠的注視着故事的發生。我們只能由鬆垮的風衣、暖手的咖啡、不時氤氲的霧氣迷茫的感覺到什麼,幸運的是,這使主人公的情緒極為易感,使我們逐步內化。

雖然湯唯持久不變的面癱使我感到一陣陣無奈,但這確實也源於劇中Anna的無奈——母親的離開、情人的背棄、未完待續的牢獄生活,再加上一個聒噪又混亂的大家庭。在我看來,這個家庭的設置未免有些畫蛇添足,不同國籍的二人同處異國的城市,身上還各藏一段非常的經歷,這些東西本已經足夠鋪述。可如今一羣人上演分遺產大戲,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台,迫使人又開始思及黑色幽默、家庭倫理、文化差異……着實有些兔眼迷離。

關於Anna和Hun,原諒我,不得不説這實在是兩個太尋常的名字,普通常見得就像兩個符號,或者説,Anna應該是有個中文本名,而Hun也應有個韓文全名,但它們被悄悄地掩蓋了。同樣很容易想到的是,這兩個人身上本來有更多的故事、細節與情感,但它們同樣也被悄悄遮蔽了。我寧願相信這是兩個人共同的默契。

誠然,他們向彼此自覺或不自覺的傾吐了很多,但我們不都是這樣麼?與自己最親近的人默默無言,卻能向陌生人説説心裏話。他向她坦言自己是個牛郎時,未嘗沒有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見面,之後我們分道揚鑣。她説Do you want me時,又何嘗不是想負氣地盡一次最後的狂歡。好?壞?愛情本身就無所謂好壞,更何況在我看來他們之間從未有過愛情。兩個始終在路上的人,一個不知道自己會落腳哪裏,一個乾脆拒絕想自己的目的地。我們邊走邊愛,我們左手温暖右手,如此而已。

那支數次被拒絕的表,恰是被拒絕的時間。我們假裝不知道時間的流逝,亦不想下一秒會到哪裏,一晌貪歡。

兩年後再見,沒有時間地點。她應該知道他會不會來,但也許她只是在完成等待這個動作本身。畢竟有人可以等待也是一種難得的緣分。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本站的小編希望以上3篇《晚秋》觀後感範文能夠幫到你,當然,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看更多《晚秋》觀後感範文。

標籤: 觀後感 晚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6j5k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