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500字(精選多篇)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500字(精選多篇)

第一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500字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500字(精選多篇)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晚上做完作業後,跟着媽媽看電視!媽媽晚上在看《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時節,看着看着,我也入迷了!感概中國美食跟中國文化一樣真是博大精深啊!

看到開始呈現出來的那鍋燉魚,我的口水差點流下來,心想我的媽媽可不會做這道菜,要是會的話該多好啊!接着更多美食接憧而來,太多了:什麼多味筍乾、鹹肉黃泥拱、香椿煎蛋、紫蘇炒螺螄等食物不斷撞擊着我的味覺神經。我對媽媽説,你什麼時候會做這些菜啊?媽媽説,我會盡量學的,為了我的寶貝!

以前經常聽到賣切糕的很騙人,但我一直不知道什麼是切糕。晚上終於看到廬山真面目了。我感覺這麼美味的食物這麼會是騙人的工具呢?

《舌尖上的中國2》還有一點讓我看起來感覺很爽,就是畫面太美了。感覺比我看的任務動畫片都美。

“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經歷着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裏,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在四季的餐桌之上。”這是節目的最後説的一句話。雖然我不大懂這是什麼意思,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卻很喜歡這句話。

看完今晚的《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時節,我跟媽媽説,以後每一集我都要看。太好看了!

第二篇: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500字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

老爸,《舌尖上的中國》拍得好,你要看呵!我對烹飪有一種偏愛,知我者莫過於女兒也。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記錄片,從始至終,“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才是這部記錄片的主題。

那吱呀呀的石磨聲,呼呼的擀麪聲,讓人自然地想到了農村的生活。年夜飯的場景,不斷的出現,我們感受到中國人特有的大家庭的和諧。廣東的河粉,江浙的年糕,廣西的米粉,山西的哨子面,蘭州的拉麪,每一種食品的挖掘製作,觸動我的不僅僅是味覺感受,更多的是中國文化的美感。

他們的大多數人,不是專業廚師,也不是美女私房菜,他們不是飲食技術表演者,而是參與者,是主角,展現的是他們的生存,情感和命運。鏡頭的不斷轉換中,不同地域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撲面而來。彷彿我們也在旅遊,邊吃邊遊。我們又好象在對話,與人對話,與天地對話。

第五集——廚房的祕密,講述精湛的美食技藝的人有關的故事。我們的菜餚,經歷了煮蒸炒三次重大的飛躍,他們的共同本質無非是水火關係的調控。美食作家沈非宏為該片撰寫的解説詞,“廚房的祕密,表面上是水與火的藝術。説穿了,無非是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係。因為土地對人類的無私給予,因為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所以廚房的終極祕密,就是沒有祕密。”説得都深刻呵!

《舌尖上的中國》,與其説是一檔美食節目,不如説是以美食為主題,反映了一種原始的世代傳承的飲食文化,傳遞了人們對自然的無限敬意,和感恩。每一個鏡頭都樸實、善良、感恩、平靜、純淨,每一個鏡頭都讓人感到温暖,盡流露出濃厚的鄉思之情。

第三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600字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每逢週五,對於“吃貨們”來説,必不肯錯過21點準時端坐在電視機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這個一檔關於吃的記錄片,最近特別的“熱”、特別的“火”,要是誰沒有看過的話。哈,一定會被人笑話“out”了。

對於我來説,怎好錯過如此“饕餮盛宴”呢!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我還特意温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國1》。記得有一集是介紹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魚,讓我對西湖醋魚有了深入的瞭解。西湖醋魚作為杭州派別中的代表菜,要選用西湖的鯤魚作原料,烹製前一般先要在魚籠中餓養一兩天,讓魚兒排泄腸內雜物,除去泥土味。廚師烹製時火候要求非常嚴格,三四分鐘是燒得恰到好處的時間。燒好後,再澆上一層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鰭豎起,魚肉嫩美,帶有蟹味,味道鮮嫩酸甜,肉滋別具特色。彷彿透過屏幕,我已經聞到了它的酸中帶甜、外焦裏嫩、肉質鮮美,恨不能馬上咬上一口嚐嚐。作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紀錄片,蒐羅到中國從南到北的萬種美食,不僅僅是美食,還有感動的瞬間。

舌尖上的中國,不僅是在介紹中國傳統的美食,還是在介紹美食所承載的文化。不僅是美食的視覺盛宴,而且還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觸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追逐花期的養蜂人、跋山涉水採集野生香菇的老漢、特別是白馬佔堆爬上高高的樹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着取到蜂蜜時品嚐時的甜,更多讓我感受的是苦澀,是他們認真的生活態度感動了我;還有那些手工割麥的麥客們····舌尖上的中國,不僅牽動着我們的味蕾,也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們的淚腺!

感動和幸福其實是一體的,有過感動的我們才會發現,幸福彌足可貴!

第四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也不知是哪位大神忽然發現:中國人沒有信仰,於是乎各種社會醜陋現象都有了其深層次的原因。各路大v義憤填膺,揭竿而起,無情鞭笞着這個信仰缺失,黑暗封閉,魑魅魍魎橫行的年代。紛紛懷念着黨國的黃金十年,民國自由的空氣,大清無垠的疆土,朱家鐵血的王朝……總之一句話,石器時代都比現在強。為什麼?因為沒有tmd信仰!

被人鄙視了這麼多年,自己都有點麻木了。雖然經常喃喃自問:我們中國人真的沒有那玩意嗎?真的最大惡極嗎?卻也不敢在人前高聲一回。

舌尖1看完了,沒什麼感覺,只覺得肚子餓。畢竟我們這些沒有信仰的人只有在吃的方面能讓那些虔誠的教徒們羨慕一下。帶着無限的自卑我第一時間追了舌尖2,也只是想在大吃貨帝國的專業領域找到一絲尊嚴和自信,儘管仍然戰戰兢兢……

看着看着,我似乎悟到了什麼。當生理需求上升為精神需求的時候,我看到了不一樣的舌尖,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看到了不一樣的信仰,雖然她不是哪個神哪個主,雖然她那麼低調,但是她實實在在的存在,就在你我呼吸的空氣中,就在春運回家的路上,就在父母膝下兒女牀前,她一直在我左右,只是我一直沒有在意她。

《舌尖》表面上的主角雖然仍然是食物,但我覺得真正的主角應該是追逐花期的養蜂人,跋山涉水採集野生香菇的老漢,頂着海風出海捕魚的漁民,在外打工一年回家時間僅半個月的貴州山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麥客,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千千萬萬的,為自己和後代能有更好生活的普通勞動者。當攝像機鏡頭對準他們的眼睛的時候,我能從他們的眼神裏讀出很多複雜的情感:有為花期縮短而產生的焦慮,有為漁獲遠遠少於預期的無奈,有與家人分別的感傷,有為自己的職業即將成為歷史的迷茫,凡此種種。這都是為生計而操心。

我想,我們中國人,只要是有責任感的,只要是有良心的,都會有這種焦慮,只是程度不同罷了。但是,在他們的眼中,我同樣能看到一些共同的東西:首先是幸福。養蜂人能有個隨時可以相互吐槽的老婆是幸福,麥客能得到認可和尊重(有時就是一碗普通的褲帶面)是幸福,漁民能親手為自己的女兒抓跳跳魚是幸福,老漢能用野生香菇為家人做香菇釀是幸福,華僑老人回到家鄉和同村人團聚是幸福,打工的人回到家鄉和留守的兒子女兒一起抓稻花魚也是一種幸福。這是一種來源於家的幸福,有了家就有了一切,這是我們中國人千百年來一直堅守的東西。其實,我們中國人的要求並不高,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家人,我們所愛的人,無論你是坐在高檔寫字樓裏敲擊鍵盤工作到深夜,還是在伊拉克利比亞的沙漠裏鑽油,還是在太平洋與風浪搏鬥就為了多那麼一噸魚。這是一種凝聚力,一種源自於“家”的凝聚力。

從這些辛苦勞作的人的眼神裏我也看到了另外的東西:希望,也許説是“希冀”更恰當些吧。現實是殘酷的,靠天吃飯的更是如此。花期説縮短就縮短,一網下去一無所獲也是很經常,為了給家裏人多掙兩個錢改善生活不得不忍受聚少離多的日子,眼看着自己的工作就要被機械所替代,更不用説這個片子反應的留守兒童等等問題。然而,就是在這樣殘酷的現實下,這些人也從來沒有放棄希望。每一天早晨出門勞作,他們無不帶着滿滿的希望,即便也許又是一無所獲,而他們會重整旗鼓,第二天再出發。我們説“中華民族是堅韌的民族”,這些普通的勞動者,和千千萬萬與他們一樣的普通勞動者,在無聲地用自己的行動闡述着“堅韌”二字的終極含義。

千百年來,我們中國人學會了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如何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希望,正是因為我們滿懷這樣的希望,並身體力行地去實現它,無論這希望看起來多麼渺小,我們才能創造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工程奇蹟,才能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才能把我們的國家從一窮二白變成現在這般模樣。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傳家寶,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精氣神兒”,這可不能丟。畫面中的這些人,還有千百萬如你我一般的普通勞動者,就是憑藉着這股子“精氣神兒”,共同支撐起了我們的家,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只要我們滿懷希望,並且願意身體力行地去實現它,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就會有希望,就會不斷進步。

總之吧,舌尖給我的感覺,雖然有些酸楚,但大多數是温暖,與其説這是一部解讀美食的紀錄片,不如説是一部對“家”的理念的闡釋和對普通勞動者的禮讚的片子。哪裏的飯菜永遠趕不上在家裏媽媽做的飯菜的味道……這正應了一句話:美,就在我們身邊。

勤勞是中國人的源發行為,是根植在基因中的分子,是一種潛意識的行動源泉。中國自古以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就是基於這樣一種勤勞。和西方工業社會北方遊牧式文明基因不同,中國文明的存在和發展,是自推動可延續的。而西方文明的發展是需要外部力量的注入來獲得延續,無論是戰爭掠奪,還是經濟掠奪。舌尖1讓我們看到的是東方文明的智慧及其結果在飲食上的體現,而舌尖2就讓我們從源頭去思考這些美妙的味道、精美的享受的來源。

什麼是信仰,定義百度一下就知道。可是一定要信哪個神哪個主,不信就是低人一等,這樣的信仰不要也罷。

只要父母過的更好些,只要兒女能去更好的學校,只要能多掙點交給媳婦,中國人就是幸福的,哪怕有淚有苦有遺憾,家就是中國人延續了千年的信仰!這就是我們的信仰,樸素卻有力量,卑微卻又實在,平凡而又偉大……

第五篇: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篇一: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4月18日晚,暌違兩年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終於被端上電視熒屏的餐桌。一以貫之的解説詞、熟悉的配樂、行雲流水般的旁白和畫面,都讓《舌尖2》維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有觀眾直呼“觸動靈魂”,口水和淚水齊飛。

如果説《舌尖1》開創了國產紀錄片的歷史,那麼,《舌尖2》無疑仍在繼續創造更多的第一。央視1套每週五晚九點的首播,央視多頻道多時段的重複播出,每週只播一集的“追劇”範兒,大型綜藝節目般的廣告投放,不菲的國內國外版權收入,以及大型電商同步跟進的營銷大戰,都將國產紀錄片的市場地位,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開始意識到:好的紀錄片,相比肥皂劇與娛樂秀,不僅收視率可以更高,經濟效益也可以更大。“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會成為一個響亮的品牌,不只是名字取得有新意,也不只是因為“吃貨”越來越多;而是因為,這是一部對美食充滿了敬意的紀錄片,它滿溢着對自然饋贈的感恩,對草根勞作的歌詠,和對中國飲食文明的禮讚。

相比第一季,第二季更為鮮明地加強了對社會文化層面的挖掘:從人開始,敍事起興,入眼觀感,入心情感,美食成為背景,靈魂感受觸動。雖然也會有人覺得,故事略顯喧賓奪主,對食物描述太過匆忙,但是一部主題為“探討人與食物關係”的紀錄片,本來就不只是一場美食盛宴,它不是“天天飲食”的菜譜,更不是“美女私房菜”。

《舌尖》躍出屏幕之外的,有一種媽媽的味道、兒時的味道、故鄉的味道。就像第一集“腳步”中的養蜂人逐花而行,很多人都遠離故土成為異鄉之人,擁有幾千個味蕾的舌頭,卻頑強保存着來自兒時、來自故土的味覺記憶。《舌尖》讓人有種衝動,想要回家再吃一頓媽媽做的飯,跟媽媽學做一道家鄉菜,奔波路上永遠帶一點家鄉美食,認真對待我們的一日三餐。

對家庭温情和血緣親情的渲染,也是《舌尖》的動人之處。這是一部美食紀錄片,卻看不到酒店的名廚,只有民間的廚房。用一種平視而非俯拍的角度,講述着市井美食與草根生活,市井味與人文味的和諧混搭,讓人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以美食見人生,將美食寄託在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當中,既是《舌尖》的最大特點,也是其最為成功之處。真正流連“舌尖”的美味,不是價格昂貴的“高大上”美食,而是藏在自然深處溢滿草根味道的食材,以及那些親近它的人,春夏秋冬的辛勤勞作,苦辣酸甜的生存故事。

篇二:舌尖上的中國2觀後感

幾經推遲的《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終於在18日晚21點登上了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騰訊視頻也將播出。這檔大熱紀錄片引發的關注度早已呈現,開播前幾天,網友們就自發的在微博、朋友圈中表達了期待之情。

風格延續的解説詞、不變的配樂,《舌尖2》開篇的親切感撲面而來。然而與第一季的不同在題面上就見分曉了:《腳步》、《心傳》,這些分集名比第一季的《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時間的味道》在主題設置更加形而上,其筆觸也更多用到了情感醖釀和編織上,美食部分反倒被壓縮了許多。這令不少搬着小板凳、備着零食等待“深夜報社”的小夥伴們意外的流下了更多淚水,忍住了口水。

涉及人物更多 情感元素更為突出

《舌尖》在眾多飲食節目中脱穎而出,靠的絕不只是饕餮的美食,他一方面把美食深埋進最平凡的鄉野民間,一邊把食物上升到民族性和文化的高度,讓觀者不自覺的在舌尖上展現出作為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性。

為了給弟弟上大學湊學費上山挖靈芝和天麻的藏族小夥白馬,東奔西走從事辛苦的養蜂行業的老譚夫婦,以船為家、奔波在東海上討生活的漁民、行走在秦嶺北麓平原的職業麥客,山東農村製作煎餅的老夫婦……較之上一季,《舌尖》用情感更為充沛的鏡頭,再度瞄準了這塊土地上最可愛的勞動人民和食物間的質樸聯繫,讓人們無法不仰視這些尋常人的身影。

節目播出中,網友不斷表達着自己的理解:“《舌尖2》第一集和《舌尖1》相比美食顯得不是那麼主要了,突出的是人們的一種情感。”在第一集中,食物的採集者、生產者、加工轉化者都是由人來完成,故事加深了以人為主的敍事習慣,讓人看到更為豐沛的人文氣息,從這個層面上來説,《舌尖上的中國》似乎更(更多請關注:)應該叫做《舌尖上的中國人》。

但也有觀眾認為《舌尖2》不及《舌尖1》的渾然天成,反倒是多了幾分刻意:“完全沒了第一季淡然鄉愁的感動滋味,刻意煽情糾結人情鄉味,素材太多展開太廣,有些凌亂。”還有觀眾更加直白的指出該片缺點:“編得像走基層,形在意無存,主題之外承受了太多強加的信息和主觀設計,畫面夠好,剪輯節奏太快。”

關注時下中國社會的突出問題

也許是中國最後一批麥客的馬萬全們,無法撼動機械化帶來的職業末路,片中蒼天、麥田、褲帶面、吼秦腔的壯美畫面,竟然讓觀者不自覺的將這些場景與《白鹿原》的語境聯繫起來,職業割麥人的絕唱讓觀眾感動不已。麥客,是中國千百年傳統文化的延續。

在廣東打工的父母半年來年只能在收割玉米的集結回家小住半個月,而這半個月,恰好是雷山魚醬發酵成熟的時間,在即將離別時,一家人圍在一起吃了一頓用魚醬入菜的團圓飯,獨自留守家中的小女孩李建英卻黯然落淚,因為她沒辦法不讓父母離開,臨走前,她和哥哥為父母裝了一罈魚醬。候鳥打工族,是近年來中國人的鉅變。

在《舌尖1》走紅後,有人採訪到其製片人,其中一位表示在播出前,他們曾對節目中隱含着的,對中國社會問題的揭示而感到擔憂,而如今,《舌尖2》已無必要將借美食寓社會的野心隱藏,僅第一季中,就流露出對空巢老人問題、中國農村6100萬的留守兒童問題的關注,它在記錄下美食的同時,更將中國和國人的鉅變用飲食串聯,透着無奈與心酸,正如結尾文案所述:“這是劇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都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特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首集美食均出自民間 拍攝技術手段有提升

首集《腳步》中尚未出現專業大廚製作的精緻菜品,所有美食均為受訪的普通人親手製作。其中的魚醬燉稻花魚、福建泉州蘿蔔飯、山東煎餅卷大葱引發了各籍貫遊子們的集體思鄉情,人們以在節目中發現家鄉美食為樂,又籍美食抒發思鄉情。不過,片中對各地美食的呈現也意外引發了南北吃貨的爭論,例如在四川養蜂夫婦老譚的飲食中,“豆花”是用來蘸香辣料吃的,而南方網友則延續了此前網絡經典話題“南北食物甜鹹之爭”,他們在網絡中玩笑稱:“不要豆花下毒手!”、“竟然有人吃豆花不是甜的!”這類吐槽同樣惹人發笑。

《舌尖2》運用了現今流行的支持4k的f55攝像機進行拍攝,畫面細節上更為出色,而大光圈的拍攝也延續了對食物色彩的出色呈現,捕捉跳跳魚的一段高速回放讓觀眾感歎《舌尖》團隊在拍攝和剪輯上的用心和專業,但也有網友指出了細節上的不足,微博網友小柴胡君表示:“白馬為弟弟採集野蜂蜜,一度讓我以為它抄襲了bbc《人類星球》巴亞卡人tete為妻子攀爬百米大樹採蜜的場景,只是拍攝技巧,機位擺放差強人意,接近樹冠後主人公採蜜過程也已略過不計。”但他也同時認可了《舌尖》的製作用心:“作為一個美食節目來説不能奢求更多。”

據悉,騰訊新聞客户端新版增加了評論傳圖功能,觀眾可以在閲讀本文的同時上傳家鄉美食,看誰的家鄉美食更精彩,又看誰不服來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l64gn.html
專題