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我的1919觀後感(精選多篇)

我的1919觀後感(精選多篇)

第一篇:我的1919觀後感

我的1919觀後感(精選多篇)

《我的1919》觀後感

當某一件事離你遠去的時候,你意識到這是歷史

———題記

在歷史的輪迴裏,中國充滿了滄桑。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代表團也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了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簽訂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屬於中國的山東半島。

俗話説的好,“弱國無外交”,而在那個時代,中國似乎就是這樣的一個弱國,就是這樣一個擁有四萬萬鐵血兒女的泱泱大國,卻飽受了無盡的屈辱,其中的心酸悲苦,欺壓暴虐,誰人能忍受?令人欣慰的是,中國有着無數有勇氣、充滿智慧的愛國青年,他們用行動詮釋着一切。

顧維鈞,一個永遠不會被人們忘記的名字,響亮又永恆,他是一位傑出的外交家,在巴黎和會上做出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當國際委員會向中國代表團發出最後通牒的時候,是他,只有他,站出來,並致以完美的一擊。他通曉英語,法語,卻義無反顧地用漢語發言,他是勇敢的,他是智慧的,他,是偉大的。

陸徵祥陸總長,被罵成賣國賊的中國代表團團長,誰人知道他頂着多大的壓力,一句“我們都是中國政府的僕人”道出了其中的無奈。面對中國外交的失敗,他努力過,他爭取過,但是卻無力去改變,無可厚非他是智慧的,是愛國的,是理智的,最終他沒有逃避,用自己的行動拒絕了簽訂合約。

肖克儉,一個熾熱的愛國青年,最終卻在烈火中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組織愛國運動,團結海外華僑,為了祖國,他拋棄了自己的妻子,有誰能説他不愛他的妻子,不是不愛,而是愛的真切,即使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愛情,也在烈火中焚盡了。

至今,顧維鈞第一次在和會上亮相的場面仍記憶猶新,那是不容被忘記的,也永遠不會被忘記。會議上,牧野男爵非但對山東特權的事情隻字不提,還不留情面的羞辱了中國代表,而這個時候顧維鈞沒有退縮,他挺起胸膛走上前用漢語發表了演講。一點小伎倆就激怒了牧野男爵,因此他説“牧野男爵憤怒了,他真的憤怒了”,在其他戰勝國代表的嘲笑聲中他擲地有聲的開始反擊,“你們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個山東省,山東省的三千六百萬人民該不該憤怒,四萬萬中國人該不該憤怒,我想請問日本的這個行為算不算盜竊,是不是無恥,是不是極端的無恥”。一段熱血澎湃的演講,體現出他的不滿,體現了中國人民的不滿。“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多麼有力的一句話,多麼充滿智慧的一句話,讓在座的各位無不驚歎於他的智慧。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説他是一隻智慧的老鼠,美國總統威爾遜説他是一個充滿鬥志的諸葛亮,他贏得了這次會議的勝利,中國將永不屈服,正如他所説“否則,亞洲將有無數的靈魂哭泣,世界也將不會安寧。”

然而,事情的結果仍然未能被改變,最高委員會最終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然後再由日本將租借地歸還給中國,但歸還後仍享有全部經濟權利包括膠州鐵路,這無疑是對中國的羞辱,對中國來説這是不公平的,是極端的不公平。在這種情況下,顧維鈞沒有屈服,沒有退縮,他説這種方案無疑會在亞洲種下禍根,對中國不利,對世界和平也不利,他説出了其中的弊端,但卻沒人相信,反而説那是危言聳聽,那就讓歷史來説明一切吧,充滿自信的話語征服無數中國人。

1919年6月28日,這一天對中國來説是屈辱的一天。在凡爾賽條約的簽訂儀式上,顧維鈞沒有讓四萬萬中國人民失望。他説“我很失望”,因為最高委員會無視中國人民的存在,出賣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我很憤怒”,他説“你們憑什麼,憑什麼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

本人,中國人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了,我想問問,這樣一份喪權辱國的合約誰能接受”,他

是真的憤怒了,不滿與不屈服,他不能接受就這樣把祖國的領土就這樣拱手送人,他不能接

受,所以他拒絕了簽字,其中的勇氣誰人能知,當時所面臨的壓力又有誰人能感受到,“請

你們記住,請你們記住,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沉痛的一天。”就這樣,中國成了在戰勝國

中唯一沒有簽字的國家。

1919年,中國的土地上燃起了一股熊熊烈火,永未熄滅。

1919年,是中國近代史與現代史的分界線。

1919年,使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界線。

1919年6月28日,中國人終於第一次向列強説——不!

歷史在不斷前進,但那屈辱的歷史卻無法被塵埃淹沒,唯有變得強大才不會繼續被欺辱,

中國人是有勇氣,有智慧的,那不屈的脊樑無法被磨滅。勿忘國恥!我們責任重大。

第二篇:八年級我的1919觀後感

?

?

?

? 掌握ne5000e/80e/40e產品的體系結構 掌握ne5000e/80e/40e的單板構成 掌握ne5000e/80e/40e換板操作 瞭解ne5000e/80e/40e升級操作

《我的1919》觀後感

電子信息工程08(2) e08610225 徐啟康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法、英、美、日等戰勝國在巴黎召開會議,重新瓜分列強在世界的利益。中國作為戰勝國出席了巴黎和會,可是列強卻強迫中國將戰敗國德國勢力範圍的中國山東省轉讓給日本,由此引發了對中國現代史產生深遠影響的“五四”運動。“巴黎和會”被稱為北洋政府喪權辱國的恥辱柱。出席“巴黎和會”的以北洋政府外交部長陸徵祥為代表的中國代表團被稱為“賣國”。本影片以全權代表顧維鈞為主角,加之以唯美的愛情為主線,酣暢淋漓的展現了中國人的頑強、中國人的脊樑!

關鍵詞:五四,巴黎和會,憤慨,脊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藉口對德宣戰,攻佔青島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山東省,奪取德國在山東強佔的各種權益。1918年大戰結束,德國戰敗。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以戰勝國身份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

在歷史的輪迴裏,中國充滿了滄桑。

我知道,作為那個時代的中國,得到這樣一個令我們咬牙切齒,義憤填膺大的結果是可以預見的。俗話説得好:“弱國無外交”,這是一個鐵錚錚的事實!中國,一個擁有四萬萬鐵血兒女的國家,飽受了多少的心酸悲苦,欺壓暴虐,他們是在怎樣的忍受這樣的羞辱!但顧維鈞和先進的青年們再次讓我們沸騰起來,我不知道該用什麼去讚揚他們,他們是鐵錚錚的好男兒!面對屈辱的歷史讓我感到了憤怒,顧維鈞精彩的演講使我感到激昂,那不屈的意志、錚錚的鐵骨更使更拍案而起,心潮起伏!

我仍能記得影片開頭那激昂而悲壯的音樂,那是多麼的激動人心!威武的石獅子屹立在戰火之中似乎象徵着東方睡獅的覺醒!人們所痛恨的戰爭在1918年11月11日結束。

影片有一個鏡頭,克里蒙梭在比劍,那種張揚的狼子野心毫無保留的展現了出來, 1

他要瓜分德國,那也就註定了他必然要在中國問題上做出可想的結果,顧維鈞特使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最終也沒有換來整個民族想要的而結果。但是,他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的堅定,中國人的執着,中國人的勇氣,中國人的錚錚不屈!

至今我仍深深震撼於兩次和會上陳道明那精彩絕倫的表演!顧維鈞在和會上的第一次亮相,俊朗勁挺,眉宇之間英氣逼人,看着他耍弄那條狗一般的日人外交官,當眾發言的顧維鈞左手一揚,掌心攤開,指縫一鬆,一塊懷錶吊着鏈子垂下來,“請允許我,在正式發言之前給大家看一樣東西。進入會場之前,牧野先生為了討好我,爭奪山東的特權,把這塊金錶送給了我(左手拿着表向四面展示)。”(這表實際是他撿到,這裏借題發揮,顧的機智展露無遺~),會場開始交頭接耳,顧維鈞彬彬有禮的樣子,稍稍停頓了一下,接着發言,“牧野男爵憤怒了,他真的憤怒了(説到這臉上還是笑)。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錶。那麼(面孔嚴峻起來,語調升高),我倒想問問牧野男爵,你們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個山東省,山東省的三千六百萬人民,該不該憤怒呢(一個高潮)?四萬萬中國人該不該憤怒(第二個高潮,語氣加重,一波比一波高)?!我想請問,日本的這個行為,算不算是盜??竊(為這個“盜??竊”之間的停頓叫好!)?是不是無恥啊?是不是?極端的無恥?!!!?!!!(語氣凌厲到了極點,説話同時提起右手叉開五指朝上前方虛空處猛地一插,旋即猛一側頭,滿臉的正義凜然和潛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為一道凌厲的劍光,閃電般射向那無能可憐的日人!)

再説説最後一場戲。如果説第一次和會的亮相陳道明是一種陽剛勁健的融化力的話,最末的亮相那就是一種同樣帶着陽剛勁健的悽絕憤慨之美,顧維鈞的“沉痛的低調”映照的是一個國家的悽絕無奈,或者説、他個人的沉默寓示着一個大國無聲的憤怒和創痛。我看到陳道明凝着臉、咬着牙、紅着眼,右手成拳抵在那份恥辱的和約上,提起來,頓了一頓,接着一個決斷往和約封皮上一敲,最後無限沉痛化為一句淡定卻有似千鈞的話、向無恥的列強的宣言——“請你們記住 請你們記住 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 這沉痛的一天”,旋即側身朝會場外走去,甩也不甩主席團那幫鳥人,看也不看那些轟然圍上來的各國記者,面無表情、眼神堅定、甩手大步,如同武俠片裏的大俠,竟是帶股氣場般,記者堆不挨他的身破浪分波般散開去??

我是一個山東人,當我看到他高亢的熱情與激昂的鬥志時,我感覺自己時被燃燒了一樣,“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這是多麼一句經典而又堅決的表態!作為一個山東人,一想起自己的家鄉曾經接受過怎樣的血的洗禮,怎樣的壓迫摧殘,我的內心就充滿了憤怒!一種久久也不能平息的怒火!有的時候我們太過於安

於這太平世界,放任的讓自己瘋狂,舒適安逸的生活磨滅了我們的鬥志,我們是不是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要重新拾起那以不曾記起地往事?!那是一段心酸悲痛的歷史,我們真的不想在去提起它,它會觸痛我們的傷疤,我們的屈辱!!!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雖然它是痛的,但我們的痛苦不能白白的遭受,我們的祖先替我們承受了這麼多的屈辱,一步一步的挺過來,是一個多麼艱辛的過程!!!

在今天,我們不能再被欺負,我們要重新回憶起那段屈辱的往事,用它來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勿忘國恥!中國人有中國人的氣勢,有中國人的勇氣,有中國人的脊樑!山東,一個對我而言是多麼深刻的詞語啊,我在這片土地上成長,她給了我生命,哺育我,教育我,勿忘國恥!

《我的1919》帶我們回到了那個戰亂平息後的時代,1919承載了太多太多。 中國人民還我河山拒籤條約的請求,中國代表團脣槍舌戰對決帝國主義的爭辯,中國政府的妥協退讓。我敢説在巴黎抗議的中國人都是勇敢的。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山東的愛,對中國的愛,對中國魂的詮釋。書寫了一張悽烈、壯美的歷史畫面。一句“他們欺騙了我們”道出了列強的真正嘴臉,好一羣剪了辮子的中國人!

然而,巴黎和會——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不惜犧牲中國的利益來維持所謂的和平,帝國主義的棍棒破壞了中國人的講演,一幕幕殘不忍睹的廝殺,加在了中國人的頭上,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了中國人的神聖主權,但蹂碎不了中國的魂。

可中國人民的聲討,換來的只是軍閥政府的一句“簽字吧”。我不知道他們那些“公僕”們是如何理解的,如何能忍受?

1919中國對帝國主義西方列強第一次説“不”,頂着政府的壓力,頂着人民的壓力,頂着中國的外交壓力,顧維鈞仍然沒有退縮,挽回的是什麼?留住的又是什麼?

印象中還存留着那片烈火,那激昂的琴聲。他是中國人民用血液點燃的,是中國人民用身軀支撐的!

是的,中國需要強大,更是在於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我們必須要挑起這個重擔,而且,我相信,我們能夠做好!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五四運動》。

[2]秋水的回憶.《我的1919讀後感》,2014-5-22

[3] 趙蓓.《觀<我的1919>有感 》2014-6-7

第三篇:我的1919觀後感

影片《我的1919》觀後感

摘要:影片以1919年“巴黎和會”為背景,通過中國外交使團拒籤“凡爾賽和約”的歷史事件,生動展示出80年前中國外交風雲,謳歌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漲的愛國激情,同時也揭示了“弱國無外交”這樣一條真理。影片着重表 現和描寫了本世紀國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在“巴黎和會”上維護國家尊嚴、保衞中華民族權益、拒籤“凡爾賽和約”的光輝偉績和華裔留法愛國知識分子肖克儉為抗爭列強、討回正義,在凡爾賽廣場自焚的感人肺腑的歷史故事,真實地再現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國際社會和國際關係。影片表現了 一個“弱國”,在列強的國際社會中討回正義,討回平等是何等艱難。但是,中國終於挺起胸脯,第一次面對列強説:不!從此開始了中國本世紀新的篇章。

關鍵詞:顧維鈞 肖克儉 1919 巴黎和會

記得國中歷史課的時候看過這部電影,當時也沒有多大的感想,只是覺得中國人好懦弱啊!處處被外國列強欺負,最看不慣的便是日本人那種掠奪中國的種種權利卻如此囂張的氣焰,影片中的主人公顧維鈞真的沒讓大家失望,當時特別崇拜他.沒想道到了大學的歷史課又重温了一遍,讓我又有所感觸。影片《我的1919》是以1919年一戰剛結束在法國召開凡爾賽會議為背景來講述中國駐(請你支持:)美公使,亦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全權代表之一顧維鈞在會議上與法、英、美、日各國斡旋,但最終外交失敗的歷史故事。影片詳細地描述了那段歷史和那次中國人民不會忘記的失敗外交的經過.

顧維鈞,影片的主人公,年輕,一表人才,他的身上,似乎擁有了一切優秀的品質,而他所作的種種,也足以證明他是一個無可指責的愛國青年。在為了爭取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五個席位,他和陸徵祥總長前去拜訪法國總統克里孟梭,表現得不卑不亢,深受克里孟梭賞識;他是一位傑出的外交家,在巴黎和會上做了不屈不撓的鬥爭。最令人崇敬的是當國際委員會向中國代表發出最後通牒的時候,是他,只有他,站出來。他通曉英語、法語,但他卻在會上用漢語發言,痛斥日本的無恥行徑.當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會攫取山東的主權而只是擁有在山東行使經濟特權時,他毫不客氣地諷刺日本是撿個錢包把錢拿走還給主人一個空錢包,憤然離席;在面對個大國的刁難時,他頂住國內政府的壓力,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説,斬釘截鐵的指出:“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語出驚人,獲得全場一致的掌聲。只是,正是應驗了那句話,“弱國無外交”,他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付諸東流,舉辦國法國權衡各種利益,最終仍只給

予了中國兩個席位,而山東問題,英法美三國左右權衡,最後仍然決定犧牲掉中國來獲取自身的利益,將山東轉讓給日本。這所有的一切,早已不是一個外交家所能左右的結果,儘管直到最後陸徵祥總長都灰心喪氣絕望的時候,他還相信“我們還有機會在爭取”,只是局勢,早已不是他顧維鈞一個人便能力挽狂瀾的,無論他再出色,再如何才華橫溢,因為他的背後是一個軟弱無能的政府。

外交失敗後,代表團成員成了眾矢之的,更有甚者,説在法國的中國留學生願意以三個人頭來換代表團成員的一個人頭,之前的擔憂“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成為中華民族的罪人”似乎正在成為現實。國內政府叫他們簽字——他們倒像成了賣國賊。 與顧維鈞相對應的另一個人,他的好朋友肖克儉,是個不折不扣的愛國主義者,領導工人有幸罷工,為爭取山東權利為廢除“二十一條”領導法國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遊 行示威,最終視死如歸,在凡爾賽廣場自焚,以死來抗議《巴黎和約》的簽訂,他把自己的滿腔熱血獻給了深愛的祖國,相對於顧維鈞,他的愛國是激烈而直白的,引起無數愛國者的共鳴。似乎肖克儉這個人物的出現就是為了與顧維鈞相對照的,肖克儉的激烈而直白的愛國容易被人們所贊同,但是誰又能説顧維鈞不是同樣愛國的呢?他在和會的最後,拒絕和約簽字,在未接到國內政府關於任何拒絕簽字的通知的前提下,僅僅從這裏,便可知道他對自己祖國的感情,他與肖克儉不同的只是,他在運用自己的方式與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其實是殊途同歸。

還有影片中的另一個人物——中國代表團團長、外交總長陸徵祥,某種程度上他是軟弱的,亦如身後那個軟弱的政府,只是他那句“取消顧維鈞的資格我立刻辭職”而得以保住顧維鈞的全權代表資格,只是他最後黯然離開巴黎,稱政府叫他在和約上簽字而他的良心不讓自己簽字,由此可見,他也絕非就如以前我所以為的那樣是一賣國賊的形象。只是當時複雜的國際局勢和國內環境,還有他所處的位置的尷尬,是很多人並不能理解的。

愛國有很多種方式,愛國的人也有很多種,該影片中顧維鈞和肖克儉就是不同的愛國方式,他們身上都具備着那份愛國的熱情,這是毋庸置疑的。可能歷史上不存在肖克儉,但是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想説,人人都有一顆愛國的心,只是他們以不同方式去愛國,在我們去判斷他們的時候,我們要客觀的看問題而不是以主觀的所感所想去評價.

當看完以後值得我們反思的便是,為什麼美、英、法三國膽敢無視事實出賣中國?是中國的代表團沒有努力過嗎?是中國政府自願將山東拱手相讓嗎?是中國人民神情麻

木,沒有抗爭嗎?都不是!那是因為中國國力弱小,國家積貧積弱,使人家小覷!縱有千千萬萬像顧維鈞這樣的外交官又有何用呢?縱有千千萬萬像肖克儉這樣為了國家民族甘願自我犧牲的志士又怎樣?縱有千千萬萬憤怒的中國人民又能怎樣?能言善辯,據理力爭,以死抗議,換來的只是拒絕在喪權辱國的和約上簽字,卻不能換來中國主權的完整。弱國無外交!

在當今,雖然是和平年代,但我國仍受美國霸權主義及日本的威脅,我國還尚未完成統一,台灣問題至今沒有很好解決,因此我們必須全力發展經濟,才能使中國崛起,民族振興,才能使我國在外交事務中擁有強有力的後盾。

通過這部電影,我們感受到中國人民赤誠的愛國之心,也感受到“落後就要捱打”“弱國無外交”。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失敗了,它會永記在我們心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它更激勵我們發憤圖強,學習更多知識,畢業後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影片《我的1919》.

第四篇:《我的1919》觀後感

《我的1919》觀後感

——中國真的憤怒了

其實比起這個題目,我更喜歡那個“一個真正剪掉辮子的中國人”,但是想想,《我的1919》,那是一個國家的時代,而不是個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藉口對德宣戰,攻佔青島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山東省,奪取德國在山東強佔的各種權益.1918年大戰結束,德國戰敗.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以戰勝國身份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那時的中國,在北洋政府的統治下,泱泱大國的尊嚴,幾乎要被榨乾的一滴不剩了。而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作為戰勝方,同樣派遣了五人代表團前往巴黎。雖然知道此程必定困難重重,但是他們依然抱着“中國政府提出廢除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取消‘二十一條’,收回日本在大戰時奪去的山東”的目的,在巴黎努力着。

在電影裏面,至今我仍深深震撼於兩次和會上陳道明那精彩絕倫的表演!顧維鈞在和會上的第一次亮相,俊朗勁挺,眉宇之間英氣逼人,看着他耍弄那條狗一般的日人外交官,當眾發言的顧維鈞左手一揚,掌心攤開,指縫一鬆,一塊懷錶吊着鏈子垂下來,"請允許我,在正式發言之前給大家看一樣東西.進入會場之前,牧野先生為了討好我,爭奪山東的特權,把這塊金錶送給了我(左手拿着表向四面展示)."(這表實際是他撿到,這裏借題發揮,顧的機智展露無遺~),會場開始交頭接耳,顧維鈞彬彬有禮的樣子,稍稍停頓了一下,接着發言,"牧野男爵憤怒了,他真的憤怒了(説到這臉上還是笑).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錶.那麼(面孔嚴峻起來,語調升高),我倒想問問牧野男爵,你們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個山東省,山東省的三千六百萬人民,該不該憤怒呢(一個高潮) 四萬萬中國人該不該憤怒(第二個高潮,語氣加重,一波比一波高) !我想請問,日本的這個行為,算不算是盜……竊(為這個"盜……竊"之間的停頓叫好!) 是不是無恥啊 是不是…極端的無恥 !!! !!!(語氣凌厲到了極點,説話同時提起右手叉開五指朝上前方虛空處猛地一插,旋即猛一側頭,滿臉的正義凜然和潛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為一道凌厲的劍光,閃電般射向那無能可憐的日人!)

在主人公的光彩下,影片還安排了一條“暗線”——顧維鈞的好友肖克儉。就像一個黑暗中的旅人,他總是掙扎與黎明的最底層。當主人公的一步步走向絕望之時,肖克儉以生命為代價,爆發出異樣光輝,自焚於凡爾賽廣場。火海中那個異常倔強的身影彷彿那位蹈海自盡的陳天華,原來中國畢竟沒有失去力量,儘管需要生命的沉痛來點燃。

雷雨交加,一個不好的徵兆,山東問題未能如願解決,一羣華人和留學生滿臉的憤慨,無奈與悲痛,顧維鈞真的可以給他們一個明確的解釋與滿意的答覆嗎?簽字那天,一輛黑色的馬車載着中國代表緩緩駛入了和會現場,各國代表們正襟危坐,等待着親手一筆後將帶來無限的利益,中國代表心情是沉重而又是忐忑不安的。而這時,顧維鈞走到了紅色的合約本子前,斬釘截鐵地説:“中國代表團不能簽字!中國人會永遠記住這沉痛的一天!”合上合約,大跨步地走出了會場。

1919年6月28日,中國終於第一次向列強説:“不”。中國,真的憤怒了。

第五篇:我的1919觀後感

提綱:

1、 巴黎和會評價;

2、 顧維鈞評價;

3、 總結。

《我的1919》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政府代表提出:廢除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取消“二十一條”,收回日本在大戰時奪去的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可這一切都沒有成功解決山東問題。英、美、法在會議中為自身利益出賣了中國。這本應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本國內部紛爭不斷的國家,一個弱的沒有會議席位的國家,哪裏會有強悍的外交?“巴黎和會”這個説是處置戰敗國的會議,並不像它本身宣稱的那麼正義,實際上不過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公開掠奪。而同為戰勝國的中國卻未在此會議上分得一絲好處。

電影的主人公顧維鈞是一個十分有才華的優秀外交家,他的聲音裏流淌着對祖國的熱愛,沉着中透露着中國人的頑強。他面對列強沒有絲毫的怯懦,沒有讓中國在細微之處有失尊嚴。他不僅是外交家,更象徵着中國。 “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他堅強得維護了祖國的領土和主權。這是中國第一次在國際講壇上為自己國家的主權所作的成功演説。顧維鈞一次次正義的言辭,他那頂得住壓力據理力爭的精神,無不使我激動,無不使我熱血沸騰,顧維鈞用他的行動捍衞了祖國的尊嚴和利益。 縱然清楚中國的沒落亡失,他仍據理力爭,一切為了中華民族的利益,為了巴黎和會的公正,。 他體現了一箇中國人應有的骨氣!

這部電影,我們感受到中國人民赤誠的愛國之心,也感受到“落後就要捱打”“弱國無外交”。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失敗了,它會永記在我們心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它更激勵我們發憤圖強,學習更多知識,長大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標籤: 觀後感 多篇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6r51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