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目錄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第一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第二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第三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第四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第五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500字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也不知是哪位大神忽然發現:中國人沒有信仰,於是乎各種社會醜陋現象都有了其深層次的原因。各路大v義憤填膺,揭竿而起,無情鞭笞着這個信仰缺失,黑暗封閉,魑魅魍魎橫行的年代。紛紛懷念着黨國的黃金十年,民國自由的空氣,大清無垠的疆土,朱家鐵血的王朝……總之一句話,石器時代都比現在強。為什麼?因為沒有tmd信仰!

被人鄙視了這麼多年,自己都有點麻木了。雖然經常喃喃自問:我們中國人真的沒有那玩意嗎?真的最大惡極嗎?卻也不敢在人前高聲一回。

舌尖1看完了,沒什麼感覺,只覺得肚子餓。畢竟我們這些沒有信仰的人只有在吃的方面能讓那些虔誠的教徒們羨慕一下。帶着無限的自卑我第一時間追了舌尖2,也只是想在大吃貨帝國的專業領域找到一絲尊嚴和自信,儘管仍然戰戰兢兢……

看着看着,我似乎悟到了什麼。當生理需求上升為精神需求的時候,我看到了不一樣的舌尖,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看到了不一樣的信仰,雖然她不是哪個神哪個主,雖然她那麼低調,但是她實實在在的存在,就在你我呼吸的空氣中,就在春運回家的路上,就在父母膝下兒女牀前,她一直在我左右,只是我一直沒有在意她。

《舌尖》表面上的主角雖然仍然是食物,但我覺得真正的主角應該是追逐花期的養蜂人,跋山涉水採集野生香菇的老漢,頂着海風出海捕魚的漁民,在外打工一年回家時間僅半個月的貴州山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麥客,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千千萬萬的,為自己和後代能有更好生活的普通勞動者。當攝像機鏡頭對準他們的眼睛的時候,我能從他們的眼神裏讀出很多複雜的情感:有為花期縮短而產生的焦慮,有為漁獲遠遠少於預期的無奈,有與家人分別的感傷,有為自己的職業即將成為歷史的迷茫,凡此種種。這都是為生計而操心。

我想,我們中國人,只要是有責任感的,只要是有良心的,都會有這種焦慮,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但是,在他們的眼中,我同樣能看到一些共同的東西:首先是幸福。養蜂人能有個隨時可以相互吐槽的老婆是幸福,麥客能得到認可和尊重(有時就是一碗普通的褲帶面)是幸福,漁民能親手為自己的女兒抓跳跳魚是幸福,老漢能用野生香菇為家人做香菇釀是幸福,華僑老人回到家鄉和同村人團聚是幸福,打工的人回到家鄉和留守的兒子女兒一起抓稻花魚也是一種幸福。這是一種來源於家的幸福,有了家就有了一切,這是我們中國人千百年來一直堅守的東西。其實,我們中國人的要求並不高,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家人,我們所愛的人,無論你是坐在高檔寫字樓裏敲擊鍵盤工作到深夜,還是在伊拉克利比亞的沙漠裏鑽油,還是在太平洋與風浪搏鬥就為了多那麼一噸魚。這是一種凝聚力,一種源自於“家”的凝聚力。

從這些辛苦勞作的人的眼神裏我也看到了另外的東西:希望,也許説是“希冀”更恰當些吧。現實是殘酷的,靠天吃飯的更是如此。花期説縮短就縮短,一網下去一無所獲也是很經常,為了給家裏人多掙兩個錢改善生活不得不忍受聚少離多的日子,眼看着自己的工作就要被機械所替代,更不用説這個片子反應的留守兒童等等問題。然而,就是在這樣殘酷的現實下,這些人也從來沒有放棄希望。每一天早晨出門勞作,他們無不帶着滿滿的希望,即便也許又是一無所獲,而他們會重整旗鼓,第二天再出發。我們説“中華民族是堅韌的民族”,這些普通的勞動者,和千千萬萬與他們一樣的普通勞動者,在無聲地用自己的行動闡述着“堅韌”二字的終極含義。

千百年來,我們中國人學會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如何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希望,正是因為我們滿懷這樣的希望,並身體力行地去實現它,無論這希望看起來多麼渺小,我們才能創造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工程奇蹟,才能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才能把我們的國家從一窮二白變成現在這般模樣。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傳家寶,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精氣神兒”,這可不能丟。畫面中的這些人,還有千百萬如你我一般的普通勞動者,就是憑藉着這股子“精氣神兒”,共同支撐起了我們的家,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只要我們滿懷希望,並且願意身體力行地去實現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就會有希望,就會不斷進步。

總之吧,舌尖給我的感覺,雖然有些酸楚,但大多數是温暖,與其説這是一部解讀美食的紀錄片,不如説是一部對“家”的理念的闡釋和對普通勞動者的禮讚的片子。哪裏的飯菜永遠趕不上在家裏媽媽做的飯菜的味道……這正應了一句話:美,就在我們身邊。

勤勞是中國人的源發行為,是根植在基因中的分子,是一種潛意識的行動源泉。中國自古以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就是基於這樣一種勤勞。和西方工業社會北方遊牧式文明基因不同,中國文明的存在和發展,是自推動可延續的。而西方文明的發展是需要外部力量的注入來獲得延續,無論是戰爭掠奪,還是經濟掠奪。舌尖1讓我們看到的是東方文明的智慧及其結果在飲食上的體現,而舌尖2就讓我們從源頭去思考這些美妙的味道、精美的享受的來源。

什麼是信仰,定義百度一下就知道。可是一定要信哪個神哪個主,不信就是低人一等,這樣的信仰不要也罷。

只要父母過的更好些,只要兒女能去更好的學校,只要能多掙點交給媳婦,中國人就是幸福的,哪怕有淚有苦有遺憾,家就是中國人延續了千年的信仰!這就是我們的信仰,樸素卻有力量,卑微卻又實在,平凡而又偉大……

第二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篇一: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4月18日晚,暌違兩年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終於被端上電視熒屏的餐桌。一以貫之的解説詞、熟悉的配樂、行雲流水般的旁白和畫面,都讓《舌尖2》維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有觀眾直呼“觸動靈魂”,口水和淚水齊飛。

如果説《舌尖1》開創了國產紀錄片的歷史,那麼,《舌尖2》無疑仍在繼續創造更多的第一。央視1套每週五晚九點的首播,央視多頻道多時段的重複播出,每週只播一集的“追劇”範兒,大型綜藝節目般的廣告投放,不菲的國內國外版權收入,以及大型電商同步跟進的營銷大戰,都將國產紀錄片的市場地位,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開始意識到:好的紀錄片,相比肥皂劇與娛樂秀,不僅收視率可以更高,經濟效益也可以更大。“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會成為一個響亮的品牌,不只是名字取得有新意,也不只是因為“吃貨”越來越多;而是因為,這是一部對美食充滿了敬意的紀錄片,它滿溢着對自然饋贈的感恩,對草根勞作的歌詠,和對中國飲食文明的禮讚。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更為鮮明地加強了對社會文化層面的挖掘:從人開始,敍事起興,入眼觀感,入心情感,美食成為背景,靈魂感受觸動。雖然也會有人覺得,故事略顯喧賓奪主,對食物描述太過匆忙,但是一部主題為“探討人與食物關係”的紀錄片,本來就不只是一場美食盛宴,它不是“天天飲食”的菜譜,更不是“美女私房菜”。

《舌尖》躍出屏幕之外的,有一種媽媽的味道、兒時的味道、故鄉的味道。就像第一集“腳步”中的養蜂人逐花而行,很多人都遠離故土成為異鄉之人,擁有幾千個味蕾的舌頭,卻頑強保存着來自兒時、來自故土的味覺記憶。《舌尖》讓人有種衝動,想要回家再吃一頓媽媽做的飯,跟媽媽學做一道家鄉菜,奔波路上永遠帶一點家鄉美食,認真對待我們的一日三餐。

對家庭温情和血緣親情的渲染,也是《舌尖》的動人之處。這是一部美食紀錄片,卻看不到酒店的名廚,只有民間的廚房。用一種平視而非俯拍的角度,講述着市井美食與草根生活,市井味與人文味的和諧混搭,讓人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以美食見人生,將美食寄託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當中,既是《舌尖》的最大特點,也是其最為成功之處。真正流連“舌尖”的美味,不是價格昂貴的“高大上”美食,而是藏在自然深處溢滿草根味道的食材,以及那些親近它的人,春夏秋冬的辛勤勞作,苦辣酸甜的生存故事。

篇二: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幾經推遲的《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終於在18日晚21點登上了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騰訊視頻也將播出。這檔大熱紀錄片引發的關注度早已呈現,開播前幾天,網友們就自發的在微博、朋友圈中(本站隆重推薦好範 文網)表達了期待之情。

風格延續的解説詞、不變的配樂,《舌尖2》開篇的親切感撲面而來。然而與第一季的不同在題面上就見分曉了:《腳步》、《心傳》,這些分集名比第一季的《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時間的味道》在主題設置更加形而上,其筆觸也更多用到了情感醖釀和編織上,美食部分反倒被壓縮了許多。這令不少搬着小板凳、備着零食等待“深夜報社”的小夥伴們意外的流下了更多淚水,忍住了口水。

涉及人物更多 情感元素更為突出

《舌尖》在眾多飲食節目中脱穎而出,靠的絕不只是饕餮的美食,他一方面把美食深埋進最平凡的鄉野民間,一邊把食物上升到民族性和文化的高度,讓觀者不自覺的在舌尖上展現出作為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性。

為了給弟弟上大學湊學費上山挖靈芝和天麻的藏族小夥白馬,東奔西走從事辛苦的養蜂行業的老譚夫婦,以船為家、奔波在東海上討生活的漁民、行走在秦嶺北麓平原的職業麥客,山東農村製作煎餅的老夫婦……較之上一季,《舌尖》用情感更為充沛的鏡頭,再度瞄準了這塊土地上最可愛的勞動人民和食物間的質樸聯繫,讓人們無法不仰視這些尋常人的身影。

節目播出中,網友不斷表達着自己的理解:“《舌尖2》第一集和《舌尖1》相比美食顯得不是那麼主要了,突出的是人們的一種情感。”在第一集中,食物的採集者、生產者、加工轉化者都是由人來完成,故事加深了以人為主的敍事習慣,讓人看到更為豐沛的人文氣息,從這個層面上來説,《舌尖上的中國》似乎更應該叫做《舌尖上的中國人》。

但也有觀眾認為《舌尖2》不及《舌尖1》的渾然天成,反倒是多了幾分刻意:“完全沒了第一季淡然鄉愁的感動滋味,刻意煽情糾結人情鄉味,素材太多展開太廣,有些凌亂。”還有觀眾更加直白的指出該片缺點:“編得像走基層,形在意無存,主題之外承受了太多強加的信息和主觀設計,畫面夠好,剪輯節奏太快。”

關注時下中國社會的突出問題

也許是中國最後一批麥客的馬萬全們,無法撼動機械化帶來的職業末路,片中蒼天、麥田、褲帶面、吼秦腔的壯美畫面,竟然讓觀者不自覺的將這些場景與《白鹿原》的語境聯繫起來,職業割麥人的絕唱讓觀眾感動不已。麥客,是中國千百年傳統文化的延續。

在廣東打工的父母半年來年只能在收割玉米的集結回家小住半個月,而這半個月,恰好是雷山魚醬發酵成熟的時間,在即將離別時,一家人圍在一起吃了一頓用魚醬入菜的團圓飯,獨自留守家中的小女孩李建英卻黯然落淚,因為她沒辦法不讓父母離開,臨走前,她和哥哥為父母裝了一罈魚醬。候鳥打工族,是近年來中國人的鉅變。

在《舌尖1》走紅後,有人採訪到其製片人,其中一位表示在播出前,他們曾對節目中隱含着的,對中國社會問題的揭示而感到擔憂,而如今,《舌尖2》已無必要將借美食寓社會的野心隱藏,僅第一季中,就流露出對空巢老人問題、中國農村6100萬的留守兒童問題的關注,它在記錄下美食的同時,更將中國和國人的鉅變用飲食串聯,透着無奈與心酸,正如結尾文案所述:“這是劇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都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首集美食均出自民間 拍攝技術手段有提升

首集《腳步》中尚未出現專業大廚製作的精緻菜品,所有美食均為受訪的普通人親手製作。其中的魚醬燉稻花魚、福建泉州蘿蔔飯、山東煎餅卷大葱引發了各籍貫遊子們的集體思鄉情,人們以在節目中發現家鄉美食為樂,又籍美食抒發思鄉情。不過,片中對各地美食的呈現也意外引發了南北吃貨的爭論,例如在四川養蜂夫婦老譚的飲食中,“豆花”是用來蘸香辣料吃的,而南方網友則延續了此前網絡經典話題“南北食物甜鹹之爭”,他們在網絡中玩笑稱:“不要豆花下毒手!”、“竟然有人吃豆花不是甜的!”這類吐槽同樣惹人發笑。

《舌尖2》運用了現今流行的支持4k的f55攝像機進行拍攝,畫面細節上更為出色,而大光圈的拍攝也延續了對食物色彩的出色呈現,捕捉跳跳魚的一段高速回放讓觀眾感歎《舌尖》團隊在拍攝和剪輯上的用心和專業,但也有網友指出了細節上的不足,微博網友小柴胡君表示:“白馬為弟弟採集野蜂蜜,一度讓我以為它抄襲了bbc《人類星球》巴亞卡人tete為妻子攀爬百米大樹採蜜的場景,只是拍攝技巧,機位擺放差強人意,接近樹冠後主人公採蜜過程也已略過不計。”但他也同時認可了《舌尖》的製作用心:“作為一個美食節目來説不能奢求更多。”

據悉,騰訊新聞客户端新版增加了評論傳圖功能,觀眾可以在閲讀本文的同時上傳家鄉美食,看誰的家鄉美食更精彩,又看誰不服來辯。

第三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關《舌尖上的中國2》有感 題記:這是劇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都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我是一點都沒看過的,但是老是聽見周圍人的誇獎和讚美,所以我就想看看這到底是怎樣一部紀錄片,是不是像大家説的那樣精彩。帶着這樣的好奇心我昨晚21:00在中央一套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的第一集《腳步》。

看完之後內心真的是蠻感動的,是因為美食的美好,更是因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風情。片子雖然是記錄美食的,但是中間穿插的人文情懷,我覺得特別好!美食和人文搭配的渾然天成,更有人情味、更真實,既能突出勞動人民樸實和可愛,還能彰顯勞動最基層人民存在的一些社會現實。如果只是一味描述美食的食材、加工過程和最後的成品,單調又失情感,倒成了一部空洞的純粹美食記錄片了。

一、中國傳統的美食真是一絕 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這裏不得不讚美一下攝影師的水平,拍得真的特別好)都是來自最平凡的鄉野民間,並沒有來自城市裏高檔的大餐廳裏。無論是天麻的藏族小夥白馬家制作的蜂蜜粥(具體名字記不清了)、四川養蜂夫婦老譚家的豆花、陝西寬寬的勁道的褲帶面、苗家的雷山魚醬 、山東的大葱捲餅、還是福建泉州蘿蔔飯都是來自最平實的鄉間勞動人民之手,感歎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 把中國的傳統美食沿襲的這麼美好!

二、中國傳統的優良作風得以繼承

相比於美食,《腳步》中的各個人物的故事更讓人感動,親人間的温情是最難以言表的,也是最難能可貴的。天麻的藏族小夥白馬為了弟弟上大學給弟弟湊學費,替父母減輕負擔,上山挖靈芝。為了慶祝弟弟即將上大學,白馬送給了弟弟一份特別的禮物——天然的

蜂蜜。然而這美味營養的蜂蜜竟然在一顆幾十米高的大樹上(這相當於十多層樓房的高度),白馬就是靠着樹藤的纏繞和用斧子在樹上刨下的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大概用了四個小時才到達樹冠。為了取得蜂蜜,白馬擺脱樹藤,在樹冠上慢步行走,點燃燻草(為了防止馬蜂蜇咬),最後到達了蜂窩,取得了蜂蜜。看到白馬去蜂蜜爬那麼高的大樹,我真的挺害怕的,太危險了。但是哥哥為了送弟弟這份特殊的禮物,寧願冒險前往,親情的力量就是這麼強大。四川養蜂老譚夫婦為了養家餬口,一年11個月在外四處漂泊養蜂,這一養就是二十多年,父母的漂泊才換來了兩個孩子在家的穩定生活。夫妻間的相互包容、忍讓和愛,讓老譚夫婦覺得哪裏都可以是家。有付出才有收穫,想得到美味的蜂蜜、想讓兒女過上安穩的生活,就得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辛勤勞作,説明了可愛的勞動

人民一直在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奮鬥和腳踏實地的作風。

三、彰顯存在的社會問題 片中也反應了一些社會問題:在廣東打工李建英的父母半年來只能在收割玉米的時才能回家小住半個月,在這半個月裏,在收割玉米的同時,一家人全體出動製作雷山魚醬,在即將離別時,一家人圍在一起吃了一頓用魚醬入菜的團圓飯,獨自留守家中的女兒李建英卻黯然落淚,因為她沒辦法不讓父母離開,臨走前,她和哥哥為父母裝了一罈魚醬。候鳥打工族,是近年來中國人的鉅變,這樣的鉅變產生了更多的留守兒童(中國留守兒童的總數竟然和英國的總人數是一樣的),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很有可能出現心理等問題,有什麼辦法能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行走在秦嶺北麓平原的職業麥客一天只能割一畝多的麥子,最多掙200元錢。然而機械割麥機割一畝地麥子時間很短,而且才100多元。長此以往,中國傳統沿襲下來的麥客就會慢慢消失。我覺得機械效率雖高,但是可能遠不如人們在麥田地邊割麥便聊天更有人情味。而且,這些“被淘汰”的麥客也失去了季節性的“工作”,沒有了收入,只能靠其他的打工方式賺錢。 社會的進步可能會使一些傳統消失,但是真的不希望幾十年之後再也看不到中國的傳統風土人情了。 希望這些美好的傳統能一直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就像我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一樣!

中國人“無論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第四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幾經推遲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上週五(18日)開播。一以貫之的解説詞、熟悉的配樂、行雲流水般的旁白和畫面,都讓《舌尖2》維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也讓觀眾倍感親切。21日,留學生牛寧也在北京海外網刊文,講述他的“觀後感”。

央視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吃貨們”的呼喊下,終於在4月18日拉開大幕。依舊是第一季熟悉的解説、背影音樂及剪輯手法,還有讓人口水橫飛的各種美食。

初次聽聞“舌尖上的中國”這個東西還是在微博上,當時我還在英國讀書。等到有機會在youtube上看到這個節目完整版的時候,這個詞組已經在地球那邊的祖國紅得發紫了。倒不是傳播得慢,而是它火得太快。

出來一年的時間裏,再難的事都忍着沒哭過;可當那些熱騰騰的饃饃配上中國風的樂曲一齊襲擊我的五官與五臟時,卻不知怎的就濕了眼眶:有委屈,有想念,更有驕傲。這種複雜的情緒或許只有出過國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那時候就一種感覺:國外再好的人文環境對我也毫無吸引力,中國才是我的家,是地道的中國飯菜把我養大。

在小小“崇洋”心理作祟下,出國前的我很嚮往那種天天麪包加牛排的日子。可真的來到島國之後,麪包沒吃兩天就咽不下去了——所有面包都是一個味兒;牛排也吃不下去了,做不熟不説還充斥着一股腥羶味,加什麼醬料都去不掉;最最懷念的青菜卻只有3、4種,而且價錢堪比雞肉……在youtube上看完《舌尖》後,我身邊有朋友立馬製作了“舌尖上的英國”:在這個國家的中心倫敦,人民比較喜歡吃fish and chips(炸魚和薯條);而在中部的曼城,人們還是喜歡fish and chips;但是在遙遠的愛丁堡,那裏的人民更喜歡被油炸過的fish and chips。這番調侃在facebook(臉書)和twitter(推特)上廣為流傳,甚至比原版《舌尖》還讓人回味無窮。

國內小夥伴對《舌尖》的最大感受可能是一些美食地域的差異,甚至各種“爭論”。可對於當時飄蕩在海外的我們來説,無論哪裏的食物,無論誰出場幾分鐘或者遺落了誰,這部片子最大的意義就是“這是來自祖國的味道”。旁白中反反覆覆提到“中國飲食”、“中國文化”,對比號稱“食物只能用simple(簡單)來形容”的英國,我沒法不為自己來自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的華夏民族而深感自豪。

不得不説,這個紀錄片極大地激發了我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我曾設想:假如我是外國人,看完這個紀錄片,會不會特別憧憬來到這個國家,認識當地的人們,有幸品嚐當地的美食?

於是我把《舌尖》推薦給我當時的導師,和他簡單講述了片子的主旨與內容,這位來自委內瑞拉的大叔很開心,他和我説他一直都知道中國美食博大精深,但仍然驚訝於一塊豆腐竟然有這麼多種做法。只是可惜了,這麼好的紀錄片,完全可以與discovery(探索)媲美,卻沒有英文版,無法讓全世界都看得見。

身邊不少外國朋友都這樣説過:你們中國人完全可以用美食征服世界!這句話不假,幾乎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會有中餐館的蹤跡。雖然都是小買賣,沒法形成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的品牌效應,但其實也沒關係,因為對外國人來説,宮保雞丁和餃子都一樣——“中國食物”。但遺憾的是,這樣的餐館往往只有食物本身,很少有文化。我真的怕,當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吃過中餐,卻愈發容易忽略每一道食物背後意味更深遠的中國文化,而這,才是中國美食的精髓所在。

記得踏上回國的飛機前,我在曼城機場的星巴克和為我送別的西班牙朋友説:一定要來中國,你會知道比宮保雞丁好吃的中國菜還有很多。她當時這樣回答我:“認識你真好,否則我可能永遠不知道中國除了麪條餃子還有那麼多美食。

第五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500字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晚上做完作業後,跟着媽媽看電視!媽媽晚上在看《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時節,看着看着,我也入迷了!感概中國美食跟中國文化一樣真是博大精深啊!

看到開始呈現出來的那鍋燉魚,我的口水差點流下來,心想我的媽媽可不會做這道菜,要是會的話該多好啊!接着更多美食接憧而來,太多了:什麼多味筍乾、鹹肉黃泥拱、香椿煎蛋、紫蘇炒螺螄等食物不斷撞擊着我的味覺神經。我對媽媽説,你什麼時候會做這些菜啊?媽媽説,我會盡量學的,為了我的寶貝!

以前經常聽到賣切糕的很騙人,但我一直不知道什麼是切糕。晚上終於看到廬山真面目了。我感覺這麼美味的食物這麼會是騙人的工具呢?

《舌尖上的中國2》還有一點讓我看起來感覺很爽,就是畫面太美了。感覺比我看的任務動畫片都美。

“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經歷着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裏,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在四季的餐桌之上。”這是節目的最後説的一句話。雖然我不大懂這是什麼意思,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卻很喜歡這句話。

看完今晚的《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時節,我跟媽媽説,以後每一集我都要看。太好看了!

閲讀此文後還關注了以下內容: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600字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舌尖上的中國泡菜篇觀後感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舌尖上的中國—腳步》觀後感

標籤: 觀後感 舌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k3em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